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宁夏吴忠市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5份试卷合集》.pdf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 选 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 eH eO eB.乌头酸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成反应C.乌头酸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D.含 1 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其化学式为C6H6。6,A 正确;B.乌头酸含有竣基和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 错误;C.乌头酸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C 正确;D.含有3 个技基,含 I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moiNaOH,D 正确;答案选B。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B.B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溶液变蓝色CL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B铜粉加入浓硝酸溶液中产生红棕色气体发生了置换反应C向溶液中先滴加上。2溶液,再滴加 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原溶液中含有FeD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放热并伴有刺激性气味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A.AC.CD.D【答案】D【解析】氯气与碘化钾反应置换出碘,淀粉遇碘变蓝色,A 错;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没有单质生成,不是置换反应,B 错;若溶液中仅含Fe3+,现象相同,C 错;蔗糖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生成炭黑,体积膨胀并伴有刺激性气味,说明生成二氧化硫,浓硫酸表现氧化性,D 正确。3.重水利0)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笊(D)的原子核外有1 个电子 B.H 与 D互称同位素C.与 DzO互称同素异形体 D.HJ0与 D/0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D 是 H 元素一种核素,核外只有1 个电子,故说法正确;B、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不同核素,符合同位素的定义,故说法正确;C、同素异形体研究的对象是单质,而这两个属于化合物,不符合研究对象,故说法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量数,前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0,后者为2 0,故说法正确。考点:考查原子结构、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等知识。4.下列选项中的物质与其特征反应对应正确的是A.A B.B C.C D.D选项物质特征反应A油脂遇浓硝酸变黄B蛋白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C淀粉常温下,遇碘化钾溶液变蓝D葡萄糖加热条件下,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答案】D【解析】【详解】A.油脂含有酯基,与硝酸不发生显色反应,蛋白质可与硝酸发生显色反应,A 错误;B.蛋白质含有肽键,在碱性、酸性或催化条件下均水解,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不能作为特征反应,B 错误;C.淀粉遇碘变蓝色,可用于检验淀粉,不是碘化钾,C 错误;D.葡萄糖含有醛基,可发生氧化反应,可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 正确;答案选D。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H2s04与 Ba(OH)2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IB.碳酸钙溶于稀硝酸:CO32+2H+=CO2t+H2OC.氨水与稀硫酸反应:NH3H2O+H+=NH4+H2OD.CH3COOH 溶液与 NaOH 溶液反应:H+OH=H2O【答案】C【解析】【详解】A.H2s04 与 Ba(OH)2 溶液反应:2OIT+Ba2+2H+SO42-=BaSO4 I+2氏0,故 A 错误;B.碳酸钙溶于稀硝酸:CaCO3+2H+=CO2 f+H2O+Ca2+,故 B 错误;C.氨水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3 H2O+H+=NH4+H 2O,故 C 正确;D.CH3COOH 溶液与 NaOH 溶液反应:CH 3coO H+O H-IW+CH 3coeT,故 D 错误;答案选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c和“C互为同素异形体B.金刚石和C60互为同位素C.CH3-CH2-CH2-CH3和 “一 心-CH,互为同分异构体CH,D.C 2H 2和 GHe互为同系物【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同素异形体、同位素、同分异构体、同系物概念的区别。解题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同素异形体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故 A错误;B.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金刚石和C 6。属于单质,故 B错误;C.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CH3-CH2-CH2-CH3和 CH,互为同分异构体,故 c 正确;Q同系物指结构相似,组成相差一个CH,或多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C2H2为乙快,C6H6为苯,两者结构不同,故 D错;答案:选 C。点睛:本题考查四同概念的区别。同素异形体指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多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例如金刚石和石墨是碳的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指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不同数目中子的原子互称。例 如 空 和 气 互为同位素;同分异构体是指有机物的分子式相同但是分子结构不同。如 CH3-CH2-CH2YH3和(互CH,为同分异构体。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C2H 2和 CeHe结构不同,不属于同系物。7.某有机物苯酚,其试剂瓶上有如下标识,其含义是()A.