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1年《找规律》教案15篇.pdf

    • 资源ID:87815133       资源大小:2.59MB        全文页数:7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年《找规律》教案15篇.pdf

    20212021 年找规律教案年找规律教案 1515 篇篇找规律教案找规律教案 1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德育德育教学目标 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直到独立解决问题为止,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培养了独立思考,敢于挑战困难的精神。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教学难点 理解乘数是整十数的算理。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师生活动)教学重构(修改意见)前置性作业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1.算一算算一算51 32 124510 320 12405100 3200 12400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2.2.填表格。填表格。3.3.计算练习。计算练习。课前 3 分钟内容:开火车口算比赛一、游戏引入新课。一、游戏引入新课。对数游戏:教师说出一个数,学生说出的数是教师的 10 倍的数。二、找出规律,掌握算法二、找出规律,掌握算法1.黑板上出示“51=、510=、5010=”(1)让学生观察三道题目,然后独立解决。(2)指名说结果,并说说是怎样算出来的?2.继续出示“32=、320=、3020=”(1)还是让学生独立解决,和同桌说说是怎么计算的。(2)让学生观察,找一找规律,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3.出示难度更大的题目:“124=、1240=、12040=”(1)找一找每道题中的两个乘数有什么变化,积又有什么变化?(2)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结果。4.探索与发现。(1)请大家观察每组算式是怎么变化的,有什么规律?(2)学生同桌之间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3)师生小结:当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 10 倍,积也扩大 10 倍。5.交流乘数是整十数的算法。(1)谁来说说在刚才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计算如2030 的题目。(2)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的答案肯定很多,但按照自己的教学来讲,学生大部分肯定是用省略 0 的方法来计算。(3)师生小结:先计算 23=6,再添上原来乘数中被省略的两个 0,所以得 600。三、试一试。要让学生独立完成。三、试一试。要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如发现学生有错误,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如果错误的情况比较类似而且人比较多的话,将错误的情况写在黑板上,供全班学生订正。四、巩固练习。四、巩固练习。1.第 1 小题。要求学生直接口算填表。2.第 2 小题:开放题。这是一道开放题而且是逆向思维的题目。学生在独立思考和解答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才能感受它的挑战性和答案的多样性。3.第 3 小题。要求学生独立审题、列式、口算、作答。完成后集体进行交流。4.运动服问题。在解题前,要让学生理解“各付”和“一共”的意思,第2题可以让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五、小结五、小结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学得怎样?板书设计 找 规 律(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5010=5025=1005=5005010=5(1010)=5100=50051 之后末尾添写被省略的 0教后随记找规律教案找规律教案 2 2活动设计背景活动设计背景作为中班下学期的孩子,已经有过规律排序的教学活动,所以具备粗浅的规律排序经验,已掌握了 aabaab、abbabb 的排序能力,本次教学活动既在帮助孩子巩固对已学知识的掌握,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也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习新的排序规律。活动目标活动目标认知目标:能主动发现排列的规律 aabaab、abbabb 和abcabc,学习按规律 aabbcc 的方法进行排列。情感目标:在做珠帘、欣赏珠帘的过程中感受规律美。