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重点中学中考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202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在RtABC中,ABC=90°,AB=6,BC=8,点E是ABC的内心,过点E作EFAB交AC于点F,则EF的长为( )ABCD2如图,在ABC中,过点B作PBBC于B,交AC于P,过点C作CQAB,交AB延长线于Q,则ABC的高是( )A线段PBB线段BCC线段CQD线段AQ3在直角坐标系中,设一质点M自P0(1,0)处向上运动一个单位至P1(1,1),然后向左运动2个单位至P2处,再向下运动3个单位至P3处,再向右运动4个单位至P4处,再向上运动5个单位至P5处,如此继续运动下去,设Pn(xn,yn),n1,2,3,则x1+x2+x2018+x2019的值为()A1B3C1D20194学校为创建“书香校园”购买了一批图书已知购买科普类图书花费10000元,购买文学类图书花费9000元,其中科普类图书平均每本的价格比文学类图书平均每本的价格贵5元,且购买科普书的数量比购买文学书的数量少100本求科普类图书平均每本的价格是多少元?若设科普类图书平均每本的价格是x元,则可列方程为()A=100B=100C=100D=1005如图,甲圆柱型容器的底面积为30cm2,高为8cm,乙圆柱型容器底面积为xcm2,若将甲容器装满水,然后再将甲容器里的水全部倒入乙容器中(乙容器无水溢出),则乙容器水面高度y(cm)与x(cm2)之间的大致图象是()ABCD6若代数式,则M与N的大小关系是( )ABCD7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恰有3个整数解,则字母a的取值范围是()Aa1B2a1Ca1D2a18如图,在ABC中,CAB75°,在同一平面内,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ABC的位置,使得CCAB,则CAC为()A30°B35°C40°D50°9点A、C为半径是4的圆周上两点,点B为的中点,以线段BA、BC为邻边作菱形ABCD,顶点D恰在该圆半径的中点上,则该菱形的边长为()A或2B或2C2或2D2或210如图,是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其中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则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如图,在ABC中,ACB90°,点D是CB边上一点,过点D作DEAB于点E,点F是AD的中点,连结EF、FC、CE若AD2,CFE90°,则CE_12如图,小军、小珠之间的距离为2.7 m,他们在同一盏路灯下的影长分别为1.8 m,1.5 m,已知小军、小珠的身高分别为1.8 m,1.5 m,则路灯的高为_m.13如图,O是坐标原点,菱形O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3,4),顶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函数y(x0)的图象经过菱形OABC中心E点,则k的值为_14因式分解:_.15阅读下面材料: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利用尺规作图完成下面问题:已知:ACB是ABC的一个内角求作:APBACB小明的做法如下:如图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n,与直线m交于点O;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作ABC的外接圆;在弧ACB上取一点P,连结AP,BP所以APBACB老师说:“小明的作法正确”请回答:(1)点O为ABC外接圆圆心(即OAOBOC)的依据是_;(2)APBACB的依据是_16方程=的解是_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8分)某商场将每件进价为80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0元出售,一天可售出100件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1元,其销量可增加10件(1)若商场经营该商品一天要获利润2160元,则每件商品应降价多少元?(2)设后来该商品每件降价x元,商场一天可获利润y元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当x取何值时,商场获利润最大?18(8分)甲、乙两组工人同时开始加工某种零件,乙组在工作中有一次停产更换设备,更换设备后,乙组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2倍两组各自加工零件的数量y(件)与时间x(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如下图所示求甲组加工零件的数量y与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求乙组加工零件总量a的值19(8分)如图,AOB=45°,点M,N在边OA上,点P是边OB上的点(1)利用直尺和圆规在图1确定点P,使得PM=PN;(2)设OM=x,ON=x+4,若x=0时,使P、M、N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P有个;若使P、M、N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P恰好有三个,则x的值是_20(8分)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4.