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工地施工资料)卸料平台施工方案.pdf
(航运工地施工资料)卸料平台施工方案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厦(37#地块)A、B 座工程卸料平台施工方案编制人编制人:审核人审核人:审批人审批人:日日 期期: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第 1 页 共 17 页(航运工地施工资料)卸料平台施工方案第 2 页 共 17 页(航运工地施工资料)卸料平台施工方案1目录第 1 章 编制依据及说明.11.1 编制说明.11.2 编制依据.1第 2 章 工程概况.12.1 建筑概况.12.2 卸料平台概况.1第 3 章 施工准备.23.1 劳动力准备.23.2 材料准备.2第 4 章 脚手架使用材料及要求.24.1 落地式卸料平台搭设施工.24.1.1 制作方法.24.1.2 支撑架构造要求.34.1.3 卸料平台验收.54.1.4 卸料平台安全要求.54.1.5 卸料平台的拆除.6第 5 章 安全文明施工.7第 6 章 卸料平台搭设安全技术措施.7第 7 章 卸料平台拆除安全技术措施.7第 8 章 计算书.8第 3 页 共 17 页(航运工地施工资料)卸料平台施工方案1第第 1 章章 编制依据及说明编制依据及说明1.1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全面履行工程承包合同,充分识别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实现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厦 37地块 A、B 座工程项目管理目标,加强项目对质量、安全、进度、总承包等的支撑管理的作用,切实履行对建设方的承诺,特编制此方案对现场施工进行规范化管理.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本项目施工组织设计;(2)本项目设计施工图纸、设计修改通知单及工程洽商记录;(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5)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6)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建筑施工卸料平台实用手册(含垂直运输设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第 2 章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2.1 建筑概况建筑概况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总部(37#地块)大厦项目地处厦门市海沧区,西临东屿南路,东邻海沧大道,北侧隔沧桐路,用地面积 53270.5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263680 平方米(不含避难层 6075),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 185585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 78095 平方米,由总高度 153.55m 的 A 座塔楼及总高 87.95m 的 B 座塔楼及裙房组成.2.2 卸料平台概况卸料平台概况因 37#地块地下室根据后浇带共划分成 35 个区,施工作业面积大,材料转运压力大,故为方便地下一层及地上 13 层材料转运,需搭设卸料平台.本工程地一层层高 6.1m,地上三层高 10.5m 均采用落地式卸料平台.卸料平台搭设位置根据现场实际部署需要.第 4 页 共 17 页(航运工地施工资料)卸料平台施工方案2第第 3 章章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3.1 劳动力准备劳动力准备1、为确保工程进度的需要,同时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征和卸料平台的工程量,确定本工程卸料平台搭设人员,均有上岗作业证书.2、建立由生产经理、施工员、安全员、搭设技术员组成的管理机构,搭设负责人负有指挥、调配、检查的直接责任.3、卸料平台的搭设和拆除,均应有项目技术负责人的认可,方可进行施工作业.应该安排合理的时间将需用的材料调运至搭设卸料平台的位置.3.2 材料准备材料准备1、施工所需材料:48.3 壁厚 3.6mm 钢管、扣件、模板、木枋.2、进场材料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700中 Q235A 钢的规定和GB15831的规定,不合格产品严禁入场.3、安全所需用具等一应提前到位,经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第第 4 章章 脚手架使用材料及要求脚手架使用材料及要求4.1 落地式卸料平台搭设施工落地式卸料平台搭设施工落地式卸料平台仅为周转材料的周转使用,不得用于其他用途.卸料平台严谨超重堆放材料,最大堆放不得超过 350kg/m2,不得超长超过平台 50cm,超高堆放材料不得超过防护栏杆.4.1.1 制作方法制作方法本方案卸料平台尺寸(长*宽)为 6m4m,其他小于 6m4m 尺寸卸料平台搭设参照相同参数进行.卸料平台最大搭设高度为 10.5m,架体的立杆横距为 1.0m,纵距为 1.0m,步距为 1.50m.架体搭设方式落地式卸料平台架体最高(m)10.5距结构宽(m)1.05立杆横距(m)1.0立杆纵距(m)1.0步距(m)1.50第 5 页 共 17 页(航运工地施工资料)卸料平台施工方案3连墙件布设每层设置剪刀撑与地面倾角 4560扣件架体采用双扣件,扣件满足材料质量要求架体上部平台板落地架体上铺设间距 300mm 钢管,钢管上满铺模板使用材料按照本方案要求和相关规范要求使用1000 1000 1000 100015001500300钢管,钢管上满铺模板两侧防护4000搭设高度不大于10.5m剪刀撑剪刀撑落地式卸料平台侧立面示意图1000 1000 1000 100015001500300钢管,钢管上满铺模板两侧防护6000搭设高度不大于10.5m剪刀撑落地式卸料平台正立面示意图10001000 1000 1000 1000 10006000落地式卸料平台平面示意图1000 1000 1000 1000400010001000两侧防护剪刀撑4.1.2 支撑架构造要求支撑架构造要求(1)立杆1)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 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也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2)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柱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 1/3.3)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通长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 50mm.