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吉林省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调研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87795471
资源大小:882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调研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放射性元素A经过2次衰变和1次 衰变后生成一新元素B,则元素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较元素A的位置向前移动了A1位B2位C3位D4位2、2019年11月4日美国正式启动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程序,巴黎协定是人类历史上应对全球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我国一直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知某型号的电动汽车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车型尺寸长×宽×高4870×1950×1725最高时速(km/h)120电机型式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电机最大电功率(kW)180工况法纯电续驶里程(km)500等速法纯电续驶里程(km)600电池容量(kWh)82.8快充时间(h)1.40-50km/h加速时间(s)20-100km/h加速时间(s)4.6根据电动汽车行业国家标准(GB/T18386-2017)、电机的最大功率为电机输出的最大机械功率:电池容量为电池充满电时储存的最大电能根据表中数据,可知()A0-100km/h的加速过程中电动车行驶的路程一定大于66mB电机以最大功率工作且车以最大速度行驶时,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5000NC该车在0-50km/h的加速过程中平均加速度为25m/s2D用输出电压为220V的充电桩给电池快速充电时,充电电流为269A3、2018年12月12日,嫦娥四号开始实施近月制动,为下一步月面软着陆做准备,首先进入月圆轨道,其次进入椭圆着陆轨道,如图所示,B为近月点,A为远月点,关于嫦娥四号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轨道上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B卫星沿轨道运动的过程中,卫星中的科考仪器处于超重状态C卫星从轨道变轨到轨道,机械能增大D卫星在轨道经过A点时的动能大于在轨道经过B点时的动能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从斜面底端以平行于斜面的初速度v0冲上固定斜面,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斜面倾角为,斜面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且<tan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斜面底端为零势能面,则能表示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机械能E、动能Ek、势能Ep与上升高度h之间关系的图象是()ABCD5、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电路如图所示,加正向电压时,图中光电管的A极接电源正极,K极接电源负极时,加反向电压时,反之当有光照射K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极中有无光电子射出与入射光频率无关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有关C只有光电管加正向电压时,才会有光电流D光电管加正向电压越大,光电流强度一定越大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0=4kg、倾角=45°的斜面体C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斜面上叠放质量均为m=1kg的物块A和B,物块B的下表面光滑,上表面粗糙且与物块A下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物块B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与物块A和斜面体C一起恰好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运动,取g=10m/s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块A受到摩擦力大小B斜面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10m/s2C水平恒力大小F=15ND若水平恒力F作用在A上,A、B、C三物体仍然可以相对静止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某探究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一标签模糊的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R为定值电阻,、为两只标有“5V,2A”的相同小灯泡,在输入端加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开关S断开时,灯泡正常发光,测得电阻R两端的电压与灯泡两端电压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理思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B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C定值电阻的阻值为D闭合开关S后,灯泡变暗8、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除R以外其余电阻不计。从某时刻开始单刀双掷开关掷向a,在原线圈两端加上如图乙所示交变电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开关与a连接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5VB当开关与a连接时,滑动变阻器触片向下移,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C开关由a扳到b时,副线圈电流表示数变为原来的2倍D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变为原来2倍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狭义相对论认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光速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无关B电视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的波长比医院里“CT”中发出的X射线的波长要短C分别用红光、紫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红光的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间距大于紫光的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间距D如图1所示,a、b两束光以不同的入射角由玻璃射向真空,结果折射角相同,则在玻璃中a光的全反射临界角大于b光的全反射临界角E.