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室管理制度(15篇).docx
仪器室管理制度(15篇)仪器室治理制度1 试验室治理,主要表达在仪器药品入柜时标准建帐册,增加削减有据可查,治理安全牢靠,试验教学档案健全。关键是要标准,严谨,有用,安全。 一、物品建账。 全县统一制作的仪器药品账单有验收单,明细帐,总帐,档案卡,柜目标签,代理卡,损失报告单共7种。验收单在仪器信柜关填写,今年的验收单可用统一下发的验收单装档即可。其他6种要准时建帐,除柜目标签贴到仪器柜上外,其他的分类买封面和封底装订,存入在仪器保管室。 1.明细账。以学科教学仪器配备名目的先后挨次建明细帐,一般一页一物品,有关工程照实填写。子目为仪器配备名目中的类别。如初中物理仪器中,放大镜(代码J02610)子目为“一般”,温度计(代码J01303)子目为“测量(温度)”杠杆(代码J04019)子目为“专用仪器(力学)”。页码按先后挨次编排。代码为仪器配备名目中的“分类与代码”,配备名目中无代码的空此项。配备标准用罗马数字填写,乡镇和县直完小填“I类”,村级完小填“II类”,初中、完中、高中相应填“I类”。在配备类别下面的框中填写相应标准的应配数和单位,用于与试验数比照存量是否充分。右上角填写品名,规格和产地。明细帐的增减说明可填:统购、调拨、盘存、盘亏等。明白明细帐的增减关系。 假如某种设备在配备名目中属于必配而试验室实际没有配备该设备,也要填明细帐,只是详细增减记录不填。假如学校原来的仪器在现在的配备名目中找不到,分两种状况入帐,一是其功能与性质可归入现用配备名目某一种设备的,就记入该设备的明细帐和相应的总帐中;二是假如找不到相应归口的,在明细帐和总帐的按现用配备名目编完后新增条目入帐。 2.总帐。依据明细帐的仪器建总账。总帐的序号应与明细帐的页码相对应,中间不跳行,不空行。比方明细帐共建有180页,总帐就有180条记录,序号就编到180;总账序号为100的仪器对应明细帐第100页的仪器。页码必填,单位不填。总账可用电子表格制作打印。 3.档案卡。小学单价50元以上、中学单价100元以上的仪器要编号,建档案卡。只对用于教学的仪器编号建卡,备用的不编号建卡,比方试验室有30台显微镜,开展分组试验只需25台,就建25张档案卡,余下的5台不建档案卡。档案卡信息必需与明细账和总帐的信息全都,档案卡主要记录仪器维护修理状况。 4.柜目标签。依据仪器设备实际入柜状况制作柜目标签,张贴到试验柜左上角。柜目标签假如手工填写,除药品可用铅笔填写外,其他都用黑色笔填写。标签也可打印。打印的标签可在数量栏多制作两栏空格(见下列图)。只填数量不填单位,所使用单位与明细帐全都。 5.代理卡。教学仪器离开试验室外借一周以上应填写代理卡。代理卡各工程应照实填写,放入外借仪器存放处,仪器回归原位后,代理卡存档。 6.损失报告单。在保管和使用过程中发生仪器药品损失损坏,须填报损失报告单。报告单应对损失损坏详细状况作记录,学校领导签署意见。 二、仪器入柜。 1.仪器柜编号。制作标准的号牌粘贴到仪器柜正面顶部,以某个柜为起点,一柜一号。挨次从1号到若干号。危急药品柜要编号。 2.去除仪器包装。一般仪器药品就去除外包装,只有备用仪器和去除包装后不便利存放治理的仪器保存包装。 3.仪器药品摆放。按仪器配备名目的挨次从1号柜开头摆放仪器药品。从一号柜开头。仪器柜一层为一栏,从上到下分别为一栏、二栏、三栏。可作适当调整,如大件在后,小件在前,重件在下,轻件在上,兼顾整齐美观。高大件摆在空间较大的柜内。为了节约空间,如试管等摆放占位置的仪器可用水槽或另购篮子收置。 4.说明书。每一种仪器药品的说明书取出一样,按仪器配备名目的挨次装订成册,特地用一档案盒存放。为了标准,可统一用A4纸复印后装订。剩余说明书随仪器药品保藏。 5.特别仪器特别存放。各类仪器存放时,应符合其特点和性状科学合理存放,便利取用。以下举三类仪器的存放要求。 (1)天平。去除包装。编号,天平与对应的砝码应编号全都,即1号天平与它的砝码均为1号。每次使用后入柜时,应使天平游码回到零位,将右边的托盘叠放到左盘上,过一段时间后(比方一学期)又将或边托盘放到右边托盘上。 (2)显微镜。保存木盒包装。每次试验使用后,应让显微镜复原,即转动旋转器使镜头离开通光孔,下降镜台,关闭通通光孔,反光镜垂直于桌面。显微镜应留意防尘防潮防腐蚀。 (3)磁铁。条形磁铁和磁针存放应使磁铁相互的S极靠N极,处于相互吸引状态。U形磁铁也应将两个磁铁S极和N极吸形成闭合磁场,成“O”状。 (4)药品标签。药品瓶上的标签应予以爱护,可将石蜡熔化后用刷子将石蜡液刷到标签上。 (5)百叶箱。百叶箱不应存入仪器室,应安放到室外恰当位置,便利观看。百叶箱安放反面朝南,正面朝北,里面安装干湿温度计。 