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天津一中2023年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87997948
资源大小:456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天津市和平区天津一中2023年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闭合电路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外电路和电源内部,电荷都受非静电力作用B在电源内部电荷从负极到正极过程中只受非静电力而不存在静电力C静电力与非静电力对电荷做功都使电荷的电势能减少D静电力对电荷做功电势能减少,非静电力对电荷做功电势能增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衰变成要经过6次衰变和8次衰变C、和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力最强D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后,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现代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技术的基础。如图所示,通有恒定电流的导线AB均竖直且足够长,图甲.丙中正方形闭合铜线圈均关于AB左右对称,图乙、丁中AB/ad且与正方形闭合铜线圈共面。下列四种情况中.线圈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甲图中线圈自由下落B乙图中线圈自由下落C丙图中线圈绕AB匀速转动D丁图中线圈匀速向右移动4、用传感器观察电容器放电过程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动势为8V、内阻忽略不计。先使开关S与1端相连,稍后掷向2端,电流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画出的靠近i轴的竖立狭长矩形面积表示电容器所带的总电荷量B电容器在全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约为20CC电容器在全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约为CD电容器的电容约为5、有关原子物理学史,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B能量量子假说是普朗克首先提出的,光子假说则是爱因斯坦首先提出的C汤姆孙首先发现了中子,从而说明原子核内有复杂的结构D玻尔在光的粒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6、 “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是明朝的士大夫万户。他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假设万户及所携设备(火箭(含燃料)、椅子、风筝等)总质量为M,点燃火箭后在极短的时间内,质量为m的炽热燃气相对地面以v0的速度竖直向下喷出。忽略此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火箭的推力来源于空气对它的反作用力B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速度大小为C喷出燃气后万户及所携设备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D在火箭喷气过程中,万户及所携设备机械能守恒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图示为振幅、频率相同的两列横波相遇时形成的干涉图样,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的是波峰和波谷,图示时刻,M是波峰与波峰的相遇点,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示时刻位于M处的质点正向前移动BP处的质点始终处在平衡位置C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四分之一周期,P处的质点将处于波谷位置D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四分之一周期,M处的质点到达平衡位置E.M处的质点为振动加强点,其振幅为2A8、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对其施加两个水平作用力,两个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在t2时刻物体的( )A加速度大小为B速度大小为C动量大小为D动能大小为9、一列简谐横波,在时的波动图象如图甲所示,介质中处的质点A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波速大小是B这列波的频率为C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D内,图甲中质点P的平均速率大于质点Q的平均速率10、如图所示,圆心在O点、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abc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Oc与Oa的夹角为60°,轨道最低点a与桌面相切一轻绳两端分别系着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均可视为质点),挂在圆弧轨道边缘c的两边,开始时,m1在c点从静止释放设轻绳足够长,不计一切摩擦则( )A在m1下滑过程中,两球速度大小始终相等Bm1在由c下滑到a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逐渐增大C若m1恰好能沿圆弧下滑到a点,则m1=2m2D若m1=4m2,则m1下滑到a点速度大小为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欲测量G表的内阻和一个电源的电动势E内阻要求:测量尽量准确、能测多组数据且滑动变阻器调节方便,电表最大读数不得小于量程的待测元件及提供的其他实验器材有:A、待测电源E:电动势约,内阻在间B、待测G表:量程,内阻在间C、电流表A:量程2A,内阻约D、电压表V:量程300mV,内阻约E、定值电阻:;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额定电流1AG、电阻箱:H、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1)小亮先利用伏安法测量G表内阻图甲是小亮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其中虚线框中的元件是_;填元件序号字母说明实验所要测量的物理量_;写出G表内阻的计算表达式_(2)测出后,小聪把G表和电阻箱串联、并将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到,使其等效为一只电压表,接着利用伏安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及内阻r请你在图乙中用笔画线,将各元件连接成测量电路图,(_)若利用测量的数据,作出的G表示与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I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可得到电源的电动势_V,内阻_12(12分)小宇同学利用图示器材探究电路规律:(1)断开开关S,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档,此时读数为20,此时测得的是_的阻值;(2)将旋转开关指向直流电流档,闭合开关S,将滑片从最左端缓慢移动到最右端,发现该过程中读数最大为320mA,则移动过程中读数变化情况是(_)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3)将旋转开关指向直流电压档,闭合开关S后移动滑动头,发现该过程中电表读数最大为1.2V,结合前两问条件可知,该电源电动势为_V(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在地面上方足够高的地方,存在一个高度d0.5m的“相互作用区域”(下图中画有虚线的部分)一个小圆环A套在一根均匀直杆B上,A和B的质量均为m,若它们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会产生Ff0.5mg的摩擦力。