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初三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pdf
-
资源ID:87823479
资源大小:1.88M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年北京初三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pdf
20202020 年北京初三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年北京初三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20202020东城二模东城二模】(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 题。(共 7 分)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甲】“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乙】“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丙】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全都相同的一项是(2 分)A.又何间焉遂与外人间隔黑白相间挑拨离间B.衣食所安死于安乐国泰民安转危为安C.战于长勺其一犬坐于前毁于一旦喜形于色D.公将鼓之何陋之有不速之客置之度外1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 分)【甲】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翻译: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理解:这句话揭示了鲁国当权者鄙陋寡见的现实,为后文鲁庄公一系列的鄙陋表现作了铺垫;也暗示了曹刿是一个有远谋的人。【乙】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翻译: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感处理。理解:这句话体现了鲁庄公“只要勤于政务、尽心办案就能取得战争胜利”的观点,而且得到了曹刿的认可。【丙】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翻译:第一次击鼓能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穷尽了。理解:这句话阐释了鲁军等待齐军三次击鼓后才进攻的原因,说明曹刿善于把握战机,具有较高的军事素养。13.执政者“取信于民”才能有所作为。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取信于民”在唐太宗身上的具体表现及其结果。(3 分)【链接材料】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选自资治通鉴 唐纪八)注:上即唐太宗李世民。擢提拔。资荫凭先代的勋功或官爵而得到授官封爵。流流放。答:【20202020西城二模】西城二模】(三)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1-13 题。(共 7 分)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 分)A.其乡人曰乡为身死而不受背井离乡B.又何间焉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挑拨离间C.肉食者鄙先帝不以臣卑鄙鄙陋无知D.何以战不敢出一言以复拭目以待1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甲】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翻译:鲁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保佑人平安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理解:从此句可见鲁庄公的草率,他没有做充分的战前准备,回答不得要领,谈的是给予官僚贵族的恩惠。【乙】既克,公问其故。翻译: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理解:直到战争结束,鲁庄公还弄不清取胜的原因,这又一次说明了鲁庄公的鄙陋。13.结合选文和下面这则链接材料的具体内容,说说曹刿和商鞅的思想有什么共同点。(3 分)【链接材料】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 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注:令既具(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布公布;颁布。国都市南门秦国都城市场的南门。卫鞅即商鞅,卫国人,在秦国实施变法。君嗣国君的继承人。虔(qin)人名,姓嬴,他和下文的公孙贾都是秦孝公太子嬴驷的老师。黥(qng)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刻字,再涂以墨。答:【20202020海淀二模】海淀二模】(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 题。(共 8 分)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 分)惩 山 北 之 塞惩 前 毖 后惩 一 儆百固不可彻固若金汤根深蒂固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不毛之地轻于鸿毛且焉置土石本末倒置置之度外11.请结合上下文内容,对下面语句的进一步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甲】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理解:寒来暑往季节交替,愚公一家开始折返回家。