技能目标: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主动发现排列的规律教学难点:学习按规律 aabbcc 的方法进行排列。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教具:小熊、小猴、小猪、小猫的图片;三条有规律的路;三个已粘有部分 aabbcc 规律的盘子;一根长绳子,上面穿有夹子;一条有 aabbcc 规律的围巾图片。2、学具:人手一根长纸条,一个固体胶、各色小圆片若干。3、经验准备:幼儿已有 aababb、abbabb 的排序认知经验。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复习规律 aabaab、abbabb,引出规律 abcabc1、出示三种动物图片。2、逐一出示三条路,引导孩子发现 aababb、abbabb 和 abcabc排列规律。(二)学习新规律 aabbcc1、出示围巾图片,引导孩子观察、发现 aabbcc 的规律。2、观察围巾上的花纹有几种颜色?每种颜色又有几个并排放在一起?3、引导孩子发现盘子上的规律,并接下去往下排。第一个集体排,还有两个请两个孩子上来比赛排,检查是否排对。4、小结:原来这三个盘子上的花纹也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三)操作,进一步巩固规律 aabbcc1、做一串珠帘,要三种颜色有顺序地排。2、介绍操作材料和要求:每个人拿一根长纸片,从画着颜色的这一头开始粘,三个颜色有规律地排,一直到纸片粘满了,就把它挂到珠帘下面,用上面的夹子夹住。3、孩子操作。(四)欣赏漂亮的珠帘,感知规律美教学反思我设计了以“小熊请客”为线索,巧妙地渗透各种具有规律排序的事物,让孩子在与这些“动物”的互动中主动积极地探索新的规律,达到教学活动的目标。孩子们对今天的教学内容非常感兴趣,而且决大多数的孩子在自主的操作过程中也能正确地完成排序规律,但是在自己的讲解和孩子的操作中也有不足:1、在引导孩子感知 aabbcc 的排序规律时出示了一个圆盘,但当孩子全部粘贴完整之后,忽然意识到应该给孩子一个起始的标记,没有标记颜色就混在一起,规律不再那么清晰。2、我提供给孩子长纸条的时候,让孩子自己根据规律粘贴,应该提示孩子当纸条已经不再有地方粘时,一个节结束的时候就不再往下粘了,而我们则应该 在孩子操作之前就要要提醒孩子将 aa 也要去掉,地方不够了就不再往下粘了。让我知道了我们要做的前期准备有太多,包括教材的核心经验,知识点的正确把握等等,尤其是数学、科学领域,是不允许老师有丝毫的学科知识方面的偏差,甚至只是环节设计中的一个小细节,教师都需要考虑周全才性,才能带给孩子最为科学的认知经验。找规律教案找规律教案 3 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P.89P.89 页例 1、例 2、例 3,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数学教案找规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有规律的排列”,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简单的排列规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简单的排列规律。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照片、联欢会入场券、图形卡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欣赏中感知。一、欣赏中感知。1、欣赏图片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些美丽的照片,一起来欣赏欣赏吧!(图片展示)2、感知规律这些图片美吗?美在哪?师小节,引出课题。二、第一次探究发现二、第一次探究发现出示未布置完联欢会会场,找找同学们布置会场的规律,想想如果继续布置的话,该怎样布置?下面我们就帮他们布置完吧!三、三、第二次探究发现,第二次探究发现,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找规律数学教案找规律。1、展示布置完的会场,学生汇报交流。2、会场布置好了,小朋友们在会场中跳起舞来。仔细观察,跳舞的同学又是按怎样的规律站的?四、活动中利用新知创造四、活动中利用新知创造1、出示入场券。只要按入场券上的要求涂对了,画对了,就能参加联欢会。2、参加联欢会(1)第一个节目是“请你跟我做一做”a:跟着老师做一串有规律的动作。b:跟着一名学生做。(2)第二个节目是“请你跟我摆一摆”。(3)第三个节目“变一变”。五、教学总结。五、教学总结。联欢会结束了,通过今天的联欢会,大家有什么收获?数学教案找规律找规律教案找规律教案 4 4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 8889 页例 1例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自主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2、通过涂颜色、摆学具等活动,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3、在经历寻找规律过程中,体验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教学难点:能用较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教具学具教具学具准备好 5 支彩笔放在桌面上:大红色、粉红色、天蓝色、草绿色、淡黄色。