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说和做》(第1课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资源ID:88069757
资源大小:3.11M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2课《说和做》(第1课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1课时“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是鲁迅赠给瞿秋白的一幅对联。人生难得一知己,闻一多在给臧克家的信中写道:“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二人感情深厚,在臧克家的眼中,闻一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诗人。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首老马成名。1933年9月,诗人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知人论世了解人物了解人物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3年,闻一多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诗集中表现出闻一多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闻一多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知人论世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臧克家于20世纪30年代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他经常出入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拿着自己新写的诗向其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两人书信往来甚密,相知甚深。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了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1980年2月又写了本篇叙事散文,介绍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革命家的光辉事迹。知人论世读准字音。仰之弥高()锲而不舍()目不窥园()兀兀穷年()群蚁排衙()硕果()迭起()梳头()抱歉()秩序()正音释义mqikuwdiyqinshshuzh读准字音。救济()气冲斗牛()校补()沥尽心血()赫然()迥乎不同()小楷()卓越()澎湃()正音释义jdujiolhzhukijinpn pi解释词语。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群蚁排衙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尽心竭力,或耗尽心思和精力。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衙,衙门。排衙,旧时主官升座,衙署陈设仪仗,僚属依次参拜,分立两旁,称为“排衙”。正音释义解释词语。潜心贯注迥乎不同慷慨淋漓气冲斗牛赫然精力集中,用心专一而深。很不一样。迥,差得远。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正音释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学者革命家整体感知2划分课文的结构层次,并概括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第17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概括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的谦逊淡泊、勤奋务实的特点。第二部分(第820段):写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在“说”与“做”上高度统一。整体感知3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怎样过渡的?第7段: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第8段: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第9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承接上文启示下文文本研读1开篇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有什么作用?文章起笔引用人物的原话,开门见山,同时设下悬念,引起下文。闻一多文本研读2闻一多在“说”和“做”方面恪守着怎样的原则?有哪些具体表现?从中可以看出闻一多是一个怎样的人?方方 面面作为学者作为学者作为革命家作为革命家原原 则则具体表现具体表现人物特点人物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从唐诗入手,几年辛苦,凝结成唐诗杂论;十年艰辛,撰写了楚辞校补;又向“古典新义”迈进闻一多既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又是一位言行一致、英勇无畏的民主战士说了就做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参加游行示威文本研读3课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在内容上,点明了全文的中心,高度概括了闻一多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优秀品质。在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开篇。“口的巨人”意为闻一多为正义、民主、自由大声疾呼,“行的高标”赞颂了闻一多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