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煤区煤炭资源浪费现状的原因及对策思考调研报告.docx
-
资源ID:88038373
资源大小:16.6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产煤区煤炭资源浪费现状的原因及对策思考调研报告.docx
产煤区煤炭资源浪费现状的原因及对策思考调研报告 一、根本状况 作为全国重点产煤大县,左云县境内煤田面积650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49.4,煤田地质储量约200亿吨,境内探明的煤田主要是“侏罗纪煤田”和“石炭二迭纪煤田”。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依托地下资源丰富、银行信贷支持充分,煤炭产业得到了长足进展。目前全县年产原煤1500万吨,煤炭占全县经济总量的90左右。据调查统计,近30年来全县累计生产原煤3亿多吨,金融部门累计投放贷款达40多个亿。随着1999年国家对“五小”工业实行强制措施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全县金融企业对煤炭生产企业的贷款逐步收缩,但到2022年底,全县56000万元的贷款余额中,煤炭生产企业(只是原煤生产)贷款仍达2亿元,占比36,贷款不良率为70。经过近30年的进展,由于种种缘由,目前全县存有的167座煤矿,除3座煤矿年产原煤超过20万吨,其余都是20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全县煤矿属于典型的中小煤矿,生产销售中对煤炭资源造成极大的铺张。 二、煤炭资源铺张的实证分析 长期以来,在科学技术水平进展缓慢、生产力增长水平比拟低的状况下,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的经济运行方式遵循着“资源消耗产品工业污染排放”的物质单向流淌模式,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在这种经济运行方式中,生产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的现象,直接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恶性破坏,构成了对跨越式进展的最大威逼。从调查的状况看,主要表现如下: 1、地下铺张严峻。一是采煤方法粗放,回采率低。调查了解,目前,全县煤矿的采煤方法全部是传统的“炮采”,局部小煤矿甚至仍使用畜力运输。该方法不仅回采率低(回采率在25左右),而且“炮采”振动对地下地质构造影响很大,使很大一局部资源无法开采,对地下资源的铺张极大,这也进一步降低了回采率。与国有大矿50和国家标准75的回采率相差较远。全县目前年产原煤1500万吨,按50的回采率测算,由于回采率低全县每年将形成近1500万吨的煤炭资源铺张。二是煤矿小而多,分布散,地下资源破坏严峻。左云县一段时期私开煤矿现象严峻,只是在近两年随着国家对私开煤矿打击力度的加大有所收敛。全县境内30亿吨的侏罗纪煤田地质储量,经过30多年的开采目前只有近2亿吨的储量。30年中平均年产原煤缺乏1000万吨,原煤累计生产约为3亿吨左右,开采量只是煤储量的10。众多小煤窑无序私开乱挖,“爪分”煤田,造成煤矿坍塌、废弃,严峻破坏了地下煤炭资源。据业内人士测算,因此造成的资源铺张达煤储量的50。目前全县境内报废煤矿达30多座,局部矿由于地下进入空气,消失“地下自燃”现象。 2、地上铺张严峻。一是运销不畅,场煤存在“自燃”问题。这一问题表现在开采出的.煤炭在煤矿的“自燃”和在煤站的“自燃”两个方面,在煤炭市场为买方市场的状况下“自燃”问题尤为严峻。据调查,全县每年场煤自燃达1万吨以上,占年产量的近0.1。二是大路运输“超载”造成运输途中的铺张。全县原煤“出口”70靠大路运输,运输户为了获得更大利润,“超载”问题始终较为突出。大路沿线大量散失的煤炭一度成为全县的一道独特“风景”,沿线居民(村民)常年靠检煤就能维持生活用煤。三是矿产品附属物利用率低。调查中了解,作为煤矿生产的主要附属物煤矸石,长期没有被利用,同矿石一起被丢弃。境内只是在2022年才着手组建煤矸石电厂,算是对该附属物的利用。但该工程因重重缘由,至今仍未投产。 3、转化铺张严峻。主要是“土法炼焦”造成煤炭资源铺张,自去年全省对“土焦炉”进展专项打击后,目前各地虽有所收敛,但仍存在“地下作业”现象,转化利用率不高。 