这句话写出了移山进程之快,表现出愚公一家干劲十足。【乙】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理解:这是智叟讥笑、阻止愚公移山的语句。智叟认为愚公不可能完成移山任务,他不理解愚公的坚定执着。【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理解:愚公认为自己的子孙繁衍不断,但山不会加大增高,移山任务终将完成。这体现了愚公超越一般人的见识。12愚公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中国人。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谈谈这种精神是如何被继承和发扬光大的。(4 分)【链接材料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链接材料二】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在太行之巅修建了红旗渠。20 世纪 60 年代,河南省林县人民为解决当地干旱缺水的问题,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开始修建红旗渠这一水利工程。太行山绵延陡峭,在山腰修建沟渠本就十分困难,加上每延伸8000 米才允许垂直高度降低1 米的施工要求,使得修建过程难上加难。修渠民工从峭壁高耸的山顶,腰系大绳,下到山腰,再用荡秋千的方法到达渠线,在坚硬的石英岩构成的悬崖上抡锤打钎,劈山凿石。除此之外,他们还面临粮食紧张、物资短缺、技术设备落后等困难。修渠民工凭着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精神,最终削平了1250 座山头,开凿了 211 个隧洞,挖砌土石达2225 万立方米。最终完成了红旗渠工程,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答:【20202020丰台二模】丰台二模】(三)阅读下面文言文(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完成 12-1412-14 题。题。(共共 8 8 分分)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甲】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 分)A.必敬必戒引以为戒戒备森严戒骄戒躁B.以顺为正天下顺之逆来顺受百依百顺C.与民由之由是感激必由之路咎由自取D.独行其道圣贤之道道听途说能说会道13.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甲】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翻译翻译: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理解理解:景春认为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纵横家,一举一动能左右天下的局势,是大丈夫;而孟子不以为然,认为他们“以顺为正”,算不得大丈夫。【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翻译翻译: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理解理解: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重视“仁”“礼”“义”,在“富贵”“贫贱”“威武”面前能坚守做人的原则,得志时能“独善其身”,不得志时能“兼善天下”。1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上文说说苏秦和于谦是否称得上“大丈夫”。(4 分)【链接材料一】(苏秦)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节选自战国策秦策)【链接材料二】(于谦)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帝赐第西华门。辞曰:“国家多难,臣子何敢自安。”固辞,不允。乃取前后所赐玺书、袍、锭之属,悉加封识,岁时一省视而已。(节选自明史于谦传)注:谢表达歉意。倨倨傲,不敬。季子即苏秦。不子不把他当儿子。忽不重视,忽略。答:【20202020顺义二模】顺义二模】(三)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 选段,回答 1113 题。(8 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不敢稍逾约(稍微)稍逊一筹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指粮食)B.色愈恭,礼愈至(周到)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C.媵人持汤沃灌(热水)赴汤蹈火(开水)D.久而乃和(暖)心平气和(柔顺)1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家 贫,无 从 致 书 以 观,每 假 借 于 藏 书 之 家,手 自 笔 录,计 日 以还。翻译:家里穷,没办法得到书,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理解: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家境贫寒无书可读,便用借书、抄书的办法来克服这一困难。从“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中可以看出作者读书的艰辛。B.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我站在旁边伺候着,提出问题,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理解:作者“趋百里外”拜访名师,寻求教导,从“俯身倾耳”这一细节中我们仿佛看到作者虚心求教的情态。C.