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广大附中2022-2023学年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ABC的面积为12,AC3,现将ABC沿AB所在直线翻折,使点C落在直线AD上的C处,P为直线AD上的一点,则线段BP的长可能是()A3B5C6D102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ABC0D3在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BCD4如图,菱形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E为AD边中点,菱形ABCD的周长为28,则OE的长等于( )A3.5B4C7D145如图,点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在x轴上,OAB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以O为旋转中心,将OA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OAB,那么点A的坐标为()A(2,2)B(2,4)C(2,2)D(2,2)6若点A(a,b),B(,c)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且1c0,则一次函数y(bc)x+ac的大致图象是()ABCD7-2的绝对值是()A2B-2C±2D8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作服装仍可获利15元,则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 )A120元B125元C135元D140元9若x是2的相反数,|y|=3,则的值是()A2B4C2或4D2或410滴滴快车是一种便捷的出行工具,计价规则如下表:计费项目里程费时长费远途费单价1.8元/公里0.3元/分钟0.8元/公里注:车费由里程费、时长费、远途费三部分构成,其中里程费按行车的实际里程计算;时长费按行车的实际时间计算;远途费的收取方式为:行车里程7公里以内(含7公里)不收远途费,超过7公里的,超出部分每公里收0.8元.小王与小张各自乘坐滴滴快车,行车里程分别为6公里与8.5公里,如果下车时两人所付车费相同,那么这两辆滴滴快车的行车时间相差( )A10分钟B13分钟C15分钟D19分钟11下面的几何体中,主(正)视图为三角形的是( )ABCD12如图,ABCD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且AD3,AB5,在AB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BEAB,连接OE交BC于F,则BF的长为()ABCD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B与原点O重合,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交于E、F两点,若DEF的面积为,则k的值_ 14若不等式(a+1)xa+1的解集是x1,则a的取值范围是_.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6),点B在x轴的负半轴上,将线段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B',点M是线段AB'的中点,若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恰好经过点B'、M,则k=_16如图,C 经过原点且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点 A 与点 B,点 B 的坐标为(,0),M 是圆上一点,BMO=120°C 圆心 C 的坐标是_17如图,sinC,长度为2的线段ED在射线CF上滑动,点B在射线CA上,且BC=5,则BDE周长的最小值为_18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成书于约一千五百年前,其中有首歌谣:“今有竿不知其长,量得影长一丈五尺,立一标杆,长一尺五寸,影长五寸,问竿长几何?”意思就是:有一根竹竿不知道有多长,量出它在太阳下的影子长一丈五尺,同时立一根一尺五寸的小标杆(如图所示),它的影长五寸(提示:1丈10尺,1尺10寸),则竹竿的长为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6分)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是坐标原点,长方形 OACB 的顶点 A、B 分别在 x 轴与 y 轴上,已知 OA=6,OB=1点 D 为 y 轴上一点,其坐标为(0,2), 点 P 从点 A 出发以每秒 2 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 ACCB 的方向运动,当点 P 与点 B 重合 时停止运动,运动时间为 t 秒(1)当点 P 经过点 C 时,求直线 DP 的函数解析式;(2)如图,把长方形沿着 OP 折叠,点 B 的对应点 B恰好落在 AC 边上,求点 P 的坐标(3)点 P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使BD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 P 的坐标;若 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6分)某工厂计划生产A、B两种产品共60件,需购买甲、乙两种材料生产一件A产品需甲种材料4千克,乙种材料1千克;生产一件B产品需甲、乙两种材料各3千克经测算,购买甲、乙两种材料各1千克共需资金60元;购买甲种材料2千克和乙种材料3千克共需资金155元(1)甲、乙两种材料每千克分别是多少元?(2)现工厂用于购买甲、乙两种材料的资金不能超过10000元,且生产B产品要超过38件,问有哪几种符合条件的生产方案?(3)在(2)的条件下,若生产一件A产品需加工费40元,若生产一件B产品需加工费50元,应选择哪种生产方案,才能使生产这批产品的成本最低?请直接写出方案21(6分)动画片小猪佩奇分靡全球,受到孩子们的喜爱.现有4张小猪佩奇角色卡片,分别是A佩奇,B乔治,C佩奇妈妈,D佩奇爸爸(四张卡片除字母和内容外,其余完全相同).姐弟两人做游戏,他们将这四张卡片混在一起,背面朝上放好.