2023届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利区六校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87788549
资源大小:864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届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利区六校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doc
202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BCD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ABCD3七年级1班甲、乙两个小组的14名同学身高(单位:厘米)如下:甲组158159160160160161169乙组158159160161161163165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组同学身高的众数是160B乙组同学身高的中位数是161C甲组同学身高的平均数是161D两组相比,乙组同学身高的方差大4下面的几何体中,主视图为圆的是( )ABCD5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A2 与2B2与2C3与D3与3-6据报道,南宁创客城已于2015年10月开城,占地面积约为14400平方米,目前已引进创业团队30多家,将144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4.4×103B144×102C1.44×104D1.44×1047如图1,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将ADE沿线段DE向下折叠,得到图1下列关于图1的四个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A点A落在BC边的中点BB+1+C=180°CDBA是等腰三角形DDEBC8某机构调查显示,深圳市20万初中生中,沉迷于手机上网的初中生约有16000人,则这部分沉迷于手机上网的初中生数量,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1.6×104人B1.6×105人C0.16×105人D16×103人9据统计,某住宅楼30户居民五月份最后一周每天实行垃圾分类的户数依次是:27,30,29,25,26,28,29,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25和30B25和29C28和30D28和2910甲乙两同学均从同一本书的第一页开始,按照顺序逐页依次在每页上写一个数,甲同学在第1页写1,第2页写3,第3页写1,每一页写的数均比前一页写的数多2;乙同学在第1页写1,第2页写6,第3页写11,每一页写的数均比前一页写的数多1若甲同学在某一页写的数为49,则乙同学在这一页写的数为()A116B120C121D12611如图,矩形是由三个全等矩形拼成的,与,分别交于点,设,的面积依次为,若,则的值为( )A6B8C10D1212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AB=4,A=60°,将菱形纸片翻折,使点A落在CD的中点E处,折痕为FG,点F、G分别在边AB、AD上则sinAFG的值为( )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将多项式因式分解的结果是 14如图,在正方形ABCD外取一点E,连接AE、BE、DE过点A作AE的垂线交DE于点P若AE=AP=1,PB=下列结论:APDAEB;点B到直线AE的距离为;EBED;SAPD+SAPB=1+;S正方形ABCD=4+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15若关于的不等式组无解, 则的取值范围是 _.16二次函数中的自变量与函数值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则的解为_17抛物线 y3x26x+a 与 x 轴只有一个公共点,则 a 的值为_18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MAN=45°,连接BD与AM,AN分别交于E,F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_MN=BM+DNCMN的周长等于正方形ABCD的边长的两倍;EF1=BE1+DF1;点A到MN的距离等于正方形的边长AEN、AFM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SAMN=1SAEFS正方形ABCD:SAMN=1AB:MN设AB=a,MN=b,则1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6分)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D为弦BC的中点,延长OD交弧BC于点E,点F为OD的延长线上一点且满足OBCOFC,求证:CF为O的切线;若四边形ACFD是平行四边形,求sinBAD的值20(6分)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民间历来有吃“粽子”的习俗我市某食品厂为了解市民对去年销量较好的肉馅粽、豆沙馅粽、红枣馅粽、蛋黄馅粽(以下分别用A、B、C、D表示)这四种不同口味粽子的喜爱情况,在节前对某居民区市民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将调查情况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1)本次参加抽样调查的居民有多少人?(2)将两幅不完整的图补充完整;(3)若居民区有8000人,请估计爱吃D粽的人数;(4)若有外型完全相同的A、B、C、D粽各一个,煮熟后,小王吃了两个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他第二个吃到的恰好是C粽的概率21(6分)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A(3,m8),B(n,6)两点(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22(8分)为进一步打造“宜居重庆”,某区拟在新竣工的矩形广场的内部修建一个音乐喷泉,要求音乐喷泉M到广场的两个入口A、B的距离相等,且到广场管理处C的距离等于A和B之间距离的一半,A、B、C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在答题卷的原图上利用尺规作图作出音乐喷泉M的位置(要求:不写已知、求作、作法和结论,保留作图痕迹,必须用铅笔作图)23(8分)如图,在ABC中,BC40°,点D、点E分别从点B、点C同时出发,在线段BC上作等速运动,到达C点、B点后运动停止求证:ABEACD;若ABBE,求DAE的度数;拓展:若ABD的外心在其内部时,求BDA的取值范围24(10分)的除以20与18的差,商是多少?25(10分)八年级一班开展了“读一本好书”的活动,班委会对学生阅读书籍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设置了“小说”“戏剧”“散文”“其他”四个类型,每位同学仅选一项,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和扇形统计图 类别 频数(人数) 频率 小说 0.5 戏剧 4 散文 10 0.25 其他 6 合计 1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八年级一班有多少名学生?