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要点解析.pdf
高考诗歌鉴赏要点解析2008年4月15|1 0:1大连教育学院点击:214(一)解题方法总结近儿年高考语文试卷中诗歌鉴赏的题型由选择题过渡到简答题。对考生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也逐步加强。诗歌鉴赏题成为考生最容易失分的试题类型之一,许多考生往往感觉无从下手,在答题时抓不住要害,大多是不着边际地写一通。综观近年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所考查的不外乎三方面:作 者 借 助“什么”,运 用 哪 些“表现手法”,抒发了何种“情感”。这三个方面可以总结为“象”、“情”、“法”三个字,在这个三字秘诀里:“象”即“意象”,也就是作者寄托情感的“附着物”;“情”即作者表达的“情感”;“法”即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法”。而在解答诗歌鉴赏题时,最重要的是就是要抓住四大方面,做到一审意象,二品语言,三找表现手法,四品思想感情。试具体分析如下:1.审意象意象:古典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简单地说,所谓意象,就是作者主观感情化了的外界客观事物,作者借助这些客观事物来营造意境、抒发情感。例 如 张 籍 秋思一诗:“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风”、“家书”这两个意象就是理解整首诗的关键,“秋风”为思乡营造了氛围,“家书”则是寄托乡思的直接“工具”。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如果要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参透诗的意境,那就必须先把握意象。意象分为三个方面: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中的物象。(1)人物形象鉴赏需要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基本特征有哪些,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常见诗歌人物形象有: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忧国忧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杜甫。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王维。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韦应物。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高适、王昌龄。(2)景象鉴赏需要抓住并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表述中间-一 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手法),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3)物象鉴赏需要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运用拟人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或者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揭示蕴涵在事物中的意义。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主观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物象以及物象所包含的旨趣、物象所体现的情调、物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比如2002年高考试卷中的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要理解题目中的“折柳”的含义,关键就要理解“柳”这一意象。在课文中学过的古诗词中有类似的句子,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柳 永 雨霖铃)、“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 白 塞下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 焕 凉州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 经 采薇),还有北朝乐府 鼓角横吹曲中 的 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到,古 诗 中 的“柳”是有特殊含义的。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和“留”谐音,而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就很容易引申为“柳留惜别依依不舍”,可以联想到,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涌起一缕缕离愁。这样,诗 中“折柳”一词所寓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但是,把握诗歌意象要避免思维定势,如 菊花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一谈到菊花,就想到它的高洁气质。但本诗作者之所以喜爱菊花,是因为菊花在百花之中最后凋谢,“此花开尽更无花”,与菊花高洁的气质无关,如果对这一意象的理解出现偏差,就会导致失误。(可参见“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部分中的“诗歌鉴赏常见意象总结”)2.品语言品语言是要品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关键语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是诗歌鉴赏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理解字词句,才能准确鉴赏诗歌。因此,重点字词成为考题设置的一项内容。如唐代严维的 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这首诗写作者送别韦参军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韦参军之间的真挚情谊。