6.危急药品安全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有毒药品、腐蚀性药品应存入专用柜中。易燃易爆物品、有毒药品存入专用柜内。腐蚀品会腐蚀复合板和试验柜的金属构件,因此学校可用全实木质旧档案柜或仪器柜改造来做腐蚀品专柜。对药品标签打蜡。仪器和药品不存入同一柜,酸和碱不存入同一柜。危急药品柜要双人双锁。 三、试验室气氛营造。 各试验室应做恰当布置,营造科学探究、标准试验的条件和气氛。 1.科学家挂图和宣传标语。每个试验室应适当悬挂相关学科的科学家人像和名言的挂图,不能任凭挂些政治家或文学家的挂图。黑板上方各教室前方应喷涂或悬挂固定的标语。 2.制度牌悬挂。教育局统一制作的制度牌应将试验教师治理制度和试验教学治理制度挂在试验教师办公室,仪器保管室治理规章挂仪器保管室,学生试验守则挂在试验室正前方的黑板旁。学校制作的制度牌也应挂到相应醒目的位置。 3.试验桌设置。试验桌按肯定挨次编号,并作永久标志标记在字试验桌醒目位置。桌号固定,每班学生进展分组,固定桌号,便利治理。建档案卡的仪器由固定桌号的学生使用。如物理试验室的方座架、化学试验室的试管架等常用物品可长期摆放在试验桌上。 4.窗帘。试验室、仪器室和试验教师办公室必需挂窗帘。 四、安全治理。 试验室对安全治理要求较高。 1.试验教学用化学危急品必需贮藏入专柜,并按各自危急特性,分类存放,不得和一般试剂混存或随便乱放。双人双锁,双人领发和双人使用。配备灭火器,学校主管领导和试验教师要定期检查。 2.使用危急品前计算用量,记录使用状况,由试验教师和科任教师送取,不得让学生代替。对试验中危急品的遗弃及废液、废渣要准时收集,妥当处理,不得在试验室存留,不行随便修倒入下水道。 3.化学试验室和仪器保管室必需安装有明显效果换气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流淌,保障师生安康,维持仪器药品良好的存放环境。 五、教学档案。 试验室开齐教学试验,健全各类教学档案。以下各类档案要应以学期为单位分类装档。以下是常用的教学表册,学校可依据教学需求增加档案种类。 1.教学规划表。每一学期开学初或上学期末由教研组或任课教师提交试验教学规划表,由教务处审订后交试验室,试验室接到规划后汇总平衡,再作出学期试验教学安排规划。 2.试验通知单。要做试验提前三天,任课教师填写试验通知单交到试验室,试验教师按通知列出的所需仪器药品进展预备。任教师填写通知单时应填写精确,详实,时间确定,以便试验教师预备。假如局部学校任课教师和试验教师为同一人,也要填写本通知单。 3.试验记录表。这个记录表在使用时在标题上做相应修改,假如是分组试验,将表名的“演示”二字改为“分组”。“演示效果”改为“试验效果”。记录表应与试验通知单全都。 4.试验教学统计表。中学填写教学状况统计表时将“小学科学”改为相应级别和学科。本表于学期末填写,试验室供应的记录为实开试验,教材或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必做试验为应开出数。 仪器室治理制度2 1、仪器室仪器设备均须有清册、按品名、数量分类编号并放置,以便查点。 2、各种仪器的购入、消耗应有记载,破损有记载,并写明缘由和处理方法。 3、易燃、易爆、剧毒等药品及珍贵仪器要按有关规定做好防护工作,确保仪器室安全。 4、试验员要做好仪器的保管、收发和修理工作,并保持仪器设备和仪器室的干净。 5、教师教学所需要的仪器、标本、药品应提前两天通知试验室人员。学生试验最迟在使用前三天交上书面通知单,生物解剖、理、化课本外试验,应提前七天以上时间,以便作好预备。 6、各科示教设备,使用完毕后应马上归还仪器室。如有损环无论是教师还是试验员都要说明缘由,并登记签名。 7、试验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做到能修理仪器、自制教具。依据课本和教师要求安排好学生试验,帮助教好示范试验,努力做到进教室辅导学生试验。 7、治理员要常常向教师介绍仪器室的设备和器材状况,做好购销工作。 8、每学期末对仪器财产清查核实。 仪器室治理制度3 1、凡新到的固定资产或重要仪器等,先进展清点和入帐,而后入橱分类存放。 2、按时预备好演示和分组试验。试验完毕后,物品要准时归还、检查、擦洗洁净,并放回原处。发觉损坏的仪器要登记,并准时补好,使下次试验不受影响。 3、凡因教学需要借出的挂图、电子模型、标本等,借用者肯定要自己登记,并留意爱惜保管,负责按时送回。如有损坏丧失,须向试验室人员说明缘由,并填写损失登记表。 4、演示试验提前三天,学生分组试验提前一周通知试验室,以便预备与安排。 5、危急品、易燃易爆物使用后,要仔细检查,用后要送仓库保存。 