(2)剪刀撑第 6 页 共 17 页(航运工地施工资料)卸料平台施工方案4在外侧四周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在扫地杆、扫天杆处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 4560.(3)连墙件本工程采用刚性连墙件,在边梁或板中预埋 48.3x3.6mm 的钢管与卸料平台架体钢管连接,或采用钢筋与钢管焊接连接,设置间距为两步三跨.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取其他可靠措施固定.当架体边缘有结构柱时,连墙件采用包柱连接形式.当卸料平台下部暂时不能设置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卸料平台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 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4)扣件1)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扣件螺栓方向尽量一致.2)扣件螺栓拧紧力矩控制在 4560N.m.3)在主节点处纵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 150mm.第 7 页 共 17 页(航运工地施工资料)卸料平台施工方案54)抗滑扣件间应顶紧,安装完毕应由专职安全、技术人员进行复核验收.(5)其它要求:1)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2)堆载材料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3)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规范要求.立杆支撑必须竖直,禁止使用扭曲锈蚀严重的立杆,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禁止错接.立杆承载要贯通,禁止出现立杆传载到横杆,横杆再传递到立杆的情况(保证受力明确).支撑必须保证横平竖直,成排成列,以保证横杆与每一根立杆能够用扣件连接.4)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 5m 时,应在立柱周围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竖向间距 2-3m 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节点.5)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应采用 3 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 100mm 处进行固定.4.1.3 卸料平台验收卸料平台验收卸料平台必须经检查验收后方可使用,验收由项目总工组织技术、安全及监理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卸料平台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1)每搭设一层均进行过程验收.2)过程验收包含钢管、扣件的检查,卸料平台搭设是否符合规范,安全设施承挂情况.重点控制扣件质量,100检查.3)卸料平台上施加荷载前.4)达到设计高度后.5)遇有六级大风与大雨后.6)停用超过一个月.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力矩应采用扭力扳手检查,抽样方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不合格的必须重新拧紧,直至合格为止.4.1.4 卸料平台安全卸料平台安全要求要求(1)卸料平台必须单独设置,不得与外脚手架相连.(2)卸料平台搭操作人员必须是经过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并持证上岗.第 8 页 共 17 页(航运工地施工资料)卸料平台施工方案6(3)卸料平台的构配件必须合格.(4)卸料平台设应分阶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校正.(5)操作层上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载(限载 3.5KN/m2);不得将模板支撑、其他设施与设备的缆风绳、砼的输送管道固定在卸料平台上,严禁任意悬挂起重设备.(6)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要停止卸料平台作业,雨、雾后上卸料平台操作要有防滑措施.(7)在卸料平台使用期间,严禁任意拆除下列杆件: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扫地杆;连墙件;支撑;栏杆.(8)卸料平台搭设完毕后,必须经过验收后,方可使用.(9)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使用前做好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10)卸料平台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等.(11)卸料平台的水平杆间距不大于 1 米,与预埋固定件紧固连接.(12)卸料平台与建筑物连接应采用水平支承于建筑梁、板结构上的形式,固定端长度应大于 1.8 米,与建筑物连接必须可靠(如可在建筑物上预埋不少于两道的钢筋套箍固定,或由不少于两道的预埋 U 型螺栓与压板采用双螺母固定,螺杆露出螺母应不少于 3 扣).(13)平台两侧栏杆不小于三道,高度不低于 1.5 米,同时平台前应设置平网防护.(14)在卸料平台的明显处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标明使用要求和限载重量.平台上的施工荷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或集中堆载,堆载高度不宜超过 1.2m 或超出两边护栏.(15)卸料平台使用中应有专人检查,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水平杆与建筑物的连接、上拉钢丝绳与梁的连接等部位及防护栏杆、密目网、平台前平网、警示标牌的完好性进行检查.4.1.5 卸料平台的拆除卸料平台的拆除(1)清理卸料平台:将架体上存有的材料和杂物等清理干净,以防落物伤人.