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师:刚才在上课之前播放的那首歌小朋友们熟悉吗?是哪一部动画片啊?对,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今天它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睁大眼睛看,谁来了。(大屏幕出示:喜羊羊)小朋友鼓掌欢迎它。第二个会是谁呢?(大屏幕出示:灰太狼)2、第三个又会是谁呢,陈老师请小朋友猜一猜(大屏幕又出示:喜羊羊)是谁呀,又是喜羊羊,请小朋友继续猜,第四个是谁,你猜 你为什么猜是灰太狼呢?(大屏幕又出示:灰太狼)又是灰太狼。3、现在,谁能一口气猜出第五个?第六个呢?你能确定吗?为什么这么肯定?说说理由。4、师:像这样一只羊、一只狼;又一只羊、又一只狼;再一只羊、再一只狼,它们排列时的顺序是重复出现的,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排列叫作规律(板书:规律),今天这节课咱们就和喜羊羊一块儿来找规律,(板书:找)。5、激趣:请看大屏幕,小羊还给每个小朋友带来了 3 颗星星:懒羊羊带来的是发言星,送给大声发言的宝贝;喜羊羊带来的是智慧星,送给爱动脑筋的宝贝;美羊羊带来的是快乐星,咱们来比比看,哪个小朋友从老师手上摘走的星星最多。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师:请看大屏幕,(出示主题图)再过 10 天小朋友最喜欢的节日就要到了,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六一儿童节)你看,图上的小朋友们可高兴了,他们把教室布置的多么漂亮啊,仔细观察,图上的小朋友是用什么来布置教室的?谁会说完整话?再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2、图中有规律?有些什么规律?谁能够用上“又、再”来具体说说图中的排列规律。3、想一想:这最后一面彩旗应该选什么颜色的?小朋友观察的很仔细,说的也很棒,下面请大家翻开数学书第 88 页,找到大屏幕上的例题 1,铅笔握在手,按照自己发现的规律在书上选一选,圈一圈。4、指名订正并说一说:最后一朵彩花你选什么颜色的?灯笼呢,小朋友呢?5、想一想: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要这样有规律的挂彩花、灯笼和彩旗呢?6、小结:有规律的排列不但能让我们猜出下一个是什么,还能给我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一)涂一涂。1、喜羊羊问小朋友:你们能用手中的彩笔按照规律涂颜色吗?仔细观察数学书第 89 页的例题 3 和“做一做”。,每一行图形是按什么规律涂的颜色,并按照这样的规律接着往下涂一涂吗。2、学生自主涂一涂。3、指名订正。如果从右往左观察第 5 行图形,你会发现规律变了。2、小结:看来啊,同一行图形,如果观察的角度不同,找到的规律也会不同(二)摆一摆。1、小朋友两人合作,先用这些学具在桌面上摆出有规律的图形,再按照你们设计的规律把摆好的图形一个一个的粘上去,完成任务后把你们的作品拿到黑板前展示出来。比比看,哪两个同学最有创意,摆出来的规律与众不同!2、同桌合作用学具来摆一摆并粘贴在卡纸上。3、学生展示作品。4、老师随机选取作品评价。(三)比一比。1、灰太狼挑战小朋友,请看大屏幕:仔细看,下一个是谁?2、每次请一个小朋友来答题,其他的同学来当评委,用 yes或 no 表示意见。答对一个一颗星,答对两个两颗星,答对三个三颗星。要说完整话。3、学生抢答,师随机介绍圆形和方形排列的规律。(四)笑一笑。1、师:我们胜利了,灰太狼被打败罗,它现在是什么心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灰太狼,唉。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心情呢,大声说出来。2、想一想:你们能用有规律的笑声或动作来表示一下开心的心情吗?哪个宝贝最有创意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1、欣赏规律的美:条纹衣服,床上用品、橱柜、花瓶、连续纹样等。(和前后左右的同学指一指,说一说规律在哪里?规律美不美?)2、课堂小结。小朋友,规律美吧,今天你学会找规律的本领之后,你就多了一双会找规律的眼睛。陈老师相信,只要你认真观察,你一定能从生活中找到更多美的规律。3、请小朋友拿出 3 颗小星星,想一想,这节课你说了吗?你会了吗?你开心吗?你做到几样就摘下几颗星贴在数学书上。4、学生诚实评价自己。找规律教案找规律教案 5 5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学句认识图上的 6 种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2能正确读写本课 7 个生字,认识 4 个新偏旁。3看图读文理解 6 个词语意思。4能独立认读音节,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学习朗读问话的句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2识字、写字。