对 诗 中“秋”字的理解,关系到对整首诗的把握和鉴赏。表 面 上“秋”是写时令,实际上是表达了当时作者的情绪,作者巧妙地运用拆字法,“心”上 有“秋”说 明“愁”,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千种离情、万般愁绪。如果认为“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友人的季节,那就错了。再如辛弃疾词 破 阵 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首 句“醉里挑灯看剑”写念念不忘报国;“梦回吹角连营”是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八百里”二句,生动地描写了将士们在军旗下分食烤熟的牛肉的宴饮场面,“五十弦”指合奏的各种乐器,“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军歌;“了却”二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道出了词人完成收复失地、统-祖国大业,赢得青史留名的理想;末 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词人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收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这些词句必须逐一准确把握,方能理解全篇的含义。在品味诗歌语言时,要学会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或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择其要者,有以下儿类。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 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 甫 登高)悲壮慷慨:这种风格的作品感情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 子 昂 登幽州台歌)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 渊 明 饮酒)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昨脑舟,载不动、许多愁。”(李 清 照 武陵春)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 庆 馀 闺意献张水部)清新明丽: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如:“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 邦 彦 苏幕遮)幽默讽刺:多指诗中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 碣 焚书坑)3.找表现手法所谓表现手法,也就是作者在写作中运用的写作手法。简单地说,表现手法就是作者把寄托自己情感的意象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把意象比作珍珠,表现手法则是串起珍珠的彩线。这也是高考出题者考查考生分析鉴赏能力的一个重点。例如:张 籍 在 秋思一 诗 中“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描写可谓是“寻常中见奇崛”;宋 祁 的 木兰花这首词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 个“闹”字,化静为动,巧妙拟人,境界全出;苏 轼 的 红梅通 篇 以“红梅”为描写对象,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物我一体、情景交融。古代诗歌十分讲究表现手法和技巧,因而鉴赏古代诗歌的手法和技巧就成了诗歌鉴赏的重要考查内容。一般而言,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可以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三类。(具体可参见“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部分 中 的“诗歌鉴赏常见手法总结”)抒情手法,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古讽今(用典)、借形象说理(寓道理于形象之中)等各种手法。描写手法,包 括“正面一侧面”、“实写一虚写”、“动景一静景”、“近景一远景”等不同角度。如汉乐府 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是“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细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写罗敷的服饰美;后八句是侧面描写,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望庐山瀑布前三句写眼前所见,是实写;第 四 句“疑是银河落九天”,以银河来比喻庐山瀑布,为虚写。常见的描写手法还有衬托、虚实结合、抑扬相生等。修辞手法,像比喻、用典、对比、借代、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都常见,而且比较容易理解领会。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借代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4.品思想感情诗言志,诗缘情。说白了,诗歌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抒情。无非是作者写作的意象不同,表现手法不同罢了,当然抒发的情感也各有千秋。因此,我们要求考生在鉴赏古典诗歌时要“知人论世”。有的诗人抒发的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有的则是游子思归、念家思亲之意,有的是友谊长存、知音相知之思,不一而足。高考命题人若问张籍在 秋思一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秋风”、“家书”这两个意象让人不难想起思乡之情。晏 儿 道 的 鹏鸿天一词,“杜鹃啼鸣”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梅 尧 臣 的 东溪中“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抒发了作者喜爱自然、追求恬淡闲适的情趣。