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井研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87791095
资源大小:900.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届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井研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AB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细杆,A、B两点恰好位于圆周上,杆上套有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可看成点电荷),第一次在圆心O处放一点电荷+Q,让小球从A点沿杆由静止开始下落,通过B点时的速度为,加速度为a1;第二次去掉点电荷,在圆周平面加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让小球仍从A点沿杆由静止开始下落,经过B点时速度为,加速度为a2,则( )ABCa1 a2Da1 a22、如图所示为剪式千斤顶的截面图。四根等长的支持臂用光滑铰链连接,转动手柄,通过水平螺纹轴减小MN间的距离,以抬高重物。保持重物不变,MP和PN夹角为120°时N点受到螺纹轴的作用力为F1;MP和PN夹角为60°时N点受到螺纹轴的作用力为F2。不计支持臂和螺纹轴的重力,则F1与F2大小之比为()A1:1B1:3C:1D3:13、放射性元素A经过2次衰变和1次 衰变后生成一新元素B,则元素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较元素A的位置向前移动了A1位B2位C3位D4位4、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 49 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B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两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频率最高C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11. 11 eVD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9. 60 eV5、在空间中水平面MN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由MN上方的A点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从B点进入电场,到达C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2BC,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小球带正电B电场力大小为3mgC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的运动时间相等D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的速度变化相等6、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是我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其国内外示范工程按期成功的建设,对我国实现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跨越具有重要意义。已知发电站的核能来源于的裂变,现有四种说法原子核中有92个质子,143个中子;的一种可能裂变是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反应方程为:;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升高温度半衰期缩短;一个裂变能放出200MeV的能量,合3.2×10-11J。以上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ABC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在一些电磁现象中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电场,其电场线为一个个同心圆,没有起点和终点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方向为顺时针,虚线为经过圆心的一条直线已知该电场线图像中某一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与方向和静电场的电场线具有相同规律,则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电场强度大B将一点电荷沿直线AB移动,电场力不做功C将一点电荷从A点静止释放,点电荷会沿电场线做圆周运动D在A点放上一正点电荷,点电荷将受到向左的电场力8、如图所示,轴在水平地面上,轴在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轴上沿轴正方向水平抛出的三个小球和的运动轨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B和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C和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D和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9、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可能减少B10g100水的内能等于10g100水蒸气的内能C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D电阻通电时发热,其内能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的E.