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2023年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87994680
资源大小:1.92M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2023年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2023年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若,则等于( )A3B4C5D62已知函数,若函数的所有零点依次记为,且,则( )ABCD3盒中有6个小球,其中4个白球,2个黑球,从中任取个球,在取出的球中,黑球放回,白球则涂黑后放回,此时盒中黑球的个数,则( )A,B,C,D,4已知展开式中第三项的二项式系数与第四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若,则的值为( )A1B1C8lD815在中,为中点,且,若,则( )ABCD6已知函数,且在上是单调函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函数在上单调递减D函数的图像关于点对称7已知为定义在上的奇函数,若当时,(为实数),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ABCD8单位正方体ABCD-,黑、白两蚂蚁从点A出发沿棱向前爬行,每走完一条棱称为“走完一段”白蚂蚁爬地的路线是AA1A1D1,黑蚂蚁爬行的路线是ABBB1,它们都遵循如下规则:所爬行的第i+2段与第i段所在直线必须是异面直线(iN*).设白、黑蚂蚁都走完2020段后各自停止在正方体的某个顶点处,这时黑、白两蚂蚁的距离是( )A1BCD09点在所在的平面内,且,则( )ABCD10若函数在时取得最小值,则( )ABCD11已知集合U1,2,3,4,5,6,A2,4,B3,4,则( )A3,5,6B1,5,6C2,3,4D1,2,3,5,612已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是则( )ABCD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是_.14已知数列的前项和公式为,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_15已知点是椭圆上一点,过点的一条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若存在点,使得,则椭圆的离心率取值范围为_.16已知,在方向上的投影为,则与的夹角为_.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已知椭圆,直线不过原点且不平行于坐标轴,与有两个交点,线段的中点为()证明:直线的斜率与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若过点,延长线段与交于点,四边形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此时的斜率,若不能,说明理由18(12分)的内角、所对的边长分别为、,已知.(1)求的值;(2)若,点是线段的中点,求的面积.19(12分)如图1,已知四边形BCDE为直角梯形,且,A为BE的中点将沿AD折到位置如图,连结PC,PB构成一个四棱锥()求证;()若平面求二面角的大小;在棱PC上存在点M,满足,使得直线AM与平面PBC所成的角为,求的值20(12分)在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向量与向量共线.(1)求B;(2)若,且,求BD的长度.21(12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某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不断加大拔尖人才的培养力度,为清华、北大等排名前十的名校输送更多的人才.该校成立特长班进行专项培训.据统计有如下表格.(其中表示通过自主招生获得降分资格的学生人数,表示被清华、北大等名校录取的学生人数)年份(届)2014201520162017201841495557638296108106123(1)通过画散点图发现与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求关于的线性回归方程;(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若已知该校2019年通过自主招生获得降分资格的学生人数为61人,预测2019年高考该校考人名校的人数;(3)若从2014年和2018年考人名校的学生中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出5个人回校宣传,在选取的5个人中再选取2人进行演讲,求进行演讲的两人是2018年毕业的人数的分布列和期望.参考公式:,参考数据:,22(10分)已知函数.(1)若对任意x0,f(x)0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函数f(x)有两个不同的零点x1,x2(x1x2),证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先求出,再由,利用向量数量积等于0,从而求得.【详解】由题可知,因为,所以有,得,故选:C.【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向量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向量的减法坐标运算公式,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属于基础题目.2、C【解析】令,求出在的对称轴,由三角函数的对称性可得,将式子相加并整理即可求得的值.【详解】令,得,即对称轴为.函数周期,令,可得.则函数在上有8条对称轴.根据正弦函数的性质可知,将以上各式相加得: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对称性,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周期性,考查了等差数列求和.本题的难点是将所求的式子拆分为的形式.3、C【解析】根据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计算出概率并求得数学期望,由此判断出正确选项.【详解】表示取出的为一个白球,所以.表示取出一个黑球,所以.表示取出两个球,其中一黑一白,表示取出两个球为黑球,表示取出两个球为白球,所以.所以,.故选:C【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和数学期望的计算,属于中档题.4、B【解析】根据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可求得,再通过赋值求得以及结果即可.【详解】因为展开式中第三项的二项式系数与第四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故可得,令,故可得,又因为,令,则,解得令,则.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以及通过赋值法求系数之和,属综合基础题.5、B【解析】选取向量,为基底,由向量线性运算,求出,即可求得结果.【详解】,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属于基础题.6、B【解析】根据函数,在上是单调函数,确定 ,然后一一验证,A.若,则,由,得,但.B.由,确定,再求解验证.C.利用整体法根据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判断.D.计算是否为0.【详解】因为函数,在上是单调函数,所以 ,即,所以 ,若,则,又因为,即,解得, 而,故A错误.由,不妨令 ,得由,得 或当时,不合题意.当时,此时所以,故B正确.因为,函数,在上是单调递增,故C错误.,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较难的题.7、A【解析】先根据奇函数求出m的值,然后结合单调性求解不等式.【详解】据题意,得,得,所以当时,.分析知,函数在上为增函数.又,所以.又,所以,所以,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性质应用,侧重考查数学抽象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8、B【解析】根据规则,观察黑蚂蚁与白蚂蚁经过几段后又回到起点,得到每爬1步回到起点,周期为1计算黑蚂蚁爬完2020段后实质是到达哪个点以及计算白蚂蚁爬完2020段后实质是到达哪个点,即可计算出它们的距离【详解】由题意,白蚂蚁爬行路线为AA1A1D1D1C1C1CCBBA,即过1段后又回到起点,可以看作以1为周期,由,白蚂蚁爬完2020段后到回到C点;同理,黑蚂蚁爬行路线为ABBB1B1C1C1D1D1DDA,黑蚂蚁爬完2020段后回到D1点,所以它们此时的距离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多面体和旋转体表面上的最短距离问题,考查空间想象与推理能力,属于中等题.9、D【解析】确定点为外心,代入化简得到,再根据计算得到答案.