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翻译: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嫉妒他们,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人。理解:面对周围同学的锦衣玉食,作者不羡慕、不嫉妒嫉妒,因为作者知道羡慕嫉妒会使自己与同学产生隔阂,徒增烦恼,内心的丰富才能战胜物质的贫穷。13.选段中作者记叙了自己求学的经历,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勤学苦学、虚心求教等优秀品质。宋濂身上还有许多优秀品质,如为官清廉,为人诚实。阅读两则材料,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明他的清廉和诚实是如何体现的。(4 分)【材料一】宋潜溪临财廉,尝大书于门曰:“宁可忍饿而死,不可苟利而生。”君子以为名言。权要非其人,虽置金满橐,一字不肯,纵与之,亦不受馈。日本使奉敕请文,以百金为献,先生不受。上以问先生,先生对曰:“天朝侍从之臣而受小夷金,非所以崇国体也。”取 材 于 明 代 焦 竑 玉 堂 丛 语 卷五【材料二】宋景廉尝曰:“君犹父也,天也,其可欺耶?”上尝曰:“昨日饮酒否?座客为谁?馔为何物?”悉以其人及膳馐品对。上笑曰:“卿饮时,朕令人视之,果如卿言,卿信不欺我。”故上久而益信其诚。先生尝诫子孙曰:“上德犹天地也,何以为报?独有诚敬忠勤,略可自效万一耳。”取材于明代焦竑玉堂丛语卷五注释潜溪:宋濂的号。橐:口袋。景廉:宋濂的字。效:贡献、献出。答:【20202020密云二模】密云二模】(三)阅读 大道之行也,完成 12-14 题。(8 分)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A.选贤与能呼尔而与之与时俱进无与伦比B.是谓大同由是感激各行其是自以为是C.不必为己为宫室之美舍己为人为五斗米折腰D.女有归朝而往暮而归完璧归赵视死如归13.对以下语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翻译:所以人们不只是敬爱、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抚育自己的儿子。理解:这句话讲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关爱亲朋、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B.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翻译:人们厌恶财物被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但并非据为己有。理解:这句话由上文物质生活转入对人们思想观念的阐述,表明人们珍惜劳动成果,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达到了货尽其用的境界。14.大道之行也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概括下面两则【链接材料】分别符合大同社会的哪些特征?这些特征在两则【链接材料】中分别体现在何处?(4 分)【链接材料一】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众皆言于尧曰:“鄙德忝帝位。有矜在民间曰虞舜。”尧曰:“吾其试哉。”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链接材料二】子产者,郑之大夫也。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以子产为相,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童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11,丧期不令而治。选自史记【注】四岳:四方诸侯;或官员,掌管四时、方岳之事。庸命:指顺应天命。忝(tin):有愧于,辱。和:协调。五典:古代的五种伦理道德。入:参与。绩:功绩。竖子:小子,对人的蔑称,这里指青年人。狎:亲近而不庄重。挈:提着,提起。畔:田界。不豫贾:买卖公平。11士无尺籍:男子无须服兵役。答:【20202020燕山二模】燕山二模】(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2 题。(7 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A但当涉猎当涂掌事木兰当户织B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以是人多以书假余C非复吴下阿蒙周而复始死灰复燃D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于是入朝见威王11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甲】蒙乃始就学。翻译: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理解:一开始吕蒙找借口不愿意学习,孙权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一番劝说,才促使他学习。【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翻译: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并和他结为朋友后才分别。理解:出于对吕蒙巨大进步和才略的赞赏,鲁肃才拜蒙母,结友吕蒙,文中这些内容都为了体现鲁肃能慧眼识英才。12下面两则材料中哪一位主人公的表现可以用“非复吴下阿蒙”来形容,请简要说明理由。(3 分)【链接材料一】傅永 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唯傅修期耳。”(节选自北史傅永列传)【链接材料二】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节选自王安石伤仲永)答:注:傅永南北朝时武将,字修期。寻不久。让责备。露布公开的文告。【20202020 房山二模】房山二模】(三)阅读愚公移山,完成第1214 题。