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pdf
最新2019年高考化学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共8套)(人教版)化学20192019高考一轮练练题:选择题(1)1)含答案1、多年前,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的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中应 加以控制的是()制铝合金制电线制炊具制银色漆颜料用明矶净水用明矶与苏打 作食品膨松剂制易拉罐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品包装糖果和食品A.C.B.D.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中的“把铝确定为食品的污染源之一”与“控制使用”。D 项符合题意。答案 D2、(2017-0喀则一中月考)已知:C(s)+H2O(g)=CO(g)+出)AakJ-mor12C(S)+O2(g)=2CO(g)AH=-220 kJ-mol1HH 键、O=O 键和 OH 键的键能分别为 436 kJ-mol1.496 kJ-mol-1和 462 kJ-mol1,则 a为()A.332C+350B118D+130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由第一个反应X2第二个反应得,2H2O(g)=O2(g)+2出)AH=(2a+220)kJmolT。根据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计算,则2a+220=4X462-(436X2+496),解得 a=+130。本题选D。答案 D3、(2017-新余市第一中学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考试)常温下,取 pH=2的两种二元酸 H2A与 H2B各 lmL,分别加水稀释,测得 pH变化与加水稀释倍数有如图所示变化,则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A.H2A 为二元弱酸,稀释前 c(H2A)=0.005 mol-L_1B.NaHA 水溶液中:c(Na+)+c(H+)=2c(A2-)+c(OH)C.含等物质的量的 NaHA、NaHB的混合溶液中:c(Na+)=c(A2)+c(B)+c(HB)D.pH=10 的 NaHB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c(Na+)c(HB)c(OH)c(B2)c(H2B)答案 B解析 pH=2的 H2A稀释 100倍时溶液的 pH变为 4,说明该酸完全电离,所以为强酸,A错 误;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NaHA水溶液中:c(Na+)+c(H+)=2c(A2_)+c(OH),B正确;根据物 料守恒可知含等物质的量的 NaHA、NaHB的混合溶液中:c(Na+)=c(A2_)+c(B2_)+c(HB_)+C(H2B),C错误;pH=10的 NaHB溶液显碱性,说明 HB 的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离子浓度 大小:c(Na+)c(HB_)c(OH_)c(H2B)c(B2_),D 错误;答案选 B。4、恥 0和 CO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 Pt?。+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原理为 N2O(g)+CO(g)匚二 CO2(g)+N2(g)AH,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及能量变化过程如下。下 列说法千疋确的是A.AH=AHi+AH2B.AH=-226 kJ/molC.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D.为了实现转化需不断向反应器中补充 pt?。*和 pt2o2+【答案】D【解析】A、N:CH-Pt2O-=Pt2O:_+N2 AH!,Pt:O;-+CO=Pt:O-+O:AH:,结合盖斯定律计算灣得到N:O(g)4O(g)=CCh(g)+N:(g)AH=AHi+AH;,故 A正确;B、图示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 高于生成物,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熔变!=生成物总恰-反应物总恰=134KJ-mol-J-360KJ moF】=-226KJ moQ,故 B正确;C、正反应反应活化能 E=134KJ mo广】小于逆反应活化能 E2=360KJ mol 故 C 正确;D、(DN;CH-PtO-=Pt2O2-+N2 AHi,PtiOi+COPtO+co:AH,反应过程中 PtO 和PtCh-参与反应后又生成不需要补充,故 D错误;故选 D。点睛:选项 A是难点,要先写出两步反应方程式,再用盖斯定律,求出H=AH】+AH:。结合 A,不难得 出:反应过程中 PtO-和 PVO:-参与反应后又生成不需要补充。5、下面的“诗”情“化”意,分析正确的是()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只发生了物理变化B.“日照澄州江雾开”中伴有丁达尔效应C.“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中“玉”的成分是硅盐酸,该句诗表明玉的硬度很 大D.