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安全知识讲座4999965779.pptx
长江水利 会安全知识讲座一、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一、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开展态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开展态势与依然严峻的现状并存。势与依然严峻的现状并存。安全生产的阶段性特征和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决定我安全生产的阶段性特征和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决定我国非煤矿山事故总量依然处于高位状态国非煤矿山事故总量依然处于高位状态 安全状况相对于经济社会开展水平,呈非对称抛物安全状况相对于经济社会开展水平,呈非对称抛物线函数关系,大致可划分为线函数关系,大致可划分为4 4个阶段:个阶段:一是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经济快速开展,生产安一是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经济快速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多发;全事故多发;二是工业化中级阶段,生产安全事故到达顶峰并逐二是工业化中级阶段,生产安全事故到达顶峰并逐步得到控制;步得到控制;三是工业化高级阶段,生产安全事故快速下降;三是工业化高级阶段,生产安全事故快速下降;四是后工业化时代,事故稳中有降,死亡人数很少。四是后工业化时代,事故稳中有降,死亡人数很少。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快速增长的特定区间时,生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快速增长的特定区间时,生产安全事故也相应地较快上升,并在一个时期内处于高位产安全事故也相应地较快上升,并在一个时期内处于高位波动状态,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生产安全事故的波动状态,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生产安全事故的“易发期易发期。所谓。所谓“易发,是指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较多。这个期易发,是指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较多。这个期间,一方面经济快速开展社会生产活动和交通运输规模急间,一方面经济快速开展社会生产活动和交通运输规模急剧扩大;另一方面安全法制尚不健全,政府安全监管机制剧扩大;另一方面安全法制尚不健全,政府安全监管机制不尽完善,科技和生产力水平较低,企业和公共安全基础不尽完善,科技和生产力水平较低,企业和公共安全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教育与培训相对滞后,这些因素都容易导仍然比较薄弱,教育与培训相对滞后,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事故多发。致事故多发。重点行业领域事故明显下降,特重点行业领域事故明显下降,特别是煤炭、交通等领域事故下降幅别是煤炭、交通等领域事故下降幅度较大,安全生产状况得到改善。度较大,安全生产状况得到改善。在全国煤炭产量比在全国煤炭产量比20022002年增加年增加11.3511.35亿吨、亿吨、增长增长80%80%的情况下,的情况下,20072007年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年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人数比20022002年分别下降年分别下降4.3%4.3%和和45.9%45.9%,煤炭百万,煤炭百万吨死亡率比吨死亡率比20022002年下降了年下降了69.9%69.9%。在全国机动车数量比在全国机动车数量比20022002年增长年增长1 1倍、到达倍、到达1.61.6亿辆的情况下,亿辆的情况下,20072007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比数比20022002年减少年减少2773227732人,下降了人,下降了25.4%25.4%,万车死,万车死亡率由亡率由13.713.7下降到下降到5.15.1。危险化学品、农业机械、火灾、金属和非金属危险化学品、农业机械、火灾、金属和非金属矿山、水上交通、烟花爆竹等事故均有幅度不等矿山、水上交通、烟花爆竹等事故均有幅度不等的下降。电力、特种设备、旅游等行业领域安全的下降。电力、特种设备、旅游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取得新进展。建筑施工、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生产取得新进展。建筑施工、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很大努力。工作做出了很大努力。2002200720022007年几个国际通用指标变化:年几个国际通用指标变化:1、亿元、亿元GDP10万亿增至万亿增至24万亿死亡万亿死亡率从率从1.33降到降到0.413;2、10万工矿商贸从业人员死亡率从万工矿商贸从业人员死亡率从4.5降降到到3.5;3、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从、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从13.7降到降到5.1;4、百万吨煤死亡率从、百万吨煤死亡率从4.9降到降到1.485。形势依然严峻:形势依然严峻:2003年年2006年:年:一次死亡一次死亡10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人以上的特大事故488488起,平均起,平均3 3天天一起;一起;发生一次死亡发生一次死亡30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5252起,起,平均每月一起。平均每月一起。2007年:年:死亡:死亡:278278人人/天,天,1212人人/小时,小时,1 1人人/5/5分钟分钟二、安全生产法及法律法规二、安全生产法及法律法规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宪宪 法法安全生产基本法安全生产基本法相关法相关法专项法专项法国际公约国际公约地方法规地方法规国家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行业标准部门规章部门规章地方规章地方规章安全生产基本法安全生产基本法 :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专项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生产专项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海上交通安全法、矿山安全法海上交通安全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相关法: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工安全生产相关法: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会法、矿产资源法、铁路法、公路法、会法、矿产资源法、铁路法、公路法、民用航空法、港口法、建筑法、煤炭法、民用航空法、港口法、建筑法、煤炭法、电力法电力法安全生产法律安全生产法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1、安全生产法的立法背景 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很不稳定,重大、特大事故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很不稳定,重大、特大事故连续发生。在连续发生。在 中央提出依法治国的方针指引下,中央提出依法治国的方针指引下,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安全生产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制定的。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制定的。2 2、安全生产法的调整对象、安全生产法的调整对象 安全生产法是一部调整安全生产方面社会安全生产法是一部调整安全生产方面社会关系的专门法律。法律的调整对象是指法律所调关系的专门法律。法律的调整对象是指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经法律调整后产生的权利和义务整的社会关系,经法律调整后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就是法律关系。关系就是法律关系。3 3、安全生产法制定的基本原则、安全生产法制定的基本原则 1 1人身安全第一的原则;人身安全第一的原则;2 2预防为主的原则;预防为主的原则;3 3权责一致的原则;权责一致的原则;4 4社会监督、综合治理的原则;社会监督、综合治理的原则;5 5依法从重处分的原则依法从重处分的原则4、安全生产法的立法宗旨、安全生产法的立法宗旨安全生产法第一条开宗明义的规定:“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开展、制定本法。