三、煤炭资源铺张的缘由分析 1、体制性因素。 缘由之一:大量中小煤矿实行承包,短期行为严峻,造成煤炭资源巨大铺张。调查了解,全县80的乡村煤矿实行过不同形式的承包,且多以产量承包为主,承包期内,承包者的唯一目的是实现最大限量的开采,有杀鸡取卵之嫌,对地下资源铺张极大。 缘由之二:地方本位主义作祟,产煤乡村各自为战,造成煤炭资源铺张。据调查了解,地下同一片资源,地上分属几个行政乡、村,存在各乡村争吃同一块煤田的现象;局部小煤矿开采的是国有大矿煤田的边缘,存在与大矿争吃资源的现象。如境内局部小煤矿(特殊是一些私开煤矿)开采的是同煤集团、市营煤矿等大矿煤田的边缘,为争吃资源,这些煤矿在开采中急功近利,造成对地下资源的铺张。 2、本钱性因素。低水平的开采方法虽然铺张资源,但降低了开采本钱。调查测算,全县目前煤矿的开采方法,吨煤直接生产本钱为40元左右,加上相关税费等,总本钱为100元左右,而售价在220元左右,利润空间相当大。而按国家标准进展开采,生产本钱将大大增加,这就造成经营者以损失铺张国家资源为代价,实现自身利益。 3、治理性因素。 缘由之一:职能监管部门对煤矿企业注意的是生产安全、环境状况等,对地下资源利用率问津的不多。 缘由之二:各级政府只是注意煤矿的产量、当期企业效益及对地方财政的“奉献度”,缺乏长效意识。 缘由之三:经营者只注意自身效益,对资源铺张问题漠不关怀。特殊是对一些承包煤矿,承包者在承包期内唯一的目的是多出煤,对回采率、资源利用率根本不予关注,甚至对煤矿安全生产也得过且过。 4、技术性因素。 缘由之一:全县全部煤矿在建矿初,生产人员多凭阅历吃饭,后期也缺乏专业培训。对采纳现代化“普采机组”作业缺乏专业力量和阅历。 缘由之二:煤矿技术改造资金不到位,技术装备跟不上。调查中了解,全县多数煤矿没有强制提取技改资金,局部具有肯定规模的中小型煤矿虽也有技改资金,但对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也是杯水车薪。经过近30年的进展,目前全县煤矿也只是逐步实现了采纳双回路供电的状况。 缘由之三:局部乡村煤矿规模小,效劳年限短,大规模的技改得不偿失。调查了解,一些乡村小煤窖效劳年限仅为35年。 四、对策建议 1、以煤炭资源整合为突破口,积极进展能源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进展模式,针对工业化运动以来的线性经济而产生,建立起资源节省、掌握废弃物产生、反复利用自然资源的循环机制,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中去,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靠资源净消耗的线性增长的进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进展的经济。要把对能源的熟悉从传统陈旧的能源观中解放出来,树立能源有限、能源开发需要全过程掌握污染、能源经济就是生态经济、以最低的能源消费实现最大的经济进展、以“质量能源”为理论依据的新型能源观。要通过抓大关小,扶优限劣,精减矿井数量,合并井田,联办大矿,规模开采,实现中小型煤矿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标准化治理、集团化进展。 2、树立向科技要能源的思想,大力推广运用先进能源技术。改革采煤方法,加大技改力度,保证技改资金的提取和到位。要通过大力推广运用先进能源技术,节省大量能源,实现向技术要能源的战略目标。同时确立优先进展的产业,不能再是初级能源资源产品输出型,而应当是尖端技术效益型。如煤炭资源不能再是简洁的采煤卖煤,而应把煤电一体化、煤化工、煤转油等作为优先进展的产业,使其成为高载能产品的生产基地。 3、转变中小型煤矿承包经营的模式。可对煤田小、不集中的煤炭资源在科学勘测、合理估价的根底上,对煤矿的采矿权进展公开竞争出让或协议出让,实行采矿权有偿转让,使经营者在生产中更加注意资源的利用率。 4、加大对煤矿生产的综合监管力度。将资源利用率作为煤矿生产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治理内容,加大日常生产中的监管力度。 5、促进煤炭资源有效转化。金融部门应抓住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煤炭能源形势较好的机遇,结合当地调产工程,科学选项,大胆注资,促进煤炭资源就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