教具准备教具准备生字、词语、音节卡片,图片,田字格小黑板。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通过看图学句认识图上的6 种动物:猴子、小兔、松鼠、公鸡、孔雀、鸭子。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二)看图读文,理解 6 个词语:公鸡、鸭子、长、尾巴、一把、的。(三)能独立认读音节。朗读短文,学习问话的读法。二、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二)学习句子、词语。三、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读汉字卡片:八 鸟 爸 白 好 看 子2读带调韵母卡片:u0 7i 2n g3n$u#ng u u8 3o(二)指导看图。1今天我们要通过学词学句,知道 6 种动物尾巴有什么特点。谁知道是哪 6 种动物?看图按顺序说一说。(猴子、兔子、松鼠、公鸡、孔雀、鸭子)2仔细看图,看看每个动物的尾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三)看图读文。自己读短文,画出生字。2出示卡片读准字音。3自己再读短文,要读正确。4教师范读问句。先认识问句,问句是指出问题的句子,在句尾用“?”问号,跟老师说三遍“问号”。再指导问句的读法,读问句时语气要上扬,(示范)读答句时语气要平缓,肯定。(示范)5自己练读,同桌读。(四)看图学词学句。1看“猴子图”,读句子,理解句义。学习“尾巴”、“长”两个词语。(1)谁能找到和猴子里有联系的一个问句和一个答句,读一读。(学生读一对问答句)(2)谁知道都什么动物有尾巴?(板书:尾巴)(3)猴子的尾巴有什么特点?(长)“长”和什么词的意思是相反的?(短)长是指一个物体的长度比较长说的。这里的长是说猴子的尾巴比别的动物尾巴长。(板书:长)(4)指导朗读句子。找两个同学,一人读问句,一人读答句。(同桌互相练习)2看“兔子图”,学习读句子,理解句义。(1)看图找有联系的问、答句读一读。(2)兔子尾巴的特点是什么?长得什么样?(3)练习读句子。(同上)3看“松鼠图”,读句子,理解句义,学会词语“一把”。(1)看图,自己练读有关的句子。(2)看图说说松鼠的尾巴什么样子。(松鼠的尾巴毛茸茸的很蓬松,经常翘到身子后边)(3)读读问句。问:“好像”是什么意思?生答后师述:“好像”在这句里是打比方的意思,是说松鼠的尾巴和打开的伞有相似的地方。不是说这两样东西一模一样。(4)这句话中的“一把”是什么意思?师述:“一把”在这里是表示数量的词语。(板书:一把)(5)指名让两个学生读这一组问答句。(6)学习练习朗读。(自练、互练)4朗读第 6 句话。要求读得正确、流利。5看“公鸡图”,读句子,理解句义,学习词语“公鸡”。(方法同前)板书:公鸡。6看“鸭子图”,读句子,理解句义,学习词语“鸭子”。(板书:鸭子)(略)7看“孔雀图”,读句子,理解句义。8读后 6 句话。(五)朗读短文,总结课文内容。1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2提问,课文向我们介绍了 6 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哪些动物是从长度(形状、外观)介绍的?(几个问题分别说)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一)认识 4 个新偏旁:(八字头)、鸟(鸟字旁)、扌(提手旁)、白(白字旁)。(二)学会 7 个生字:公、鸡、鸭、长、巴、把、的。(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二、教学重点、难点二、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读词语卡片:公鸡鸭子 长尾巴 一把的2指名读短文。(二)认识 4 个新偏旁。1(八字头)。(随教师读三遍)2鸟:鸟字旁。(同上)3扌:提手旁,笔顺是一 扌,一共 3 笔。(随教师读三遍)4白:白字旁。(同上)(三)学会 7 个生字,巩固汉语拼音,基本笔画。1公,拼读音节 g#ng,读词语:公鸡。(1)识记方法,启发学生自学,说方法。偏旁加笔画。上面八字头,下面第一笔撇折(),第二笔点()。数笔画:一笔撇(),二笔捺(),三笔撇折(),四笔点(公)。(2)书空练习。(拼读音节,字形结构,偏旁,笔顺笔画,一共几笔,本课词语)按上面 6 点进行书空练习。如公:g#ng,上下结构,八字头,一笔撇,二笔捺,三笔撇折,四笔点。一共 4 笔。公鸡的“公”。(3)口头组词语:公鸡公共公物公开2鸡,拼读音节 j9,读词语:公鸡。(1)识记方法:偏旁加笔画。左右结构,左边 2 笔,一笔横撇(),二笔长点(),右边是鸟字旁。(2)书空练习。(同“公”)(3)这篇短文介绍了公鸡的什么特点?(尾巴弯)读读有关的句子,指名读。3鸭,拼读音节 y1,读词语:鸭子。(1)识记方法,偏旁的笔画。偏旁加笔画。左右结构,左边第一笔是竖(丨),二笔横折(),三笔横(),四笔横(曰),五笔竖(甲),右边加鸟字旁。偏旁加旧字改笔画。左右结构,左边把“田”字的第四笔竖,改为第五笔下面出尾。右边是鸟字旁。偏旁加旧字添笔画。左右结构,左边把“曰”字加一竖(甲),右边是鸟字旁。学生自学后,可能说出几种方法,让大家评议哪种方法简便,容易记。(2)书空练习。(同“公”)(3)短文里介绍了鸭子尾巴的什么?(形状)请两位同学读读有关的问答句。4长,拼读音节 ch2ng。(1)识记方法:按笔顺笔画记字形(数笔画)。(2)教师边板书边口述指导笔顺,一笔斜撇(),二笔长横(),三笔竖钩(),四笔捺(长)。