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致敬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观后感800字范文(5篇).docx
-
资源ID:88041429
资源大小:18.9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五四致敬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观后感800字范文(5篇).docx
五四致敬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观后感800字范文(5篇)五四致敬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观后感800字范文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中心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在京举办_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公布仪式,向全社会公开公布“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 公布仪式以“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主题,现场播放了王辉等10名“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的先进事迹视频短片。他们大学毕业后,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扎根基层、奋斗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高校毕业生的坚决信念、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他们中,有的坚守三尺讲台,耕耘乡村教育沃土;有的驻守边疆海岛,呵护人民群众安康;有的守护绿水青山,践行绿色进展理念;有的带头脱贫攻坚,帮忙群众增收致富;有的夯实基层党建,促进民族团结融合;有的扎根效劳一线,聚焦民生难题。他们是新时代基层高校毕业生的优秀代表,是青春报国、担当奉献的精神楷模,是广阔青年人才的出色典范。 公布仪式在活动现场引发热闹反响。“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纷纷表示,在基层实践中深刻了解了国情民情,增长了解决问题的本事和才能,收获了群众的信任和感动,今后将连续积极投身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大事业中。现场的首都大学生表示,“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是广阔高校毕业生学习的典范,他们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 五四致敬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观后感800字范文2 “既然选择了当村官,就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让自己的青春在新农村建立中绽放光荣!”回忆起毕业后初到东莲花院乡工作时的场景,马行晓照旧心潮澎湃。 2023年,从唐山师范学院毕业的城市女孩儿马行晓,考取了迁西县东莲花院乡西莲花院村的村委会主任助理。 “初尝村官味道,有点苦涩。”刚开头工作时,马行晓住在乡政府宿舍,衣食住行都比城里艰难:周边没有小餐馆,只能顿顿吃食堂;没有电视,也不能冲淋浴。回城的班车每天只有一趟,半个月回不了一次家。 最让她不能适应的还是乡亲们对她冷淡、疑心的态度。“长得白白净净,分不清小葱和韭菜、不熟悉骡子和马,村里杂务一大堆,她能行吗?”初见马行晓,西莲花院村党支部书记马会中和其他村干部起了嘀咕。 文质彬彬的她听了这些话,心头拂过一丝冰凉。有前辈开导她:“当好村干部,必需先迈过老百姓信任这一关。” 为了摸清村里的“家底”,马行晓随身带着小本子和一支笔,笑盈盈地跟村民打招呼、拉家常,越是对她冷眼,她就越热忱,谁家有事了就主动帮助。 村里困难户生活得怎么样、哪家的孩子年龄大了还没有成家、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两个月的时间里,她把全村530户人家的状况摸了个底儿透,记了满满4大本子,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13条。 村民们看在眼里,暖在心上,亲切地称呼她“晓晓”或者“家里人儿”。 东莲花院乡群山环绕、河流众多,防火防汛任务全县最重。2023年7月,西莲花院村患病特大暴雨攻击,状况紧急,村民生命财产受到严峻威逼。 危机时刻,体重缺乏45公斤的马行晓冲到一线,挨家挨户发动群众撤离,在雨水中泡了两个多小时,将37名被困村民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 “这个女娃,还真有本领!”大雨过后,乡亲们纷纷竖起大拇指。马行晓心头的石头落了地,感慨道:“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就没啥难事!” 五四致敬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观后感800字范文3 当好党和国家政策“宣讲人” 在被称为“神州北极”“金鸡之冠”的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镇北极村,一座木屋成了5A级景区的新晋“网红地标”,即北极流淌党员驿站。 来自上海、杭州、成都、云南等地的返乡知青,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有人流着泪写下了一页页留言;也有来自北京的90多岁老人,在这里教刚认字的孙子把入党誓词念了下来,一边抹眼泪一边说:“我们家就是要扎红根、传红心,把这份信仰传下去”。 这座驿站的站长是一名大学生村官文竹。2023年,她成为漠河县北极镇洛古河村村支书助理,后担当镇宣传委员、人大主席团主席。文竹针对党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实际,实行“用电脑看视频、用微信上党课、用大喇叭听党章”的方法,让党员参学率从原来缺乏50%增加到95%;组建了文艺宣传队,联合驻地部队与村民联合开展活动;开展农夫党员设岗定责等工作,让洛古河村成为省级文明村、戍边为民榜样村。 2023年5月,文竹被任命为北极流淌党员驿站站长。