“绿蚁新酷酒,红泥小火炉”,“新酷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中,萄萄糖发生了水解 反应答案 B 解析“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碳酸钙的分解反应,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日照澄州江雾开”中,雾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玉”的成分是硅酸盐,熔点很高,“试玉要烧三日满”与硬度无关,故C 错误;葡萄 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发应,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转化为酒精不是水解反应,故D错误;故 选 Bo6、常温下,用 0.1 mol-L_1NaOH 溶液分别滴定 20.00 mLO.l mol-L1盐酸、20.00 mL 0.1 mol-Lt 醋酸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若以HA表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 2B.达到 B、D状态时,两溶液中离子浓度均为 c(Na+)=c(A)C.达到 B、E状态时,反应消耗的 V(NaOH):CH3COOHHC1D.当 0V(NaOH)c(Na+)c(H+)c(OH)答案 B 解析 因为滴定终点时 NaCI溶液为中性,CH3COONa溶液为碱性,故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 1,A不正确;达到 B、D状态时的 pH=:7,c(H+)=c(OH),根据溶液的电荷守恒,c(Na+)=c(A),B正确;相同的 NaOH中和相同的酸,C不正确;在醋酸溶液中滴入 NaOH,pH=7时,0 mL l/(NaOH)c(H+)=c(OH_),D 不正确。7、2017-湖北省七市(州)高三第一次联合调考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B.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 KMnCU溶液褪色C.氯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D.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一 C3H6CI取代,形成的同分异构体有 9种 答案 C 解析 只有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故 A错误;不饱和油 脂中含碳碳双键,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故 B错误;苯是平面结构,氯苯分子中所有原 子都处于同一平面,故C正确;一CBHGCI有5种结构,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一CBHGCI取代,形成的同分异构体有 15种,故 D错误;故选 C。8,(2017-黄冈市高三 3月质量检测)薄荷醇的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薄荷醇属于芳香桂的含氧衍生物B.薄荷醇分子式为 CI0H20O,它是环己醇的同系物C.薄荷醇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 3种D.在一定条件下,薄荷醇能与氢气、漠水反应 答案 B解析薄荷醇分子内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怪的含氧衍生物,故A错误;薄荷醇分子式为 C10H20O,是环己醇的同系物,故 B 正确;薄荷醇环上的每个碳原子上均有碳氢键,则其环上 一氯取代物应该有 6 种,故 C错误;薄荷醇分子结构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与氢气、澳水反 应,故 D错误;答案为 Bo9、(2017-淮北市第一中学高三最后一卷)伏打电堆是由几组锌和银的圆板堆积而成,所有的圆 板之间夹放着几张盐水泡过的布。下图为最初的伏打电堆模型,由八组锌和银串联组成的圆 板堆积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原电池正极的电极方程式:O2+4e+4H+=2H2OB.电池长时间工作后,中间的布上会有白色固体颗粒生成,该固体颗粒为Ag23C.当电路中转移 0.2 mol电子时,消耗锌板的总质量为 52gD.该伏打电堆工作时,在银板附近会有Cb放出答案 C解析 该原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_+2H2O=4OH,故 A错误;锌比银活泼,所以 银不会被氧化,故 B错误;当电路中转移 0.2 mol 电子时,8组银锌电池,消耗锌 0.1X 8 mol=0.8 mol,锌板的总质量为 0.8X 65g=52g,故 C正确;该伏打电堆工作时,银板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不会有 Cl?放出,故 D错误。10、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溶液中一定含有A向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向 CuSO4溶液中滴加氢硫B酸向 KSCN和酸性 FeCl2溶液C中滴加 H2O2溶液向 5 mL0.2 mol-L1 NaOH 溶液D中滴几滴 0.1 mol-L1MgCb溶液,再滴加饱和 FeCH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转化成红褐色溶解度:Fe(OH)3H2SO4氧化性:H2O2Fe3+产生白色沉淀Ba2+答案 C解析向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车贝,也可能是硫酸钙等,故 A错误;向 CuSO4溶液中滴加氢硫酸,产生黑色沉淀,是因为生成的硫化铜不能溶 于稀硫酸,不是因为酸性 H2SH2SO4,故 B错误;向KSCN和酸性 FeCH溶液中滴加出。2溶液,过氧化氢将亚铁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溶液变红色,说明氧化性:出02才占+,故 C正确;向 5 mLO.2 mol-L_1 NaOH溶液中滴几滴 0.1 mol-L_1 MgCI?