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检测题-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docx

    • 资源ID:88068761       资源大小:412.8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检测题-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docx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物质组别甲乙丙AMgFeSO4O2BCl2H2ONH3CFeH2OFeCl3DNaHCO3Ca(OH)2Na2CO3AABBCCD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B1molNe中含有约6.02×1024个电子C1mol水中含2mol氢和1mol氧D摩尔是化学上常用的一个物理量3一定条件下,150mL0.5mol·L-1M2On2-与100mL0.3mol·L-1RO4-溶液完全反应,M2On2-被氧化为MO2,RO4-被还原为R2+。则n值为()A2B3C4D5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B硫酸铁是一些补血药剂的主要成分C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最早提出了有机化学的概念D传感膜能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热电膜能把热能转化为电能等,这种高分子材料属于高分子膜5下列有关金属的性质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都有特殊的金属光泽,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常温下均为固体B碳酸钠俗称小苏打,可与酸反应生成气体,也可用来烘焙糕点C过氧化钠中的O呈-1价,在呼吸面具中作供氧剂,与呼出的水蒸气和CO2反应时作氧化剂D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可相互转化,两者相互转化的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6某气体样品质量是12.8 g,标况下的体积4.48 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A28.4B28.4 g / molC64D64 g / mol7氮化钡(Ba3N2)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高温下,向氢化钡(BaH2)中通入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钡。可用如图装置制备氮化钡。已知:Ba3N2遇水反应;BaH2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遇水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实验室中可以用装置乙制备氯气B实验时,先点燃装置丙中的酒精喷灯,后点燃装置乙中的酒精灯C气流从左向右的字母连接顺序为cbadegfD装置甲中的浓硫酸和装置丁中的碱石灰作用相同,均可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丙中8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现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1.06 g Na2CO3和0.84 g NaHCO3,A、B中分别有10 mL相同浓度的盐酸,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快B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大于或等于2 mol/LC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小于或等于1 mol/LD最终两试管中Na+物质的量一定相同9若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所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B常温下,2.7 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C0.5 mol O3与11.2 L 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D将49 g H2SO4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10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0.2mol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形成的胶粒数为B1mol/L NaCl溶液中含有钠离子的个数为C标准状况下,22.4L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为D常温常压下,1mol的氧原子数为1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操作1“需将溶解的Na2CO3溶液及烧杯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B“操作2”中玻璃棒起引流作用C“操作3"加蒸馏水至刻度线2-3 cm时,再进行“操作4”D所配制的Na2CO3溶液中c(Na+)为2 mol/L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湿法治金是金属冶炼的常用方法之一,如电解ZnSO4 溶液制备ZnB黄绿色气体ClO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灭菌消毒剂C工业上常用Na2O2 和CO2 反应制备Na2CO3D工业炼铁时,铁矿石和焦炭应从炼铁高炉的上口加入13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的部分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硫酸的浓度为9.2  molL1B配制480 mL 4.6  molL1的稀硫酸需该H2SO4125.0 mLC该硫酸与等体积水混合质量分数变为49 %D取该硫酸100 mL,则浓度变为原来的1/514与50 mL 1 mol/L MgCl2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A100 mL 2 mol/L NaCl溶液B50 mL 0.5 mol/L AlCl3溶液C1 L 0.1 mol/L KCl溶液D100 mL 0.5 mol/L CaCl2溶液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气不溶于水,因此可用排水法收集氯气B新制氯水可以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C因为氯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所以可以杀死细菌和病毒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二、填空题16钠是一种非常活泼、具有广泛应用的金属。(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钠在反应中容易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2)金属钠非常活泼,通常保存在_里,以隔绝空气。(3)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剂NaN3可由金属钠生产。某汽车安全气囊内含NaN3、Fe2O3和NaHCO3;等物质。i.当汽车发生较严重的碰撞时,受热分解为Na和N2,其化学方程式为 _ii产生的Na立即与Fe2O3发生置换反应生成Na2O,化学方程式是_iii.NaHCO3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释放的热量。NaHCO3起冷却作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iv.一个安全气囊通常装有65gNaN3,其物质的量为_mol。17实验室需配制的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需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的总质量为_g。(2)在此溶液的配制过程中,有以下基本实验步骤,其中只需进行一次的操作是_(填序号)。称量(用托盘天平)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3)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填标号)。A用蒸馏水溶解固体后,立即转入容量瓶中B称量固体时,将药品和砝码放反了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定容后发现溶液的凹液面最低点高于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将多余的液体吸出18阅读下列短文并填空: 纯碱是基本化工原料。