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pdf
可爱的校园(数数)。(教材第 23 页)1.通过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观察情境图,初步认识 10 以内的数,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3.在数数的活动中,体会有序数数的方法。重点:指导学生数数时手口一致,熟练数数。难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图片(大象、小兔子、蘑菇、小松鼠、白云、小熊、鲜花、绿树、小鸟、蝴蝶等)。小朋友们,从今天起大家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老师向你们表示祝贺!欢迎大家的到来,这么多的小伙伴在一起学习新知识,多高兴啊!今后大家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比一比谁做得最好。同学们,今天跟大家一起开学的还有许多可爱的动物朋友呢!我们现在就去动物学校看看它们的“可爱的校园”吧!(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首先告诉学生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把学生引进课堂。本节课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节课,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导入课题,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告诉学生今后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比一比谁做得好,是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1.创设情境。跟小朋友们一样,许多小动物也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它们也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来到了大象老师开办的“动物学校”。你瞧,小松鼠一边蹦跳着一边嚷着“开学了!”2.看图数数。出示课件(教材第 23 页情境图),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1)师:这就是建在大森林里的“动物学校”,图中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把你看到的跟同桌说一说。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组织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图中有 2 只小兔子背着书包去上学;有 2 只小熊在玩球。图中有 9 只小鸟在空中飞;天空中飘着 5 朵白云。图中有大象老师,有 3 座漂亮的蘑菇房子,还有一群蝴蝶在飞舞。图中还有 2 个小朋友在认真地想问题。小结:我们看到情境图中有太阳、白云、小鸟、绿树、大象、蘑菇、蝴蝶、小熊、小兔子、小松鼠,还有盛开的鲜花。设计意图:呈现的内容是一幅新学期开学的景象,这与学生的经历是一致的,进而借助生动活泼的卡通形象吸引学生关注图中的情境,让他们潜移默化地进入学习状态;通过组织学生交流,了解学生观察到的信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抽象地数数做好了准备。因此,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汇报自己的发现。在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尽量不要重复别人的答案,同时把语句说完整。(2)师: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你能数出图中有几头大象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并在旁边贴上 1 头大象的图片。师:谁能数出图中有几只小兔子?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并在旁边贴上 2 只小兔子的图片。师:你能数出图中有几座蘑菇房子吗?说说你是怎么数出来的。学生可能回答图中有 3 座蘑菇房子,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要给予学生表扬鼓励。如果学生不能说出自己数的方法,教师就要演示一遍,指着蘑菇房子、领着学生一个一个数,告诉学生我们今后可以用这种一个一个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个数。(板书“3”并在旁边贴 3 座蘑菇房子的图片)师:谁能很快地用这样的方法数出图中一种事物的个数?到前面来指着图画、领着大家数一数好吗?看谁最勇敢。指名学生到前面指着图画、领着大家一起一个一个数出一种事物的个数,教师根据回答贴相应的图片并板书数字。依此类推,完成数数的教学:1 头大象,2 只小兔子,3 座蘑菇房子,4只小松鼠,5 朵白云,6 只小熊,7 朵鲜花,8 棵绿树,9 只小鸟,10 只蝴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数字,并贴上相应的图片。)如果有的学生说出 1 个太阳、2 个小朋友、5 个木桩、校园门口有 5 个大字等,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和数数,哪位同学有自己的小窍门?怎样数才能又快又对呢?与大家分享一下吧。