溶液,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再滴加饱 和 FeCb溶液,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不能证明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镁溶解度的大小,故D 错误。11、有 4种碳骨架如下的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a和 d是同分异构体 b和 c是同系物 a和 d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只有 b和 c 能发生取代反应A.C.B.D.解析 由图可知 a为 2甲基丙烯(CH3)2C=CH2,分子式为 C4H8;b 为新戊烷(CH3)4C,分 子式为 C5HI2;c 为 2 甲基丙烷(CH3)3CH,分子式为 C4H10;d 为环丁烷,分子式为 C4H8O故可知正确;d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错;a、d也能发生取代,故错;选 A。答案 A12、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可以替代食品添加剂中对人体有害的合成抗 氧化剂,用于多种食品保鲜等,如图所示是茶多酚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儿茶素A 的结构简式,关于这种儿茶素 A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分子式为 CI5H14O71 mol 儿茶素 A在一定条件下最多能与 7 mol H?加成 等质量 的儿茶素 A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和氢氧化钠反应消耗金属钠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 为 1:11 mol 儿茶素A与足量的浓漠水反应,最多消耗 Br2 4 molA.C.B.D.解析 儿茶素 A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所以 1 mol 儿茶素 A最多可与 6 mol H2加成;分 子中有 5个酚龛基、1个醇龛基,只有酚龛基与 NaOH反应,1 mol儿茶素 A最多消耗 5 mol NaOH,而醇龛基和酚龛基均能与 Na反应,1 mol儿茶素 A最多消耗 6 mol Na。酚龛基的 邻对位上氢原子均可与澳发生取代反应,因此 1 mol儿茶素 A最多可消耗 4 mol Br2o答案 D(人教版)化学20192019高考一轮练练题:选择题(2 2)含答案1、常温下,0.01 mol-LMOH 溶液的 pH 为 10。已知:2MOH(aq)+H2SO4(aq)=M2SO4(aq)+2H2O(1)AH=-24.2 kJ-moF1;H+(aq)+0H(aq)=H20(l)AH2=-57.3 kJ-moF 则 MOH在水溶液中电离的 AH为(A.+33.1 kJ-mol-1C.-81.5 kJ-mol1)B.+45.2kJmolTD.-33.1 kJ-mol1解析 根据题中 0.01 mol/L MOH 溶液的 pH=10,知 MOH为弱碱,MOH溶液与硫酸的 中和反应可以看做两个过程:(aq)=H2O(l)AH2,根据盖斯定律知=+(aq)+OH(aq)AH.H+(aq)+OfT+H2),则 AH=-AH2=(-24.2kJmolT)x|-(57.3 kJmolT)=+45.2kJmolT,B 项正确。答案 B2、易拉罐的主要成分为铝合金,其中以铝铁合金和铝镁合金最为常见。现取几小块易拉罐碎片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实验方案与现象、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方案现象、结论产生无色气体;含铝、铁、镁A加入盐酸三种金属有无色气体产生;含有镁、铝 两种金属加入盐酸后,所得溶液中再加入C少量 NaOH溶液用盐酸溶解并放置一会儿后,加D入 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含有铁元素产生白色沉淀;含有金属镁B加入 NaOH溶液解析 铝、铁、镁都可与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不能得出含铝、铁、镁三种金属的结论,A错误;铝、铁、镁三种金属中只有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无色气体,B错误;氢氧 化镁与氢氧化铝均为白色沉淀,C错误;用盐酸溶解后生成的亚铁离子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成 Fe3+,加入 KSCN溶液呈红色,D正确。答案 D3、某 lOOmL溶液可能含有 Nal NH4 Fe3 CO厂、SO广、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 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溶液一定存在 CO广和 SO广,一定不存在B.原溶液一定存在 Cl 一,可能存在C.原溶液中 c(CD 0.lmol*L_1D.若原溶液中不存在 Na+,则 c(CD 0.Olmol,所以 c(CD 20.lmol-L_1o A.原 溶液一定存在 CO广和 SO广、cr,一定不存在 Fe”,故 A正确;B.原溶液一定存在 C厂,可能 存在 Na*,故 B正确;C.原溶液中 c(CD 0.lmolL故 C正确;D.若原溶液中不存在 Na+,则 c(CD=0.lmoPL-1,故 D 错误。故选 D。4、已知:lmol晶体硅中含有 2molSi-Si键。