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SL_T 299-2020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docx

    • 资源ID:87917541       资源大小:836.89KB        全文页数:9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SL_T 299-2020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docx

    目日日次施日总则  施"日术语  "$日基本规定  日准备工作  (.日野外地质测绘  ,日.+施日一般规定  ,日.+"日地貌  施#日.+$日地层岩性日.+日地质构造日.+.日水文地质 施" 施. 施,日.+(日物理地质现象  施日.+!日岩溶  "施日.+,日采空区  "$(日资料整理 "!日资料检验和成果验收 ".附录 了日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划分  "(附录 附日遥感地质解译技术规定  "!附录 增日数字化地质测绘技术规定  "附录 3日工程地质测绘常用表格  $施附录 和日“ 字形法则的应用  $.附录 录日地貌类型划分  $!附录 B日岩石分类  #附录 C日常见岩石野外鉴别及定名  附录D日土的野外鉴别及定名 ."附录4日结构面类型划分 .附录 E日节理 (裂隙)统计分析  .!标准用词说明  .标准历次版本编写者信息  (#条文说明  (施Co总oo则C"#"Co为统一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程序,明确工作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保证成果质量,制定本标准。C"#"$o本标准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地质测绘工作。C"#"。o工程地质测绘 应 在 布 置 物 探、勘 探、 试 验 与 测 试 等 工 作之前进行,应全 面 调 查 与 水 利 水 电 工 程 建 设 有 关 的 各 种 地 质 现象,分析其性质和规律,为研究工程地质条件和问题、评价测区工程地质环境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并指导勘察工作布置。C"#"&o本标准主要引用下列标准:!"#$%&'o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o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水o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标&&o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标工'o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利#标o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料'o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整编规程()料利工o引调水线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料#利o水库枢纽工程地质勘察规范()'$%o水闸与泵站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工o水利水电工程地 质 测 绘 除 应 符 合 本 标 准 规 定 外, 尚 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标$o术oo语6$"#"Co工程地质测绘o/0120/3011/454127587992012运用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和水文地质学原理和技术方法,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观察、量测和描述,按一定比例尺绘制在地形图上,并形成技术文件的勘察工作。