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城校际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df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5第二章工程概况.5第三章施工部署.9第 1 节工程目标.9第 2 节 施工管理机构.9第 3 节 施工总体安排.13第四章施工准备.14第 1 节技术准备.14第 2 节施工现场准备.15第 3 节测量准备.17第 4 节试验准备.18第 5 节 设备和物质准备.18第 6 节 劳务人员准备.20第五章施工总进度计划.21第1节工期目标.21第2节 总进度计划.21第3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22第六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22第1节工程测量.22第2节道路工程.28第3节 桥梁工程.47第4节 水电安装工程.68第5节防护工程.75第七章保证工期的主要技术措施.78第八章季节性施工措施.80第1节 夏季施工措施.80第2节 雨季施工措施.81第九章质量保证体系.82第1节工程质量目标.82第2节组织机构.83第3节工程质量管理措施.84第4节 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86第5节 工程质量承诺.88第十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88第1节 安全管理网络.89第2节安全管理.89第3节 建立现场安全检查制度.91第4节 安全技术要求.91第5节 主要安全预防措施.92第6节安全管理目标.92第十一章 年、季度用款计划安排.93第十二章 文明施工措施及环境保护.93第1节 文明工地创建目标.94第2节 文明施工责任制.94第 3 节 文明施工管理网络.95第 4 节文明施工管理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95第 5 节 环境保护措施.97第十 三 章 技术管理措施.99第 1 节 技术管理责任制.99第 2 节 技术管理制度.100第 3 节 技术管理措施.101第 4 节 四新技术的研究或推广应用.102第十四章施工降低工程成本措施.103第一章编制依据1.1 福州地区大学城*期校际道路某路工程施工项目招标文件。1.2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福州地区大学城学园南路工程施工图设计。1.3现场踏勘调查资料报告以及本单位对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1.4国家及本地区现行的市政道路工程及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文件,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5企业质量标准文件及标准化现场施工管理的有关细则。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建设概况工程名称福州地区大学城*期校际道路某路工程施工项目(*标段)建设地点福州市工程规模本标段:K3+330K 5+2 7 0,总 长1940米,宽3 5米,其中包括一座K4+322.5某 大 桥(4 X 2 5米空心板梁)。质量标准达 到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工期要求工期要求为2 1 0 日历天,实际开工日期以开工令为准。2.2工程设计概况工程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桥梁工程;电气工程;市政道路消防给水工程。福州地区大学城*期校际道路某路总长度5.2 9 1 k m,起点位于大学城*期学园南路与金上路交叉 口(桥下),止于乌龙江大道延伸段交叉口。本*标段位于K 3+3 3 0K 5+2 7 0,其中包括一座 K 4+3 2 2.5 某 大 桥(4 X 2 5 米空心板梁,桥梁宽度29米),以及在K 3+4 3 0.2 8K 3+6 6 0路段穿过坛埔山一座小山包。道路设计等级为城市I I 级主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3 5m,横断面设计为一块板;设计车速为50 k m/h;路面等级为水泥碎路面(机动车道);道路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溪源江桥设计桥面宽度为2 9 m,桥梁上部构造采用42 5 m 预应力碎宽幅空心板,先简支后桥面连续结构,下部构造为肋板式桥分,灌注桩基础;桥墩为三柱式墩,灌注桩基础。2.3工程特点2.3.1本标段工程道路位于闽江南港的闽侯县上街镇,为冲洪积海积口平原地貌,除零星小山丘外,地势平坦,河汉密布。2.3.2 路基填料为中砂,桥头路段及溪源江河段要求超载预压3个月以上;软基处理采取清表、清淤换填砂处理,以及超载预压处理和桥台搭板素佐垫层下的路基采用搅拌桩处理等。2.3.3 施工内容涉及道路、给排水、电气等,相互交叉作业错综复杂。2.3.4本标段设有一座大桥。2.3.5 本 标 段 K 3+43 0.2 8K 3+6 6 0 路段有一座坛埔山小山包需开挖贯通,并且要进行路堑边坡镀锌网植草防护施工。