Si(s)+O2(g)=SiO2(s)AH,其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化学键Si-04600=0500Si-Si176断开 lmol共价键所需能量/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硅光伏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B.二氧化硅稳定性小于硅的稳定性C ZH二一 988 kJ/molD.ZH二 a-c【答案】c【解析】A、晶体硅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选项A错误;B、根据化学键的键能判断,断裂lmd 二氧化硅需要的能量为 4X460kJ=lS40kJ,断裂 lmol晶体硅需要的能量为 2X 176kJ=354kJ,故二氧化 硅稳定性犬于硅的稳定性,选项 B错误;C、Si(s)心(g)=Si6(s)AH=(+176X2+500-460X4)kJ/mol=-98SkJ/mol,选项 C 正确;D、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H=-c,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C。5、(2017-钦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测试)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的原子序数依 次增加,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分别是元素X、Y的单质,甲 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K 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0.05 mol-L-1丙溶液的 pH为 1,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元素的非金属性:ZYXC.化合物 XYZ中只含共价键D.K、L、M中沸点最高的是 M答案 C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K、L、M 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 二元化合物,甲、乙分别是元素X、Y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K 是无色 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则 K为 SO2 0.05 mol-L-1丙溶液的 pH为 1,则丙为硫酸,根 据流程图,二氧化硫能够与水和氧气反应生总硫酸,因此 L 为水,乙为氧气,甲为 C 单质,X 为 C 元素;M 为二氧化碳,因此 W为 H元素、X为 C元素、Y为 O元素、Z为 S元素。根据 元素周期律中原子半径的规律,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0Z,故 B错误;化合物 COS属于共价化合物,其中只含共 价键,故 C正确;水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沸点最高的是水(L),故 D错误。6、(2017-银川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室温下,用 0.100 0 mol-L1盐酸分别滴 定 20.00mL浓度均为 0.100 0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滴定过程中溶液 pH随加入盐酸 体积V(HC1)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I 表示的是滴定氨水的曲线,当 V(HCl)=20mL 时:C(C)C(NH;)C(H+)C(OH_)B.滴定氨水消耗的 V(HCl)=20mL时,溶液的 pH=7且 c(NH+4)=c(Cl)C.滴定氢氧化钠溶液,V(HCl)20 mL 时可能有:c(Cr)c(Na+)c(H+)c(OH-)D.当滴定氨水消耗 V(HCl)=10mL 时,有 2c(0H)-c(H)=C(NH+4)-C(NH3H2O)答案 B 解析 氨水是弱碱,氢氧化钠是强碱,在浓度相等的条件下氨水的pH值小于氢氧化钠的,则 II表示的是滴定氨水的曲线,当V,(HCI)=20mL时,二者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鮫,铁根水解溶液 显酸性,则有 c(cr)c(NHt)c(H+)c(OH),A正确;氨水和盐酸恰好反应时生成的氯化鮫水溶 液显酸性,因此当 pH=7时,滴定氨水消耗的/(HCI)20 mL,可能有:c(CF)c(Na+)c(H+)c(OH_),也可能是 c(CF)c(H+)c(Na+)cOH_),C正确;当滴定氨水消耗/(HCI)=10mL时,溶液中含有相同浓度的氯化钱和一水合氨,则根 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可知有:2c(OH)-c(H+)=c(NHt)-c(NH3-H2O),D正确,答案选 B。7、(2017-茂名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如图“叭 催化剂 I,.酒化酶 k 连续氧化启I淀粉 I 转化TC6Hi2C6|-凶-B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有机物中只有 C6H12O6属于糖类物质B.转化 1可在人体内完成,该催化剂属于蛋白质C.物质 C和油脂类物质互为同系物D.物质 A和 B都属于电解质答案 B8、2017-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实验班)第十次月考奎宁酸和莽草酸是某些高等植物特有的脂 环状有机酸,常共存在一起,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奎宁酸A.奎宁酸与莽草酸互为同分异构体莽草酸B.两种酸含有的官能团完全相同C.