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设计——太原市某学校办公楼毕业设计.pdf

    • 资源ID:88046983       资源大小:34.87MB        全文页数:25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设计——太原市某学校办公楼毕业设计.pdf

    第一部分结构设计第 1章设计资料1.1 工程概况(1)本工程位于山西太原,用途为学校办公楼。(2)本工程为5 层框结构。主体结构:地上5 层,建筑层高分别为3.9 m、3.6 m 3.6 m 3.6 m、3.9 m,结构层高分别为4.9 m (从基础顶面算起,包括初估地下部分1.0 m)、3.6 m、3.6 m、3.6 m、3.9 m,室内外高差0.4 5 m。内走廊宽度为2.4 m,办公室进深7.2 m,其他条件见建筑图。(3)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 0 年。(4)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I I I 级,建筑耐久年限为一级。工期:不超过3 0 0 天(日历天),2 0 1 3 年 3月 1日开工。1.2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区范围内地下水位为T 2.0 0 m,地下水对一般建筑材料无侵蚀作用,可不考虑土的液化。土质构成自地表向下依次为:(1)填土层:厚度约为0.5 m,承载力特征值f a k=8 0 k P a,天然重度1 7.O k N/m t(2)黏土:厚度约为2 5 m,承载力特征值f Q 2 4 0 k P a,天然重度1 8.8 k N/m:(3)轻亚黏土:厚度约为夕6 m,承载力特征值f 4 2 2 0 k P a,天然重度1 8.O k N/m:(4)卵石层:厚度约为2 9 m,承载力特征值3=3 0 0 k P a,天然重度2 0.Z k N/m X1.3 气象资料气温:年平均气温2 0。,最高温度3 8 C,最低温度0 。雨量:年降雨量8 0 0 m m,最大降雨量1 1 0 m m/d。基本风压:Wo=O.4 0 k N/m2基本雪压:0.3 5 k N/m 21.4 抗震设防烈度建筑物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 0 g。拟建场地土类型中软场地土,I I 类建筑场地,场地特征周期为0.3 5 so1.5 材料梁、板、柱的混凝土均选用C 3 0,梁、柱主筋选用HR B 4 0 0,箍筋选用HP B 3 0 0,板受力钢筋选用HR B 3 3 5 o第2章 结构平面布置2.1结构平面布置图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及框架结构体系,通过分析荷载传递路线确定梁系布置方案。本工程的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2.1、2.2 所示。图 2.1 一层结构平面布置图:Jo舄年aS.I-n3900390039003900390039003900390003900(?)CM6 三sgI3900 1 39003900 1 3900390039003900 1 39003900 1 3900(z)图 2.2 二一四层结构平面布置图,3900 1 3900,3900 1 3gop 39%嬴 3900 3900|3900 3900 3900 图 2.3 五四层结构平面布置图2.2 框架梁柱截面尺寸确定2.2.1 框架梁截面尺寸初估框 架 梁 高 取 为,跨 长,框架梁宽取为工 工梁高;次 梁 高 取 为 跨 长,次8 14 2 3 12 18梁宽取为 工 ,梁高,根据梁的跨度初步选定。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2 3框架梁宽不宜小于,柱宽,且不小于250mm。框架梁的截面中心线宜与柱中心线重2合,当必须偏置时,同一平面内的梁柱中心线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的L4(1)横向框架梁:AB 跨:/0=9.6/,取力=900mm,b=350mmBC 跨:/0=7.2 加,取人=100mm,b=350mm纵向框架梁:A轴:Zo=7.8加,取 =800mm,/?=350mmB轴:/0=7.8用,取/2 =800mm,b-350mmC轴:/0=7.8/x,取力=800mm,b=350mm(3)横向次梁:l0=7.2加,取=650mm,b=250mm纵向连梁/0=7.8加,取 =75Qmm,b=25Qmm卫生间纵向两跨次梁:/0=3.9用,取/1 =400mm,/?