(共 8 分)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选自列子汤问)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 分)A.年且九十苟且偷生得过且过B.毕力平险丑态毕露同心毕力C.惧其不已年事已高万不得已D.固不可彻响彻云霄大彻大悟13.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甲】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翻译:你也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剩下的力气,曾经连山上的一点草木都动不了,如果碰上土块石头又该怎么样呢?理解:这句话带有明显的嘲讽口吻。智叟认为愚公想凭着这把年纪和这点力气把山移走,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办到的。写出了他目光短浅、知难而退、卖弄小聪明的特点。【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翻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理解:愚公认为自己虽然年迈,但还有众多的子孙,他们还会有他们的子孙,这样一代一代坚持挖下去,总有可以挖平的一天!表明他对人力的无穷无尽怀有坚定的信念。14.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一篇优秀的寓言故事。愚公为实现目标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二翁和鲁公身上是否体现了这种精神,并结合具体内容说明理由。(4 分)【材料一】【材料一】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注释:第:房屋、宅子、家。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曩:以往,过去。【材料二】【材料二】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节 选 自新百喻经)注释:治:修建。颠踬:被东西绊倒。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寝:停止。答:【20202020东城二模东城二模】答案:答案:11.答案:C(2 分)12.答案:乙(2 分)13.答案示例:唐太宗听从了戴胄的谏言,认识到遵守法律是国家的大信,并且一直支持戴胄执法,结果天下没有了冤案。(共 3 分。具体表现,2 分;结果,1 分)【20202020西城二模】西城二模】答案:答案:11.答案:C评分标准:2 分。选错不得分。12.答案:乙评分标准:2 分。选错不得分。13.示例:曹刿和商鞅都非常重视取信于民。曹刿认为鲁庄公可以迎战的原因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说明他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商鞅在未颁布变法的条令之前,重赏徙木之人,“以明不欺”,实行新法后,太子犯法,刑其师傅,这些都说明他意识到取信于民对于推行新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评分标准:共 3 分。都重视取信于民1 分,解说曹刿思想1 分,解说商鞅思想 1 分。【20202020海淀二模】海淀二模】(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 题。(共 8 分)愚公移山10.D(2 分)11.甲(2 分)12.答案示例一:宋濂面对读书难、从师难、请教难等诸多困难,借书抄书天寒不怠计日以还,百里从师色恭礼至,最终学有所获,体现了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的精神;林县人民面临施工困难、粮食不足、物资短缺、技术落后等诸多困难,自强不已,奋斗不息,建成红旗渠工程,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也是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愚公精神的体现。答案示例二:宋濂面对读书难、从师难、请教难等诸多困难,借书抄书天寒不怠计日以还,百里从师色恭礼至,最终学有所获;林县人民面临施工困难、粮食不足、物资短缺、技术落后等诸多困难,自强不已,奋斗不息,建成红旗渠工程,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他们都是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愚公精神的体现。(共 4 分。宋濂表现 1 分,体现的精神1 分,修渠民工表现1 分,体现的精神1分。分别写两则材料的事例,最后总说精神,可正常给分)【20202020丰台二模】丰台二模】12.(2 分)B13.(2 分)甲14.(4 分)答案示例:苏秦不能说是大丈夫。得志后的苏秦把权势与富贵看得过重,在家人面前有傲慢之意,不符合孟子所说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的主张。于谦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国家多难,于谦厉行节俭,不为钱财动心,可谓“富贵不能淫”。(共4 分,每个人物结合具体内容分析2 分)【20202020顺义二模】顺义二模】答案:答案:11.C(2 分)12.C(2 分)13.材料一:宋濂面对财物非常廉洁。在门上写大字,即使饿死,也不能贪利而活。/日本使臣以一百两黄金求字,宋濂推辞而不接受材料二:宋濂为人处世非常诚实。一次皇帝问宋濂昨日是和人否喝酒一事,宋濂一一如实回答。皇帝大赞宋濂诚实。/宋濂告诫子孙,陛下的恩德就像天地一样,只有做到诚敬忠勤,才稍微可以为天下贡献出一份力量作为回报。评分:本题共 4 分,每点 2 分【20202020密云二模】密云二模】12.C(2 分)13.B(2 分)14.(4 分)答案示例:材料一:符合大同社会“选贤与能”的特征;尧经过大臣推荐和三年的考察,让德才兼备的舜继承帝位。