(1)姐姐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恰好抽到A佩奇的概率为 ;(2)若两人分别随机抽取一张卡片(不放回),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分方法求出恰好姐姐抽到A佩奇弟弟抽到B乔治的概率.22(8分)计算:(2)0+()1+4cos30°|4|23(8分)已知,抛物线(为常数)(1)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若抛物线经过点且与图象交点的纵坐标为3,请在图1中画出抛物线的简图,并求的函数表达式;(3)如图2,规矩的四条边分别平行于坐标轴,若抛物线经过两点,且矩形在其对称轴的左侧,则对角线的最小值是 24(10分)综合与探究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3与x轴分别交于点A(2,0),B(4,0),与y轴交于点C,点D是y轴负半轴上一点,直线BD与抛物线y=ax2+bx+3在第三象限交于点E(4,y)点F是抛物线y=ax2+bx+3上的一点,且点F在直线BE上方,将点F沿平行于x轴的直线向右平移m个单位长度后恰好落在直线BE上的点G处(1)求抛物线y=ax2+bx+3的表达式,并求点E的坐标;(2)设点F的横坐标为x(4x4),解决下列问题:当点G与点D重合时,求平移距离m的值;用含x的式子表示平移距离m,并求m的最大值;(3)如图2,过点F作x轴的垂线FP,交直线BE于点P,垂足为F,连接FD是否存在点F,使FDP与FDG的面积比为1:2?若存在,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5(10分)已知C为线段上一点,关于x的两个方程与的解分别为线段的长,当时,求线段的长;若C为线段的三等分点,求m的值.26(12分)某校团委为研究该校学生的课余活动情况,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从阅读、运动、娱乐、其他等四个方面调查了若干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将调查的结果绘制了如下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各题:(1)在这次研究中,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2)“其他”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占的圆心角是多少度?(3)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4)该校共有3200名学生,请你估计一下全校大约有多少学生课余爱好是阅读27(12分)如图,学校的实验楼对面是一幢教学楼,小敏在实验楼的窗口C测得教学楼顶部D的仰角为18°,教学楼底部B的俯角为20°,量得实验楼与教学楼之间的距离AB=30m(1)求BCD的度数(2)求教学楼的高BD(结果精确到0.1m,参考数据:tan20°0.36,tan18°0.3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过B作BNAC于N,BMAD于M,根据折叠得出CAB=CAB,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出BN=BM,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出BN,即可得出点B到AD的最短距离是8,得出选项即可【详解】解:如图:过B作BNAC于N,BMAD于M,将ABC沿AB所在直线翻折,使点C落在直线AD上的C处,CAB=CAB,BN=BM,ABC的面积等于12,边AC=3,×AC×BN=12,BN=8,BM=8,即点B到AD的最短距离是8,BP的长不小于8,即只有选项D符合,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折叠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角平分线性质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求出B到AD的最短距离,注意: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A【解析】应明确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据此解答【详解】解:因为在数轴上-3在其他数的左边,所以-3最小;故选A【点睛】此题考负数的大小比较,应理解数字大的负数反而小3、C【解析】直接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分别计算得出答案【详解】,故选项A,B错误,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关系,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是解题关键4、A【解析】根据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求出AB,再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OB=OD,然后判断出OE是ABD的中位线,再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求解即可【详解】解:菱形ABCD的周长为28,AB=28÷4=7,OB=OD,E为AD边中点,OE是ABD的中位线,OE=AB=×7=3.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熟记性质与定理是解题的关键5、D【解析】分析:作BCx轴于C,如图,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则易得A点坐标和O点坐标,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然后根据第二象限点的坐标特征可写出B点坐标;由旋转的性质得则点A与点B重合,于是可得点A的坐标详解:作BCx轴于C,如图,OAB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 A点坐标为(4,0),O点坐标为(0,0),在RtBOC中, B点坐标为 OA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OAB, 点A与点B重合,即点A的坐标为 故选D.点睛:考查图形的旋转,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解时,注意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6、D【解析】将,代入,得,然后分析与的正负,即可得到的大致图象.