=200mm2.2.2 框架柱截面初估图 2.3框架柱的受荷面积(1)按轴压比要求初估框架柱截面尺框架柱的受荷面积如图2.3 所示,框架柱选用C 3 0 混凝土,fN/JNfc=6019.65 X1000/(0.8 x 14.3)=526193(/M/n2)因为。x 4 =7 0 0 x 7 0 0 =4 9 0 0 0 0 0 加2),故取中柱截面尺寸为7 0 0 m m X7 0 0 m m。2)4 轴与A 轴相交边柱:N=yGqSnaxa2/3=1.2 5 x 1 4 x(4.8 x 7.8)x 5 x 1.0 5 x 1.0 x 1,0 =3 4 3 9.8()&=bc Xhc N/(jUNfc)=3 4 3 9.8 X 1 0 0 0/(0.8 X 1 4.3)=3 0 0 6 8 2。”/)考虑到边柱承受偏心荷载且跨度较大,故取A 轴边柱截面尺寸为7 0 0 m m X 7 0 0 m mo3)3 轴与C 轴相交边柱:N =yGqSnaa2/3=1.2 5 x 1 4 x(3.6 x 7.8)x 5 x 1.0 5 x 1.0 x 1.0 =2 5 7 9.8 5()4 =bc xhc N/(iNfc)=2579.85 x 1000/(0.8 xl4.3)=2255 ll(mm2)考虑到边柱承受偏心荷载,故取C 轴边柱截面尺寸为7 0 0 m m X 7 0 0 m m。4)1 轴与A 轴相交柱:角柱虽然承受面荷载较小,但由于角柱承受双偏心荷载作用,受力复杂,故截面尺寸取与A轴边柱截面尺寸相同,即7 0 0 m m X 7 0 0 m m。故框架柱截面尺寸就一种,即7 0 0 m m X 7 0 0 m m。(2)校核框架柱截面尺寸是否满足构造要求1)按构造要求框架柱截面高度不宜小于4 0 0 m m,宽度不宜小于3 5 0 m m。2)为避免发生剪切破坏,柱净高与截面长边之比宜大于4。取二层较短柱高,Hn=3 6 0 0 m m :H/h =3 6 0 0/7 0 0 =5.1 4 43)框架柱截面高度和宽度一般可取层高的1/1 0 l/1 5 oh(l/1 0 l /1 5)o=(l/1 0 l/1 5)x 4 9 0 0 =4 9 0 3 2 7 加 z(取底层柱高为4 9 0 0 的)故所选框架柱截面尺寸均满足构造要求。第3章楼盖设计各层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梁系把楼盖分为一些双向板和单向板。楼板厚取1 0 0 m m,雨篷部分板厚也取l OOm m o下面分别是二层楼盖和屋盖的设计。二层楼盖和屋盖的板平面布置图如图3.1 所示。图 3.1 二层楼盖和屋盖板平面布置示意图3.1楼板荷载3.1.1恒荷载不上人屋面恒荷载(板 厚 100mm)当板厚为100mm时,上人屋面的恒荷载计算见表3.1。表 3.1 不上人屋面恒荷载(板 厚 100mm)构造层面 荷 载(kN/m?)面 层(刚性):40厚 C20细石混凝土防水1.0防 水 层(柔性):三毡四油铺0.4找平层:20厚水泥砂浆0.020 x20=0.40找坡层:40厚水泥石灰焦渣砂浆0.3%找平0.04x14=0.56保温层:80厚矿渣水泥0.08x14.5=1.16结构层: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0.10 x25=2.5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0.01x17=0.17合计6.19 取 6.5(2)标准层楼面恒荷载(板厚100mm)当板厚为100mm时,标准层楼面的恒荷载计算见表3.2。表 3.2标准层楼面恒荷载(板 厚 1 0 0 m m)构造层面 荷 载(加/机2)板面装修荷载1.1 0结构层:1 0 0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0.10 x25=2.5抹灰层:1 0 厚混合砂浆0.01x17=0.17合计3.7 7 取 4.0(3)雨篷恒荷载(板厚100mm)当板厚为100mm时,雨篷的恒荷载计算见表3.3。表 3.3 雨篷恒 荷 载(板 厚 1 0 0 m m)构造层面 荷 载(A N/疗)4 0 细石混凝土面层1.0 0防水层0.3 0找坡0.5 0找平层0.4 01 0 0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0.10 x25=2.5板底粉刷0.01x20=0.20合计4.9卫生间恒荷载(板厚100mm)当板厚为100mm时,卫生间的恒荷载计算见表3.4。表 3.4 卫生间恒 荷 载(板 厚 1 0 0 m m)构造层面 荷 载(kN/m?)