2.4 气象路线区域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台风频繁为特征,每年49月为汛期,1 0 月至次年的2月为少雨期,暴雨期一般集中于每年的79月份;每年51 1 月有 23次热带风暴侵袭,最大强度可达1 2 级,区内年极端最低温度T.7 0 C,最高温度3 9.8 0 C,平 均 1 9.3 0 C,多年平均降雨量1 2 0 01 6 0 0 m m。2.5 地质拟建场地地势变化不大,一般地势高低落差约5.0 米左右,局部路段为低山、丘陵;沿线主要土层可分为8层;桥位处地质初步估计上部为淤泥层,中部为中粗砂及粘土,下部为强风化花岗岩。2.6环境及交通情况本标段位于闽江南港的闽侯县上街镇福州地区大学城内,起点靠近已建科技路一期末端大桥桥头,终点于乌龙江大道延伸段相交,拟建某大桥一侧有乡村水泥小路横穿,交通运输环境一般;该路段与料场有一定距离,运输不太方便;砂、石材料质量基本能满足工程要求;线路穿越村庄,对居民生活会有一定影响;路线所经地区内生活、施工用水水源比较充分,电网发达,电力较充足,可满足工程用水、用电要求。2.7主要工程量工程项目主要工程数量道路工程清除表土及淤泥:3 3 2 0 6 路基挖土方:2 2 0 4 7 m3路基回填中砂:5 2 0 0 1 m3 水泥砂路面(抗折 5.0)(2 4 c m):3 2 5 6 4 m 2 5%水泥稳定砾石(2 0 c m):3 3 8 9 1 m2山皮石底基层(2 0 c m):3 4 4 6 0 m2桥涵工程某 大 桥(1 座:L =1 0 0 m排水工程挖沟槽土方、淤泥:3 0 5 5 7.8 n?碎管道基础:3 4 2 8.6 m U P V C 双壁波纹管:1 0 2 5.2 m碎管道铺设:3 4 6 2.4 m沟槽回填砂:2 2 3 3 0.6m给水工程玻璃夹砂给水管(D N 2 0 0):1 0 8 4 m路灯工程埋设路灯电力管R M D P 6 3:7 6 0 8 m电缆敷设:8 3 8 5 m防护工程路堑边坡镀锌网植草防护:1 7 2 4.3 8 m2第三章施工部署第1节工程目标3.1.1质量目标:达 到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3.1.2 工期目标:工期要求2 1 0 日历天,计划安排为2 0 4 天日历,比要求提前6天。3.1.3 安全目标:争创市级安全标化工地,施工全过程无重大安全事故,重伤率控制在0.1%。3.1.4 文明施工目标:争创市级文明工地。3.1.5 成本目标:降低工程成本1%第2节施工管理机构公司将为本工程组建强有力的生产调度、技术质量管理机构,以保证工程度顺利进行,项目经理部为工程具体实施管理机构。3.2.1 根据本工程特点,本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 人,生产副经理1 人,项目技术负责人1 人,以及相关施工员、专职质检员、材料员、试验员、安全员等。下设三部一室,即工程管理部、技术质量部、经营核算部和综合办公室。项目经理:负责全面工作。生产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工作,负责施工生产和后勤服务。项目技术负责人:协助项目经理工作,负责本工程技术与质检工作。工程管理部:负责料场调查、材料采购供应,机构设备管理,能源管理,维修保养,负责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技术质量部:负责计划安排,现场施工安排、测量放线,质量检验、监督以及处理质量问题。经营核算部:负责工程计量、财务管理、经济核算、费用控制。综合办公室:负责合同管理、文件管理、劳资管理、后勤服务。项目经理部下设道路工程队、桥梁工程队、水电工程队。道路工程队:负责本标段软基处理、路基排水、路基防护工程、路基填筑和路面工程等的施工。桥梁工程队:负责本合同段一座桥梁工程的施工。水电工程队:负责本合同段排水工程、给水工程、路灯工程等的施工。以上三个工程队均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领导下,既分工负责又要相互协作,高效优质完成本标段工程项目,施工高峰时期,不足劳动力从当地进行补充。3.2.2本工程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员配备见下页 项目组织机构图项 目 组 织 机 构 图3.2.3工程管理制度本工程的管理将从工程技术、施工、质量、安全、成本、物供等方面着手,总结以往的成功管理经验,本工程将实施以下规章制度:(1)项目经理部现场值班制度(2)每周生产例会制度(3)项目目标任务分解管理制度(4)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制度(5)质量、安全预控制度(6)质 量“三检”制度(7)定期或不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制度(8)机械班前检查与停用保养制度(9)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1 0)成本控制制度(1 1)执行监理工程师或业主指令制度第3节施工总体安排本标段捽制工期的工程为路基工程,其中填方施工为路基施工的关键工序,尤其是桥头路段及溪源江填河路段,因超载预压期大于3个月,在施工中尽可能早地安排堆载,是确保工期的重点环节。桥梁工程的关键工序为钻孔灌注桩及后张法预制空心板的施工。在确保工期的前提下,狠抓重点工程、重点工序、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在保证重点工程的同时兼顾其它工程,使本标段工程施工合理有序,做到均衡生产。