(2)安全技术交底:现场工长要向拆除卸料平台的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有接受交底人签字.(3)设置警戒区:在拆除卸料平台的范围内要有醒目标志,并有专人负责监护.(4)拆除卸料平台时,地面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其他施工人员第 9 页 共 17 页(航运工地施工资料)卸料平台施工方案7入内.第第 5 章章 安全文明施工安全文明施工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带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等,现场严禁吸烟.2、严禁酗酒人员上架作业,施工操作时要精力集中,禁止开玩笑和打闹.3、卸料平台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考试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定期体检,体检合格后方可发上岗证.4、平台的搭拆、维护必须由架子工完成,其他人员不得拆改.5、不得超重堆码材料,做到及时吊运.保持卸料平台的干净整洁,严禁平台上堆放隔夜材料.6、卸料平台上材料的吊运要有指挥,操作中要及时发出“请注意”“请让一让”的信号.材料要轻搁稳放,不许采用倾倒、猛磕或其他匆忙卸料方式.7、加强检查监督、消除事故隐患.包括审查搭设方案、验收检查、上岗检查.第第 6 章章 卸料平台搭设安全技术措施卸料平台搭设安全技术措施1、搭设时用起重机械吊装到相应位置后,将平台与建筑物连接牢固不得滑动,将钢丝绳与平台连接平稳后方可撤出其中机械.2、平台每天使用前必须对悬挑式卸料平台的钢丝绳,吊环辅设的脚手板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3、平台上的防护栏杆不得任意拆除.4、起吊时必须设专人指挥,扶平稳不能碰撞平台,其他人员不得在平台上逗留.5、放物料时必须按规格品种堆放整齐,长短分开,不得混吊,并且不得在平台上组装和清理模板.6、不得从上一层向下一层平台上乱抛物料.7、夜间施工平台上必须保持足够的照明.第第 7 章章 卸料平台拆除安全技术措施卸料平台拆除安全技术措施1、拆架前,全面检查拟拆卸料平台,根据检查结果,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工作.作业计划一般包括:拆架的步骤和方法、安全措施、材料堆放地点、劳动组织安排等.第 10 页 共 17 页(航运工地施工资料)卸料平台施工方案82、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3、拆架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防滑鞋.4、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5、拆架时严禁碰撞卸料平台附近电源线,以防触电事故.6、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7、高层建筑卸料平台拆除,应配备各良好的通讯装置.8、输送至地面的杆件,应及时按类堆放,整理保养.9、如遇强风、雨、雪等特殊气候,不应进行卸料平台的拆除,严禁夜间拆除.10、所有杆件和扣件在拆除时应分离,不准在杆件上附着扣件或两杆连着送到地面.第第 8 章章 计算书计算书 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10.5米,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1.00米,立杆的横距 l=1.00米,立杆的步距 h=1.50米.图 落地平台支撑架立面简图第 11 页 共 17 页(航运工地施工资料)卸料平台施工方案9 图 落地平台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3.5.一、基本计算参数同上 二、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 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5.08cm3;截面惯性矩 I=12.19cm4;纵向钢管计算简图 1.1.荷载的计算荷载的计算:(1)脚手板与栏杆自重(kN/m):q11=0.150+0.3001.000=0.450kN/m (2)堆放材料的自重线荷载(kN/m):q12=4.0000.300=1.20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m):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0.7500.300=0.225kN/m 2.2.抗弯强度计算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第 12 页 共 17 页(航运工地施工资料)卸料平台施工方案10 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静荷载 q1=1.20.450+1.21.200=1.980kN/m 活荷载 q2=1.40.225=0.315kN/m 最大弯矩 Mmax=(0.101.980+0.1170.315)1.0002=0.235kN.m 最大支座力 N=(1.11.980+1.20.32)1.00=2.556kN 抗弯计算强度 f=0.235106/5080.0=46.23N/mm2 纵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3.3.挠度计算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静荷载 q1=0.450+1.200=1.650kN/m 活荷载 q2=0.225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1.650+0.9900.225)1000.04/(1002.06105121900.0)=0.534mm 纵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三、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2.56kN 100010001000 2.56kN 2.56kN 2.56kN 2.56kN 2.56kN 2.56kN 2.56kN 2.56kN 2.56kN 2.56kN 2.56kNAB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第 13 页 共 17 页(航运工地施工资料)卸料平台施工方案11 