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向20 文章内容概述-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卷地区)(解析版).docx
-
资源ID:88066600
资源大小:113.26K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考向20 文章内容概述-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卷地区)(解析版).docx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考向20文章内容概述1. (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界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 大也。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日:“美哉乎河山之固也,此魏国之宝也。'吴起对日:“在德不在 险。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义不修,而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而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 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汤放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船中之人尽敌国也。”武侯日:"善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日:“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日:“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鸟;憎其人者,恶其余 胥。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王日:"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日:”为之奈何?“邵公对日:“有罪 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日:“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日:”为之奈何?“周公日使各居其宅田 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日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景公游 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日:“令吏养之。'晏子日:“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 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日:“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 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景公日:“诺。”于是老弱有养,稣寡有室。晋平公春筑台,叔向日:“不可。古者圣王贵德而务施,缓刑辟而趋民时。今春筑台,是夺民时也。岂 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平公日:"善。”乃罢台役。(节选自说苑贵德)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武侯乘船顺河而下,对吴起说,险固的河山是魏国之玉。吴起以三苗氏、夏桀虽有河山之固却因不修 德而亡为例,指出德政才是国之宝。B.太公建议把殷商的土众全部杀掉,一个也不要剩。邵公则建议有罪的诛杀,无罪的人让他们活下去。武 王不同意太公和邵公的建议。C.景公在寿宫游玩,看到老人背着柴并面有饥色,就下令让官吏供养老人。晏子则指出,喜爱有才德的人, 同情没能力的人,是守国的根本。D.叔向反对晋平公在春天筑台,认为那样做会耽误农时,如果只顾自己安身立命,就不会被后世称为人君。平公于是停止了筑台的劳役。【答案】D【解析】D. “如果只顾自己安身立命,就不会被后世称为人君“错误,曲解文意,文中“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 君于后世哉”意思是“怎么能靠这些来安身存命,而被后代尊称为国君呢”,这是说不能靠建造游观之台这些 方式来安身存命。故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 “克",打败;“召",召见;“奈何”,把怎么办。(2) “请求”,请求找来:“鳏寡”,丧妻丧夫;“论”,评定;“供秩”,供给生活物品,可意译为“安置'':"焉", 代词,他们。参考译文:圣人对待天下百姓就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饥饿就给他食物吃,寒冷就给他衣服穿,抚养他们,培育 他们,唯恐他们不能发展壮大。