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2023届中考数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87995173
资源大小:850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山西省吕梁市2023届中考数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202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分别是20cm和30cm,若不改变木棒的长短,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则应在下列四根木棒中选取( )A10cm的木棒B40cm的木棒C50cm的木棒D60cm的木棒2若一组数据2,3,5,7的众数为7,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A2B3C5D73在圆锥、圆柱、球、正方体这四个几何体中,主视图不可能是多边形的是( )A圆锥B圆柱C球D正方体4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5每到四月,许多地方杨絮、柳絮如雪花般漫天飞舞,人们不堪其忧,据测定,杨絮纤维的直径约为0.0000105m,该数值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05×105B0.105×104C1.05×105D105×1076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为计算圆周率建立了严密的理论和完善的算法作圆内接正多边形,当正多边形的边数不断增加时,其周长就无限接近圆的周长,进而可用来求得较为精确的圆周率祖冲之在刘徽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当正多边形的边数增加24576时,得到了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圆周率,这一成就在当时是领先其他国家一千多年,如图,依据“割圆术”,由圆内接正六边形算得的圆周率的近似值是()A0.5B1C3D7数据4,8,4,6,3的众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A5,4B8,5C6,5D4,58已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ax2=0的两根,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x1x2Bx1+x20Cx1x20Dx10,x209下列图标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10如图,RtABC中,C=90°,AC=4,BC=4,两等圆A,B外切,那么图中两个扇形(即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A2B4C6D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已知两圆内切,半径分别为2厘米和5厘米,那么这两圆的圆心距等于_厘米12计算a3÷a2a的结果等于_13若关于x的方程x2-x+sin=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锐角的度数为_14已知扇形的弧长为2,圆心角为60°,则它的半径为_15点A(3,y1),B(2,y2),C(3,y3)在抛物线y=2x24x+c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_16计算:()22cos60°=_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8分)我市某中学举办“网络安全知识答题竞赛”,初、高中部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中代表队和高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平均分(分)中位数(分)众数(分)方差(分2)初中部a85bs初中2高中部85c100160(1)根据图示计算出a、b、c的值;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进行分析,哪个队的决赛成绩较好?计算初中代表队决赛成绩的方差s初中2,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18(8分)将一个等边三角形纸片AOB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0,0),点B(6,0)点C、D分别在OB、AB边上,DCOA,CB=2(I)如图,将DCB沿射线CB方向平移,得到DCB当点C平移到OB的中点时,求点D的坐标;(II)如图,若边DC与AB的交点为M,边DB与AB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N,当BB多大时,四边形MBND为菱形?并说明理由(III)若将DCB绕点B顺时针旋转,得到DCB,连接AD,边DC的中点为P,连接AP,当AP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及AD的值(直接写出结果即可)19(8分)今年,我国海关总署严厉打击“洋垃圾”违法行动,坚决把“洋垃圾”拒于国门之外如图,某天我国一艘海监船巡航到A港口正西方的B处时,发现在B的北偏东60°方向,相距150海里处的C点有一可疑船只正沿CA方向行驶,C点在A港口的北偏东30°方向上,海监船向A港口发出指令,执法船立即从A港口沿AC方向驶出,在D处成功拦截可疑船只,此时D点与B点的距离为75海里(1)求B点到直线CA的距离;(2)执法船从A到D航行了多少海里?(结果保留根号)20(8分)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x+b的图象交于点A(1,4),点B(4,n)求n和b的值;求OAB的面积;直接写出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1(8分)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为了测量对面楼AB的高度,分工合作,有的组员测得两楼间距离为40米,有的组员在教室窗户处测得楼顶端A的仰角为30°,底端B的俯角为10°,请你根据以上数据,求出楼AB的高度(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10°0.17, cos10°0.98, tan10°0.18, 1.41, 1.73)22(10分)计算:|(2)0+2cos45° 解方程: =123(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点A(m,3)、B(6,n),与x轴交于点C(1)求一次函数y=kx+b的关系式;(2)结合图象,直接写出满足kx+b>的x的取值范围;(3)若点P在x轴上,且SACP=,求点P的坐标24如图所示,点P位于等边的内部,且ACP=CBP(1)BPC的度数为_°;(2)延长BP至点D,使得PD=PC,连接AD,CD依题意,补全图形;证明:AD+CD=BD;(3)在(2)的条件下,若BD的长为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B【解析】设应选取的木棒长为x,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出x的取值范围进而可得出结论【详解】设应选取的木棒长为x,则30cm-20cmx30cm+20cm,即10cmx50cm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知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差小于第三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C【解析】试题解析:这组数据的众数为7,x=7,则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3,1,7,7,中位数为:1故选C考点:众数;中位数.3、C【解析】【分析】根据各几何体的主视图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讨论即可作出判断.【详解】A. 圆锥的主视图可以是三角形也可能是圆,故不符合题意;B. 圆柱的主视图可能是长方形也可能是圆,故不符合题意;C. 