气体向真空的自由膨胀是不可逆的10、如图所示,abcd为固定的水平光滑矩形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左右两端接有定值电阻R1和R2,R1=R2=R,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的导体棒MN放在导轨上,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不计导轨与棒的电阻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甲和乙一端固定,另一端同时与棒的中点连接初始时刻,两根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状态,棒获得水平向左的初速度,第一次运动至最右端的过程中Rl产生的电热为Q,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初始时刻棒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B棒第一次回到初始位置的时刻,R2的电功率小于C棒第一次到达最右端的时刻,两根弹簧具有弹性势能的总量为D从初始时刻至棒第一次到达最左端的过程中,整个回路产生的电热大于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从第一滴落在地面上开始计时,20s时地面上正好共有51个小水滴)(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m/s,加速度大小为_m/s2.(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2(12分)在一次测量定值电阻Rx阻值()的分组实验中,甲、乙两组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过程:(1)甲组可选器材如下:滑动变阻器RA(0500,100mA);滑动变阻器RB(05,2A);电流表A(00.6A、内阻约2;03A、内阻约0.5);电压表V(03V、内阻约1.5k;015V、内阻约7.5k);电源E(电动势为3V);开关S,导线若干。为便于调节和测量,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应选择_(选填“RA”或“RB”);请根据以上实验器材,在图甲中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按以上操作,测得Rx测_Rx真(填“>”、“=”或“<”)。(2)乙组可选器材如下:电压表V(03V);滑动变阻器RC(10,1A);电阻箱R0(0999.99);电源E(电动势为3V);开关S。请根据乙组的电路图乙和以上实验器材在MN处先接_,按一定的步骤操作后记下仪表的读数,再换接_,正确操作后测出Rx的阻值;若在MN处更换器材时,不小心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了一些,测量结果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比较甲乙两组测量结果,_组更接近真实值(填“甲”或“乙”)。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如图,一端封闭的薄玻璃管开口向下,截面积S=1cm2,重量不计,内部充满空气,现用竖直向下的力将玻璃管缓慢地压人水中,当玻璃管长度的一半进人水中时,管外、内水面的高度差为h=20cm。已知水的密度=1.0×103kg/m3,大气压强p0相当于高1020cm的水柱产生的压强,取g=10m/s2,求:(不考虑温度变化)(i)玻璃管的长度l0;(ii)继续缓慢向下压玻璃管使其浸没在水中,当压力F2=0.32N时,玻璃管底面到水面的距离h。14(16分)细管 AB 内壁光滑、厚度不计,加工成如图所示形状。长 L0.5m 的 BD 段竖直,其 B 端与半径 R0.3m 的光滑圆弧轨道平滑连接,P 点为圆弧轨道的最高点。CD 段是半径 R0.3m 的四分之一圆弧,AC 段在水平面上。管中有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 a、b, 质量分别为 ma6kg、mb2kg。最初 b 球静止在管内 AC 段某一位置,a 球以速度 v0 水平向右运动,与b 球发生弹性碰撞。重力加速度g 取10m/s2。(1)若 v04m/s,求碰后 a、b 两球的速度大小:(2)若 a 球恰好能运动到 B 点,求 v0的大小,并通过分析判断此情况下 b 球能否通过 P 点。15(12分)如图所示为一下粗上细且上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管内有一段被水银密闭的气体,上管足够长,图中细管的截面积S1=1cm2,粗管的截面积S2=2 cm2,管内水银长度h1=h2=2 cm,封闭气体长度L=8cm,大气压强p0=76cmHg,气体初始温度为320K,若缓慢升高气体温度,求:(1)粗管内的水银刚被全部挤出时气体的温度;(2)气体的温度达到533K时,水银柱上端距粗玻璃管底部的距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ABA点和B点在同一个等势面上,第一次小球从A点由静止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库仑力对小球做功的代数和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得第二次小球从A点由静止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洛伦兹力不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所以 ,故AB错误;CD小球第一次经过B点时,库仑力有竖直向下的分量,小球受的竖直方向的合力F1>mg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经过B点时的加速度a1>g,小球第二次经过B点时,由左手定则可知,洛伦兹力始终与杆垂直向右,同时杆对小球产生水平向左的弹力,水平方向受力平衡。竖直方向只受重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经过B点时的加速度a2=g ,所以a1>a2 ,故C错误,D正确。故选D。2、D【解析】当两臂间的夹角为时,两臂受到的压力为对点分析,点受到螺纹轴的作用力为当两臂间的夹角为时,两臂受到的压力为对点分析,点受到螺纹轴的作用力为则有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3、C【解析】粒子是, 粒子是,因此发生一次衰变电荷数减少2,发生一次 衰变电荷数增加1,据题意,电荷数变化为:,所以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向前移动了3位故选项C正确【点睛】衰变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根据发生一次衰变电荷数减少2,发生一次 衰变电荷数增加1可以计算出放射性元素电荷数的变化量4、D【解析】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根据玻尔理论E=Em-En(mn)得知,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能量最大,由E=h=hc/得知,频率最高,波长最短故A B错误;从n=3跃迁到n=1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发生光电效应时,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最大,光子能量最大值为13.6-1.51eV=12.09eV,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Ekm=hv-W0=12.09-2.49eV=9.60eV故C错误,D正确故选D5、B【解析】根据小球从B点进入电场的轨迹可看出,小球带负电,故A 错误;因为到达C点时速度水平,所以C点速度等于A点速度,因为AB=2BC,设BC的竖直高度为h,则AB的竖直高度为2h,由A到C根据动能定理:mg×3h-Eqh=0,即Eq=3mg,故B正确;小球从A到B在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为g,所用时间为:;在从B到C,的加速度为向上,故所用时间:,故t1=2t2,故C 错误;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的速度变化大小都等于,但方向相反,故D 错误。