3.3.1 本路段重点施工内容为路基填筑,应抓紧组织合理安排施工,执行建设部颁布的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和设计有关的要求,按 照“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施工,着重控制好路基填筑质量。3.3.2 挖方路段土方合理调配,尽量达到本标段内的土方平衡,减少土方外运。3.3.3 某大桥为钻孔灌注桩基础,钻孔采用冲击钻机成孔,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桥墩采用特制钢模,一次立模到位;混凝土用吊车提升,用串筒入模。桥梁基础尽量避开雨讯季节,选择在枯水期施工。大桥预应力酢空心板安排在桥台后路基外空地上预制,采用吊钩吊装,混凝土用搅拌站集中拌制。3.3.4 超载预压路段管线施工待经过3 个月充分预压后,再进行反开槽开挖施工。3.3.5 原地面标高以下的人行道地广管线以及其它构造物应先期施工做完。3.3.6 防护工程随路基土方的施工及时跟进施工。第四章施工准备第1节技术准备4.1.1 图纸会审及各种交底4.1.1.1 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学习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国家现行相关技术规程、规范及有关文件,参加图纸会审会议,并由项目技术副经理主持将图纸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修改的部分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4.1.1.2 由业主组织,监理工程师主持,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阐明设计意图,主要工程及特点;并向施工单位交接测量资料和现场交接测量控制点。4.1.1.3 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技术负责人向现场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并做好记录,对主要分项工程编制作业指导书:再由技术人员交底到作业班工人,使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都明确施工过程和技术要求。4.1.2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指导现场施工组织与管理。4.1.3 编制施工预算,同施工图预算相比较,确定材料需用计划。4.1.4 组织项目经理部成员编制项目质量保证计划,明确工程质量目标。第2节施工现场准备4.2.1 征地拆迁工作是路基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其范围可分为临时设施用地(包括生活区、生产区、临时道路用地)和路基施工设计边线占地两部分,在提交工程进度计划的同时向监理工程师一份按施工先后顺序所需的占地计划,办好相关手续,以确保连续不断的施工。4.2.2生产、生活临时设施搭建位置布置及说明详见第6章一施工总平面布置。4.2.3施工便道运输道路充分利用原有的公路、乡村小路以及以及已建成的科技路,局部路段区域适当增设改建临时便道。4.2.4临时供水现场用水分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三部分,供水系统主管采用100镀锌管线铺设,对有用水地点按每50m均匀布设固定水龙头,临时用水地点均采用软水管与冰龙头相连接。对穿过道路的水管线采用预埋管保护,避免车辆行走压坏供水管线。生活用水应同时考虑临时排污管道的布设,保证施工人员的正常生活和工作。4.2.5施工用电施工临时供电线路布设:按 三相五线制”配置,有明确的保护系统,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做 到“一机、一闸、一漏、一 箱 ,线路架设符合规定。具体布置按另行编制的 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要求进行布设,确保生活、生产正常用电需要,并满足安全规程要求。4.2.6施工通信经理部住地接入当地电话网,利用程控电话进行对外联系以及生产调度指挥。4.2.7污水和垃圾处理我单位一旦中标,在合同履行期间,将对所有驻地(包括监理及其施工班组)以及场区内的粪便、污水、垃圾随时运走或收集处理,并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并承担一切费用。4.2.8防火与消防与当地消防部门取得联系,必要时请求协助,在现场采取有效的防火及消防措施,并在相应的料库、房间等处配置适当数量的灭火器材;4.2.9急救和医疗服务与当地医疗单位联系,并在工地配备必要数量的在医疗急救方面有一定经验的医护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包括监理及其施工班组),同时备有必需的医疗器械和适当数量的药品。4.2.1 0与当地的关系充分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搞好团结,处理好与当地政府及群众的关系。第3节测量准备4.3.1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办理项目测量资料和现场测量控制点交接手续。