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达标名校中考数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下列四张正方形硬纸片,剪去阴影部分后,如果沿虚线折叠,可以围成一个封闭的长方体包装盒的是( )ABCD2如图,在ABC中,AB=AC=5,BC=8,D是线段BC上的动点(不含端点B,C)若线段AD长为正整数,则点D的个数共有( )A5个B4个C3个D2个3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如果AD=1,BD=3,那么由下列条件能够判断DEBC的是()ABCD4计算()1的结果是()ABC2D25已知抛物线y=x2+bx+c的对称轴为x=2,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c=0在1x3的范围内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c的取值范围是( )Ac=4 B5c4 C5c3或c=4 D5c3或c=46直线y=3x+1不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7若一个函数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直线,并且这条直线过点(-3,2a)和点(8a,-3),则a的值为( )ABCD±8世界上最小的开花结果植物是澳大利亚的出水浮萍,这种植物的果实像一个微小的无花果,质量只有0.0000000076克,将数0.000000007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7.6×109B7.6×108C7.6×109D7.6×1089若点A(1+m,1n)与点B(3,2)关于y轴对称,则m+n的值是()A5 B3 C3 D110如图,弹性小球从点P(0,1)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小球碰到正方形OABC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小球第1次碰到正方形的边时的点为P1(2,0),第2次碰到正方形的边时的点为P2,第n次碰到正方形的边时的点为Pn,则点P2018的坐标是()A(1,4)B(4,3)C(2,4)D(4,1)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1图中是两个全等的正五边形,则=_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顶点A的坐标为(3,0),顶点B在y轴正半轴上,顶点D在x轴负半轴上若抛物线y=-x2-5x+c经过点B、C,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_ 13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为_.14如图,设ABC的两边AC与BC之和为a,M是AB的中点,MCMA5,则a的取值范围是_15已知袋中有若干个小球,它们除颜色外其它都相同,其中只有2个红球,若随机从中摸出一个,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则袋中小球的总个数是_16如图,点D、E、F分别位于ABC的三边上,满足DEBC,EFAB,如果AD:DB=3:2,那么BF:FC=_17如图,已知点A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连接OA,若将线段O 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OB,则点B所在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_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18(10分)填空并解答:某单位开设了一个窗口办理业务,并按顾客“先到达,先办理”的方式服务,该窗口每2分钟服务一位顾客已知早上8:00上班窗口开始工作时,已经有6位顾客在等待,在窗口工作1分钟后,又有一位“新顾客”到达,且以后每5分钟就有一位“新顾客”到达该单位上午8:00上班,中午11:30下班(1)问哪一位“新顾客”是第一个不需要排队的?分析:可设原有的6为顾客分别为a1、a2、a3、a4、a5、a6,“新顾客”为c1、c2、c3、c4窗口开始工作记为0时刻a1a2a3a4a5a6c1c2c3c4到达窗口时刻000000161116服务开始时刻024681012141618每人服务时长2222222222服务结束时刻2468101214161820根据上述表格,则第 位,“新顾客”是第一个不需要排队的(2)若其他条件不变,若窗口每a分钟办理一个客户(a为正整数),则当a最小取什么值时,窗口排队现象不可能消失分析:第n个“新顾客”到达窗口时刻为 ,第(n1)个“新顾客”服务结束的时刻为 19(5分)如图,在RtABC的顶点A、B在x轴上,点C在y轴上正半轴上,且A(1,0),B(4,0),ACB90°.(1)求过A、B、C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l与BC边交于点D,若P是对称轴l上的点,且满足以P、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相似,求P点的坐标;(3)在对称轴l和抛物线上是否分别存在点M、N,使得以A、O、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备用图20(8分)如图,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两点.