5 5、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1 1、安全生产法适用的广义范围、安全生产法适用的广义范围 安全生产法适用于我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安全生产法适用于我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包括各种所有制的生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包括各种所有制的生产经营单位、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及各类事产经营单位、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及各类事业单位和其他中介机构等单位。业单位和其他中介机构等单位。2 2、安全生产法适用的特别范围、安全生产法适用的特别范围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铁路交通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铁路交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交全、道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交通安全另有规定,适用其规定。没有规定的,适通安全另有规定,适用其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用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法的章节内容安全生产法的章节内容 1 1、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共共1515条,主要说明安全生产法制定的目的、适用条,主要说明安全生产法制定的目的、适用范围等。范围等。2 2、第二章、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共共2828条,主要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设施和设条,主要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设施和设计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标准等。计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标准等。3 3、第三章、第三章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共共9 9条,主要是对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之间的条,主要是对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之间的劳动合同中安全保障的规定等。劳动合同中安全保障的规定等。4 4、第四章、第四章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共共1515条,主要是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作出的各项条,主要是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作出的各项规定等。规定等。5 5、第五章、第五章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共共9 9条,主要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建立生产条,主要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建立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的责任等。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的责任等。6 6、第六章、第六章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 共共1919条,规定了本法的各种行政处分、行政处分以条,规定了本法的各种行政处分、行政处分以及刑事处理的详细规定等。及刑事处理的详细规定等。7 7、第七章、第七章 附附 则则 共共2 2条,对危险物品、重大危险源的定义作出规定。条,对危险物品、重大危险源的定义作出规定。安全生产法确立了七项基本法律制度:安全生产法确立了七项基本法律制度:1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2 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3 3、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 4 4、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 5 5、安全中介效劳制度、安全中介效劳制度6 6、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7 7、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一、一把手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以下职责一、一把手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以下职责: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四催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四催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产安全事故隐患;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预案;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七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七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第条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第条二、生产经营单位应承担的主要职责:二、生产经营单位应承担的主要职责:一安全生产条件;一安全生产条件;二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二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三安全生产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置;三安全生产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置;四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四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安全资格;五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的规定五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的规定 六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和资格六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和资格 七建设工程安全设施七建设工程安全设施“三同时及审批、验收;三同时及审批、验收;八建设工程的安全条件论证与安全评价;八建设工程的安全条件论证与安全评价;九安全警示标志;九安全警示标志;十对设备安全管理的要求含特种设备;十对设备安全管理的要求含特种设备;十一对生产工艺、设备的要求;十一对生产工艺、设备的要求;十二对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十二对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十三生产设施、场所安全距离和紧急疏散的规定十三生产设施、场所安全距离和紧急疏散的规定 十四对危险作业的管理爆破、吊装作业十四对危险作业的管理爆破、吊装作业;十五劳动防护用品的规定;十五劳动防护用品的规定;十六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主要职责;十六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主要职责;十七共同作业、交叉作业的规定;十七共同作业、交叉作业的规定;十八生产经营工程、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十八生产经营工程、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的安全管理的安全管理 十九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十九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第条人员缴纳保险费。