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都是数数的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情境图中包含的数学信息,通过观察和数数,认识 10 以内的数,既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还能使学生体会到数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从而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让学生自己叙述小窍门,其实就是引导学生自我总结,提炼规律性的东西,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意识。3.观察方法指导。师:同学们,虽然刚才大家从情境图中了解到了不少的数学信息,但还是有所遗漏。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主要是因为大家在观察的时候没有注意观察的顺序,我们可以从上往下看或从下往上看,也可以从左往右看或从右往左看,总之就是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有所收获。出示课件(球、木桩):你瞧,图中的小朋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后发现了这两个物体的形状特点,你知道是什么吗?球:圆圆的。木桩(长方体):长长的、方方的。你还发现了图中哪些类似的物体吗?(太阳是圆圆的,教室门口的牌子和小熊手里的书都是长长的、方方的。)设计意图:在此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达到了本课时的隐性目标。引导学生观察几何体,为今后学习“认识图形”打下良好的基础。4.寻找身体上的数。师:110这几个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的身体上就有许多,现在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说一说。(1)同桌之间互相观察,互相交流。(2)集体反馈交流。(学生可能会说:有1个脑袋,2只耳朵,10个手指头只要说得对,就应该给予肯定,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组织学生寻找“身体上的数”,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集体交流的意识。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学得真好,能数出 10 以内的数了;知道了数数的方法,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两个两个地数,还可以五个五个地数;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更喜欢数学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今后要细心观察,相信你们会更棒!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的收获,既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可爱的校园(数数)1.本课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感到数学不是枯燥的,是有趣的,继而激发学习兴趣,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2.在观察情境图时,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开展数数活动。本课时显性的教学目标是数数,而隐性的教学目标是在数数的过程中掌握观察的方法。情境图中的信息较为丰富,学生数数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3.探究活动结束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观察、数数的“小窍门”,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和总结的意识,是学生今后不断提高的有效措施,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A 类1.数一数教室里有几盏电灯。2.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个同学。(考查知识点:有序地数数;能力要求:能正确有序地数数。)B 类怎样能很快数出下图中筷子的根数?(考查知识点:两个两个地数数的方法;能力要求:掌握两个两个地数数的方法。)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略B 类:两根两根地数比一根一根地数要快。本单元教材贯穿着 10 以内数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等基本活动,这些活动从形式到内容不拘一格,富有童趣,既能让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又能使学生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情感体验。在习题的设计上,注意渗透集合与对应的数学思想,也关注学生计数(顺着数、倒着数、跳着数)技能的提高与数感的发展。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数 10 以内物体的个数及如何用数的形式表示 10 以内物体的个数,这些内容安排在 6 个情境活动之中。“快乐的家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将直观的数数与数的表示方法结合起来;“玩具”与“文具”两个情境活动是学习 110 各数的书写;“小猫钓鱼”则是认识与书写“0”;“快乐的午餐”和“动物乐园”则是通过一一对应的关系学习“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为下一单元学习“比较”打基础。其主要知识点:1.10 以内数的认识。2.110 各数的书写。3.0 的认识和书写。4.认识“同样多”“多”“少”。5.认识“”“=”“”“=”“”“=”“”“=”“”“=”“”“=”“”“=”“”。(1)师:老师看到这些小兔子是来“动物乐园”找食物的,它们还提着篮子呢。