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练习题-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docx
-
资源ID:87874609
资源大小:52.6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练习题-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docx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时作业-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18161858年间,俄国男性世袭贵族数量从8.41万增至11.31万,增幅34.5%,同时,农奴人口从2145.42万增至2483.82万,增幅为15.8%。在18401858年,南俄和伏尔加河下游贵族地产总面积从1032.4万俄亩增至1264.1万俄亩,增长22.4%。这可以说明,当时俄国( )A雇佣制大农场初具规模B农奴遭受的剥削加深C农奴人身依附关系加剧D农奴制并未出现危机219世纪90年代,美国南方各州的法律规定公共场合的种族隔离合法化;1896年,最高法院在一场针对性诉讼中裁决“隔离但平等”的设施并不违宪,因为隔离并不必然意味着一个族群的低劣。上述行为体现了( )A解放黑奴势在必行B司法解释的理性公正C种族歧视得到默许D南北矛盾已不可调和3法国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各派颁布的宪法都不同程度地冲击了封建贵族、僧侣的特权及封建土地所有制。拿破仑帝国虽有同封建贵族相妥协的一面,但本质上仍是资产阶级政权。材料重在强调法国( )A拿破仑统治时期的进步意义B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了共和政体C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性D大革命清除了本国的封建势力4有学者称德意志帝国是“半宪法”甚至是“假宪法”的国家。这是因为德意志帝国( )A宪法中有浓厚封建色彩B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C未赋予人民政治权利D经由王朝战争而建立5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就此理解18世纪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在于( )A宪政制度B地理位置C海外贸易D和平环境6“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遵循的基本原则。表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A14世纪,法国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法国形成了限制王权的历史传统B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英国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C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美国政体深受启蒙思想影响D1875年,法国通过新宪法,规定了总统与国会的权力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AABBCCDD71539年9月,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国家的所有文件都必须使用法语撰写,法语从此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1694年法国出版第一部法语字典。1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政府出台了十几部有关语言的法律。法国政府长期重视法语,其主要目的在于( )A传播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的启蒙思想B扩大大革命的影响力C强化法兰西国家公民的民族认同感D提高法语的国际地位8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意志法律主要包括全德使用的“共同法”和各邦的地方法。法学家蒂堡认为当下全部的法律杂乱无章,不仅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更会造成德意志人民之间的隔阂。因继承罗马法而丧失本国法律的稳定性,依赖于罗马与巴黎的法律文化甚至政治文化,这是一种充满屈辱和压迫的做法。蒂堡的最终意图是( )A摆脱对法国民法典的依赖B制定一部统一的德意志民法典C彰显德意志法律文化传统D为德意志帝国的侵略扩张服务91794年,普鲁士邦法颁行。其上编是私法,分人、债、物权各章;下编包括亲属法、商法(票据、保险、海商)以及公法(宪法、行政法、刑法、警察法等)。它一方面确认君主专制、农奴制、警察国家、贵族特权,另一方而也开始采用近代所有权、契约等概念。普鲁士邦法的颁行( )A受到了拿破仑法典的一定影响B谋划了德国统一之后的国家结构C践行了启蒙思想家的部分主张D实现了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要求10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将56个衰败选区废除,30个较小的选区减少一个席位,同时,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了40多个新选区。最终,总人数超过1000万的郡选区选出了189名议员,而人口不足600万的城镇选区产生了364名议员。这反映了议会改革( )A削弱了贵族阶层的政治势力B彰显了民主化进程中的艰难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D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11下表为英国三次议会制改革选民变化表,据下表可知,英国( )时间增加的选民阶级改革后选民人数(人)占20岁以上人口比例(%)1832年中产阶级、小土地所有者、店主、租地农72078471867年城市工人、小农所有者223103016.41884年农业工人和农村其他劳动者496561828.5A形成了责任内阁制度B实现了三权分立的制度化C逐步进入议会制时期D基本实现了大众政治参与1218世纪初,英国禁止新成立的税务局官员参加议会活动,后来又规定凡是接受皇家俸禄或国王任命的官员,除各部大臣外,不得成为议会下院议员。这些规定( )A避免了营私舞弊现象出现B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原则C维护了工业资产阶级利益D推动了两官分途制度确立132022年9月8日,英国女王伊雨莎白二世去世,96岁的她在位70年,她是英国历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国王之一,也是目前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传奇”的伊丽莎白二世在位期间可以履行的职权是( )A有权提名内阁各部大臣B监督议会立法和内阁行政C把控英国最高行政权力D形式任命首相,是国家象征14下图是法国马赛曲歌词的中文翻译。此歌曲体现了( )起来,起来,祖国的孩子们,光荣的日子已经来到!专制者在反对我们他们扯起了血腥的旗号(重复)你听,在我们的家园,部些凶残的干涉军在嚎叫。他们一直逼到我们跟前,把我们的妻子和儿子都扼死了,公民们,拿起式器来,组织起战斗队伍, 前进,前进,让侵略者污秽的血液灌溉我们的田地。A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精神B拿破仑对革命成果的捍卫C争民主反干涉的革命斗志D启蒙思想引发法国大革命15二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约翰王的罪恶,比那些勤劳有为的圣明君主对英国的贡献还要大,正是因为通过很多反对约翰王势力的大联合,我们最重要的通向权利与自由的里程碑得以竖立起来。”