自燃物品、易燃C.爆炸性、腐蚀性【答案】B【解析】【详解】B.腐蚀性、有毒D.氧化剂、有毒为腐蚀性标识,为有毒物质的标识,说明苯酚是有毒的腐蚀性液体,故 选 B。【点睛】认识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需要平时学习时注意常见标识的记忆和理解,解答本题也可以直接根据苯酚的性质判断。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放热反应加热到一定温度引发后,停止加热反应也能继续进行.A.只有 B.只有 C.D.【答案】B【解析】分析:雄变=生成物的能量和-反应物的能量和,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据此分析判断。详解:煤的燃烧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到着火点才能进行,故错误;很多可燃物的燃烧,需要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故错误;反应热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相对高低,!=生成物的能量和-反应物的能量和,故正确;放热反应发生后,反应放出的能量可能会维持反应继续进行,故正确;故 选 B。9.在 N2+3%(片;_ J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的浓度增加了 0.6mol/L,在该段时间内催 化 剂用 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mol/(Ls)。则反应所经过的时间是()A.2s【答案】A【解析】【详解】B.2 minC.3sD.3 minco 9NH3 的浓度增加了 0.6mol/L,则消耗的氢气浓度为 0.9mol/L,v(H2)=0.45mol/(L-s),贝!|A t=2s,t 0.45答案为A。1 0.聚苯乙烯是一种无毒、无臭的热塑性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电器绝缘外壳、光学仪器以及日用产品等。工业由苯和乙烯为原料制备聚苯乙烯的流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新察cr y审)聚苯乙烯A.过程生成乙苯,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B.过程生成苯乙烯,苯乙烯最多16个原子共面C.过程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D.上述流程中涉及的五种有机物均可使溟水或高镒酸钾溶液褪色【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过程中苯分子断裂C-H键,乙烯分子断裂碳碳双键中的较活泼的键,然后二者结合生成乙苯,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A 正确;B.过程中乙苯发生消去反应产生苯乙烯,苯乙烯可看作是苯分子中的H 原子被-CH=CH2取代产生的物质,由于苯分子,乙烯分子是平面分子,两个分子通过一条直线连接,可以在同一平面上,所以最多16个原子共平面,B 正确;C.过程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为苯乙烯分子中断裂碳碳双键中较活泼的键,然后这些不饱和碳原子彼此连接形成聚苯乙烯,所以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C 正确;D.在上述涉及的物质中,只有乙烯,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使滨水褪色;苯不能使滨水及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溶液因反应而褪色,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1 1.反应 3A(g)+B(g);=i 2c(g)+2D(s)在 2 L 密闭容器中进行,经过 4min,B 减少了 0.4 moL 贝!J 0 4min内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A.v(A)=0.15 mol L_1 B.v(B)=0.05C.v(C)=0.10 mobL-I,min-1 D.v(D)=0.10 mobL-min-1【答案】C【解析】【分析】反应3A(g)+B(g);=2C(g)+2D(s)在 2 L 密闭容器中进行,经过4min,B 减少了 0.4 m o l,则用物质B 表OAmol示 0 4min内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c 2L n nr-i v(B)=O.OjmoHL mint 4mm【详解】A.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为w/Z”访尸或必.厂.,故 A 错误;B.由分析可知,v(B)=0.05 面 犷 加,故 B 错误C.v(C)=2v(B)=0.10wofiC m in1,故 C 正确;D.D 为固体,无法计算其浓度,故无法用其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故 D 错误;故答案选Co12.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C02(g)+H2(g)=0(g)+H20(g)AH 0 的化学平衡常数K=L 相同条件下,当c(C02)=0.5m o l/L,c(Hj=O.5m o l/L,c(CO)=l m o l/L,c GWh l m o l/L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于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B.改变条件后,化学平衡常数一定改变C.反应逆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 D.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浓度商与平衡常数的相对大小,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及是否为平衡状态。【详解】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A H 0的化学平衡常数K=L 相同条件下,当c(CO2)=0.5mol/L,c(H2)=0.5mol/L,c(CO)=lmol/L,c(H2O)=lmoI/L 时,该反应的浓度商_ mol/Lx/nol/LQ.5mol/Lx0.5mol/L=4 K,则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A.该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A 不正确;B.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改变反应的温度才能改变平衡常数,若改变其他条件,则平衡常数不变,故改变条件后,化学平衡常数不一定改变,B 不正确;C.QC=4 K,反应逆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C 正确;D.该反应A H 0,故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D 不正确。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C。1 3.从海水中提取下列物质,可以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镁 B.氯化钠 C.溟 D.钾【答案】B【解析】【详解】A.