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87796844
资源大小:542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doc
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现代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技术的基础。如图所示,通有恒定电流的导线AB均竖直且足够长,图甲.丙中正方形闭合铜线圈均关于AB左右对称,图乙、丁中AB/ad且与正方形闭合铜线圈共面。下列四种情况中.线圈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甲图中线圈自由下落B乙图中线圈自由下落C丙图中线圈绕AB匀速转动D丁图中线圈匀速向右移动2、某国际研究小组借助于甚大望远镜观测到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双星系统”,双星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此双星系统中体积较小的成员能“吸食”另一颗体积较大的星体表面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假设两星体密度相当,在演变的过程中两者球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在最初演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万有引力逐渐增大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保持不变C体积较大星体做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线速度也变大D体积较大星体做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小,线速度变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为中子时产生的B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衰变和6次衰变C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4、木箱内的地板上放置一个5kg的物体,钢绳吊着木箱静止在某一高度处。从计时时刻开始钢绳拉着木箱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4m/s2,至第3s末钢绳突然断裂,此后木箱先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开始竖直下落,7s末落至地面。木箱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地板始终保持水平,重力加速度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2秒末物体的重力增大到70NB第4秒末物体对木箱地板的压力为70NC第4秒末物体对木箱地板的压力为50ND第6秒末物体对木箱地板的压力为05、如图所示,a为放在赤道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c为地球的同步卫星,以下关于a、b、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Ba、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Ca、b、c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Da、b、c的周期关系为6、一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质点沿x方向可能做匀速运动B质点沿y方向一定做匀速运动C若质点沿y方向始终匀速运动,则x方向可能先加速后减速D若质点沿y方向始终匀速运动,则x方向可能先减速后反向加速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运动,两车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两车一定相遇B在t2时刻两车的动能一定相等C在t1t2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D若两车的额定功率相同,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也相同,则两车的最大速度一定相同8、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某点电荷的电场中,将两个电荷量相等的试探电荷分别置于M、N两点时,两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相互垂直,且F2>F1,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两个试探电荷的电性可能相同BM、N两点可能在同一等势面上C把电子从M点移到N点,电势能可能增大DN点场强一定大于M点场强9、2018年3月30日01时5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三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第七、八颗组网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的轨道有三种:地球静止轨道(高度35809km)、倾斜地球同步轨道(高度35809km)、中圆地球轨道(高度21607km),如图所示。已知地球半径为6370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的加速度与地球静止轨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B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一定比静止轨道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大C倾斜同步轨道卫星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经过同一地区的正上方D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机械能10、分子动理论以及固体、液体的性质是热学的重要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B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颗粒中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C荷叶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D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E.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定随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测量物块(视为质点)与平板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是四分之一的光滑的固定圆弧轨道,圆弧轨道上表面与水平固定的平板的上表面相切、点在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为。重力加速度为。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称得物块的质量为;B测得轨道的半径为、的长度为和的高度为;C将物块从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重复步骤,共做5次;E将5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其圆心到的距离。则物块到达点时的动能_;在物块从点运动到点的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_;物块与平板的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_。12(12分)兴趣课上老师给出了一个质量为m的钩码、一部手机和一个卷尺,他要求王敏和李明两同学估测手上抛钩码所做的功。两同学思考后做了如下操作:(1)他们先用卷尺测出二楼平台到地面的距离h,王敏在二楼平台边缘把钩码由静止释放,同时李明站在地面上用手机秒表功能测出钩码从释放到落到地面的时间t0,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条件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可以粗略的表示为g=_(用h和t0表示);(2)两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李明把钩码竖直向上抛出,王敏用手机的秒表功能测出钩码从抛出点到落回抛出点的时间。两同学练习几次,配合默契后某次李明把钩码竖直向上抛出,同时王敏用手机的秒表功能测出钩码从抛出点到落回抛出点的时间t,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条件下,该次李明用手上抛钩码所做的功可以粗略地表示为W=_(用m、h、t0和t表示)。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在室温(27 °C)环境中,有一罐压强为9.0标准大气压、容积为0.02m3的氦气, 现将它与一气球连通给气球充气。当充气完毕时,气球压强为1.2标准大气压,假若充气过程中温度不变,求:充气后气球的体积;充气前罐内氢气的质量。