6、凡外单位向本室借仪器、工具等,须经组长同意,报教务处主任批准,方可出借,如有损失,照价赔偿。 7、仪器要保持清洁,留意安全。 仪器室治理制度4 1、试验室的全部仪器设备由财产治理员负责总治理,各分室所用设备由分室财产及安全责任人负责详细治理。 2、仪器设备要建立总账和各分室账,财产治理员每学期与各分室责任人核查账物。 3、固定资产做到账、物、卡以及数据库完全相符。 4、新进设备要准时建卡入账。 5、本试验室下属各分室设备一般不允许许直接借出,但为了发挥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提倡各分室仪器设备的协作共用,允许各分室之间互借仪器设备。借用由各分室财产及安全责任人之间办理登记手续,并检查记录仪器借用前后的完好状况,使用完成后须准时归还,借期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6、仪器设备及附件定位存放。 7、仪器设备登记、验收、上交等均需试验室主任签字。 8、仪器设备如有损坏、丧失要写出报告,说明缘由、过程,分清责任,并由试验室主任签属意见,准时上报。因违章造成的损失,要按有关规定进展赔偿。 9、仪器设备的说明书由各分室治理员治理,借出要登记并按时归还。 仪器室治理制度5 1.试验室分管仪器设备的副主任负责仪器设备的总体治理,试验技术室负责详细治理,大型仪器设备专人治理。 2.试验技术室应充分发挥先进仪器设备的作用,组织仪器设备的技术开发,提高利用率。 3.仪器设备的日常运转应坚持“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检修兼顾”的原则,坚持定期维护、保养,保持仪器常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仪器设备操作人员必需严格遵守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仔细做好工作记录;并定期对仪器进展检查,准时编制并申报易损、易耗材料及配件储藏规划。 4.大型仪器设备专人操作,非专职人员未经仪器负责人同意不得上机操作;并应建立完整的档案,包括验收报告,技术资料,使用记录,故障及排解记录,试验数据等。 5.仪器设备在使用中如消失故障,应准时请有关技术修理部门修理,他人不准私自拆卸,否则,将视损坏程度赐予惩罚;仪器非正常损坏时,当事人需担当肯定的赔偿责任。 6.为保证仪器防尘及安全,需保持试验室内干净并常常检查门窗水电的安全。 7.仪器设备属试验室固定资产,试验室人员工作岗位调到时,须办理所使用仪器设备的交接手续。 仪器室治理制度6 (一)仪器的存放要编号、分类、定室、定柜、定位。化学药品与仪器分室存放。室内要有防盗、防火、防毒等安全措施,做好通风、防潮、防尘和干净工作。 (二)建立健全仪器治理明细帐、实物流水帐和统计报表,定期核对,做到帐、册、表、物相符。人员调动时要办理严格的接交手续。 (三)仪器的借用、报废要办理登记和审批手续。外借仪器要准时收回,并做好接交手续。 (四)任课教师使用仪器和药品进展试验教学前,应填写“试验通知单”,试验教师应努力做好试验预备。试验完毕后将仪器完好的归还仪器室。如有损坏或丧失应准时登记、查找并填写报告单、做好处理工作。 (五)仪器使用后应准时进展清洁、保养并归橱,同时要依据各类仪器的特点,定期的、有规划的进展维护与保养,使全部仪器常常处于完好状态。 (六)每学期完毕前,对试验室的全部财产进展一次全面清查核对,处理好有关事项,准时完成各种统计工作,并按要求上报和存档。 仪器借用制度 1、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对教师在教学中所借用的仪器应先填好借用单,注明借用和归还日期。 2、仪器借用应按时归还。借前和收回时,对仪器质量状况要进展检查和交待清晰。对借用中损坏仪器应填报损单,主管领导视状况准时作出相应的意见进展处理。 3、仪器应妥当保管,账物相符。绝不允许流失或移作他用。出借校外的须经主管校长、教育及财产保管员商讨同意,对未经同意,擅自流出校外的仪器,一经发觉,必需准时追回,对治理人员赐予批语教育,并追究其相应责任。 4、主管人员及仪器治理员应定期对校内仪器进展核对清查。 仪器损坏赔偿制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有损坏仪器不需赔偿。 学生根据教学要求正常操作,若有仪器损坏的不需赔偿,但要报告试验教师。若不按操 作要求,人为损坏仪器的,应酌情赔偿。 有意拿走公物要追究,并按情节轻重赐予教育或处分。 