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实验中学2023年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87995210
资源大小:565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山西省实验中学2023年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doc
202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如图是一个由4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ABCD2已知直线mn,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其中A、B两点分别落在直线m、n上,若125°,则2的度数是()A25°B30°C35°D55°3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的相反数大于2 Ba的相反数是2 C|a|2 D2a04已知实数a0,则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Aa+30Ba30C3a0Da305如图,点A、B、C都在O上,若AOC=140°,则B的度数是()A70°B80°C110°D140°6某射击选手10次射击成绩统计结果如下表,这10次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成绩(环)78910次数1432A8、8B8、8.5C8、9D8、107如图是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俯视图是( )ABCD8如果将抛物线向下平移1个单位,那么所得新抛物线的表达式是ABCD9如图,ABCD,点E在线段BC上,CD=CE,若ABC=30°,则D为()A85°B75°C60°D30°10由4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它的主视图是()A B C D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1已知梯形ABCD,ADBC,BC=2AD,如果,那么=_(用、 表示)12如图,从一个直径为1m的圆形铁片中剪出一个圆心角为90°的扇形,再将剪下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则圆锥的底面半径为_m13分解因式:x24=_14若分式的值为0,则a的值是 15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15,sinBAC=,则对角线AC的长为_. 16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交于(x1,0),且1x10,对称轴x1如图所示,有下列5个结论:abc0;ba+c;4a+2b+c0;2c3b;a+bm(am+b)(m1的实数)其中所有结论正确的是_(填写番号)17在RtABC中,C90°,AB2,BC,则sin_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18(10分)已知AB是O的直径,弦CD与AB相交,BAC40°(1)如图1,若D为弧AB的中点,求ABC和ABD的度数;(2)如图2,过点D作O的切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P,若DPAC,求OCD的度数19(5分)在RtABC中,BAC=,D是BC的中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AFBC交BE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EFDEB;证明四边形ADCF是菱形;若AC=4,AB=5,求菱形ADCFD 的面积20(8分)水果店老板用600元购进一批水果,很快售完;老板又用1250元购进第二批水果,所购件数是第一批的2倍,但进价比第一批每件多了5元,问第一批水果每件进价多少元?21(10分)某中学开展“汉字听写大赛”活动,为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在该校随机抽取了四个班级学生进行调查,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并绘制成图1和图2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四个班参与大赛的学生共_人;(2)请你补全两幅统计图;(3)求图1中甲班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4)若四个班级的学生总数是160人,全校共2000人,请你估计全校的学生中参与这次活动的大约有多少人.22(10分)已知OA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请解答以下问题:按要求作图:先将ABO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得OA1B1,再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OA1B1在原点异侧按位似比2:1进行放大得到OA2B2;直接写出点A1的坐标,点A2的坐标23(12分)如图,在RtABC中,CD,CE分别是斜边AB上的高,中线,BCa,ACb若a3,b4,求DE的长;直接写出:CD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若b3,tanDCE=,求a的值24(14分)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ABC平移,使点A变换为点D,点E、F分别是B、C的对应点请画出平移后的DEF连接AD、CF,则这两条线段之间的关系是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D【解析】从正面看,有2层,3列,左侧一列有1层,中间一列有2层,右侧一列有一层,据此解答即可.【详解】从正面看,有2层,3列,左侧一列有1层,中间一列有2层,右侧一列有一层,D是该几何体的主视图.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三视图的知识,从正面看到的图是正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俯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左视图,能看到的线画实线,被遮挡的线画虚线.2、C【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3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直线mn,3125°,又三角板中,ABC60°,260°25°3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试题分析:由数轴可知,a-2,A、a的相反数2,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a的相反数2,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a的绝对值2,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2a0,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实数与数轴4、B【解析】A、a+30是随机事件,故A错误;B、a30是必然事件,故B正确;C、3a0是不可能事件,故C错误;D、a30是随机事件,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随机事件.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指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5、C【解析】分析:作对的圆周角APC,如图,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到P=40°,然后根据圆周角定理求AOC的度数详解:作对的圆周角APC,如图,P=AOC=×140°=70°P+B=180°,B=180°70°=11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6、B【解析】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求解【详解】由表可知,8环出现次数最多,有4次,所以众数为8环;这10个数据的中位数为第5、6个数据的平均数,即中位数为=8.5(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和中位数的知识,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7、C【解析】从上面看共有2行,上面一行有3个正方形,第二行中间有一个正方形,故选C8、C【解析】根据向下平移,纵坐标相减,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抛物线y=x2+2向下平移1个单位,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1,即y=x2+1故选C9、B【解析】分析:先由ABCD,得C=ABC=30°,CD=CE,得D=CED,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C+D+CED=180°,即30°+2D=180°,从而求出D详解:ABCD,C=ABC=30°,又CD=CE,D=CED,C+D+CED=180°,即30°+2D=180°,D=75°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C,再由CD=CE得出D=CED,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D10、A【解析】试题分析:几何体的主视图有2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2,1.