如图2所示,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为竖直方向,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偏振光照射到偏振片P上,在P的另一侧能观察到透射光10、2020年2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41、49、50和51颗卫星完成在轨测试、入网评估等工作,正式入网工作。其中第41颗卫星为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第49颗卫星为倾斜地球 同步轨道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约为4.2×107 m,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24小时。 第50和51颗卫星为中圆地球轨道卫星,运行周期约为12小时。已知引力常量G=6. 67×l0-11 Nm2/kg2,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成一定夹角,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是()A根据题目数据可估算出地球的质量B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2. 1×107mC在地面观察者看来,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静止的D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行速度比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小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如图甲所示的一黑箱装置、盒内有电源、电阻等元件,a、b为黑箱的两个输出端(1)为了探测黑箱,某同学进行了以下测量A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档测量a、b间的输出电压B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档测量a、b间的电阻你认为这个同学以上测量中有不妥的有_(选填字母);(2)含有电源的黑箱相当于一个“等效电源”,a、b是等效电源的两级,为了测定这个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该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记录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上建立U-I坐标,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坐标点,如图所示,并由图求出等效电源的内阻r=_;由于电压表有分流的作用,采用此测量电路,测得的等效电源的内阻,与真实值相比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现探明黑箱中的电源和电阻如图丙所示,探出电阻R1=1.5、R2=2;推算出黑箱内电源的电动势E=_V,内阻r=_12(12分)小明同学想要设计一个既能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又能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电路。他用了以下的实验器材中的一部分,设计出了图(a)的电路图:a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很小);电流表A2(量程300A,内阻rA=1000);b滑动变阻器R(0-20);c,两个定值电阻R1=1000,R2=9000;d待测电阻Rx;e待测电源E(电动势约为3V,内阻约为2)f开关和导线若干(1)根据实验要求,与电流表A2串联的定值电阻为_(填“R1”或“R2”)(2)小明先用该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最右端,闭合开关S1,调节滑动变阻器,分别记录电流表A1、A2的读数I1、I2,得I1与I2的关系如图(b)所示。根据图线可得电源电动势E=_V;电源内阻r=_,(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小明再用该电路测量定值电阻Rx的阻值,进行了以下操作:闭合开关S1、S2,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适当阻值,记录此时电流表A1示数Ia,电流表A2示数Ib;断开开关S2,保持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变,记录此时电流表A1示数Ic,电流表A2示数Id;后断开S1;根据上述数据可知计算定值电阻Rx的表达式为_。若忽略偶然误差,则用该方法测得的阻值与其真实值相比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如图所示,竖直光滑的半圆轨道ABC固定在粗糙水平面上,直径AC竖直。小物块P和Q之间有一个被压缩后锁定的轻质弹簧,P、Q和弹簧作为一个系统可视为质点。开始时,系统位于4处,某时刻弹簧解锁(时间极短)使P、Q分离,Q沿水平面运动至D点静止,P沿半圆轨道运动并恰能通过最高点C,最终也落在D点。已知P的质量为m1=0.4kg,Q的质量为m2=0.8kg,半圆轨道半径R=0.4m,重力加速度g取l0m/s2,求:(I)AD之间的距离;(2)弹簧锁定时的弹性势能;(3)Q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4(16分)如图所示,在竖直直角坐标系内,轴下方区域I存在场强大小为E、方向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轴上方区域存在方向沿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已知图中点D的坐标为(),虚线轴。两固定平行绝缘挡板AB、DC间距为3L,OC在轴上,AB、OC板平面垂直纸面,点B在y轴上。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D点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通过轴后不与AB碰撞,恰好到达B点,已知AB=14L,OC=13L。(1)求区域的场强大小以及粒子从D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2)改变该粒子的初位置,粒子从GD上某点M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通过轴后第一次与AB相碰前瞬间动能恰好最大。