魏武侯乘船顺黄河而下,在中游的时候回头对吴起说:“多么美丽而险要的山河啊,这是魏国的无价 之宝呀!”吴起回答:“(一国之宝)在于国君的德政而不在于山河的险要。当初的三苗氏,左面有洞庭 湖,右面有彭蠡湖;但由于他不讲仁义道德,被夏禹消灭了。夏桀所居住的地方,左边是黄河、济水,右 边是泰华山,伊阙山在南边,羊肠阪在北边;由于他治国不施仁政,被商汤放逐了。由此可见,(国宝)在 于德政而不在于地势险要。如果君王不施德政,恐怕船上这些人也要成为您的敌人啊。”魏武侯说:“你 说得对。''武王打败了商,召见姜太公,问他:“该拿那些商朝的土人和百姓怎么办?''太公回答:“我听 说喜欢那个人,同时会喜爱他房上的乌鸦;憎恨那个人,会连他所住地方的墙壁都厌恶。把他们全部杀掉, 不留活的,怎么样?”武王说:“不行。”太公出去后,邵公进见,武王问:“你看怎么办? "邵公回答说: “把有罪的杀掉,无罪的让他活着,怎么样?''武王说:“不行。”邵公出去后,周公进见。武王问:“你 看该怎么办?“周公说:“让他们各自居住在自己的家里,耕种自己的田地,不要因为旧朝新臣而有所改变,(只)亲近仁爱的人。百姓有了过错,责任在我一个人身上。”武王说:“平定天下的胸怀多么宽广啊! 凡是尊重土人君子的人,是因为他们仁爱而有德行啊! ”齐景公在寿宫游玩,看见一个老年人背着柴,面 有饥色。齐景公就很同情他,感慨地说:“让当地的官员养活他。”晏子说:“我听人说,喜好贤良的人, 怜悯不幸的人,这是守住国家的根本啊。现在君主怜惜老者,那么您的恩泽没有达不到的了,这是治理国 家的根本。”齐景公笑了,脸上也有了喜悦的神色。晏子说:“圣贤的君王遇到贤良就喜好贤良,遇到不 幸就怜悯不幸。现在我请求找来老弱而没有人养活、丧妻丧夫却没有房屋的人,评定之后安置他们。”齐景公说:“很好! ”于是,老弱的人有人养活,丧妻丧夫的人也有了居住的屋子。晋平公想在春天建造游观之台,叔向进言说:“不可以。古代圣明的君王崇尚道德,乐善好施,宽缓 刑律,抓紧农时:在春天建造游观之台,这是耽误百姓的农时啊。怎么能靠这些来安身存命,而被后代尊 称为国君呢!”晋平公说:“好!”于是放弃了建造游观之台的工程。2. (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日:“吾欲伐齐,齐、楚方欢, 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日:”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日:“今齐王之罪其于敝 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 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日:“不 毂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楚王日:“不毂不须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 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日:“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 王日:“何也?”对日:”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 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日:“吾事善矣! 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 秦。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日:“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 轸日:“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王不听,遂举兵 伐秦。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陵。故楚之土壤土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又担心楚国作梗,因为齐国曾经帮过楚国,齐楚关系密切。秦惠王希望张仪考虑 如何应对,张仪答应尝试出使楚国。B.张仪见到楚王,提出楚国如果能与齐国断交,秦王就会下令献上商于之地六百里,又可以削弱齐国,还 能得到秦国的恩惠,这是一举三得的事情C.楚国群臣祝贺将得商于之地六百里,陈轸不以为然,认为秦看重楚是因为楚有齐为后援,若先绝齐后索 地,一定受骗,齐秦两国都将攻打楚国。D.张仪返回,秦王随即派人与齐联合,拒不给楚国六百里地,楚王大怒,起兵伐秦,秦齐合力大败楚兵。 楚国失败是因为没有听从陈轸而误信张仪。【答案】B【解析】B.“还能得到秦国的恩惠”说法错误。原文中“西德于秦”的意思是“对秦国施有恩惠”,而不是”得到秦国的恩惠”。故选B。参考译文:齐国帮助楚国进攻秦国,攻下了(秦地)曲沃。后来秦想要进攻齐国,由于齐、楚友好,秦惠王为此 忧虑,对张仪说:“我想要发兵攻齐,无奈齐、楚两国关系正密切,请你为我考虑一下,怎么办呢? ”张 仪说:“请大王为我准备车马和金钱,让我试试看。”于是张仪去南方楚国见到楚怀王,说:“现在对秦 王来说齐王的罪恶是最严重的,秦国准备征讨齐国,然而楚国跟齐国交好。如果大王能关起国门跟齐断绝 交邦,让我劝说秦王献上商于的土地,方圆六百里。