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5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共17个专题,含解析).pdf

    • 资源ID:87845883       资源大小:8.09M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5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共17个专题,含解析).pdf

    2015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一 组成细胞的分子.-1-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2-专题三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3-专题四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4-专题五 细胞的生命历程.-7-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7-专题七 遗传的基本规律.-10-专题八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16-专题九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7-专题十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8-专题十一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5-专题十二 植物的激素调节.-25-专 题 I三 种群和群落.-27-专题十四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28-专题卜五 生物技术实践.-31-专题十六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4-专题卜七 实验与探究.-39-专题一组成细胞的分子考点1细胞中的有机物考点2有机物的鉴定及细胞中的无机物(2015福建卷,1,6 分)1.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A、都含有20种氨基酸 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基本知识,考查识记和判断能力。难度较小。解析 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数约有20种,不是每种蛋白质都含20种氨基数,A 错误;蛋白质可以在细胞内外发挥作用,甚至可以在体外发挥作用,如某些酶,B 错误;蛋白质是由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其特有的空间结构,C 正确;蛋白质的功能多种多样,只有作为酶的蛋白质可以催化生物化学反应,D 错误。(2015新课标卷I,1,6 分)1.下列叙述埼送的是A.DNA与 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甘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答案】D【解析】组 成 DNA的单体是脱氧核甘酸,其元素组成是C、H、0、P、N;而 ATP的全称是腺喋岭核甘三磷酸,与核甘酸的组成相似,其组成元素也是C、H、。、P、N,A 正确。tRNA只含有一个三联体,对应三个碱基,只有一个反密码子,B 正确。T2噬菌体为DNA病毒,其核酸为脱氧核糖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甘酸,C 正确。细菌为原原生物,其细胞内只有 种核糖体细胞器,不存在着复杂的细胞器,如线粒体等,D 错误。(2015新课标卷H,2,6 分)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 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端粒的知识,考查知识的记忆及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难度较小。依据端粒学说,端粒酶存在于染色体的两端,以此排除A 选项(大肠杆菌无染色体);依据端粒酶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判定端粒酶应该是逆转录酶而非RNA聚合酶,故 B 错;正常细胞的端粒DNA序列在每次分裂后会缩短一截,故 D 项错误。专题二细胞的基本结构考 点 1细胞的多样性。统一性、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考点2细胞器、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2015安徽卷,1,6 分)血浆中的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分泌蛋白。下表列出的抗体肽链合成与抗体加工的场所,正确的是选项抗体肽链合成场所抗体加工场所A游离的核糖体细胞质基质、内质网B游离的核糖体溶酶体、高尔基体C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溶酶体、内质网D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答案 D 解析 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在糙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后,直接进入内质网,在内质网中经过折叠包装以小泡的形式从内质网中排除,然后,再与高尔基体的膜融合,经过一定的修饰之后,在从高尔基体上以出芽的形式被高尔基体的包被,以小泡形式逐渐接近细胞膜,再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排除细胞。D 正确。专题三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2015新课标卷II,1,6 分)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培养瓶中气体温 度()离子相对吸收量()空气17100氮气1710空气328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1.【答案】A【解析】本题通过不同条件下幼根对离子吸收量实验考查实验分析能力,难度较小。17条件下氮气(缺氧)环境下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量比氧气条件下低,说明幼根吸收离子需要消耗A T P,与空气环境相比不利于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A 正确,C、D 错误。空气中培养,温度为17,离子吸收量明显高于3,可知该植物幼根对离子吸收与温度有关,B 错误。(2015新课标卷II,3,6 分)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胞吐作用的理解与判断,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难度较小。胞吐是指大分子物质形成囊泡移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物质排除细胞的现象。A、C、D 项皆属于胞吐作用;B 项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是通过核孔,不形成囊泡,不属于胞吐作用。专题四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考点1酶与ATP考点2细胞呼吸(2015安徽卷,29 I,9 分)(9 分)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和 0.5)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1 和图2.-?-=*5时间/h图I时间/h图2(1)由图可知,与 25相比,0.5条件下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 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 浓度的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和 0.5C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O2浓度。