同学们,帮老师给它们分一分,看看篮子够吗?生:有 4 只小兔子,有 4 个篮子,正好够了。教师利用动画演示一一对应分篮子的过程,提问:兔子的只数和篮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可能会说:兔子和篮子同样多。有 4 只兔子、4 个篮子,4 和 4 同样多。一只兔子对应着一个篮子,兔子和篮子同样多。师:兔子有 4 只,篮子也有 4 个,4 和 4 同样多。表示两个数同样多,中间可以用“=”来连接,“=”叫作等号,(板书:4=4)这个式子读作“4等于 4”。自己写出一个这样的式子。设计意图:经历把“同样多”抽象为用“=”连接的过程,了解“=”的含义。(2)师:让我们接着来看动画,帮忙把篮子里的萝卜给兔子分一分,说一说兔子的只数和萝卜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可能说:萝卜多,兔子少。兔子比萝卜少或萝卜比兔子多。兔子少 1 只,萝卜多 1 个。师:有 4 只兔子,5 个萝卜,我们可以说萝卜比兔子多,也可以说兔子比萝卜少。也就是 4 比 5 少,那 4 和 5 中间还能用“=”连接吗?为什么?生:不行,“=”表示两个数相等,4 和 5 不相等。师:大家说得对。不能用“=”连接,那么用什么符号表示 4 和 5 的关系呢?教师直接说出,并板书“45”,介绍读法。师:大家比较一下“=”和“”两个符号有什么不同?“=”是平平的两笔,“”是开口对着大数,尖的一端对着小数。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交流,感受“多”和“少”的含义,并用语言表达。通过质疑引出探求的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便于学生理解“=”和“”的不同含义。(3)师:有 4 只兔子,5 个萝卜,我们说 4 比 5 少。哪个同学知道,4 只小兔子和 5 个萝卜比较,还可以怎样描述呢?生:4 小于 5。(教师板书:4 小于 5。)师:交换了 4 和 5 的位置,中间还能用“”吗?为什么?生:不能,“”)叫大于号,如 54,读作 5 大于4。那么图中的 3 只小猴子和 2 个秋千比较,可以怎样描述呢?生:3 大于 2。师:观察大于号和小于号,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生:都是开口对着大数。师:请同学试着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表示其他式子。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比较区分“”和“”的不同,并寻找它们的相同点,知道它们都是开口对着大数。这样一来能够促使学生增强记忆。2.看一看,写一写。在学生练习写之前,教师要注意告诉学生不能把“2。生 2:小鸟比兔子少,2”和“”“=”“”)4=442大于号读作:3 大于 2等号 小于号读作:4 等于 4读作:4 小于 5开口对着大数,尖的一端对着小数1.放动画课件,既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明白数字大小的比较是以“一一对应”为基础的,便于学生正确理解“=”“”“”的不同含义,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逐步发展。2.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特点,知道开口要对着较大的数,增强对大于号的感性认识。对两个数来说,大于、小于只是不同的表述形式,直接用同一件事引入新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给学生独立思考、进行知识迁移的机会。A 类1.比一比,再填数。(考查知识点:会用“”表示数的大小关系;能力要求:能根据物体的个数判断数的大小,并用符号连接。)2.根据每题前面的一句话填空。(1)3 比 5 少(2)8 比 6 多5 比 3()6 比 8()3586(考查知识点:会用“”表示数的大小关系;能力要求:能根据数的大小关系正确运用“”“33=32.(1)多B 类:多少教材习题教材第 17 页“练一练”:1.少多少=1 或 005 中任意一个数7804 中任意一个数4.大于 4 的数:小于 6 的数: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大小、多少、长短、轻重的比较,这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后续学习数的大小比较及认识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基础。教材借助和学生学习息息相关的生日情境,使他们懂得物体间是可以进行比较的。落实在具体内容上,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活动过程中,初步认识多少和大小的关系。“过生日”呈现的是所有孩子喜欢的场景,也是吸引学生开展比较的一个载体。学生在对切的生日蛋糕的大小,以及切的西瓜的大小进行比较,得出哪个大哪个小,这些都比较直观,比较简单。在开展大小比较时,应该突出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物体的多少比较,是桌子上放了 3 杯饮料,通过图片或者学具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得出哪个多哪个少。两瓶饮料谁多谁少的比较较为复杂,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把两瓶饮料倒入相同的杯子或者其他容器内比较而得出结论。2.在充分感知中,认识物体的高矮和长短关系。对高矮的比较,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两个物体间长短的比较,一般是采用直接比较的方法,在利用长短知识比较“谁走的路长”的情境中,可以让学生说出充分的理由。3.在活动中逐步体验,理解物体间的轻重关系。在比较轻重中,共安排了 3 个活动,“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是学生认识物体之间质量关系的一个过程性的展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因为他们在入学前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可以凭自己的经验,直接判断一些物体的轻重。