故选A考点:三视图视频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1、【解析】根据向量的三角形法则表示出,再根据BC、AD的关系解答【详解】如图,=-=-,ADBC,BC=2AD,=(-)=-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梯形,向量的问题,熟练掌握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2、m【解析】利用勾股定理易得扇形的半径,那么就能求得扇形的弧长,除以2即为圆锥的底面半径【详解】解:易得扇形的圆心角所对的弦是直径,扇形的半径为: m,扇形的弧长为: m,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m【点睛】本题考查: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弧长等于圆锥的底面周长,解题关键是弧长公式13、(x+2)(x2)【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即可【详解】x24=x2-22=(x+2)(x2),故答案为:(x+2)(x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式子的特点是:两项平方项,符号相反14、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出a的值即可试题解析:分式的值为0,解得a=1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15、24【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四边形ABCD是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可知,BD与AC互相垂直且平分,因为,AB=10,所以BD=6,根据勾股定理可求的AC=8,即AC=16;考点:三角函数、菱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16、【解析】根据函数图象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可以判断题目中各个小题的结论是否成立,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由图象可得,抛物线开口向下,则a<0,抛物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则c>0,对称轴在y轴右侧,则与a的符号相反,故b>0.a0,b0,c0,abc0,故错误,当x=-1时,y=a-b+c0,得ba+c,故错误,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交于(x1,0),且-1x10,对称轴x=1,x=2时的函数值与x=0的函数值相等,x=2时,y=4a+2b+c0,故正确,x=-1时,y=a-b+c0,-=1,2a-2b+2c0,b=-2a,-b-2b+2c0,2c3b,故正确,由图象可知,x=1时,y取得最大值,此时y=a+b+c,a+b+cam2+bm+c(m1),a+bam2+bma+bm(am+b),故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7、【解析】根据A的正弦求出A60°,再根据30°的正弦值求解即可【详解】解:,A60°,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18、(1)45°;(2)26°【解析】(1)根据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和图形可以求得ABC和ABD的大小;(2)根据题意和平行线的性质、切线的性质可以求得OCD的大小【详解】(1)AB是O的直径,BAC=38°, ACB=90°,ABC=ACBBAC=90°38°=52°,D为弧AB的中点,AOB=180°,AOD=90°,ABD=45°;(2)连接OD,DP切O于点D,ODDP,即ODP=90°,DPAC,BAC=38°,P=BAC=38°,AOD是ODP的一个外角,AOD=P+ODP=128°,ACD=64°,OC=OA,BAC=38°,OCA=BAC=38°,OCD=ACDOCA=64°38°=26°【点睛】本题考查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9、(1)证明详见解析;(2)证明详见解析;(3)1【解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中点的定义,可利用AAS证得结论; (2)由(1)可得AF=BD,结合条件可求得AF=DC,则可证明四边形ADCF为平行四边形,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AD=CD,可证得四边形ADCF为菱形; (3)连接DF,可证得四边形ABDF为平行四边形,则可求得DF的长,利用菱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得答案【详解】(1)证明:AFBC,AFE=DBE,E是AD的中点,AE=DE,在AFE和DBE中,AFEDBE(AAS);(2)证明:由(1)知,AFEDBE,则AF=DBAD为BC边上的中线DB=DC,AF=CDAFBC,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BAC=90°,D是BC的中点,E是AD的中点,AD=DC=BC,四边形ADCF是菱形;(3)连接DF,AFBD,AF=BD,四边形ABDF是平行四边形,DF=AB=5,四边形ADCF是菱形,S菱形ADCF=ACDF=×4×5=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及判定,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得AF=CD是解题的关键,注意菱形面积公式的应用20、120【解析】设第一批水果每件进价为x元,则第二批水果每件进价为(x+5)元,根据用1250元所购件数是第一批的2倍,列方程求解【详解】解:设第一批水果每件进价为x元,则第二批水果每件进价为(x+5)元,由题意得,×2=,解得:x=120,经检验:x=12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第一批水果每件进价为12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分式方程的应用.21、(1)100;(2)见解析;(3)108°;(4)1250.【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乙班参赛30人,所占比为20%,即可求出这四个班总人数;(2)根据丁班参赛35人,总人数是100,即可求出丁班所占的百分比,再用整体1减去其它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出丙所占的百分比,再乘以参赛得总人数,即可得出丙班参赛得人数,从而补全统计图;(3)根据甲班级所占的百分比,再乘以360°,即可得出答案;(4)根据样本估计总体,可得答案试题解析:(1)这四个班参与大赛的学生数是:30÷30%=100(人);故答案为100;(2)丁所占的百分比是:×100%=35%,丙所占的百分比是:130%20%35%=15%,则丙班得人数是:100×15%=15(人);如图:(3)甲班级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30%×360°=108°;(4)根据题意得:2000×=1250(人)答:全校的学生中参与这次活动的大约有1250人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样本估计总体.22、 (1)见解析;(2)点A1的坐标为:(1,3),点A2的坐标为:(2,6)【解析】(1)直接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1)中所画图形进而得出答案【详解】(1)如图所示:OA1B1,OA2B2,即为所求;(2)点A1的坐标为:(1,3),点A2的坐标为:(2,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位似变换以及旋转变换,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23、(1);(2);(3).【解析】(1)求出BE,BD即可解决问题(2)利用勾股定理,面积法求高CD即可(3)根据CD3DE,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在RtABC中,ACB91°,a3,b4,CD,CE是斜边AB上的高,中线,BDC91°,在RtBCD中,(2)在RtABC中,ACB91°,BCa,ACb,故答案为:(3)在RtBCD中,又,CD3DE,即b3,2a9a2,即a2+2a91由求根公式得(负值舍去),即所求a的值是【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4、见解析【解析】(1)如图:(2)连接AD、CF,则这两条线段之间的关系是ADCF,且AD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