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CO2生成速率。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a.,b.a29 I、答案(1)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活性 C02 02(2)a、选取的果实成熟度还应一致;b、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3 个平行重复实验 解析(1)由图可知,与 25相比,0.5e条件下的C 5 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低温降低r 细胞呼吸相关酶活性;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e g 浓度越来越高,抑 制 r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3)根据单一变量原则,选取的果实成熟度还应一致;根据可重复性原则,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3 个平行重复实验。考点3光合作用(2015福建卷,3,6分)3、在光合作用中,RuBP竣化酶能催化C5+C5(即RuBP)玲2c3。为测 定RuBP竣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能,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菠菜叶肉细胞内BuBP竣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RuBP竣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C、测定RuBP竣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单位时间内“Cm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竣化酶活性越高 2c3 ATP(CH20)答案B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暗反应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酶催化的过程为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的CO2的固定,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正确;暗反应指反应过程不依赖光照条件,有没有光,反应都可进行,B错误;对14co2中的C元素进行同位素标记,检 测14c3的放射性强度,可以用来测定RuBP竣化酶的活性,C正确;14c3的生成量的多少表示固定过程的快慢,可以说明该酶活性的高低,D正确。(2015安徽卷,2,6 分)右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B.COz可直接被 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C.被还原的C3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s含量会升高 答案C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CO2+C592c3是二氧化碳的固定,ATP中的能量转化到有机物中,成为稳定的化学能,不 参 与CO2的固定,A错误;C5+C592c3是二氧化碳的固定,旧不 参 与C02的固定反应,B错误;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再形成C 3,称为卡尔文循环,C正确;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在短时间内,造成 H和ATP减少,C5的合成速率下降,而其分解速率不变,所以Cs的含量会下降,D错误。(2015重庆卷,4,6分)4.将题4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和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胞 外c o,浓度 胞 内c o:浓度:“亚内()浓庆1胞外O:浓咬题1图 适 宜 悬浮培养的水稻叶肉细咆小意图A.黑暗条件下增大,减小B.光强度低于光补偿点时,、增大C.光强度等于光补偿点时,、保持不变D.光强度等于光饱和点时,减小,增大,【答案】B【解析】黑暗条件下该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胞外CO?浓度会增大,而胞外。2浓度会减小,A项正确;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同样会导致胞外CO?浓度会增大,而 5 浓度会减小,B项错误;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胞外二氧化碳浓度和氧气浓度保持稳定,C项正确;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该植物需从外界吸收CO?而释放5,导致C 5浓度会减小,。2浓度增大,D项正确。(2015新课标卷I,29,9分)29.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 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 3 5 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回答下列问题:(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_ _ _ _ _ _ _ _ (填 高于、等于 或 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这 些 反 应 发 生 的 部 位 是 叶 绿 体 的。(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 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 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的同化量。【答案】(1)高于 C组只用了 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光照 基质(2)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 ATP和还原型辅酶II【解析】(1)在该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D组,其是全光照1 3 5 s,而C组实验的处理是光照和黑暗交替进行,即其仅用了 D组 的 一 半时间的光照,但却合成的有机物的量是94%(D组为100%),故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高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C组光照时间的缩短,说明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有些反应,如暗反应不需要光照,而这个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2)光合作用过程有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和喑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必须在光下进行,其将水分解,产生ATP和还原型辅酶II(H)用于暗反应。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光照时间间隔的减少,光照频率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ATP和 H能够及时被利用与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的同化量。