(3)教师带学生书空。(4)和“长”意思相反的词语是什么?(5)短文里介绍谁的尾巴长?请两位同学读读有关的问答句。5巴,拼读音节 b1,与爸 b4 的读音区分开来。读词语:尾巴 w7i b1,“巴”在词尾读轻声。6把,拼读音节 b3。区分开与爸 b4、巴 b1 的读音。读词语:一把。(1)识记字形方法:偏旁加熟字。左右结构,左边提手旁,右边尾巴的“巴”字。(让学生自学)(2)书空练习。(同“公”)(3)“一把”在句子表示什么意思?(4)找两位学生读读有关的问答句。(5)教师介绍,“把”字除了组成“一把”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外,还可以组成“把守”:把守大门;“车把”:自行车的车把;“把手”:门把,锅把。7的,拼读音节 de,读词语:谁的。(1)识记方法:偏旁加笔画。左右结构,左边白字旁,右边第一笔斜撇(),二笔横折钩(勹),三笔点(勺),共 8笔。启发学生自学。(2)书空练习。(同“公”)(四)指导书写。1指导书写的步骤:第一,看清整体或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第二,找准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第三,知道每一个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注意记住偏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公”、“巴”,让学生自学后,请两个同学到田字格黑板中去写(拿看书),大家评议,教师订正后,学生自己练写。3鸡。(1)看清整体位置,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右插左。(2)教师示范指导。第一笔横撇,从左下格中心点下面起笔,写斜横快到竖中线顿笔写折,撇向左下格中心点左上方,要有尖。第二笔,长点与撇交叉在横中线上,过横中线一点儿与折对齐。第三笔小撇,从竖中线左边离边线三分之一处起笔,撇到上半格中间不到竖中线。第四笔,横折钩,靠竖中线挨撇尖起笔,快到右上格中心点顿笔写折,斜向左下方到横中线挑钩。第五笔,点,点在横折钧中间。第六笔,竖折折钩,接撇头起笔,压竖中线直写过中心点一点儿折笔斜横,压横中线到离边线三分之一处顿笔写折,斜过下半格中间挑钩。第七笔,大横,从左边长点下面起笔过竖中线到竖折折钩里收笔。(3)教师带写,学生仿写。4鸭。(1)整体位置,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右插左。(2)教师指导:左半边“甲”,中扁日,占左上格,右下角,左边过中心点一点儿,第二笔,横折,折压上竖中线,向下斜竖。第四笔,横,压在横中线上。第五笔竖,写到下半格中间收笔。右边“鸟”字写法与“鸡”相同,只是整体向右移一点儿。(3)教师带写,学生仿写。5长。(1)整体位置:四边留空相等。(2)教师提示:第三笔竖钩靠近竖中线,第二笔大横,斜压横中线,第一笔,撇到横竖交叉点上方一点儿,第四笔捺,从横竖交叉点起笔。(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6把。(1)整体位置,左窄右宽,左高右低。(2)教师提示:记住提手旁的写法、位置。提手旁占左半格的中间,第一笔横。找规律教案找规律教案 6 6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歌曲 新年好,创设过新年,学生布置教室的情境。2.出示课本第 88 页主题图。问:图上画了什么?这些彩旗、小花、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挂的?教师指出:它们的摆放都有自己的规律,今天我们就来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二、感受、认识规律1.课件出示课本第 88 页的“彩旗”图部分。(1)指最后一面未涂色的旗,请学生猜一猜“会是什么颜色”。(2)学生举手回答。2.课件出示课本第 88 页的“灯笼”图和“小朋友队列”图。(1)小组讨论:灯笼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有什么规律呢?(2)小组讨论:下一个灯笼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3)学生举手回答。3.课件出示课本第 88 页的“花朵”排列图(花朵颜色改为红、黄、绿)。(1)同桌讨论:彩花的排列有规律吗?请猜猜后两朵未上色的小花应该是什么颜色。(2)学生举手回答。4.小结:小花、彩旗、灯笼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三、运用规律1.出示课本第 89 页涂色练习(第 1 题)的卡片(每个学生一张)。(1)学生按规律涂卡片上的颜色。(2)指名学生拿涂色卡片上实物投影展示作品。2.准备学具(、),每个学生一份。(1)学生自己设计规律,按规律摆学具。(2)把摆好的学具拿到实物投影展示,让其他同学猜规律。3.联系生活。(1)问:你们有没有发现生活中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2)学生举手回答。4.布置教室。(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星星、动物玩具、灯笼(每 4 人小组一份)。(2)问:你们能按规律摆放星星、动物玩具、灯笼吗?(3)四人小组领取物品,交流合作,学生动手挂星星、玩具、灯笼。