那时的驿站,只是个8平方米的简易移动板房,在投入使用的第一天,游客都只是站在外面观望。第三天,文竹坐不住了,她做卡片、发传单、刷朋友圈,全方位开展宣传。后来人慢慢多起来,她每天不厌其烦地向游客党员推介北极党建工作和驿站效劳功能;流淌党员要过组织生活,她负责筹划;游客受了伤,她供应应急救助;来了外国游客,她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可以说,驿站已成为传递北极正能量的“能量站”。 几乎与文竹同时上任村官,2023年,金彩虹成为四川省小金县两河口镇劳动保障员金彩虹。不过和文竹不同的是,金彩虹推介的是国家的参保政策。 刚到镇上工作时,金彩虹就发觉乡亲们对就业、社保、医保政策知之甚少,于是,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应参保人群参保率只有66%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上。为了尽快把握熟识村情民意,她常常一天要走上十多公里山路,一家家核实参保信息,拟出参保花名册,和同事一起到集镇上摆摊设点、进村入户宣讲政策。如今6年过后,镇上老百姓参保率已到达100%。 五四致敬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观后感800字范文4 做老百姓的“暖心人” “对工作地点有什么要求?”2023年,有领导这样问代东援。 那年,这个河南小伙儿、中南大学的高材生经学校推举,通过选调生考试考录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当时他说,“我听从组织安排,尽量把我安排到最偏远艰难的乡镇。” 于是,代东援便来到库车县阿拉哈格镇,正式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为了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在工作的第一个月他就跑遍了全镇25个行政村,后因工作突出,被破格提拔为党委委员、纪检书记。在他上任之初,上访户余光勤就反复到镇里、县里反映棉花补贴问题,负责接待的正是这名85后“代书记”。 为了做通余光勤的思想工作,他隔三差五就到她家去,一边拉家常,一边急躁宣传政策,时间一长,不仅消除了余光勤对政策的疑虑,还与她成了朋友。后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攻击了余光勤的170亩棉花地。余光勤不知所措,就打电话给代光援,他马上赶到余光勤的棉花地,查看受灾的棉花,并联系农业局、保险公司等,最终在保险公司理赔员的帮忙下,帮余光勤顺当拿到了1.2万元的保险理赔,挽回了损失,让村民对这位刚上任的“代书记”刮目相看。 如今,“代书记”已不再仅是“书记”,更是不少人的“亲人”。 “亲戚做的事都没他做的多,只有自己家的儿子才能为我们想这么多。”村民肉孜·尕依提说。之前,代东援第一次来到贫困户肉孜·尕依提家时,就发觉他的妻子在烈日下披着厚外套却依旧在颤抖,便马上将他妻子送到医院检查。在确诊为脑萎缩后,代东援又通过联席会议为他们申请了5000元住院治疗费,几次专程赶至医院探望,又跑前跑后帮助办理慢性病证,解决了困扰肉孜·尕依提已久的医药费难题。直到现在,代东援与肉孜一家的“全家福”仍在院子墙上高高挂着。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利通区基层乡镇,也有一位心系群众的85后“书记”宗立冬。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的他于2023年来到这里做了一名定向选调生,6年来,始终扎根于利通区基层乡镇,争取到工程资金400多万元,谋划建成金积镇大院子、芦沟闸、油粮桥等7个文化休闲广场;组织实施了“倒数联盟”妇女儿童关爱工程和“暖和金积”大型帮扶助学慈善工程 五四致敬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观后感800字范文5 一座座村庄,如同社会的神经末梢,感知、汇合着基层老百姓的喜忧冷暖;一个个村官,官职虽小,但是承托老百姓期盼的“父母官”,也是不少国家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最终“接棒人”。 而今,不少大学生洁净利落地接下了这一棒。 他们奔跑在田间地头,为乡里百姓谋出路,为乡村振兴添助力,有的带头脱贫攻坚,有的夯实基层党建,还有的扎根效劳一线,聚焦民生难题。他们挥洒的青春,正在这片乡村土地上盛放。 “让乡亲们尽快富起来” “我是农夫的孩子,让乡亲们富起来,是我的幻想。”追着这一幻想,杨媚2023年不顾父母反对报考了四川农业大学农村区域进展专业。毕业后,她又到了重庆市荣昌区最遥远的乡镇之一吴家镇双流村做起了村官,一头扎进“土堆堆”里,想着“要让乡亲们尽快富起来”。 她走村串户,对全村状况进展了具体调查,萌发了建蔬菜大棚、进展规模化蔬菜种植的想法。但村民对这一想法多是观望和迟疑。于是,杨媚把自己的嫁妆和规划装修新居的13万元拿了出来,流转土地6亩,建立了8个标准化蔬菜大棚。没钱请工人,她就自己耕地、育苗、栽种、施肥、采摘,还在大棚旁搭了一个不到30平方米的窝棚。因窝棚不通电、不通水,冬天棉被湿冷,夏天又像在蒸桑拿。 那段时间,杨媚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干活,夜里两点还打着手电筒在大棚里摘黄瓜是常有的事。“日子特殊苦,但想到能带动群众富起来,自己感觉很充实,一咬牙也就这样挺过来了。”一年后,村民的黄瓜才刚刚种下去,杨媚种的黄瓜已经开头采收,批发价卖到3元多一斤。 “村官的黄瓜卖了!”这下全村炸开了锅,来看“稀奇”的村民络绎不绝。不少村民问,“杨村官,这是什么品种”“这么早就卖了!现在价格好哟”在杨媚的示范带动下,2023年,50余户村民间续建起了近100亩蔬菜大棚,当年实现经济收益150万元。 如今,双流村有100余户村民建立起了600余亩蔬菜大棚,成为远近著名的蔬菜村,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500多元,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回双流村就业创业。 同样是大学生村官,同样为了带动村民致富,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科尔沁镇人民政府派驻远新村干部齐晓景,把自己炼成了行走在田间地头的农业“大咖”先是学习食用菌栽培接种技术,尝试草莓种植,并组建展翼农夫种植专业合作社;后又聚焦城郊型旅游农业,进展家庭农场,开办电子商务,把农夫的黏豆包、笨鸡蛋等产品直接配餐到户,带动了100多户农夫年均增收两万元以上。在不少村民眼里,齐晓景就是农夫的“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