(1) ,点坐标为 (2)在轴上找一点,在轴上找一点,使的值最小,求出点两点坐标21(10分)如图,ABC三个定点坐标分别为A(1,3),B(1,1),C(3,2)请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A1B1C1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A2B2C2,请在第三象限内画出A2B2C2,并求出SA1B1C1:SA2B2C2的值22(10分)已知关于的二次函数(1)当时,求该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2)在(1)条件下,为该函数图像上的一点,若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也落在该函数图像上,求的值(3)当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0)时,若是该函数图像上的两点,试比较与的大小.23(12分)计算:(1)42tan60°+ 24(14分)如图,是的外接圆,是的直径,过圆心的直线于,交于,是的切线,为切点,连接,(1)求证:直线为的切线;(2)求证:;(3)若,求的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C【解析】A、剪去阴影部分后,组成无盖的正方体,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剪去阴影部分后,无法组成长方体,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剪去阴影部分后,能组成长方体,故此选项正确;D、剪去阴影部分后,组成无盖的正方体,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2、C【解析】试题分析:过A作AEBC于E,AB=AC=5,BC=8,BE=EC=4,AE=3,D是线段BC上的动点(不含端点B,C),AEADAB,即3AD5,AD为正整数,AD=3或AD=4,当AD=4时,E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点D满足条件,点D的个数共有3个故选C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3、D【解析】如图,AD=1,BD=3,当时,又DAE=BAC,ADEABC,ADE=B,DEBC,而根据选项A、B、C的条件都不能推出DEBC,故选D4、D【解析】根据负整数指数幂与正整数指数幂互为倒数,可得答案【详解】解: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与正整数指数幂互为倒数5、D【解析】解:由对称轴x=2可知:b=4,抛物线y=x24x+c,令x=1时,y=c+5,x=3时,y=c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c=0在1x3的范围有实数根,当=0时,即c=4,此时x=2,满足题意当0时,(c+5)(c3)0,5c3,当c=5时,此时方程为:x2+4x+5=0,解得:x=1或x=5不满足题意,当c=3时,此时方程为:x2+4x3=0,解得:x=1或x=3此时满足题意,故5c3或c=4,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6、D【解析】利用两点法可画出函数图象,则可求得答案【详解】在y=3x+1中,令y=0可得x=-,令x=0可得y=1,直线与x轴交于点(-,0),与y轴交于点(0,1),其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函数图象不过第四象限,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正确画出函数图象是解题的关键7、D【解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过原点得出一次函数式正比例函数,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把点(3,2a)与点(8a,3)代入得出方程组 ,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详解】解: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把点(3,2a)与点(8a,3)代入得出方程组 ,由得:,把代入得: ,解得:.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8、A【解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将0.0000000076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其中,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9、D【解析】【分析】根据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据此求出m、n的值,代入计算可得【详解】点A(1+m,1n)与点B(3,2)关于y轴对称,1+m=3、1n=2,解得:m=2、n=1,所以m+n=21=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y轴对称的点,熟练掌握关于y轴对称的两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先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先找出前几个点,直至出现规律,然后再根据规律进行求解.【详解】由分析可得p(0,1)、等,故该坐标的循环周期为7则有则有,故是第2018次碰到正方形的点的坐标为(4,1).【点睛】本题主要考察规律的探索,注意观察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1、108°【解析】先求出正五边形各个内角的度数,再求出BCD和BDC的度数,求出CBD,即可求出答案【详解】如图:图中是两个全等的正五边形,BC=BD,BCD=BDC,图中是两个全等的正五边形,正五边形每个内角的度数是=108°,BCD=BDC=180°-108°=72°,CBD=180°-72°-72°=36°,=360°-36°-108°-108°=108°,故答案为108°【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能求出各个角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12、【解析】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结合抛物线过点B、C,即可得出点C的横坐标,由菱形的性质可得出AD=AB=BC=1,再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OB的长度,套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菱形ABCD的面积【详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抛物线y=-x2-1x+c经过点B、C,且点B在y轴上,BCx轴,点C的横坐标为-1四边形ABCD为菱形,AB=BC=AD=1,点D的坐标为(-2,0),OA=2在RtABC中,AB=1,OA=2,OB=4,S菱形ABCD=ADOB=1×4=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菱形的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求出AD=1、OB=4是解题的关键13、.