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汇编6篇.docx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汇编6篇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1 一、学问与技能 1从现实情境和已有的学问、阅历动身、争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加深对函数、函数概念的理解 2经受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受对两个变量之间相依关系的争论,培育学生的区分唯物主义观点 2、经受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进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力量,提高数学化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受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分组争论,培育学生合作沟通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和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领悟反比例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 问题:以下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关系式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乘坐某次列车所用时间t(单位:h)随该列车平均速度v(单位:km/h)的变化而变化; (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000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为y随宽x的变化; (3)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8×104平方千米,人均占有土地面积S(单位:平方千米/人)随全市人口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 师生行为: 先让学生进展小组合作沟通,再进展全班性的问答或沟通.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为什么可以看着函数,了解所争论的函数的表达形式 教师组织学生争论,提问学生,师生互动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 能否积极主动地合作沟通 能否用语言说明两个变量间的关系 能否了解所争论的函数表达形式,形成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详细形象 分析及解答:(1) ;(2) ;(3) 其中v是自变量,t是v的函数;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n是自变量,s是n的函数; 上面的函数关系式,都具有 的形式,其中k是常数 二、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活动2 以下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这样的函数式表示? (1)一个游泳池的容积为20xxm3,注满游泳池所用的时间随注水速度u的变化而变化; (2)某立方体的体积为1000cm3,立方体的高h随底面积S的变化而变化; (3)一个物体重100牛顿,物体对地面的压力p随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的变化而变化 师生行为 学生先独立思索,在进展全班沟通 教师操作课件,提出问题,关注学生思索的过程,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 (1)能否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 (2)能否积极主动地参加小组活动; (3)能否比拟深刻地领悟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分析及解答:(1) ;(2) ;(3) 概念:假如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那么y是x的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不能为零 活动3 做一做: 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cm2, 相邻的两条边长为xcm和ycm那么变量y是变量x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师生行为: 学生先进展独立思索,再进展全班沟通教师提出问题,关注学生思索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生能否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学生能否顺当抽象反比例函数的模型; 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合作、沟通; 活动4 问题1:以下哪个等式中的y是x的反比例函数? 问题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当x=2时,y=6 (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求当x=4时,y的值 师生行为: 学生独立思索,然后小组合作沟通教师巡察,查看学生完成的状况,并赐予准时引导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学生能否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加小组活动 分析及解答: 1、只有xy=123是反比例函数 2、分析:由于y是x的反比例函数,所以 ,再把x=2和y=6代入上式就可求出常数k的值 解:(1)设 ,由于x=2时,y=6,所以有 解得k=12 因此 (2)把x=4代入 ,得 三、稳固提高 活动5 1、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并且当x=3时,y=8 (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y=2时x的值 2、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下表给出了x与y的一些值: (1)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依据函数表达式完成上表 学生独立练习,而后再与同桌沟通,上讲台演示,教师要重点关注“学困生” 四、课时小结 反比例函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大家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阅历和背景学问,留意挖掘问题中变量的相依关系及变化规律,逐步加深理解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从感性熟悉到理发熟悉一旦建立概念,即已摆脱其原型成为数学对象反比例函数具有丰富的数学含义,通过举例、说理、争论等活动,感知数学眼光,端详某些实际现象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2 学问目标:理解函数的概念,能精确识别出函数关系中的自变量和函数 力量目标:会用变化的量描述事物 情感目标:回用运动的观点观看事物,分析事物 重点:函数的概念 难点:函数的概念 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计算器 教学说明:留意区分函数与非函数的关系,学会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教学设计: 引入: 信息1:小明在14岁生日时,看到他爸爸为他记录的以前各年周岁时体重数值表,你能看出小明各周岁时体重是如何变化的吗? 新课: 问题:(1)如图是某日的气温变化图。 这张图告知我们哪些信息? 这张图是怎样来展现这天各时刻的”温度和刻画这铁的气温变化规律的? (2)收音机上的刻度盘的波长和频率分别是用米(m)和赫兹(KHz)为单位标刻的,下表中是一些对应的数: 这表告知我们哪些信息? 这张表是怎样刻画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变化规律的,你能用一个表达式表示出来吗? 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假如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惟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假如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范例:例1 推断以下变量之间是不是函数关系: (5) 长方形的宽肯定时,其长与面积; (6)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与面积; (7) 某人的年龄与身高; 活动1:阅读教材7页观看1. 后完成教材8页探究,利用计算器发觉变量和函数的关系 思索:自变量是否可以任意取值 例2 一辆汽车的油箱中现有汽油50L,假如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y(单位:L)随行驶里程x(单位:km)的增加而削减,平均耗油量为0.1L/km。 (1) 写出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 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 汽车行驶200km时,油箱中还有多少汽油? 解:(1)y=50-0.1x (2)0500 (3)x=200,y=30 活动2:练习教材9页练习 小结:(1)函数概念 (2)自变量,函数值 (3)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 作业:18页:2,3,4题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章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整式的乘除运算和因式分解是根本而重要的代数初步学问,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章内容建立在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列简洁的代数式、一次方程及不等式、整式的加减运算等学问的根底上,而本节课的学问是学习本章的根底,为后续章节的学习作铺垫,因此,学得好坏直接关乎到后续章节的学习效果。 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问是学习整章的根底,因此,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后续章节的学习。学生在学习本章前,已经把握了用字母表示数,列简洁的代数式,把握了乘方的意义及相关概念,并且本节课的学问相对较简洁,学生比拟简单理解和把握,但是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意引导学生导出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的过程是一个由特别到一般的熟悉过程,并且留意导出这一性质的每一步的依据。 从学生做练习和作业来看,大局部学生都已经把握本节课的学问,并且把握的很好,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符号问题,这方面还有待加强。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把握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能娴熟运用性质进展同底数幂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同底数幂乘法性质的推导过程,体会不完全归纳法的运用,进一步进展演绎推理力量; (2)通过性质运用帮忙学生理解字母表达式所代表的数量关系,进一步积存选择适当的程序和算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问题的阅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例问题情境的创设,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熟悉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2)通过性质的推导体会“特别。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目标: 1把握矩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别条件. 2提高对矩形的性质和判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受探究矩形的有关性质和判别条件的过程,在直观操作活动和简洁的说理过程中进展学生的合情推理力量,主观探究习惯,逐步把握说理的根本方法. 2知道解决矩形问题的根本思想是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渗透转化归思想.