$"#"$o综合地层柱状图o1/0/375图;37;1379<26645=80综合反映测区内地层年代、层序、接触关系、厚度、岩性及与侵入岩体相互关系的柱状剖面图。$"#"。o标志层o层/?/A测区内岩性或所含化石等地质特征明显、层位稳定、分布范围广、易于鉴别的,用于统一划分地层、区别岩组的地层。62$"#"& 地质点o1/45412754图/3B7;40图94;观测研究地质现象的工作点。62$"#"工o地质测绘线路o1/45412754图/3B7;4034=;/观测研究地质现象的工作线路。$"#"(o穿越法o;37B/3图/8/;<4A横穿主要地质界线的测绘方法。2$"#")o界线追索法o;376018/;<4A沿地质界线追索的测绘方法。6$"#"*o工程地质图o/0120/3011/4541275879按一定比例尺反映工程区各种地质现象平面分布及其与工程相互关系的图件。62$"#"+o工程地质剖面图o/0120/3011/4541275图/6;40按一定比例尺反映某一方向切面上的地质现象及其与工程相互关系的图件。62$"#"C#o遥感地质解 译 技 术 o1/454127520;/393/;7;40;/6<02技=/?3/84;/图/0图01利应用遥感影像、三维地理信息模型等获取地质信息并经野外验证的技术方法。;6$"#"CCo数字化地质测绘 技 术 oA212751/45412758799201;/6<术02技=/(基于遥感E()、地理信 息 系 统!(() 和 全 球 导 航 卫 星 系统!G(),利 用 野 外 数 据 采 集 电 子 设 备, 对 地 质 现 象 进 行 定位、量测、描绘、记录及存储等的技术方法。水。o基 本 规 定。"#"Co水利水电工程地质 测 绘 应 在 充 分 了 解 工 程 规 划 设 计 意 图的基础上,依据工程地质勘察大纲或工程地质测绘任务书进行。"#"$o工程地质测绘应按准备工作、野外地质测绘、资料整理、资料检验及成果验收的程序进行。"#"。o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 的分级应符合下列规定:Co小比例尺,!,标H#$。$o中比例尺,标H#$ ! 标H#$。o大比例尺,! 标H#$。"#"&o工程地质测绘的 范 围 和 比 例 尺 应 根 据 工 程 类 型、 设 计 阶段、工 程 地 质 条 件 复 杂 程 度 等 确 定, 并 应 符 合 !" #$%&'、()#、()标&&、()利#标、()料利工、()料#利、()'$%等标准的有关规定。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划分宜符合附录 I 的规定。"#"工o工程地质测绘 的 内 容 应 包 括 地 形 地 貌、 地 层 岩 性、 地 质构造、水文地质、物理地质现象、岩溶、采空区等与工程有关的地质现象。"#"(o工程地质测绘方 法 应 根 据 比 例 尺 的 大 小 确 定, 并 符 合 下列规定:Co小比例尺地质 测 绘,宜 以 遥 感 地 质 解 译 为 主, 必 要 时 进行野外地质测绘。遥感地质解译宜符合附录 " 的规定。$o中比例尺地质测 绘,宜 采 用 遥 感 地 质 解 译 和 野 外 地 质 测绘相结合的方法。o大比例尺地质测绘,宜以野外地质测绘为主。&o野外地质测绘应采用穿越法和界线追索法。"#")o工程地质测绘的 精 度 应 与 选 用 的 比 例 尺 相 适 应。 对 图 上宽度不小于利88 的 地 质 现 象 应 予 测 绘。 对 具 有 重 要 工 程 地 质、水文地质意义的地质现象,在 图 上 宽 度 小 于 利88 时,应 扩 大 比%例尺表示,并注明其实际数据。"#"*o工程地质测绘应使 用 符 合 精 度 要 求 的 同 等 或 大 于 地 质 测绘比例尺的地形图。当采用大于地质测绘比例尺的地形图时,应在图上注明实际地质测绘精度。"#"+o工程地质测绘应 以 中 比 例 尺、小 比 例 尺 地 质 测 绘 成 果 指导大比例尺的地质测绘。"#"C#o工程地质测绘宜充分利用数字化地质测绘技术,并构建地质信息数据库。数字化地质测绘技术宜符合附录 J 的规定。"#"CCo工程地质测绘应充分利用已有地质测绘成果,必要时进行野外校测。"#"C$o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应有相应的安全和环保措施。#&o准 备 工 作&"#"Co准备工作宜包括下列内容:Co资料收集与整理。$o现场踏勘。o编制工程地质测绘作业计划。&"#"$o资料收集宜包括下列内容:Co工程规划、设计资料。$o地形资料、卫片、航片,其他有关文字、图像等资料。