如在狮子和老虎压跷跷板中,狮子比老虎重,在老虎和豹压跷跷板中,老虎比豹重,通过两次比较得出狮子最重豹最轻。对学生来说,能直接判断并不表示他们已经熟悉或者了解物体的轻重关系,为此我们可以给学生直接感知的机会,通过“掂一掂”活动,他们就知道谁轻谁重了。“称一称”是为了在学生对“掂一掂”的认知中发生冲突设计的,学生在掂两个质量差异不明显物体中,可以使用“称一称”的方法。本单元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对于多少、大小、轻重、长短,学生并不陌生。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等差异较大,针对这些情况,在学习活动中,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要特别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认真倾听、大胆尝试操作、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1.通过比较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2.了解大小、多少、长短、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4.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1.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从游戏、身边的数学和熟悉的情境中发现相关的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来描述。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乐于把自己的想法和他人交流。3.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学到的方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1过生日1 课时2下课啦1 课时3跷跷板1 课时过生日。(教材第 1819 页)1.通过多少、大小的比较,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感知要想知道谁多谁少,就必须进行比较。2.通过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3.通过比较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重点:让学生获得比较多少活动的体验。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比较的方法和结果。课件,杯子,水。师: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生:喜欢。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寿星,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她的生日是怎样过的?餐桌上都有什么?(出示教材第 18 页情境图)列举出餐桌上摆放的物品。师:如果让你来切蛋糕,你想切成什么样?(学生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设计意图:“过生日”是每个儿童非常喜欢的事情,用过生日的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会发现餐桌上的摆放有所不同,并用切蛋糕的活动吸引学生,活跃课堂气氛。1.比较大小。师:如果有人把蛋糕切成这样,你觉得怎样分配比较合理呢?(出示教材第 18 页比较蛋糕大小情境图)生 1:把给自己吃,因为我喜欢吃蛋糕;把给妈妈吃,因为妈妈过生日;把给爸爸吃,因为爸爸不喜欢吃甜食。师:你为什么吃呢?生 1:因为我最喜欢吃生日蛋糕,所以我吃最大的。爸爸不喜欢吃甜食,我就让爸爸吃最小的,中间的那块就让妈妈吃。生 2:把给妈妈吃,因为妈妈是寿星。把给爸爸吃,我自己吃。师:你为什么这样分配呢?生 2:因为妈妈是寿星,我让妈妈吃最大的。我最小,我就吃最小的,中间的那块让爸爸吃。生 3:爸爸吃,因为爸爸最能吃。妈妈吃,我自己吃。师:你这样分的原因呢?生 3:因为爸爸是最能吃的,所以吃最大的。我最不能吃,所以吃最小的,妈妈吃中间的那块。师:同学们都很聪明,虽然分配的方法不同,但是都挺合理的。合理的原因是你们已经比较了了这 3 块蛋糕的大小,知道哪块最大,哪块最小。师:如果西瓜切成这样,你们是不是也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呢?(课件出示教材第 18 页西瓜图)生:最大,最小。设计意图:“教是为了不教”贴切的体现在这里,学生按着自己的想法动手分蛋糕,分配之前他们了解了这 3 块蛋糕的大小,已经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了比较,因此学生很容易就能比较出西瓜的大小。2.比较多少。师:刚才同学们在分蛋糕时说得都很清楚,理由也都很合理,我都挺佩服你们的。下面我来给他们一家三口分配一下饮料。你们来看一看,我这样分配你们能不能接受?(出示教材第 18 页三杯饮料图)师:第一杯我让妈妈喝,第二杯我让爸爸喝,第三杯我让小男孩儿喝。你觉得我这样分合理吗?学生思考后回答。生 1:合理。根据每个人吃饭的多少分配,最多的让爸爸喝,最少的给小男孩儿喝。生 2:合理。因为爸爸最能吃,所以爸爸喝最多的,小男孩儿最不能吃,他喝最少的。师:你怎么知道中间那杯最多呢?第三杯最少呢?生 3:因为这三个杯子一样高,倒的饮料也一样高,中间这个杯子最粗,所以里面的饮料最多。生 4:因为第三个杯子最细了,而且它里面的饮料和前面两杯一样高,那它里面的饮料最少。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设计意图:喝饮料也是学生愿意做的事情,通过教师分配的饮料,让学生根据里边饮料的多少说出教师分配的合理性。