【详解】将,代入,得,即,即与异号又,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得出与的正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A【解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1的绝对值是:1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绝对值,难度不大8、B【解析】试题分析:通过理解题意可知本题的等量关系,即每件作服装仍可获利=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卖出,根据这两个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再求解解:设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x元,根据题意列方程得:x+15=(x+40%x)×80%解这个方程得:x=125则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125元故选B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9、D【解析】直接利用相反数以及绝对值的定义得出x,y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x是1的相反数,|y|=3,x=-1,y=±3,y-x=4或-1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确得出x,y的值是解题关键10、D【解析】设小王的行车时间为x分钟,小张的行车时间为y分钟,根据计价规则计算出小王的车费和小张的车费,建立方程求解.【详解】设小王的行车时间为x分钟,小张的行车时间为y分钟,依题可得:1.8×6+0.3x=1.8×8.5+0.3y+0.8×(8.5-7),10.8+0.3x=16.5+0.3y,0.3(x-y)=5.7,x-y=19,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列方程解应用题,读懂表格中的计价规则是解题的关键.11、C【解析】解:圆柱的主视图是矩形,正方体的主视图是正方形,圆锥的主视图是三角形,三棱柱的主视图是宽相等两个相连的矩形故选C12、A【解析】首先作辅助线:取AB的中点M,连接OM,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即可求得:EFBEOM与OM的值,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BF的值【详解】取AB的中点M,连接OM,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OB=OD,OMADBC,OM=AD=×3=,EFBEOM,AB=5,BE=AB,BE=2,BM=,EM=+2=,BF=,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解此题的关键是准确作出辅助线,合理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1【解析】利用对称性可设出E、F的两点坐标,表示出DEF的面积,可求出k的值【详解】解:设AFa(a2),则F(a,2),E(2,a),FDDE2a,SDEFDFDE,解得a或a(不合题意,舍去),F(,2),把点F(,2)代入解得:k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与正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运用,表示出E和F的坐标是关键14、a1【解析】不等式(a+1)x>a+1两边都除以a+1,得其解集为x<1,a+1<0,解得:a<1,故答案为a<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再不等式两边同加或同减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在不等式的两边同乘或同除一个正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在不等式的两边同乘或同除一个负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改变.15、12【解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得点B'的横坐标,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恰好经过点B'、M,从而可以求得k的值【详解】解:作BCy轴于点C,如图所示,BAB=90°,AOB=90°,AB=AB,BAO+ABO=90°,BAO+BAC=90°,ABO=BAC,ABOBAC,AO=BC,点A(0,6),BC=6,设点B的坐标为(6,),点M是线段AB'的中点,点A(0,6),点M的坐标为(3,),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恰好经过点M,解得,k=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旋转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6、(,)【解析】连接AB,OC,由圆周角定理可知AB为C的直径,再根据BMO=120°可求出BAO以及BCO的度数,在RtCOD中,解直角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连接AB,OC,AOB=90°,AB为C的直径,BMO=120°,BAO=60°,BCO=2BAO=120°,过C作CDOB于D,则OD=OB,DCB=DCO=60°,B(-,0),BD=OD=在RtCOD中CD=ODtan30°=,C(-,),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及圆周角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根据题意画出图形,作出辅助线,利用数形结合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解析】作BKCF,使得BK=DE=2,作K关于直线CF的对称点G交CF于点M,连接BG交CF于D',则,此时BD'E'的周长最小,作交CF于点F,可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及四边形为矩形,在中,解直角三角形可知BH长,易得GK长,在RtBGK中,可得BG长,表示出BD'E'的周长等量代换可得其值.【详解】解:如图,作BKCF,使得BK=DE=2,作K关于直线CF的对称点G交CF于点M,连接BG交CF于D',则,此时BD'E'的周长最小,作交CF于点F.