板面装修荷裁1.1 0找平层:1 5 厚水泥砂浆0.015x20=0.30结构层:1 0 0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0.1x25=2.5防水层0.3 0蹲位折算荷我1.5抹灰层:1 0 厚混合砂浆0.01x17=0.17合计5.8 7 取 6.03.1.2活荷载活荷载取值见表3.5o表3.5 活荷载取值序号类别活荷我标准值(kN/府)1不上人屋面活荷载0.52办公室一般房间活荷载2.03走廊、门厅、楼梯活荷载2.54雨篷活荷我(按不上人屋面活荷载考虑)0.55卫生间活荷载2.03.2屋面板配筋计算为计算简便,板块的计算跨度近似取轴线之间的距离。L A区格板(图3.1)配筋计算I=3.9m,l.=3.9/7.2=0.54,因此要按双向板计算。荷载设计值恒荷载设计值:g=1.2x4,0=4,8(Ar7V/m2)活荷载设计值:q=L4 x 2.0=2.8(KN/m2)g+q/2=4.8+2.8/2=6.2(KN/m2)q/2=2.8/2=1.4(KN/2)g+q=4.8+2.8=7.6(KN/m2)(2)内力计算计算弯矩时,考虑泊松比的影响,取7=0.2lx=3.9 m,lv=7.2m,Z/v=3.9/7.2 =0.54跨中最大弯矩可简化为当内支座固支时,g+言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与当内支座较支时 5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两者之和。机、=(?|+0根2 )(g+)/o)+(网 +叫)Kmy=(相2 +。叫 X g+-)/0 1 +(6 2 +。町)融支座最大负弯矩即为内支座固支时g+q作用下的支座弯矩。叫=欣=m;(g+q)I:imy=tn,y=m2(g+q)l单位板宽跨中弯矩:mx=(0.0 3 8 8 +0.2 x 0.0 0 5 2)x 6.2 x 3.92+(0.0 9 0 7 +0.2 x 0.0 2 0 3)x l.4 x 3.92=3.7 6 +2.0 2 =5.7 8(K N mlm)mx=(0.0 0 5 2 +0.2 x 0.0 3 8 8)x 6.2 x 3.92+(0.0 2 0 3 +0.2 x 0.0 9 0 7)x 1.4 x 3.92=1.2 2 +0.8 1 =2.0 3(K N mini)单位板宽支座弯矩:机;=加:=0.0 8 1 7 x 7.6 x 3.9 2 =9.4 4(K N mlm)加;=叫“=_().()5 7()x 7.6 x 3.9 2 =6.5 9(K N mlm)截面设计板保护层厚度取2 0 mm,选 用8钢筋作为受力主筋,则。短跨方向跨中截面有效高度(短跨方向钢筋放置在长跨方向的外侧,以获得较大的截面有效高度):4)1 =%c 一 d/2 =1 0 0 2 0 4 =,v方向跨中截面有效高度:%=/z c 3 d/2 =1 0 0 2 0 1 2 =6 8(相 加)支座处均均为7 6 mm。截面弯矩设计值不考虑折减。计算配筋量时,取内力臂系数九=。9 5 ,A=M/0.9 5 V,o板筋选用H R B 3 3 5,fy=3 0 0 N/m m2o配筋计算结果见表3.6。表 3.6 A区格板配筋计算位:置截面hQ(mm)M(K N m/m)As(mm2)选配钢筋实配钢筋跨中方向7 65.7 82 6 78 1 8 02 7 94方向6 82.0 31 0 58 2 0 02 5 12.B 区格板(图3.D配筋计算(1)=7.8 4=2.4 帆,贝 U Z J 4 =7.8/2.4 =3.2 5 2 2 故按单向板计算。支座A边 支 座 向)76-9.444368 1 1 04 5 7A边 支 座(/,向)76-6.593048 1 5 03 3 5(2)荷载组合设计值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g+4 =1 2 x 4.0 +1.4 x 2.5 =8.3(K N/)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组合:g+q=1.3 5 x 4.0 +1.4 x 0.7 x 2.5 =7.8 5(K N /m2)故取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g+q=8.3(K N/机 2)。(3)内力计算取 1 m 板宽作为计算单元,按弹性理论计算,取 B区格板的计算跨度为/0=2 4 0 0 mm o如 果 B 区 格 板 两 端 是 完 全 简 支 的 情 况,则跨中弯矩为M=l/8(g+q),考 虑 到 B 区格板两端梁的嵌固作用,故跨中弯矩取为M=l/1 0(g+q)/;B 区 格 板 如 果 两 端 是 完 全 嵌 固,则 支 座 弯 矩 为M =-l/12(g+q)l:,考 虑 到 支 座 两 端 不 是 完 全 嵌 固,故取支座弯矩为M=l/1 4(g+q)/;,B区格板的弯矩计算见表3.7。