o区域地质、区域 水 文 地 质、地 方 地 质 志、 地 震 及 地 震 地质、地质灾害等资料。&o水文、气象资料。工o矿产资源、生态环 境 保 护 规 划 和 当 地 已 有 工 程 建 设 的 相关资料。&"#"。o应对所收集的资 料 进 行 分 类 整 理,分 析 其 可 利 用 程 度 和存在问题,编制测区地质草图,初步建立地质信息数据库。&"#"&o应根据测区地质 草 图 进 行 现 场 踏 勘,了 解 测 区 基 本 地 质条件和工程地质环境,布置观察线路,选择综合地层柱状图测制位置,拟定野外工作方法。踏勘路线应选在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有代表性的地段。&"#"工o宜根据工程地质 勘 察 大 纲 或 地 质 测 绘 任 务 书 的 要 求, 结合已有资料和现场踏勘情况,编制工程地质测绘作业计划。工程地质测绘作业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Co测绘目的、任务要求。$o地质概况、可能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o工作条件、工作方法、测绘比例尺、工作量。&o计划进度安排。料工o需提交的成果。(o人员组织、工作装 备 以 及 质 量 保 证、 安 全 保 障 和 环 保 控制措施。'工o野 外 地 质 测 绘工"Co一 般 规 定工"C"Co野外地质测绘工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Co测制综合地层柱状图。$o确定地层填图单位。o观察描述、标测地质点和地质测绘线路,勾绘地质图。&o测制地质剖面图。工"C"$o测制综合地层柱状图应符合下列要求:Co综合地层柱状图的比例尺应为地质测绘比例尺的#倍 标$倍。对工程具有重要意义的地质现象,应扩大比例尺或以符号表示。$o应选择露头良 好、地 层 出 露 连 续、 构 造 简 单 的 地 段。 必要时,可到测区以外选择能代表地质条件的地段实测。o当露头不连续或 地 层 连 续 性 受 到 构 造 破 坏, 需 在 不 同 地段测制地层剖面时,各剖面的衔接应有足够依据。&o在岩相变化较 大 地 区,应 测 制 多 条 地 层 剖 面, 编 制 地 层对比表。工o测制综合地层柱 状 图 应 选 择 标 志 层 和 划 分 填 图 单 位。 对各类岩、土层除进行一般性描述外,还应着重描述其工程地质特性。宜采集代表性岩石、化石标本。工"C"。o不同 比 例 尺 工 程 地 质 测 绘 填 图 单 位 的 划 分 应 符 合 下 列规定:Co工程地质测绘填图单位划分应符合表#表标表水的规定。$o工程地质 岩 组 应 根 据 岩 性 差 异 或 组 合 特 点 及 工 程 地 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等因素进行划分。o第四系的分层 应 按 地 层 年 代、成 因 类 型、 岩 性 及 物 质 组成划分。大比例尺地质测绘还应根据工程需要,结合沉 (堆)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化学性质、水理性质等特征进行详细分层。&比例尺!填 图 单 位应达到争取达到!,标H#$统 (或群)阶 (或组)标H#$ ! 标H#$阶 (或组)段 (或层)标H#$,! 标H利$段 (或层)工程地质岩组! 标H利$工程地质岩组表工"C"。o工程地质测绘填图单位划分工"C"&o野外地质测绘应 充 分 利 用 天 然 地 质 露 头, 在 露 头 条 件 差的地段应布置坑、槽、井等勘探点。工"C"工o地质点的布置和定位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Co地质点应布置在地质界线和地质现象上。$o地质点的间 距 应 为 相 应 比 例 尺 图 上 距 离 利68 水68。 在地质条件复杂、对工程影响较大地段或重要地质现象处,地质点可适当加密。在岩性单一、地质构造简单的地区,地质点间距可适当加大。o中比例尺、小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的地质点,可用目测、罗盘交会或便 携 式 !G( 定 位, 对 控 制 主 要 地 质 界 线 及 重 要 地质现象的地质点,应采用测量仪器定位。大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的地质点,应 采 用 测 量 仪 器 定 位。 