开始时A处于B的最下端,B竖直放置,A距“相互作用区域”的高度h0.8m,让A和B一起从静止开始下落,只要A处于“相互作用区域”就会受到竖直向上、大小F3mg的恒力作用,而“相互作用区域”对处于其中的杆B不产生作用力。杆B在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且杆的长度能够保证圆环A与杆不会分离。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1)杆B的最下端刚进人“相互作用区域”时的速度大小;(2)圆环A通过“相互作用区域”所用的时间;(3)为保证圆环A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始终与杆不会分离,杆的最小长度。14(16分)如图所示,一长为200 m的列车沿平直的轨道以8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当车头行驶到进站口O点时,列车接到停车指令,立即匀减速停车,因OA段铁轨不能停车,整个列车只能停在AB段内,已知1 200 m,2 000 m,求:(1)列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取值范围;(2)列车减速运动的最长时间15(12分)如图,内壁光滑的绝热气缸竖直放置,内有厚度不计的绝热活塞密封,活塞质量m=10kg。初始时,整个装置静止且处于平衡状态,活塞与底部的距离为l0,温度T0=300K。现用电阻丝(体积不计)为气体加热,同时在活塞上添加细砂保持活塞的位置始终不变直到T=600K。已知大气压强p0=1×105Pa,活塞截面积S=1.0×10-3m2,取g=10m/s2,求:(i)温度为T时,气体的压强;(ii)活塞上添加细砂的总质量m。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A.在电源内部,电荷受非静电力作用;在外电路,电荷不受非静电力作用;故A项错误;B.在电源内部电荷从负极到正极过程中,电荷既受非静电力又受静电力,故B项错误;CD.在闭合电路中,静电力对电荷做功使电荷的电势能减少,非静电力对电荷做功使电荷的电势能增加,故C项错误,D项正确。2、B【解析】A天然放射现象中,原子核发生衰变,生成新核,同时有中子产生,因此说明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但不能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A错误;B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知,质量数少32,则发生8次衰变,导致电荷数少16,但是电荷数共少10,可知,发生了6次衰变,故B正确;C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电离能力最强,故C错误;D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后,电子轨道的半径减小,由库仑力提供向心力得可知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故D错误。故选B。3、D【解析】AC图甲、丙中,穿过铜线圈的磁通量始终为零,铜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A、C均错误;B图乙中,线圈自由下落,由于线圈离导线AB距离不变,所以穿过铜线圈的磁通量始终不变,铜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B错误;D图丁中,线圈匀速向右移动,穿过铜线圈的磁通量不断减小,铜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故D正确。故选D。4、D【解析】A根据 可知,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电容器所带的总电荷量,故A错误;BC 确定每个小方格所对应的电荷量值,纵坐标的每个小格为0.2mA,横坐标的每个小格为0.4s,则每个小格所代表的电荷量数值为q=0.2×10-3×0.4=8×10-5C曲线下包含的小正方形的个数为40个,由曲线下方的方格数与q的乘积即得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40×8×10-5C=3.2×10-3C故BC错误;D 电容器的电容约为故D正确。故选D。5、B【解析】A卢瑟福从1909年起做了著名的粒子散射实验,实验结果成了否定汤姆孙枣糕原子模型的有力证据,在此基础上,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B能量量子假说是普朗克首先提出的,光子假说则是爱因斯坦首先提出的,故B正确;C查德威克通过用粒子轰击铍核()的实验发现了中子,汤姆孙首先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有复杂的结构,故C错误:D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假说,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故D错误。故选:B。6、B【解析】火箭的推力来源于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向后喷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对火箭的反作用力,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视万户及所携设备(火箭(含燃料)、椅子、风筝等)为系统,动量守恒,喷出燃气后万户及所携设备做竖直上抛运动。【详解】A、火箭的推力来源于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向后喷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故A错误;B、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视万户及所携设备(火箭(含燃料)、椅子、风筝等)为系统,动量守恒,设火箭的速度大小为v,规定火箭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有,解得火箭的速度大小为,故B正确;C、喷出燃气后万户及所携设备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故C错误;D、在火箭喷气过程中,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向后喷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对万户及所携设备做正功,所以万户及所携设备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故选B。