感情之于诗,如血液之于人体,如水分之于花草,它是诗歌的生命。鉴赏诗歌就应当从诗歌的意象出发,仔细体味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情感。比如张 继 的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表面上写景,实际上寓情于景。“月落”、“乌啼”、“霜满天”是远处望到和听到的;“渔火”、渔民的“愁眠”、“寒山寺”、“钟声”、“客船”是近处看到和听到的。由这些景物和声音构成了一幅暮秋季节凄凉、冷落的夜景。面对这幅夜景,必然勾起诗人漂泊他乡的孤愁情怀。再比如王安石的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表面上咏物,实际上言志。王安石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宋神宗时,任为宰相,积极推行新法,但遭到守旧派的反对,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后来,被迫离职回到江宁,但仍不屈服于腐朽的压迫。这首诗是他借咏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品格的。还比如范仲淹的 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妒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是一首写实诗,江边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喜欢吃味美的妒鱼,不知道渔民是冒着风险去捕捞的,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后两句的意思作者没有明说,而 是 令“江上往来人”去看捕鱼的险景。看到一叶小舟颠簸在大风浪里,一会儿被送上浪峰,一会儿又陷入波谷的惊险场面,自然会懂得“吃鱼容易,捕鱼难”的道理。诗中反映了渔民生活的艰险和作者对渔民的同情。(二)解题失误及矫正1.答非所问审题不准【失误表现】回答扣不住提问的角度,所答非问。【失误原因】审题不准确,不能确认题干要求的回答角度。【矫正对策】细心审题,抓住题干的明示信息和潜信息,准确掌握要求作答的角度,使回答扣紧问题。【例】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 人 说“诗忌说理”,可本诗的理说得很好,试作简要分析。【误答举例】本诗道出了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启迪人们要有远大的眼光。【解析】此答案从本诗说理的内容以及对人们的启发角度回答,与“本诗的理说得很好”要求的角度不完全一致,故回答有问题。本题的角度应该是本诗说理的内容以及说理的特点。可以如此作答:本诗前两句写登楼望见的景色壮阔雄浑,后两句紧承写景,即景生意,不仅写出了诗人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将道理与景物融合得天衣无缝。2.牵强附会断章取义【失误表现】理解诗歌思想内容、情感时,作无端揣想或无根据归纳,答案牵强生硬。【失误原因】就诗中个别词句来分析,忽视诗歌整体。【矫正对策】利用题干和注释等相关材料的提示,抓住诗中抒情、议论的语句来归纳;借助诗中景物特点、诗歌意境进行合理推想。【例】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请指出幽草的寓意。【误答举例】作者用幽草、黄鹏描绘出一幅幽静的涧边图。表达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解析】此答案由于没有抓住“独怜”这一关键的抒情词语,便不能理解鸣声诱人的黄鹏对安贫守节的幽草的陪衬作用,也就不能理解幽草的寓意作者恬淡的胸襟。3.空泛不实一缺乏分析【失误表现】需要具体分析的试题,只用一些概括性的词语来表达,凹答空泛不切实际。【失误原因】对问题缺乏具体分析的意识,语言表达习惯了:使用概括性的词语,不能结合原诗展开分析。【矫正对策】用文学评论的意识来理解试题,分析落到实处。【例】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本诗生动的效果与拟人手法大有关系,请就本诗的拟人手法写-段赏析文字。【误答举例】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晚春时一派百芳争春的景象。【解析】“百芳争春”一词过于笼统,不能揭示拟人手法的妙处。可以如此作答: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无限的晚春图。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 能“知”能“斗”,彼此还有“才思”高下之分;百花吐艳争芳,似乎要将春留住;连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4.含糊不清表态不明【失误表现】对“你是否同意 关键之说的问题”,有的考生就是不表态或表态不明确,不知他到底是赞同还是不赞同,造成失分。5.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言不由衷【失误表现】结果想得非常完整,而答题言不由衷。【失误原因】受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考生在答题时,没有办法将自己所想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加以组合。【例】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出自2002年高考试卷)【误答举例】整首诗在围绕“折柳”描绘城中景色的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一份思念故园的安乐心境,折柳自然是诗眼。/一二两句中,诗人先写偌大的洛城寂静异常,三四句写从笛声中,诗人感受到一种“折柳”的感觉;这是全诗的重点,诗人由此产生了故园情。“折柳”权当作关键吧。【解析】这些句子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语病,这样的句子怎么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怎能正确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6.翻译诗句式鉴赏脱离要求【失误表现】回答只对诗句作简单的翻译,脱离题干要求。【失误原因】考生在答题时,根据自己的想象,忠实于原诗句,不管题目要求,只是以翻译诗句作为解答古诗鉴赏题的唯一方法,以应付各类型的鉴赏题。这种鉴赏的结果势必脱离题目要求。