海水中含有M gC k,先向海水中加入生石灰得到Mg(OH”沉淀,经过滤、洗涤得到纯净的Mg(OH)2,然后用盐酸溶解获得MgCL溶液,再将溶液蒸发浓缩获得氯化镁晶体,通过在HC1气氛中加热获得无水M gCL,然后电解熔融的无水MgCL获得金属M g,发生了化学变化,A 不符合题意;B.海水中含有N a C l,由于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所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NaCL属于物理变化,B 符合题意;C.海水中的漠元素以NaBr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得到单质B n,发生了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D.海水中钾元素以KC1等化合物形式存在,先分离得到纯净的K C1,然后电解熔融的K C L 得到单质钾,发生了化学变化,D 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B。14.10mL浓度为lmol/L盐酸与过量锌粉反应,若加入少量下列固体,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的是A.K2SO4 B.CH3C00Na C.CuSO4 D.Na2C03【答案】B【解析】【分析】锌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Zn+2H+=Zn2+H2f,减慢反应速率,需要降低c(H+),不影响氢气生成,即 n(H+)不变,然后进行分析;【详解】锌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Zn+2H+=Zn2+H2 f,A、加入K2sO4固体,对反应无影响,故 A 不符合题意;B、力 口 入 ClfcCOONa 固体,CH3COO+H+=CH3COOH,CH3coOH 为弱酸,c(H+)降低,但 H卡总物质的量不变,反应速率减缓,但氢气总量不变,故 B 符合题意;C、发生Zn+Cu2+=Zn2+Cu,构成铜锌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 C 不符合题意;D、Na2c03与盐酸反应,生 成 C O 2,消耗H+,c(H+)和 n(H+)都减小,反应速率减缓,氢气总量减少,故 D 不符合题意;答案选项B。15.180时将0.5 mol H2和 1 mol CO2通 入 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甲醇蒸汽(CH3OH)和某无机副产物,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即分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m o l/f/m o l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4H2=2CH3OH+O2B.在 0 3 m in内 Hz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0.1 mol-L1-min1C.当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D.在 3 10 m in内,反应仍未达到平衡状态【答案】B【解析】【详解】A.由图知,消耗 n(C02)=(l-0.9)mol=0.1mol、n(H2)=(0.5-0.2)mol=0.3mol,n(CH3OH)=0.1mol,同一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子个数之比,则 N(CO2);N(H2):N(CH3OH)=0.1mol:0.3mol:0.1mol=l:3:1,根据原子守恒知,还生成H2O,所以反应方程式为CO2+3H2WCH3OH+H2O,故 A 错误;B.v(H9=匚 二=0.1molL“min,故 B 正确;C.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贝!I反应 r 3 mm前后气体密度始终不变,所以气体密度不能作为平衡状态判断标准,故 C 错误;D.在 3min时各物质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在3 10 m in内,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 D 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图像分析,明确化学平衡状态判断标准及化学反应速率计算方法是解本题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D。1 6.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其一氯代物的数目不相等的是A.正戊烷和正己烷 B.新戊烷和2-甲基丙烷C.环戊烷和乙烷 D.丙烷和2,3-二甲基丁烷【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正戊烷有3 种 H 原子,一氯代物就有3 种同分异构体;正己烷有3 种 H 原子,一氯代物就有3 种同分异构体.一氯代物的数目相等,故 A 错误;B.新戊烷有1 种 H 原子,一氯代物就有1 种同分异构体;2-甲基丙烷有2 种 H 原子,一氯代物就有2 种同分异构体,故 B 正确;C.环戊烷有1种 H 原子,一氯代物就有1 种同分异构体;乙烷有1 种 H 原子,一氯代物就有1种同分异构体,一氯代物的数目相等,故 C 错误;D.丙烷有2 种 H 原子,一氯代物就有2 种同分异构体;2,3-二甲基丁烷有2 种 H 原子,一氯代物就有2种同分异构体,一氯代物的数目相等,故 D 错误;答案选B。17.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B.镁和二氧化碳反应C.氯化铉和氢氧化领晶体反应 D.碳酸钙高温分解【答案】B【解析】A、C 和 CO2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 A 错误;B、M g在 CCh中燃烧产生MgO和 C,属于放热反应,故 B 错误;C、NH 4a和 Ba(OH)2晶体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 C 错误;D、多数的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 D 错误。点睛: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燃烧、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铝热反应、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等,常见的吸热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 和水蒸气的反应,C 与 CCh的反应、N H 40和 Ba(OH)2晶体的反应等。18.短周期元素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e、f 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为淡黄色的离子化合物,m为元素Y的单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嬲IA.原子半径:WXYWC.图中物质的转化过程均为氧化还原反应D.a 一 定 由 W、X 两种元素组成【答案】C【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e、f 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 是淡黄色粉末,d 为 NazCh,m 为 元 素 Y 的单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m 为。