两种酸均能发生加成反应、聚合反应和取代反应D.等物质的量的奎宁酸和莽草酸分别与足量Na反应,同温同压下产生出的体积比为5:4答案 D 解析奎宁酸与莽草酸的不饱和度不同,分子式一定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莽 草酸含有碳碳双键,故 B错误;莽草酸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奎宁酸没有碳碳双 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 C错误;二者都含有理基和幾基,都可与钠反应,消耗钠的物质 的量之比为 5:4,故 D正确;故选 D。9、下列分子式表示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不含立体异构)判断正确的是()A.C2H4CI2 1 种C.C2H4O2 2 种答案 B解析 A项,C2H6的结构简式为 CH3-CH3,二氯代物有两种,即 CHCI2-CH3 CH2CI-CH2CI,故错误;B项,C4H10有 2种同分异构体,即 CH3-CH2-CH2-CH3 CH3-CH(CH3)-CH3,每种 结构都有 2种不同的氢原子,因此一渙代物有 4种,故正确;C项,此物质可以是 CH3COOH、HCOOCH3CH2(OH)-CHO,有 3种结构,故错误;D项,可以是 CH3CH2OH,也可以是 CH3-O-CH3,有 2种结构,故错误。10、(2017-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下列实验结论或推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漠水中加入苯,充分振 荡、静置一小粒金属钠投入装有B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分别向盛有 KI3溶液的 a、Cb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分别向含 Mi?+的草酸溶 液DX 和不含 MJ+的草酸 溶液 Y 高猛酸钾溶液在 溶中滴加酸性高猛 酸钾溶液液 X 中褪色较 快Mi?+也能还原高猛酸钾反应结束前一段 时间,钠浮在乙醇 表面a中溶液变蓝,b中产生黄色沉淀KI3溶液中存在:B.C4H9Br 4 种D.C2H6O3 种相应实验现象结论或推论A水层几乎呈无色苯与漠发生了反应密度:乙醇大于钠iF?i2+I答案 C解析渙水中加入苯,充分振荡、静置后,水层几乎呈无色是因为大部分的渙被苯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了,苯与渙没有发生反应,A不正确;一小粒金属钠投入装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 反应结束前一段时间,钠浮在乙醇表面,是因为钠表面有很多小气泡,从而使乙醇对钠产生 的浮力变大了而上浮于液面,不能由此比较钠与乙醇的密度大小,B不正确;分别向盛有Kb溶液的 a、b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和 AgNC3 溶液,a 中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有丘分子存在,b 中产生黄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厂存在,所以 KE溶液中存在可逆反应 13?12+厂,C正确;分 别向含 Mn?+的草酸溶液 X 和不含 Mr|2+的草酸溶液Y中滴加酸性高猛酸钾溶液,高猛酸钾溶 液在溶液 X 中褪色较快,说明 M+可以催化草酸还原高猛酸钾的反应,D不正确。I11、某烷桂相对分子质量为 86,如果分子中含有 3个一 CH3、2个一 CH?和 1个,则该结构的桂的一氯取代物(不考虑立体异构)最多可能有()A.9不中C.5种B.6不中D.4种H解析根据烷烂的通式C”H2“+2,14+2=86,解得 n=6,该分子是己烷,含有上述基团的分子有CH3CH2CH2CH(CH3)2和 CH3CH2CH(CH3)CH2CH3,CH3CH2CH2CH(CH3)2分子是不 对称分子,一氯代物有 5种,CH3CH2CH(CH3)CH2CH3分子是对称分子,一氯代物有 4种,共 9种,选 A。答案 A12、膳食纤维具有突出的保健功能,是人体的“第七营养素”。木质素是一种非糖类膳食纤维。其单体之一芥子醇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芥子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芥子醇分子中有两种含氧官能团B.芥子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1 mol芥子醇与足量浓漠水反应,最多消耗 3 mol Br2D.芥子醇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氧化、取代、加成解析 芥子醇分子中的三种含氧官能团分别为瞇键、酚龛基和醇龛基;苯和乙烯都是平面 结构,通过单键的旋转,可以使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由于酚类与澳水反应通常在 酚龛基的邻、对位氢原子上,但芥子醇中这些位置均被其他基团占据,故只有碳碳双键与 澳水发生加成反应;芥子醇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醇龛基,故能发生加成、取代和氧 化反应。答案 D(人教版)化学20192019高考一轮练练题:选择题(3 3)含答案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反应的实质是AF+3NH3-3H2O=A1(OH)3 I+3NH:B.存在于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常用加入明矶等电解质的方法进行处理C.镁铝合金既可完全溶于过量盐酸又可完全溶于过量NaOH溶液D.