在给教师判断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比较出了哪杯饮料多,哪杯饮料少。师:我还发现他们家过生日喝了两种饮料(出示图片:餐桌上的饮料图),这两瓶饮料哪瓶多?哪瓶少呢?你们能比较出来吗?生 1:我觉得高的饮料多。生 2:我觉得矮的饮料多。师:同学们为什么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因为这两个饮料瓶子的高矮、粗细都不一样,我们就不能准确地判断了,刚才你们说谁多谁少都是靠眼睛观察,然后猜测的,有时候不太准确。你能不能想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法呢?(如果学生答不出,告诉学生可以把饮料倒入相同的杯子再作比较。)学生动手操作后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生 1:我找来几个一样的杯子,先把高的这瓶饮料全部倒出来,看倒了几杯。然后再把矮的这瓶饮料也倒出来,看倒几杯。哪瓶倒得杯子多,那瓶饮料就多。生 2:我找来一个空的饮料瓶子,先把高的那瓶饮料倒进去,然后在液面的最高处画上记号,再倒回原来的瓶子里。然后把矮的这瓶饮料倒进去,液面的最高处在记号的上面就多,在下面就少。生 3:我把高的这瓶饮料在瓶子上做上记号,然后把饮料倒在杯子里,再把矮的这瓶饮料倒入高的饮料瓶子里,要是倒完超过了那个记号就是矮的多,要是没超过就是矮的少,要是矮的里面剩下了饮料也是矮的多。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不同外形物体进行比较,通过他们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动脑的能力。3.再观察。师:出示生日情境图,从这幅图上,你能不能用刚学的比较大小、多少,来比较一下餐桌上的物品?学生可能会发现盘子的大小不同,西瓜和西红柿的大小不同。设计意图:对于物体大小的比较,由于物体比较形象,所以学生比较起来很容易。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能比较大小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分享一下吧!学生可能会说我学会了比较两个或者三个物体的大小和多少;学会了尊老爱幼和礼让过生日大小多少1.在教学中创设了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提供了学生自由选择比较方法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思维习惯。学生通过参与比较活动,逐步培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的学习习惯,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及初步的推理能力,并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2.课堂教学从日常生活入手,根据“过生日”的情境,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能力。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变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共同学习,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参与整个课堂学习。A 类1.根据果汁的多少给杯子编号码。(考查知识点:比多少;能力要求:会比较多少。)2.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考查知识点:比较多少;能力要求:能够正确地比较物体的多少。)B 类看同样一本书,小明剩下 2 页,小东剩下 5 页,小林剩下 3 页。谁看得最多?谁看得最少?(考查知识点:比多少;能力要求:能够正确比较稍复杂的多与少。)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1.312542.橘子多,苹果少。B 类:小明看得最多,小东看得最少。教材习题教材第 19 页“练一练”:1.2.第一个最大,画“”;第二个最小,画“”。3.4.爸爸喝得多。5.第三杯水后面画“”。下课啦。(教材第 2021 页)1.通过直观地比较物体的高矮活动,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或长短)关系。2.理解物体高矮(或长短)的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重点:让学生获得高矮、长短等比较活动的体验。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比较的方法。课件。师:在我们班选一个个子最高的同学和老师比比,谁高?师生活动。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生:老师高。师:对!现在比,老师高,你们矮,等你们长大了以后,我相信许多同学会比老师高。可是老师想问问,这个同学的高矮没有变化,怎么一会儿说他高,一会儿又说他矮了呢?生:因为比的人不一样啊,跟我们比,他是最高的,跟老师比他就不是最高的。师:是啊,高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高或绝对的矮,关键是看跟谁比。设计意图:一般情况下,老师都比小学生高一些,具有普遍性,选择学生与老师比高矮,有利于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同学们,你注意观察过没有,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这样的例子,你看课间的校园里多热闹,你发现了类似的问题没有?(课件出示:教材第 20 页情境图)生 1:教学楼高,小朋友矮。生 2:单杠一个高一个矮。生 3:老师高,学生矮。师:难道你们没有发现有两个同学在比高矮吗?(课件出示:教材第20 页比高矮左图)男同学说:“我们同样高。”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为什么?