如果这样,楚国就在北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又在西 面对秦国施有恩惠,且获得了商于六百里土地,这就是一举三得的上策。”楚怀王非常高兴,在朝堂上宣 布说:“我已经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听见这话的群臣都向怀王道贺,陈轸最后晋见,唯独不向怀王道 贺。怀王说:“我不派遣一个士兵,不伤亡一名将士,就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我自认为这是非常明智的, 朝中百官都向我道贺,只有你一个人不道贺,这是为什么?”陈轸回答说:“我认为大王不但得不到商于 六百里土地,反而一定会招来祸患。”怀王问:“为什么?”陈轸回答说:“秦王之所以重视大王的原因, 是因为有齐国这样一个强大盟邦。如今还没有得到秦国的割地却先和齐国断绝邦交,是让楚国陷于孤立状 态啊,秦国又怎会重视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呢?何况楚国如果先跟齐国断交,然后再向秦要求割让土地, 那么必然遭到张仪欺骗。结果是西面惹出秦国的祸患,北面切断了齐国的后援,这样秦齐两国的兵都一定 会进攻楚国。"楚王不听从,说:“我的计划已经妥当了,你就闭口不要多说,就等待看我(得到割地) 吧。”怀王派使者跟齐国断绝邦交。张仪回到秦国之后,秦王就派使者前往齐国,秦齐的盟约暗中缔结成 功。楚国派遣一名将军去秦国接收土地。张仪在证实楚齐确实断交以后,才出来接见楚国的索土使臣说:“从这里到那里,纵横总共是六里土地。"楚国使节回国报告楚怀王,怀王大怒,准备发兵去攻打秦国。 陈轸说:“攻打秦国,不是一个好办法。大王不如趁此机会将一个大都市送给秦国,跟秦连兵伐齐,这样 可以把损失在秦国手里的再从齐国补偿回来。楚怀王没有采纳,于是发兵北去攻打秦国。秦、齐两国合兵, 楚军在杜陵惨败。可见,楚国的土地并非不大,人民也并非软弱,之所以会几乎亡国,是怀王没有采纳陈 轸的忠告,而过于听信张仪的缘故。3. (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 法应流上怒日:“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日:“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 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日:“卿 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郁令裴仁轨私役门夫,上怒, 欲斩之。殿中侍御史长安李乾祐谏日:“法者,陛下所与天下共也,非陛下所独有也。今仁轨坐轻罪而抵极刑,臣恐人无所措手足。”上悦,兔仁轨死,以乾祐为侍御史。上谓侍臣日:“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 覆奏,盖欲思之详熟故也。而有司须臾之间,三覆已讫。又,古刑人,君为之彻乐减膳。朕庭无常设之乐, 然常为之不啖酒肉,又,百司断狱,唯据律文,虽情在可矜,而不敢违法,其间岂能尽无冤乎? “ 丁亥, 制:”决死囚者,二日中五覆奏,下诸州者三覆奏。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皆 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由是全活甚众。其五覆奏者以决前一二日,至决日又 三覆奏。唯犯恶逆者一覆奏而已。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日:“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土澄捕之,少涉 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 民。竟不敢执奏,尽杀之。”上日:“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 之! ”(节选自通鉴经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戴胄认为法律是国家用以取信于天下的条例,若皇上敕令与法冲突,应以法为准绳,唐太宗听从了戴胄 的意见,并高度评价他的看法。B.裴仁轨因私事使唤门夫,唐太宗要处死他,李乾祐说法律为皇帝与天下共有,不可轻罪重判;太宗免去 仁轨死罪,以乾祐为侍御史。C.唐太宗认为死刑关乎人命,如果机械执行法条难免会出现冤案,于是加强死刑覆奏,让判决更为审慎, 这一举措使许多人得以活命。D.魏征说,隋炀帝滥杀无辜,张元济不敢谏净: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 此告诫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训。【答案】D【解析】D.“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错误。根据原文“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 可知,隋朝灭亡是因为皇帝无道和大臣不尽忠两个原因造成的,而不仅仅是大臣的原因。故选D。参考译文:戴胄为人忠诚清廉、公平正直,提拔为大理寺少卿。皇上因为候选人大都对自己的做官资历造假,下 令他们自首,不自首的人判处死刑。没过多久,有伪造做官资历的人被发现了,圣上想杀他。