球的主视图只能是圆,故符合题意;D. 正方体的主视图是正方形或长方形(中间有一竖),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主视图,明确主视图是从物体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关键.4、B【解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判断即可【详解】A、 =4,不符合题意;B、是最简二次根式,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5、C【解析】试题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所以0.0000105=1.05×105,故选C考点:科学记数法6、C【解析】连接OC、OD,根据正六边形的性质得到COD60°,得到COD是等边三角形,得到OCCD,根据题意计算即可【详解】连接OC、OD,六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COD60°,又OCOD,COD是等边三角形,OCCD,正六边形的周长:圆的直径6CD:2CD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多边形和圆,掌握正多边形的中心角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7、D【解析】根据众数的定义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再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求出平均数即可【详解】4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众数是4;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8+4+6+3)÷5=5;故选D8、A【解析】分析:A、根据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可得出0,由此即可得出x1x2,结论A正确;B、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x1+x2=a,结合a的值不确定,可得出B结论不一定正确;C、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x1x2=2,结论C错误;D、由x1x2=2,可得出x10,x20,结论D错误综上即可得出结论详解:A=(a)24×1×(2)=a2+80,x1x2,结论A正确;B、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ax2=0的两根,x1+x2=a,a的值不确定,B结论不一定正确;C、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ax2=0的两根,x1x2=2,结论C错误;D、x1x2=2,x10,x20,结论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以及根与系数的关系,牢记“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9、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A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正确;B不是轴对称图形,但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正确;C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正确;D即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故选D.考点: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识别10、B【解析】先依据勾股定理求得AB的长,从而可求得两圆的半径为4,然后由A+B=90°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一个圆的面积的【详解】在ABC中,依据勾股定理可知AB=8,两等圆A,B外切,两圆的半径均为4,A+B=90°,阴影部分的面积=4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相切两圆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扇形面积的计算,求得两个扇形的半径和圆心角之和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1【解析】由两圆的半径分别为2和5,根据两圆位置关系与圆心距d,两圆半径R,r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和两圆位置关系求得圆心距即可【详解】解:两圆的半径分别为2和5,两圆内切,dRr521cm,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圆位置关系与圆心距d,两圆半径R,r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12、a1【解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和同底数幂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a31+1=a1故答案为a1【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关键是掌握计算法则13、30°【解析】试题解析: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解得: 锐角的度数为30°;故答案为30°14、6.【解析】分析: 设扇形的半径为r,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及扇形的面积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 设扇形的半径为r,根据题意得:,解得 :r=6故答案为6.点睛: 此题考查弧长公式,关键是根据弧长公式解答.15、y2y3y1【解析】把点的坐标分别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分别求得y1、y2、y3的值,比较可求得答案【详解】y=2x2-4x+c,当x=-3时,y1=2×(-3)2-4×(-3)+c=30+c,当x=2时,y2=2×22-4×2+c=c,当x=3时,y3=2×32-4×3+c=6+c,c6+c30+c,y2y3y1,故答案为y2y3y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掌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满足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6、3【解析】按顺序先进行负指数幂的运算、代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然后再进行减法运算即可.【详解】()22cos60°=4-2×=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涉及了负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相关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1)85,85,80; (2)初中部决赛成绩较好;(3)初中代表队选手成绩比较稳定【解析】分析:(1)根据成绩表,结合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2)比较初中部、高中部的平均数和中位数,结合比较结果得出结论;(3)利用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初中部的方差,结合方差的意义判断哪个代表队选手的成绩较为稳定.