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生物高考真题卷--北京卷(含答案解析).pdf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0分)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玉米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像如下。对此图像的观察与分析,错误的是A.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观察符合操作规范B.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C.在图像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D.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2.为探究运动对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物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 1.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o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得出A.有氧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B.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C.有氧运动会减少神经元间的联系D.不运动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3.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菌种菌落直径:C(mm)透明圈直径:H(mm)H/C细 菌I5.111.22.2细菌1 18.113.01.6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基除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B.筛选分解淀粉的细菌时,菌液应稀释后涂布C.以上两种细菌均不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D.必;值反映了两种细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异4 .甲、乙是严重危害某二倍体观赏植物的病害。研究者先分别获得抗甲、乙的转基因植株,再将二者杂交后得到R,结合单倍体育种技术,培育出同时抗甲、乙的植物新品种。以下对相关操作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含有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的载体导入受体细胞B.通过接种病原体对转基因的植株进行抗病性鉴定C.调整培养基中植物激素比例获得3花粉再生植株D.经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若干再生植株均为二倍体5.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 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 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 0 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植物种类单位水体面积N吸收量(g/n d单位水体面积P吸收量(g/m2)浮水植物a2 2.3 01.7 0浮水植物b8.510.7 2沉水植物C1 4.612.2 2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A.植物a和 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B.植物a 和 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C.植物a和 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D.植物a和 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 50 分)本部分共3小题,共50 分。2 9.(1 7 分)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1)流感病毒必须在 内增殖,当 侵 染 人 呼 吸 道 上 皮 细 胞 时,会 经 过、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 B细胞增殖分化为 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3)H A 和 N A 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I I A、N A 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每年要根据流行预测进行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原理是。(4)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选择并排序)等。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b.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d.检测NA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f.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抗体浓度(Jig/mL)依据本实验结果提出疫苗研制的思路。(5)若你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请例举具体的应对措施。30.(17分)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意义重大。油菜的杂种一代会出现杂种优势(产量等性状优于双亲),但这种优势无法在自交后代中保持。杂种优势的利用可显著提高油菜籽的产量。(1)油菜具有两性花,去雄是杂交的关键步骤,但人工去雄耗时费力,在生产上不具备可操作性。我国学者发现了油菜雄性不育突变株(雄蕊异常,肉眼可辨),利用该突变株进行的杂交实验如下:杂交一 杂交二P 雄性不育株X 品系1 P 雄性不育株x 品系3IIF,育性正常 F.均为雄性不育x 品系3I I,_F 2 3 育性正常:1 雄性不育 1 育性正常:|1 雄性不育I|x品系3r_ _ _ _I|(连续多次)|育性正常:1 雄性不可由杂交一结果推测,育性正常与雄性不育性状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在杂交二中,雄性不育为性性状。杂交一与杂交二的R表现型不同的原因是育性性状由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3个基因如、A z、A J决定。品 系 1、雄性不育株、品 系 3的基因型分别为AIAI-,A 2 A 2、A 3 A 3。根据杂父一 二的结果,判 断 A i、A?、A 3 之 间 的 显 隐 性 关 系 是。(2)利用上述基因间的关系,可大量制备兼具品系1、3 优良性状的油菜杂交种子(Y F J,供农业生产使用,主要过程如下:经过图中虚线框内的杂交后,可将品系3的优良性状与 性状整合在同一植株上,该植株所结种子的基 因 型 及 比 例 为。将上述种子种成母本行,将基因型为 的品系种成父本行,用于制备Y F 为制备Y F,油菜刚开花时应拔除母本行中具有某一育性性状的植株。否则,得到的种子给农户种植后,会导 致 油 菜 籽 减 产,其 原 因 是。(3)上述辨别并拔除特定植株的操作只能在油菜刚开花时(散粉前)完成,供操作的时间短,还有因辨别失误而漏拔的可能。有人设想:“利用某一直观的相对性状在油菜开花前推断植株的育性”,请用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E、e)及其与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展示这一设想。