。这个“里程碑”指的是( )A至尊法案B权利法案C大宪章D1787年美国宪法二、材料分析题16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政治表现形式又有所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摘编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材料三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哪一朝代创立?并分析这一制度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征。(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17概括杰斐逊的观念及其原因。(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史料 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年),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第三任美国总统。杰斐逊认为新闻出版自由是言论自由的具体体现,是监督政府的第四种权力,因此应该得到保护。在保护自由特别是新闻出版自由的各种手段中,法律是最为有效、最为可靠的。杰斐逊对新闻出版自由的态度,纵观他的一生,不改初衷。摘编自杰斐逊集等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杰斐逊的观念及其原因。试卷第5页,共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18401858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农奴主(贵族地主)人口、农奴数量、农奴主的地产都在增加,也就是指农奴遭受的剥削加深,故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俄国的雇佣制大农场建立是在农奴制改革后(也可以说是改革的影响之一),故排除A项;从材料得不出农奴主和农奴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情况,无法得出农奴人身依附关系加剧,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农奴遭受着贵族地主的压迫,已经出现危机,排除D项。故选B项。2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南方各州的法律规定公共场合的种族隔离合法化,体现了种族歧视得到默许,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种族歧视得到默许,而美国内战消灭了奴隶制,解放了黑人奴隶,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最高法院裁决“隔离但平等”的设施并不违宪,不符合理性公正,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当时种族歧视得到默许,并不说明南北矛盾已不可调和,排除D项。故选C项。3C【详解】根据材料,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不同派别以及拿破仑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冲击了封建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体现了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性,C项正确;材料除了拿破仑帝国外,还强调资产阶级其他派别的积极作用,排除A项;大革命并未在法国确立共和政体,排除B项;大革命打击而非“清除”了法国的封建势力,排除D项。故选C项。4A【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德意志帝国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虽然规定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但这部宪法中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国家大权还是掌握在皇帝手中,所以说德意志帝国是“半宪法”甚至是“假宪法”的国家,A项正确;德意志帝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排除B项;德意志帝国赋予人民一定的权力,排除C项;经过王朝战争并不是德意志帝国是“半宪法”甚至是“假宪法”的国家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5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稳定了社会和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为英国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政治保障,A项正确;BCD项都不属于材料提到的政治制度,排除BCD项。故选A项。6C【详解】根据所学美国1787年宪法深受民主共和、三权分立等启蒙思想的影响,C项正确;14世纪,法国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排除A项;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排除C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于1870年,排除D项。7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539年9月,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国家的所有文件都必须使用法语撰写,法语从此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1694年法国出版第一部法语字典。1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政府出台了十几部有关语言的法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语言是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因素,法国从中世纪到大革命时期都重视语言的统一,其目的是强化法兰西公民的民族认同,C项正确;启蒙运动17世纪开始,与法国政府长期重视法语的时间不完全符合,排除A项;1789年爆发法国大革命,与法国政府长期重视法语的时间不完全符合,排除B项;对本国语言提出法律要求不一定能起到提高国际地位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8B【详解】根据材料,法学家蒂堡认为,当时德意志的法律杂乱无章,作为当时法律主要渊源的罗马法不符合德意志的现实情况,因此主张制定一部统一的德意志民法典,B项正确;蒂堡主张制定一部统一民法典,摆脱对法国民法典的依赖和彰显德意志法律文化传统不是他的最终意图,排除A项、C项;制定一部统一的德意志民法典有利于维护德意志的统一,不能服务于德意志帝国的侵略扩张,排除D项。故选B项。9C【详解】根据题干在1794年颁布的普鲁士邦法中采取了近代的所有权、契约等概念,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和公法的立法,践行了启蒙思想家的部分主张,C项正确;拿破仑法典颁布的时间为19世纪初,早于普鲁士邦法,排除A项;根据题干内容普鲁士邦法中并未谋划德国统一的问题,排除B项;此时德国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排除D项。故选C项。