请补全频数分布表,并求出扇形统计图中“其他”类所占的百分比;在调查问卷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选择了“戏剧”类,现从以上四位同学中任意选出2名同学参加学校的戏剧兴趣小组,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法的方法,求选取的2人恰好是乙和丙的概率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解答下列问题:材料1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因式分解,也叫分解因式如果把整式的乘法看成一个变形过程,那么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就是它的逆过程公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是因式分解的一种基本方法如对于二次三项式a2+2ab+b2,可以逆用乘法公式将它分解成(a+b)2的形式,我们称a2+2ab+b2为完全平方式但是对于一般的二次三项式,就不能直接应用完全平方了,我们可以在二次三项式中先加上一项,使其配成完全平方式,再减去这项,使整个式子的值不变,于是有:x2+2ax3a2x2+2ax+a2a23a2(x+a)2(2a)2(x+3a)(xa)材料2因式分解:(x+y)2+2(x+y)+1解:将“x+y”看成一个整体,令x+yA,则原式A2+2A+1(A+1)2再将“A”还原,得:原式(x+y+1)2上述解题用到的是“整体思想”,整体思想是数学解题中常见的一种思想方法,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1,把c26c+8分解因式;(2)结合材料1和材料2完成下面小题:分解因式:(ab)2+2(ab)+1;分解因式:(m+n)(m+n4)+327(12分)如图,已知点E,F分别是ABCD的边BC,AD上的中点,且BAC=90°(1)求证:四边形AECF是菱形;(2)若B=30°,BC=10,求菱形AECF面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积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多项式乘法的法则逐项进行计算即可得.【详解】A. ,故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 ,故B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 ,故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 ,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运算,熟练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积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多项式乘法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俯视图的作法即可得出结论从上往下看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D故选D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3、D【解析】根据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及方差的定义逐一判断可得【详解】A甲组同学身高的众数是160,此选项正确;B乙组同学身高的中位数是161,此选项正确;C甲组同学身高的平均数是161,此选项正确;D甲组的方差为,乙组的方差为,甲组的方差大,此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及方差,掌握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及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试题解析:A、的主视图是矩形,故A不符合题意;B、的主视图是正方形,故B不符合题意;C、的主视图是圆,故C符合题意;D、的主视图是三角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5、A【解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数互为相反数,可直接判断.【详解】-2与2互为相反数,故正确;2与2相等,符号相同,故不是相反数;3与互为倒数,故不正确;3与3相同,故不是相反数.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关键是观察特点是否只有符号不同,比较简单.6、C【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详解】14400=1.44×1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7、A【解析】根据折叠的性质明确对应关系,易得A=1,DE是ABC的中位线,所以易得B、D答案正确,D是AB中点,所以DB=DA,故C正确【详解】根据题意可知DE是三角形ABC的中位线,所以DEBC;B+1+C=180°;BD=AD,DBA是等腰三角形故只有A错,BACA故选A【点睛】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之间的关系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还涉及到翻折变换以及中位线定理的运用(1)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求角的度数常常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含的条件通过折叠变换考查正多边形的有关知识,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答此类题最好动手操作8、A【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详解】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6000,应记作1.6×104,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9、D【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得答案.