学生的公物赔偿费要登记入帐,由试验员检查,赔款一律交学校后勤处。 制度制作要求 材料铝合金; 规格50cm×70cm; 仪器室治理制度7 一、仪器设备治理宗旨 为搞好试验教学、科学讨论与综合利用,供应物资条件及良好环境,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质量与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到达资源共享的目的。 二、仪器设备的范围 凡试验室现有的各种常用和珍贵仪器均列入此范围。 三、仪器设备的治理规章 1、试验室的仪器设备实行统一治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2、试验室仪器设备实行个人负责制,治理责任要落实到人,被指定的责任人要做好仪器设备治理工作,必需负责仪器日常的维护保养,有故障后准时反映,经试验室主任同意后,联系修理。责任人有义务解答使用人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赐予技术指导。 3、仪器设备的日常治理: (1)定期清点、核对仪器设备的实有数是否与其帐、卡相符,每学期末清核一次。 (2)定期保养、清洁、检查仪器设备,保证其完好率,每季例行一次。 (3)随时留意观看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状况,如发觉问题,要实行措施准时妥当处理。 (4)留意平常的干净卫生,每次试验完后,要准时将仪器设备整理摆放好。 四、仪器设备的使用治理规章 1、使用人应根据仪器使用手册使用,使用过程要严格根据操作标准进展,如因不标准使用消失问题,由使用人负一切责任。 2、试验室按规划在试验前检查、预备好仪器设备(包括试验室、预备室)供试验教学和科研使用,保证明验的顺当开出。 3、试验室的预备室仪器设备由担当本教学科研任务的教师、技术员共同使用、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4、大型周密仪器设备要有专人负责保管,并做好各项原始记录。 五、仪器设备的借用规章 1、若有其他人需要使用仪器,需向责任人提出借用要求,并听从责任人的安排。如对责任人的安排有异议,可向功能室主任反应。 2、试验室需借用他室的仪器设备,须办理手续,方可借用。 3、本试验室的仪器设备原则上不外借,如需外借时,须经试验室主任的同意,办理手续,方可外借。 4、公用仪器应遵守先后的原则,有序使用。如因故取消,应事先向责任人说明,若无故违约,铺张时间,则需登记在册。 六、仪器设备的规划治理 1、试验室依据教学和科研任务与要求,提出仪器设备年度规划,上报院主管部门。 2、依据学校教学经费状况与中心实际状况,提出详细仪器设备规划,交设备处实施。 3、试验室要仔细检查规划执行状况,多与有关部门联系,较好地完成规划任务。 4、试验室依据变化状况临时增加仪器设备规划,须将规划交给设备处。设备处依据经费状况,考虑能否调整规划,同意临时增加规划的实施。 5、试验室将仪器设备领回来后,要准时验收,(包括对其数量和质量的验收)做好记录,发觉问题要准时与有关单位联系,以便得到妥当解决。 6、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或维护保养中发生、发觉故障,能自行检修的,要准时检修;没有把握或无力量检修的,应联系送修或请技术人员前来修理。 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既要有超前意识,又要留意勤俭节省,报废要严格根据学校有关治理制度执行。 七、仪器设备摆放规章 原则上仪器一旦交由责任人负责后,应有固定的摆放地点,不得随便摆放,如遇特别状况,则需要与责任人共同商定,使用完毕后归放原处。珍贵仪器原则上固定摆放,不得移动。 八、惩罚规章 对仪器使用人,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仪器损伤或损坏,应当准时上报相关人员,不得隐瞒,并担当相应的善后工作。视情节轻重,赐予肯定惩罚。 仪器室治理制度8 一、仪器的存放要编号、分类、定室、定柜、定位。化学药品与仪器分室存放。室内要有防盗、防火、防毒等安全措施。做好通风、防潮、防尘和干净工作。 二、建立健全仪器治理明细账、实物流水账,定期核对,做到账、表、册、物相符。人员调动时,要办理严格的接交手续。 三、仪器的借用、报废要办理登记和审批手续。外借仪器要准时收回,并做好接交手续。 四、任课教师使用仪器和药品进展试验教学前,应填写“试验申请单”,试验教师应努力做好试验预备。试验完后将仪器完好的归还仪器室。