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资产负债表.pptx
第第六六章章资资l上一章介绍收益表要素:收入、费用和上一章介绍收益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本章利润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本章介绍资产负债表要素:资产、负债和所介绍资产负债表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有者权益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l一、资产的定义与特征一、资产的定义与特征l1、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l2、特征:见书、特征:见书p201。二、二、资资产产l见书,略。见书,略。三、三、资资产产l资产确认涉及到资产确认标准问题。资产确认涉及到资产确认标准问题。l确认标准:确认标准:l符合资产的定义与特征;符合资产的定义与特征;l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l具体说来,包括以下标准:具体说来,包括以下标准:l(1)资产很可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如:)资产很可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如:研究与开发支出、无法开采的矿山;研究与开发支出、无法开采的矿山;l(2)由企业拥有或控制。如公路、海洋资源、)由企业拥有或控制。如公路、海洋资源、客户名单(无形资产)、客户忠诚度(是一种客户名单(无形资产)、客户忠诚度(是一种无形资源、但不一定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无形资源、但不一定是企业的无形资产)l后两个有争议。后两个有争议。l(3)产生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如签订的购货)产生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如签订的购货合同不能确认资产。合同不能确认资产。l(4)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如人力资源、环境)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如人力资源、环境资源、自创商誉、外购商誉等。资源、自创商誉、外购商誉等。四、四、资资产产计计l计量原则采用实际成本原则,计量原则采用实际成本原则,实际成本实际成本原则又称历史成本原则,指以取得资产原则又称历史成本原则,指以取得资产时的实际支出作为资产的计量标准时的实际支出作为资产的计量标准。l注意:资产的计量主要以历史成本为计注意:资产的计量主要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但也不排除有时可能用到其他量属性,但也不排除有时可能用到其他计量属性,比如恶性通货膨胀时一般不计量属性,比如恶性通货膨胀时一般不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又如当无法获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又如当无法获取历史成本资料时,可以使用其他计量取历史成本资料时,可以使用其他计量属性。属性。l例如:某企业接受外界捐赠一台六成新的机器例如:某企业接受外界捐赠一台六成新的机器设备设备(净残值为净残值为)。若:。若:l(1)企业从捐赠方得知此机器设备的历史成)企业从捐赠方得知此机器设备的历史成本为本为10 000元,已提折旧元,已提折旧4 000元,则企业应做元,则企业应做会计分录为:会计分录为:l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 6 000l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 6 000四、四、资资产产计计l(2)企业无从得知机器设备的历史成本)企业无从得知机器设备的历史成本资料,但通过市场调查得知,该种机器资料,但通过市场调查得知,该种机器设备在全新状态下为设备在全新状态下为12 000元,则:元,则:l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 7 200l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 7 200l这里,(这里,(1)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2)现行市价计量属性。)现行市价计量属性。五、五、具具体体资资l资产计量原则只是一个一般性的原则,资产计量原则只是一个一般性的原则,但具体资产计量时还会碰到许多实际问但具体资产计量时还会碰到许多实际问题(如上一章中原材料成本与产品生产题(如上一章中原材料成本与产品生产成本的计量),这里介绍具体资产的计成本的计量),这里介绍具体资产的计量。量。l着重于掌握五种资产的计量:应收票据、着重于掌握五种资产的计量: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存货、固应收账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存货、固定资产。定资产。