依据铝热反应原理,能发生反应 2Al+3MgO高温,3Mg+AI2O3解析 B项中明矶只能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降,不能除去重金属离子;C项中 Mg不能溶 于 NaOH溶液;D项中 Mg的金属性比 A1强,故 A1与 MgO不能发生铝热反应。答案 A2、(2017-洛阳期末)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氧化D.原电池中一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解析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晶体硅,A项错误;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 外电路由负极(锌)流向正极(铜),B项正确;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失去电子 被氧化,C项正确;由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可知原电池中一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 确。答案 A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 Na:Mg2 Fe2 H HCOJ、OH、C厂、NOJ、厂中的若干种,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后,溶液中有 A1CV生成,则原溶液中能大最共存的离子最多有A.4种 B.5种 C.6 种 D.7种【答案】B【解析】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后,溶液中有A10J生成,说明溶液呈碱性,Mg2 Fe2 H HCO3-都与 0H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所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最多有Na:0H C厂、N03 r 5种。答案选B.4、出和 I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H2(g)+l2(g)D2HI(g)AH=a kJ mol1b kJmol-iy键断裂已知:G3键断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断幵 1 mol H H键和 1 mol 1一 1键所需能量大于断幵 2 mol H I键所需能量C.断幵 2 mol H I键所需能量约为(c+b+a)kJD.向密闭容器中加入 2 mol出和 2 mol 1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 2a kJ【答案】B【解析】A.出和 1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H2(g)+l2(g)-2HI(g)AH=-a kJ mol1,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故 A正确;B.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 学键放出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大于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断开 lmol H-H键和 lmol 1-1键所需能量小于断开 2mol H-I键所需能量,故 B错误;C.H=反应物断裂化学键需要的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bkJ/mol+ckJ/mol-2H-l=-akJ/mol,得到断开 2mol HT 键所需能量约为(a+b+c)kJ,故C正确;D.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依据焙变意义分析,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出和 2molI:,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 2a kJ,故 D正确;故答案为 3。点睛:化学反应的本质是键的断裂与形成,且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则化学变化的 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根据反应恰变=反应物断裂化学键需要的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判断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并由此分析解题。5、(2017-高三上学期精英对抗赛理综)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m、n、p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r是元素 Y的常见单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q 的水溶液呈碱性,常温下 0.01 mol-L1 s溶液的 pH为 12,q、s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上述物 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XYCOH,故错误;B项,仅含碳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是桂,且随碳原子数的增多,其状态 变化是由气态、液态到固态,故正确;C项,Y的氢化物是出0,属于共价化合物,属于分子 晶体,Z的氢化物是 NaH,属于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沸点比分子晶体的高,故错误;D 项,可以组成 NaHCO3 NaHC2O4 CH3COONa 故错误。