如有损失或丧失应准时登记、查找并填写报告单,做好处理工作。 五、仪器使用完后应准时清洁、保养并归柜,同时要依据各类仪器的特点,定期的、有规划的进展维护与保养,使全部仪器常常处于完好状态。 六、每学期完毕前,对试验室的全部财产进展一次全面清查核对,处理好有关事项,准时完成各种统计工作,并按要求上报和存档。 仪器室治理制度9 为了加强试验室的仪器设备治理,提高仪器设备的运行效率,更好地为科研效劳,特制订治理方法如下: 一、落实仪器设备的专职治理人员,负责仪器设备治理及维护修理等工作。 二、治理人员编写简洁明白的仪器操作说明,并将其挂在醒目的地方以利操使用。 三、仪器设备必需严格执行使用登记制度,登记时应记录仪器运行状况、开机时间。凡不登记者,一经发觉,停顿使用资格。大型仪器设备实行专人治理专人操作,使用者实行先预约登记,然后使用的原则。 四、任何使用者必需在把握仪器设备的性能与操作程序前方可上机操作,强行上机者,将视为违章作业并予以罚款。 五、使用者在开机前首先检查仪器清洁卫生,是否正常,发觉问题准时报告治理人员,并找上一次使用者问明状况,知情不报者追查当次使用者责任。 六、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凡随机带来的图纸、说明书、技术规程、修理手册、合格证、装箱单、标书、合同、零部件等,必需统一登记,分机立出档案,集中存放试验室。工作确有需要的,可按规定借阅或复印。 七、治理人员建立事故、保养、检修记录等,对发生的事故必需具体记录事故缘由、过程、事故人及处理意见等,并准时归档。 八、积极开展对外效劳,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为仪器修理保养筹措经费。 九、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仪器损坏或发生事故的,视情节轻重,对责任者处以批判教育、书面检查、罚款等处分。 十、维护公共卫生、保持清洁,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 仪器室治理制度10 一、学校要按有关规定指派专(兼)职人员负责仪器室治理工作,其他人员不经批准不得进入仪器室。 二、教学仪器要按国家统一标准分科、分类科学存放。要有明显分类标签,橱目标签、仪器标签。仪器、药品、标本要分室存放,珍贵仪器、易挥发、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药品应设专库(柜)保管。形体特别的仪器应有专用橱存放。自制教具单独存放并妥当保管。 三、仪器存放要留意防潮、防压、防冻、防晒、防磁、防霉、防震。要常常做好清洁工作,保持室内及仪器外表无尘土,到达洁净、整齐、美观。 四、仪器室要有防火防盗措施。定期检查防火防盗设备是否完好。室内无人要关好水源、电源及门窗。 五、对新调拨和新购进的仪器应首先进展质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仪器室。 六、仪器室要有严格帐目治理制度。按要求记好仪器总帐、仪器分类帐和消耗品帐。每学期期末要清点一次仪器,做到分类帐、消耗品帐与物相符,每学年完毕应与仪器总帐核对一次,做到总帐与分类帐、消耗品帐相符。自制教具要单独建帐。 七、教师使用仪器和药品,要提前填好通知单,使用前要熟识仪器的性能和操作方法,用后整理好送交仪器室。 八、仪器室要严格执行仪器支领和借用制度,不符合制度时,试验员有权拒付仪器。 九、依据仪器的技术要求,要定期保养和修理,保证仪器的完好率。对丧失、损坏的仪器要准时登记,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十、对危急品的支领和使用要严格执行危急品支领制度。 仪器室治理制度11 一、教学仪器药品是开展试验教学必备的物质条件,是学校财产的重要组成局部,教学仪器药品只许用于教学活动,不准挪作它用。 二、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加强责任心,实行切实可行的措施,去除隐患,杜绝各种事故。 三、仪器室由专人治理,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准进入仪器室。 四、仪器要定位存放,布局标准、陈设美观、整齐清洁。 五、一切仪器的领用、外借、归还必需通过治理人员,必需办理登记手续,并检查仪器完好状况。教师领用必需提前填写试验使用仪器单,便于预备。使用完毕,应进展清理并准时归还。外单位或个人借用一律须经学校领导批准后,方可办理借用手续。 六、试验完毕回收的仪器药品,要仔细清点,尤其是危急药品的核查,仪器放回原处。 