生:不同意。因为他的脚踮起来了,这样不是他的实际身高。师:男同学知道自己错了,你们看,他改过来了,这次呢?(课件出示:教材第 20 页比高矮右图)生:男同学矮,女同学高。师:通过刚才的比高矮,你觉得在比较高矮时,要注意什么?生:要站在同一平面上,不能没有对齐就开始比,那就不准确了。师:说得非常好,要对齐了。那再看看跳绳的两个小朋友手里的绳子,哪根长?哪根短?生:要把绳子拉直了,对齐了,才能比。师:真聪明!拿在手里弯曲着是不容易比的,看现在呢?(课件出示:教材第 20 页比长短图)生:对齐了,拉直后比出来了,红绳长。师:看看谁走的路长。(课件出示:教材第 20 页最下面的图)说说你这样回答的理由。生:穿蓝衣服的小男孩儿走的路长。因为他们走路的长度可以用方格的边数来表示,穿蓝衣服的小男孩儿走了 9 个边长,穿红衣服的小男孩儿走了 8 个这样的边长,9 比 8 大,所以穿蓝衣服的小男孩儿走的路长。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引导学生从身边观察寻找实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集体交流的意识。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同学很棒,能自己发现比较高矮、长短时,要先对齐或拉直,还知道高矮、长短是相对的,关键看跟谁比,以后留心观察,相信你们的发现会更多。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一节课的收获,既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下课啦1.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和物品,及已有的经验引入数学学习,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启迪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2.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面观察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比较的方法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也是今后数学学习的重要思想方法。A 类在最长的后面画“”,在最短的后面画“”。(考查知识点:比长短;能力要求:能正确地比较长短。)B 类谁高?谁矮?(考查知识点:比高矮;能力要求:能正确比较高矮。)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提示:最上面的箭头最长,中间的箭头最短。B 类:小女孩儿高,小男孩儿矮。教材习题教材第 21 页“练一练”:1.松树高,柳树矮;宝塔高,亭子矮;爷爷高,小女孩儿矮。2.中间的后面画“”。中间的下面画“”。3.汽车不能从桥下通过。左边的兔子最高,右边的兔子最矮。4.第一只蚂蚁的后面画“”,第二只蚂蚁的后面画“”。跷跷板。(教材第 2223 页)1.利用已有的经验,认识物体之间存在着轻重的差异。2.通过“掂一掂”等活动,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间的轻重。3.在比较物体轻重的过程中,认识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的重要性。重点:让学生获得比较轻重的活动经验。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课件,厚薄、大小不同的两本书,苹果和梨,天平。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到游乐园玩吗?小动物也很喜欢。(课件出示:教材第 22 页情境图)师:瞧,都来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在玩什么?你发现了什么问题?生 1:有狮子、老虎和豹,它们在玩跷跷板。生 2:狮子和老虎玩的时候,老虎被翘得高高的。生 3:老虎和豹玩的时候,豹又被翘得高高的。师:为什么狮子和老虎玩的时候,老虎被翘得高高的?这说明了什么?生:狮子重,老虎轻。师:老虎和豹玩的时候,豹又被翘得高高的,这说明了什么?生:老虎重,豹轻。师:狮子比老虎重,老虎又比豹重,到底谁最重,谁最轻呢?生:狮子最重,豹最轻。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用眼睛看到的,然后又想了想“狮子比老虎重,老虎又比豹重”,所以狮子最重,豹最轻。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只是有时候用眼睛是看不出来的。设计意图:利用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熟悉的玩跷跷板的游戏引出轻重的概念,既有利于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开始学习,体会轻重的实际意义,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1.掂一掂。师:老师手里拿的这两本书(厚薄、大小都不相同),你能用眼睛看出哪本重?哪本轻吗?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判断呢?生:分别拿在两只手里掂一掂。学生实际掂一掂,告诉大家结论。师:这样看来,有的物体光用眼睛看是不能看出谁轻谁重的,而是要用手掂一掂才知道。学生实验:用掂一掂的方法比比教材和文具盒谁轻谁重。2.称一称。师:老师这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它们的大小差不多,怎样知道谁重谁轻呢?让多个学生掂一掂,汇报结果。(一定不会出现一致的意见,即使学生看法相同,老师也可以提出相反的看法。)师:看来我们又遇到问题了,这两个差不多重,用掂一掂的方法很难确定它们谁轻谁重。那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说出“称一称”)师:老师这儿有一架小天平(出示天平),是专门用来测量比较小的物体的轻重。