地 质 点 定 位 测 量 精 度 应 符 合()标工'的规定。工"C"(o野外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Co地 质 点 观 察 描 述 内 容 应 包 括: 位 置、 地 貌、 地 层 岩 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物理地质现象等。$o地质测绘线路 观 察 描 述 内 容 应 包 括: 起 止 点、 转 折 点 位置,线路方向,地层岩性及出露厚度和层序关系,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物理地质现象等。线路观察描述应反映地质点间的连续性、关联性,并附线路示意图。o野外记录应 在 现 场 进 行, 内 容 应 全 面、 真 实、 准 确。 凡图上表示的地质现象,应有记录可查。工&o重要地质点或地质现象应进行素描或摄影、录像。工o地质 点 应 统 一 编 号、 现 场 标 识。 记 录 宜 使 用 专 用 表 格。野外记录使用的表格可按附录 录 的规定执行。工"C")o地质图应在野 外 实 地 勾 绘。地 层、结 构 面 相 邻 地 质 点 之间连线应符合 M 字形 法 则,M 字 形 法 则 的 应 用 应 符 合 附 录 N 的规定。工"C"*o地质剖面图的测制应符合下列规定:Co建筑物区或专门性 地 质 问 题 的 主 要 工 程 地 质 剖 面 图 应 实测,其他地质 剖 面 图 可 在 地 质 图 上 切 制, 重 要 地 质 现 象 应 实 地校测。$o剖面图的地质界 线 应 与 地 质 图 吻 合,实 测 剖 面 图 应 充 分反映与工程有关的重要地质现象。o剖面图垂直比例 尺 与 水 平 比 例 尺 宜 相 同, 必 要 时 可 适 当放大垂直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与水平比例尺之比不宜大于#。工"C"+o野外 地 质 测 绘 过 程 中 取 样 试 验 和 现 场 测 试 应 符 合 下 列要求:Co应采集具有代 表 性 的 岩、土 样,必 要 时 宜 进 行 鉴 定 或 试验,用鉴定或试验成果对岩、土定名、分类和分层。$o宜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取样进行水质分析。o宜采用点荷载仪、回弹仪等进行现场简易测试,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工"C"C#o对已有地质测绘成果进行野外校测时,应按同等比例尺进行,校测点数目 宜 为 地 质 点 的 标$地  水$地, 当 重 要 地 质 现 象有错误、遗漏时,应重新进行地质测绘。工"$o地oo貌工"$"Co地貌测绘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Co形态特征、分布 规 律、地 貌 类 型。 地 貌 类 型 划 分 可 按 附录 P 的规定执行。$o地貌与地层岩 性、地 质 构 造、第 四 纪 地 质 及 新 构 造 活 动标$的关系。o地貌与侵蚀、搬运及堆积作用的关系。&o水系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地貌的关系。工o植被的种类、分布及其与地貌的关系。(o研究微地貌的特点,分析地貌环境对工程的影响。工"$"$o河谷地貌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Co河谷类型、河谷结构、纵横剖面形态等发育特征。$o河床纵向坡度及形状变化情况,河床沙坡、浅滩、沙洲、险滩、瀑布、跌水、深潭、深槽、岩槛、壶穴等分布特征。o河谷横剖面的 形 态,峡 谷 与 宽 谷 交 替 分 布 特 征, 谷 坡 的形态、坡度和高度,向分水岭过渡地带的地貌形态,两岸山体的发育特征和差异性。&o谷底和河床宽度、河漫滩、心滩的分布特征。工o古河床、牛轭湖、决口口门等的分布特征。(o阶地的级数及 分 布 高 程,各 级 阶 地 的 形 态 特 征、 地 质 结构、类型、组合情况及延续性,阶地成因及形成年代。)o与河谷地貌发育史有关的其他内容。工"$"。o河间地块地貌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Co地块的相对高 度、宽 度、对 称 性、 切 割 程 度 等 地 形 特 征及其与相邻河谷的关系。$o夷平面、剥蚀面的分级、高程、形态、成因及年代。