(4)小组之间互相参观按规律挂好的物品,如发现错误由学生自己提出解决方法。四、全课总结(总结略)教学目标: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2.通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2.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找规律教案找规律教案 7 7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 5960 页的例 1、“试一试”“练一练”,以及练习十第 1 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2.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体会周期现象1.初步感知。谈话:昨天五(1)班同学在文体活动课上做了一个游戏:穿珠子比赛。老师从中选择三串珠子,想看吗?(出示三串不同颜色有规律排放的珠子,图略。)提问:好看吗?仔细看一看,有什么样的规律?(板书:规律)学生可能这样回答:一个红珠和一个黄珠间隔排列;两个红珠夹着一个黄珠引导:我们可以把几个珠子看作一组照这样依次往下排呢?明确:第一串以“红黄”两个为一组依次往下排列,第二串以“红蓝黄”三个为一组依次往下排列,第三串以“蓝蓝红红”四个为一组依次往下排列。2.提出问题。谈话:刚才,同学们很快找到了三串珠子排列的规律,(板书:找)非常好。看到这样有规律排列的珠子,你想研究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学生可能这样回答:想研究第 200 颗是什么颜色?想研究第一串珠子中有几颗红珠?(根据情况加以肯定)谈话:我也想提一个问题,行吗?照这样穿下去,第 17 颗珠子是什么颜色?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源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引导者”作用的体现之一。这一段教学,利用学生熟悉的、喜欢的现实材料,让他们感受现象中存在规律,把学习心向凝聚到发现规律上来。发现规律需要逐一研究各个客观事物的特点,还要概括一类现象共同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展开数学思考是教师“引导者”作用的又一体现。在教学中,抓住“把几个珠子看成一组”这一关键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由表及里、从富有个性到具有共性的认识过程。二、发现周期规律1.独立思考(出示第一串珠子)。启发:第 17 颗珠子是什么颜色?你有什么办法来解决?动动脑,动动笔吧。2.小组交流。谈话: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的?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一人介绍,其他三人做评委,看他的方法究竟行不行?3.全班交流。提问:谁来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学生中可能会出现:(1)红(2)奇数为红珠,偶数为黄珠,17 是奇数红(3)172=8(组)1(个)红交流时重点理解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提问:谁能讲讲算式中的四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余数“1”表示的是第 9 组珠子中的第一个。)4.解决第二、三串珠子里的问题。谈话:刚才大家想出了不同的方法解决了第一串珠子里的问题,这几种方法都很好。那么第二串、第三串珠子中,第 17 颗珠子分别是什么颜色呢?用你喜欢的方法试试看。估计大多数学生会采用计算的方法:173=5(组)2(个)蓝174=4(组)1(个)蓝引导:采用计算的方法的人举手。为什么不用刚才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方法呢?5.小结。引导学生交流下列三个问题。(1)这三题都是求第 17 颗珠子的颜色,为什么第 1 题除以 2,第 2 题除以 3,第 3 题除以 4 呢?(2)你怎么知道第 1 题是红色,第2 题、第3 题是蓝色的呢?(3)要算出某一颗珠子是什么颜色?关键是找准什么?然后看什么来确定?说明: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由于各人的思维习惯、认知策略以及选择的学习活动不同,因而班集体内必然会呈现多样的方法。教学应该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种方法,还要适度优化方法。解决第一串珠子的问题,学生分别使用了画图、用奇数与偶数推理、用除法计算等多种方法。教学把精力放在解释除法算式的具体含义上,让学生体会这种方法的数学化程度高,适用面宽,从而在解决第二、三串珠子的问题时,自觉使用除法,达到优化方法的目的。三、运用周期规律1.出示例题中彩旗、彩灯、盆花画面。谈适:每逢过节,一些单位都喜欢用彩旗、彩灯、盆花来装扮,一起来看这幅图。漂亮吗?彩旗、彩灯、盆花的排列有规律吗?每组图中排在第 21 个的是什么?用计算的方法算算看。学生自主解决,并组织交流。