对接收的测量控制点复核无误后,根据施工放样的需要加密测量控制点,加密点要具有足够的密度和精度。复测道路中线控制桩,井做好标志并加设护桩。4.3.2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对道路导线点坐标、高程进行全面复核,并填写复核记录。对施工路段进行断面复测,由监理工程师现场鉴证认可。做好前期道路测量放样工作。第4节试验准备建立工地中心试验室,由具有丰富经验的试验工程师负责试验工作,配备精度准确且经过法定计量部门标定有效的仪器设备,技术资质和试验检测范围由工程质量监督站审查合格和确定,按试验规程进行工作,制订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标准计划,严格按计划实施。工地中心实验室不能承担的试验检测工作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实验室进行试验检测工作。第5节设备和物质准备根据本标段工程施工项目内容、工作量大小、工期长短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投入合理配置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试验、测量、仪器设备。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具体详见附表(一)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主要材料试验、测量、仪器设备配置详见附表(二)主要的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所需物资、设备和工程材料将根据工程需要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陆续进场,井向监理工程师提交生产厂商出具的质量合格证书,证明材料、设备质量符合本工程合同技术规范的规定,监理工程师批准合格后再投入使用。材料分类标识码放,砂集中在搅拌站搅拌,钢筋标识码放在钢筋库棚内,做到防潮、防污。物质准备工作程序如下:第6节劳务人员准备工程施工期间劳动力需求主要分为2个时期:前期清表、清淤换填砂、路基填筑、防护工程、管道铺设施工以及桥梁施工阶段需要人员较多,后期为路面底基层、基层、面层施工阶段以及给水、路灯工程施工。因此需要合理调配,保证施工需要。路基填筑、防护工程、管道铺设及桥梁施工阶段,总共需要运输司机3 5人,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桩机等驾驶员1 6人,机械维修人员4人,管道工2 0人,平整和修边桥涵施工等辅助人员3 0人,测量、试验及管理人员2 5人。路面底基层、基层、面层施工阶段,总共需要运输司机2 0人,搅拌站操作人员及压路机等驾驶 员1 0人,机械维修人员4人,水电安装工2 5人,普通劳务人员2 5人。具体详见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第五章施工总进度计划第1节工期目标2 0 4日历天第2节总进度计划施工工期投标要求:总工期2 1 0日历天,我司计划安排:总工期为2 04天日历,比要求提前6天。我司将保证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本标段工程。具体进度计划详见附表(四)施工进度网络图第3节施工总平面布置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工程分布、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及任务划分,以及施工调查资料和工程沿线的实际情况,通过施工平面图布置能使工程布局合理,工效提高,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安全生产及为文明生产创造条件。经综合比较平衡,本着满足施工需要、节约资金使用的原则,确定临时工程的设置方案,具体安排如下:具体平面布置详见附图(五)施工总平面图本标段只设置一个驻地,位置设在与本标段某大桥桥头附近K4+480里程路基外空地上,该里程位置有一乡村水泥道路横穿拟建道路。工程项目部驻地尽可能兼顾生产、生活两方面,负责全线材料供应,总料库及加工场地也设在驻地内,相应配备会议室、接待室、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等生活辅助设施,同时在某大桥桥台后路基外侧附近设置临时预制场。在合同履行期间,按照合同及监理工程师要求为监理工程师提供办公、生活设施,保证冬季、夏季的采暖与通风以及卫生医疗条件,并承担一切费用。第六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第1节工程测量7.1.1关键过程控制7.1.1.1关键工序在施工过程中监控要求及控制目标如下:7.1.1.2监控记录序号控制要点控制目标控制方法1控制桩复核满 足 测量规范G B50026-93要求严格执行测量放样复核制度2导线点布设满 足 测量规范G B50026-93要求严格执行测量放样复核制度3道路断面复测真实反映道路原地貌实际情况由监理、业主监督共同完成4测量放样偏差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严格按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执行5竣工测量准确反映道路最终成型位置和标高与监理、业主共同参与完成施工日记、交接桩记录、复测资料、测量复核记录、坐标及标高引测记录、测量施工放样记录、技术复核记录、质量检验评定记录等。