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87993476
资源大小:480.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doc
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电动平衡车因为其炫酷的操作,被年轻人所喜欢,变成了日常通勤的交通工具。平衡车依靠人体重心的改变,来实现车辆的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等动作。下表所示为某款电动平衡车的部分参数,若平衡车以最大速度行驶时,电机恰好达到额定功率,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电池输出电压36 V电池总容量50000 mA·h电机额定功率900 W最大速度15 km/h充电时间23小时百公里标准耗电量6 kW·hA电池最多输出的电能约为1800 JB充满电的平衡车以额定功率行驶的最长时间约为2 hC该平衡车以最大速度行驶时牵引力约为60 ND该平衡车在标准情况下能骑行的最大里程约为3 km2、伽利略通过斜面理想实验得出了()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C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力是克服物体惯性的原因3、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场中a点以初速度进入电场并沿虚线所示的轨迹运动到b点,如图所示,实线是电场线,关于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B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C在a点的速度小于在B点的速度D电场中a点的电势一定比b点的电势高4、某理想气体的初始压强p0=3atm,温度T0=150K,若保持体积不变,使它的压强变为5atm,则此时气体的温度为()A100KB200KC250KD300K5、某次空降演练中,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10s后打开降落伞,并始终保持竖直下落,在014 s内其下落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A跳伞运动员在010s内下落的高度为5v2B跳伞运动员(含降落伞)在010s内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大C10s时跳伞运动员的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D1014s内,跳伞运动员(含降落伞)所受合力逐渐增大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普朗克提出了微观世界量子化的观念,并获得诺贝尔奖B爱因斯坦最早发现光电效应现象,并提出了光电效应方程C德布罗意提出并通过实验证实了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D卢瑟福等人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s时的波形图,图b为媒质中平衡位置在x=2.5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P是平衡位置为x=1.5m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波速为0.5m/sB波的传播方向向左C02s时间内,P运动的路程为8cmDt=1s时,P正位于正向最大位移处E.当t=6s时,P恰好回到平衡位置8、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中国移动携手“学习强国”推出了武汉实景24小时直播,通过5G超高清技术向广大用户进行九路信号同时直播武汉城市实况,全方位展现镜头之下的武汉风光,共期武汉“复苏”。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为具有超高速的数据传输速率。5G信号一般采用3.3×1096×109Hz频段的无线电波,而现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频段范围是1.88×1092.64×109Hz,则_A5G信号比4G信号所用的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更快B5G信号相比于4G信号更不容易绕过障碍物,所以5G通信需要搭建更密集的基站C空间中的5G信号和4G信号不会产生干涉现象D5G信号是横波,4G信号是纵波E.5G信号所用的无线电波具有波粒二象性9、如图甲所示,正六边形导线框abcdef放在匀强磁场中静止不动,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t0时刻,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设产生的感应电流以顺时针方向为正、竖直边cd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以水平向左为正则下面关于感应电流i和cd边所受安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ABCD10、2018年3月30日01时5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三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第七、八颗组网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的轨道有三种:地球静止轨道(高度35809km)、倾斜地球同步轨道(高度35809km)、中圆地球轨道(高度21607km),如图所示。已知地球半径为6370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的加速度与地球静止轨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B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一定比静止轨道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大C倾斜同步轨道卫星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经过同一地区的正上方D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机械能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实验室有一破损的双量程电压表,两量程分别是3V和15V,其内部电路如图所示,因电压表的表头G已烧坏,无法知道其电学特性,但两个精密电阻R1、R2完好,测得R1=2.9k,R2=14.9k现有两个表头,外形都与原表头G相同,已知表头G1的满偏电流为1mA,内阻为50;表头G2的满偏电流0.5mA,内阻为200,又有三个精密定值电阻r1=100,r2=150,r3=200若保留R1、R2的情况下,对电压表进行修复,根据所给条件回答下列问题:(1)原表头G满偏电流I=_,内阻r=_(2)在虚线框中画出修复后双量程电压表的电路_(标识出所选用的相应器材符号)(3)某学习小组利用修复的电压表,再加上可以使用的以下器材,测量一未知电阻Rx的阻值:电流表A量程05mA,内阻未知; 