【详解】详解: (1)初中5名选手的平均分,众数b=85,高中5名选手的成绩是:70,75,80,100,100,故中位数c=80;(2)由表格可知初中部与高中部的平均分相同,初中部的中位数高,故初中部决赛成绩较好;(3)=70,初中代表队选手成绩比较稳定【点睛】本题是一道有关条形统计图、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的统计类题目,掌握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8、()D(3+,3);()当BB'=时,四边形MBND'是菱形,理由见解析;()P()【解析】()如图中,作DHBC于H首先求出点D坐标,再求出CC的长即可解决问题;()当BB'=时,四边形MBND'是菱形首先证明四边形MBND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BB=BC即可解决问题;()在ABP中,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得,APAB+BP,推出当点A,B,P三点共线时,AP最大.【详解】()如图中,作DHBC于H,AOB是等边三角形,DCOA,DCB=AOB=60°,CDB=A=60°,CDB是等边三角形,CB=2,DHCB,CH=HB=,DH=3,D(6,3),CB=3,CC=23,DD=CC=23,D(3+,3)()当BB'=时,四边形MBND'是菱形,理由:如图中,ABC是等边三角形,ABO=60°,ABB'=180°ABO=120°,BN是ACC'的角平分线,NBB'=ABB'=60°=DCB,D'C'BN,ABBD四边形MBND'是平行四边形,ME'C'=MCE'=60°,NCC'=NC'C=60°,MCB'和NBB'是等边三角形,MC=CE',NC=CC',B'C'=2,四边形MBND'是菱形,BN=BM,BB'=B'C'=;()如图连接BP,在ABP中,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得,APAB+BP,当点A,B,P三点共线时,AP最大,如图中,在D'BE'中,由P为D'E的中点,得APD'E',PD'=,CP=3,AP=6+3=9,在RtAPD'中,由勾股定理得,AD'=2此时P(,)【点睛】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性质,平移和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解(2)的关键是四边形MCND'是平行四边形,解(3)的关键是判断出点A,C,P三点共线时,AP最大19、(1)B点到直线CA的距离是75海里;(2)执法船从A到D航行了(7525)海里【解析】(1)过点B作BHCA交CA的延长线于点H,根据三角函数可求BH的长;(2)根据勾股定理可求DH,在RtABH中,根据三角函数可求AH,进一步得到AD的长【详解】解:(1)过点B作BHCA交CA的延长线于点H,MBC60°,CBA30°,NAD30°,BAC120°,BCA180°BACCBA30°,BHBC×sinBCA150×75(海里)答:B点到直线CA的距离是75海里;(2)BD75海里,BH75海里,DH75(海里),BAH180°BAC60°,在RtABH中,tanBAH,AH25,ADDHAH(7525)(海里)答:执法船从A到D航行了(7525)海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能合理构造直角三角形,并利用方向角求得三角形内角的大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0、(1)-1;(2);(3)x1或4x0. 【解析】(1)把A点坐标分别代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k和b的值,把B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n的值即可;(2)设直线yx+3与y轴的交点为C,由SAOB=SAOC+SBOC,根据A、B两点坐标及C点坐标,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答案;(3)利用函数图像,根据A、B两点坐标即可得答案.【详解】(1)把A点(1,4)分别代入反比例函数y,一次函数yx+b,得k1×4,1+b4,解得k4,b3,点B(4,n)也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n1;(2)如图,设直线yx+3与y轴的交点为C,当x0时,y3,C(0,3),SAOBSAOC+SBOC×3×1+×3×47.5,(3)B(4,1),A(1,4),根据图象可知:当x1或4x0时,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反比例函数y中k的几何意义,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21、30.3米【解析】试题分析:过点D作DEAB于点E,在RtADE中,求出AE的长,在RtDEB中,求出BE的长即可得.试题解析:过点D作DEAB于点E,在RtADE中,AED=90°,tan1=, 1=30°,AE=DE× tan1=40×tan30°=40×40×1.73×23.1 在RtDEB中,DEB=90°,tan2=, 2=10°,BE=DE× tan2=40×tan10°40×0.18=7.2 AB=AE+BE23.1+7.2=30.3米22、(1)1;(2)x=1是原方程的根【解析】(1)直接化简二次根式进而利用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去分母再解方程得出答案【详解】(1)原式=21+2×=1+=1;(2)去分母得:3x=x3+1,解得:x=1,检验:当x=1时,x30,故x=1是原方程的根【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和解分式方程,正确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方法是解题关键23、(1);(1)-6x0或1x;(3)(-1,0)或(-6,0)【解析】(1)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A、B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1)根据函数图像判断即可;(3)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C的坐标,设点P的坐标为(x,0),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SACP=SBOC,即可得出|x+4|=1,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点A(m,3),B(-6,n)在双曲线y=上,m=1,n=-1,A(1,3),B(-6,-1)将(1,3),B(-6,-1)带入y=kx+b, 得:,解得,直线的解析式为y=x+1(1)由函数图像可知,当kx+b>时,-6x0或1x;(3)当y=x+1=0时,x=-4,点C(-4,0)设点P的坐标为(x,0),如图,SACP=SBOC,A(1,3),B(-6,-1),×3|x-(-4)|=××|0-(-4)|×|-1|,即|x+4|=1,解得:x1=-6,x1=-1点P的坐标为(-6,0)或(-1,0)【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一次(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三角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1)根据函数图像判断不等式取值范围;(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SACP=SBOC,得出|x+4|=124、(1)120°;(2)作图见解析;证明见解析;(3) .【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CB=60°,在BCP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2)根据题意补全图形即可;证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从而可得;(3)如图2,作于点,延长线于点,根据已知可推导得出,由(2)得,根据 即可求得.【详解】(1)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ACB=60°,即ACP+BCP=60°,BCP+CBP+BPC=180°,ACP=CBP,BPC=120°,故答案为120;(2)如图1所示.在等边中,为等边三角形,在和中, ,;(3)如图2,作于点,延长线于点,又由(2)得,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定理、正确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