2,则 Y 为 O,a 为燃,b、c 分别为CCh、H2O,e、f 分别为NaOH、碳酸钠,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 为 H,X 为 C,Y 为 O,Z 为N a,以此解答该题。【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W 为 H,X 为 C,Y 为 O,Z 为 Na。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应 为 C O,选项A 错误;B.由 NaH+H2O=NaOH+H2 t,可知H佚去电子,阴离子的还原性:Y 2T+H2O;(2)再加硝酸钢溶液检验S(V 一,发生的离子反应为SO4*+Ba2+=BaSO”;(3)最后加硝酸银溶液检验c r,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r+Ag+=AgCih【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检验,把握信息中依次鉴别出离子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检验中不能对原离子的检验产生干扰,侧重常见离子检验的考查。四、推断题(本题包括I 个小题,共 10分)2 3.以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A(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 的生产流程如下:(1)步骤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步骤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某同学欲用上图装置制备物质E,回答以下问题:试管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o试管B中的试剂是;分 离 出 乙 酸 乙 酯 的 实 验 操 作 是(填 操 作名称),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为 o插入右边试管的导管接有一个球状物,其作用为。(3)为了制备重要的有机原料一氯乙烷(CH3-CH2CI),下面是两位同学设计的方案。甲同学:选乙烷和适量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制备,原理是:CH3-CH3+CI2-28_ _ CH3-CH2CI+HCL乙同学:选乙烯和适量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备,原理是:CH2=CH2+HC1 CH3-CH2CL你认为上述两位同学的方案中,合 理 的 是 一,简述你的理由:.【答案】CH2=CH2+H2Q CH3CH2OH 加成反应2CH3CH2OH+O2 2cH3CHO+2H2。氧化反应CH,COOH+f H pH 3 c H e Q O 0 H 饱和碳酸钠溶液 分液 分液漏斗 防止溶液倒吸 乙同学的方案 由于烷危的取代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反应很难停留在某一步,所以得到产物往往是混合物;而用乙烯与HC1反应只有一种加成反应,所以可以得到相对纯净的产物【解析】【分析】A为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B为乙醇,乙醇氧化生成C,C氧化生成D,故C为乙醛、D是乙酸,乙酸与乙醇生成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E为乙酸乙酯。【详解】(1)反应为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的方程式为:CH2=CH2+H2O CH3CH2OH;反应为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反应的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2)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COOH+CH,CH,OH CHCOOCH,CH,+H.O;3 32 A J 232由于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碳酸钠溶液能够与乙酸反应,还能够溶解乙醇,所以通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所以混合液会分层,乙酸乙酯在上层,可以分液操作分离出乙酸乙酯,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为分液漏斗;吸收乙酸乙酯时容易发生倒吸现象,球形导管可以防止溶液倒吸;(3)烷烧的取代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反应很难停留在某一步,所以得到的产物往往是混合物;乙烯与HC1反应只有一种加成产物,所以乙同学的方案更合理。【点睛】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推断、乙酸乙酯的制备、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等知识,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乙酸乙酯的制取方法及实验操作方法,明确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方法和评价角度等。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 10分)2 4.社会在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也备受关注,如何减少污染,寻求清洁能源是现代学者研究的方向。I、为了模拟汽车尾气在催化转化器内的工作情况(1)控制条件,让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NO(g)+2CO(g)=N 2(g)+2CO2(g),用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NO和 CO 的浓度如下表:时间/S012345c(NO)(104mol/L)10.04.502.501.501.001.00c(CO)(103mol/L)3.603.052.852.752.702.70前 2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 2)=(2)用氨气催化氧化还原法脱硝(NOJ根据下图(纵坐标是脱硝效率、横坐标为氨氮物质的量之比),判断提高脱硝效率的最佳条件是:_ oMX物质的H之比已知:N2(g)+O2(g)=2NO(g)AH=+akJ/molN2(g)+3H2(g)=2NH3(g)AH=-bk/mol2H2(g)+O2(g)=2H2O(g)AH=-ckJ/mol 其中 a、b、c 均为大于 0。则放热反应:4NO(g)+4NH3(g)+O2(g)=4N 2(g)+6H2O(g)AH=n、甲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1)在压强为O.IMPa条件下,a mol CO与 3a mol出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UCH30H(1)AHYXC.