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白塔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2023年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圆至多有一个交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BCD2已知椭圆内有一条以点为中点的弦,则直线的方程为( )ABCD3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并且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则实数的值为( )ABC2D4已知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经过点,则( )ABCD5已知,由程序框图输出的为( )A1B0CD6已知圆截直线所得线段的长度是,则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A内切B相交C外切D相离7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为,若存在实数,使得对任意实数总有成立,则的最小值为( )ABCD8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 )ABCD9已知曲线,动点在直线上,过点作曲线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则直线截圆所得弦长为( )AB2C4D10已知平面平面,且是正方形,在正方形内部有一点,满足与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点的轨迹长度为( )AB16CD11函数的图像大致为( )ABCD12集合,则( )ABCD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在中,点在边上,且,设,则_(用,表示)14已知函数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则的值为_15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的值为_16甲,乙两队参加关于“一带一路”知识竞赛,甲队有编号为1,2,3的三名运动员,乙队有编号为1,2,3,4的四名运动员,若两队各出一名队员进行比赛,则出场的两名运动员编号相同的概率为_.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已知数列,满足.(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分别求数列,的前项和,.18(12分)已知为各项均为整数的等差数列,为的前项和,若为和的等比中项,.(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求最大的正整数,使得.19(12分)已知函数,.(1)求的值;(2)令在上最小值为,证明:.20(12分)已知首项为2的数列满足.(1)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2)令,求数列的前项和.21(12分)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四边形为正方形,点为线段上的点,过三点的平面与交于点.将,中的两个补充到已知条件中,解答下列问题:(1)求平面将四棱锥分成两部分的体积比;(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22(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1)求的长;(2)在以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的极坐标系中,设点的极坐标为,求点到线段中点的距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求得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可得圆心到渐近线的距离,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的范围,再由离心率公式计算即可得到所求范围【详解】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为,即,由题意知,直线与圆相切或相离,则,解得,因此,双曲线的离心率.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范围,注意运用圆心到渐近线的距离不小于半径,考查化简整理的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2、C【解析】设,则,相减得到,解得答案.【详解】设,设直线斜率为,则,相减得到:,的中点为,即,故,直线的方程为:.故选:.【点睛】本题考查了椭圆内点差法求直线方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3、C【解析】由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可得时,取得最大值,即,当时,解得,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和性质的灵活运用,属于基础题;据平移变换“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规律求解出,根据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可得时,取得最大值,求解可得实数的值.4、A【解析】由已知可得,根据二倍角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经过点,则,.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定义、二倍角公式,考查计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5、D【解析】试题分析:,所以,所以由程序框图输出的为.故选D考点:1、程序框图;2、定积分6、B【解析】化简圆到直线的距离 ,又 两圆相交. 选B7、B【解析】根据三角函数的两角和差公式得到,进而可以得到函数的最值,区间(m,n)长度要大于等于半个周期,最终得到结果.【详解】函数 则函数的最大值为2,存在实数,使得对任意实数总有成立,则区间(m,n)长度要大于等于半个周期,即 故答案为:B.【点睛】这个题目考查了三角函数的两角和差的正余弦公式的应用,以及三角函数的图像的性质的应用,题目比较综合.8、A【解析】先利用最高点纵坐标求出A,再根据求出周期,再将代入求出的值.最后将代入解析式即可.【详解】由图象可知A1,所以T,.f(x)sin(2x+),将代入得)1,结合0,.sin.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据图求式问题以及三角函数的公式变换.据图求式问题要注意结合五点法作图求解.属于中档题.9、C【解析】设,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切线斜率,进而得到切线方程,将点坐标代入切线方程,抽象出直线方程,且过定点为已知圆的圆心,即可求解.【详解】圆可化为.设,则的斜率分别为,所以的方程为,即,即,由于都过点,所以,即都在直线上,所以直线的方程为,恒过定点,即直线过圆心,则直线截圆所得弦长为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抛物线两切点所在直线求解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10、C【解析】根据与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判断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得点的轨迹方程,由此求得点的轨迹长度.【详解】由于平面平面,且交线为,所以平面,平面.所以和分别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所以,所以,即,所以.以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所示,则,设(点在第一象限内),由得,即,化简得,由于点在第一象限内,所以点的轨迹是以为圆心,半径为的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令代入原的方程,解得,故,由于,所以,所以点的轨迹长度为.故选:C【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角的概念和运用,考查动点轨迹方程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属于难题.11、A【解析】根据排除,利用极限思想进行排除即可【详解】解:函数的定义域为,恒成立,排除,当时,当,排除,故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图象的识别和判断,利用函数值的符号以及极限思想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12、D【解析】利用交集的定义直接计算即可.