表 3.7 B区格板的弯矩计算截面跨中支座截面跨中支座弯矩系数CC110_ L1 4M =a(g+q)l,(KN mlm)4.78-3.41(4)截面设计板保护层厚度取2 0 mm,选 用 6钢筋作为受力主筋,则板的截面有效高度为:&=h-c-d 7 2 =1 0 0-2 0-6/2 =(mm)混凝土采用C 3 0,则=1 4.3 N/皿 2 ;板受力钢筋选用H R B 3 3 5,fy=300N/mm2oB区格板配筋计算见表3.8 表 3.8 B 区格板的配筋计算截面跨中支座3.C区格板(图3.1)配筋计算M(K N m/m)4.7 8-3.4 1a,=M /(a.灰)0.0 5 6 40.0 4 0 2八=0.5(1 +/-2%)0.9 7 10.9 7 9=A f/(/*%)(m m2)2 1 31 5 1选配钢筋6 1 3 06 1 3 0实配钢筋(mm)2 1 82 1 8lx=3.9 ,/、,=5 A m,lx/lv=3.9/5.1 =0.7 6,因此要按双向板计算。荷载设计值卫生间恒荷载设计值:g=1.2 x 6.0 =7.2(K N /m2)卫生间活荷载设计值:q=1.4 x 2.5 =3.5(K N/m 2)g+q/2 =7.2 +3.5 /2 =895(K N/m2)q/2 =3.5/2 =1.7 5(K N/m2)g+q=7.2 +3.5 =1 0.5(K N/)(2)内力计算单位板宽跨中弯矩:mx=(0.0 2 9 1 +0.2 x 0.0 1 3 3)x 8.9 5 x 3.92+(0.0 6 0 8 +0.2 x 0.0 3 2 0)x 1.7 5 x 3.92=6.1 1(K N mini)mx=(0.0 1 3 3 +0.2 x 0.0 2 9 l)x 8.9 5 x 3.92+(0.0 3 2 0 +0.2 x 0.0 6 0 8)x 1.7 5 x 3.92=3.7 8(K N m/m)单位板宽支座弯矩:m =m =-0.0 6 9 4 x l().5 x 3.92=1 1 .()8(K N m/m)机:=加J =0.0 5 6 6 x 1 0.5 x 3.9 2 =-9.0 4(K N m/m)(3)截面设计板保护层厚度取2 0 mm,选 用8钢筋作为受力主筋,则短跨方向跨中截面有效高度(短跨方向钢筋放置在长跨方向的外侧,以获得较大的截面有效高度):/?Oi=h c d/2 =1 0 0 -2 0-4 =7 6(mm)/、方向跨中截面有效高度:%-=h c 3d/2=100 20 12=68(mm)支 座 处%均 为 76mmo截 面 弯 矩 设 计 值 不 考 虑 折 减。计 算 配 筋 量 时,取 内 力 臂 系 数%=095,4-A 7/0.9 5 A0/VO 板筋选用 HRB335,fy=30QN/mm2 o 配筋计算结果见表 3.6。表 3.6 A区格板配筋计算位置截面hQ(mm)M(KN mlm)As(mm2)选配钢筋实配钢筋跨中。方向7 66.1 12 8 281503354方向6 83.7 81 9 58200251支座A边 支 座(/工向)7 6-1 1.85 4 510120654A边 支 座(4向)7 6-9.0 44 1 78120419第 4 章楼梯设计4.1 第一层楼梯设计本框架的楼梯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由于第一层和其他层的层高不一样所以每层楼梯分别设计。第一层楼梯平面布置见图4.1。图 4.1 楼梯结构布置图4.1.1 楼梯梯段斜板设计考虑到第一跑楼梯梯段斜板两端与混凝土楼梯梁的固结作用,斜板跨度可按净跨计算。对斜板取1 m 宽作为其计算单元。(1)确定斜板厚度t斜板的水平投影净长/“=3 600m m斜板的斜向净长:儿 _ 3 600co s a 3 00/V 1 5 02+3 0023 600 r,、=-=4 02 70.8 9 4斜板厚度:-)/2 5 3 0,=(-)x 4 02 7=1 61-1 3 4()2 5 3 0取 4 =13 0 m m。