10B【详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更多的席位,为此英国进行了议会改革,改革废除了衰败选区的席位,增加了新兴城市的席位,但最后总人数超过1000万的郡选区选出了189名议员,而人口不足600万的城镇选区产生了364名议员,说明议会改革后席位仍然存在不公平问题,彰显了民主化进程的艰难,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重新划分选区,不能体现削弱贵族阶层的政治势力,排除A项;1832年议会改革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排除C项;材料主要在强调1832年议会改革存在不合理之处,不能体现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排除D项。故选B项。11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832年、1867年、1884年英国先后三次进行了议会改革,不断扩大选举范围,最终基本实现了大众政治参与,D项正确;18世纪20年代,责任内阁制度形成,排除A项;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没有实现三权分立,排除B项;英国封建社会时期实行的是议会君主制,排除C项。故选D项。12D【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8世纪初,英国禁止新成立的税务局官员参加议会活动,后来又规定凡是接受皇家俸禄或国王任命的官员,除各部大臣外,不得成为议会下院议员。”可见对旧有的政治恩赐制度进行调整,限制国王将亲信安插进至议会,有利于保证议会的独立性,推动了两官分途制度确立,“两官”即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或称政务官和事务官。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在产生方式、任用条件、职责范围和管理办法等方面属于两种不同的类型,互相之间不能交替任职,因之称为“两官分途”,D项正确;“避免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原则,排除B项;材料所述与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3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自从1721年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后,英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但形式上是国家元首,有权任命首相,D项正确;提名内阁各部大臣是首相的权限,排除A项;1721年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后,英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英王已经没有实权,排除B项;1721以后英王已经是虚设的,没有实权,排除C项。故选D项。14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马赛曲写于1792年,当时处于法国大革命期间。依据材料“专制者在反对我们他们扯起了血腥的旗号(重复)”、“部些凶残的干涉军在嚎叫”、“公民们,拿起式器来,组织起战斗队伍, 前进,前进,让侵略者污秽的血液灌溉我们的田地”等信息可知,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争民主反干涉的革命斗志,C项正确;法国大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马赛曲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外国干涉,而非争取民族独立,排除A项;马赛曲写于1792年,当时拿破仑还没有上台,排除B项;当时法国大革命已经爆发,而且材料与启蒙运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5C【详解】根据材料“正是因为通过很多反对约翰王势力的大联合,我们最重要的通向权利与自由的里程碑得以竖立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15年6月15日金雀花王朝国王约翰王(11991216在位)在大封建领主、教士、骑士和城市市民的联合压力下被迫签署。该文件把王权限制在了法律之下,确立了私有财产和人身自由不可被随意侵犯的原则。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大宪章被利用作为争取权利的法律依据,并被确定为英国宪法性文件之一。所以这里的“里程碑”指的是大宪章,C项正确;至尊法案是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促使国会通过的有关宗教改革的法令,改革后的英国教会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1787年美国宪法使美国成为一个由各个拥有主权的州所组成的联邦国家,而材料涉及的是英国的大宪章,排除D项。故选C项。16(1)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朝代:秦朝。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有利于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2)特征: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重视才能(3)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主权,限制王权;18 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政治权利。【详解】(1)制度: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朝代:结合所学可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 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积极作用:结合所学从国家的统一、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等不同角度分析。(2)特征:根据材料二“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可知,人民主权;根据材料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可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根据材料二“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可知,重视才能。(3)结合所学从权利法案颁布、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三个内容来说明。17(1)观念:信仰天赋人权的理念,主张依靠法律保护自由;主张新闻出版自由,用以监督政府。(2)原因:杰斐逊受独立战争和独立宣言的影响,坚持民主共和的观念(监督政府防止暴政)、分权制衡原则和人民主权思想,这也是美国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详解】(1)观念:结合独立宣言可分析出信仰天赋人权的理念,主张依靠法律保护自由;根据材料“在保护自由特别是新闻出版自由的各种手段中,法律是最为有效、最为可靠的”可分析出主张新闻出版自由,用以监督政府。(2)原因: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杰斐逊受独立战争和独立宣言的影响,坚持民主共和的观念(监督政府防止暴政)、分权制衡原则和人民主权思想,这也是美国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答案第9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