第条安全生产法律责任安全生产法律责任事故责任种类事故责任种类安全生产法律责任安全生产法律责任消除危险消除危险赔偿损失赔偿损失行政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处分行政处分行政处分行政处分管制管制拘役拘役有期徒刑有期徒刑刑法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构成犯罪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一重大责任事故罪一重大责任事故罪 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三危险物品肇事罪三危险物品肇事罪 四重大工程安全事故罪四重大工程安全事故罪 五重大教育设施安全事故罪五重大教育设施安全事故罪 六消防责任事故罪六消防责任事故罪 七重大飞行事故罪七重大飞行事故罪 八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八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 九交通肇事罪九交通肇事罪 十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事故罪十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事故罪 十一瞒报或者谎报事故罪十一瞒报或者谎报事故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责任事故罪: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七年以下有期徒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刑。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重大责任事故罪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重大责任事故罪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定罪标准:定罪标准:“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是指: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是指:1.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3.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形。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形。量刑情节的规定量刑情节的规定“情节特别恶劣是指:情节特别恶劣是指:1.造成死亡三人以上,或者重伤十人以上的;造成死亡三人以上,或者重伤十人以上的;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三百万元以上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三百万元以上的;3.其他特别恶劣的情形。其他特别恶劣的情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2003年年1111月月2424日国务院第日国务院第393393号令公布建号令公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自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自20042004年年2 2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的特点: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的特点:建筑施工范围广,普及各行业、地区;建筑施工范围广,普及各行业、地区;工程质量事故常常引起安全事故,导致发生重大工工程质量事故常常引起安全事故,导致发生重大工程安全事故;程安全事故;本身作业危险性大,建筑工程多属地下、地面、高本身作业危险性大,建筑工程多属地下、地面、高空作业,面临着固有的和不可预见的危险因素和灾空作业,面临着固有的和不可预见的危险因素和灾害威胁;害威胁;建筑事故发生率高,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仅次于采建筑事故发生率高,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仅次于采矿业,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矿业,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建筑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建筑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一是工程建设各方的安全责任不明确。一是工程建设各方的安全责任不明确。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以及设备租赁、拆装单位二是安全投入严重缺乏。二是安全投入严重缺乏。三是安全职责任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明确、三是安全职责任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明确、不健全、不落实,管理混乱;不健全、不落实,管理混乱;四是建筑事故应急救援制度不完善;四是建筑事故应急救援制度不完善;五是从业人员的素质低。五是从业人员的素质低。一、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一、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一规定建设单位安全责任的必要性;一规定建设单位安全责任的必要性;二建设单位应当如实向施工单位提供有关施工资料;二建设单位应当如实向施工单位提供有关施工资料;三建设单位不得向有关单位提出非法要求,不得压缩三建设单位不得向有关单位提出非法要求,不得压缩合同工期;合同工期;四必须保证必要的安全投入;四必须保证必要的安全投入;五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购置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五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购置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设施、器材和用具;设备、设施、器材和用具;六开工前报送有关安全施工措施的资料;六开工前报送有关安全施工措施的资料;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时候,提供有关的安全施工措施的资料。上报安全施工的措施七关于撤除工程的特殊规定。七关于撤除工程的特殊规定。二、勘察、设计及工程监理等单位的安全责任二、勘察、设计及工程监理等单位的安全责任:一勘察单位的安全责任一勘察单位的安全责任1.1.勘察单位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业勘察单位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业绩应当符合规定,取得相应的等级资质证书,编制建绩应当符合规定,取得相应的等级资质证书,编制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的活动。设工程勘察文件的活动。2.2.勘察必须满足工程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勘察必须满足工程强制性标准的要求。3.3.勘察单位提供的勘察文件应当真实、准确,满足安全勘察单位提供的勘察文件应当真实、准确,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生产的要求。4 4、勘察单位应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采取措施保证各、勘察单位应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采取措施保证各类管线、设施和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类管线、设施和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二设计单位的安全责任二设计单位的安全责任1.1.设计单位必须取得相应的等级资质证书,在许可的范围设计单位必须取得相应的等级资质证书,在许可的范围内承揽设计业务。内承揽设计业务。2.2.设计单位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设计,保证设计设计单位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设计,保证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质量和施工质量。3.3.设计单位应当考虑施工安全和防护需要,对涉及施工安设计单位应当考虑施工安全和防护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环节和部位,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全的重点环节和部位,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4.4.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以及特殊结构的工程时,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以及特殊结构的工程时,提出安全措施。提出安全措施。5.5.设计单位和注册执业人员对设计负责。设计单位和注册执业人员对设计负责。