(一)一)应应收收l应收票据概述应收票据概述l票据贴现票据贴现l应收票据是企业在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下,因销售产品或材料而收到的商业票据商业票据包括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前者由购货单位承兑,后者由银行承兑理论上,应收票据有三种来源:赊销商品直接开出票据;应收账款到期无法偿还开出票据以延期支付;企业间资金借贷形成的票据。但我国现行结算制度规定,商业汇票要基于真实的商品交易,且票据期限不超过6个月,因此,我国的应收票据必然产生于商品交易,且是流动资产,由于期限较短,一般按面值计价应收票据分为息票为光票,后者票面利率为0应收账款:口头承兑;应收票据:书面承诺应收票l1.票据贴现的计算票据贴现的计算l贴现:企业把持有的未到期的应收票据贴现:企业把持有的未到期的应收票据转让给银行以换取现金的行为转让给银行以换取现金的行为l贴现所得额贴现所得额=票据到期值贴息票据到期值贴息贴息票据到期值贴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率 贴现期贴现期/360l票据到期值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票面利息票据面值票面利息=票据面值票据面值票据面值票据面值票面利率票面利率票据期限票据期限/360l例:甲企业赊销商品收到对方开出的商业票据,票据面值1000元,期限60天,票面利率6%。甲企业持有该票据20天后向银行贴现,贴现率12%票据到期值=100010006%60/360=1010贴息=101012%40/360=13.47贴现所得额=101013.47=996.53l若上例中票据为光票,即票面利率为0,则:票据到期值=1000贴息=100012%40/360=13.33贴现所得额=100013.33=986.67l注意区分以下概念:票面利率与贴现率票据期限与贴现期票据利息与贴息票据到期值与贴现所得额2.票据贴现l应收票据贴现分为无追索权贴现和有追索权贴现,前者风险和报酬转移给银行,后者没有转移,按照CAS23金融资产转移,企业转移金融资产时:当企业转移了与金融资产有关的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时,应终止确认被转移的金融资产当企业保留了与金融资产有关的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时,不应终止确认被转移的金融资产,转移金融资产所收到的款项应视为借款l以上例中的息票为例,假设票据没有贴现,到期时甲企业如期收到票据本金和利息:l(1)赊销商品收到票据时:应收票据 1 000 主营业务收入 1 000l(2)收到票据本金和利息时:应收利息 10 财务费用 10l一般按月确认利息,这里简化,两个月利息一次确认银行存款 1010 应收票据 1 000 应收利息 10l仍以上例中的息票为例,假设票据有贴现,且贴现为无追索权:l(1)赊销商品收到票据时:应收票据 1 000 主营业务收入 1 000l(2)贴现时:银行存款 996.53财务费用 3.47 应收票据 1 000l无追索权,终止确认应收票据l确认的财务费用并不等于贴息,而是=贴息票面利息=13.47-10=3.47。所以,财务费用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若上例中贴现期为20天,则:贴息=101012%20/360=6.73贴现所得额=1010-6.73=1003.27l会计分录为:银行存款 1003.27 应收票据 1 000 财务费用 3.27l若上例中的票据贴现为有追索权:l(1)赊销商品收到票据时:应收票据 1 000 主营业务收入 1 000l(2)贴现时:银行存款 996.53财务费用 3.47 短期借款 1 000l有追索权,不终止确认应收票据,应收票据仍然保留,票据贴现视为向银行借款,因此确认“短期借款”l(3)假定票据到期时,债务人如期向银行偿还债务:财务费用 10 应付利息 10(确认短期借款利息)应收利息 10 财务费用 10(确认应收票据利息)短期借款 1 000 应付利息 10 应收票据 1 000 应收利息 10l(3)假定票据到期时,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甲企业向银行偿还债务:财务费用 10 应付利息 10(确认短期借款利息)应收利息 10 财务费用 10(确认应收票据利息)短期借款 1 000 应付利息 10 银行存款 1 010应收票据 1 000应收利息 10 应收账款 1 010l甲企业向银行偿还债务后,有权向票据债务人追偿,因此确认“应收账款”(二二)应应收收账账l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书书p206,总价法和净总价法和净价法价法.从理论上看从理论上看,净价法更为合理净价法更为合理,但净价但净价法期末需要对顾客丧失的购货折扣进行法期末需要对顾客丧失的购货折扣进行调整调整,账务处理较为麻烦账务处理较为麻烦,因此因此,实务中一般实务中一般使用总价法使用总价法l坏账的会计处理坏账的会计处理:直接冲销法和备抵坏账直接冲销法和备抵坏账法法.l例:某企业例:某企业95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0 000元,元,96年年2月月3日,上年度日,上年度10 000元应收账款中发生元应收账款中发生500元坏账。元坏账。l方法一:直接冲销法方法一:直接冲销法l(1)95年年末,不作会计分录。年年末,不作会计分录。l(2)96年年2月月3日:日:l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 500l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 500l直接冲销法的优点:会计处理简单明了。直接冲销法的优点:会计处理简单明了。