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资源ID:87865981
资源大小:41.88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1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次北固山下是统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则古诗。本诗为五言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并且采用了对偶句、拟人句、设问句、用典等写作方式体现了作者对江南清丽山水的喜爱之情和对家乡的思乡之情,全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基于教材分析,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以全诗的内含为教学重点,学习诗人使用的语言特点和结构特点,并感受诗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二、 学习者情况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古诗的了解程度不高,因此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身心特征,采取通俗易懂的讲课方式,在对古诗重点字词讲解、译文讲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分析该诗的语言特点、结构特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讲解全诗语言特点时需要并与学生先前学习过的写作方法进行联系对比,依托旧知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新知识。三、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了解其作者和写作背景;2、掌握全诗重点词句的翻译和赏析,了解诗表达的内涵;3、学习全诗的语言特点和结构特点;4、能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的意境。四、教学重难点:全诗重点词句的翻译和赏析;语言特点和结构特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全诗意境。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景色会游客的不同感受引入话题“思乡”,进一步引出了学习内容次北固山下。2、新课讲授(1)教师有感情地带领学生朗读全诗,带领学生感受全诗的氛围和思想感情。(2)教师破题,分析题目次北固山下中次、北固山的含义,题目译为停宿在北固山下,并从整体上讲解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写作背景。(3)分析全诗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从翻译、语言特点、结构特点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并分析了作者当前的路和客路之间的关系。(4)分析全诗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从翻译、语言特点、结构特点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并赏析了阔、正两个字的妙处。(5)分析全诗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翻译、语言特点、结构特点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并赏析了生、入两个字的妙处。(6)分析全诗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从翻译、语言特点、结构特点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并赏析了归、雁两个字的妙处。(7)教师分析全诗所表现的意境和氛围,并进一步讲解了体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3、教师总结分析: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用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描述了作者的路途,体现了诗人舟车劳顿;潮平岸阔 风正帆悬;海日残夜 江春旧年都是对周围景色的描写,而最后一句北归大雁 捎书洛阳,直抒胸臆,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4、教师布置作业:当我们外出旅行时,当我们外出求学时,总能遇见各色各样的景色,总能唤醒我们心中对家乡的回忆。若你已外出求学,请以一封家书为题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究全诗的译文、语言和结构特点,并进一步体现全诗的意境和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