【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 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出自2003年高考试卷,以下答案示例只标年份)【误答举例】在这个夜晚中,诗人从笛声中听出了充满洛城的怀乡之情,此时此刻,谁能不像诗人一样生出浓浓的故园情呢,可 以 把“折柳”作为本诗的关键。(2002)/泉在危石上发出呜咽之声,日照在青松上给人以寒冷的感觉,所 以“咽”、“冷”是这两句的诗眼。(2003)【解析】这两句的回答,只是对诗句作简单的翻译,没有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答题,显然没有符合鉴赏题的要求。7.读后感式鉴赏借题发挥【失误表现】回答问题时只是借题目发表一些自己的感想,脱离题干要求。【失误原因】考生误把对诗歌的语言、形象、技巧进行鉴赏,对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当作读后感来写,进行阐发性的理解和发挥。【误答举例】读了李白的 春夜洛城闻笛,让人感觉心静了许多,我们就应该像诗人一样思念故乡。把“折柳”作为关键是可行的。(2 0 0 2)/“折柳”既写人又写景。反复吟诵,很有推敲之味,我佩服诗人高超的艺术手法,更欣赏诗人在幽静的月夜听着笛音和柳枝断的声音的情怀。“折柳”是关键。(2 0 0 2)/通过对这两句的分析比较,我深深地被“咽”和“冷”给吸引了,这是因为诗人能细微把握山中的美景,并将之描绘在笔端,的确精练而传神。(2 0 0 3)【解析】这三例都只是发表些感慨,并没有对题干中的“为什么”进行分析。这类答题的错误在于没有分清鉴赏的本质,鉴赏就是鉴别好坏、赏析出好坏的原因,关键要把握住诗句本身的含义,结合诗人的生活实际进行分析,或者从诗句本身的言语信息中分析出诗人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而不是置诗句于一边,大谈自己的感受,或者引申出一个观点进行阐发性的议论。8 .评定式鉴赏脱离原文【失误表现】用简略得不能再简略了的句子,像老师给考生写品德评语一样进行回答。【失误原因】考生虽然注意到了题目要求,但是缺少对原文进行分析,这样的鉴赏脱离了原文,评定式的句子没有了依据,自然是不全面的。【误答举例】“折柳”给人一种离别之感,我同意他们的观点。(2 0 0 2)/“折柳”表现了作者思乡的情怀。同意。(2 0 0 2)/我 认 为“咽”和“冷”是诗眼,因为它写出了山中美景。(2 0 0 3)/“咽”和“冷”是诗眼,因为它们是动词、形容词。(2 0 0 3)【解析】这些答案只有条条杠杠的定性分析(当然分析也并非完全正确),没有借助原诗,具体分析出原因,因而很难获得好的分数。9 .举例式鉴赏缺乏分析【失误表现】在鉴赏诗歌时,考生将诗句当作一个个例子,只用于证明自己的某些观点,缺少结合诗句本身进行分析。【失误原因】观点与例子之间只是一种水与油的关系,观点脱离诗句本身,诗句成了观点的外衣,显然违背了诗歌鉴赏的规律。【误答举例】可以作为关键。诗人用了用典的手法,以加强故园之情。如“折柳”。(2 0 0 2)/诗 歌 围 绕“折柳”抒写了笛声、洛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如“散入春风满洛城”、“何人不起故园情”,因而“折柳”是中心。(2 0 0 2)/本诗除了用“折柳”来表现故园情外,用词也极具表现力,如“暗”、“满”以表现诗人的心境。同意。(2 0 0 2)【解析】这三例就停留在“观点”加“例子”的层面上,不能体现诗句蕴涵的思想内容,实质上没有对诗句进行鉴赏。(三)常规的解题步骤答题方法可分三步:读懂题目要求、分清诗歌体裁、精心组织语言。第一步,读懂题目要求:作为考生,拿到试题以后,要认真弄清题目要求。先选择自己会做、容易下手的,把这样的题目做好,然后,再拿出时间考虑比较有难度的,此时考生不能慌乱。一般来讲,命题者设题也是遵循由易而难的原则,你有难度人家也有难度。另外会有这样的情况,第一个题目往往是下面题目的已知答案,而儿个题目又是互相联系的,答好了第一题往往也能答好下面的题目。切忌读不懂题目就下笔,这样往往会导致失分。第二步,分清诗歌体裁:掌握诗歌体裁,对诗歌鉴赏是非常有利的。如唐代的律诗往往首联和颔联为写景,颈联和尾联为抒情或议论;宋词往往考查小令,小令字数不超过5 8字,容易进入命题者视野,而宋朝诗词一般不外乎反映诗人个人情感或抗金报国的主题等等。纵观最近儿年的全国和各地的高考诗歌鉴赏题,考查唐代及之后的诗歌比较多,因此熟悉这些体裁和文体知识是很必要的。一般说来,弄清体裁就可知道这首诗是处于哪一个时代,各个不同的时代,其诗歌具有各自侧重的题材和思想内容,而诗歌又是那个时代生活的艺术反映。有时候一首诗也标有作者,但未必是我们熟悉的,我们就可以根据体裁判别朝代,进而正确地鉴赏该诗。第三步,认真组织语言:有了上述的储备以后,我们就可以按要求组织语言答题。选入高考试题的古代诗歌,一般来说抒情兼议论的比较多。那么答题时,我们可以像写一篇文章一样。可以先找出论点、论据,然后用合适的论证方法加以证明。如上举2002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可首先回答出“折柳”的寓意,然后说明自己的观点,最后找论据证明。古代长安满桥一带,汉人送客到此时都折柳赠别,以示留(“柳 乃 留 也)客,结合本诗诗句最后两句,可知本诗用“折柳”表示惜别怀远之意。再如上举2003年试题,我们也是先根据要求找出诗眼“咽”和“冷”,然后找出论据。因为这首诗描写的是深山古寺环境景色:古木、云峰、人烟罕至的山径,被危石阻遏的幽咽的泉声,照在密林上的凄冷日色,空寂曲折的潭岸特别寂寥,给人远离尘世之感。这些论据,我们可以理出三个要点:一是描绘出山中寂寥的景色,这就是作者营造的意境;二 是“咽”和“冷”两字运用拟人和通感的手法,使该诗形象生动;三是它们是冷色彩的词,与作者的寂寥的心境较吻合。结合上述分析,可以论证出“咽”和“冷”就是诗眼。(四)解题要领小结1.知人论世,知世论诗知人论世,知世论诗的方法,古人很早就讲过,即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和生平遭遇,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时代氛围和社会风俗)和创作目的,从而设身处地的揣摩诗人的心境,理解其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这样才能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最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鉴赏试题,都是一些大家的不太出名的作品。因此,知人论世、知世论诗就显得格外重要。如2005年北京卷选的是陆游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2005年浙江卷选的是杨万里 暮热游荷池上、杜 牧 齐安郡中偶题,2005年湖北卷选的是元代马致远的杂剧 汉宫秋第三折,2006年高考全国I卷选取的是黄庭坚的 题竹石牧牛(并引)。