随机摸取一个小球然后放回,再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求下列事件的概率:两次取出的小球标号相同;两次取出的小球标号的和等于4.21(8分)如图,分别与相切于点,点在上,且,垂足为求证:;若的半径,求的长22(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与函数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 (1)求,的值;(2)将线段向右平移得到对应线段,当点落在函数的图象上时,求线段扫过的面积23(12分)给定关于x的二次函数ykx24kx+3(k0),当该二次函数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时,求k的值;当该二次函数与x轴有2个公共点时,设这两个公共点为A、B,已知AB2,求k的值;由于k的变化,该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也随之变化,但也有不会变化的性质,某数学学习小组在探究时得出以下结论:与y轴的交点不变;对称轴不变;一定经过两个定点;请判断以上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4如图,某人在山坡坡脚C处测得一座建筑物顶点A的仰角为63.4°,沿山坡向上走到P处再测得该建筑物顶点A的仰角为53°已知BC90米,且B、C、D在同一条直线上,山坡坡度i5:1(1)求此人所在位置点P的铅直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2)求此人从所在位置点P走到建筑物底部B点的路程(结果精确到0.1米)(测倾器的高度忽略不计,参考数据:tan53°,tan63.4°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解析】过E作EGAB,交AC于G,易得CG=EG,EF=AF,依据ABCGEF,即可得到EG:EF:GF,根据斜边的长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过E作EGBC,交AC于G,则BCE=CEGCE平分BCA,BCE=ACE,ACE=CEG,CG=EG,同理可得:EF=AFBCGE,ABEF,BCA=EGF,BAC=EFG,ABCGEFABC=90°,AB=6,BC=8,AC=10,EG:EF:GF=BC:BC:AC=4:3:5,设EG=4k=AG,则EF=3k=CF,FG=5kAC=10,3k+5k+4k=10,k=,EF=3k=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相似三角形以及构造等腰三角形2、C【解析】根据三角形高线的定义即可解题.【详解】解:当AB为ABC的底时,过点C向AB所在直线作垂线段即为高,故CQ是ABC的高,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高线的定义,属于简单题,熟悉高线的作法是解题关键.3、C【解析】根据各点横坐标数据得出规律,进而得出x +x +x ;经过观察分析可得每4个数的和为2,把2019个数分为505组,即可得到相应结果.【详解】解:根据平面坐标系结合各点横坐标得出:x1、x2、x3、x4、x5、x6、x7、x8的值分别为:1,1,1,3,3,3,3,5;x1+x2+x71x1+x2+x3+x4111+32;x5+x6+x7+x8333+52;x97+x98+x99+x1002x1+x2+x20162×(2016÷4)1而x2017、x2018、x2019的值分别为:1009、1009、1009,x2017+x2018+x20191009,x1+x2+x2018+x2019110091,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规律型:点的坐标,解题关键在于找到其规律4、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购买科普书的数量比购买文学书的数量少100本得出等式进而得出答案【详解】科普类图书平均每本的价格是x元,则可列方程为:=10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准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根据题意可以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然后令x=40求出相应的y值,即可解答本题【详解】解:由题意可得,y=,当x=40时,y=6,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题意列出函数解析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6、C【解析】,.故选C.7、B【解析】根据“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即可求出字母a的取值范围.【详解】解:x的不等式组恰有3个整数解,整数解为1,0,-1,-2a-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先分别解两个不等式,求出它们的解集,再求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8、A【解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C=AC,BAC=BAC',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ACC=CAB,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CAC,再求出BAB=CAC,从而得解【详解】CCAB,CAB75°,CCACAB75°,又C、C为对应点,点A为旋转中心,ACAC,即ACC为等腰三角形,CAC180°2CCA30°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运用好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9、C【解析】过B作直径,连接AC交AO于E,如图,根据已知条件得到BD=OB=2,如图,BD=6,求得OD、OE、DE的长,连接OD,根据勾股定理得到结论【详解】过B作直径,连接AC交AO于E,点B为的中点,BDAC,如图,点D恰在该圆直径上,D为OB的中点,BD=×4=2,OD=OB-BD=2,四边形ABCD是菱形,DE=BD=1,OE=1+2=3,连接OC,CE=,在RtDEC中,由勾股定理得:DC=;如图,OD=2,BD=4+2=6,DE=BD=3,OE=3-2=1,由勾股定理得:CE=,DC=.