工业上获得纯碱的方法主要为:将通入和 饱和溶液中,使溶解度小的 从溶液中析出,加热 NaHCO3晶体即可获得。我国化学家侯德榜于 1943 年提出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此法将与合成氨法、氨碱法工艺联合,同时得到了纯碱和两种产品,大大缩短了生产流程,降低了成本,实现了中国人自己制碱的梦想。 (1)在上述短文标有序号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选填序号,下同),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属于酸式盐的是_,可用于人工增雨的是_。 (2)“加热 NaHCO3晶体即可获得 Na2CO3”,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角度看,该过程发生_反应。 (3)导电性实验可以作为研究电解质电离本质及反应机理的有效方法。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分别用 NH3、NaCl、Na2CO3、NH4Cl 配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其中,灯泡最暗的是由_(填化学式)配成的溶液。Na2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 三、计算题19向27.2gCu和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1)Cu和的混合物中含铜的物质的量为_mol。(2)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L。(3)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20将标准状况下的3 L CO、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生成19.7g沉淀。(1)计算混合气体中的体积(标准状况)_。(2)若原溶液的体积为200 mL,含,计算其物质的量浓度_。四、实验题21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 应量取盐酸体积/mL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玻璃仪器_(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用量筒量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cm处(3)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没有进行A操作_;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_;定容时俯视_(填“偏低”“偏高”“无影响”)。(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定容时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_;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_。试卷第7页,共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D【详解】试题分析:A、镁和硫酸亚铁发生置换反应,和氧气反应生成氯化镁,硫酸亚铁能被氧气氧化,三种物质两两均反应,A错误;B、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灵活氨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三种物质两两均反应,B错误;C、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三种物质两两均反应,C错误;D、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不反应,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2B【详解】A1mol任何物质不一定含有6.02×1023个分子,比如1mol NaCl不含有分子,故A错误;B一个Ne含有10个电子,因此1mol Ne中含有约6.02×1024个电子,故B正确;C1mol水中含2mol H和1mol O,故C错误;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是化学上常用的一个物理量,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3C【详解】150mL0.5mol·L-1M2On2-溶液中M2On2-的物质的量为:0.5mol/L×0.15L=0.075mol,100mL0.3mol·L-1RO4-溶液中RO4-的物质的量为:0.3mol/L×0.1L=0.03mol,反应中,RO4-被还原为R2+,R元素从+7价降低为+2价,1mol RO4-可得到5mol电子,则0.03mol RO4-可得到0.15mol电子,根据电子守恒,0.075molM2On2-失去0.15mol电子,被氧化为MO2,1mol M2On2-失去2mol电子,M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1,变成+4价,所以M2On2-中M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4,选C,故答案为:C。4B【详解】A干燥的氯气不与铁反应,故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A项正确;B补血药剂的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B项错误;C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1806年最早提出了有机化学的概念,C项正确;D某些高分子材料能用在能量转换上,如传感膜、热电膜等,D项正确;答案选B。5D【详解】A汞是金属,在常温下呈液态,A错误;B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可与酸反应生成气体;其热稳定差,受热分解生成气体,故也可用来烘焙糕点,B错误;C在过氧化钠中的O呈-1价,在呼吸面具中能够与人呼出的气体中的水、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产生氧气,因此可作供氧剂,在与呼出的水蒸气和CO2反应时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错误;D碳酸钠与少量酸反应产生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因此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在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不变,故两者相互转化的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6D【详解】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故其物质的量n=0.2mol,气体样品质量是12.8 g,则其摩尔质量M=64g/mol,故选D。7B【分析】乙装置是制备氮气的装置,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NO2+NH4Cl=N2+NaCl+2H2O,再通入丙装置,丁装置中的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丙装置。【详解】A. 在实验室中制备氯气是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的反应,为固液加热型,符合乙装置特点,A正确;B. 实验时,先点燃装置乙中的酒精喷灯,反应一段时间,目的是用生成的氮气赶出装置中的空气,再点燃装置丙中的酒精灯,B错误;C. 甲装置是干燥氮气的作用,气流从左向右的字母连接顺序为cbadegf或cbaedfg,C正确;D. Ba3N2遇水反应,BaH2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遇水反应,故装置甲中的浓硫酸和装置丁中的碱石灰作用相同,浓硫酸干燥氮气,碱石灰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均可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丙中,D正确;答案为B。【点睛】干燥气体,气流从长管进入,从短管排出,做题时要注意气体进出顺序。