3 1.(16分)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发生在高等植物、藻类和光合细菌中。(1)地 球 上 生 命 活 动 所 需 的 能 量 主 要 来 源 于 光 反 应 吸 收 的。在碳(暗)反应中,R u B P 竣化酶(R酶)催化 C O?与 R u B P(C j 结合,生成2分子C3O影 响 该 反 应 的 外 部 因 素,除 光 照 条 件 外 还 包 括(写出两个);内部因素包括(写出两个)。(2)R 酶由8个大亚基蛋白(L)和 8个小亚基蛋白(S)组成。高等植物细胞中L由叶绿体基因编码并在叶绿体中合成,S由细胞核基因编码并在 中由核糖体合成后进入叶绿体,在叶绿体的 中与L 组装成有功能的酶。(3)研究发现,原核生物蓝藻(蓝细菌)R 酶的活性高于高等植物。有人设想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蓝藻R酶的S、L 基因转入高等植物,以提高后者的光合作用效率。研究人员将蓝藻S、L基因转入某高等植物(甲)的叶绿体D N A 中,同时去除甲的L基因。转基因植株能够存活并生长。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中的R酶活性高于未转基因的正常植株。由上述实验能否得出“转基因植株中有活性的R酶是由蓝藻的S、L组装而成”的推测?请说明理由。基于上述实验,下列叙述中能够体现生物统一性的选项包括 oa.蓝藻与甲都以D N A 作为遗传物质b.蓝藻与甲都以R 酶催化C O 2 的固定c.蓝藻R酶大亚基蛋白可在甲的叶绿体中合成d.在蓝藻与甲的叶肉细胞中R 酶组装的位置不同题号 1 2 3 4 5答案 B B C D C1.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过程和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技术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析图能力和理解能力.【解题思路】箭头所指为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新形成的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此时核膜已解体,核仁已消失,无法观察到细胞核,故本题选B。2.B【命题意图】本题创设了“运动影响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新情境,考查的知识点是人脑各部分的基本功能、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等,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解题思路】本题的自变量是是否进行有氧运动,因变量是海马脑区发育水平和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据题意可知,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和学习记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而学习记忆的产生离不开海马脑区神经元产生兴奋和传递兴奋,所以综合分析可知,规律且适量的运动可通过促进海马脑区神经元的兴奋,增加神经元间的联系,促进海马脑区发育,进而促进学习记忆,B 选项正确。3.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微生物的培养和筛选等,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解题思路】微生物培养基含有四类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碳源、氮源,A 选项正确;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筛选淀粉分解菌,涂布前需将菌液稀释,B 选项正确;淀粉分解菌可分解淀粉,导致菌落周围的淀粉被分解,不能与碘液反应生成蓝色,故而出现透明圈,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越大,说明细菌分解淀粉能力越强,D 选项正确;由题图可知,细 菌 I 和 H形成的菌落周围都出现了透明圈,说明两种细菌都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C 选项错误。【回归教材】本题是对教材内容“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和鉴定”的迁移运用。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用刚果红鉴别纤维素分解菌。鉴别的原理是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可分解纤维素,导致菌落周围无纤维素,不能与刚果红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故而出现透明圈,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越大,说明细菌分解纤维素能力越强。4.D【命题意图】本题以获得同时抗甲、乙的植物新品种的育种过程为情境,考查了基因工程的原理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考点串联】本题综合性较强,综合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杂交技术和单倍体育种技术,制备植物新品种,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注意必修二和选修三模块的联系。【解题思路】抗甲、乙的植物新品种杂交后得到的R 仍为二倍体植物,所以R 经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再生植株均为单倍体,D 选项错误。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等,A 选项正确;可通过病原体接种实验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个体水平的检测,B 选项正确;花粉离体培养技术就是以花粉为外植体进行的组培,其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且在组培不同阶段需要调整激素的比例,C 选项正确。5.C【命题意图】本题创设了“用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情境,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推理能力。【解题思路】植物作为生产者,能吸收水体中的N、P,分析表格内容可知,浮水植物a吸收N 的能力最强、吸收P 的能力居中,沉水植物c吸收P的能力最强、吸收N 的能力居中,综合来看,投放这两种植物降低水体中N、P 的效果较好,排除A、B 选项。投放植物后,植物吸收N、P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其种群密度将会增加,C选项正确。结合题中信息可知,植物a、c 均为当地原有水生植物,故而投放后能量流动方向不会发生改变,D选项错误。2 9 .【答案】(1)活 细 胞(1 分)吸 附(1 分)(2)浆/效应B (2 分)(3)当 H A、NA出现变异的流感病毒入侵机体时,已有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难以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故需每年接种疫苗(3 分)(4)a、c、e (2分)D 6 3(2分)流感病毒(1 分)可选用NA制备流感疫苗(3分)(5)包括遵医嘱治疗和避免病毒传播两个方面(2 分,合理即可)【命题意图】本题以流感病毒引发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为背景,考查了病毒的增殖、体液免疫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该结果潜在应用价值的创新能力。