l缺点:缺点:(1)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和费用配比原则;()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和费用配比原则;(2)虚估企业资产。因此该方法一般不用。虚估企业资产。因此该方法一般不用。l方法二:备抵坏账法方法二:备抵坏账法l假设以上例题中,根据企业以往经验,应收账款假设以上例题中,根据企业以往经验,应收账款中将发生中将发生5的坏账,因此,企业确定坏账的提的坏账,因此,企业确定坏账的提取比例为取比例为5。l(1)95年年末:年年末:l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 500l 坏账准备坏账准备 500l其中,坏账准备为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如前所其中,坏账准备为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如前所述,当某一账户存在备抵账户,考察该账户的价述,当某一账户存在备抵账户,考察该账户的价值时,不仅要看该账户的账面余额,还要看其备值时,不仅要看该账户的账面余额,还要看其备抵账户的账面余额,因此,这是应收账款的净值抵账户的账面余额,因此,这是应收账款的净值为为9 500元,这样,资产的价值不会虚估,同时元,这样,资产的价值不会虚估,同时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也保证了收入与费用的恰当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也保证了收入与费用的恰当配比。配比。l(2)96年年2月月3日发生坏账时:日发生坏账时:l 坏账准备坏账准备 500l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 500l理解: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理解:应收账款发生坏账500元,也就是说这元,也就是说这500元元应收账款将无法收回,因此应冲销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将无法收回,因此应冲销应收账款500元;元;l借方不能再借费用,因为费用已经在借方不能再借费用,因为费用已经在95年确认,年确认,96年发生坏账时不能再重复确认费用;年发生坏账时不能再重复确认费用;l为什么要借为什么要借“坏账准备坏账准备”呢?可以这样理解:既然呢?可以这样理解:既然这这10 000元应收账款中已经发生元应收账款中已经发生500元坏账,从理论上元坏账,从理论上看,其余看,其余9 500元将不会发生坏账,因此应冲销坏账准元将不会发生坏账,因此应冲销坏账准备;备;l在坏账发生前后,应收账款的名义金额(账面余额)在坏账发生前后,应收账款的名义金额(账面余额)减少了减少了500元,但应收账款账面净值前后没有变化,都元,但应收账款账面净值前后没有变化,都是是9 500元,元,这个会计分录只是表示企业对坏账的预期这个会计分录只是表示企业对坏账的预期变成了现实。变成了现实。l若已经确认的500元坏账被收回,则:应收账款 500 坏账准备 500银行存款 500 应收账款 500l紧接上例,设紧接上例,设96年年底应收账款余额为年年底应收账款余额为20 000元,元,97年年5月月8日发生坏账日发生坏账800元,元,97年年底应收账款年年底应收账款余额为余额为30 000元,元,98年年9月月6日发生坏账日发生坏账1 700元,元,98年年底应收账款余额为年年底应收账款余额为20 000元,元,99年年6月月8日日发生坏账发生坏账400元元,99年年底应收账款余额为年年底应收账款余额为10 000元。元。l(3)96年年底:年年底:l应计提的坏账应计提的坏账20 00051 000元元l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 1 000l 坏账准备坏账准备 1 000l(4)97年年5月月8日实际发生日实际发生800元坏账时:元坏账时:l 坏账准备坏账准备 800l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 800l注意:这里预期发生的坏账注意:这里预期发生的坏账1 000元与实际发生元与实际发生的坏账的坏账800元并不一致,这样,坏账准备在做过元并不一致,这样,坏账准备在做过这个会计分录后仍然有贷方余额这个会计分录后仍然有贷方余额200。l(5)97年年底:年年底:l注意:计提坏账的金额并不是注意:计提坏账的金额并不是30 000 5,应应该使计提坏账后坏账准备的余额该使计提坏账后坏账准备的余额 30 000 5,由于坏账准备原有余额由于坏账准备原有余额200元,因此,实际应该元,因此,实际应该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30 000 52001 300元。元。l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 1 300l 坏账准备坏账准备 1 300l(6)98年年9月月6日发生日发生1 700元坏账时:元坏账时:l 坏账准备坏账准备 1 700l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 1 700l此时,坏账准备有此时,坏账准备有借方借方余额余额200元。元。