实验室用MnCh和 Z 的氢化物的浓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Z 的单质D.X、Y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答案】C【解析】【分析】W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2 倍,W 元素在这几种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小,所 以 W 为 C;Y+和 X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 Y 为 Na,X为O;Z 的原子序数等于W 和 Y 的核外电子数之和,则 Z 为C L 即 W 为 C,X 为 O,Y 为 Na,Z 为 CL【详解】A.非金属性的强弱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有关,和无氧酸的酸性无关,故 A 错误;B.02.和Na+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离子半径:O 2-N a+,故简单离子半径大小:Y V X,故 B 错误;C.实验室用M n(h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氯气,故 C 正确;D.X、Y 两元素可以形成NazCh,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故 D 错误;故选C。4.下列过程中吸收能量的是【答案】A【解析】A、生成物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属于吸热反应,需要吸收能量,A 正确;B、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属于放热反应,需要放出能量,B错误;C、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属于放热反应,需要放出能量,C 错误;D、浓硫酸稀释放出热量,D 错误,答案选A。5.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燃的是A.CH2=CH2 B.f C.CH3CH2CH3 D.CH3COOH【答案】D【解析】【详解】A.CH2=CH2,只含有C、H 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属 于 煌,A 不符合题意;B.该物质是苯,分子式C6H6,只含有C、H 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属 于 燃,B 不符合题意;C.CH3cH2cH3是只含有C、H 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属于络 C 不符合题意;D.CH3COOH中含有C、H、O 三种元素,不属于烧,是燃的含氧衍生物,D 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D。6.1869年,门捷列夫所制出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下列的哪个量从小到大排列的A.核电荷数 B.质子数 C.质量数 D.相对原子质量【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演变历史分析解答。详解: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他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同一纵行,故 D 正确;故选D。7.在反应人9)+2 8 4)=3(:1)+4 1)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 (A)=0.2m o l/(L s)B.v (B)=0,6m o l/(L s)C.v (C)=0.8m o l/(L s)D.v(D)=10 m o l/(L m i n)【答案】B【解析】分析: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以此来解答。详解: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A.-=0.2m o l/(L s)-r l=0.2m o l/(L s);B.=0.6m o l/(L s)+2=0.3m o l/(L s);C.1-=0.8m o l/(L s)-4-3=0.26 m o l/(L s);D.=10 m o l/(L m i n)+4=2.5 m o l/(L m i n)=0.04 m o l/(L s)。显然B中比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8.含硫酸的三氧化倍(CrO3)遇 酒 精(C M)后,其颜色会从红色变成蓝绿色,利用这个现象可判断汽车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反应式为:2Cr03+3C2H50H+3H2S04-Cr2(S04)3+3CH3CH0+6H20,此反应中,硫酸作()A.氧化剂 B.酸化剂 C.还原剂 D.催化剂【答案】B【解析】分析:2CrO3+3C2HsOH+3H2sCh-Cr2(SO4)3+3CH3CHO+6H2。中,Cr 元素的化合价由+6 价降低为+3价,乙醇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以此来解答。详解:2CrCh+3C2H$OH+3H2sO4fCr2(SO,3+3CH3CHO+6H2。中,只有 Cr、C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三氧化格是氧化剂,乙醇是还原剂,硫酸参与反应转化为硫酸盐,则硫酸在反应中作酸化剂。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价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9.已知正四面体型分子E和单质分子G反应,生成四面体型分子L和分子M(组成E分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 0,组成G分子的元素为第三周期的元素),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判断不正确的是()(E)(G)(L)(M)A.常温常压下,E、L均为气态有机物B.E是一种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C.上述反应的类型是取代反应D.物 质M的形成过程可用电子式表示为:H x+C i:H-?C l:-【答案】D【解析】【详解】A.常温常压下,甲烷、一氯甲烷是气体,故A正确;B.E是甲烷分子,甲烷是一种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故B正确;C.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生成一氯甲烷,属于取代反应,故C正确;D.HC1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含有阴阳离子,故D错误;故选:D,1 0.下列有关石油加工及其产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的分储是物理变化B.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C.石油催化重整的主要目的是得到芳香烧D.直储汽油和裂化汽油均可萃取滨水中的漠【答案】D【解析】【详解】A.石油的分储是利用物质沸点不同的原理,将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予以分离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故不选 A;B.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故不选B;C.石油催化重整的主要目的是得到芳香煌,故不选C;D.裂化汽油含不饱和崎,与澳发生加成反应,不能作萃取剂,故选D;答案:D11.