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加深对矩形的的熟悉,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2通过对矩形的探究学习,体会它的内在美和应用美. 教学重点:矩形的性质和常用判别方法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难点:矩形的性质和常用判别方法的综合应用. 教学方法:分析启发法 教具预备:像框,平行四边形框架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演示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引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归纳矩形的定义: 问题:从上面的演示过程可以发觉:平行四边形具备什么条件时,就成了矩形?(学生思索、答复.) 结论: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探究矩形的性质: (1).问题:像框除了“有一个内角是直角”外,还具有哪些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备的性质?(学生思索、答复.) 结论: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探究矩形对角线的性质: 让学生进展如下操作后,思索以下问题:(幻灯片展现) 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转变平行四边形的外形. .随着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当是锐角时,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当是钝角时呢? .当是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此时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操作,思索、沟通、归纳.) 结论: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3).议一议:(展现问题,引导学生争论解决.)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假如是,它有几条对称轴?假如不是,简述你的理由.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长的一半,你能用矩形的有关性质解释这结论吗? (4).归纳矩形的性质:(引导学生归纳,并体会矩形的“对称美”.) 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相互平分;矩形是轴对称图形. 例解:(性质的运用,渗透矩形对角线的“化归”功能.) 如图,在矩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OA=4 厘米.求BD与AD的长. (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探究矩形的判别条件:(由修理桌子引出) (1).想一想:(学生争论、沟通、共同学习)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怎样的四边形?为什么? 结论: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理由可由师生共同分析,然后用幻灯片展现完整过程.) (2).归纳矩形的判别方法:(引导学生归纳) 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三课堂练习:(出示P98随堂练习题,学生思索、解答.) 四新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共同从学问与思想方法两方面小结.) 五作业设计:P99习题4.6第1、2、3题. 板书设计: 4.矩形 矩形的定义: 矩形的性质: 前面学问的小系统图示: 三.矩形的判别条件: 例1 课后反思:在平行四边形及菱形的教学后。学生已经学会自主探究的方法,自己动手猜测验证一些矩形的特别性质。一些相关矩形的计算也学会应用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来解决。总的看来这节课学生把握的还不错。固然合情推理的力量要渐渐的娴熟。不行能一下就把握娴熟。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5 课题: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错例剖析课 【教学目的】 精选学生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关问题时消失的典型错例加以剖析,帮忙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缘由和订正错误的方法,使学生在解题时少犯错误,从而培育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 【课前练习】 1、关于x的方程ax2+bx+c=0,当a_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当 a_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_,当_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_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_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典型例题】 例1 以下方程中两实数根之和为2的方程是() (A) x2+2x+30 (B) x2-2x+30 (c) x2-2x-30 (D) x2+2x+30 错答: B 正解: C 错因剖析: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2,极易误选B,又考虑到方程有实数根,故由可知,方程B无实数根,方程C适宜。 例2 若关于x的方程x2+2(k+2)x+k20 两个实数根之和大于-4,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 k-1 (B) k0 (c) -1 k0 (D) -1k0 错解 :B 正解:D 错因剖析:漏掉了方程有实数根的前提是0 例3(20xx广西中考题)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2k)x2-2 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求k的取值范围。 错解: 由(-2 )2-4(1-2k)(-1) -4k+80得 k2又k+10k -1。