【详解】对这组数据重新排列顺序得,25,26,27,28,29,29,30,处于最中间是数是28,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8,在这组数据中,29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9,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熟练掌握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后,位于最中间的数(或中间两数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0、C【解析】根据题意确定出甲乙两同学所写的数字,设甲所写的第n个数为49,根据规律确定出n的值,即可确定出乙在该页写的数【详解】甲所写的数为 1,3,1,7,49,;乙所写的数为 1,6,11,16,设甲所写的第n个数为49,根据题意得:491+(n1)×2,整理得:2(n1)48,即n124,解得:n21,则乙所写的第21个数为1+(211)×11+24×1121,故选:C【点睛】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弄清题中的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11、B【解析】由条件可以得出BPQDKMCNH,可以求出BPQ与DKM的相似比为,BPQ与CNH相似比为,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求出,从而可以求出【详解】矩形AEHC是由三个全等矩形拼成的,AB=BD=CD,AEBFDGCH,BQP=DMK=CHN,ABQADM,ABQACH,EF=FG= BD=CD,ACEH,四边形BEFD、四边形DFGC是平行四边形, BEDFCG,BPQ=DKM=CNH, 又BQP=DMK=CHN,BPQDKM,BPQCNH,即,即,解得:,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S2=4S1,S3=9S1是解题关键12、B【解析】如图:过点E作HEAD于点H,连接AE交GF于点N,连接BD,BE由题意可得:DE=1,HDE=60°,BCD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DH的长,HE的长,AE的长,NE的长,EF的长,则可求sinAFG的值【详解】解:如图:过点E作HEAD于点H,连接AE交GF于点N,连接BD,BE四边形ABCD是菱形,AB=4,DAB=60°,AB=BC=CD=AD=4,DAB=DCB=60°,DCABHDE=DAB=60°,点E是CD中点DE=CD=1在RtDEH中,DE=1,HDE=60°DH=1,HE= AH=AD+DH=5在RtAHE中,AE=1 AN=NE=,AEGF,AF=EFCD=BC,DCB=60°BCD是等边三角形,且E是CD中点BECD,BC=4,EC=1BE=1CDABABE=BEC=90°在RtBEF中,EF1=BE1+BF1=11+(AB-EF)1EF=由折叠性质可得AFG=EFG,sinEFG= sinAFG =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问题,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添加恰当的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长度是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m(m+n)(mn)【解析】试题分析:原式=m(m+n)(mn)故答案为:m(m+n)(mn)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14、【解析】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易得EAB=PAD,再结合已知条件利用SAS可证两三角形全等; 过B作BFAE,交AE的延长线于F,利用中的BEP=90°,利用勾股定理可求BE,结合AE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证B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可求EF、BF; 利用中的全等,可得APD=AEB,结合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易得BEP=90°,即可证; 连接BD,求出ABD的面积,然后减去BDP的面积即可; 在RtABF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AB2,即是正方形的面积【详解】EAB+BAP=90°,PAD+BAP=90°, EAB=PAD, 又AE=AP,AB=AD, 在APD和AEB中, , APDAEB(SAS); 故此选项成立; APDAEB, APD=AEB, AEB=AEP+BEP,APD=AEP+PAE, BEP=PAE=90°, EBED; 故此选项成立; 过B作BFAE,交AE的延长线于F, AE=AP,EAP=90°, AEP=APE=45°, 又中EBED,BFAF, FEB=FBE=45°, 又BE= = = , BF=EF= , 故此选项不正确; 如图,连接BD,在RtAEP中, AE=AP=1, EP= , 又PB= , BE= , APDAEB, PD=BE= , S ABP+S ADP=S ABD-S BDP= S 正方形ABCD- ×DP×BE= ×(4+ )- × × = + 故此选项不正确 EF=BF= ,AE=1, 在RtABF中,AB 2=(AE+EF) 2+BF 2=4+ , S 正方形ABCD=AB 2=4+ , 故此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运用、正方形的性质的运用、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勾股定理的运用等知识15、【解析】首先解每个不等式,然后根据不等式无解,即两个不等式的解集没有公共解即可求得【详解】,解得:xa+3,解得:x1根据题意得:a+31,解得:a-2故答案是:a-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16、或【解析】由二次函数y=ax2+bx+c(a0)过点(-1,-2),(0,-2),可求得此抛物线的对称轴,又由此抛物线过点(1,0),即可求得此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继而求得答案.