o 古 河 床、 古 冲 沟、 古 风 化 壳、 古 冰 川、 古 岩 溶 的 分 布特征。工"$"&o河口地貌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Co河口区的形态 特 征,近 口 段、 河 口 段、 口 外 海 滨 段 的 分段范围及其与洪水位、枯水位和潮流的关系。$o三角洲的类型及形态特征。o河道分叉及心滩、沙坝等形态特征。工"$"工o冲沟地貌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Co分布、密度、规模、形 态 特 征 及 其 与 地 层 岩 性、 地 质 构标标造的关系。$o沟床、沟口高程,沟 壁 稳 定 性, 堆 积 物 的 形 态 及 分 布 特征 ,与河床或大一级冲沟的交汇形态。o沟水流量、固体径流来源。&o分析产生崩塌、滑 坡、泥 石 流 等 的 可 能 性 以 及 崩 塌、 滑坡成坝堵塞沟谷的可能性。工"$"(o山前地貌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Co洪积扇、坡积裙等 的 分 布 范 围、形 态 特 征 及 其 与 山 体 谷坡和洪流、片流的关系。$o产生大型崩塌、滑坡、坡面泥石流的可能性。工"$")o平原地貌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Co分布范围、形态特征、成因类型及其与河流的关系。$o古河道、砂堤、 鬃 岗、 牛 轭 湖、 沼 泽、 水 洼 地 等 的 分 布及形态。o与周边丘陵、山地的接触过渡关系。工"$"*o河流、水系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Co河流、水系分布与 发 育 特 征 及 其 与 地 层 岩 性、 地 质 构 造的关系。$o干流和支流的交汇形态,河流袭夺、变迁情况。o古河床、古泥石流、冰川埋藏谷等的分布和埋藏条件。工"$"+o地貌测绘中应重点 查 明 异 常 地 貌 现 象 和 明 显 差 异 的 地 形形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工"$"C#o工程区应分析微地貌特征及其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物理地质现象的关系;线状水利工程应分析穿越不同地貌单元的形态组合关系、不同地貌单元特有的地质环境条件,以及不利地貌地质条件对工程建筑物的影响。工"。o地 层 岩 性工"。"Co地层岩性测绘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Co地层年代及岩性类别、名称。标利单层厚度层68层 标$标$ 层 #$#$ 层 水$水$ 层 标$标$ 层 #层 #分级巨厚层厚层中厚层中薄层薄层极薄层$o地层的分布、变化规律,层序与接触关系。o标志层的岩性特征及分布、发育规律。&o岩、土层的岩性、岩相、厚度及其变化规律。工o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工"。"$o各类岩层的描 述 应 包 括 地 层 年 代、 岩 石 名 称、 颜 色、 主要矿物成分、结构 构 造、 坚 硬 程 度、 成 因 类 型、 厚 度 及 岩 相 变化、特征标志、产状及层序接触关系。岩石分类、常见岩石的野外鉴别及定名宜符合附录 ! 和附录 Q 的规定。岩层单层厚度分级应符合表#表水表利的规定。表工"。"$o岩层单层厚度分级工"。"。o沉积岩应分析 研 究 其 沉 积 环 境、沉 积 韵 律、 层 理 层 面 结构构造及岩组特征,并应调查描述下列内容:Co碎 屑 岩 类: 碎 屑 矿 物 成 分、 颗 粒 大 小、 形 状 及 分 选 性、胶结类型、胶结程度、胶结物及结构构造特征等。$o黏土岩类:矿 物 成 分、 结 构 构 造 特 征、 泥 化、 软 化、 膨胀、崩解特性等。o化学岩及生 物 岩 类: 矿 物 成 分、 结 晶 程 度、 胶 结 物、 胶结类 型、 结 构 构 造 特 征 及 缝 合 线、 溶 蚀 现 象 等 特 殊 结 构 构 造现象。&o工程区软 质 岩、膨 胀 岩、易 溶 岩、 煤 层 (煤 线) 等 特 殊岩类的分布规律、结构、性状及膨胀、崩解、软化等特性。工"。"&o岩浆岩应分 析 研 究 其 成 因 类 型、 产 状、 规 模、 序 次、 与围岩的接触关系等,并应调查描述下列内容:Co侵入岩类:生成状 态,所 处 构 造 部 位 及 其 与 围 岩 的 接 触关系,流线、流层、析离体、捕虏体等特征,脉岩的产状、延展和厚度变化等发育规律。