三工程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三工程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1.1.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制性标准。2.2.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事故隐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节严重的,应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节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当要求施工单位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3.3.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对建设工程承担监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对建设工程承担监理职责。理职责。四有关单位的安全责任四有关单位的安全责任1.1.提供机械设备和配件的单位的安全责任提供机械设备和配件的单位的安全责任2.2.出租单位的安全责任出租单位的安全责任3.3.现场安装、拆卸单位的安全责任现场安装、拆卸单位的安全责任三、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三、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一施工单位的安全资质一施工单位的安全资质二主要负责人和工程负责人的安全施工责任二主要负责人和工程负责人的安全施工责任三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置三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置四总承包单位与分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四总承包单位与分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五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管理五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管理六安全警示标志和危险部位的安全防护设施六安全警示标志和危险部位的安全防护设施七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七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八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八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特种设备是指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特种设备是指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条例备。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条例 国务院国务院令第令第373373号,特种设备有锅炉、压力容器含气号,特种设备有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大型游乐设施。立法的目的是: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防止立法的目的是: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们群众生命和财产促进经济和减少事故,保障人们群众生命和财产促进经济开展。开展。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规定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规定 1.1.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标准要求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标准要求的特种设备。使用前,应当核对是否附有特种设备安特种设备。使用前,应当核对是否附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相关文件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全监察条例规定的相关文件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2.2.使用登记使用登记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30日内,应当日内,应当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3.3.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 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4.4.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 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查。检查。5.5.特种设备定期检测检验特种设备定期检测检验 特种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检验。特种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检验。6.6.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和隐患的处理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和隐患的处理 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现异常情况,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现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故障,方可重新投入使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故障,方可重新投入使用。用。7.7.报废注销报废注销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使用年限,应当及时予以报废。或者超过使用年限,应当及时予以报废。8.8.应急管理应急管理 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9.9.公共效劳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公共效劳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10.10.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 消防法 19981998年年4 4月月29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消防法,自审议通过消防法,自19981998年年9 9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立法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火灾,保护公民人身、立法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火灾,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障 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1 1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2 2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企业和所属各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企业和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3 3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4 4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5 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6 6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其次,根据自身规模、火灾危险性大小、离当其次,根据自身规模、火灾危险性大小、离当地地 消防队的远近,确定是建立专职消防队,还消防队的远近,确定是建立专职消防队,还是义务消防队。是义务消防队。第三,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消防演习。第三,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消防演习。第四,作好安全出口的标识,让每个职工掌握第四,作好安全出口的标识,让每个职工掌握最正确紧急撤离路线。最正确紧急撤离路线。