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正确的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10、C【解析】由俯视图知该几何体共2列,其中第1列前一排1个正方形、后1排2个正方形,第2列只有前排2个正方形,据此可得【详解】由俯视图知该几何体共2列,其中第1列前一排1个正方形、后1排2个正方形,第2列只有前排2个正方形,所以其主视图为: 故选C【点睛】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得到的视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解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中点性质结合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详解】解:,点F是AD的中点,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2、3【解析】试题分析:如图,CDABMN,ABECDE,ABFMNF,即,解得:AB=3m,答:路灯的高为3m考点:中心投影13、8【解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结合点的坐标利用勾股定理解答.【详解】解:菱形O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3,-4),OA=OC=则点B的横坐标为-5-3=-8,点B的坐标为(-8,-4),点C的坐标为(-5,0)则点E的坐标为(-4,-2),将点E的坐标带入y=(x0)中,得k=8.给答案为:8.【点睛】此题重点考察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性质的理解,掌握坐标轴点的求法和菱形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n(m+2)(m2)【解析】先提取公因式 n,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详解】m2n4n=n(m24)=n(m+2)(m2).故答案为n(m+2)(m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分解因式,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题关键15、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等量代换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解析】(1)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以及等量代换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如图2中,MN垂直平分AB,EF垂直平分BC,OA=OB,OB=OC(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OA=OB=OC(等量代换)故答案是: (2),APB=ACB(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故答案是:(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和等量代换;(2)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点睛】考查作图-复杂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心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外心的性质16、x=1【解析】观察可得方程最简公分母为x(x1),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结果要检验【详解】方程两边同乘x(x1)得:3x1(x1),整理、解得x1检验:把x1代入x(x1)2x1是原方程的解,故答案为x1【点睛】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具体方法是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在此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增根,增根是转化后整式的根,不是原方程的根,因此要注意检验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1)商店经营该商品一天要获利润2160元,则每件商品应降价2元或8元;(2)y=10x2+100x+2000,当x=5时,商场获取最大利润为2250元【解析】(1)根据“总利润=每件的利润×每天的销量”列方程求解可得;(2)利用(1)中的相等关系列出函数解析式,配方成顶点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可得【详解】解:(1)依题意得:(10080x)(100+10x)=2160,即x210x+16=0,解得:x1=2,x2=8,经检验:x1=2,x2=8,答:商店经营该商品一天要获利润2160元,则每件商品应降价2元或8元;(2)依题意得:y=(10080x)(100+10x)=10x2+100x+2000=10(x5)2+2250,100,当x=5时,y取得最大值为2250元答:y=10x2+100x+2000,当x=5时,商场获取最大利润为2250元【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由题意确定题目蕴含的相等关系,并据此列出方程或函数解析式18、(1)y=60x;(2)300【解析】(1)由题图可知,甲组的y是x的正比例函数.设甲组加工的零件数量y与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为y=kx.根据题意,得6k=360,解得k=60.所以,甲组加工的零件数量y与时间x之间的关系式为y=60x.(2)当x=2时,y=100.因为更换设备后,乙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2倍.