陆游、杨万里、杜牧、黄庭坚都是当时的大家,对他们的生平事迹、诗歌流派和诗作风格,我们应该把握得十分清楚。“知人论世,知世论诗”就显得尤其重要,真正的理解诗人情感,才 能 真“解其中味”。由此推想,不了解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豪气,就难以理解其“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逍遥;不了解杜甫的大济苍生的理想和安史之乱的战火惨烈,就难以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不了解文天祥的抗元历程,就难以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决心正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时代气息的共同作用,造就了一批风格各异的诗人。所以要理解诗作,就不能离开对诗人的品读,对历史的了解。2.品味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意境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它是意和象的复合体,作者的主观心意和客观物象凝聚的表现;意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就是意境,意境是作者精神和外在物质的统一,它是由情和景这两个因素组成的。只有通过意象的象征意义、意境的指向意义,才能深入的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与意图。如温庭筠 商山早行中的颈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由鸡声、茅店、月、人、板桥、霜六种意象构成了一幅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商旅图,仅两句十字,倾注了作者对商旅的同情心。有些物象和特定的情意构成了固定的搭配,这些值得我们注意把握。如明月就与思乡、思人相联系;松、菊、梅、竹与性格高洁相联系;折柳与古代的送行相联系。学生通过这些直接或间接的想象,完全可以领略诗的意境,可以在有限的篇幅里领略到无限宽广的艺术内容。3.深刻体味诗眼,正确解读诗歌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句诗一方面表明古人写作构思之辛苦,另一方面也表明古人写诗词很讲究炼字。因为一个字或一 句 诗“炼”得好,使得全句、全诗游龙飞动、生气盎然的,就 是“诗眼”。诗眼可以是一个简练传神的字,也可以体现诗作主旨的精彩字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时,若能从诗眼人手,可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句像一幅巨大的风景画,形象地描述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直”字展现了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衬托在万里戈壁的背景上,则给人以茫茫之感。二字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为一体,面目壮观,别的字确实难以替代,这 直 和 圆 正是该诗的诗眼。杜 甫 蜀相的 颔 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中的“自”和“空”就是该句的诗眼。而 杜 甫 旅夜书怀“危橘独夜舟”一句中 的“独”也是诗眼。值得注意的是:诗歌中的一些形容词、副词和动词往往就是诗眼。找到诗眼,有助于正确把握诗歌意境。4.把握诗词特色,突破赏析重点从高考命题的角度看,试题选取的古代诗歌更多是写景、咏物、咏史的作品,我们在把握诗歌之前,还要掌握一些诗歌分类的知识。诗歌按照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按语言字数,可分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诗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边塞诗、咏怀诗等;还可分为律诗和绝句。古代律诗中的四联,古人归纳为起、承、转、阖。许多古代诗歌从层次上分,往往可以分为两层,一层写景,一层抒情或议论(即卒章显志的写法)。【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全国卷I)题竹石牧牛(并引)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小峥噪,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椀,御此老毂解。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这首诗可分为儿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参考答案】这首诗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竹、石、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解析】这是一首题画诗,作于元;占三年(1088)。诗人以游戏的笔调把画中景物写得活灵活现,并且发挥想象,写画中之物儿乎全要动起来了。这样的写法,既再现了画面的生动,诗人对画作的赞赏喜爱之情也溢于言表。前四句高度概括画面的内容:石、竹、牧 童、牛。“峥噪”、“绿”、“毂解”等形容词用以代指事物,诙谐有趣。后四句寄理于形象之中,涉笔成趣,余味隽永。5.巧用赏析术语,做出基本解答有了以上四步作为基础,我们就可以从容沉静地顺利回答命题者设计的各种问题了。命题者从什么角度来问,那么就从什么角度来回答。最近儿年的鉴赏题,无外乎就是从内容和手法两个角度来设问。因此,在回答这些问题是最好用简洁的语言即术语来作答,答出关键点来。高考阅卷,是按关键点给分的,只要有关键词语、关键点,就可以获得分数。所以常用的诗歌鉴赏术语,我们必须要熟练掌握。(参 见“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部 分 的“诗歌鉴赏常用术语总结”)【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11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 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参考答案】(1)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 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