戴胄上奏说:“按照法律应当流放。"皇上愤怒地说:“你想遵守法律而让我说话不算话吗? ”戴胄回答说:“下令的 人只是因为一时的喜怒,而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公布大信用的。陛下因为愤怒候选人的作假,所以想要 杀他,然而既然已经知道不可以这样,交由法律处理,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保存大的信用。”皇上说:“你能够执行法律,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戴胄经常就像这次一样宁肯使李世民发怒也要秉公执法,说出 来的话语像不断涌出的泉水一样,而唐太宗全部都听从了他的建议,天下再也没有冤枉的案情了。郁令裴 仁轨私下使唤看门的人,皇上很愤怒,想要斩杀他。殿中侍御史长安李乾祐劝谏道:“法律,是陛下和天 下人共同遵守的,不是陛下独有的。如今仁就犯了轻罪却遭受极刑,臣担心其他人因此而慌乱,不知如何 是好。”皇上听了很开心,兔了仁凯的死罪,让乾祐拒任侍御史一职。皇上对近侍大臣说:“我认为死刑 极为重大,所以下令三次回奏,是打算深思熟虑的缘故。可是负责的官吏在片刻之间就完成三次回奏。另 外,古代处决犯人,君主为此撤掉音乐演奏,减少膳食。我的宫庭里没有常设的音乐,然后常常为此而不 吃酒肉,再者,百官断案,只依据法律条文,即使情理上有值得同情的,也不敢违法,这当中怎能完全没 有冤枉的呢? " (贞观五年十二月)丁亥日,皇上下诏:“判决死刑犯,二天之内要五次回奏,在外地诸 州的要三次覆奏。行刑的日子,主管膳食的不许上酒肉,内教坊和太常寺不许奏乐。(这些规定)都由门下 省督察,依据法律应当处死而情理上又值得同情的,记下情况上报朝廷。”因此而保全性命的(死囚)很多。 五次回奏,是指处决前一二天(两次回奏),到处决当天还要三次回奏。只有犯恶逆罪(恶逆是十恶之一) 的,只要一次回奏就行了。太宗曾跟近侍大臣讨论诉讼案件,魏征说:“隋炀帝时曾发生盗窃案,隋炀帝 命令於士澄逮捕窃贼,稍微奉连是非难断的,全都拷打审讯迫使服罪,总共二千多人,隋炀帝下令全部处 斩。大理寺丞张元济奇怪窃贼如此之多,试着查究他们的罪状,(得知)其中五人曾是盗贼,其余都是平民 百姓:(可是)(张元济)最终没敢坚持(公道)奏报(真相),把所有人都杀掉了。”皇上说:“这岂只是 隋炀帝无道,那些大臣也没有尽忠。君臣全都这样,怎么能够不灭亡!你们应该以此为鉴戒!”4. (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间州人请幸成都 帝以问寇准,准日:“不知谁为陛下画此二策? ”帝曰:“卿姑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准日:“臣欲 得献策之人,斩以衅鼓,然后北伐耳!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敌当自遁;不然,出奇以挠其 谋,坚守以老其师,劳佚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所在人心崩溃,敌乘胜深入,天 下可复保耶? ”帝意乃决,因问准日:“今虏骑驰突,而天雄军实为重镇,万一陷没,则河朔皆虏境也。 孰为可守? ”准以王钦若荐,且曰:“宜速召面谕,授敕俾行。”钦若至,未及有言,准遽曰:“主上亲 征,非臣子辞难之日,参政为国柄臣,当体此意。”钦若惊惧不敢辞。闰月乙亥,以参知政事王钦若判天 雄军兼都部署。契丹主隆绪同其母萧氏遣其统军顺国王萧挞览攻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之,斩偏 将,获其辎重。又攻北平碧及保州,复为州碧兵所败。挞览与契丹主及其母合众攻定州,宋兵拒于唐河, 击其游骑。契丹遂驻兵阳城淀,号二十万,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是时,故将王继 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帝曰:“朕岂欲穷兵,惟思息战。如许通和,即当遣使。” 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日:“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 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成约而还。(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契丹军队南侵宋朝,面对强致,寇准坚决反对退避内地,提出应当严惩主张避战的大臣,并力促皇上御 驾亲征。B.寇准举荐主张避战的王钦若镇守天雄军,并告诫钦若:皇上决定亲征,臣子不可辜负圣意。钦若惊惧不 敢推辞。C.契丹军队屡次侵犯宋朝,先攻威虏、顺安军,又攻北平碧及保州,而后又合兵攻定州,均遭到宋军迎头 痛击。D.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并派曹利用到契丹军中谈判,最终与契丹达 成盟约。【答案】D【解析】D.”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错误。原文“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 李兴议和“可见,并非宋朝皇帝主动议和,而是契丹主动议和。故选D。参考译文:九月,契丹大举入侵,当时因为契丹敌寇深入中原,朝廷内外都震惊骇怕,召集群臣询问应对策喀。 王钦若是临江人,请求皇帝驾临金陵暂避。