材料二:符合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特征;子产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童子不犁畔。符合“讲信修睦”的特征。为相二年,市不豫贾。符合“盗窃乱贼而不作”的特征;四年,田器不归。(共 4 分。特征 2 分,链接材料的表现2 分。)【20202020燕山二模】燕山二模】10.C11.甲甲12.答案示例:【材料一】的主人公傅永可以用“非复吴下阿蒙”来形容。理由:“非复吴下阿蒙”指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意在赞赏一个人进步显著。【材料一】中傅永勇武过人但文化水平低、学识不足,经过发奋读书,广泛涉猎,使其文武双全,成为才干过人的一代良臣。而【材料二】中仲永则是小时候才学过人,后来由于不读书而泯然众人,是一个反面的例子。(判断 1 分,结合示例具体分析2 分)【20202020 房山二模】房山二模】12.答案:B评分:本题共 2 分。13.答案:乙评分:本题共 2 分。14.答案示例:答案示例:二翁树立了登泰山的目标后,克服了年龄大、体力差等因素,最终实现了目标,体现了为实现目标,不惧困难的愚公精神;鲁公修建园林时想要挖一个水池,受到“无地置土”“小儿女颠踬”“下房不足”等因素的阻碍,最终没有完成,不能体现愚公精神。评分:本题共 4 分,每个人物 2 分(理解正确 1 分,结合内容 1 分)。2020 年北京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默写【20202020东城二模东城二模】(一)默写。(共 5 分)6.求之不得,。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关雎)(1 分)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1 分)8.在三国志吴主传中,陈寿评价孙权“有勾践之奇”,是英雄中的佼佼者。宋代词人苏轼就曾以“,”自比孙权,尽显豪放;辛弃疾则借用曹操“”一句话入词,热情赞颂了孙权的胆识气魄,也暗示了自己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理想。(3 分)答案:答案:6.答案:寤寐思服(1 分。有错该空不得分)7.答案:陟罚臧否(1 分。有错该空不得分)8.答案:亲射虎看孙郎生子当如孙仲谋(共 3 分。共 3 空,每空 1 分,有错该空不得分)【20202020西城二模】西城二模】(一)默写。(共 6 分)6.古 诗 中 有 很 多 借 登 高 望 远 寄 寓 情 怀 的 句 子,如 陈 子 昂 登 幽 州 台 歌 中“,”两句,表达的是人在广阔天地面前感受到的那种孤独渺小之悲,而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两句,则感悟的是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深刻哲理。(4 分)7.读庄子的北冥有鱼时,人们会被其中所描绘的大鹏迁徙时“水击三千里,”的雄奇景象深深震撼。(1 分)8.与自然和谐相处,与绿色亲密接触,当漫步在各大公园生机盎然的树林中时,你能联想到的带“树”(或“林”“木”)字的一句古诗是“”。(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1 分)答案:答案:6.答案: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评分标准:共 4 分。每空 1 分,有错不得分。7.答案: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评分标准:1 分。有错不得分。8.示例一:几处早莺争暖树示例二:晴川历历汉阳树评分标准:1 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20202020海淀二模】海淀二模】(一)默写。(共 5 分)4.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 分)5.。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1 分)6.苔痕上阶绿,。,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2 分)7.荷,又名“莲”“芙蓉”“菡萏”等,是自然景观、园林布景中的常见花卉。在文学作品中,它还能寄托人们的情思,也能象征君子品格。请你写出一句与荷有关的古诗文:。(1 分)答案:答案:4.千树万树梨花开5.九万里风鹏正举6.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7.小荷才露尖尖角(映日荷花别样红)(4-7 小题共 5 分。每空 1 分,有错该空不得分)【20202020丰台二模】丰台二模】(一(一)默写。默写。(共共 4 4 分分)6.,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1 分)7.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 分)8.古 人 的 志 趣 不 尽 相 同,既 有 诸 葛 亮 出 师 表 中“,”的淡泊名利,也有刘禹锡陋室铭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安贫乐道,还有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2 分)答案:答案:6.(1 分)大漠孤烟直7.(1 分)千里共婵娟8.(2 分)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评分说明:每空1 分,错、漏、增字该空均不得分)【20202020顺义二模】顺义二模】(一)默写(5 分)5.蒹 葭 萋 萋,。所 谓 伊 人,在 水 之 湄。(1分)(蒹葭)6.,山岛竦峙。(1分)(曹操观沧海)7.峰回路转,醉翁亭也。(1 分)(欧阳修醉翁亭记)8.唐朝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表现自己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句子是,。(2 分)答案:答案:5.白露未晞6.水何澹澹7.