8B【详解】ANa2CO3和酸反应分步进行, 先生成NaHCO3,后NaHCO3和酸反应生成CO2,NaHCO3反应生成CO2的速率更快,所以A装置的气球膨胀速度比B慢,A错误;B1.06 g Na2CO3和0.84 g NaHCO3的物质的量均为0.01 mol,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说明生成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相等,则盐完全反应,则氯化氢的物质的量大于或等于0.02 mol,由于溶液的体积是10 mL,所以盐酸的浓度最小为,即盐酸浓度大于或等于2 mol/L,B正确;CNa2CO3和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CO2+H2O,NaHCO3和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2+H2O,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所需酸的物质的量范围是:0n(HCl)0.02 mol,则其浓度小于2 mol/L,C错误;D两试管中氯离子物质的量相等,而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均为0.01 mol,所以Na2CO3和NaHCO3中Na+的物质的量不同,故最终两试管中Na+的物质的量一定不相同,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9B【详解】A.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所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5:4,故A错误;B.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2.7 g铝的物质的量是0.1mol,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故B正确;C.非标准状况下,11.2 L O2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0.5mol,所以0.5 mol O3与11.2 L O2所含的分子数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D.49 g H2SO4的物质的量是,将49 g H2SO4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1L,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不是0.5 molL-1,故D错误。故选B。10D【详解】A含0.2mol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形成的胶粒为粒子的集合体,个数小于,故A错误;B不知道1mol/L NaCl溶液的体积,无法求算其中含有钠离子的个数,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无法求算其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故C错误;D常温常压下,1mol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个数为,故D正确;故答案为:D。11C【详解】A溶解得到的溶液及洗涤烧杯23次的洗涤液均需转移到容量瓶中,保证溶质完全转移,A项正确;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用玻璃棒引流,B项正确;C“操作3”加蒸馏水至离容量瓶颈部刻度线1-2cm时,再改用胶头滴管进行“操作4”,C项错误;D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 n(Na2CO3)=0.1mol ,容量瓶规格为100mL, 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mol/L,c(Na+)=2c(Na2CO3)=2mol/L,D项正确;故选C。12C【详解】A湿法治金是金属冶炼的常用方法之一,如电解ZnSO4溶液,根据电解池阴阳极放电顺序,阳极水电离出的氢氧根放电,阴极为Zn2+放电得电子生成锌单质,可以制备Zn,故A正确;BClO2是极易溶于水而不与水反应,几乎不发生水解,具有极强氧化性,是安全、无毒的消毒剂,无"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同时在消毒过程中也不与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生成可产生"三致作用"的有机氯化物或其它有毒类物质,故B正确;C工业上常用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反应制备Na2CO3,故C错误;D工业上高炉炼铁时从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剂(石灰石),从位于炉子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在高温下焦炭中的碳同鼓入空气中的氧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在炉内上升过程中除去铁矿石中的氧,从而还原得到铁,故D正确;答案选C。【点睛】工业制碱时要考虑经济价值和产率,还要考虑原料,工艺等,用过氧化钠制碱成本太高。13B【详解】A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18.4mol/L,故A错误;B实验室没有480mL容量瓶,应选择500mL容量瓶,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物质的量不变,则需要浓硫酸的体积=125.0mL,故应量筒量取该硫酸125.0mL,故B正确;C水的密度小于硫酸的密度,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质量小于原硫酸溶液的2倍,稀释后溶质硫酸不变,根据质量分数=×100%,可知混合后溶液质量分数大于49%,故C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取该硫酸100 mL,浓度不变,故D错误;答案选B。14A【分析】50 mL 1 mol·L1 MgCl2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是 2 mol·L1。【详解】A100 mL 2 mol/L NaCl溶液,Cl物质的量浓度是 2 mol·L1,故A选;B50 mL 0.5 mol/L AlCl3溶液,Cl物质的量浓度是 1.5 mol·L1,故B不选;C1 L 0.1 mol/L KCl溶液,Cl物质的量浓度是 0.1 mol·L1,故C不选;D100 mL 0.5 mol/L CaCl2溶液,Cl物质的量浓度是 1 mol·L1,故D不选;故选A。15B【详解】A氯气能溶解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氯气,应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或排空气的方法收集,故A错误;B新制氯水中含HClO,具有漂白性,则新制氯水可以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故B正确;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氯化性的HClO,可以杀死细菌、病毒,故C错误;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HCl气体,还观察到白雾,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与氢气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区别,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16(1)          失去(2)煤油或石蜡油(3)     2NaN32Na+3N2     6Na+Fe2O33Na2O+2Fe     2NaHCO3Na2CO3+CO2+H2O     1【详解】(1)钠的质子数是11,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根据N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Na在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2)金属钠非常活泼,极易与水反应,为隔绝空气,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故答案为:煤油或石蜡油;(3)i.当汽车发生较严重的碰撞时,受热分解为Na和N2,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其化学方程式为2NaN32Na+3N2;ii产生的Na立即与Fe2O3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铁和Na2O,化学方程式是6Na+Fe2O33Na2O+2Fe;iii.NaHCO3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释放的热量时NaHCO3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起冷却作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iv.一个安全气囊通常装有65gNaN3,其物质的量为65g÷65g/mol1.0mol。17(1)20.0(2)(3)AC【详解】(1)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步骤为: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将固体转移至100mL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并冷却至室温,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到100 mL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加水到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摇匀,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颠倒摇匀多次。