七、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如有损坏,应准时查明并予登记。学生试验因违章操作造成不应有的损坏,除做出检讨外,并酌情赔偿。外单位或个人借用如有损坏的照价赔偿。 八、仪器要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挤、防变形、防热、防晒、防磁、防震等工作。 九、做好安全用电、防火、防盗、防毒、防爆、防污染等安全防范工作,危毒药品必需严格取用制度,要保证人员和仪器安全。 十、完善保存好仪器帐册、试验使用仪器填写单、试验记载表等有关档案资料。 仪器室治理制度12 一、仪器室治理制度 1、仪器室由专人治理,实行治理人员负责制,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准进入仪器室。 2、仪器应准时请购(或领取)、验收、登帐。任何时候都要做到仪器室、学校,二级账册相符和账册实物相符。 3、仪器按分类编号,定室、定橱、定位存放,布局标准、陈设美观、整齐清洁。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挤、防变形、防热、防晒、防磁、防震等工作。 4、一切仪器的领用、外借、归还必需通过治理人员,必需办理登记手续,并检查仪器完好状况。教师领用必需提前填写试验使用仪器通知单,便于预备。使用完毕,应进展清理并准时归还、注销。外单位或个人借用一律须经学校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办理借用手续。 5、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如有损坏,应准时查明并予登记。学生试验因违章操作造成不应有的损坏,除做出检讨外,并酌情赔偿。外单位或个人借用如有损坏的照价赔偿 6、仪器要常常维护,准时保养,同时做好防锈、防腐、防尘、防霉等工作,消失故障要准时修理,报损报废仪器要严格按审批手续办理。 7、仪管员应工作调动或其他缘由离开学校,必需办理移交手续,移交时由教育处、总务处派人监视,既要点清数量,也要检查质量。 8、完善保存好仪器帐册、产品说明书、试验使用仪器通知单、试验记载表等有关档案资料。 9、做好安全用电、防火、防盗、防毒、防爆、防污染等安全防范工作,危毒药品必需专柜放置,严格取用制度,要保证人员和仪器安全。 二、赔偿制度 1、爱惜仪器,使用仪器轻拿轻放,严格按仪器使用规章使用。 2、仪器损坏时应由当事人填写“仪器损坏状况登记表”,由有关部门处理。 3、违反操作规程,不遵守试验规章引起的损坏,应由当事人赔偿。 4、对有意损坏仪器的,依据情节轻重,罚款24倍,并作为违纪处理。 三、仪器借还制度 1、一切仪器借用、领用和归还,均须办理登记手续并检查仪器的完好状况。 2、对试验器材借出、或本单位其它部门需要借用的,应填写“借用登记表”,要按时予以归还,并保证仪器完好。 3、仪器设备原则上不对外单位借出,确需借出的,必需有校领导批准前方可办理出借手续。 仪器室治理制度13 1.目的 建立试验室仪器、设备治理规程,保证仪器设备得到良好的治理,使其符合规定的检测要求,以确保检测数据精确牢靠。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试验室检测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校准、标识、使用、维护、检修、核查、停用报废等过程的掌握与治理。 3.职责 负责试验室仪器设备治理;负责对试验室的仪器设备治理状况进展监视检查。 4.内容及要求 4.1仪器设备的选购与验收 4.1.1试验室应配备正确进展检测所要求的全部抽样、测量和检测的仪器设备。各试验室依据检测工作的需要提出仪器设备购置规划,其技术性能和指标应满意检测工作的要求。 4.1.2仪器设备到货后,请购单位应准时组织有关人员检查验收及安装调试。大型仪器设备应与供货方共同开箱验收、安装、调试。 4.2仪器设备的存放环境 4.2.1周密仪器,如分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应放在仪器室,避开阳光照耀,保证仪器的系统正常。还应与化学检验室隔开,以防止腐蚀性气体、水汽腐蚀仪器设备。 4.2.2试验室应保持常温,环境枯燥,通风良好。 4.2.3电子分析天平应放在专用天平台,防尘、防震。 4.2.4较大仪器应固定位置,不得任意搬动,仪器应罩上防尘罩。 