l(7)98年年底:年年底:l实际坏账计提额实际坏账计提额20 000 52001 200元元l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 1 200l 坏账准备坏账准备 1 200l(8)99年年6月月8日发生日发生400元坏账时:元坏账时:l 坏账准备坏账准备 400l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 400l此时坏账准备有贷方余额此时坏账准备有贷方余额600元元l(9)99年年底:年年底:l实际坏账计提额实际坏账计提额10 000 5600100,这时应该冲销多余的坏账准备:,这时应该冲销多余的坏账准备:l 坏账准备坏账准备 100l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 100(三)三)存存l存货的计量涉及到取得成本的计量、结存货的计量涉及到取得成本的计量、结存成本的计量、发出成本的计量,其中,存成本的计量、发出成本的计量,其中,存货取得成本计量是指原材料成本和产存货取得成本计量是指原材料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计量,这部分内容在上一章成品成本的计量,这部分内容在上一章已经学过,这里,我们讨论存货结存成已经学过,这里,我们讨论存货结存成本和发出成本的计量。本和发出成本的计量。存存货货结结存存l存货结存成本的计量包括两种方式:定存货结存成本的计量包括两种方式:定期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期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l定期盘存制又称实地盘存制,是指通过定期盘存制又称实地盘存制,是指通过定期实地盘点获得期末结存存货成本的定期实地盘点获得期末结存存货成本的方法;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是方法;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是指对每一笔存货收入与发出业务都要逐指对每一笔存货收入与发出业务都要逐笔登记,并随时结出存货账面金额的方笔登记,并随时结出存货账面金额的方法。法。l定期盘存制所依据的公式如下:定期盘存制所依据的公式如下:l本期存货发出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本期存货发出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l根据这个公式,定期盘存制具有以下特点:根据这个公式,定期盘存制具有以下特点:l(1)日常记录只登记存货购入的数量与金额,)日常记录只登记存货购入的数量与金额,而不登记存货发出的数量与金额;而不登记存货发出的数量与金额;l(2)期末存货数量通过实地盘点获得,并根据)期末存货数量通过实地盘点获得,并根据存货单价计算出期末存货成本;存货单价计算出期末存货成本;l(3)根据以上公式,以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根据以上公式,以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倒算出本期发出存货入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倒算出本期发出存货成本。成本。l例题见书例题见书p207。l永续盘存制所依据的公式如下:永续盘存制所依据的公式如下:l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本期存货发出成本本本期存货发出成本l根据这个公式,永续盘存制的特点如下:根据这个公式,永续盘存制的特点如下:l(1)日常记录既登记存货购入的数量与金额,)日常记录既登记存货购入的数量与金额,又登记存货发出的数量与金额;又登记存货发出的数量与金额;l(2)期末存货成本通过以上公式计算得出。)期末存货成本通过以上公式计算得出。l例题见书例题见书p207。l定期盘存制的优缺点定期盘存制的优缺点l优点:优点:(1)不需要记录存货发出的数量与金额,)不需要记录存货发出的数量与金额,因此简化了日常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尤其是对某因此简化了日常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尤其是对某些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采用定期盘些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采用定期盘存制将大大降低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存制将大大降低会计核算的工作量;(2)期末)期末存货金额由实地盘点获得,准确性较高。存货金额由实地盘点获得,准确性较高。l缺点:(缺点:(1)各种损耗、差错、偷盗所可能引起)各种损耗、差错、偷盗所可能引起的潜在损失都计入了存货发出成本,这既虚增了的潜在损失都计入了存货发出成本,这既虚增了存货发出成本,又不利于对存货进行严格的控制存货发出成本,又不利于对存货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和管理;(2)在平时,存货数量和金额的动态)在平时,存货数量和金额的动态变化企业无法知悉,这不利于企业对存货进行动变化企业无法知悉,这不利于企业对存货进行动态管理;(态管理;(3)期末实地盘点是件费时、费力容)期末实地盘点是件费时、费力容易出错的工作。易出错的工作。l永续盘存制的优缺点永续盘存制的优缺点l优点:优点:(1)存货发出成本反映比较真实;()存货发出成本反映比较真实;(2)利于对存货进行动态管理。利于对存货进行动态管理。l缺点:(缺点:(1)日常会计核算的工作量较大;()日常会计核算的工作量较大;(2)虽然能够保持发出存货成本的准确性,但却虚增虽然能够保持发出存货成本的准确性,但却虚增了期末存货和本期利润;并且,如果企业一直使了期末存货和本期利润;并且,如果企业一直使用永续盘存制而不进行实地盘点,存货的账面记用永续盘存制而不进行实地盘点,存货的账面记录必将逐渐远离存货的真实情况。录必将逐渐远离存货的真实情况。