陈尧叟是闹中人,请求皇帝驾临成都暂避。皇帝用这件事去询 问寇准,寇准说:“不知道是谁替陛下筹划这两种策略? ”皇帝说:“你姑且判断这两个方法是否能行, 不要询问是谁出的计策。”寇准说:“我想要找到这个献策之人,斩杀他们,用他们的血涂鼓行祭,然后 北伐中原罢了!陛下英明神武,将军大臣团结协作,如果陛下御驾亲征,敌人应当自己逃跑:不这样的话, 用奇计来阻挠他们的阴谋,坚守城池来使他们军队疲敝,彼劳我逸,我方自然得到胜算。为什么要抛弃宗 庙社稷,想要驾临楚地、蜀地?如果朝廷所在人心崩溃,敌人乘胜深入腹地,天下还可以再保住吗? ”皇 帝的心意就此决定,于是问寇准说:“如今敌人骑兵奔驰突袭,而天雄军是我朝重镇,万一陷落,那么河 朔之地就都会成为敌人的地盘。谁能够来守卫天雄军呢? ”寇准就把王钦若推荐给皇帝,并且说:“应该 赶快召见他当面晓喻,授予他收令,让他立即行动。”王钦若到了宫中,还没来得及说话,寇准就突然说: “主上亲征,不是臣子以困难而推辞之时,您是国家的重臣,应该能体会这个道理。”王钦若又惊又怕不敢推辞。闰月乙亥日,凭借参知政事的身份,王钦若做天雄军判官,兼任都部署。契丹国主隆绪和他的母亲萧氏派遣他们统领军队的顺国王萧挞览攻打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都打败了他们,斩杀了偏将,获 取了他们的粮草辎重。又进攻北平省和保州,再次被州碧兵打败。萧挞览与契丹国主以及他的母亲联合攻 打定州,宋兵在唐河抵抗,攻打他们的游骑兵。契丹于是在阳城淀驻军,号称二十万,常常放纵游骑剽掠 抢夺,稍有不利就退去,徘徊犹疑没有斗志。这时,以前的将领王继忠向契丹说与宋朝和好的好处,契丹 认为他说的对,派遣李兴议和。皇帝说:“我哪里想要穷兵赚武呢,只想要停止战争。如果你们答应通和, 立即就派遣使者。”冬季十月,派曾利用拜访契丹军。十二月庚辰日,契丹派遣韩杞拿着议和文书和曹利 用一起前来,请求合盟。曹利用说契丹想要得到关南的土地。皇帝说:“他们所说的归还土地的事极其没 有道理,如果一定要求得到此地,我应当与他们决战!如果想要获得钱财,汉朝也曾拿玉帛赐给单于,有 此旧例,应该答应他们。”契丹依然觊觎关南土地,派遣他们的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拿着议和书再次来商 议。皇帝不允许而离开。曹利用最终以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结成盟约而回。5. (2020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佑二年,试礼部,主司欧 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日:“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洵卒,赠光禄丞。既除 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 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日:“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 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日:“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元祐元年,轼以 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土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 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 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 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桌常平米,多作但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日: “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 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 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 鲜矣。(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 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 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D.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 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答案】C【解析】C项,“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错,原文是“明年春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 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可见“同时”表述错误,“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应当 是第二年春天的事。