4.3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 4.3.1新购仪器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按国家相关规定进展校准或核查,以证明其能够满意试验室的标准要求和相应的标准标准。计量器具需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3.2对检测结果有直接影响的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应定期送授权的校准机构校准或检定,以保证其能满意相应的标准标准。 4.3.3检测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经计量检定合格后需加贴计量标识,以说明仪器设备、计量器具所处的校准状态。质检部负责建立检测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台账,总经理助理负责治理归档计量检定/校准证书。 4.3.4全部检测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使用、维护保养。对于免检仪器设备,应做好记录并监测其精确性,发觉特别准时修理或更换。 4.3.5使用人员必需完全把握仪器设备、计量器具正确的使用、校正方法。 4.3.6检验仪器量规应放置于相宜的环境(要避开阳光直接照耀,相宜的温度),且使用人员应依正确的使用方法实施检验,在使用前后应保持清洁且切忌碰撞。于使用后,如其有附件者应归复原位,以及尽量将量规存放于适当盒内。 4.3.7试验室必需配备必要的量规附件或其它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在使用前后或使用中对仪器设备、计量器具进展内部校正,并填写相应校正记录。校正记录表自行设计。 4.3.8为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必要时各试验室需参与适当的试验室间比对规划。 4.3.9使用人在使用时发觉检验仪器、计量器具不精准,应马上校正。若经校正其周密度或精确度仍不符实施需要,应马上送请特地技术人员修复。若因技术上或设备上的困难,而无法自行校正者,则托付经国家认可的计量检定单位代为校正,且必要求供应校正证明。 4.3.10检验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如发生功能失效或损坏等特别现象时,应马上送请特地技术人员修复,经修复后,必需先校正才能使用。 4.3.11检验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经特地技术人员检定后,认为必需汰旧换新者,以及因检验工作实际的需要,必需新购或增置者,由使用单位重新请购。 4.4仪器设备的档案治理 4.4.1试验室全部仪器设备均应建立台账,并对主要仪器设备建立设备档案,档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大型仪器设备申购单、订货合同(可为复印件); ·大型仪器设备质量验收单(可为复印件); ·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制造商名称、出厂编号、试验室编号; ·仪器设备的到货日期、启用日期,安装或存放地点; ·产品说明书(可为复印件); ·设备使用记录(可另装订成册); ·历次计量检定证书(或自检记录/比对试验记录),检定周期安排; ·操作规程(简洁、常用的仪器仪表,如说明书上有操作规定,可不再编制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的损坏、故障、调试及维护保养记录。 4.4.2凡属归档范围内的仪器设备的全套随机技术文件,仪器设备说明书、样本、图纸、技术操作规程、合格证及安装调试等材料若系一式二份,应留一份存档;只有一份的,将原件存档,复印件随机使用。 4.4.3仪器设备档案内的文件材料,要按时间先后排列好,用铅笔编写页号,凡有文字的页面,都要编号,正面编在右上角,反面写在左上角,然后填写好卷内名目。 4.4.4仪器设备档案由各试验室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应有专用的柜橱,做到完整安全,存放有序,查找便利,不得随便堆放,严防毁坏和散失。 4.4.5仪器设备档案的原件一般不外借,如因特别需要,必需借用时,应经试验室负责人同意,办理借阅手续,借出的档案材料,借用人要妥当保管,不得毁坏和遗失,按期归还,如有损坏、遗失,由借用人负责。 