所以,解得a=300.19、(1)见解析;(2)1;:x=0或x=44或4x4;【解析】(1)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于MN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与两点,过两弧交点的直线就是MN的垂直平分线;(2)分为PM=PN,MP=MN,NP=NM三种情况进行判断即可;如图1,构建腰长为4的等腰直角OMC,和半径为4的M,发现M在点D的位置时,满足条件;如图4,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种情况的画法:分别以M、N为圆心,以MN为半径画弧,与OB的交点就是满足条件的点P,再以MN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通过画图发现,无论x取何值,以MN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都存在一个,所以只要满足以MN为腰的三角形有两个即可【详解】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故答案为1如图1,以M为圆心,以4为半径画圆,当M与OB相切时,设切点为C,M与OA交于D,MCOB,AOB=45°,MC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C=OC=4, 当M与D重合时,即时,同理可知:点P恰好有三个;如图4,取OM=4,以M为圆心,以OM为半径画圆则M与OB除了O外只有一个交点,此时x=4,即以PMN为顶角,MN为腰,符合条件的点P有一个,以N圆心,以MN为半径画圆,与直线OB相离,说明此时以PNM为顶角,以MN为腰,符合条件的点P不存在,还有一个是以NM为底边的符合条件的点P;点M沿OA运动,到M1时,发现M1与直线OB有一个交点;当时,圆M在移动过程中,则会与OB除了O外有两个交点,满足点P恰好有三个;综上所述,若使点P,M,N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P恰好有三个,则x的值是:x=0或或 故答案为x=0或或【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有难度,本题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已知一边,作等腰三角形的画法20、(1)(2)【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根据题意进行列表,然后求出各事件的概率试题解析:(1)P(两次取得小球的标号相同)=;(2)P(两次取得小球的标号的和等于4)=考点:概率的计算21、(1)见解析(2)5【解析】解:(1)证明:如图,连接,则,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连接,则,设,则在中,有即22、(1)m=4, n=1,k=3.(2)3.【解析】(1) 把点,分别代入直线中即可求出m=4,再把代入直线即可求出n=1.把代入函数求出k即可;(2)由(1)可求出点B的坐标为(0,4),点B是由点B向右平移得到,故点B的纵坐标为4,把它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它的横坐标,根据平移的知识可知四边形AABB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把点,分别代入直线中得:-4+m=0, m=4,直线解析式为.把代入得:n=-3+4=1.点C的坐标为(3,1)把(3,1)代入函数得:解得:k=3.m=4, n=1,k=3.(2)如图,设点B的坐标为(0,y)则y=-0+4=4点B的坐标是(0,4)当y=4时, 解得, 点B( ,4)A,B是由A,B向右平移得到,四边形AABB是平行四边形,故四边形AABB的面积=4=3.【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及函数的平移,利用数形结合思想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23、(1)(2)1(3)【解析】(1)由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可知=0;(2)由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且AB=2,可知A、B坐标,代入解析式,可得k值;(3)通过解析式求出对称轴,与y轴交点,并根据系数的关系得出判断【详解】(1)二次函数ykx24kx+3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关于x的方程kx24kx+3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4k)24×3k16k212k0,解得:k10,k2,k0,k;(2)AB2,抛物线对称轴为x2,A、B点坐标为(1,0),(3,0),将(1,0)代入解析式,可得k1,(3)当x0时,y3,二次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0,3),正确;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2,抛物线的对称轴不变,正确;二次函数ykx24kx+3k(x24x)+3,将其看成y关于k的一次函数,令k的系数为0,即x24x0,解得:x10,x24,抛物线一定经过两个定点(0,3)和(4,3),正确综上可知:正确的结论有【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与x、y轴的交点问题,对称轴问题,以及系数与图象的关系问题,是一道很好的综合问题24、(1)此人所在P的铅直高度约为14.3米;(2)从P到点B的路程约为17.1米【解析】分析:(1)过P作PFBD于F,作PEAB于E,设PF5x,在RtABC中求出AB,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AE,EP,由tanAPE,求得x即可;(2)在RtCPF中,求出CP的长.详解:过P作PFBD于F,作PEAB于E,斜坡的坡度i5:1,设PF5x,CF1x,四边形BFPE为矩形,BFPEPFBE.在RTABC中,BC90,tanACB,ABtan63.4°×BC2×90180,AEABBEABPF1805x,EPBCCF9010x.在RTAEP中,tanAPE,x,PF5x.答:此人所在P的铅直高度约为14.3米.由(1)得CP13x,CP13×37.1,BCCP9037.117.1.答:从P到点B的路程约为17.1米.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的画出与实际问题相符合的几何图形,找出图形中的相关线段或角的实际意义及所要解决的问题,构造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求相应的线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