(2)荷载计算楼梯梯段斜板的荷载计算列于表4.I o表 4.1楼梯梯段斜板荷载计算表单位:kN/m荷载种类荷载标准值恒荷载栏杆自重0.2锯齿形斜板自重/2(J/2+ZI/COS)=25x(0.15/2+0.13/0.894)=5.513 0厚水磨石面层%j(e+d)/e=25x0.03x(0.15+0.3)/0.3=1.13板底2 0厚纸筋灰粉刷/cos a=16 x 0.02/0.894=0.36恒荷载合计g7.2活荷载q2.5(3)荷载效应组合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p=1.2x7.2+14x2.5=12.14(0V/机)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1.35x7.2+1.4x0.7x2.5=12,11(kN/m)所以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来进行计算,取p=12.17kN/m。(4)计算简图斜板的计算简图可用一根假想的跨度为心的水平梁替代,如图5.2所示,其计算跨度取水平投影净长4“=3600加 mo 12x300:3600 1图4.2第一层梯段斜板计算简图(5)内力计算斜板的内力一般只需计算跨中最大弯矩即可,考虑到斜板两端均与梁整浇,对板有约束作用,所以跨中最大弯矩取1 0=15.77(KN m)(6)配筋计算&二 乙 -2 0=1 3 0-2 0=1 1 0(加)M15.77 xlO6cc=-=-afcbh 1.0 x l4.3 x l0 0 0 x ll02=0.091ys=0.5(1 +也-2a,)=0.5 x(l +Jl -2 x 0.09 1)=0.9 5 24Mf o1 5.77X1 Q63 00 x 0.9 5 2 x 1 1 0=5 01.9 7(加 机 2)选用受力钢筋:分布钢筋:4.1.2 第一层楼梯平台板设计(1)平台板计算简图图4.3 第 层平台板计算简图平台板为四边支承板,长宽比为3900/1800=2.16 2,近似地按短跨方向的简支单向板计算,取 1m宽作为计算单元。平台梁的截面尺寸取b X h=200mmX400mm0平台板的计算简图如图5.3 所示。平台板厚度取弓=80相加o(2)荷载计算平台板的荷载计算列于表4.2。表4.2 平台荷载计算表 单位:kN/m荷载种类荷载标准值恒平台板自重25X0.08X1=2荷30厚水磨石面层25X0.03X1=0.75载底板20厚纸筋灰粉刷16X0.02X1=0.32恒荷载合计g3.07活荷载q2.5(3)荷载效应组合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p=1.2 x 3.07+1.4x2.5=7.184(KN/m)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p=1.35x3.07+14x0.7 X2.5=6.59(KN/M)所以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来进行计算,取 =7.184KN/机。(4)内力计算考虑平台板两端梁的嵌固作用,跨中最大弯矩取M=显=7184XL82=2 33(KN m)10 10(5)配筋计算%=80-20=60(mzn)a,=2.33 xlO61.0 xl4.3xl000 x602=0.045a b 5ys=0.5(1+J1-2%)=0.5 x(1+71-2x0.045)=0.977A=MfyrA233x1()6300 x0.977x60=132.4(/nm2)选用受力钢筋分布钢筋采用4.1.3第一层楼梯平台梁设计平台梁计算简图平台梁的两端搁置在梯柱(T Z)上,所以计算跨度取净跨/=氏=3800,由,平台梁的计算简图如图4.4所示。平台梁的截面尺寸为bXh=200mmX400miiio荷载计算平台梁荷载计算详见表4.3。表4.3 平台梁荷载计算表 单位:kN Im荷载种类荷载标准值恒荷载由斜板传来的恒荷载7.2x/1“/2=7.2x3.6/2=12.96由平台板传来的恒荷载3.07 x ,/2 =3.07x1.8/2=2.76平台梁自重25x1x0.2x0.2=2平台梁底部和侧面的粉刷16xlx 0.02 x 0.20+2x(0.4-0.08)=0.269恒荷载合计g1 7.9 8 9活荷载q2.5xlx(3.6/2+1.8/2+02)=7.25(3)荷载效应组合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p=1.2 x 17.989+1.4x 7.25=31.74(KN/m)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p=1.35 x 17.989+1.4 x 0.7 x 7.25=31.39(KN/m)所以选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来进行计算,取p=34.74 KN/m。