4.4.6试验室每年应对仪器设备进展一次清点,使物、账相符。 4.5仪器设备的标识 试验室全部的分析检测仪器及配套设备,包括各种操作过程掌握和检测结果处理软件等,都应有唯一性治理编号,并有明显、唯一性的标识说明其工作状态,以保证不被混用、误用或产生混淆。 4.5.1仪器设备标识分三类,分别为:合格-绿色;准用-黄色;停用-红色。 4.5.2标识的使用 4.5.2.1合格证(绿色)的适用对象: A)计量检定(包括自检)合格者; B)设备不必检定,经检查其功能正常者: C)设备无法检定,经比对或鉴定适用者。 4.5.2.2准用证(黄色)的适用对象: A)多功能检测设备,某些功能已丢失,但检测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经校准合格者; B)设备某一量程精度不合格,检测工作所用量程合格者; C)降级使用者。 4.5.2.3停用证(红色)的适用对象: A)仪器设备损坏者; B)仪器设备经计量检定不合格者; C)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者; D)仪器设备超过检定周期者。 4.5.3全部标识内容,必需填写完整。标识贴在设备的明显部位上,更换时,撕掉或掩盖原标识,在同一位置上贴上新的标识。标识的格式参见质量手册“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掌握”条款。 4.6仪器设备的使用治理 4.6.1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 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按6.3执行。 4.6.2仪器设备的档案信息 仪器设备的档案依6.4执行。 4.6.3仪器操作人员的要求 4.6.3.1使用试验室仪器设备从事分析检测人员,必需是经过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可以独立操作的人员。 4.6.3.2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阶段,确定的仪器设备操作人员要全程参加,系统阅读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娴熟把握仪器设备的性能,全面了解根本操作规程和保养维护程序,到达独立操作和保养仪器的目的。同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加强仪器操作训练,随时记录分析操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便于询问专家解决。 4.6.3.3操作使用人员对仪器的操作程序娴熟把握之后,可联系仪器厂家技术人员,集中对操作使用人员再培训,解决操作使用人员独立使用仪器过程中的技术疑难问题,并对仪器使用保养的一些技巧进展更深入的学习。 4.6.4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 4.6.4.1主要仪器设备均应制定操作规程,其主要内容有:仪器名称、性能用途、操作步骤、检查方法(包括开机、关机、校正、运行检查)、维护保养、留意事项等。 4.6.4.2操作规程、仪器使用和维护修理说明书、包括供给商所供应的软件操作说明书等,都必需保持其最新版本,并便利操作人员取用。 4.6.5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 4.6.5.1大型周密仪器或检测直接出数据的仪器设备,均应有使用记录,填写于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 4.6.5.2使用记录主要内容有:仪器名称、编号、使用日期、使用时间、上机样品编号、测试工程、使用前后的检查状况、操作人、验证人、特别状况及处理结果。 4.6.5.3使用记录应于开、关机和使用时准时填写,字迹应清楚、工整。 4.6.6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为保证仪器设备的性能的可信性和检测结果的精确性,除了按规定对仪器设备实施定期的检定外,还必需做好平常的维护保养。 仪器设备使用部门应组织使用人员制定设备维护规划。在实施检测之时,对有关的技术指标和参数进展必要的检查和检定。维护状况应准时记录,其内容应包括:日期、维护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