即 k的取值范围是 -1k2 错因剖析:漏掉了二次项系数1-2k0这个前提。事实上,当1-2k0即k 时,原方程变为一次方程,不行能有两个实根。 正解: -1k2且k 例4 (20xx山东太原中考题) 已知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10的两个实数根,当x12+x22=15时,求m的值。 错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x1+x2 -(2m+1), x1x2m2+1, x12+x22(x1+x2)2-2 x1x2 -(2m+1)2-2(m2+1) 2 m2+4 m-1 又 x12+x22=15 2 m2+4 m-1=15 m1 -4 m2 2 错因剖析:漏掉了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根的前提条件是判别式0。由于当m -4时,方程为x2-7x+170,此时(-7)2-4×17×1 -190,方程无实数根,不符合题意。 正解:m 2 例5 若关于 x的方程(m2-1)x2-2 (m+2)x+10有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 错解:-2(m+2)2-4(m2-1) 16 m+20 0 16 m+200, m -5/4 又 m2-10, m±1 m的取值范围是m±1且m - 错因剖析:此题只说(m2-1)x2-2 (m+2)x+10是关于未知数x的方程,而未限定方程的次数,所以在解题时就必需考虑m2-10和m2-10两种状况。当m2-10时,即m±1时,方程变为一元一次方程,仍有实数根。 正解:m的取值范围是m- 例6 已知二次方程x2+3 x+a0有整数根,a是非负数,求方程的整数根。 错解:方程有整数根, 9-4a0,则a2.25 又a是非负数,a1或a2 令a1,则x -3± ,舍去;令a2,则x1 -1、 x2 -2 方程的整数根是x1 -1, x2 -2 错因剖析:概念模糊。非负整数应包括零和正整数。上面答案仅是一局部,当a0时,还可以求出方程的另两个整数根,x30, x4 -3 正解:方程的整数根是x1 -1, x2 -2 , x30, x4 -3 【练习】 练习1、(01济南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k2x2+(2k-1)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 (1)求k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实数k,使方程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假如存在,求出k的值;假如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依据题意,得(2k-1)2-4 k20 解得k 当k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存在。 假如方程的两实数根x1、x2互为相反数,则x1+ x2=- =0,得k 。经检验k 是方程- 的解。 当k 时,方程的两实数根x1、x2互为相反数。 读了上面的解题过程,请推断是否有错误?假如有,请指出错误之处,并直接写出正确答案。 解:上面解法错在如下两个方面: (1)漏掉k0,正确答案为:当k 时且k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k 。不满意0,正确答案为:不存在实数k,使方程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 练习2(02广州市)当a取什么值时,关于未知数x的方程ax2+4x-10只有正实数根 ? 解:(1)当a0时,方程为4x-10,x (2)当a0时,16+4a0 a -4 当a -4且a0时,方程有实数根。 又由于方程只有正实数根,设为x1,x2,则: x1+x2- 0 ; x1. x2- 0 解得 :a0 综上所述,当a0、a -4、a0时,即当-4a0时,原方程只有正实数根。 【小结】 以上数例,说明我们在求解有关二次方程的问题时,往往急于寻求结论而无视了实数根的存在与“”之间的关系。 1、运用根的判别式时,若二次项系数为字母,要留意字母不为零的条件。 2、运用根与系数关系时,0是前提条件。 3、条件多面时(如例5、例6)考虑要周全。 【布置作业】 1、当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x2+2(m-1)x+ m2-90有两个正根? 2、已知,关于x的方程mx2-2(m+2)x+ m+50(m0)没有实数根。 求证:关于x的方程 (m-5)x2-2(m+2)x + m0肯定有一个或两个实数根。 考题汇编 1、(20xx年广东省中考题)设x1、 x2是方程x2-5x+30的两个根,不解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x1-x2)2的值。 2、(20xx年广东省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x+m-10 (1)若方程的一个根为1,求m的值。 (2)m5时,原方程是否有实数根,假如有,求出它的实数根;假如没有,请说明理由。 3、(20xx年广东省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2)x+ m20有两个实数根,且两根的平方和比两根的积大33,求m的值。 4、(20xx年广东省中考题)已知x1、x2为方程x2+px+q0的两个根,且x1+x26,x12+x2220,求p和q的值。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把握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特点及意义 2、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3、理解一次函数图象特点与解析式的联系规律 教学重点: 1、 一次函数解析式特点 2、 一次函数图象特征与解析式的联系规律 教学难点: 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关系 2、依据已知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1 小明暑假第一次去北京汽车驶上A地的高速大路后,小明观看里程碑,发觉汽车的平均车速是95千米/小时已知A地直达北京的高速大路全程为570千米,小明想知道汽车从A地驶出后,距北京的路程和汽车在高速大路上行驶的时间有什么关系,以便依据时间估量自己和北京的距离 分析 我们知道汽车距北京的路程随着行车时间而变化,要想找出这两个变化着的量的关系,并据此得出相应的值,明显,应当探求这两个变量的变化规律为此,我们设汽车在高速大路上行驶时间为t小时,汽车距北京的路程为s千米,依据题意,s和t的函数关系式是 s57095t 说明 找出问题中的变量并用字母表示是探求函数关系的第一步,这里的s、t是两个变量,s是t的函数,t是自变量,s是因变量 问题2 小张预备将平常的零用钱节省一些储存起来他已存有50元,从现在起每个月节存12元试写出小张的存款与从现在开头的月份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分析 我们设从现在开头的月份数为x,小张的存款数为y元,得到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为:y5012x 问题3 以上问题1和问题2表示的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点? 