(已知氢气的摩尔质量为4.0g/mol,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 L/mol)14(16分)小明设计的电磁健身器的简化装置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相距l0.50 m,倾角53°,导轨上端串接一个R0.05 的电阻在导轨间长d0.56 m的区域内,存在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2.0 T质量m4.0 kg的金属棒CD水平置于导轨上,用绝缘绳索通过定滑轮与拉杆GH相连CD棒的初始位置与磁场区域的下边界相距s0.24 m一位健身者用恒力F80 N拉动GH杆,CD棒由静止开始运动,上升过程中CD棒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当CD棒到达磁场上边界时健身者松手,触发恢复装置使CD棒回到初始位置(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53°0.8,不计其它电阻、摩擦力以及拉杆和绳索的质量)求: (1)CD棒进入磁场时速度v的大小;(2)CD棒进入磁场时所受的安培力FA的大小;(3)在拉升CD棒的过程中,健身者所做的功W和电阻产生的焦耳热Q.15(12分)如图,光滑固定斜面倾角为37°,一质量m0.1kg、电荷量q+1×10-6C的小物块置于斜面上的A点,A距斜面底端R的长度为1.5m,当加上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时,该物体恰能静止在斜面上,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1求:(1)该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2)若电场强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小物块运动到B点所需的时间和在B点的速度各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AC图甲、丙中,穿过铜线圈的磁通量始终为零,铜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A、C均错误;B图乙中,线圈自由下落,由于线圈离导线AB距离不变,所以穿过铜线圈的磁通量始终不变,铜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B错误;D图丁中,线圈匀速向右移动,穿过铜线圈的磁通量不断减小,铜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故D正确。故选D。2、D【解析】A设体积较大星体的质量为m1,体积较小星体的质量为m2,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因+为一定值,根据均值不等式可以判断出最初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变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逐渐变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得将代入解得因+为一定值,r不变,则角速度不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D根据因体积较大的星体质量m1变小,而m1+m2保持不变,故m2变大,则体积较大的星体做圆周运动轨迹半径r1变大,根据可知角速度不变,半径变大,故其线速度也变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B【解析】A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部的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从原子核内喷射出来,A错误;B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每经一次衰变质子数少2,质量数少4;而每经一次衰变质子数增1,质量数不变;由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知,衰变次数次衰变次数次B正确;C设原来Bi的质量为,衰变后剩余质量为m则有即可知剩余Bi质量为25g,C错误;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电子的电荷量是分离的,玻尔提出核外电子的轨道是分立的不连续的,D错误。故选B。4、D【解析】A第2秒末,物体的加速度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但物体的重力不会随着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BC第4秒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木箱地板的压力为0,故BC错误;D第6秒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木箱地板的压力为0,故D正确。故选D。5、A【解析】AB地球赤道上的物体与同步卫星具有相同的角速度,所以a=c,根据a=r2知,c的向心加速度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根据得b的向心加速度大于c的向心加速度。即故A正确,B错误。C地球赤道上的物体与同步卫星具有相同的角速度,所以a=c,根据v=r,c的线速度大于a的线速度。根据得b的线速度大于c的线速度,故C错误;D卫星C为同步卫星,所以Ta=Tc,根据得c的周期大于b的周期,故D错误;故选A。6、D【解析】AB物体做曲线运动,合力大致指向轨迹凹的一侧,则加速度大致指向轨迹凹的一侧,由图可知:x轴方向有分加速度,所以x轴方向不可能匀速,y方向可能有分加速度,故质点沿y方向可能做变速运动,也可能做匀速运动,故A、B错误;CD物体在y方向匀速,则合力在水平方向,合力指向轨迹的凹侧可知合力水平向左,因此物体在水平方向先向右减速后向左加速,C错误,D正确。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CD【解析】由题中“两车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可知,本题考查由v-t图像判断物体运动,根据v-t图像规律可分析本题。【详解】At1时刻辆车运动速度大小相等,但是辆车位移不同,不能相遇,故A错误;B由于不知道辆车质量,故无法判断动能情况,故B错误;C在t1t2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时间相同,根据公式可知,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D根据公式可知,当到达最大速度时,动力与阻力为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两车的额定功率相同,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也相同时,则两车的最大速度一定相同,故D正确。8、CD【解析】A将F2和F1的作用线延长相交,交点即为点电荷的位置,可知,点电荷对M处试探电荷有排斥力,对N处试探电荷有吸引力,所以这两个试探电荷的电性一定相反,故A错误;B由于F2>F1,可知M、N到点电荷的距离不等,不在同一等势面上,故B错误;C若点电荷带负电,则把电子从M点移到N点,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故C正确;D由点电荷场强公式可知,由于F2>F1,则有故D正确。故选CD。9、AC【解析】A由公式可知,由于倾斜同步轨道与地球静止轨道的半径相同,则加速度大小相等,故A正确;B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的质量关系未知,故无法比较万有引力大小,故B错误;C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与静止轨道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相等,故公转周期相等,说明倾斜同步轨道卫星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经过同一地区的正上方,故C正确;D倾斜同步轨道卫星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质量关系未知,故无法比较它们的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AC。10、ACD【解析】A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二者相等时,内能不变,故A正确;B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故B错误;C荷叶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故C正确;D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故D正确;E分子间的作用力若表现为引力,分子距离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若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距离增大,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少,故E错误;故选ACD。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 【解析】1从A到B,由动能定理得:mgR=EKB-0,则物块到达B时的动能:EKB=mgR,离开C后,物块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x=vCt,竖直方向:,物块在C点的动能,联立可得:;23由B到C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B到C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可得:。12、 【解析】(1)1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条件下,钩码做自由落体运动,有,解得(2)2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条件下,钩码上抛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时间与下落时间相等,即抛出的初速度v0=gt下,根据动能定理可知,该次李明用手上抛钩码所做的功可以粗略地表示为联立解得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0.13m3;29.29g。【解析】个大气压,; 充气后球体积为V,个大气压; 由玻意耳定律得得充气罐内氮气在标况下体积为V0,p0=1个大气压;由状态方程得得氦气的摩尔数质量14、(1)2.4m/s(2)48N(3)64J;26.88J【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进入磁场时的速度:(2)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安培力:代入得:(3)健身者做功:由牛顿定律:CD棒在磁场区做匀速运动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焦耳热:15、(1)7.5×125 N/C;(2)1s,3 m/s。【解析】(1)如图所示,小物块受重力、斜面支持力和电场力三个力作用,则有在x轴方向:Fcos37°mgsin37°2在y轴方向:FNmgcos37°Fsin37°2解得:gEmgtan37°故有:E7.5×125 N/C方向水平向右(2)场强变化后物块所受合力为:Fmgsin37°qEcos37°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a故代入解得a2.3g3m/s2方向沿斜面向下由运动学公式可得:vB2vA22as解得:t1svB3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