(1)214=5(组)1(面)红旗(2)213=7(组)绿灯(3)212=10(组)1(盆)蓝花提问:第(2)题没有余数,你怎么知道是绿灯的?追问:像这样的题目,有余数的怎样看?没有余数的又怎样看?谈话:那现在我来说余数,你来抢答是什么,好吗?师生共同活动。(第 1 题彩旗,余 2、3;第 2 题彩灯:余 1;第 3 题盆花:没有余数)2.谈话:我发现你们学数学很有灵感,想不想再来检测一下自己?(出示“练一练”第 3 题)提问:你能画出每组的第 32 个图形是什么吗?3.当回设计师。谈话:你也能设计像这样有规律的图形吗?试试看,再算出第 32 个图形是什么。学生活动,并与同桌交流。小结:你觉得像这样有规律排列的物体怎样知道第几个是什么?4.拓展练习。谈话:小军还在穿珠子呢!一起来看,他用红、黄两种珠子,按这样的顺序穿的。(黄、黄、红)结合情境引导学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第 18 颗珠子是什么颜色?(2)还是 3 颗为一组,为确保第 18 颗是红色,还可以怎样穿?你是怎么知道的?(3)还是 3 颗为一组,确保第 22 颗是红色,可以怎样穿?你又是怎样知道的?说明:在变式或开放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周期规律,是本课的一个亮点。判断第 21 盏灯的颜色,把根据余数作判断的经验迁移到没有余数的情况;设计的穿红、黄珠子的拓展练习,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5.联系生活实际举例。提问:其实生活中像这样有规律的事情太多了,你能举例吗?提问:你们对十二生肖有了解吗?说说看。(1)你今年几岁?属什么?今年多少岁的人跟你是同一属相?(2)小明今年 11 岁,属牛,他妈妈也属牛,他妈妈今年多大?四、课堂总结提问:这节课有收获吗?有疑问吗?设疑:还是继续来看穿珠子吧:(出示画面)小红穿的 60颗珠子中,有几颗红珠,几颗蓝珠呢?课后去研究。总说明综观这节课,在教学目标里合理处理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的关系,重视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和优化,关注学生的成功体验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教学中,努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实际提供丰富的研究材料,让学生充分开展“找”规律的活动;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激发并维持了学习热情;利用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研究、发现周期规律的过程,实现了预设的目标。找规律教案找规律教案 8 8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观察各种按规律排列的物体,进一步理解按规律排序。2、能借助事先给出的排列规律继续排列,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去超市途中,含有按各种规律排列事物的场景图及超市货物排列图。2、小蝴蝶、小汽车、磁性教具及幼儿用书、彩笔等。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观察物体,寻找规律。一、观察物体,寻找规律。创设参观贝贝羊超市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周围景致的排列规律。二、探索操作,尝试有规律排列物体。二、探索操作,尝试有规律排列物体。1、寻找货物的排列规律,继续排序。(摆放方法:颜色、大小、高矮等。)2、探索操作,尝试有规律排列物体。3、寻找规律,继续排列,做练习。(幼儿用书)幼儿按要求做题。教师巡回指导,掌握幼儿做题情况。三、反馈,尝试互查改错。三、反馈,尝试互查改错。投影展示个别幼儿作品,孩子自我作业情况,尝试自查自纠。四、延伸活动:四、延伸活动:本册幼儿用书第 13 页练习内容。找规律教案找规律教案 9 9设计说明设计说明本节课是按照“图形间的规律数字间的规律数组中的规律找规律解决问题”这一顺序进行复习的。同时在细节上又注意以下几点:1知识点、习题的设计由浅入深,易于学生掌握。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层次清晰,难易适度。关注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2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培养他们归纳、总结的能力。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 课件学生准备 图形卡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找规律的相关知识。(板书:找规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有关找规律的知识呢?(图形的排列规律,数字和数组的排列规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找规律相关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为下面的复习作铺垫。