求此最大动能以及M点与轴间的距离;若粒子与AB、OC碰撞前后均无动能损失(碰后水平方向速度不变,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求粒子通过y轴时的位置与O点的距离y2。15(12分)如图所示,长度为l=2m的水平传送带左右两端与光滑的水平面等高,且平滑连接。传送带始终以2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传送带左端水平面上有一轻质弹簧,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质量为mB物块B相连,B处于静止状态。传送带右端水平面与一光滑曲面平滑连接。现将质量mA、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从曲面上距水平面h=1.2m处由静止释放。已知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mB=3mA,物块A与B发生的是弹性正撞。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求物块A与物块B第一次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2)通过计算说明物块A与物块B第一次碰撞后能否回到右边曲面上;(3)如果物块A、B每次碰撞后,物块B再回到最初静止的位置时都会立即被锁定,而当他们再次碰撞前瞬间锁定被解除,求出物块A第3次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粒子是, 粒子是,因此发生一次衰变电荷数减少2,发生一次 衰变电荷数增加1,据题意,电荷数变化为:,所以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向前移动了3位故选项C正确【点睛】衰变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根据发生一次衰变电荷数减少2,发生一次 衰变电荷数增加1可以计算出放射性元素电荷数的变化量2、D【解析】A100km/h=m/s,0-100km/h的加速时间为4.6s,假设电动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该过程中电动车行驶的路程s=64m实际上电动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路程一定大于64m,故A错误。BP=180kW=180000W,vm=120km/h=33.3m/s,电机以最大功率工作且车以最大速度行驶时,牵引力等于阻力f=F=5400N故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5400N,故B错误。C50km/h=m/s,该车在0-50km/h的加速过程中,用时2s,平均加速度a=6.9m/s2故C错误。D电池容量82.8kWh,快充时间为1.4h,用输出电压为220V的充电桩给电池快速充电时,充电电流I=A=269A故D正确。故选D。3、A【解析】A卫星在轨道II上运动,A为远月点,B为近月点,卫星运动的加速度由万有引力产生即所以可知卫星在B点运行加速度大,故A正确;B卫星在轨道I上运动,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故卫星中仪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B错误;C卫星从轨道变轨到轨道,需要点火减速,所以从轨道变轨到轨道,外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小,故C错误;D卫星从A点到B点,万有引力做正功,动能增大,故卫星在轨道经过A点时的动能小于在轨道经过B点时的动能,故D错误。故选A。4、D【解析】本题考查动能、势能、机械能有关知识,势能Ep=" mgh" 势能与高度成正比,上升到最大高度H时,势能最大,A错;由能量守恒,机械损失,克服摩擦力做功,转化为内能,上升过程EE0-mgcosh/sin="E0-"mgh/tan,下行时,E=mgH-mg(H-h)/tan,势能E与高度h为线性关系,B错;上行时,动能EK=EK0-(mgsin+mgcos)h/cos下行时EK= (mgsin-mgcos)(H-h)/cos动能EK高度h是线性关系,C错,D正确5、B【解析】K极中有无光电子射出与入射光频率有关,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K极金属的极限频率时才有光电子射出,选项A错误;根据光电效应的规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有关,选项B正确;光电管加反向电压时,只要反向电压小于截止电压,就会有光电流产生,选项C错误;在未达到饱和光电流之前,光电管加正向电压越大,光电流强度一定越大,达到饱和光电流后,光电流的大小与正向电压无关,选项D错误.6、A【解析】ABC对物块A和B分析,受力重力、斜面体对其支持力和水平恒力,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其中对物块A、B和斜面体C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联立解得对物块A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物块A受到摩擦力大小故A正确,B、C错误;D若水平恒力作用在A上,则有解得所以物块A相对物块B滑动,故D错误;故选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BCD【解析】AB由图乙可知,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为20V,断开S,灯泡L1正常发光,故灯泡两端的电压为5V,灯泡中的电流为2A,即副线圈输出电压为5V,又因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5V,故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电压为15V,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故A错误,B正确;C由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可知,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解得电阻R中的电流为A,由欧姆定律可知故C正确:D开关S闭合后,电路的总电阻减小,设副线圈输出电压保持不变,故副线圈输出电流增大,根据变流比可知,原线圈输入电流增大,电阻R两端电压增加,则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减小,故副线圈输出电压减小,灯泡L1两端电压降低,灯泡L1变暗,故D正确。故选BCD。8、ABC【解析】A根据输入电压的图像可读出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有效值为而变压器两端的电压比等于匝数比,有电压表测量的是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55V,故A正确;B当开关与a连接时,滑动变阻器触片向下移,因不变,则不变,即电压表的示数不变,负载电阻变小,则副线圈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B正确;C开关由a扳到b时,副线圈的电压变为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负载电阻不变,则电流表的示数变为原来的2倍,故C正确;D变压器能改变电压和电流,但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则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不变,故D错误。