7.1.2施工准备7.1.2.1测量仪器配置1)、全 站 仪(详见右图7T所示):根据本标段工程实际情况配置仪器以满足测量精度要求。2)、经 纬 仪(J 2):进行局部小范围内测量施工使用。3)、水 准 仪(S K S 3):控制标高引测及沉降观测等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S1精密水准仪,一 般现场场地标高测量常采用图7-1全站仪S3水准仪。4)、花 杆(2 m):远距离对中及断面测量。5)、钢 卷 尺(5 0 m、5 m):进行实地短距离丈量。7.1.2.2 作业条件1)、对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在测量施工前,都必须经法定检测部门鉴定后才可使用。2)、熟悉施工图纸以及施工现场地理环境。3)建设单位必须将工程捽制桩或导线点以现场提供和书面形式图7-1 全站仪管道工程测量路基、路面工程测量道路断面复测竣工测量移交施工单位。4)、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控制桩,先对其坐标、高程进行复核测量,复核控制点本身闭合差是否在规范规定范围内,同时依据控制点坐标复核与拟施工道路相关联的已建建筑物和道路是否与该坐标控制体系有出入,经复核无误后才能使用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高程控制桩。若发现控制桩复核误差超出 测量规范 中所规定的允许范围,应向建设单位提交书面资料,要求重新提供。5)、建立测量控制网:根据设计道路总平面图、施工现场地理环境、测量通视效果、测量便利程度和拟设导线控制点保护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布设测量控制桩。控制桩布好后再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高程控制点,将布设的导线控制点的坐标、高程测量出来,经复核无误后就形成完整的能直接指导测量施工的坐标、高程控制网体系,并形成文字记录。这样道路任何点位测量均可采用就近导线控制点进行,不必繁琐设置过渡转点。7.1.3 测量施工工艺流程7.1.3.1 道路断面复测在坐标、高程控制网建立后,紧接着就是道路断面复测工作,这是道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重要程序。主要复测道路原地面实际断面尺寸是否与设计断面图尺寸存在较大误差。测量人员分为三组同时进行,第一组依据坐标控制网,按照设计横断面图中道路里程桩号把所有与之相对应的道路中桩、左右边桩全部测量放样出来;第二组紧随其后负责测量道路中桩、左右边桩的原地面实际高程数据,并形成文字记录;第三组测量人员紧接着用钢卷尺、花杆等测量工具负责卡出道路横断面尺寸,最后将所有复测数据汇总整理成道路断面复测资料报监理、业主确认。7.1.3.2 管道工程测量管道工程施工主要包括雨、污管道系统施工,在路基清表结束后进行。光测量管道系统中心线和检查井中心桩,在适当地点设置施工控制桩并撒出石灰线以便开挖,在机械开挖施工时同步架设水准仪进行跟踪测量,及时控制管槽开挖深度,防止超挖;管槽开挖后应及时恢复管道中心线利控制高程,采用设置坡度板来进行高程、中心线控制,随时检查坡度板设置位置和高程是否准确,确保管道中心线、坡度及附属构筑物位置与沟槽长度准确。7.1.3.3 路基、路面工程测量主要包括:清表、清淤测量、路基填砂测量、山皮石垫层测量、水泥稳定层测量、路面测量、附属构筑物测量清表、清淤测量主要控制道路横断面的清表宽度,测设道路左右清表边桩,确保路基坡脚以外留有一定清表宽度以及临时排水沟位置;路基填砂在雨、污管道系统施工完毕后进行,道路每隔20m设置一道填砂捽制桩,严格控制填砂面设计高程和填砂边坡线位置,做到过程监控,确保路基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山皮石垫层属于路面结构层部分,测量精度要求进一步提高,重新准确测量道路中心线和山皮石垫层边线以及相应高程,并撒灰线辅助测量,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控制山皮石垫层高程和横坡坡度;水泥稳定层的测量不光要严格定出水稳层的边线、高程及横坡,还应在水稳层施工过程中跟踪复核高程,水稳层面标高控制是道路测量最为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路面高程和混凝上厚度;水稳层施工完毕,在其上精确测量道路中线、边线以及涨缝、施工缝位置,控制好路面标高,包括道路横坡、纵坡;附属构筑物测量主要是路缘石、侧石放样,直线段采用经纬仪测量确保线直,路缘石顶面高程应顺畅。7.1.3.4 竣工测量市政工程完工后,需进行竣工测量。竣工测量包括:道路中心线位置、标高、横断面图式,附属结构及地下管线的实际位置和标高。测量结果应在竣工图中标明,测量复核记录及竣工测量均应整理归档。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对竣工测量进行核查。7.1.4 质量标准7.1.4.1 导线方位角闭合差为:40 n 秒,(n 为测站数)。7.1.4.2 水 准 点 闭 合 差 为 12 L(m m),(L 为水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单位为Km)。7.1.4.3 直接丈量测距允许偏差:测距小于200m时允许偏差1/5000;测 距 200500m时,允许偏差1/10000;测距大于500m时允许偏差1/20000。