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忽逢乘舟梦日边,闲来垂钓碧溪上评分:每空 1 分,共 5 分,有错字不给分。【20202020密云二模】密云二模】(一)默写(5 分)5.角声满天秋色里,。半卷红旗临易水,。(李贺雁门太守行)6.,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7.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庄子逍遥游)8.看到右侧的图片,你能联想到带有“禽鸟名称”的一句古诗是。答案:答案:5.塞上燕脂凝夜紫霜重鼓寒声不起6.我报路长嗟日暮7.其翼若垂天之云8.谁家新燕啄春泥(每空 1 分。57 小题有错该空不得分,8 小题有一个字用拼音替代不扣分)【20202020燕山二模】燕山二模】(一)默写(共 5 分)5浮光跃金,。(范仲淹岳阳楼记)(1 分)6,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1 分)7千百年来,中华大地诞生了无数风流人物。有的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有的坚守道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更有的舍生取义,零丁洋洋畔“人生自古谁无死?”的铮铮誓言犹在耳畔他们都称得上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3 分)答案:答案:5.静影沉璧6.秋风萧瑟7.濯清涟而不妖留取丹青照汗青贫贱不能移【20202020 房山二模】房山二模】(一)默写(共 4 分)7.,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1 分)8.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的“九万里风鹏正举”化用了北冥有鱼中的“”。(1 分)9.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感慨:“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你也一定积累了不少表现四时之景的古诗文,请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各写一句。(2 分)春:夏:秋:冬:答案:答案:(一)默写(共 4 分)7.答案:感时花溅泪评分:本题共 1 分,书写错误不得分。8.答案: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评分:本题共 1 分,书写错误不得分。9.答案:春:“几处早莺争暖树”“客路青山外”“万紫千红总是春”夏:“接天莲叶无穷碧”“小荷才露尖尖角”“佳木秀而繁阴”秋:“衡阳雁去无留意”“枯藤老树昏鸦”“霜重鼓寒声不起”冬:“千树万树梨花开”“将登太行雪满山”“独钓寒江雪”评分:本题共 2 分,每空 0.5 分,书写错误不得分。2020 年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20202020东城二模东城二模】(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9-10 题。(共 5 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9.这首词写于作者失意闲居之时,借助对现实和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同时尾句还表达了之情。(2 分)10.壮词是语言、形象、内容、情感各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请结合词中画线句,说说你对壮词特点的理解。(3 分)答:答案:答案:9.答案示例:梦境壮志难酬的悲愤(共 2 分。共 2 空,每空 1 分)10.答案示例:画线句中“分”“翻”“点”等精准传神的动词,写出了军营生活的豪迈和出征前军容的肃穆威严,表现了将士们战斗情绪的高昂,抒发了作者报国建功的豪情,体现了壮词的特点。(共 3 分。语言、形象、内容、情感答出3 点即可)【20202020西城二模】西城二模】(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 题。(共 5 分)满江红清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9.这首词是秋瑾的中秋节述怀之作,其中用典手法颇有特色,如:上阕的“”是借项羽“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国破的现实,引出激昂的忧愤之情;下阕的“青衫湿”则是借白居易琵琶行之语,写自己因而落泪的孤独困境,表达深切的之情。(3 分)10.秋瑾与木兰诗中的木兰都是巾帼英雄,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结合这首词和木兰诗的内容,简要比较一下这两位巾帼英雄的形象有何不同。(2 分)答:答案:答案:9.示例:四面歌残终破楚知音难觅悲凉评分标准:共 3 分。每空 1 分,意思对即可。10.示例一:木兰是代父从军,女扮男装,得胜而归的英雄。秋瑾是身非男儿,心却比男儿更烈,壮志未酬的英雄。示例二:木兰在保家卫国时是巾帼英雄,胜利后却愿回到家中还回女儿身,与家人团聚过和平生活。秋瑾是在国难当头时要冲破家庭束缚,选择革命救国,即便无人理解也义无反顾的巾帼英雄。评分标准:共 2 分。木兰形象 1 分,秋瑾形象 1 分。【20202020海淀二模】海淀二模】(二)阅读望月怀远和水调歌头,完成8-9 题。(共 4 分)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8.两首诗词都描述了与思念的人共享一轮明月的美好画面。望月怀远中,诗人因这画面生发了浓浓的相思,在结尾表达了的愿望,情思缠绵;水调歌头中,词人领悟了人生如月、圆满难期的哲理后,以对此画面的憧憬作结,体现了的人生态度,境界阔大。(2 分)9.下列各项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分析中,不恰当的是(2 分)A.“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