(4)内力计算最大弯矩最大剪力V =四=3 4 74 x3,7=64 3(/cyv)2 2(5)截面设计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3 5 =4 00-3 5 =3 65(帆6)M59.5xlO6a=-=-a jcbh 1.0 xl4.3x200 x3652=0.156Ys0.5(1 +J 1-2 4)=0.5 x(l +71-2 x 0.1 5 6)=0.9 1 54 =M5 9.5 x l O63 60 x 0.9 1 5 x 3 65=4 9 5(”2)考虑到平台梁两边受力不均匀,会试平台梁受扭,所以在平台梁内宜适当增加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的用量,故纵向受力钢筋选用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Vc=0.7x l.Ox 1.4 3 x 2 00 x 3 65 =73.073(K N)V=64.3(K N)所以按构造配置箍筋,取。6 2 5 0双肢箍筋。4.2 第二层楼梯设计第二层楼梯为双跑现浇折板式楼梯,其平面布置见图4.53120图4.5 第二层楼梯结构布置图考虑到第一跑楼梯梯段斜板两端与混凝土楼梯梁的固结作用,斜板跨度可按净跨计算。对斜板取1m宽作为其计算单元。4.2.1 楼梯梯段斜板设计(1)平面结构布置折现形板两端均与平台梁整结,斜板的厚度4=130如%,水平段板厚与斜板取相同的厚度130mm。(2)荷载计算楼梯梯段斜板的荷载计算列于表5.40表4.4 折线形梯板荷载计算表 单位:kN/m荷载种类荷载标准值恒何载锯齿形斜板锯齿形斜板自重/2(d /2 +4/co s a)=2 5 x(0.1 5/2 +0.1 3/0.8 9 4)=5.5 13 0厚水磨石面层%j(e +d)/e =2 5 x 0.03 x(0.1 5 +0.3)/0.3 =1.1 3板底2 0厚纸筋灰粉刷/3c2/co s cr =1 6 x 0.02 /0.8 9 4 =0.3 6小计g 7.0水平段板水平段板自重/2 1 /=2 5 x l x 0.1 3 =3.2 53 0厚水磨石面层%1 q =2 5 x 1 x 0.03 =0.75板底2 0厚纸筋灰粉刷为 1 B=3.6 3X2.1 X6.1 5/7.2+86.4 X5.1/7.2+(1 1.9+1 7.86)X5.1 X2X2.5 5/7.2=1 21.3(KN)F-c=3.6 3X2.1 X1.0 5/7.2+86.4 X2.1/7.2+(1 1.9+1 7.86)X5.1 X4.6 5/7.2=1 24.3(KN)6)FB计算:FB=q,X3.9 X1.9 5/7.8+F i,-1(a)B/2+q2X 3.9 X 5.85/7.8+q:;X3.9+FL/2=22.6 4 X3.9 X1.9 5/7.8+1 0 3.26/2+1 3.9 6 X3.9 X5.85/7.8+23.86 X 3.9+1 21.3/2=26 1.5 (kN)(1 0)K计算:K是由KL-1传递来的集中力,K LT的计算简图如图5.1 3由(8)匕计算中得知,q,=1 2.29 KN/m2)包计算:q 2为板A传来的三角荷载q2=4.87 5 KN/m3)q,计算:板C传递给K LT的荷载为三角形荷载,等效转化为均布荷载为q3=5/8X6.0 X1.9 5=7.31 (KN/m)4)F i g、FL-.(b)C 的计算Fi-i(a c=1 0 2.1 7 KN 、F-(b)C=1 24.3KN5)F.计算鼻=q,X7.8+FLH B/2+q2X3.9 X5.85/7.8+q sX3.9+F-B/2=22X3.9 X1.9 5/7.8+1 0 1.6/2+1 4.5 6 X3.9 X5.85/7.8+23.86 X3.9+1 21.3/2=26 8.5 (KN)(10)Fc 计算:号为K L T 传递的集中荷载,KL-1 计算简图为图5.24 KL T计算简图1)5计算:q i为梁自重和抹灰,梁上墙体荷载5=1 2.29 KN/m2)%计算:q 2为板A传来的三角荷载q2=4.88KN/m3)q 3计算:板 C传递给K L T 的荷载为三角形荷载,等效转化为均布荷载为q3=5/8X6.0 X1.9 5=7.31 (KN/m)5 )FI-1 (a)C -Fl C 的计算:FLT C=9 8.8KN、F,.-1(b)c =1 24.3KN5)K 计算 F=24 1 KN(11)第二层框架最终计算简图图5.2 5第一层框架最终计算简图4.第三层框架计算简图第三层楼面梁布置如图5.26所示,第三层楼面板布置如图5.27所示,为方便荷载整理,在梁布置图和板布置图中分别标示出梁和板。图5.2 6第三层楼面梁布置简图SR图5.2 7第三层楼面板布置简图c下 面 计 算 第 三 层 楼 面 板 和 楼 面 梁 传 给 轴 线 横 向 框 架 的 恒 荷 载,求出第三层框架 计 算 简 图。