6、D【解析】由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关系可知,原子核中有92个质子,143个中子,正确;由核反应方程中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知正确;半衰期不受外界因素影响,故错误;通过计算知:200MeV=200×109×1.6×10-19J= 3.2×10-11J。正确。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BD【解析】A.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强弱,电场线越密,场强越大,则知A点的场强比B点的场强小,故A错误B.直线AB与电场线垂直,是一条等势线,将一点电荷沿直线AB移动,电场力不做功,故B正确C.点电荷在A点所受的电场力沿电场线的切线方向,将点电荷从A点静止释放后,电场力将使该点电荷离开原电场线,所以点电荷不可能沿电场线做圆周运动,故C错误D.A点场强方向沿电场线的切线方向,即向左,则在A点放上一正点电荷,该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也向左,故D正确故选BD。8、CD【解析】小球做平抛运动,则有:对有,对有,对有:解得:故CD正确,AB错误。故选CD。9、ACE【解析】A如果物体对外做的功大于吸收的热量,物体内能减少,A正确;B10g100的水变成10g100水蒸气的过程中,分子间距离变大,要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大,所以10g100水的内能小于10g100水蒸气的内能,B错误;C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C正确;D通电的电阻丝发热,是通过电流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D错误;E根据熵和熵增加的原理可知,气体向真空的自由膨胀是不可逆的,E正确。故选ACE。10、BD【解析】A. 由F=BIL及I=,得安培力大小为FA=BIL=,故A错误;B. 由于安培力始终对MN做负功,产生焦耳热,由动能定理得:当棒再次回到初始位置时,速度小于v0,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小于BLv0,则R2的电功率小于,故B正确;C. 由能量守恒得知,当棒第一次达到最右端时,物体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整个回路中的焦耳热和甲乙弹簧的弹性势能,两个电阻相同并联,故产生的热量相同,则电路中产生总热量为2Q,所以两根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故C错误;D. 由于安培力始终对MN做负功,产生焦耳热,棒第一次达到最左端的过程中,棒平均速度最大,安培力平均值最大从初始时刻到第一次运动至最右端的过程中电路中产生总热量为2Q,则从初始时刻至棒第一次到达最左端的过程中,整个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应大于×2Q,故D正确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从右向左 0.3 0.1 【解析】(1)1由于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则小车做减速运动,根据桌面上连续6个水滴的位置,可知,小车从右向左做减速运动。(2)2已知滴水计时器每20s内共滴下51个小水滴,那么各点时间间隔为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得那么加速度的大小为 0.1m/s2。12、RB < Rx R0 变小 乙 【解析】(1)1为便于调节和测量,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应选择阻值较小的RB;2因电压表内阻远大于待测电阻的阻值,则采用电流表外接,实物电路连接如图:3按以上操作,因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得电流的测量值偏大,电阻的测量值偏小,即测得Rx测<Rx真。(2)45根据乙组的电路图乙和以上实验器材在MN处先接Rx,按一定的步骤操作后记下仪表的读数,再换接电阻箱R0,正确操作后测出Rx的阻值,此方法为等效替代法;6若在MN处更换器材时,不小心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了一些,则RC减小,若电压表读数不变,则电路中内阻和RC两端电压不变,则电路中电流变大,则Rx变小,即测量结果将变小。(3)7比较甲乙两组测量结果,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乙组误差较小,即乙组更接近真实值。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 (i)=41.6cm;(ii)274cm【解析】(i)设玻璃管长度一半压入水后管内气体的压强为,气体程度为,则,由玻意耳定律得=41.6cm(ii)设管内气柱的长度为,压强为,则解得=32cm其中由玻意定律得h=274cm14、(1)2m/s,6m/s(2)8m/s,能。【解析】(1)由于 a、b 的碰撞是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mav0=mava+mbvb同时,碰撞过程中机械能也守恒由以上两式可解得(2) 在 a碰撞以后的运动过程中,a小球机械能守恒。若a恰好运动到B点,即到达B点时速度为 0解得:v1=4m/s由(1)问中计算可知解得:v0=8m/s同理也可求出b球碰撞以后的速度假设 b球能上到P点,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解得若恰好能运动到P点解得:可得 v3>vP因此,b球能够通过 P点.15、 (1)410K;(2)22cm【解析】(1)以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初态气体体积压强为由于水银总体积保持不变,设水银全部进入细管水银长度为,则末状态气体从初状态到末状态。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代入数据解得(2)气体温度达到533K时,设水银上端距粗玻璃管底部的距离为H,则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