看老师演示一下怎么测量。(演示操作)师:现在同学们自己来测量一下你身边的不容易判定谁轻谁重的物体,把测量的结果在小组里交流。设计意图: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发现当用眼睛看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手掂一掂;当感觉不出来的时候,就要借助工具来测量了,从而体会这些方法各有利弊,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师: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判断物体的轻重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用眼睛看,也可以用手掂一掂,还可以用天平称一称。跷跷板1.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性强,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学一开始就把学生引入到游乐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看一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接着步步深入,制造小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层层探究解决问题的不同办法。2.整节课学生始终处在问题情境和趣味探究之中,始终保持着积极主动地探究的学习状态,参与课堂教学的投入度高,教学效果良好。A 类轻的画“”,重的画“”。(考查知识点:比轻重;能力要求: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判断常见事物的轻重。)B 类在重的下面画“”,在轻的下面画“”。(考查知识点:比轻重;能力要求: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判断常见事物的轻重。)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B 类:教材习题教材第 23 页“练一练”:1.香蕉重,画“”;橙子轻,画“”。苹果重,画“”;橙子轻,画“”。2.南瓜最重,画“”;茄子最轻,画“”。3.左边画“”;左边画“”。4.虾最轻,画“”;螃蟹最重,画“”。本单元主要的内容:“一共有多少”(认识加法的意义及 5 以内加法的计算);“还剩下多少”(认识减法的意义以及 5 以内减法的计算);“可爱的小猫”主要是通过连环画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并理解得数是 0的计算过程;“猜数游戏”“背土豆”“跳绳”“可爱的企鹅”“小鸡吃食”这五个小板块主要是为了解决610 的加减法问题;“乘车”的情境中有三个知识点: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是对加减法运算的拓展。当然,由于数都在 10 以内,所以只要求直接写得数。对于两步以上的运算顺序与格式,将在后续的学习中再重点研究。此单元还包括练习一、练习二、做个加法表、做个减法表、整理与复习等内容。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如下:1.认识加法的意义及 5 以内加法的计算。2.认识减法的意义以及 5 以内减法的计算。3.0 的加减法。4.610 的加减法。5.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6.做个加法表、做个减法表、整理与复习。由于本单元教学的对象是刚入学的儿童,他们的认识与思维方式仍处于直观形象的阶段,所以说,如何处理好运算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是我们设计教学过程首先要考虑的问题。10 以内数的加减法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过程创设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使他们产生喜欢学、有兴趣学的情感。1.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2.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提出并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3.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10 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4.在运算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根据提供的情境,提出简单问题并进行计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将计算知识的学习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紧密结合起来。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 10 以内数的计算,允许学生有差异。本单元是学生学习计算的开始,学生个人素质及生活环境的差异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学习知识的程度有所不同,对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逐步引导学生不断进步,缩小学生间的差距,增强每一个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不断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尽可能的发展和进步。