FATHaD B7200|2400E F G1800 3000 J2100300c-g寸9600 7 720016800图 5.2 8 轴 线 第 三 层 框 架 简 图(一)图5.29 轴线第三层框架简图(二)(Dq g计算q,i)与第二层楼面梁上的荷载相同即q/28.4 3 KN/m(2)q B 计算q w,与第二层楼面梁上的荷载相同即q/7.27 KN/m(3)R计算FD与第二层楼面梁上的荷载相同即氏=25 2.7(KN)(4 滴即计算与第二层楼面梁上荷载相同即qB F=1 3.6 KN/m(5/皿计算q w,与第二层楼面梁上荷载相同即qB F=22.5 KN/m(6)FF计算艮与第二层楼面梁上荷载相同即ql;=4 3.1 KN/m(7)0 和凡计算DFE为由L TL-7 传递的集中力,L TL-7的线荷载计算为表 5.9 L TL-6 均布荷载计算序号传递途径荷 载CkN/m)1TB 3传来(数据来自7.0 x 3.0/2=1 0.52平 台 板(PTB 2)传来(数据来自4.0 x 1.7/2=343自 重(20 0 m m X 4 0 0 m m)及抹灰25 x 0.20 x(0.4 0-0.1 0)=1.50.0 1 x(0.4 0-0.1 0)x 2x 1 7 =0.1 0 24合 计(TB 1 与 TB 2传来的荷载差别不大,近似取相等)10.5+3.4+1.5+0.102=15.5则 FE=15.5X3.9/2=30.2(kN)2)F计算:FG是由LTL4(四 层)通 过 TZ传至下端支承梁上的集中力(图表 5.1 0 L TL-4 (四层)均布荷载计算序号传递途径荷 载(kNIm)1TB 3传来(数据来自7.0 x3/2=10.52平 台 板(PTB 3)传来(数据来自3.07x(2.1-0.3)/2=2.83L TL 一4 (四 层)自 重(20 0 m m X 4 0 0 m m)及抹灰25 x 0.20 x(0.4 0-0.1 0)=1.50.0 1 x(0.4 0-0.1 0)x 2x 1 7 =0.1 0 24L TL 4均布线荷载(因为TB 2与 TB 3传来的荷载差别不大,近似取相等)10.5+2.8+1.5+0.102=14.9表5.11 TZ集中力电卜 算故 R=14.9X3.9/2+6.22=35.3(KN)序号传递途径荷载1T Z 自 重(20 0 m m X 30 0 m m)抹灰略25 x 0.2 x 0.3 x(1.8-0.4)=2.1(kN)2L 1 自 重(20 0 m m X 30 0 m m)抹灰略25x0.2x0.3=1.5(/m)3L 1 上墙体自重2.8 x(1.8-0.7)=3.084L 1 传至TZ集中力(3.08+1.5)x(2.1-0.3)/2=4.12(kN)5合计2.1+4.12=6.22(8)R计算:同第二层楼面梁上的荷载相同即FA=225.9(KN)(9)FB计算:同第二层楼面梁上的荷载相同即FB=268.5(KN)(10)K计算:同第二层楼面梁上的荷载相同即R计算Fc=241(KN)(11)第三层框架最终计算简图图5.3 0第三层框架最终计算简图5.第四层框架计算简图第四层楼面梁布置如图5.31所示,第四层楼面板布置如图5.32所示,为方便荷载整理,在梁布置图和板布置图中分别标示出梁和板。图5.3 1第四层楼面梁布置简图图5.3 2第四层楼面板布置简图下面计算第四层楼面板和楼面梁传给轴线横向框架的恒荷载,求出第四层框架计算简图。图5.33轴线第四层框架简图(-)图5.34轴线第四层框架简图(二)(l)q A B 计算板 A 传递荷载:1 3.6 KN/m梁自重及抹灰:7.27 KN/mq,、。荷载小计,qAD=20.87(KN/m)(2)q B 计算q B 与 第 一层楼面梁上的荷载相同即m=7.27 KN/m(3)A 计算A是由L L T 传递来的集中力1)q i和量计算,q i包括梁自重、抹灰板B 传来的荷载和梁上墙体荷载L L-1 (25 0 X 7 5 0 m m)自重:4.0 6 KN/m抹灰层:0.221 KN/m板 B 传来的荷载:4.8 KN/mL L-1 梁上墙体荷载:L L-1 梁上-轴线之间的墙体共长1 5.6 m,有 1.5 X2.1 m,三个1.0 X2.1 m 简化为均布荷载为1 5.6 x(3.9-0.7 5)-2x 1.5 x 2.1-2x 1.Ox 2.l x 2.8+2x 1.5 x 2.1 x 0.4 5+2x 1.Ox 2.1 x 0.4 51 5.6=7.3(fc V,因此,5=4.0 6+0.221+4.8+7.3=1 6.4 (KN/m)q?