标水$o喷出岩类:岩性、岩 相 的 分 异 变 化 特 征, 原 生 和 次 生 构造、原生节理、捕虏体特征,韵律、层序以及喷发间断、喷发旋回特征,喷发、溢流形式,间歇情况,喷溢环境。o工程区侵入岩应 重 点 研 究 侵 入 体 的 蚀 变 带、 蚀 变 程 度 及边缘接触带,平缓的原生节理,岩床、岩墙、岩脉的风化和破碎情况,软弱矿物富集带等;喷出岩应重点研究喷发间断情况,层间接触关系,凝灰岩的软化特征,玄武岩中的熔渣、气孔、柱状节理等。工"。"工o变质岩应分析 研 究 其 变 质 类 型、变 质 程 度、 变 质 带 划 分及结构构造特征、矿物成分、矿物的共生组合和交代作用等,并应调查描述下列内容:Co片麻岩类:片麻 理 构 造,岩 石 的 均 一 性 和 变 化 规 律, 软弱矿物的富集程度及其风化特征。$o片岩类:片理、原 岩 层 理 的 产 状 及 其 发 育 程 度, 软 弱 矿物或片状矿物的富集特征。o千枚岩、板岩 类: 原 岩 层 理, 片 理、 板 理 发 育 特 征, 千枚状、片状、板状构造特征。&o块状变质岩类:岩 体 的 完 整 性,块 状 构 造 与 片 麻 理 构 造的关系,大理岩的岩溶情况等。工o混合岩类:混合 岩 的 类 型,混 合 岩 化 程 度, 残 留 体 的 岩性和构造等。(o工程区蚀变岩、软 弱 变 质 岩 带 或 软 弱 变 质 岩 夹 层 以 及 岩脉的特性。千枚岩、片岩、板岩的软化、泥化和崩解现象。工"。"(o第四纪地层测 绘 应 包 括 沉 (堆) 积 物 的 地 层 年 代、 成 因类型、沉积环境、厚度及均一性的递变情况、微地貌形态,并应调查描述下列内容:Co各类土的名称、颜色、颗粒组成、颗粒形态、结构特征、密实程度、湿度、稠 度 等 物 理 特 征, 易 溶 盐、 有 机 物 含 量 及 特征,粗粒土的胶结物和胶结程度。必要时宜进行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质指标试验。土的野外鉴别及定名可按附录(的规定执行。标%$o第四 纪 沉 (堆) 积 物 与 地 形 地 貌 及 地 表 水 径 流 的 关 系、与物理地质作用的关系。对第四纪沉 (堆)积物分布异常地段应分析其原因。工"。")o膨胀土、湿陷 性 土、 红 黏 土、 软 土、 冻 土、 盐 渍 土、 分散性土及填土等特殊土的测绘,还应包括下列内容:Co膨胀土的沉积 环 境 特 征、地 表 膨 胀 变 形 特 征、 土 体 结 构构造特征、裂隙发育特征及干缩开裂、遇水膨胀软化特性。$o湿陷性土的地 表 湿 陷 变 形 特 征、土 体 结 构 构 造 特 征、 古土壤及淋溶、淀积层分布规律。o红黏土的沉积 环 境 特 征、地 表 收 缩 变 形 及 地 裂 特 征、 土体结构构造 特 征、 裂 隙 发 育 特 征, 并 进 行 成 因 类 型 和 土 体 结 构分类。&o软土的沉积环 境 特 征、土 体 成 层 条 件 及 层 理 特 征、 表 层硬壳层的分布及性状,并了解其触变性、压缩性及强度特性。工o冻土的 地 表 冻 胀 及 融 陷 变 形 特 征、 土 体 结 构 构 造 特 征、冻土层和冻融层的分布、气候条件及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布状况。(o盐渍土的地表 松 胀、溶 陷 及 盐 渍 化 特 征、 土 体 结 构 和 毛细水作用特征、植被生长状况、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布及性质。)o分散性土的沉 积 环 境 特 征、冲 沟 及 孔 洞 发 育 特 征、 土 体结构特征,观察暂时性水沟和积水洼地水是否浑浊或干涸后沉积物的失水龟裂特征。*o填土的物质组 成、堆 填 方 式 和 堆 积 年 限, 了 解 填 土 的 厚度、颗粒级配、均匀性、密实性、压缩性和湿陷性。+o特殊土对已有建筑物的影响程度和破坏形式。工"。"*o地层年代宜按 区 域 地 质 资 料 确 认。 必 要 时, 宜 根 据 标 准化石或绝对年龄测定予以确定。工"&o地 质 构 造工"&"Co地质构造测绘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Co 根 据 区 域 资 料 分 析 区 域 构 造 背 景, 确 定 所 属 大 地 构 造标#单元。$o各类地质 构 造 的 分 布、 产 状、 形 态、 规 模、 性 质、 级 别序次及组合关系。o构造形迹的形成时代、相互关系和发展过程。