由作图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由对称可知 ,即四边形为矩形在中, 在RtBGK中, BK=2,GK=6,BG2,BDE周长的最小值为BE'+D'E'+BD'=KD'+D'E'+BD'=D'E'+BD'+GD'=D'E'+BG=2+2故答案为:2+2【点睛】本题考查了最短距离问题,涉及了轴对称、矩形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难度系数较大,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及轴对称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18、四丈五尺【解析】根据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竹竿的长度为x尺,竹竿的影长=一丈五尺=15尺,标杆长=一尺五寸=1.5尺,影长五寸=0.5尺,解得x=45(尺)故答案为:四丈五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熟知同一时刻物髙与影长成正比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1)y=x+2;(2)y=x+2;(2)S=2t+16,点P的坐标是(,1);(3)存在,满足题意的P坐标为(6,6)或(6,2+2)或(6,12)【解析】分析:(1)设直线DP解析式为y=kx+b,将D与B坐标代入求出k与b的值,即可确定出解析式;(2)当P在AC段时,三角形ODP底OD与高为固定值,求出此时面积;当P在BC段时,底边OD为固定值,表示出高,即可列出S与t的关系式;设P(m,1),则PB=PB=m,根据勾股定理求出m的值,求出此时P坐标即可;(3)存在,分别以BD,DP,BP为底边三种情况考虑,利用勾股定理及图形与坐标性质求出P坐标即可详解:(1)如图1,OA=6,OB=1,四边形OACB为长方形,C(6,1)设此时直线DP解析式为y=kx+b,把(0,2),C(6,1)分别代入,得,解得则此时直线DP解析式为y=x+2;(2)当点P在线段AC上时,OD=2,高为6,S=6;当点P在线段BC上时,OD=2,高为6+12t=162t,S=×2×(162t)=2t+16;设P(m,1),则PB=PB=m,如图2,OB=OB=1,OA=6,AB=8,BC=18=2,PC=6m,m2=22+(6m)2,解得m=则此时点P的坐标是(,1);(3)存在,理由为:若BDP为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考虑:如图3,当BD=BP1=OBOD=12=8,在RtBCP1中,BP1=8,BC=6,根据勾股定理得:CP1=2,AP1=12,即P1(6,12);当BP2=DP2时,此时P2(6,6);当DB=DP3=8时,在RtDEP3中,DE=6,根据勾股定理得:P3E=2,AP3=AE+EP3=2+2,即P3(6,2+2),综上,满足题意的P坐标为(6,6)或(6,2+2)或(6,12)点睛:此题属于一次函数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利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第一问的关键20、(1)甲种材料每千克25元,乙种材料每千克35元(2)共有四种方案;(3)生产A产品21件,B产品39件成本最低【解析】试题分析:(1)、首先设甲种材料每千克x元, 乙种材料每千克y元,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得出答案;(2)、设生产B产品a件,则A产品(60a)件,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组,然后求出a的取值范围,得出方案;得出生产成本w与a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的增减性得出答案.试题解析:(1)设甲种材料每千克x元, 乙种材料每千克y元,依题意得:解得:答:甲种材料每千克25元, 乙种材料每千克35元. (2)生产B产品a件,生产A产品(60-a)件. 依题意得:解得:a的值为非负整数 a=39、40、41、42 共有如下四种方案:A种21件,B种39件;A种20件,B种40件;A种19件,B种41件;A种18件,B种42件(3)、答:生产A产品21件,B产品39件成本最低. 设生产成本为W元,则W与a的关系式为:w=(25×4+35×1+40)(60a)+(35×+25×3+50)a=55a+10500k=55>0 W随a增大而增大当a=39时,总成本最低.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不等式组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21、(1);(2) 【解析】(1)直接利用求概率公式计算即可;(2)画树状图(或列表格)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根据概率公式即可解答【详解】(1);(2)方法1:根据题意可画树状图如下: 方法2:根据题意可列表格如下: 弟弟姐姐ABCDA(A,B)(A,C)(A,D)B(B,A)(B,C)(B,D)C(C,A)(C,B)(C,D)D(D,A)(D,B)(D,C)由列表(树状图)可知,总共有12种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其中姐姐抽到A佩奇,弟弟抽到B乔治的结果有1种:(A,B).P(姐姐抽到A佩奇,弟弟抽到B乔治)【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决问题用到概率公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2、4【解析】直接利用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负指数幂的性质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绝对值的性质分别化简进而得出答案【详解】(2)0+()1+4cos30°|4|=1+3+4×(42)=4+24+2=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23、(1);(2)图象见解析,或;(3)【解析】(1)将抛物线的解析式配成顶点式,即可得出顶点坐标;(2)根据抛物线经过点M,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得出图象,然后将纵坐标3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求出横坐标,然后将点再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中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表示式;(3)设出A的坐标,表示出C,D的坐标,得到CD的长度,根据题意找到CD的最小值,因为AD的长度不变,所以当CD最小时,对角线AC最小,则答案可求【详解】解:(1),抛物线的顶点的坐标为故答案为:(2)将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抛物线