第2节道路工程7.2.1 清表换填砂施工清表换填砂施工工艺流程框图详见附图(六)7.2.1.1 现根据导线点坐标进行测量放线施工,把设计图纸中每点道路中心线位置按照设计坐标放样出来,然后依据道路中心线每一图7-2清表换填砂断面示意图点的实际高程、相应点的左右边端点距离和相对高程,算出清除表层土的左右距离范围(详见右图7-2 所示),并放样定位撒灰线。7.2.1.2 放样施工完毕,就可以依据图纸设计清表厚度进行清表施工,采用推土机设备进行初步大面积清表,以提高施工工效,切记不可超挖,采用人工清表、修平整并考虑预留5cm10cm左右厚表土作为碾压沉降预留量,然后通过碾压密实达到设计清表厚度。道路左右清表范围以外 5 0c m 分别挖临时排水沟,排干路中积水以利路基保持干燥。7.2.1.3 压路机对清除表土后的路基原地面进行碾压,人工配合平整,注意控制清表厚度和左右坡度。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达不到验收标准要求要继续碾压、平整直至合格并验收通过,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7.2.1.4 按照清表厚度进行换填砂垫层,换填砂垫层材料为中粗砂,含泥量不得大于1 0%。采用分层填筑法进行不小于1 000m:试验路段施工,以确定有设备组合下的最佳压实遍数、压实厚度、松铺系数,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全面分层填筑。7.2.1.5 换填砂垫层厚度超过3 0c m 应分层换填、碾压,每一层厚度不大于3 0c m,左右两边反包 1 m 土方在第一层换填砂垫层通过碾压并检测密实度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才可以进行下一层换填碾压直至结束。7.2.2路基填筑施工路基填筑可采用配套的机械化施工,形成挖、装、运、摊、平、压机械化流水作业,能保证路基填筑高质量、高速度地完成。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框图详见附图(七)7.1.3.1在路堤填筑前,按 5 0 0 0 n?以及在砂质抽样取样,同 时 按 川 5 93标准方法进行一次实验分析,以选取合适的填料。7.1.3.2恢复路基中线并加密中桩,测量标高,放出坡角桩,桩上注明桩号,标上填筑高度。7.1.3.3应对砂垫层压实,按设计图纸要求在超载预压路段埋设沉降盘并观测记录原始数据提交监理工程师核准,否则不得填筑施工。7.1.3.4在全面开工前,采用分层填筑法进行不小于l O O O m,试验路段施工,以确定有设备组合下的最佳压实遍数、压实厚度、松铺系数,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全面分层填筑。7.1.3.5路基填筑施工压实机械使用1 5 吨振动压路机,摊铺平地机采取P Y-1 6 0 为了保证压实质量,必须经常检查砂的含泥量及压实度。压实度检测主要使用灌砂法控制,含水量检测可采用酒精燃烧法或碳化钙气压法控制。路基填筑质量控制详见附图(八)压实度标准见下表:压 实 标 准 表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 m)压 实 度()填方路基上路床030295下路床30 80295上路堤80 150293下路堤1 5 0 以下290零填及路堑路床0-3 02957.1.3.6 填料的挖、装、运均采用机械化施工,一般用挖装机械配备自卸汽车运土,按每延米用量严格控制卸料,推土机把料摊平平整,确保达到压实度标准。7.1.3.7 路堤填筑必须全幅推进,横段而不宜留有缺口,且应分层平行摊铺,分层深度根据压实厚度确定,并均匀地把材料摊铺在路堤的整个宽度上,且必须形成设计的路基拱度,以利于路面铺筑。每层填土宽度应比设计宽度每边加宽5 0 公分,且每填高0.5 米要复核一次路堤宽度,以保证整修后边坡处的压实及有效尺寸。当地面横坡陡于1:5 时,应将坡面按成台阶,其宽度不小于1m,高度为0.20.3 m,台阶顶面组成24%的内斜坡,填筑路堤时应由了低一层台阶填起,将所有台阶填完后即可按照一般填土进行。7.1.3.8填土段数率以路堤中心沉降10mm/d,边桩水平位移2m m/d,测斜水平位移3mm/d标准控制。7.1.3.9路基纵向填挖交界处和横向填挖交界处处理:在路线纵向填挖交界处和横向填挖交界处挖人工台阶处理。填方一般从低处开始,按距路基顶面的不同高度控制压实度标准,最后一层要翻松挖方路段,平整后和填方路段一起碾压成型。7.1.3.1 0在大型压路机不易到位的边角,应派专人用小型打夯机压实。分层碾压厚度控制在30 cm。7.1.3.1 1路基顶面压实度应满足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压实要求。达到设计标高时要抓紧按设计要求整理、修整边坡,确保路堤填筑质量和稳定性。7.1.3.1 2填筑至预压填筑高度后,应加强沉降观测,当发现路堤面标高低于设计标高15cm时,要及时补填,不得最后一次性补充填筑,否则会延长沉降稳定时间,增加工后沉降推算困难。必须强调的是推算工后沉降量时,填筑高度应不低于设计填筑高度。7.1.3.1 3在雨季施工中,要主要排水,并注意天气预报,及时碾压成型,防止被雨水冲刷,边坡要采取技术措施防止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避免路基填筑宽度不足及虚坡现象。7.1.3.1 4设计在桥头路段及溪源江填河路段要先填筑施工,旦要超载预压3个月。