故选C。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苏轼十岁时,母亲程氏亲自教授苏轼读书。听到古今 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见到苏轼的文 章很惊喜,参加殿试考中了乙科,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说:“我要避开他,好让 他出人头地。”苏洵去世后,朝廷追赠他为光禄丞。苏轼服丧期满,回到朝廷,任命他为判官告院,王安 石创立施行新法,苏轼上书评论新法的弊病。新的政令一天天下达,苏轼在杭州任上总是利用新法中对百 姓有利的内容造福百姓,百姓们因此生活安定。调任密州。司农下令实施新法,不按时施行的人按违反国 家制度判罪。苏轼对提举官说:“违反制度的判罚,如果是出自朝廷,谁敢不听从?如今命令出自司农, 这是擅自制定律法。”提举官害怕地说:“请您先不要追究这件事。”不久,朝廷知道这个法令危害百姓 利益,于是下令废除了它。元祐元年,轼以七品官身份入朝在延和殿侍奉皇帝,就赐给他银印红绶,升迂 为中书舍人。元祐三年,暂代知礼部贡举。正逢大雪严寒,土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地不能说话。苏轼放 宽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土人,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诬 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元佑四年,因积累了一些议论政事的话,被当权的人所恨。苏轼 怕不被他们所容忍,请求调到外地,任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州。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 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兔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赐予剃度僧人的滕文,用以换取米来救济饥饿的 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 多。苏轼说:“杭州是水陆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别处常要多些。”于是收集多余的钱二千缗,又 拿出自己囊中黄金五十两,建造治病场所,渐渐积贮钱粮来防备疫病。徽宗即位,又经历三次大赦,于是 提举玉局观,恢复朝奉郎的官职。苏轼从元祐以来,从未因每年考核政绩请求升迁。所以官职就停留在这里。建中靖国元年,在常州去世。苏轼师从父亲苏洵学习写文章,从来得之于天资。(苏轼)曾经自己说: “写文章如同行云流水,本来就没有一定的格式,仅是常要在该说的地方就说,该停的地方就停。”即使 是嬉笑怒骂的话,都可以写成文章诵读。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有文章以来,也属 少有。6. (2020 新高考I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 宪尝语人日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 瑞名为敛威去久之,陆光祖为文选,擢瑞户部主事。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 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日:“趣执之,无使得遁!” 宦官黄锦在侧日:”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 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遂逮瑞下诏狱,究 主使者。帝初崩,外庭多未知。提牢主事闻状,以瑞且见用,设酒馔款之。瑞自疑当赴西市,恣饮啖,不 顾。主事因附耳语:“宫车适晏驾,先生今即出大用矣。”即大恸,陨绝于地。既释,复故官。帝屡欲召 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情,瑞以身矫之。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 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搪,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 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瑞无子。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嬴,有寒士所不堪者。 因泣下,醵金为敛。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 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故所至力行清丈,颁一条鞭法。