最大阻值约为100的滑动变阻器;电源E(电动势约3V); 开关S、导线若干由于不知道未知电阻的阻值范围,学习小组为精确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选择合适的电路,请你帮助他们补充完整电路连接 _,正确连线后读得电压表示数为2.40V,电流表示数为4.00mA,则未知电阻阻值Rx为_12(12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做“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他将铁芯插入小线圈约一半的位置,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b的中点,在闭合电键瞬间,电流计的指针向左摆。闭合电键后,为使电流计的指针向右摆,应将铁芯_(选填“插入”或“拔出”)或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_端滑动(选填“a”或“b”)。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某透明柱体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弧面部分的半径为R,平面部分的宽度为。一束平行光从空气以与平面成角方向射向平面,进入透明柱体后折射光线与平面的夹角为。求:(1)透明柱体材料的折射率;(2)弧面上能透射出光的圆弧长度。(不考虑多次反射)14(16分)图示为一光导纤维(可简化为一长玻璃丝)的示意图,玻璃丝长为L,折射率为n,AB代表端面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1)为使光线能从玻璃丝的AB端面传播到另一端面,求光线在端面AB上的入射角应满足的条件;(2)求光线从玻璃丝的AB端面传播到另一端面所需的最长时间15(12分)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现以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物体,使其以初速度为0、加速度从斜面底端向上运动。恒力F作用一段时间t后撤去,又经过相同时间t物体恰好回到斜面底端。求:(1)施加恒力时物体的加速度与撤去恒力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之比;(2)撤去恒力的瞬间物体的速度与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之比。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A电池最多储存的电能为故A错误;B由储存的电能除以额定功率可求得时间为故B正确;C根据功率公式则有故C错误;D由电池总电量除以百公里标准耗电量即可求出故D错误。故选B。2、C【解析】AC.理想斜面实验只能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A错误,C正确;B.牛顿第二定律说明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故B错误;D.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无关,故D错误。故选C。3、C【解析】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大,电场线疏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小,可知EAEB,所以a、b两点比较,粒子的加速度在b点时较大,故A错误;由粒子的运动的轨迹可以知道,粒子受电场力的方向应该指向轨迹的内侧,根据电场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得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整个过程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即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故B错误;整个过程电场力做正功,根据动能定理得经b点时的动能大于经a点时的动能,所以无论粒子带何种电,经b点时的速度总比经a点时的速度大,故C正确;由于不知道粒子的电性,也不能确定电场线的方向,所以无法确定a点的电势和b点的电势大小关系,故D错误;故选C4、C【解析】理想气体体积不变,发生等容变化,则,代入数据得:,解得: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点睛】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实验定律应用中,压强、体积等式两边单位一样即可,不需要转化为国际单位;温度的单位一定要用国际单位(开尔文),不能用其它单位5、B【解析】A假设空降兵在空中做匀加速运动,10s时的速度刚好为v2,则这段时间内的下落位移应为但实际上由图可知,根据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得其下落位移必然大于5v2。故A错误;B空降兵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而由图像可知,空降兵在010s内的加速度不断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空降兵受到的空气阻力应当不断增大,故B正确;C10s时空降兵的速度图像仍在x轴上方,速度方向并未改变,但空降兵的速度走向由增大变为减小,故而加速度方向改变。故C错误;D由图可知,1014 s内,空降兵的速度逐渐减小,且减小的速率逐渐降低,表明空降兵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所受合力逐渐减小。故D错误。故选B。6、D【解析】A普朗克最先提出能量子的概念,爱因斯坦提出了微观世界量子化的观念,A错误;B最早发现光电效应现象的是赫兹,B错误;C德布罗意只是提出了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的假设,并没有通过实验验证,C错误;D卢瑟福等人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D正确。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ACE【解析】A由图可知该简谐横波波长为2m,由图知周期为4s,则波速为故A正确;B根据图的振动图象可知,在处的质点在时振动方向向下,所以该波向右传播,故B错误;C由于时,质点在平衡位置,且有所以在时间内,质点的路程为故C正确;D由于该波向右传播,由图可知时,质点在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所以时,正位于负向最大位移处,故D错误;E波的周期为4s,从2s到6s经历时间所以时,点应恰好回到了平衡位置,故E正确;故选ACE。