复习整理复习整理师:同学们的记忆力真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两方面的知识。1复习图形的排列规律。(1)课件出示。(2)提问:这组图形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呢?你能继续画下去吗?预设生 1:这组图形是按照一个正方体,两个上下放的正方体,一个正方体,两个上下放的正方体重复出现的规律排列的。生 2:如果要继续画下去,应该接着先画出一个正方体,再画出两个上下放的正方体。(3)如果只出示这一组图形,你还能找到它们的排列规律吗?(引导学生说出不能找出规律,只有三组以上重复出现的一组图形才能确定排列规律)(4)提问:如果用数字表示出这组图形的排列规律,该怎样表示呢?(学生独立完成)(5)巩固练习。_ _ _ _(6)教师小结。图形、数字或其他事物以不同的颜色、形状及其他形式为一组重复排列,就称之为有规律的排列。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是相对应的,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数字的排列就有相应的变化规律。2数的排列规律。(1)课件出示。3 6 9 12 15 _ _(2)仔细观察,发现数的排列规律。(所给数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后一个数总是前一个数加 3 得到的)(3)根据发现的规律填出横线上的数。(4)教师说明:这组数中相邻两个数的差都是相同的,这样的一列数叫等差数列。提问:你能根据等差数列的特征,自己写出这样排列的一组数吗?(引导学生自己写出一组等差数列,并说明自己写出的数列的排列规律)找规律教案找规律教案 1010一、创设情境,认识一一间隔一、创设情境,认识一一间隔1利用乒乓球串,初步认识一一间隔排列。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想看看吗?师:(拉出 1 个黄球)瞧,这是什么?什么颜色?(再拉 1 个白球)现在呢?(又拉出一个黄球)再看,(再拉出一个白球)再看看。那你们猜,下一个会是什么颜色的球?为什么?生:黄球,因为一个白球后面就是一个黄球,这样有规律的排下去的。师:哦,我们发现是有规律的,那你说说是什么规律呢?生:是一个黄球一个白球、一个黄球一个白球排下去的。师:说得非常好,他认为这串球是按照一个黄球一个白球这样的规律排列的,是“一个一个”。(师拉出下一个黄球,并且一端固定,使球串平直展现在学生面前)师:真的哦,是黄球。其实老师这份神秘的礼物就是一串球,(手指着球)而且是一个黄球一个白球、一个黄球一个白球依次排列着。师:(指着球)像这样,一个隔着一个,我们称它为一一间隔”,这样的排列,我们就叫它为“一一间隔排列”。(板书:一一间隔排列)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下面老师带大家一起到兔子乐园去看一看。二、观察主题图,自主探究(师创设故事情境,出示课本主题图)师:在这个画面当中,有没有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呢?哪些物体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你能够找出几组来?(生汇报:手帕与夹子、兔子与蘑菇、木桩与篱笆)师:这些一一间隔排列到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是否隐藏着什么规律?下面我们就四人小组合作,观察这几组一一间隔排列,完成你们手中的工作表。(生汇报)谁来展示一下?师:你们的发现是不是也一样?我们继续看图:师:每一组两端的物体相同吗?我们来看看,就以兔子与蘑菇这一组为例,是不是两端相同?最前面是(兔子),最后面也是(兔子),两端怎样?那其他两组呢?(生答,师板书:两端相同)师:既然排在两端的物体都相同,那我们干脆把它们统称为“两端物体”,(板书:两端物体)那么中间的另外一种物体,比如蘑菇我们把它们叫做什么呢?生:中间物体。师:好,那我们就统称他们为中间物体。(板书:中间物体)在这些排列中,两端物体的数量和中间物体的数量有什么关系呢?生:两端物体个数比中间物体个数多 1。(板书:两端的物体个数-1=中间物体个数)三、验证规律:三、验证规律:1、谈话:刚才这个规律我们是通过老师提供的信息总结出来的,到底这个规律是不是正确呢?大家想不想验证?2、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小棒和圆片按照要求摆一摆,想一想,验证一下,开始吧。3、汇报交流:谁来展示一下。(利用实物投影)师:这里的两端物体是?中间物体是?它们有什么规律?和刚才的规律是否一样?四、总结规律(课件出示)四、总结规律(课件出示)老师也帮你们总结了一下,请看:五、联系实际,应用规律:五、联系实际,应用规律:1、列举规律:师:其实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这样规律,瞧:(欣赏一组照片)师介绍卢沟桥,长城,高速公路。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使物体看起来非常整齐,给人一种美的感觉。2、应用规律:(1)间隔问题:(课件出示刘翔跨栏图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年《找规律》教案15篇.pdf)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