专题五细胞的生命历程考点1细胞的增宿考点2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2015重庆卷,1,6分)1.比较胚胎干细胞与胰腺泡细胞,相同的是A.线粒体的功能 B.发育的全能性C.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D.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答案】A【解析】胚胎干细胞发育的全能性高于胰腺腺泡细胞,B项错误;由于胰腺腺泡细胞需分泌消化酶,因此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数量较多,同时不同功能的细胞中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可见C、D项均错误;线粒体在不同的细胞中均是提供能量,因此A项正确。专题六遗传的分子基础考点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考点2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2015安徽卷,4,6分)Q 6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6RNA)是 条单 链R N A,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6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复 制 酶(如图所示),然后利用该复制酶复制Q6R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Q6RNA的复制需经历一个逆转录的过程B.Q6RNA的复制需经历形成双链RNA的过程C.一条Q6RNA模板只能翻译出一条肽链D.Q6RNA复制后,复制成基因才能进行表达(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基因的复制和表达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解析Q6RNA的复制不需要经历逆转录过程,是由单链复制成双链,再形成一条与原来的单链相同的子代R N A,所以A错误,B正确;由图可以看出一条Q6RNA模板翻译出的肽链至少三条,C错误;由题意可知:有Q6RNA复制酶,QBRNA的复制才能进行,Q6RNA复制酶基因的表达在Q6RNA的复制之前,D错误。(2015新课标卷I,5,6分)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该蛋白无致病性。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 rP 可以诱导更多的PrP。转变为PrPsc,实现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阮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转变为Prp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答案】C【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而肮粒为蛋白质,不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A错误;灰粒通过诱导正常的蛋白质转变为PrpBc(肮粒)而实现阮粒的增殖,而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是细胞的二分裂,B错误;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Bc(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说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导致其功能发生了变化,C 正 确;Prpc转变为PrP的过程是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导致的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变化,遗传信息存在于基因上,它通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才能形成相应的蛋白质,D 错误。(2 0 1 5 重庆卷,5,6 分)5.结合题图5分析,下列传述错误的是复制 复制C、转,丧翻译i rDNA-R N A3 J蛋臼质,逆转录题5图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 RNA的核甘酸序列中B.核酸首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答案】D【解析】核酸分子中核甘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着遗传信息,A 项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不同的核甘酸序列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B 项正确;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C 项正确;构成基因的两条链是互补的,其碱基排列顺序不同,D 项错误。(2015 新课标卷 n,2 9,1 2 分)29.(12 分)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中的X 基因和Y 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 组,即对照组)、反义X 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 组)和反义Y 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 组)为材料进行实验,在番茄植株长处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F表:组别乙烯释放量(uLkglh-i)20d35d40d45dA0271715B0952C0000回答下列问题:若在B 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 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 C 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 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推测,A 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B 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 因 有 。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 组,其原因是。如果在35天时采摘A 组与B 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组。【答案】(1)X 基因和Y 基 因(2 分)X 基因Y 基因和反义X 基 因(3 分)(2)A(2 分)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果实乙烯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 组(3 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B(2 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实验分析能力,难度中等。(1)B 组果实没有检测到X 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乙烯释放量比对照组在相应天数要少,C 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 基因表达的蛋白质,C 组乙烯释放量为零,说明反义X 或 Y 基因抑制X 基因或Y 基因表达后,就影响了乙烯的合成,因此,对照组A 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 X、Y;B 组除X、Y 基因以外还有反义X 基因与乙烯含量有关。