【解题思路】(1)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教材中介绍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为吸附、注入、合成、组装、裂解,此处考查流感病毒的增殖过程,大体与噬菌体的增殖过程类似,当其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吸附、穿入、脱壳等几个阶段。(2)流感病毒入侵机体后,既能引起体液免疫又能引起细胞免疫,在体液免疫中,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能够产生抗体。(3)由题中信息可知,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糖蛋白HA和 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由于抗原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机体受某种HA或 NA刺激产生的抗体无法与变异后的H A或 NA结合,因此每年都要根据甲型流感病毒的N A、HA的结构制备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4)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实验组分别使用D 6 3、D 2 I,对照组使用对照抗体,因变量是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效果,具体检测的是病毒的增殖水平,主要的实验步骤是将流感病毒与不同的抗体混合后,再分别侵染易感细胞,最后检测病毒的增殖水平。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效果越显著,则病毒增殖的能力越差。由曲线图可知,随抗体浓度升高,D 6 3、D 2 1 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越强,且 D 6 3对流感病毒的抑制效果更好。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本实验说明D 6 3、D 2 1 对病毒增殖均有抑制作用,根据题中实验结果可提出制备疫苗的思路:选用NA制备流感疫苗。(5)若感染了流感病毒,应遵医嘱治疗和避免病毒传播。30 .【答案】(除标明外,每 空 1 分)(1)一 显 A i 对 A 2 为显性;A 2 对 A 3为 显 性(2 分)(2)雄性不育(2 分)A 2 A 3:A 3A 3=1 :1 (2 分)A i A i (2分)所得种子中混有A 3A 3自交产生的种子、A 2 A 3与 A 3A 3杂交所产生的种子,这些种子在生产上无杂种优势且部分雄性不育(3 分)(3)如 图(4分)雄性不育株育性正常株【命题意图】本题以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为背景,围绕利用杂种优势提高油菜籽产量的真实问题,考查了杂交育种的操作、基因的分离定律、连锁交换定律等知识。试题检验了考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要求考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解题思路】(1)由杂交实验一中F2性状分离比为3:1可推出油菜育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杂交实验二中B 均为雄性不育,可推出雄性不育对品系3 的育性正常为显性。两个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如下:杂交一杂交二P雄 性 不 育 株 X品 系 1P雄 性 不 育 株 X品系3A2A2 A|AA2A2 A3A31IFi 育性正常Fi 均 为 雄 性 不 育 x品系3A|A21 fx)A2A3 A3A3F2 3 育性正常:1雄性不育JF2 1育性正常:1雄性不育Ai_ A2A2A3A3 A2A3根据杂交一 F,为育性正常可知Ai对 A2为显性,根据杂交二F,为雄性不育可知A2对 A3为显性。(2)将杂交二F2中的雄性不育株连续多次与品系3 回交,看似子代与亲本一样,但通过多次回交,子代雄性不育株的遗传物质除了雄性不育基因外越来越接近品系3,从而实现将品系3 的优良性状与雄性不育性状整合在同一植株上,该植株所结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3A3:A2A3=1:l o 为制备兼具品系1和品系3 优良性状的YF”需要将A2A3作母本,AIAI作父本进行杂交,若母本中存在A3A3雄性可育植株,其会自交或与A2A3杂交产生基因型为A3A3的纯合后代,与同时整合品系1、3 优良性状的杂交种子相比丧失了杂种优势,且部分雄性不育,导致油菜籽减产。(3)使易观察相对性状的E基因与A2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e基 因 与 A3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保证其紧密连锁(不发生交叉互换),就可在开花前观察油菜性状,表现E 基因控制性状的个体为雄性不育,未表现E 基因控制性状的个体为雄性可育。:【核心素养】本题着重体现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引导考生将遗传学知::识和原理应用于育种生产实践中,能创造性地设计育种方案,解决优质高ii产油菜杂交育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试题要求考生通过创新性的实验设i:计,体会生物学科价值,有助于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门瓦至岚而i母行.军:谢市 军:诟方军瓦亮有装至豪王拓籥济鼠语摹;i查了作物育种相关知识,预测2020年高考还会涉及杂交育种、单倍体育i1种以及允冬光反用宣和新一方法一的和关-内容二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1.【答案】(1)光 能(2 分)温度、CO2浓 度(2分)R 酶活性、R 酶含量、Cs含量、pH(答出其中两个即可,2分)(2)细 胞 质(2分)基 质(2 分)(3)不能。转入蓝藻S、L 基因的同时没有去除甲的S基因,无法排除转基因植株R 酶中的S是甲的S基因表达产物的可能性(4 分)a、b、c(2 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影响喑反应的因素、叶绿体蛋白质的来源等知识,根据高等植物和蓝藻中暗反应相关酶的组成,设计了转基因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解题思路】(1)光合作用可将光能(太阳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以供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利用。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温度、CO?浓度,光照可直接影响光反应进而影响暗反应,温度主要通过影响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所需醐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CO2是暗反应的原料。Cs含量、pH、R 酶的含量及活性可影响暗反应的进行。(2)叶绿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其蛋白质主要由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合成场所为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少数由叶绿体自身DNA控制合成,合成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的核糖体。S与 L 在叶绿体的基质中组装成有功能的R 酶。(3)实验中只去除了高等植物甲的L 基因,但没有去除其S基因,转基因植株中可能有植物甲S基因的表达产物,也可能有蓝藻S基因的表达产物,故不能得出“转基因植株中有活性的R 酶是由蓝藻的S、L 组装而成”的推测。a、b、c 选项分别体现了高等植物和蓝藻在遗传物质、新陈代谢、细胞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具有统一性,d 选项体现了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