6、(2017-安徽省安庆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下图为 0.100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0.100 mol-L-1的 HA和 HB的滴定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己知 lg20.3)()加入NaOHNaOH溶液体积/mL/mLA.HB是弱酸,b点时溶液中 c(B)c(Na+)c(HB)B.a、b、c三点水电离出的 c(H+):abc(Na+)c(HB),A正确;a、b两点酸均是过量的,抑制 水的电离,HA是强酸,抑制程度最大。c点恰好反应生成的 NaB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因此 三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H+):abr(X)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15;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 条件下可发生下图转化关系。其中 R为 10电子分子,是一种常见的无机溶剂。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单质YMM单质X=X=R R单质Z ZA.X 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16列B.X、Y、Z元素两两之间均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C.X、Y、Z元素形成的单质均具有强还原性D.R的沸点高于 M的沸点答案 C 解析 R为 10电子分子,是一种常见的无机溶剂,则R为出 0,即含有 H、O元素,则另一 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15 1 8=6,此元素为 C元素,由原子半径的大小:r(Y)r(X)r(Z),可 知 X 为 O元素、Y 为 C 元素、Z为 H元素;M 为 CO或 C02;氧元素为第 VIA族元素,位于周 期表中第 16列,故A正确;X、Y、Z元素两两之间均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 1:1的化合物,如 CO、H2O2 C2H2,故 B正确;C、出有较强还原性,而。2 具有强氧化性,故 C 错误;出 0 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点相对较高,故 D正确。6、已知AgCl在水中的溶解是吸热过程。不同温度下,AgCl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如图所示。已知 0温度下 Ksp(AgCl)=1.6X10-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gc(Ag+)/mobL)/mobL_1_1A.TXT2B.a=4.0X1()YC.M点溶液温度变为 0时,溶液中 C的浓度不变D.Q 时饱和 AgCl 溶液中,c(Ag+)、c(C)可能分别为 2.0X10-5HIOLLT、4.0X 10-5 mol-L1答案 B解析 氯化银在水中溶解时吸收热量,温度越高,Ksp越大越大,在2时氯化银的 Ksp大,故丁 2Ti,A错误;氯化银溶液中存在着溶解平衡,根据氯化银的溶度积常数可知a=pl.6X 4.0X105,B 正确;氯化银的溶度积常数随温度减小而减小,则 M 点溶液温度变为八时,溶 液中 C 厂的浓度减小,C 错误;丁 2时氯化银的溶度积常数大于 1.6X10-9,所以2时饱和 AgCI溶液中,c(Ag+)、c(CF)不可能为2.0X10_5mol-L_ 4.0X 10_5mol-L_1,D 错误,答案选 B。7、(2017-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 12月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2H6和 C9H20 定互为同系物B.丙氨酸和苯丙氨酸脫水缩合,最多可生成3种二肽C.葡萄糖在人体内被氧化,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D.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秋 NH4)2SO4溶液,有沉淀析出,再加水沉淀会溶解答案 B解析 C2H6和 C9H2O均是烷姪,一定互为同系物,A正确;氨基和幾基脱去一分子水形成肽键,则丙氨酸和苯丙氨酸脱水缩合,最多可生成4种二肽,B错误;葡萄糖在人体内被氧化,最 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C正确;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有 沉淀析出,再加水沉淀会溶解,属于蛋白质的盐析,D正确,答案选 B。8、某农民偶然发现他的一头小母牛食用腐败草料后,血液不会凝固。化学家由此得到启发,从腐败草料中提取出结构简式为下图所示的双香豆素。下列关于双香豆素的推论中错误的是()OHOHOHOH)A.分子式为 C19H12O6,有望将它发展制得一种抗凝血药B.它无嗅并略具芳香味,因而可用来制备致命性出血型的杀鼠药C.可发生水解、加成、氧化反应D.它与足量 NaOH溶液反应,消耗 NaOH 6 mol答案 D9、(2017-湖北省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分子式为C4H8O的三元环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5种C.7种)B.6种D.8种答案 c解析 分子式为 C4H8O的三元环同分异构体包括:三碳的环,另有一个一CH2OH或一 0CH3各一种,或一个一 0H、一个一 CH3有二种,共 4种;(2)环氧乙烷,另有一个一 CH2CH3或两个-CH3,共有 3种。