(2)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A 组在相同天数释放的乙烯最多,因此三组果实中A 组成熟最早;在 35天时采摘A 组与B 组果实,在常温下存储时间较长的应该是B 组,因为A 组35天后释放较多的乙烯,B 组释放乙烯量少。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考 点 1基因的分离定律(2015新课标卷I,32,9 分)32.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 和 a 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 基因频率:a 基因频率为 o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 a和 a a 的数量比为,A 基因频率为。(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 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 对 该 结 果 最 合 理 的 解 释 是。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 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o【答案】(1)1:1 1:2:1 0.5(2)A 基因纯合致死 1:1【解析】(1)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 和 a 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 a 一种基因型”,A 和 a 的基因频率均为50%,A 基因频率:a 基因频率=0.5:0.5 4 1。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A+a)x (A+a)玲1 A A:2 A a:l aa,则 A的基因频率为为0.5。(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 a 和 aa两种基因型,说明基因型为 A A 的个体不能存活,即基因A纯合致死。第一代A a:aa=2:l,产生的配子比例为A:a=2:l,自由交配,若后代都能存活,其基因型为A A:A a:aa=l:4:4,A a 和 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为 l:l o考点2 基因的自山组合定律(2 0 1 5 福建卷,2 8,1 4 分)2 8.(1 4 分)他尊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 和 B、b 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醇鱼和黑眼黑体鳍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7 红眼黄体x黑眼黑体i-i 黑眼黄体上黑眼的体 红眼黄体 想眼黑体9:3 :4(1)在蛆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鳍鱼的基因型是 o(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自合定律,理论上F?还应该出现 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 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3)为 验 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 2 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 要 其 中 有 一 个 杂 交 组 合 的 后 代,则该推测成.A -(4)三倍体黑眼黄体蹲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鳍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酶鱼为母木,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醇鱼,其基因型是。山于三倍体鳍鱼一,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答案(1)黄 体(或黄色)a a B B 红颜黑体 aabb(3)全部为红眼黄体(4)A aaBBb 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难以产生正常配子(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难以产生正常配子)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遗传规律、染色体变异和多倍体育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计算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解析(1)孟德尔把F1 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所以在体表颜色性状中,黄体为显性性状。亲本均为纯合子,颜色中黑眼位显性性状,所以亲本红眼黄体鲍鱼基因型为aaB B。(2)符合自山组合定律会出现性状重组,则还应该出现红眼黑体个体,但实际情况是这种双隐性aabb个体表现为黑眼黑体。(3)亲本红眼黄体基因型为aaB B,黑眼黑体推测基因型为aabb或 A-bb,若子代全部表现为红眼黄体即说明有aabb。(4)父本为黑眼黑体鱼尊鱼,配子应为ab或 A b,母本为红眼黄体,热休克法法抑制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即配子为aaB B,形成黑眼黄体,两对均是显性性状,所以三倍体鱼的基因型为A aaB B b三倍体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难以形成正常配子,所以高度不育。易错警示 写三倍体基因型时,注意结合表现型特点。(2 0 1 5 安徽卷,3 1 I,1 5 分)I .(1 5 分)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鸡的羽毛颜色,B B 为黑羽,bb为白羽,B b 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a和 C 控制鸡的小腿长度,d e 为短腿,C C 为正常,但 d d 胚胎致死。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F1。(1)F1 的表现型及比例是。若让F1 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F2 中出现 中不同表现型,其 中 蓝 羽 短 腿 鸡 所 占 比 例 为。(2)从交配结果可判断心和 C 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心是:在控制致死效应上,a是。(3)B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酶的合成,后者催化无色前体物质形成黑色素。科研人员对B和 b基因进行测序并比较,发现b 基因的编码序列缺失一个碱基对。据此推测,b 基因翻译时,可能出现 或,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4)在 火 鸡(Z W 型性别决定)中,有人发现少数雌鸡的卵细胞不与精子结合,而与某一极体结合形成二倍体,并能发育成正常个体(注:W W 胚胎致死)。这种情况下,后代总是雄性,其原因是 o3 1 I、答案(1)蓝羽短腿:蓝羽正常=2:1 6 1/3(2)显性 隐性(3)提前终止 从缺失部位以后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4)卵细胞只与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结合,产生的ZZ为雄性,W W 胚胎致死 解析(1)由题意可知亲本的一只黑羽短腿鸡的基因型为B B CtC,一只白羽短腿鸡的基因型为bbCtC,得至I1 F1 的基因型为B bCC:B bCtC:B bCtCt=l:2:l,其 中 B bCtCt胚胎致死,所以F1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羽正常:蓝羽短腿=1:2;若 让 F 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F 2 的表现型的种类数为3 x2=6 种,其中蓝羽短腿鸡B bCtC所占比例为l/2 x2/3=l/3 o(2)由于CtC为短腿,所以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 t是显性基因;由于CtC没有死亡,而 CtCt胚胎致死,所以在控制死亡效应上,C t是隐性基因。