【详解】,故,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交运算,注意常见集合的符号表示,本题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解析】结合图形及向量的线性运算将转化为用向量表示,即可得到结果【详解】在中,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中向量的线性运算,关键是利用已知向量为基底,将未知向量通过几何条件向基底转化14、【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的两根为,再根据解集的区间端点得出参数的关系,再求解即可.【详解】解:因为函数,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的两根为:和;所以有:且;且;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解集与参数之间的关系,属于基础题.15、56【解析】根据已知条件求等比数列的首项和公比,再代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公式,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16、【解析】出场运动员编号相同的事件显然有3种,计算出总的基本事件数,由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求得答案.【详解】甲队有编号为1,2,3的三名运动员,乙队有编号为1,2,3,4的四名运动员,出场的两名运动员编号相同的事件数为3,出现的基本事件总数,则出场的两名运动员编号相同的概率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求古典概率的概率问题,属于基础题.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解析】(1),可得为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可得为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再算出,的通项公式,解方程组即可;(2)利用分组求和法解决.【详解】(1)依题意有又.可得数列为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为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由,得解得故数列,的通项公式分别为.(2),.【点睛】本题考查利用递推公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分组求和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道中档题.18、(1)(2)1008【解析】(1)用基本量求出首项和公差,可得通项公式;(2)用裂项相消法求得和,然后解不等式可得【详解】解:(1)由题得,即解得或因为数列为各项均为整数,所以,即(2)令所以即,解得所以的最大值为1008【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项和公式,考查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和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中基本量法是解题的基本方法19、 (1);(2)见解析【解析】(1)将转化为对任意恒成立,令,故只需,即可求出的值; (2)由(1)知,可得,令,可证,使得,从而可确定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进而可得,即,即可证出【详解】函数的定义域为,因为对任意恒成立,即对任意恒成立,令,则,当时,故在上单调递增,又,所以当时,不符合题意;当时,令得,当时,;当时,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所以,所以要使在时恒成立,则只需,即,令,所以,当时,;当时,所以在 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即,又,所以,故满足条件的的值只有(2)由(1)知,所以,令,则,当,时,即在上单调递增;又,所以,使得,当时,;当时,即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且所以, 即,所以,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法求函数的最值及恒成立问题处理方法,第(2)问通过最值问题深化对函数的单调性的考查,同时考查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属于中档题20、(1)见解析;(2)【解析】(1)由原式可得,等式两端同时除以,可得到,即可证明结论;(2)由(1)可求得的表达式,进而可求得的表达式,然后求出的前项和即可.【详解】(1)证明:因为,所以,所以,从而,因为,所以,故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2)由(1)可知,则,因为,所以,则.【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证明,考查了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应用,考查了学生的计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21、(1);(2).【解析】若补充根据已知可得平面,从而有,结合,可得平面,故有,而,得到,成立与相同,成立,可得,所以任意补充两个条件,结果都一样,以作为条件分析;(1)设,可得,进而求出梯形的面积,可求出,即可求出结论;(2),以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坐标系,求出坐标,由(1)得为平面的法向量,根据空间向量的线面角公式即可求解.【详解】第一种情况:若将,作为已知条件,解答如下:(1)设平面为平面.,平面,而平面平面,又为中点.设,则.在三角形中,由知平面,梯形的面积,平面,故,.(2)如图,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由(1)得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因为,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第二种情况:若将,作为已知条件,则由知平面,又,所以平面,又,故为中点,即,解答如上不变.第三种情况:若将,作为已知条件,由及第二种情况知,又,易知,解答仍如上不变.【点睛】本题考查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以及体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考查计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22、(1) ;(2).【解析】(1)将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可求得圆心到直线距离,结合垂径定理即可求得的长;(2)将的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将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求得直线与圆的两个交点坐标,由中点坐标公式求得的坐标,再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即可求得.【详解】(1)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即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则圆心坐标为,半径为1,则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可知,所以.(2)点的极坐标为,化为直角坐标可得,直线的方程与曲线的方程联立,化简可得,解得,所以两点坐标为,所以,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点睛】本题考查了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转化,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转化,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应用,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直线与圆交点坐标求法,属于基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