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资源ID:88068658       资源大小:43.5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4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介绍,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及其思想。(二)探寻作者的归隐的心路历程,深度解读作者“皈依自然”的深婉情思。二、教学重点:探寻作者归隐的心路历程。三、难点:解读作者“皈依自然”的深婉情思。四、教材学情分析:归去来兮辞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第一课,因初高中已学过不少陶渊明的诗文,对陶渊明的身世背景和思想有了初步了解,此课相当于一堂综合课,深入探究陶渊明“皈依自然”的深婉情思。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600多年前,有位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社会,那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有尊严的社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个地方是桃花源,这位诗人是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位诗人,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当现实的黑暗把他那“大济苍生”的壮志击得粉碎,他毅然选择了归隐的道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归隐宣言书归去来兮辞(并序)。(二) 活动一:知背景,晓思想(1)论世·时代背景。(出示课件)陶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为州祭酒,到义熙元年作彭泽令,十三年中,他曾经几次出仕,几次归隐。渊明有过政治抱负,但是当时的政治社会已极为黑暗。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军阀桓玄篡晋,自称楚帝。元兴三年,另一个军阀刘裕起兵讨桓,打进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至义熙元年,刘裕完全操纵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这时距桓玄篡晋,不过十五年。伴随着这些篡夺而来的,是数不清的屠杀异己和不义战争。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洽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晋宋易代 篡乱杀伐。(2)知人·陶渊明思想。“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饮酒十六) 经世致用的儒家思想。“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 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的道家思想。“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其四) 四大皆空的佛家思想。通过以上资料,我们知道了陶渊明生活在一个 篡乱杀伐 的时代,同时深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三)活动二:明归去之因问题一:陶渊明为什么要选择归隐?在这几个原因中,表层原因与本质原因各是什么?(请同学齐读小序,筛选出陶渊明归隐原因的句子,教师作补充)明确: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预设:前三个是本质原因,第四个是表层原因。补充:朱自清在陶渊明年谱之问题中说: “妹丧固是实情,然亦去志久决,故藉此急求自免,庶有词以对亲友及执事者耳。”程氏妹去世引发了陶渊明弃官归田的抉择,但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他的“质性自然”,做官“违己交病”“深愧平生之志”。(四)活动三:赏归去之喜问题二:前两组读第一段,其他组听读思考:找出体现作者归家途中心情的句子,并指出是何种心情。明确:“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心情欢快、急迫。点拨:陶渊明为了更进一步表达自己的弃官归田之喜,不惜笔墨,在第二、三段中通过叙事、写景来抒情。问题三:第三组第四组朗读第二三段,其他小组思考:用几个四字短语按照文中所写顺序概况作者的田园乐事。明确:家中之乐、田园之乐、交往之乐、出游之乐。教师补充:陪伴妻儿之事,饮酒赏园之事,与乡邻聊天之事,无不事事顺心;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可谓景景含情。这第二段、第三段设想归家后纯粹的幸福生活:室内天伦之乐涉园自在成趣外出纵情山水。作者清淡自持,笃定坦然;当窗而坐,傲视人生。这一幅幅生活画面,凸显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五) 活动四:探归去之痛(ppt出示): “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述、直录,岂有木欣欣以向荣 善万物之得时等物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植杖以耘耔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像,不言而可喻矣。” 