1一共有多少 1 课时2还剩下多少 1 课时3可爱的小猫 1 课时4练习一1 课时5猜数游戏1 课时6背土豆1 课时7跳绳 1 课时8可爱的企鹅 1 课时9小鸡吃食10乘车1 课时1 课时11练习二 1 课时12做个加法表13做个减法表1 课时1 课时1 课时1 课时14整理与复习(一)15整理与复习(二)一共有多少(认识加法的意义及5 以内加法的计算)。(教材第2426 页)1.通过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活动,体会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2.认识“+”,会读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在加法算式中填数。3.激发学生学习加法计算的兴趣。重点: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说一说,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难点: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正确列式计算。铅笔,花片。师:同学们,老师的左手有 2 支铅笔(板书:2),右手有 3 支铅笔(板书:3)。想一想,如果合在一起,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学生可能会说:1、2、3、4、5,一共有 5 支铅笔。3 之后是 4、5,一共有 5 支铅笔。师:同学们说得对,可以合起来一起从头开始数,也可以接着其中的一个数往后数,不管怎么数,都是一共有 5 支铅笔。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共有多少”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看谁最聪明。(板书课题:一共有多少)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数铅笔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观察、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为后面解决问题做准备。1.认识加法。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花片摆一摆,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多少支铅笔的。(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摆法,关注学生有几种摆法)师:谁愿意把你的摆法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摆法:先摆 3 个红色的花片,再摆 2 个黄色的花片,合起来是 5 个。先摆 2 个黄色的花片,再摆 3 个红色的花片,合起来是 5 个。(学生也可能用别的颜色去摆,只要意思对,教师就要给予鼓励。)师:同学们做得很好,3 个红色的花片、2 个黄色的花片合起来是 5个花片,可以写成一个加法算式。(教师边板书边说)3+2=5加号师:这个符号叫作加号,表示合起来的意思。这个算式应该这样读:3 加 2 等于 5。2.看图画一画。师:熊猫可是我们国家的国宝,最喜欢吃竹子了。同学们看,图中的熊猫在干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 24 页插图)生 1:有 3 只熊猫在吃竹子。生 2:有 2 只熊猫在玩皮球。师:除了可以用花片摆一摆帮助我们计算,我们还可以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帮助我们计算。3 只吃竹子的熊猫,我们就可以先画 3 个圆,2 只玩皮球的熊猫,就再画 2 个圆,合起来一共就是 5 个圆。同学们试试写出加法算式。学生尝试写算式,教师巡视指导。师:谁愿意把自己写的算式读给大家听?老师帮你写在黑板上。(给学生充足的机会锻炼,多鼓励表扬。)设计意图:交流活动既是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更是体会加法的意义的重要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3.摆一摆,算一算。(1)师:同学们打开教材,看第 24 页最下面的习题,先摆一摆,再算一算。学生可以直接看图写出得数,程度稍慢一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先用花片摆一摆,再进行计算。(也可以画出图形后再数一数)(2)指导学生看懂教材第 25 页“试一试”习题的图意,并说一说,然后让学生自己写出加法算式,交流结果。(如果学生出现把 4 辆汽车和 1 个交警加起来的错误,教师要及时纠正,强调加法一定要把同类的东西加起来。)(3)师:谁能告诉大家你觉得“1+4=5”这个加法算式可以表示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可以表示 1 个手指加 4 个手指,合起来是 5 个手指。可以表示 1 个大人与 4 个孩子合起来,就是 5 个人。师:说说在这几幅图中,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 25页“说一说”插图)(表示 1 朵花和 4 朵花合起来,是 5 朵花;表示 1 只大母鸡和 4 只小鸡合起来,一共有 5 只鸡;表示 1 个篮球和 4 个足球合起来,一共有 5 个球;表示先画了 1 个圆,又画了 4 个圆,一共有 5 个圆。)师:总之,加法算式就是表示把两部分数合起来成为一个数的计算过程。设计意图:这是对本节课技能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查,让学生再次感受两个数合在一起用加法的过程,更深入地理解加法的含义。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知道了解决“一共有多少”这类问题,就是把两部分数合起来成为一个数,要用加法算式计算。下课之后用你们充满智慧的双眼去观察,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看谁发现得最多。一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