(3)B 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酶的合成,后者催化无色前体物质形成黑色素。科研人员对B和 b 基因进行测序并比较,发现b 基因的编码序列缺失一个碱基对。据此推测,b 基因翻译时,可能出现提前终止或者从缺失部位以后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4)这种情况下,雌鸡的染色体组成为Z W,形成的雌配子的染色体组成为Z 或 W,卵细胞只与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结合,产生的ZZ为雄性,WW胚胎致死,所以后代都为雄性。(2015重庆卷,8,20分)8.(20分)某课题组为解决本地奶牛产奶量低的问题,引进了具高产奶基因但对本地适应性差的纯种公牛。(1)拟进行如下杂交:&A(具高产奶基因的纯种)x 辛B(具适宜本地生长基因的纯种)好C选 择 B 作为母本,原 因 之 一 是 胚 胎 能 在 母 体 内 正 常。若 C 中的母牛表现为适宜本地生长,但产奶量并不提高,说明高产奶是 性状。为获得产奶量高且适宜本地生长的母牛,根据现有类型,最 佳 杂 交 组 合 是,后代中出现这种母牛的概率是(假设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常染色体上)。(2)用以上最佳组合,按以下流程可加速获得优良个体。供体公牛供精供体印午供删颗8国精子要具有受精能力,需对其进行 处理;卵子的成熟在过程 中完成。在过程 4 的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其作用是。为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母牛,过程5前 应 鉴 定 胚 胎 的。子代母牛的优良性状与过程 的基因重组有关。(3)为了提高已有胚胎的利用率,可采取 技术。【答案】(1)生长发育或胚胎发育 隐性&Ax辛C 1/8(2)获 能 或 增 强 活 力 供能 性别、高产奶和适宜生长的基因(3)胚胎分割【解析】(1)由于胚胎能在母体内进行正常的胚胎发育,所以可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纯种牛做母本。用纯种高产奶牛与适宜当地生长的纯种牛杂交,获得了 C 牛,表现为适宜当地生长,但产奶量并没提高,这说明不适宜当地生长是隐性性状,适宜当地生长是显性性状,高产奶是隐性性状,低产奶是显性性状。由于控制奶牛的产奶量的基因和对本地的适应性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说明他们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控制奶牛的产奶量的等位基因为A 和 a,对本地的适应性的的等位基因为B 和 b,可推知雄牛A 的基因型为aabb,雌牛B 为 AABB,C 为 A aBb,可见要获得产奶量高且适宜当地生长的母牛(aaB_),最佳的实验组合为&Ax第C,此时后代出现所需牛(aaBb)的概率为l/4xl/2=l/8。(2)精子需获能后才具备受精的能力;由于排卵时排出的卵子只发育到减数M I I,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卵细胞是在受精过程中完成的,即卵子的成熟是在体外受精过程中完成;在胚胎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的葡萄糖能为胚胎发育过程提供能量;为了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母牛,在胚胎移植之前需对胚胎的性别、高产奶和适宜生长的基因进行鉴定;母牛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产生具有优良性状基因的卵细胞,子代母牛的优良性状与此有关。(3)通过胚胎分割技术可产生遗传性状相同的多个胚胎,从而提高胚胎的利用率。考点3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2 0 1 5 新课标卷I ,6,6 分)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答案】B【解析】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男女患病概率相等,A错误;伴 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女病父必病,B正确;伴 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具有世代连续遗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的特点,C错误;常染色体匕的隐性遗传病只有在隐性纯合时才会表现出来,且具有隔代遗传的现象,D错误。(2 0 1 5 福建卷,5,6 分)5、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 N A 探 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 N A 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 体 D N A 探 针(Y探针)可 使 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细胞膜细胞核注:。绿色荧光亮点 红色荧光亮点A、X染色体D N A 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B、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X染色体伴性遗传病C、妻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 答案 A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DNA分子杂交技术、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原因及相关疾病,考查识记、理解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难度适中。解析 X 探针能与X 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说明这段区域中有一条链与其碱基序列相同,A 正确;妻子染色体组成为X X X,为染色体异常疾病,B 错误;妻子的父母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错误,会引起该病,C 错误;该夫妇应该通过产前检查,避免孩子患病可能,D 错误。(2015 新课标卷 n,32,10 分)32.(10 分)等位基因A 和 a 可能位于X 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或 A 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人 丫 或 A a,祖 母 的 基 因 型 是 或 A 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4丫或 A 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X,或 Aa。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 个显性基因A 来自于祖辈4 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填 祖父 或 祖母,判 断 依 据 是 :此外,(填 能 或 不能”)确定另一个XA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答案】(1)不 能(1 分)原因是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有A 基因,都可能遗传给女孩。(2)祖 母(2 分)该女孩的一 XA来自父亲,而父亲的XA一定来自祖母(3 分)不 能(1分)【解析】该题考查常染色体和X 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难度较大。