【详解】解:二次函数y=ax2+bx+c(a0)过点(-1,-2),(0,-2),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此抛物线过点(1,0),此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2,0),ax2+bx+c=0的解为:x=-2或1故答案为x=-2或1.【点睛】此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问题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是解此题的关键.17、3【解析】根据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交点,则判别式等于0,据此即可求解【详解】抛物线y=3x26x+a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判别式=36-12a=0,解得:a=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公共点的个数的判定方法,如果0,则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如果=0,与x轴有一个交点;如果0,与x轴无交点.18、【解析】将ABM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AB与AD重合,得到ADH证明MANHAN,得到MN=NH,根据三角形周长公式计算判断;判断出BM=DN时,MN最小,即可判断出;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断;将ADF绕点A顺时针性质90°得到ABH,连接HE证明EAHEAF,得到HBE=90°,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判断;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判断;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判断,根据点A到MN的距离等于正方形ABCD的边长、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判断【详解】将ABM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AB与AD重合,得到ADH则DAH=BAM,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AD=90°,MAN=45°,BAN+DAN=45°,NAH=45°,在MAN和HAN中,MANHAN,MN=NH=BM+DN,正确;BM+DN1,(当且仅当BM=DN时,取等号)BM=DN时,MN最小,BM=b,DH=BM=b,DH=DN,ADHN,DAH=HAN=11.5°,在DA上取一点G,使DG=DH=b,DGH=45°,HG=DH=b,DGH=45°,DAH=11.5°,AHG=HAD,AG=HG=b,AB=AD=AG+DG=b+b=b=a,当点M和点B重合时,点N和点C重合,此时,MN最大=AB,即:,1,错误;MN=NH=BM+DNCMN的周长=CM+CN+MN=CM+BM+CN+DN=CB+CD,CMN的周长等于正方形ABCD的边长的两倍,结论正确;MANHAN,点A到MN的距离等于正方形ABCD的边长AD,结论正确; 如图1,将ADF绕点A顺时针性质90°得到ABH,连接HEDAF+BAE=90°-EAF=45°,DAF=BAE,EAH=EAF=45°,EA=EA,AH=AD,EAHEAF,EF=HE,ABH=ADF=45°=ABD,HBE=90°,在RtBHE中,HE1=BH1+BE1,BH=DF,EF=HE,EF1=BE1+DF1,结论正确;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C=90°,BDC=ADB=45°,MAN=45°,EAN=EDN,A、E、N、D四点共圆,ADN+AEN=180°,AEN=90°AE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同理AF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结论正确;AE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同理AF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M=AF,AN=AE,如图3,过点M作MPAN于P,在RtAPM中,MAN=45°,MP=AMsin45°,SAMN=ANMP=AMANsin45°,SAEF=AEAFsin45°,SAMN:SAEF=1,SAMN=1SAEF,正确;点A到MN的距离等于正方形ABCD的边长,S正方形ABCD:SAMN=1AB:MN,结论正确即:正确的有,故答案为【点睛】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本题的关键是构造全等三角形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 (1)见解析;(2).【解析】(1)连接O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CB=B,OCB=F,根据垂径定理得到OFBC,根据余角的性质得到OCF=90°,于是得到结论;(2)过D作DHAB于H,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想知道的OD=AC,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DF=AC,设OD=x,得到AC=DF=2x,根据射影定理得到CD=x,求得BD=x,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D=x,于是得到结论【详解】解:(1)连接OC,OC=OB,OCB=B,B=F,OCB=F,D为BC的中点,OFBC,F+FCD=90°,OCB+FCD=90°,OCF=90°,CF为O的切线;(2)过D作DHAB于H,AO=OB,CD=DB,OD=AC,四边形ACFD是平行四边形,DF=AC,设OD=x,AC=DF=2x,OCF=90°,CDOF,CD2=ODDF=2x2,CD=x,BD=x,AD=x,OD=x,BD=x,OB=x,DH=x,sinBAD=【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垂径定理,射影定理,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的定义,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0、(1)600(2)见解析(3)3200(4)【解析】(1)60÷10%=600(人)答:本次参加抽样