意主于利民,而行事不能无偏云。(节选自明史海瑞传)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瑞生活俭朴,时时关心国事。他担任淳安知县时,布衣粗食,老仆种菜;任职户部时,见皇上深居西 苑,不亲理朝政,又独自上奏劝谏。B.海瑞劝谏皇上,不惧以死报国。皇上得疏大怒,命令火速捉拿,不要让他逃遁,但得知海瑞待罪于朝不 会逃跑后,又细读疏文,并感动叹息。C.海瑞严厉执法,受到小人诋毁。他任南京右都御史时,因要求严明,部下怨恨,部属房寰惧遭揭发,又 受怂恿,上疏诋毁,致使海瑞被迫退休。D.海瑞为人刚直,身后穷困窘迫。他生平以刚为主,虽然一心为民,但行事却有偏颇;他一生清廉自律, 家境贫寒,死后竟至靠人凑钱殓葬。【答案】C【解析】C项,“致使海瑞被迫退休”说法错误,原文为“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皇上劝慰他,不让他辞官, 并未“被迫退休”。故选C。参考译文: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乡试中举。(海瑞)代理南平县教谕,升任淳安县知县,在任上穿布衣,吃粗 米,让家中老仆种菜自给。总督胡宗宪曾经告诉别人说:“昨天我听说海县令为母亲祝寿,只买了二斤肉。” 都御史(官取名)鄢懋卿从淳安县经过,海端对他们的招待都很简陋,说淳安县地方太小容不下车马。那 懋卿非常愤恨。但是一直都听说过海瑞的名声,只好收敛威风离开了。过了一段时间,陆光祖任吏部文选 清吏司郎中,他提拔海瑞为户部主事。当时世宗在住时日已久,不再上朝听政,深居皇宫西苑,专心一意 斋戒祀神。总督巡抚大臣争相进献各种祥璃征兆,礼部官员往往就此上表祝贺,唯独海端一人上疏。世宗 皇帝看了奏章大怒,把它扔到地下,回头对身边的宦官说:“赶紧把他抓起来,别让他跑了。“宦官黄锦 在一旁说:“此人一向有痴名。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皇上难免一死,就买了一口棺材,诀别妻子 儿女,在朝廷待罪,家中僮仆也都是打发走了没有留一个,这表明他并不打算逃走。"世宗皇帝沉默不语。 过了一会儿,皇帝又拿出奏章来看,(就这样)一天之中看了两三次,被感动而叹息,将它留在宫中数月。 于是命令逮捕海瑞,关进诏狱,追究主使他上疏的人。世宗刚去世时,外界多不知道。而监狱主事听到消 息,估计海瑞将会受到任用,因此办了酒菜款待海瑞。海篇怀疑以为要赴西市刑场斩首,于是就恣意饮食, 没有顾及其它。提牢主事这时贴着海瑞耳语:“皇上适才已经驾崩,您马上就要出狱,受到重用了。”海 瑞随即十分哀恸,晕倒在地。海瑞获释后,恢复了原来的官职。神宗数次想召用海瑞,但被执政的大臣暗 地里阻止了,只当了南京右都御史。众多官吏一向偷安怠情,海瑞以自己的行动加以纠正。有御史偶尔演 戏奏乐,海瑞将要遵照太祖法规对他杖责。官员们惶恐不安,多对此叫苦不迭。提学御史房寰,担心被检 举揭露,想先下手发难,给事中钟宇淳又从中怂恿,房寰便二次上疏诬蔑海端。海瑞也屡次上疏要求告老 回家,皇上劝慰他,不让他辞官。万历十五年,海瑞死于南京任上。海瑞没有儿子。去世之时,佥都御史 王用汉前来探视,见他房中只有葛布做的帐子和空箱笼,过着一般寒土都不能忍受的生活。因而感动得流 了泪,出面凑钱作为敛棺之用。市民停业悼念。灵柩经过江面,民众穿戴白衣帽两岸送行,洒酒祭奠而哭 的人百里不绝。海璃平生治学,以刚为主,因此自号为刚峰,天下人称他为刚峰先生。所以所到之处均致 力于清丈土地,颁行一条鞭法。他的思想主要在于利民,而行事很难避免会出现一些偏差。I方法技巧I1 .认真读懂选项,重点明确选项表述的侧重点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2 .锁定区位,在文中招待选项对应的句子或语段,注意准确、全面,不要遗漏。3 .比较细微差别,重点注意时间、地点、事件的错位等内容方面的错误,强加因果、以偏概全、主客 倒置等逻辑方面的错误,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答非所问等表述重点偏移等表述侧重点的错误。,易错点易错点【01】找不到答题区位。不能很好的对应选项和文中的文句,造成信息遗漏。易错点02对读选项和原文不细。注意从时间、地点、事件、语意表答轻重和侧重点不同对读原文和选项。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是时,上既躬修玄默,而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 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吏安其官,民乐其业,蓄积岁增,户口浸息。六月,诏日:“农,天下之本,务 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无以异也,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 ”九月, 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太子家令晁错对策高等,擢为中大夫。错为人 峭直刻深,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日“智囊”。错又上言宜削诸侯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上 虽不尽听,然奇其材。