l事实上,定期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的优事实上,定期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的优缺点恰好是互补的,因而缺点恰好是互补的,因而实务中更常见实务中更常见的做法是两者的结合:在永续盘存制的的做法是两者的结合:在永续盘存制的基础上对存货进行适当的定期或不定期基础上对存货进行适当的定期或不定期实地盘点。实地盘点。l这样,既有利于对存货进行动态管理和这样,既有利于对存货进行动态管理和正确反映存货发出成本,又能够准确地正确反映存货发出成本,又能够准确地确定期末存货金额,并通过账面数与实确定期末存货金额,并通过账面数与实存数的对比发现潜在损失,找出原因,存数的对比发现潜在损失,找出原因,改善存货的管理。改善存货的管理。l存货是企业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持续经存货是企业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持续经营的企业中,存货通常处于不断的收入、营的企业中,存货通常处于不断的收入、发出的变动状态,而且,由于市场价格发出的变动状态,而且,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各批次进入企业的存货价格可的波动,各批次进入企业的存货价格可能存在差异,这就产生一个问题:面对能存在差异,这就产生一个问题:面对不同的存货价格,如何计量存货的发出不同的存货价格,如何计量存货的发出成本呢?成本呢?l存货发出成本的计量方法主要包括:先存货发出成本的计量方法主要包括: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先先进进l先进先出法假设企业先进入的存货最先先进先出法假设企业先进入的存货最先发出去。发出去。年年摘要摘要收入收入发出发出结存结存月月 日日数量数量单价单价金额金额数量数量单价单价金额金额数量数量单价单价金额金额31期初结存期初结存1500460002生产领用生产领用500420001000440005购入购入20004.15 830010004400020004.15830014生产领用生产领用10004400020004.15830021购入购入20004.2840020004.15830020004.2840030生产领用生产领用16004.15 66404004.15166020004.2840031本月合计本月合计4000167003100126404004.15166020004.28400后后进进l后进先出法假设企业后进入的存货最先后进先出法假设企业后进入的存货最先发出去。发出去。l新准则已不允许使用后进先出法。新准则已不允许使用后进先出法。年年摘要摘要收入收入发出发出结存结存月月日日数量数量单价单价金额金额数量数量单价单价金额金额数量数量单价单价金额金额31期初结存期初结存1500460002生产领用生产领用500420001000440005购入购入20004.15 830010004400020004.15830014生产领用生产领用10004.15 415010004400010004.15415021购入购入20004.2840010004400010004.15415020004.2840030生产领用生产领用16004.2672010004400010004.1541504004.20168031本月合计本月合计4000167003100移移动动加加l存货每发生一次变动就重新计算其平均存货每发生一次变动就重新计算其平均单位成本。单位成本。l例题见书例题见书p208图表图表61。月月末末一一次次l一个月计算一次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一个月计算一次存货平均单位成本。l加权平均法用于永续盘存制时就是移动加权平均法用于永续盘存制时就是移动加权平均法;用于定期盘存制时就是月加权平均法;用于定期盘存制时就是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末一次加权平均法。l先进先出法对期末存货计量比较准确,但发出存先进先出法对期末存货计量比较准确,但发出存货成本不够准确,在持续通货膨胀情况下容易虚货成本不够准确,在持续通货膨胀情况下容易虚增企业的利润;后进先出法对存货发出成本计量增企业的利润;后进先出法对存货发出成本计量比较准确,但往往造成期末存货金额与现行市价比较准确,但往往造成期末存货金额与现行市价差距过大的情况,在持续通货膨胀情况下,后进差距过大的情况,在持续通货膨胀情况下,后进先出法所计算的利润比较稳健;加权平均法的效先出法所计算的利润比较稳健;加权平均法的效果则介于二者之间。果则介于二者之间。l另外,在持续通货膨胀情况下,后进先出法一定另外,在持续通货膨胀情况下,后进先出法一定的节税效应。的节税效应。l由于后进先出法假设的实物流动过程很少在企业由于后进先出法假设的实物流动过程很少在企业发生,因此从理论上看,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发生,因此从理论上看,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是最优的方法,特别是加权平均法;但由于税法是最优的方法,特别是加权平均法;但由于税收的考虑,实务中企业常常选择后进先出法。收的考虑,实务中企业常常选择后进先出法。