调查的居民有600人(2分)(2)如图;(5分)(3)8000×40%=3200(人)答:该居民区有8000人,估计爱吃D粽的人有3200人(7分)(4)如图;(列表方法略,参照给分)(8分)P(C粽)=答:他第二个吃到的恰好是C粽的概率是(10分)21、(1)y=-,y=-2x-4(2)1【解析】(1)将点A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求出m的值,从而得到点A的坐标以及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再将点B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求出n的值,从而得到点B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求解;(2)设AB与x轴相交于点C,根据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点C的坐标,从而得到点OC的长度,再根据SAOB=SAOC+SBOC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1)将A(3,m+1)代入反比例函数y=得,=m+1,解得m=6,m+1=6+1=2,所以,点A的坐标为(3,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将点B(n,6)代入y=得,=6,解得n=1,所以,点B的坐标为(1,6),将点A(3,2),B(1,6)代入y=kx+b得,解得,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4;(2)设AB与x轴相交于点C,令2x4=0解得x=2,所以,点C的坐标为(2,0),所以,OC=2,SAOB=SAOC+SBOC,=×2×2+×2×6,=2+6,=1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22、解:作AB的垂直平分线,以点C为圆心,以AB的一半为半径画弧交AB的垂直平分线于点M即可【解析】易得M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且到C的距离等于AB的一半23、(1)证明见解析;(2);拓展:【解析】(1)由题意得BD=CE,得出BE=CD,证出AB=AC,由SAS证明ABEACD即可;(2)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EA=EAB=70°,证出AC=CD,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C=DAC=70°,即可得出DAE的度数;拓展:对ABD的外心位置进行推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证明:点D、点E分别从点B、点C同时出发,在线段BC上作等速运动,BD=CE,BC-BD=BC-CE,即BE=CD,B=C=40°,AB=AC,在ABE和ACD中,ABEACD(SAS);(2)解:B=C=40°,AB=BE,BEA=EAB=(180°-40°)=70°,BE=CD,AB=AC,AC=CD,ADC=DAC=(180°-40°)=70°,DAE=180°-ADC-BEA=180°-70°-70°=40°;拓展:解:若ABD的外心在其内部时,则ABD是锐角三角形BAD=140°-BDA90°BDA50°,又BDA90°,50°BDA90°【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心等知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4、【解析】根据题意可用乘的积除以20与18的差,所得的商就是所求的数,列式解答即可【详解】解:×÷(2018)【点睛】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列出式子是解题的关键.25、(1)41(2)15%(3)【解析】(1)用散文的频数除以其频率即可求得样本总数;(2)根据其他类的频数和总人数求得其百分比即可;(3)画树状图得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找出恰好是丙与乙的情况,即可确定出所求概率【详解】(1)喜欢散文的有11人,频率为125,m=11÷125=41;(2)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他”类所占的百分比为 ×111%=15%,故答案为15%;(3)画树状图,如图所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有12种,其中恰好是丙与乙的情况有2种,P(丙和乙)=26、(1)(c-4)(c-2);(2)(a-b+1)2;(m+n-1)(m+n-3).【解析】(1)根据材料1,可以对c2-6c+8分解因式;(2)根据材料2的整体思想可以对(a-b)2+2(a-b)+1分解因式;根据材料1和材料2可以对(m+n)(m+n-4)+3分解因式【详解】(1)c2-6c+8 =c2-6c+32-32+8 =(c-3)2-1 =(c-3+1)(c-3+1)=(c-4)(c-2);(2)(a-b)2+2(a-b)+1 设a-b=t,则原式=t2+2t+1=(t+1)2,则(a-b)2+2(a-b)+1=(a-b+1)2;(m+n)(m+n-4)+3 设m+n=t,则t(t-4)+3 =t2-4t+3 =t2-4t+22-22+3 =(t-2)2-1 =(t-2+1)(t-2-1)=(t-1)(t-3),则(m+n)(m+n-4)+3=(m+n-1)(m+n-3)【点睛】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例子对所求的式子进行因式分解27、(1)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菱形的性质即可判定四边形AECF是菱形;(2)连接EF交于点O,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点,可以求得AC与EF的长,再利用菱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菱形AECF的面积试题解析:(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在RtABC中,BAC=90°,点E是BC边的中点,AE=CE=BC同理,AF=CF=ADAF=CE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ECF是菱形(2)解:在RtABC中,BAC=90°,B=30°,BC=10,AC=5,AB=连接EF交于点O,ACEF于点O,点O是AC中点OE=EF=菱形AECF的面积是AC·EF=考点:1菱形的性质和面积;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解直角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