故选ABC。9、ACE【解析】A.狭义相对论中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故A正确; B.红外线的波长比射线长故B错误; C.红光的波长长于紫光,所以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红光的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间距大于紫光的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间距故C正确; D.由几何分析可知光束对应的折射率大,而全反射临界角正弦值与折射率成反比,所以光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光的全反射临界角故D错误; E.由于偏振光在偏振片的透振方向有分量所以对应的会在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故E正确10、AD【解析】A对同步卫星已知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和运动半径r 可求解地球的质量,选项A正确;B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因 则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不等于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一半,选项B错误;C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每过24h都运动一圈,在地面观察者看来,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运动的,选项C错误;D根据可知,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行速度比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小,选项D正确。故选AD。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B 1.0 偏小 3.0 0.5 【解析】(1)1用欧姆挡不能直接测量带电源电路的电阻,故填B。(2)2 根据电源的U-I图像纵轴的截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可得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为内阻 3 该实验的系统误差主要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导致电流表测量的电流小于通过电源的真实电流;利用等效电源分析,即可将电压表与黑箱看成新的等效电源,则实验中测出的内阻应为原等效电源内阻和电压表内阻并联的等效电阻,所以测得的内阻与真实值相比偏小。(3)4 5 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为丙图中ab两端的电压,故等效电源的内阻为丙图中虚线框内的总电阻,故解得12、R2 3.0 2.1 相等 【解析】(1)电流表A2与R2串联,可改装为量程为的电压表,故选R2即可;(2)由图可知电流表A2的读数对应的电压值即为电源的电动势,则E=3.0V;内阻 (3)由题意可知: ,;联立解得;由以上分析可知,若考虑电流表A1内阻的影响,则表达式列成: ,最后求得的Rx表达式不变,则用该方法测得的阻值与其真实值相比相等。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 8m (2)6J(3)0.31【解析】(1)设物块P在C点时的速度v,AD距离为L,由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规律,得解得 (2)设P、Q分离瞬间的速度大小分别为、,弹簧锁定时的弹性势能为,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联立解得(3)设Q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由动能定理,得解得14、(1); (2),;【解析】(1)该粒子带正电,从D点运动到轴所用的时间设为,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粒子在区域II中做类平抛运动,所用的时间设为,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粒子从D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解得,(2)设粒子通过轴时的速度大小为,碰到AB前做类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则粒子第一次碰到AB前瞬间的轴分速度大小碰前瞬间动能即由于为定值,当即时动能有最大值由(1)得最大动能对应的粒子在区域I中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解得粒子在区域II中的运动可等效为粒子以大小为的初速度在场强大小为6E的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直接到达y轴的K点,如图所示,则时间仍然为得由于,粒子与AB碰撞一次后,再与CD碰撞一次,最后到达B处则15、 (1)4m/s;(2)不能通过传送带运动到右边的曲面上;(3)0.5m/s【解析】(1)设物块A沿光滑曲面下滑至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物块在传送带上滑动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物块A通过传送带后的速度大小为v,有:,解得v=4m/s因v2m/s,所以物块A与物块B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为4m/s(2)设物块A、B第一次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B,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有解得m/s即碰撞后物块A沿水平台面向右匀速运动,设物块A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为,则得所以物块A不能通过传送带运动到右边的曲面上(3)当物块A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的速度为零时,将会沿传送带向左加速。可以判断,物块A运动到左边平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1,设第二次碰撞后物块A的速度大小为v2,由(2)同理可得则第3次碰撞后物块A的速度大小为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