事故应急管理 一、一、背景介绍与法规要求背景介绍与法规要求1、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1.11.1工业生产事故的后果呈扩大趋势工业生产事故的后果呈扩大趋势 工业生产的开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工业生产的开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同时,生产事故有扩大的趋势。平,但同时,生产事故有扩大的趋势。危险化学品生产规模化导致有限区域聚集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规模化导致有限区域聚集的危险化学品和能量越来越大,一旦发生事故,其危险化学品和能量越来越大,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越来越大。后果越来越大。19741974年年6 6月月1 1日,英国弗利克斯波罗日,英国弗利克斯波罗FlixboroughFlixborough的的NyproNypro工厂发生环己烷爆炸,炸毁了当时英国唯一的工厂发生环己烷爆炸,炸毁了当时英国唯一的一座已内酰胺工厂,造成一座已内酰胺工厂,造成2828人死亡、人死亡、8989人厂内人厂内3636人人受伤,经济损失达受伤,经济损失达2.5442.544亿美元亿美元 1976 1976年,意大利北部小镇塞维索年,意大利北部小镇塞维索SevesoSeveso一农一农药厂药厂TCDDTCDD泄漏。泄漏。20002000多人中毒,多人中毒,2222万居民疏散。万居民疏散。四氯二苯并二噁烷,二噁英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四氯二苯并二噁烷,二噁英中毒性最大的一种 19841984年年1212月月3 3日,日,联合碳化联合碳化物公司设在印度博帕尔的农药厂物公司设在印度博帕尔的农药厂发生甲基异氰酸酯发生甲基异氰酸酯GH3-NCOGH3-NCO泄漏,致泄漏,致20002000多人死亡、多人死亡、5 5万人万人失明、失明、2020万人受伤。是世界工业万人受伤。是世界工业史上绝无仅有的大惨案。史上绝无仅有的大惨案。1.2 1.2 应对失策造成严重后果应对失策造成严重后果 19931993年年8 8月月5 5日,我国南方某市化学危险品日,我国南方某市化学危险品 仓库发生特大爆炸事故仓库发生特大爆炸事故 ,在没有应急预案、在没有应急预案、缺乏专业装备和专业救援队伍的情况下缺乏专业装备和专业救援队伍的情况下,消防消防官兵前赴后继官兵前赴后继,还是无法控制事故还是无法控制事故,发生屡次连发生屡次连锁性爆炸锁性爆炸,燃烧长达燃烧长达1616小时小时,造成了造成了1515人死亡人死亡,200,200多人受伤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52.5亿元亿元,致致使该市大面积停电停水使该市大面积停电停水,很多工厂被迫停产。很多工厂被迫停产。19941994年年6 6月月1616日,我国南方某市一织日,我国南方某市一织染厂发染厂发 生大火生大火,次曰凌晨次曰凌晨3 3 时时,大火基本扑灭。现场留大火基本扑灭。现场留下一个中队扑灭余火下一个中队扑灭余火 ,因力量缺乏和装备简陋因力量缺乏和装备简陋 ,不得不组织没有接受任何消防培训不得不组织没有接受任何消防培训 的的 400 400 多多名工人增援名工人增援 ,现场负责人指挥消防队员和工人现场负责人指挥消防队员和工人进入过火厂房进入过火厂房 ,厂房突然发生倒塌厂房突然发生倒塌 ,造成造成 93 93 人死亡人死亡 其中其中 92 92 名工人名工人 ,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95159515万元。万元。2003 2003年年1212月月2323日日,重庆重庆川东川东 北气矿突然发北气矿突然发生井喷事故生井喷事故 ,富含硫化氢的气体喷射富含硫化氢的气体喷射 30 30 多米多米高高 ,大量硫化氢气体喷涌而出大量硫化氢气体喷涌而出 ,随空气沿高随空气沿高桥镇、正坝镇、麻柳乡的峡谷地带迅速桥镇、正坝镇、麻柳乡的峡谷地带迅速 蔓延蔓延 ,距离气井距离气井 较近的开县较近的开县 4 4 个乡镇数万人受灾。个乡镇数万人受灾。27 27 日上午日上午 11 11 时时 ,川东北气矿川东北气矿16H16H井喷成功实井喷成功实施压井封堵。事故造成施压井封堵。事故造成 243 243 人死亡、人死亡、1 1万多人万多人不同程度中毒不同程度中毒 ,10,10 万群众被紧急疏散。万群众被紧急疏散。2、国外简况、国外简况德国:应急救援的协调主要依靠各州和中心城市德国:应急救援的协调主要依靠各州和中心城市的政府。国家预防和保护中心的政府。国家预防和保护中心CNPPCNPP19561956年年成立成立英国:英国:HSEHSE于于19841984年提出的重大工业事故控制年提出的重大工业事故控制指南中规定了应急响应的要求。指南中规定了应急响应的要求。俄罗斯:俄罗斯:19891989年,前苏联政府成立了年,前苏联政府成立了“紧急事紧急事 务国家务国家 会。俄罗斯,会。俄罗斯,“俄联邦民防、应俄联邦民防、应急与减灾部急与减灾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19931993年,应急管理署年,应急管理署 :联邦应急管理署联邦应急管理署19791979年成立年成立 1986 1986年国会通过了年国会通过了SUPERFUNDSUPERFUNDSARASARA法的修法的修正案,该法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最高法律依据。正案,该法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最高法律依据。1992 1992年,年,OSHAOSHA的高度危险化学品处理过程的高度危险化学品处理过程的安全管理的安全管理PSMPSM及及EPAEPA的预防化学泄漏事的预防化学泄漏事故的管理程序故的管理程序RMPRMP中都有相关要求。中都有相关要求。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劳工组织ILO:19881988年,重大事故控制实用手册年,重大事故控制实用手册 1991 1991年,重大工业事故的预防年,重大工业事故的预防 1990 1990年,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年,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 公约公约170170公约公约 1993 1993年,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年,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 都提出了应急预案的要求。都提出了应急预案的要求。3 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关于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关于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求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以下职责:全生产工作负有以下职责: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四催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四催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援预案;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第六十八条第六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第六十九条第六十九条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组织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运转。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8 8、建立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加快全国生、建立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加快全国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国家生产安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国家生产安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充分利用现有的应急救援资充分利用现有的应急救援资源,建立具有快速反映能力的专业化救援队伍,源,建立具有快速反映能力的专业化救援队伍,提高救援装备水平,增强生产安全事故的抢险救提高救援装备水平,增强生产安全事故的抢险救援能力。加强区域性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基地建设。援能力。加强区域性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基地建设。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加强国家、省区、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加强国家、省区、市、市地、县市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市、市地、县市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和生产安全预警机制。工作,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和生产安全预警机制。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