【详解】由可知,点为外心,则,又,所以因为,联立方程可得,因为,所以,即故选:【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模长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10、D【解析】利用辅助角公式化简的解析式,再根据正弦函数的最值,求得在函数取得最小值时的值【详解】解:,其中,故当,即时,函数取最小值,所以,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辅助角公式,正弦函数的最值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1、B【解析】按补集、交集定义,即可求解.【详解】1,3,5,6,1,2,5,6,所以1,5,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集合间的运算,属于基础题.12、C【解析】利用分布列求出,求出期望,再利用期望的性质可求得结果.【详解】由分布列的性质可得,得,所以,因此,.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以及期望的求法,是基本知识的考查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解析】求出和的值,利用点斜式可得出所求切线的方程.【详解】,则,.因此,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是,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切线方程,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4、【解析】由题意,根据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详解】由题意,可知当时,;当时,. 又因为不满足,所以.【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之间的关系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其中解答中熟记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之间的关系,合理准确推导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5、【解析】设,设出直线AB的参数方程,利用参数的几何意义可得,由题意得到,据此求得离心率的取值范围.【详解】设,直线AB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代入圆,化简得:,存在点,使得,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椭圆离心率取值范围的求解,考查直线、圆与椭圆的综合运用,考查直线参数方程的运用,属于中档题.16、【解析】由向量投影的定义可求得两向量夹角的余弦值,从而得角的大小【详解】在方向上的投影为,即夹角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求向量的夹角,掌握向量投影的定义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详见解析;()能,或【解析】试题分析:(1)设直线,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根据韦达定理求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表示直线的斜率,再表示;(2)第一步由 ()得的方程为设点的横坐标为,直线与椭圆方程联立求点的坐标,第二步再整理点的坐标,如果能构成平行四边形,只需,如果有值,并且满足,的条件就说明存在,否则不存在.试题解析:解:(1)设直线,由得,直线的斜率,即即直线的斜率与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2)四边形能为平行四边形直线过点,不过原点且与有两个交点的充要条件是,由 ()得的方程为设点的横坐标为由得,即将点的坐标代入直线的方程得,因此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线段与线段互相平分,即解得,当的斜率为或时,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考点: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综合应用【一题多解】第一问涉及中点弦,当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时,点是弦的中点,(1)知道中点坐标,求直线的斜率,或知道直线斜率求中点坐标的关系,或知道求直线斜率与直线斜率的关系时,也可以选择点差法,设,,代入椭圆方程,两式相减,化简为,两边同时除以得,而,即得到结果,(2)对于用坐标法来解决几何性质问题,那么就要求首先看出几何关系满足什么条件,其次用坐标表示这些几何关系,本题的关键就是如果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对角线互相平分,即,分别用方程联立求两个坐标,最后求斜率.18、(1)(2)【解析】(1)利用正弦定理的边化角公式,结合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即可得出的值;(2)由题意得出,两边平方,化简得出,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由正弦定理得即即在中,所以 (2)因为点是线段的中点,所以两边平方得由得整理得,解得或(舍)所以的面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的边化角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属于中档题.19、详见解析;,或【解析】可以通过已知证明出平面PAB,这样就可以证明出;以点A为坐标原点,分别以AB,AD,AP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可以求出相应点的坐标,求出平面PBC的法向量为、平面PCD的法向量,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求出二面角的大小;求出平面PBC的法向量,利用线面角的公式求出的值.【详解】证明:在图1中,为平行四边形,当沿AD折起时,即,又,平面PAB,又平面PAB,解:以点A为坐标原点,分别以AB,AD,AP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于平面ABCD则0,0,1,0,1,1,1,0,设平面PBC的法向量为y,则,取,得0,设平面PCD的法向量b,则,取,得1,设二面角的大小为,可知为钝角,则,二面角的大小为设AM与面PBC所成角为,0,1,平面PBC的法向量0,直线AM与平面PBC所成的角为,解得或【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线面垂直证明线线垂直,考查了利用向量数量积,求二面角的大小以及通过线面角公式求定比分点问题.20、(1)(2)【解析】(1)根据共线得到,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得到答案.(2)根据余弦定理得到,再利用余弦定理计算得到答案.【详解】(1)与共线,.即,即,.(2),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则或(舍去).,.在中,由余弦定理得:,.【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共线,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意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21、(1);(2)117人;(3)分布列见解析,【解析】(1)首先求得和,再代入公式即可列方程,由此求得关于的线性回归方程;(2)根据回归直线方程计算公式,计算可得人数;(3)和被选中的人数分别为2和3,利用超几何分布分布列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的分布列,并求得数学期望.【详解】(1)由题,所以线性回归方程为(若第一问求出 .)(2)当时,所以预测2019年高考该校考入名校的人数约为117人(3)由题知和被选中的人数分别为2和3,进行演讲的两人是2018年毕业的人数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的分布列为012【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平均数有关计算,考查回归直线方程的计算,考查期望的计算,考查超几何分布和数据处理能力,属于中档题.22、(1);(2)证明见解析.【解析】(1)求出,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函数的最大值,即求的范围;(2)由(1)可知, .对分和两种情况讨论,构造函数,利用放缩法和基本不等式证明结论【详解】(1)由,得.令.当时,;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对任意恒成立,.(2)证明:由(1)可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若,则,令在上单调递增,.又,在上单调递减,.若,则显然成立.综上,.又以上两式左右两端分别相加,得,即,所以.【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导数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属于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