桥梁施工完毕后两侧再次填筑应特别注意,填筑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台背填方应分层填筑协调进行,桥台附近配合小型压实机机械压实,台背回填和路堤填方结合部要特别重视,后填台背要挖台阶,保证压实度合格。雨季应防止路面水流入,若有积水要及时排除,确保台背压实质量,严防因桥头填筑沉降而造成的跳车。7.1.3.1 5 路基填筑高度到位后,超载预压路段应有一段预压期,最短预压期时间不少于3个月,同时密切观测路基沉降量,当路基沉降速率小于1 0 m m/月时方可反开挖路槽,进行路面施工。7.1.3.1 6 超载预压路段填筑路堤施工观测1)、软基路段的路堤填筑施工应注意观测填筑过程中的地基变形动态,对路堤施工实行动态观测,本路段动态观测项目有地表沉降量、地表水平位移量和地表垂直向变量。地表沉降量和垂直向变量采用高程观测法观测,地表水平位移量采用三角前方交会法观测。2)、埋置地基中或基底的观测仪标沉降盘和位移边桩,必须在软基处理之后和路堤填筑之前进行埋设,并在观测得到稳定的初始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的填筑施工。3)、沉降观测点位置和位移边桩按设计要求设置。在地质条件差、地质变化大的部位应设置沉降观测点和水平位移桩。不同测定项目的测点应尽可能布置在同一横断面上,并尽可能一桩多用,便于观测和测点保护,也便于数据分析。4)、在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跟踪观测,观测频率为:每填筑一层观测一次,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每三天应至少观测一次。路堤填筑完成后,在堆载预压期间,对沉降观测应视地基稳定情况而定,一般每月和半月观测一次,直至预压期完成。5)、在施工期间对路堤两侧的水平位移桩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跟踪观测,宜与沉降观测同步进行。当路堤稳定出现异常情况而可能导致失稳时,应立即停止加载并采取果断措施,待路堤恢复稳定后,方可继续施工。6)、位移观测边桩按设计要求埋设。7)、测点保护。工作边桩、工作基准桩、沉降盘和位移边桩在观测期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和专人看管8)、收集路堤中心沉降观测资料以推算最终沉降量。7.2.3 路面底基层施工路面底基层为20cm厚山皮石层山皮石层采用1 5 t振动压路机碾压,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超过10cm进行干压法施工,山皮石层内部的空隙应全部填满。山皮石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框图详见附图(九)7.2.3.1材料准备山皮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8 0 m m,大于2 m m 且小于8 0 m m 的砾料占6 58 5%,小于0.0 7 5%的粉料占41 5%;液限小于2 8%,塑限指数小于9,填料浸水4天的最小强度(CB R)8%。山皮石层采用1 5 t 振动压路机碾压,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超过2 0 c m,山皮石层内部的空隙应全部填满。7.2.3.2运输和摊铺根据底基层的宽度、厚度以及松铺系数,计算山皮石的需要量。根据运料车辆的车箱体积,计算每车料的堆积距离。山皮石的松铺系数为1.21.3,填隙石屑用量约为山皮石重量的3 04 0%。7.2.3.3 初压应初压34遍,使山皮石稳定就位。碾压应以两侧开始,逐渐错轮向路中心进行。错轮时,每次重叠轮宽的3。每一遍碾压后,应再次找平,做到初压终了时,表面平整,并具有设计要求的路拱和纵坡。7.2.3.4撒铺石屑应均匀地撒铺在已压稳的山皮石层上,松铺厚度第一次约2.53.0 c m,第二次约2.02.5 c m,必要时用人工或机械进行扫均匀。7.2.3.5振动压实用振动压路机慢速碾压,将石屑全部振动入山皮石层的空隙中,方法同初压,但路面两侧应多压23遍。在最佳含水量时碾压,重型击实试验压实度为96%。7.2.3.6 终压采用停止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1 2遍。碾压过程中不应有任何蠕动现象,碾压后,表面山皮石间的空隙要填满,且石屑不得覆盖山皮石而自成一层,山皮石的棱角可外露35mm,同时固体体积率应不小于83%。7.2.3.7开放交通山皮石底基层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7.2.4路面基层施工路面基层为20cm厚5%水泥稳定砾石基层5%水泥稳定砾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框图详见附图(十)7.2.4.1材料准备水泥采用32.5#42.5#号普通硅酸转窑水泥,凝结时间长于6小时,基层混合料要求7天饱和抗压强度大于等于2.5 M p a。砾石为质地坚硬、均匀、无风化、多棱角和洁净,最大粒径不超过4 0 m m 的连续级配良好的砾石,并根据砾石技术要求将砾石的各项技术指标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之内,细小颗粒不大于1 5%,软弱颗粒含量不大于5%,含泥量不大于1 0%,以保证水泥稳定砾石的施工质量。水为洁净可以饮用的自来水。