为板A 传来的荷载q2=4.88(KN/m)小计:q,+q2=1 6.4+4.88=21.3(KN/m)2)FL计算:F-为 LT 传递的集中荷载q i为梁自重和抹灰何LT 上墙体荷载L-l (25 0 X6 5 0 m m)自重:3.4 4 KN/m抹灰层:0.1 9 KN/mL-1 梁上墙体荷载:(3.9-0.6 5)X2.8=9.1 (KN/m)则 q 尸 3.4 4+0.1 9+9.1=1 2.7 3(KN/m)q z 为板A 传来的荷载:q2=1 3.6 KN/m则 Fi=(q)+q2)X 6.9/2=(1 2.5 9+1 5.2)X 6.9/2=9 4.8(KN)3)FD计算,FD=(q,+q2)X7.8+Fi=2L 3 X7.8+9 4.8=26 0.9 (KN)(4)QBF为梁自重、抹灰和梁上墙体荷载梁(35 0 m m X 7 0 0 m m)自重 5.25 KN/m抹灰层:0.20 4 KN/m梁上墙体荷载:2.8X(3.9-0.7)=8.9 6 (KN/m)小计 qB F=5.25+0.20 4+8.9 6=1 4.4 (KN/m)(5)q m 为梁自重、抹灰、板 C 传递面荷载和梁上墙体荷载,梁(35 0 m m X 7 0 0 m m)自重:5.25 KN/m抹灰层:0.20 4 KN/m梁上墙体荷载2.8X(3.9-0.7)=8.9 6 (KN/m)小计 qB F=5.25+0.20 4+8.9 6+8.9 6=23.3(KN/m)(6)R计算FF是由L L-2传递来的集中力,L L-2的计算简图为q i为梁自重、抹灰板D 传递面荷载和梁上墙体荷载L L-2(20 0 m m X4 0 0 m m)自重:1.5 KN/m抹灰层:0.1 0 2KN/m板 D 传递给L L-2的线荷载:L L-2上墙体荷载,墙长为7.8m,有一个门M 4:0.9 m x2.1 m 简化为基本线荷载为:7.8x(3.9-0.4)-2x 0.9 x 2.1 x 2.8+2x 0.9 x 2.1 x 0.4 57.8 (则 q E.5+0.1 0 2+6.3+8.7=1 6.6 (KN/m)板 C 传递给L L-2的荷载为三角荷载,等效转化为均布荷载为q2=5/8X6.0 X1.9 5=7.31 (KN/m)则 FF=(q,+q2)X 3.9/2=4 6.6 (KN)(7)FE计算F*为由L TL-7 传递的集中力,L TL-7 的线荷载计算为表5.1 2 L TL-7均布荷载计算序号传递途径荷载 Q kN 1 tn)1TB 3传来(作用在右半跨)7.0 x 3.0/2=1 0.52平 台 板(PTB 2)传来4.0 x l.7/2=3.43自 重(20 0 m m X 4 0 0 m m)及抹灰25x0.20 x(0.40-0.10)=1.50.01x(0.40-0.10)x2x17=0.102因此,L TL-7 均布荷载为 3.4+1.5+0.1 0 2=5 (KN/m)梯板传递的局部荷载为1 0.5 KN/m,L TL-7的荷载简图如图所示:图 5.35 L TL-7 的荷载简图则 FE=(5 X 3.9)/2+(10.5X 3.9)/2 X(3/4X 3.9)/3.9=25.1 (kN)FL TL-6=(5 X 3.9)/2+(1 0.5 X 3.9)/2X(1/4 X 3.9)/3.9=1 4.9(KN)(8)R 计算:F.是由KL-3传递来的集中力1)q i计算:q i为梁自重和抹灰,梁上墙体荷载,梁自重(35 0 X 80 0 m m)自重:6.1 25 KN/m抹灰层:0.238 KN/mKL-3上墙体荷载:KL-3两跨上墙体荷载相同,一跨内的墙体长为7.8m,有两个窗C 2:2.l m X1.8,简化为均布荷载为r 7.8x(3.9-0.8)-2x 2.1 x 1.81 x 3+2x 2.1 x 1.8x 0.4 5 ,、-L-J-=6.8(kN/m)7.8小计:q=6.1 25+0.238+6.8=1 3(KN/m)2)q?计算:色为板A 传来的三角荷载q 2=4.88KN/m3)R 计算,FA=(13+4.88)X 7.8+F-=234.2(KN)(9)FB计算:L是由KL-2传递来的集中力1)q i计算:q i为梁自重、抹灰梁上墙体荷载、板A、板B 传来的荷载KL-2(35 0 X 80 0 m m)自重:6.1 25 KN/m抹灰层:0.238 KN/mKL-2上墙体荷载,墙长为3.9 m,有一个门M 3:l.Om X2.1 m 简化为基本线荷载为3.9 x(3.9-O.8)-l.Ox 2.1 x 2.8+1.0 x 2.1 x 0.4 53.9=7.4(A N/?)板 A传递的三角形荷载等效为均布荷载为4.88(KN/m)板 B 传来的荷载4.8KN/m小计:q 尸 6.1 25+0.238+7.4+4.88+

    注意事项

    本文(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设计——太原市某学校办公楼毕业设计.pdf)为本站会员(文***)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