0.6620.860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2.1960.131 支撑钢管变形图(mm)2.21 2.210.35 0.352.91 2.915.465.463.83 3.831.28 1.281.28 1.283.83 3.835.465.462.91 2.910.35 0.352.21 2.21 支撑钢管剪力图(kN)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860kN.m 最大变形 vmax=2.20mm 最大支座力 Qmax=9.295kN 抗弯计算强度 f=0.86106/5080.0=169.36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第 14 页 共 17 页(航运工地施工资料)卸料平台施工方案12 R Rc 其中 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9.30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1.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钢管的自重(kN):NG1=0.12910.500=1.356kN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 双排架自重标准值,设计人员可根据情况修改.(2)栏杆的自重(kN):NG2=0.1501.000=0.150kN (3)脚手板自重(kN):NG3=0.3001.0001.000=0.300kN (4)堆放荷载(kN):NG4=4.0001.0001.000=4.000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NG1+NG2+NG3+NG4=5.806kN.2.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荷载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荷载.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0.7501.0001.000=0.750kN 3.3.不考虑风荷载时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NG+1.4NQ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第 15 页 共 17 页(航运工地施工资料)卸料平台施工方案13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8.02kN;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58 A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4.89 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5.08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N/mm2);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l0 计算长度(m);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 l0=k1uh (1)l0=(h+2a)(2)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63;u-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1.70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50m;公式(1)的计算结果:=79.88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公式(2)的计算结果:=58.46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0=k1k2(h+2a)(3)k2-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20;公式(3)的计算结果:=79.88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表1 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1 -步距 h(m)h0.9 0.9h1.2 1.2h1.5 第 16 页 共 17 页(航运工地施工资料)卸料平台施工方案141.5h2.1 k1 1.243 1.185 1.167 1.163 -表2 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2 -H(m)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5 30 35 40 h+2a或u1h(m)1.35 1.0 1.014 1.026 1.039 1.042 1.054 1.061 1.081 1.092 1.113 1.137 1.155 1.173 1.44 1.0 1.012 1.022 1.031 1.039 1.047 1.056 1.064 1.072 1.092 1.111 1.129 1.149 1.53 1.0 1.007 1.015 1.024 1.031 1.039 1.047 1.055 1.062 1.079 1.097 1.114 1.132 1.62 1.0 1.007 1.014 1.021 1.029 1.036 1.043 1.051 1.056 1.074 1.090 1.106 1.123 1.80 1.0 1.007 1.014 1.020 1.026 1.033 1.040 1.046 1.052 1.067 1.081 1.096 1.111 1.92 1.0 1.007 1.012 1.018 1.024 1.030 1.035 1.042 1.048 1.062 1.076 1.090 1.104 2.04 1.0 1.007 1.012 1.018 1.022 1.029 1.035 1.039 1.044 1.060 1.073 1.087 1.101 2.25 1.0 1.007 1.010 1.016 1.020 1.027 1.032 1.037 1.042 1.057 1.070 1.081 1.094 2.70 1.0 1.007 1.010 1.016 1.020 1.027 1.032 1.037 1.042 1.053 1.066 1.078 1.091 -第 17 页 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