配制的溶液,需用500mL容量瓶,故称取NaOH固体的总质量m=nM=cVM=1mol/L×0.5L×40g/mol=20.0g。(2)称量时先称空烧杯的质量再称烧杯和药品的质量,故错误;固体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只有1次,故正确;转移时除了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还要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故错误;洗涤时要洗涤烧杯及玻璃棒23次,故错误;定容时,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波面的最低点与刻线相平,只有1次,故正确;在定容后摇匀,要反复几次,故错误;故选:;(3)A.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应把它冷却至室温后再移入容量瓶中,否则定容后,溶液冷却到室温后,体积减小,浓度偏高,故A符合题意;B.称量时,若物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会导致称量得到的氢氧化钠固体质量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故B不符合题意;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说明加水少了,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故C符合题意;D.定容后发现溶液的凹液面最低点高于刻度线,说明溶液体积偏大了,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AC。18                              分解     NH3     【详解】(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则属于单质的是H2和N2,故选、;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CO2,故选,属于酸式盐的是NaHCO3,故选;干冰、AgI通常用于人工增雨,所以可用于人工增雨的是CO2,故选,答案为:;(2)“加热 NaHCO3晶体即可获得 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角度看,该过程发生分解反应,答案为:分解;(3)用 NH3、NaCl、Na2CO3、NH4Cl 配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分别进行导电性实验,其中,NaCl、Na2CO3、NH4Cl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离子浓度较大,而氨水中NH3H2O只发生部分电离,离子浓度较小,导电能力较弱,所以灯泡最暗的是由NH3配成的溶液,Na2CO3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 答案为:NH3;。19(1)0.2(2)4.48(3)2.4【分析】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 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溶液中溶质为NaNO3,n(NaNO3)=n(NaOH)=1.0mol/L×1.0L=1mol,沉淀为Cu(OH)2,质量为39.2g,物质的量为=0.4mol,根据铜元素守恒有n(Cu)+2n(Cu2O)=nCu(OH)2,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中nCu(NO3)2=nCu(OH)2=0.4mol。(1)设Cu和Cu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二者质量有 64x+144y=27.2,根据铜元素守恒有x+2y=0.4,联立方程解得x=0.2,y=0.1,固体中所含Cu的物质的量为0.2mol。(2)反应过程中,1molCu生成Cu2+转化2mol电子,1molCu2O生成Cu2+转化2mol电子,该混合物反应过程中一共转移(0.2×2+0.1×2)mol=0.6mol电子,整个反应过程中只有HNO3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NO,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可知n(NO)=mol=0.2mol,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0.2mol×22.4L/mol=4.48L。(3)根据N元素守恒可知n(HNO3)=n(NO)+n(NaNO3)=0.2mol+1mol=1.2mol,c(HNO3)= =2.4 mol/L。20     2.24L     0.6mol/L。【详解】(1)根据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运用,进行计算如下:, ,解得V(CO2)=2.24L,故答案为:2.24L;(2),故答案为:0.6mol/L。21     2.1     250     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BCAFED     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     偏低     偏低     偏高     洗净容量瓶后重新配制     洗净容量瓶后重新配制。【分析】(1)根据 计算出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再根据稀释定律计算所需浓盐酸的体积;根据所配溶液的体积选择容量瓶的规格;根据配制溶液的实验操作步骤选择所需仪器;(2)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和装瓶来分析操作顺序;(3)如果不能把洗涤液全部移入容量瓶,则会造成溶质的损失;溶液体积会热胀冷缩;(4)分析具体操作对n、V的影响,根据c=n/V分析不当操作对溶液浓度的影响;(5)错误的操作发生后,能补救的就补救,不能补救的则重新配制。【详解】(1)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配制250mL0.1molL-1的盐酸溶液,故需要250mL容量瓶,设需浓盐酸的体积为V,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V×11.8mol/L=250mL×0.1mol/L,解得:V=2.1mL;配制步骤有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称量,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所以需要的仪器为: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250mL容量瓶,故答案为:2.1;250;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2)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和装瓶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AFED,故答案为:BCAFED;(3)如果不能把洗涤液全部移入容量瓶,则会造成溶质的损失,导致溶液浓度偏低,故将洗涤液全部移入容量瓶的目的是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故答案为: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4)若没有进行A操作,则导致n偏小,所得溶液的浓度偏低;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得溶液的浓度偏低;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加入蒸馏水体积偏小,所得溶液的浓度偏高,故答案为:偏低;偏低;偏高。(5)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后无法补救,只能重新配制;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无法补救,只能重新配制,故答案为:洗净容量瓶后重新配制;洗净容量瓶后重新配制。【点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错误的操作发生后,能补救的就补救,不能补救的则重新配制。答案第15页,共8页

    注意事项

    本文(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检测题-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docx)为本站会员(ge****b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