【解析】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然后解不等式即可.【详解】解: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当,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方程没有实数根.14、10a10【解析】根据题设知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求得AB的长度及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得a的取值范围;然后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二次方程组,通过方程组求得xy的值,再把该值依据根与系数的关系置于一元二次方程z2-az+=0中,最后由根的判别式求得a的取值范围【详解】M是AB的中点,MC=MA=5,ABC为直角三角形,AB=10;a=AC+BCAB=10;令AC=x、BC=y,xy=,x、y是一元二次方程z2-az+=0的两个实根,=a2-4×0,即a10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10a10故答案为10a10【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及根的判别式此题的综合性比较强,解题时,还利用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的知识点15、8个【解析】根据概率公式结合取出红球的概率即可求出袋中小球的总个数【详解】袋中小球的总个数是:2÷=8(个)故答案为8个【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根据概率公式算出球的总个数是解题的关键16、3:2【解析】因为DEBC,所以,因为EFAB,所以,所以,故答案为: 3:2.17、【解析】点A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设A(m,n),过A作ACx轴于C,过B作BDx轴于D,AC=n,OC=m,ACO=ADO=90°,AOB=90°,CAO+AOC=AOC+BOD=90°,CAO=BOD,在ACO与ODB中,ACO=ODB,CAO=BOD,AO=BO,ACOODB,AC=OD=n,CO=BD=m,B(n,m),mn=2,n(m)=2,点B所在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18、(1)5;(2)5n4,na+6a【解析】(1)第5位,“新顾客”到达时间是20分钟,第11位顾客结束服务的时间是20分钟,所以第5位“新顾客”是第一个不需要排队的;(2)由表格中信息可得,“新顾客”到达时间为1,6,11,16,则第n个“新顾客”到达窗口时刻为5n4,由表格可知,“新顾客”服务开始的时间为6a,7a,8a,第n1个“新顾客”服务开始的时间为(6+n1)a=(5+n)a,第n1个“新顾客”服务结束的时间为(5+n)a+a=na+6a【详解】(1)第5位,“新顾客”到达时间是20分钟,第11位顾客结束服务的时间是20分钟,所以第5位“新顾客”是第一个不需要排队的;故答案为:5;(2)由表格中信息可得,“新顾客”到达时间为1,6,11,16,第n个“新顾客”到达窗口时刻为5n4,由表格可知,“新顾客”服务开始的时间为6a,7a,8a,第n个“新顾客”服务开始的时间为(6+n)a,第n1个“新顾客”服务开始的时间为(6+n1)a=(5+n)a,每a分钟办理一个客户,第n1个“新顾客”服务结束的时间为(5+n)a+a=na+6a,故答案为:5n4,na+6a【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用代数式表示数的规律,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寻找规律,列出代数式19、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求出点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3)存在. 假设直线l上存在点M,抛物线上存在点N,使得以A、O、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分当平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当平行四边形AONM是平行四边形时,当四边形AMON为平行四边形时,三种情况进行讨论.详解:(1)易证,得, OC=2,C(0,2),抛物线过点A(-1,0),B(4,0)因此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将C点(0,2)代入得:,即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如图2,当时,则P1(,2),当 时, OCl,,P2H·OC5,P2 (,5)因此P点的坐标为(,2)或(,5).(3)存在. 假设直线l上存在点M,抛物线上存在点N,使得以A、O、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如图3,当平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M(,),(,),当平行四边形AONM是平行四边形时,M(,),N(,),如图4,当四边形AMON为平行四边形时,MN与OA互相平分,此时可设M(,m),则 点N在抛物线上,-m-·(-+1)( -4)=-,m=,此时M(,), N(-,-).综上所述,M(,),N(,)或M(,),N(,) 或 M(,), N(-,-).点睛:属于二次函数综合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等,注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在数学中的应用.20、 (1),;(1),.