总共有 7种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 C。10、(2017-桂林市桂林中学高三 5 月全程模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 的是()选项操作测定等浓度的 NazCCh和ANa2SO3溶液的 pH滴加稀 NaOH溶液,将湿 润B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 管口试纸不变蓝NH1前者 pH比后者大非金属性:sc现象结论不能确定原溶液中含将 HI溶液与 CCb溶液在 试C管中混合,加入 Fe(NC)3)3溶液,振荡,静 置下层液体显紫红氧化性:Fe3+12色将淀粉溶液与少量稀硫酸 混D合加热,然后加入新制 的CU(OH)2悬浊液,并加 执八、无砖红色沉淀淀粉未发生水解答案 B解析 元素的非金属性要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 非金属性也愈强,Na2SO3中硫不是最高价,故 A错误;滴加稀 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 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可能是浓度太稀,不能确定原溶液中含NH;,故 B正确;将 HI溶液与 CCb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加入 Fe(NO3)3溶液,振荡,静置,溶液中能将厂氧化的 可能是 HNO3,也可能是 Fe3+,无法确定谁将厂氧化,故 C错误;加入稀硫酸后淀粉水解,在检验水解产物时要先加入 NaOH使溶液呈碱性,否则 Cu(OH)2会被多余的稀硫酸中和,达 不到检验的效果,故 D错误。11、分子式为 C7H7CI,且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结构)()A.3种B.4种D.6种C.5种解析 可以认为 C7H7CI由氯原子取代甲苯上的氢原子而得。氯原子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有邻、间、对 3种结构,氯原子取代甲基上的氢原子有1种结构,共 4种。答案 B12、丹参素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OOHA.丹参素在 C上取代 H的一氯代物有 4种B.在 Ni催化下 1 mol丹参素最多可与 4 mol H2加成C.丹参素能发生取代、消去、中和、氧化等反应D.lmol丹参素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生成4 mol H2解析 丹参素的烂基上有 5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故其一氯代物有 5种,A错误;丹参素 分子中含有 1个苯环,在 Ni催化下 1 mol 丹参素最多可与 3 mol H2加成,B错误;丹参 素含有一 COOH和一 OH,能发生取代、消去、中和、氧化等反应,C正确;lmol丹参素 在一定条件下与 4 mol钠反应,可生成 2 mol H2,D错误。答案 C(人教版)化学20192019高考一轮练练题:选择题(5 5)含答案1、(2017广西调研)某工厂用提取粗盐后的盐卤(主要成分为MgCl2)制备金属镁,其工艺流程 如下。盐卤足量的石灰浆Mg(OH)2晅迤酸|MgCb溶液|擾胡 MgCb 5*僧皿血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实验室实施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B.Mg(0H)2-MgCb 的离子方程式为:Mg(0H)2+2H+=Mg2+2出 0C.操作是将 MgCl2溶液蒸干后冷却结晶D.操作阴极和阳极产物的质量比是24:71解析 操作为过滤,A项正确;Mg(0H)2MgCb为中和反应,B项正确;由 MgCb溶 液获得氯化镁晶体不能用加热蒸干的方法,因为加热促进Mg2+水解,生成的盐酸易挥发,导致水解彻底,蒸干后不能得到氯化镁晶体,c项错误;操作为电解熔融的氯化镁,阳 极得到C12,阴极得到金属 Mg,D项正确。答案 C2、下列事实不能用原电池原理解释的是()A.将镁粉、铁粉和食盐一块加到水中迅速反应放热B.铁被钝化处理后不易腐蚀C.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 CuSO4溶液后反应速率加快D.镀层破损后,镀锌铁比镀锡铁更耐用解析 将镁粉、铁粉和食盐一块加到水中,构成原电池装置,金属镁是负极,镁和水的反 应是放热反应,形成原电池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能用原电池原理解释,A不符合题意;铁被钝化后,在金属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金属氧化膜,保护内部金属不易被腐蚀,不能用原电池原理解释,B符合题意;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 CuSO4溶液后,金属锌 可以和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Zn、Cu、硫酸会构成原电池装置,Zn为负极,使得 Zn和 硫酸的反应速率加快,能用原电池原理解释,C不符合题意;镀层破损后,镀锌铁和潮湿 空气形成的原电池中,金属 Zn为负极,Fe为正极,Fe被保护,镀锡铁和潮湿空气形成的 原电池中,金属Fe为负极,Sn为正极,Fe被腐蚀速率加快,镀锌铁比镀锡铁更耐用,能 用原电池原理解释,D不符合题意。答案 B3、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 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 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