&o结构面的发育 程 度、分 布 规 律、 形 态 特 征, 构 造 岩 的 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和工程地质特性,结构面类型划分宜符合附录R的规定。工o第四纪以来断 层 的 活 动 迹 象、特 点 和 地 震 活 动 情 况, 初步判别断 层 的 活 动 性。 活 断 层 的 判 定 应 符 合 !"#$%&' 的 相 关规定。工"&"$o褶皱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Co褶 皱 的 类 型、 规 模、 形 态、 两 翼 倾 角, 褶 皱 轴 的 位 置、走向和倾伏向及倾角。$o组成褶皱的地 层 年 代、岩 性 和 两 翼 岩 层 厚 度 变 化, 以 及内部低序次小构造发育特征。o褶皱的形成机制、形成时期、与其他构造的组合关系。&o工程区还应测绘 褶 皱 轴 部 岩 层 的 破 裂 脱 空、 两 翼 层 间 次级褶皱、挠曲及层间错动 (剪切)等现象。工"&"。o断层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Co断层的位置、产状、规模、类型和性质。$o断层的空间分布特点和组合形式。o断层破碎带和影响带的划分及其宽度、形态和结构特征,充填和胶结情况。&o断层破碎带岩石 的 破 碎 程 度 和 结 构 情 况, 断 层 构 造 岩 的分类、分带及其物质组成、结构、性状。工o断层两盘岩层 层 位、断 层 面 及 旁 侧 构 造 特 征, 相 对 错 动方向及断距的空间变化情况。(o断层的序次及组合关系,断层的形成机制和活动期次。)o工程区应调查描 述 断 层 破 碎 带、影 响 带 和 构 造 岩 的 工 程地质、水文地质特性,研究缓倾角断层的展布特征及其与建筑物标料张开度 度88度 $表#$表#,度 #表$度 #表$张开度分级描述闭合微张张开延伸长度$8$ 标标,$ 水水,$ 标$标$,$ 水$ 水$延伸长度分级描述很短短中长长很长间距间8间 标标 间 $表#$表# 间 $表水$表水 间 $表标间 $表标发育程度分级描述不发育轻度发育中等发育较发育发育的关系。工"&"&o节理 (裂隙)、劈理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Co节理 (裂 隙) 的 产 状、 成 因、 张 开 度、 延 伸 长 度, 充 填程度及充填物,节理 (裂隙)间距及发育程度。节理 (裂隙)张开度分级应符合表#表%表% 标 的 规 定,节 理 (裂 隙) 延 伸 长 度 分级应符合表#表%表% 利 的 规 定,节 理 (裂 隙) 发 育 程 度 分 级 应 符合表#表%表% 水的规定。表工"&"&  Co节理  (裂隙)张开度分级表工"&"&  $o节理  (裂隙)延伸长度分级表工"&"&  。o节理  (裂隙)发育程度分级oo$o节理 (裂隙)面的粗糙状态及起伏、风化、蚀变等特征。节理 (裂隙)面粗糙度可划分为明显台阶状、起伏粗糙、起伏光滑、平直粗糙、平直光滑#类。o节理 (裂隙)分组及各组节理 (裂隙)的相互切割关系,以及节理 (裂隙)密集带的分布情况。&o对节 理 (裂 隙) 的 测 绘 结 果 进 行 统 计 并 绘 制 分 析 图 表。统计分析宜符合附录 S 的规定。工o劈理的分布位置、构造部位、层位、岩性、产状、性质、规模、成因、发育程度及与其他结构面的组合关系。工"&"工o层间剪切带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Co分布位置、产状、厚度、延伸长度、起伏差。$o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及软 (泥)化程度。标'。o与其他构造的组合关系。&o与上、下岩层的接触关系。工"&"(o地质构造测绘中还应分析研究下列内容:Co倒转构造地区的缓倾角叠瓦式断裂。$o褶皱发育或软硬岩 石 相 间 分 布 地 区 的 揉 皱 和 固 态 塑 流 变形及折叠层构造。o塑性岩层蠕变形成的褶曲现象。&o物理地质作用引起的非构造变形现象。工"工o水 文 地 质工"工"Co水文地质测绘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Co地下水 天 然 露 头 (泉 )、 人 工 露 头 (水 井、 钻 孔、 矿 坑等)及地表水体 (河流、湖泊、沼泽、池塘等)的分布。$o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径流和动态变化情况。