导入新课 上面的两个函数关系式都是左边是因变量y,右边是含自变量x的代数式。并且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指数都是一次。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殊地,当b=0时,称 y是x的正比例函数。 例1:以下函数中,y是x的一次函数的是( ) y=x-6;y=2x;y=;y=7-x x8 A、B、 C、 D、 例2 以下函数关系中,哪些属于一次函数,其中哪些又属于正比例函数? (1)面积为10cm2的三角形的底a(cm)与这边上的高h(cm); (2)长为8(cm)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L(cm)与宽b(cm); (3)食堂原有煤120吨,每天要用去5吨,x天后还剩下煤y吨; (4)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行驶的路程s(千米)和时间t(小时) (5)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中y(千米)与行驶时间x(时)之间的关系式; (6)圆的面积y(厘米2)与它的半径x(厘米)之间的关系; (7)一棵树现在高50厘米,每个月长高2厘米,x月后这棵树的高度为y(厘米) 分析 确定函数是否为一次函数或正比例函数,就是看它们的解析式经过整理后是否符合ykxb(k0)或ykx(k0)形式,所以此题必需先写出函数解析式后解答 解 (1)a?20,不是一次函数 h (2)L2b16,L是b的一次函数 (3)y1505x,y是x的一次函数 (4)s40t,s既是t的一次函数又是正比例函数 (5)y=60x,y是x的一次函数,也是x的正比例函数; (6)y=x2,y不是x的正比例函数,也不是x的一次函数; (7)y=50+2x,y是x的一次函数,但不是x的正比例函数 例3 已知函数y(k2)x2k1,若它是正比例函数,求k的值若它是一次函数,求k的值 分析 依据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易求得k的值 解 若y(k2)x2k1是正比例函数,则2k10,即k? 若y(k2)x2k1是一次函数,则k20,即k2 例4 已知y与x3成正比例,当x4时,y3 (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y与x之间是什么函数关系; (3)求x2.5时,y的值 解 (1)由于 y与x3成正比例,所以yk(x3) 又由于x4时,y3,所以3 k(43),解得k3, 所以y3(x3)3x9 (2) y是x的一次函数 (3)当x2.5时,y3×2.57.5 1 2 例5 已知A、B两地相距30千米,B、C两地相距48千米某人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从A地动身,经过B地到达C地设此人骑行时间为x(时),离B地距离为y(千米) (1)当此人在A、B两地之间时,求y与x的函数关系及自变量x取值范围 (2)当此人在B、C两地之间时,求y与x的函数关系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分析 (1)当此人在A、B两地之间时,离B地距离y为A、B两地的距离与某人所走的路程的差 (2)当此人在B、C两地之间时,离B地距离y为某人所走的路程与A、B两地的距离的差 解 (1) y3012x(0x2.5) (2) y12x30(2.5x6.5) 例6 某油库有一没储油的储油罐,在开头的8分钟时间内,只开进油管,不开出油管,油罐的进油至24吨后,将进油管和出油管同时翻开16分钟,油罐中的油从24吨增至40吨随后又关闭进油管,只开出油管,直至将油罐内的油放完假设在单位时间内进油管与出油管的流量分别保持不变写出这段时间内油罐的储油量y(吨)与进出油时间x(分)的函数式及相应的x取值范围 分析 由于在只翻开进油管的8分钟内、后又翻开进油管和出油管的16分钟和最终的只开出油管的三个阶级中,储油罐的储油量与进出油时间的函数关系式是不同的,所以此题因分三个时间段来考虑但在这三个阶段中,两变量之间均为一次函数关系 解 在第一阶段:y3x(0x8); 在其次阶段:y16x(8x16); 在第三阶段:y2x88(24x44) 随堂练习 依据上表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是:_,y是否为x一的次函数?y是否为x有正比例函数? 2、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某城市规定用水收费标准如下: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米3时,水费按0.6元/米3收费;每户每月用水量超过6米3时,超过局部按1元/米3收费。设每户每月用水量为x米3,应缴水费y元。(1)写出每月用水量不 超过6米3和超过6米3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推断它们是否为一次函数。(2)已知某户5月份的用水量为8米3,求该用户5月份的水费。y=0.6x,y=x-2.4,y是x的一次函数。y=8-2.4=5.6(元) 课时小结 1、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关系。 2、能依据已知简洁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课后作业 1、已知y3与x成正比例,且x2时,y7 (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2)y与x之间是什么函数关系 (3)计算y4时x的值 2.甲市到乙市的包裹邮资为每千克0.9元,每件另加手续费0.2元,求总邮资y(元)与包裹重量x(千克)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计算5千克重的包裹的邮资 3.仓库内原有粉笔400盒假如每个星期领出36盒,求仓库内余下的粉笔盒数Q与星期数t之间的函数关系 4.今年植树节,同学们种的树苗高约1.80米据介绍,这种树苗在10年内平均每年长高0.35米求树高与年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算一算4年后同学们中学毕业时这些树约有多高 5.根据我国税法规定:个人月收入不超过800元,免交个人所得税超过800元不超过1300元局部需缴纳5%的个人所得税试写出月收入在800元到1300元之间的人应缴纳的税金y(元)和月收入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