(四)四)交交易易l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为交易目的而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债券投资与股票投资(由于是交易目的债券投资与股票投资(由于是交易目的,一般持有期限较短,大致相当于以的,一般持有期限较短,大致相当于以前的短期投资)前的短期投资)l例如例如:(:(1)甲企业于甲企业于12月月16日购入乙企业日购入乙企业股票股票5 000元,甲企业持有该股票的目的是元,甲企业持有该股票的目的是准备待股票价格升高时获取股票价差收益准备待股票价格升高时获取股票价差收益(即为交易目的而持有该投资),则:(即为交易目的而持有该投资),则: 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 5 000l 银行存款银行存款 5 000l(2)12月月31日,甲企业持有的股票价格涨日,甲企业持有的股票价格涨到到6 000元,则:元,则:l 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 1 000l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 000l这里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金融资产价格这里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金融资产价格变动而对持有企业造成的收益或亏损。变动而对持有企业造成的收益或亏损。l(3)1月14日,甲企业把持有的乙企业股票卖出,取得价款7 000元,则:l 银行存款 7 000l 交易性金融资产 6 000l 投资收益 1 000l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 000l 投资收益 1 000(五)五)固固定定l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说过,要记住折旧的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说过,要记住折旧的计算方法及相应的账务处理方法。计算方法及相应的账务处理方法。l还要注意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计量,见还要注意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计量,见书书p211。l本节没有新的内容,以前都学过,看本节没有新的内容,以前都学过,看p225l一、所有者权益的定义与分类一、所有者权益的定义与分类l掌握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掌握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区别。未分配利润的区别。二、二、所所有有者者l(一)实收资本(一)实收资本l股份有限公司:股本股份有限公司:股本l其他企业:实收资本其他企业:实收资本l书书p224业务业务13(二)二)资资l包括:股本溢价包括:股本溢价(三)三)留留l某股份公司2010年净利润100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5万股,公司2010年利润分配业务如下:分别按10%、2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宣布发放现金股利30万元,按10送2的比例发放股票股利。会计处理(单位:万元):l(1)结平本年利润本年利润 1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0l(2)提取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20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0 任意盈余公积 20l(3)宣布发放现金股利利润分配分配现金股利 30 应付股利 30l(4)宣布发放股票股利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 1 股本 1l(5)结转利润分配账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1 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20 分配现金股利 30 转作股本的股利 1l本年净利润100万,分配61万,剩余39万第第四四节节资资产产l熟悉账户式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及其依据熟悉账户式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及其依据的会计恒等式。的会计恒等式。l了解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了解资产负债表的编制。l1、直接根据有关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等项目 l2、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余额相加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存货”项目l3、通过分析总帐帐户和相关明细帐户的期限及借贷方向得到,如“长期借款”项目,需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 中将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后的金额计算填列。又如,“应付账款”项目,需要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两个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填列 l4、原帐户减备抵帐户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