诏日:“间者数年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 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余,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无乃百姓之从事 于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食焉者众与?细大之义,吾未得其中,其与丞相、列侯、吏 二千石、博士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错言于上日:“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 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蓄 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减汤、禹,加以无天灾数年之水旱,而蓄积未及者,何也? 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 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 肤寒不得衣,虽慈父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 以实仓原,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民者,在上所以牧之:民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夫珠、 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 海内而无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 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 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 为赏罚。”帝从之。(节选自资治通鉴第十五卷)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文帝认同无为政治思想,与民休养生息,使得西汉初期社会呈现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生息的好局面。 B.汉文帝重视农业生产根本大业,他认为农民辛勤劳作还要缴租税,就和商贩没有区别了,提议免除租税。 C.汉文帝治国善于反思自己,当他了解百姓严重缺乏粮食,就反思出现这些失误的根源是自己愚蠢。D.汉文帝明于用人纳言,对晁错的进言他并没有照单全收,对于自己的困惑他敢于交给朝廷要员广泛议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C.“就反思出现这些失误的根源是自己愚蠢”错误。“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思是:朕愚蠢而不聪明,不知道 出现这些灾害的祸根是什么。故“根源是自己愚蠢”的说法错误。故选C。参考译文:这一时期,文帝自身谦逊自守,而将相大臣都是老功臣,少文采而多质朴。君臣以导致秦灭亡的弊政 为鉴诫,论议国政讲究以宽厚为本,耻于议论别人的过失,这种风气影响到全国,改变了那种互相检举、 攻讦的风俗。官吏安于自己的官位,百姓乐于自己的生业,府库储蓄每年都有增加,人口繁衍。六月,文 帝下诏书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没有什么事情比农业更为重要。现在那些辛苦勤劳的农民,还要慢 纳租税,这样做,使从事农耕本业和从事工商末业的人没有区别,说明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不完备, 应当免除农田的租税。”九月,下诏令各位侯王公卿郡守推举贤良能直言极谏的人,皇上亲自问策,采纳 其真知灼见。太子家令晁错对策得到高等,升任中大夫。晁错为人刚直而又严峻苛刻,因辩才而得到太子 的宠信,太子家里称他为“智囊”。晁错又上书文帝,谈论应该削减诸侯王的实力以及应该改的法令,上 书共计三十篇。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用他的意见,却对他的才能另眼相看。文帝下诏说:“近来连续几年歉收,又有旱涝和疾病的灾害,朕十分担忧。朕愚蠢而不聪明,不知道出现这些灾害的祸根是什么。估计 土地没有比以前减少,而统计百姓的人口也没有比以前增加,按平均每人占有的耕地来计算,现在比古代 还要多,但百姓的粮食却严重缺乏,造成这种失误的根源在哪里?莫非是由于百姓之中从事工商末业而损 害农耕本业的人多,造酒大量耗费了粮食,六畜吃得太多了吗?这些大大小小的原因,我不知道哪个是最 主要的,可以由丞相、列侯、二千石官员、博士共同议论这个问题,有能够帮助百姓的意见,可按照各自 的思路,去做深远的探讨,无所隐瞒地全都告诉我!”晁错向皇上进言说:“在圣明的君王统治下,百姓 不挨饿受冻,这并非是因为君王能亲自种根食给他们吃,织布匹给他们穿,而是由于他能给人民开辟财源。 所以尽管唐尧、夏禹之时有过九年的水灾,商汤之时有过七年的旱灾,但国内没有因饥饿而死的人,这是 因为贮藏积蓄的东西多,事先早已作好了准备。现在全国统一,土地之大,人口之多,不亚于汤、禹之时, 又没有连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