7.2.4.2 拌和首先按照设计配合比要求配制5%水泥稳定砾石配合比,根据设计配合比调整现场施工配合比进行下料。混合料拌和方式采用现场集中搅拌,设备为强制式拌和机、粉碎机、皮带运输机和铲车等。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先调试所用的拌制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集料的颗粒组成如发生变化,则重新调试设备。拌和时根据集料和混合料的含水量及时调整水量,并保证拌和均匀。混合料应随拌和、随运输、随摊铺、随碾压,存放时间不宜过长。7.2.4.3 运输已拌成的混合料用机动翻斗车及时运送到铺筑现场,运输距离不宜过长,运输道路要求坚实平整,宽度不小于4 m,并应设有错车道。7.2.4.4 摊铺下基层在摊铺混合料之前要适当洒水,保持潮湿。人工将混合料按设计断面和松铺厚度在路槽全宽内摊铺均匀,以避免水泥砾石基层出现纵向接缝。摊铺时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及时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混合料填补。混合料松铺系数应通过试铺确定。7.2.4.5 整型采用人工将混合料摊铺均匀后,用振动压路机立即快速碾压一遍,暴露出潜在的不平整,再用人工进行整型,并用压路机再碾压一遍,整平过程中,对于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表面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和的混合料进行找平整平,同时控制好纵向顺道,路拱和起高符合设计要求。整平时,切忌在较光滑的平面上进行薄层找平,严禁任何车辆通行。7.2.4.6 碾压摊铺后用1 2 t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由两侧向路中心线重叠1/2轮宽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重叠1/2的轮宽并超过两段的接缝,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档(1.5-L7km/h),以后用2档(2.0-2.5km/h)。初压时要及时找平,高处铲平,低处先挖松、洒水、再填补混合料,然后再碾压成活。切忌贴薄层找平。最后应碾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一般碾压68遍,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碾压过程中,5%水泥稳定砾石层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若表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混合料从摊铺、整型到成活前要完全断绝交通。7.2.4.7 养生养生时间一般不少于5d,养生期间多用洒水养生,稳定层表面保持潮湿状态,同时以封闭交通为宜,严禁履带车俩通行及机动车辆在底层上掉头或刹车。5%水泥稳定砾石层施工完成后,可以立即铺筑碎面层。7.2.4.8注意事项混合料要边拌和、边摊铺、边碾压,摊铺层无明显的粗细颗粒离析现象。对已铺好的混合料,要在雨前或冒雨初压,雨停后再碾压密实。已摊铺尚未碾压的混合料遇雨后,应封闭交通,晾晒至适当含水量后再拌和、压实,连雨天应暂停施工。用1 2 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并不得有浮料、脱皮、松散、颤动现象。摊铺混合料时,中间不宜中断施工,若 因 故(如施工间歇)中断施工时间 超 过2小时,应设置横向接缝,横向接缝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处理施工。5%水泥稳定砾石层施工时还应按规定要求做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7.2.5路面面层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框图详见附图(十一)行车道路面面层设计为24cm厚 C 35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以水泥砂浆为粘结料,碎石为骨料,砂为填充料,经过拌和、振捣和养生所修筑的刚性路面,因此必须根据设计严格选料配制配合比。7.2.5.1 材料选用水泥采用强度高,收缩性小,标号大于42.5#硅酸盐、普通硅酸盐转窑水泥。碎石选用质地坚硬、无风化,含泥量小于1%,且具有棱角,表面洁净而粗糙,最大粒径不超过 40mm的连续级配良好的碎石,且石料中针状、片状颗粒不大于1 5%,软弱颗粒含量不大于5%,以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砂为2.5mm以上的洁净坚硬中粗砂。水采用洁净的可饮用自来水。7.2.5.2 施工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在水泥稳定砾石基层上恢复中线及边线,根据道路中心线和边线,校核设计图纸的混凝土分块线。混凝土板分块先由交叉口开始,在曲线段分块时,应注意曲2.5cm聚 酩 型 填 料g 半段涂沥青5阴0传力杆理2.5CID高CH聚 笨 乙 感7皿第/记3 c空a聚隙象填乙以烯纱套头筒等图7-3涨缝、横向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