8、BCE【解析】A任何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均为光速,故传播速度相同,故A错误;B5G信号的频率更高,波长更短,故相比4G信号不易发生衍射现象,则5G通信需要搭建更密集的基站,故B正确;C5G信号和4G信号的频率不同,则它们相遇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故C正确;D电磁波均为横波,故5G信号和4G信号都是横波,故D错误;E任何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特点,故E正确。故选BCE。9、AC【解析】分析: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出各段时间内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大小,根据楞次定律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通过安培力大小公式求出安培力的大小以及通过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向解答:解:A、02s内,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且逐渐减小,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为正值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B0S为定值,则感应电流为定值,I1=在23s内,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且逐渐增大,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为正值,大小与02s内相同在34s内,磁感应强度垂直纸面向外,且逐渐减小,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为负值,大小与02s内相同在46s内,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且逐渐增大,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为负值,大小与02s内相同故A正确,B错误C、在02s内,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且逐渐减小,电流恒定不变,根据FA=BIL,则安培力逐渐减小,cd边所受安培力方向向右,为负值0时刻安培力大小为F=2B0I0L在2s3s内,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且逐渐增大,根据FA=BIL,则安培力逐渐增大,cd边所受安培力方向向左,为正值,3s末安培力大小为B0I0L在23s内,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且逐渐增大,则安培力大小逐渐增大,cd边所受安培力方向向右,为负值,第4s初的安培力大小为B0I0L在46s内,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且逐渐增大,则安培力大小逐渐增大,cd边所受安培力方向向左,6s末的安培力大小2B0I0L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10、AC【解析】A由公式可知,由于倾斜同步轨道与地球静止轨道的半径相同,则加速度大小相等,故A正确;B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的质量关系未知,故无法比较万有引力大小,故B错误;C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与静止轨道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相等,故公转周期相等,说明倾斜同步轨道卫星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经过同一地区的正上方,故C正确;D倾斜同步轨道卫星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质量关系未知,故无法比较它们的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AC。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1mA 100 750 【解析】(1)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电压表量程:Ig(rg+R1)=3VIg(rg+R2)=15V代入数据解得:Ig=1mA,rg=100;(2)修复电压表,表头满偏电流为,Ig=1mA,电阻应为:rg=100,需要的实验器材为:表头的满偏电流0.5mA,内阻为200的表头以及r3,即将表头和r3并联在电路中使用,电路图如图所示:(3)根据题意可明确实验中应采用分压接法,电流表采用外接法,故实物图如图所示:电压表量程为3V,则其内阻RV3000,根据欧姆定律可知 12、 拔出、 a【解析】在闭合电键瞬间,磁通量增加,电流计的指针向左摆。闭合电键后,为使电流计的指针向右摆,则应使磁通量减小,即应将铁芯拔出或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滑动,增大电阻,减小电流,从而减小磁通量。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 (1);(2)【解析】(1)光由空气进入透明柱体,入射角,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得 解得(2)在图中作出三条折射光线,过平面右边界的、过圆心的和在弧面恰好发生反射的,如图所示。即圆弧DFE部分能透射出光。由,可得根据几何关系知,根据全反射知识可知解得所以则圆弧DFE的长度14、 (1)(2)【解析】()设光线在端面AB上C点(见图)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有设该光线射向玻璃丝内壁D点的入射角为,为了使该光线可在此光导纤中传播,应有式中,是光线在玻璃丝内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它满足由几何关系得由式通过三角变换得()光在玻璃丝中传播速度的大小为光速在玻璃丝轴线方向的分量为光线从玻璃丝端面AB传播到其另一端面所需时间为光线在玻璃丝中传播,在刚好发生全反射时,光线从端面AB传播到其另一 端面所需的时间最长,由式得15、(1) ;(2)【解析】(1)(2)施加恒力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撤去恒力物体返回斜面底端过程,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方向沿斜面向下,则有,联立解得,故与大小之比为,与大小之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