【解析】(1)由点A在一次函数图象上,将A(-1,a)代入y=x+4,求出a的值,得到点A的坐标,再由点A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成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点B坐标;(1)作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A,作点B作关于x轴的对称点B,连接AB,交x轴于点P,交y轴于点Q,连接PB、QA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进而求出P、Q两点坐标【详解】解:(1)把点A(-1,a)代入一次函数y=x+4,得:a=-1+4,解得:a=3,点A的坐标为(-1,3)把点A(-1,3)代入反比例函数y=,得:k=-3,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y=-联立两个函数关系式成方程组得: 解得: 或点B的坐标为(-3,1)故答案为3,(-3,1);(1)作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A,作点B作关于x轴的对称点B,连接AB,交x轴于点P,交y轴于点Q,连接PB、QA,如图所示点B、B关于x轴对称,点B的坐标为(-3,1),点B的坐标为(-3,-1),PB=PB,点A、A关于y轴对称,点A的坐标为(-1,3),点A的坐标为(1,3),QA=QA,BP+PQ+QA=BP+PQ+QA=AB,值最小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mx+n,把A,B两点代入得: 解得: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令y=0,则x+1=0,解得:x=-1,点P的坐标为(-1,0),令x=0,则y=1,点Q的坐标为(0,1)【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轴对称中的最短线路问题,解题的关键是:(1)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成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交点坐标;(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找出点P、Q的位置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适中,解决该题型题目时,联立解析式成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交点坐标是关键21、(1)见解析;(2)图见解析;.【解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关于y轴的对称点A1、B1、C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2)连接A1O并延长至A2,使A2O=2A1O,连接B1O并延长至B2,使B2O=2B1O,连接C1O并延长至C2,使C2O=2C1O,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再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解答【详解】解:(1)A1B1C1如图所示(2)A2B2C2如图所示A1B1C1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A2B2C2,A1B1C1A2B2C2,且相似比为SA1B1C1:SA2B2C2=()2=22、(1) ,顶点坐标(1,-4);(2)m=1;(3)当a0时,y2y1 ,当a0时,y1y2 .【解析】试题分析:(1)把a=2,b=4代入并配方,即可求出此时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2)由题意把(m,t)和(-m,-t)代入(1)中所得函数的解析式,解方程组即可求得m的值;(3)把点(1,0)代入可得b=a-2,由此可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再分a>0和a<0两种情况分别讨论即可y1和y2的大小关系了.试题解析:(1)把a=2,b=4代入得:,此时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为(1,-4);(2)由题意,把(m,t)和(-m,-t)代入得:,由+得:,解得:;(3)把点(1,0)代入得a-b-2=0,b=a-2,此时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当a>0时,此时,且抛物线开口向上,中,点B距离对称轴更远,y1<y2;当a<0时,此时,且抛物线开口向下,中,点B距离对称轴更远,y1>y2;综上所述,当a>0时,y1<y2;当a<0时,y1>y2.点睛:在抛物线上:(1)当抛物线开口向上时,抛物线上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越远,所对应的函数值就越大;(2)当抛物线开口向下时,抛物线上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越近,所对应的函数值就越大;23、1【解析】首先利用乘方、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求出答案解:原式=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24、(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1【解析】(1)连接OA,由OP垂直于AB,利用垂径定理得到D为AB的中点,即OP垂直平分AB,可得出AP=BP,再由OA=OB,OP=OP,利用SSS得出三角形AOP与三角形BOP全等,由PA为圆的切线,得到OA垂直于AP,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及垂直的定义得到OB垂直于BP,即PB为圆O的切线;(2)由一对直角相等,一对公共角,得出三角形AOD与三角形OAP相似,由相似得比例,列出关系式,由OA为EF的一半,等量代换即可得证【详解】(1)连接OB,PB是O的切线,PBO=90°OA=OB,BAPO于D,AD=BD,POA=POB又PO=PO,PAOPBO PAO=PBO=90°,直线PA为O的切线(2)由(1)可知,=90,即,是直径,是半径,整理得;(3)是中点,是中点,是的中位线,是直角三角形,在中,则,、是半径,在中,由勾股定理得:,即,解得:或(舍去),【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相似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关系等知识,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