o隔水层、透水层和 含 水 层 的 分 布 及 渗 透 性, 含 水 层 的 赋水性,各含水 层 的 补 给、 径 流 和 排 泄 条 件 以 及 和 地 表 水 的 补 排关系。&o环境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化学类型。工o分析水文地质 条 件 及 其 变 化 对 岩、 土 体 性 质、 工 程 和 环境的影响。工"工"$o泉水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Co出露位置、高程、类型。$o出露区和补给区的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特征。o温度、流量、浑浊度等物理性质及其随季节变化情况。&o上升泉的承压情况及成因,温泉或热泉的成因。工"工"。水井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Co位置、井深、井口高程和井体结构。$o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o水位埋深、水温 及 其 随 季 节 变 化 情 况, 开 采 井、 自 流 井的出水量。标&工"工"&o地表 水 体 测 绘 宜 包 括 分 布 位 置、 范 围、 地 形 地 貌 特 征,主要河、湖的水位、水质及其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工"工"工o在水文地质条件 复 杂 地 区,应 分 析 隔 水 层 厚 度 的 变 化 及连续性。对于可能产生渗漏地段应初步分析地下水分水岭的位置和高程。工"(o物 理 地 质 现 象工"("Co物理地质现象测绘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Co岩体风化、岩 体 卸 荷、 危 岩 体、 滑 坡、 崩 塌 堆 积 体、 蠕变体、泥石流、黄土洞穴等各种物理地质现象的分布位置、形态特征、规模、类型和发育程度。$o各种物理地质现象的成因机制。o物理地质现象对工程建筑物可能产生的影响。工"("$o岩体风化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Co风化岩体的岩 性、颜 色,结 构 构 造 变 化, 风 化 裂 隙 发 育特征,充填物、充填程度以及风化蚀变特征等。$o风化岩体的分布 特 征 和 风 化 程 度。岩 体 风 化 带 划 分 应 符合 !"#$%&'的有关规定。o对易风化岩石,应 研 究 其 风 化 速 率 及 特 征。 必 要 时, 可进行专门性试验。&o分析岩体风化与气候、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关系。工"("。o岩体卸荷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Co卸荷裂隙的 分 布、产 状、 宽 度、 延 伸 长 度、 形 态 特 征 及充填物性质。岩体卸荷带划分应符合 !"#$%&'的有关规定。$o分析岩体卸荷 与 地 形 地 貌、地 层 岩 性、 地 质 构 造 及 水 文地质条件的关系。工"("&o危岩体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Co危岩体的位置、高程、分布范围、体积及形态特征。$o危岩体的边界 条 件 及 周 边 的 地 形 地 貌、 地 层 岩 性、 地 质标工构造、水文地质条件。o危岩体的岩体结构类型。&o分析危岩体的成因机制、稳定性、发展趋势。工"("工o滑坡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Co滑坡地段的地 貌 特 征、地 层 岩 性、 地 质 构 造、 水 文 地 质条件。$o滑坡体的位置、高程、分布范围、体积、形态特征。o滑坡体的边界 条 件、变 形 破 坏 现 象、 滑 坡 体 后 缘 山 体 和滑坡体前缘的特征。&o滑坡体的物质组成、特征及分区。工o滑动面 (带)位置、形态、物质组成、厚度、颗粒级配、矿物成分、含水状态等。(o滑坡地区植被 生 长 特 征,地 震 和 水 文 气 候

    注意事项

    本文(SL_T 299-2020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馒头)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