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将代入得:,解得:或抛物线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为或将代入得:,将代入得:,综上所述,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或(3)设点的坐标为,则点的坐标为,的坐标为的长随的增大而减小矩形在其对称轴的左侧,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当时,的长有最小值,的最小值的长度不变,当最小时,有最小值的最小值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掌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4、(3)(4,6);(3)-3;4;(2)F的坐标为(3,0)或(3,)【解析】(3)先将A(3,0),B(4,0),代入y=ax3+bx+2求出a,b的值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表达式,再将E点坐标代入表达式求出y的值即可;(3)设直线BD的表达式为y=kx+b,将B(4,0),E(4,6)代入求出k,b的值,再将x=0代入表达式求出D点坐标,当点G与点D重合时,可得G点坐标,GFx轴,故可得F的纵坐标, 再将y=2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求解可得点F的坐标,再根据m=FG即可得m的值;设点F与点G的坐标,根据m=FG列出方程化简可得出m的二次函数关系式,再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可得m的取值范围;(2)分别分析当点F在x轴的左侧时与右侧时的两种情况,根据FDP与FDG的面积比为3:3,故PD:DG=3:3已知FPHD,则FH:HG=3:3再分别设出F,G点的坐标,再根据两点关系列出等式化简求解即可得F的坐标.【详解】解:(3)将A(3,0),B(4,0),代入y=ax3+bx+2得:,解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3+x+2,把E(4,y)代入得:y=6,点E的坐标为(4,6)(3)设直线BD的表达式为y=kx+b,将B(4,0),E(4,6)代入得:,解得:,直线BD的表达式为y=x2把x=0代入y=x2得:y=2,D(0,2)当点G与点D重合时,G的坐标为(0,2)GFx轴,F的纵坐标为2将y=2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x3+x+2=2,解得:x=+3或x=+34x4,点F的坐标为(+3,2)m=FG=3设点F的坐标为(x,x3+x+2),则点G的坐标为(x+m,(x+m)2),x3+x+2=(x+m)2,化简得,m=x3+4,0,m有最大值,当x=0时,m的最大值为4(2)当点F在x轴的左侧时,如下图所示:FDP与FDG的面积比为3:3,PD:DG=3:3FPHD,FH:HG=3:3设F的坐标为(x,x3+x+2),则点G的坐标为(3x,x2),x3+x+2=x2,整理得:x36x36=0,解得:x=3或x=4(舍去),点F的坐标为(3,0)当点F在x轴的右侧时,如下图所示:FDP与FDG的面积比为3:3,PD:DG=3:3FPHD,FH:HG=3:3设F的坐标为(x,x3+x+2),则点G的坐标为(3x, x2),x3+x+2=x2,整理得:x3+3x36=0,解得:x=3或x=3(舍去),点F的坐标为(3,)综上所述,点F的坐标为(3,0)或(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二次函数的应用.25、(1);(2)或1.【解析】(1)把m=2代入两个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AC、BC的长,由C为线段上一点即可得AB的长;(2)分别解两个方程可得,根据为线段的三等分点分别讨论为线段靠近点的三等分点和为线段靠近点的三等分点两种情况,列关于m的方程即可求出m的值.【详解】(1)当时,有,由方程,解得,即.由方程,解得,即.因为为线段上一点,所以.(2)解方程,得,即.解方程,得,即.当为线段靠近点的三等分点时,则,即,解得.当为线段靠近点的三等分点时,则,即,解得.综上可得,或1.【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几何应用,注意讨论C点的位置,避免漏解是解题关键.26、(1)总调查人数是100人;(2)在扇形统计图中“其它”类的圆心角是36°;(3)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见解析;(4)估计一下全校课余爱好是阅读的学生约为960人【解析】(1)利用参加运动的人数除以其所占的比例即可求得这次调查的总人数;(2)用360°乘以“其它”类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解;(3)求得“其它”类的人数、“娱乐”类的人数,补全统计图即可;(4)用总人数乘以课余爱好是阅读的学生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解.【详解】(1)从条形统计图中得出参加运动的人数为20人,所占的比例为20%,总调查人数20÷20%100人;(2)参加娱乐的人数100×40%40人,从条形统计图中得出参加阅读的人数为30人,“其它”类的人数10040302010人,所占比例10÷10010%,在扇形统计图中“其它”类的圆心角360×10%36°;(3)如图(4)估计一下全校课余爱好是阅读的学生约为3200×960(人)【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应用,从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7、(1)38°;(2)20.4m【解析】(1)过点C作CE与BD垂直,根据题意确定出所求角度数即可;(2)在直角三角形CBE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BE的长,在直角三角形CDE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DE的长,由BE+DE求出BD的长,即为教学楼的高【详解】(1)过点C作CEBD,则有DCE=18°,BCE=20°,BCD=DCE+BCE=18°+20°=38°;(2)由题意得:CE=AB=30m,在RtCBE中,BE=CEtan20°10.80m,在RtCDE中,DE=CDtan18°9.60m,教学楼的高BD=BE+DE=10.80+9.6020.4m,则教学楼的高约为20.4m【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正确添加辅助线构建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