Aa祖父 丁 At祖母 Aa外祖父 丁 Aa外 祖 母|-1 A 4M 女孩祖父母和外祖父日郡有谟致后基因,郡苜可彘追传给该女孩(2).X T 祖父 1-1 X-Y 外祖父 卜|XN 1外祖4Y 父-X*X-4XA女孩该女孩的其中-A 来自父亲,其父亲的XA来自该女孩的祖母;另一个乂人来自母亲,而女孩母亲的XA可能来自外祖母也可能来自外祖父。专题八生物的变异与育种考点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考点2染色体变异和育种(2015新课标卷n,6,6 分)6.F 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答案】A【解析】本题通过染色体变异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较小。人类猫叫综合征是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A 正确,B、C、D 错误。(2015 福建卷,28,14 分)28.(14 分)蹲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 和 B、b 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鳞鱼和黑眼黑体蹲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7 红眼黄体x 黑眼黑体!H 黑眼黄体|E 黑眼黄体打眼黄体黑眼黑体9:5:4(1)在鲜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亲本中的红眼黄体蹲鱼的基因型是。(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自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 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 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3)为 验 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 要 其 中 有 一 个 杂 交 组 合 的 后 代,则该推测成(4)三倍体黑眼黄体蹲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母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醇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鳞鱼,其基因型是。由于三倍体皤鱼一,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答案(1)黄体(或黄色)a a B B 红颜黑体 aabb(3)全部为红眼黄体(4)AaaBBb 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难以产生正常配子(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难以产生正常配子)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遗传规律、染色体变异和多倍体育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计算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解析(1)孟德尔把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所以在体表颜色性状中,黄体为显性性状。亲本均为纯合子,颜色中黑眼位显性性状,所以亲本红眼黄体鲍鱼基因型为aaBB(2)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会出现性状重组,则还应该出现红眼黑体个体,但实际情况是这种双隐性aabb个体表现为黑眼黑体。(3)亲本红眼黄体基因型为aa B B,黑眼黑体推测基因型为aabb或 A-b b,若子代全部表现为红眼黄体即说明有aabbo(4)父本为黑眼黑体蹲鱼,配子应为ab 或 A b,母本为红眼黄体,热休克法法抑制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即配 子 为 a a B B,形成黑眼黄体,两对均是显性性状,所以三倍体鱼的基因型为AaaBBb。三倍体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难以形成正常配子,所以高度不育。易错警示 写三倍体基因型时,注意结合表现型特点。专题九现代生物进化理论(2015安徽卷,5,6 分)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 和 a 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 的 A 基因频率为80%,a 基因频率 为 20%;种 群 2 的 A 基因频率为60%,a 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 a的基因型频率是A.75%B.50%C.42%D.21%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在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 和 a 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情况下合并为一个种群,可以认为原先两个种群的大小相同,得知两个种群合并后的种群的A 基因频率为70%,a 基因频率为3 0%,根据哈迪定律可知下一代中的A a的基因型频率为70%x30%=42%,所以C 正确。(2015新课标卷I,32,9 分)32.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 和 a 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 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 基因频率:a 基因频率为。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 a 和 a a 的数量比为,A 基因频率为。(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 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 对 该 结 果 最 合 理 的 解 释 是。根据这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 aa基 因 型 个 体 数 量 的 比 例 应 为。【答案】(1)1:1 1:2:1 0.5(2)A 基因纯合致死 1:1【解析】(1)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 和 a 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 a一种基因型”,A 和 a 的基因频率均为50%,A 基因频率:a 基因频率=0.5:0.5=1:1。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A+a)x(A+a)玲1AA:2Aa:la a,则 A 的基因频率为为0.5。(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 aa两种基因型,说明基因型为 A A 的个体不能存活,即基因A 纯合致死。第一代Aa:a a=2:l,产生的配子比例为A:a=2:L自由交配,若后代都能存活,其基因型为AA:Aa:aa=l:4:4,Aa和 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为 l:lo专题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1神经调节(2015 福建卷,27,14 分)27.(14

    注意事项

    本文(2015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共17个专题,含解析).pdf)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