钱钟书问题四:这段话告诉我们这篇辞赋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明确:想象和虚写。这篇辞赋写于作者将归未归之时,想象中的田园生活虽然美好,但在美好的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作者十分艰难的抉择。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古代大多数知识分子的人生梦想,很少有人打一开始就对功名不屑一顾的,陶渊明亦然。他要彻底结束官场生活的时候,其内心是不甘、挣扎、矛盾痛苦的。(PPT 出示):陶渊明的五仕五隐:少年陶渊明的心里藏着两个梦,一个梦是像曾祖父陶侃那样济世苍生,另一个梦则像外公孟嘉那样洒脱不羁,率性本真。第一个是入世的梦,第二个是出世的梦。1.公元 393 年,29 岁的陶渊明第一次走出书斋,应征为江州祭酒,开启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入世梦。然而事与愿违,他的顶头上司江州刺史王凝之是一个喜欢炼丹画符、整天求神拜鬼的五斗米道教徒。他上任仅两个月就辞官回家了。2.公元 399 年,江州刺史桓玄起兵进行“清君侧”,在家种田的陶渊明觉得这是一次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于是投奔桓玄,做了一名幕僚。可刚做不久,陶渊明就觉察到桓玄借“清君侧”之名,其实是想当皇帝,恰好这时母亲去世,于是就果断辞官,回家守孝。3. 公元 404 年,彭城内史刘裕起兵讨伐桓玄,陶渊明投奔刘裕,成了刘裕麾下的一名参军。但他很快发现刘裕也是盯着皇位去的,失望之极,愤然辞官。4.同一时间,陶渊明改投建威将军刘敬宣麾下。殊不知,刘敬宣为了“明哲保身”,竟然辞去了江州刺史,陶渊明只得黯然返回老家。5.公元 405 年,为了一家老小的生存,陶渊明在叔叔的引荐下做了彭泽县令。谁知上任不到三个月,陶渊明因为忍受不了督邮刘云的索贿,愤然辞官而去,不为五斗米折腰。问题五:请大家默读 PPT 上的文字,然后结合第二、三段,思考:我们能否从“归隐之喜”的文字背后,读出作者的归隐之痛呢?明确 1: “引壶觞以自酌”,作者自斟自酌,看似饮的悠闲,其实很可能饮的是苦闷。明确 2: “门虽设而常关”, “门”阻隔了外界的喧扰,也阻断了自己的仕途。对于拥有入世情怀的陶渊明来说,怎会没有苦闷?明确 3: “策扶老以流憩” “抚孤松而盘桓”,看似漫不经心的散步,其实是一次又一次的徘徊。明确4: “世与我而相违”,他并非不愿入仕,而是“本我”很难迎合世俗,无奈之情,心酸之意,溢于言表。明确 5: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悦” “乐”的背后,仍然是“忧”,为什么呢?当他人奔走于“出仕”之途时,陶渊明的选择却背离了“正统”,其心曲只能给“亲戚”诉说,盼人理解却少人能懂的苦闷排解不开挥之不去。明确:如此点点滴滴,都在向读者诉说陶渊明内心的不宁与挣扎。既要追求自身人格的完善,又要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禄,这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双重目标。这一目标束缚着士大夫阶层,成为士子们身上一道无形的精神枷锁。陶渊明辞官后,本想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完善人格,但我们从其“平静”的文字背后分明读出了一种失去人生目标的孤独感。问题六:尽管弃官归田如此之艰难,但却必须找到心灵的归宿,作者的心理出口在哪儿呢?请大家齐读第四段,思考:作者对人生的意义作了怎样的思考?明确:(1)作者的人生追问是: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2) 对人生的意义的思考:让自己消融在自然之中,才能迎来精神上的彻底解放。生命有到不了的长度,人生有到不了的高度,只有彻底放弃虚名浮利,才能换来心灵的恬淡怡然。(六)小结陶渊明“算是找到了生活快乐和心灵慰安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感叹或政治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农居生活的质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 李泽厚美的历程陶渊明终于在周而复始的身心分裂中化解了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以归去来兮辞发出从此与官场决裂,终身与自然为伴的宣言。从其“身”“心”分裂的痛苦,到对天命的顺随对造化的归融,在青山绿水中放纵心情,在生灵消长中彻悟生命本真后,陶渊明终于完成了自我人格的蜕变与升华。(七)板书设计: 归去之因 归去来兮辞 归去之喜 顺随自然,乐天安命 (心灵的自愈) 归去之痛(八) 课后作业 背诵全文(九)课后反思本课以探究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和学生预习程度有限,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也高低不齐,学生可能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不太准确。因此,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7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注意事项

    本文(《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为本站会员(ge****b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