【点睛】关键是、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视万户及所携设备(火箭(含燃料)、椅子、风筝等)为系统,动量守恒;在火箭喷气过程中,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向后喷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对万户及所携设备做正功,所以万户及所携设备机械能不守恒。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BDE【解析】A图示时刻位于M处的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件上下振动,并不随波迁移,故A错误;BCP处的质点图示时刻处于波峰和波谷相遇,二者运动的步调始终相反,合位移为0,始终处于平衡位置,故B正确,C错误;D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四分之一周期,M处的质点到达平衡位置,位移为0,故D正确;E. M处的质点为振动加强点,其振幅为2A,故E正确。故选BDE。8、AD【解析】A由图像可知:在t2时刻物体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大小故A正确;BCD由动量定理和图像面积可得则根据动量和动能的关系得故BC错误,D正确。故选AD。9、BCD【解析】A根据图甲可得,该波的波长;由图乙可得,该波的周期,则波速A错误;B波的传播周期和振源的振动周期相同,波源的振动频率B正确;C由题图乙可知时,质点A的振动方向向下,在题图甲中根据“上坡下,下坡上”法可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C正确;D0.50.75s内,质点P在周期内通过的路程大于一个振幅,质点Q在周期内通过的路程小于一个振幅,平均速率等于路程比时间,所以质点P的平均速率比质点Q的平均速率大,D正确。故选BCD。10、CD【解析】Am1由C点下滑到a点的过程中,沿绳子方向的速度是一样的,在m1滑下去一段过程以后,此时的绳子与圆的切线是不重合,而是类似于圆的一根弦线而存在,所以此时两个物体的速度必然不相同的,故A错误;B重力的功率就是P=mgv,这里的v是指竖直的分速度,一开始m1是由静止释放的,所以m1一开始的竖直速度也必然为零,最后运动到A点的时候,由于此时的切线是水平的,所以此时的竖直速度也是零,但是在这个c到a的过程当中是肯定有竖直分速度的,所以相当于竖直速度是从无到有再到无的一个过程,也就是一个先变大后变小的过程,所以这里重力功率mgv也是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故B错误;C若m1恰好能沿圆弧轨道下滑到a点,此时两小球速度均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得:m1gR(1-cos60°)=m2gR,解得:m1=2m2 选项C正确;D若m1=4m2,设m1下滑到a点速度大小为v,则 解得故D正确。故选CD。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E G表示数I, V表示数U 电路图见解析 【解析】(1)1G表本身可以测量通过的电流,但由题意可知,G表内阻较小,无法直接用电压表进行测量,故应与E:定值电阻R0串联后再与电压表并联;23同时由于两表量程偏低,且滑动变阻器阻值偏小,为了安全,采用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故原理图如甲图所示;为了更好地保护电路,也可以与电阻箱串联后给G供电;故电路图可以是甲图中的任一个;由欧姆定律可知解得:则要测量的量是: G表示数I,V表示数U;(2)4将G表与电阻箱串联后,可以充当电压表使用,则其应并联在电源两端,滑动变阻器与电流表串联后即可进行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56电源的路端电压U=IG(200+2800)=3000IG故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为500A,则电源的电动势为:E=500A×3000=1.5V;内阻12、滑动变阻器 A 1.48 【解析】(1)当断开电键S,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档,由图可知,此时欧姆档测量滑动变阻器总电阻(2)将旋转开关指向直流电流档,闭合电键S,将滑片从最左端缓慢移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变阻器滑片两侧的电阻并联,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则总电流先减小后增大滑片从最右端移至中点的过程中,变阻器并联电阻增大,并联电压增大,而滑片右侧电阻减小,所以直流电流档的读数增大滑片从中点移至最右端的过程中,电路的总电流增大,通过变阻器左侧电阻的电流减小,所以直流电流档的读数增大,故A正确(3)将旋转开关指向直流电流档,闭合电键S时,读数最大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E=Imax(R1+r)=0.32(R1+r)将旋转开关指向直流电压档,读数最大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联立以上可解得:.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 (1)4.0m/s(2)0.2s(3)1.2m【解析】(1)设A和B共同静止下落至“相互作用区域”的速度为v1,则2gh,代入数据得v14.0m/s(2)A在“相互作用区域”运动时,A受到重力mg、滑动摩擦力Ff和竖上向上的恒力F作用,设加速度大小为aA,运动时间为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fFmaA代入数据得aA15m/s2由位移公式有,代入数据解得t0.2s,t0.33s(不符题意,舍去)(3)设B在“相互作用区域”运动的加速度为aB,A刚离开“相互作用区域”时,圆环A和直杆B的速度分别为vA和vB,则:mgFfmaB,vBv1aBt,vAv1aAt代入数据解得vA1m/s,vB5m/s此过程二者相对滑动的距离代入数据解得s10.4m设A离开“相互作用区域”后二者相对滑动过程的时间为t,A的加速度为,则二者相对滑动的距离代入数据解得则杆的最小长度14、(1);(2)66.7s【解析】(1) 列车做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刹车的距离:,可知加速度越大,位移越小,加速度越小,位移越大;将最大位移和最小位移分别代入公式即可求出加速度的范围;(2) 当加速度最小时,列车减速的时间最长,由此即可求出【详解】(1) 列车做减速运动到速度为0的过程中,刹车的距离: ,当位移最小时,加速度最大 位移最大时,加速度最小 所以加速度的范围是:;(2) 由速度公式:v=v0+at可知,列车减速到速度为0的时间: 可知加速度最小时,列车减速的时间最长,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加速、时间的问题,分析清楚列车运动过程是解题的关键,应用运动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可以解题15、 (i)4×105Pa;(ii)20kg。【解析】(i)初状态时,设气体的压强为,以活塞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知末状态时,设气体的压强为,由查理定律有解得=4×105Pa(ii)末状态时.以活塞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知解得:m=2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