物质的量之比为2:5 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 z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4 B.1:5 C.2:3 D.2:5【答案】A【解析】【详解】设 Zn为 2mok HNO3为 5m ol,锌与稀硝酸反应时硝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氢化性,根据原子守恒和电子守恒,2moi锌失去4moi电子,生成2moi锌离子,由于生成硝酸锌,则其结合的硝酸根离子是4m ol,剩余的 Imol硝酸被还原为N2O就得到4m oi电子,说明硝酸也全部反应,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反应方程式为4211+10酬 03=4211303)2+用0 1+5%0,故选A。12.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A.Na、Mg、A 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S、。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C.N、O、F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D.Na、K、Rb金属性依次增强【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同周期、同主族性质递变。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详解】A.Na、Mg、A 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3,故 A 正确;B.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P、S、C1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 P、S、C1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故 B 正确;C.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但 是 O、F 无最高价含氧酸,故 C 错误;D.Na、K、R b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金属性依次增强,故 D 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熟悉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 3.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2s02(或+0 2 )=2 5 0 3(或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SO,、SO3的浓度相等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C.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 D.单位时间内消耗ImolOz的同时,有 2 mol SO3分解【答案】D【解析】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据此判断。详解:A.SO2、SO3的浓度相等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A 错误;B.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 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混合气体的质量始终不变,不能据此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错误;D.单位时间内消耗ImolCh的同时,有 2 moiSO3分解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 正确。答案选D。14.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 L 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 和 1 mol Y 进行反应:2X(g)+Y(g)Z(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经过6 0 s达到化学平衡,生成0.3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 X 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 C L s)-1B.当 X、Y、Z 的速率比为2:1:1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反应放出的热量可用于提高反应速率D.反应达到平衡时,n(X):n(Y)=l:l【答案】C【解析】【详解】0.3molA.v亿)=IOL=0.0005mol/(L 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60sv(X)=2v(Z)=2 x 0.0005mol/(Ls)=0.001 mol/(Ls),故 A 错误;B.根据方程式,任何时刻都存在X、Y、Z 的速率比为2:1:1,不能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 B 错误;C.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逐渐升高,反应速率会加快,故 C 正确;D.根据方程式,1 mol X 和 1 mol Y 进行反应:2X(g)+Y(g)Z(g),反应的X 和 Y 是 2:1,反应达到平衡时,n(X):n(Y)定不等于1:1,故 D 错误;故选C。15.关 于 濯 Lv的叙述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116 B.中子数为293 C.电子数为293 D.质子数为116【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核素的表示方法以及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和核外电子数等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解答。详解: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则 A.质量数为293,A 错误;B.中子数=质量数一质子数=293116=177,B 错误;C,电子数=质子数=116,C 错误;D.质子数为116,D 正确,答案选D。16.某同学设计实验从海带中提取碘,有如下操作:滴加稀硫酸和双氧水;在海带中加入少量酒精,点燃使其燃烧为灰烬,在灰烬中加水搅拌;加四氯化碳并振荡;过滤;分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的合理操作顺序是B.步骤、中都需要用到玻璃棒C.步骤中双氧水表现还原性D.步骤中液体静置后上层为紫色【答案】B【解析】分析:按反应顺序分析:先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再过滤,取滤液滴加稀硫酸和双氧水,然后加入CC14振荡,最后用分液漏斗分液。详解:A.按反应顺序分析:先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再过滤,取滤液滴加稀硫酸和双氧水,然后加入CCL振荡,最后用分液漏斗分液。即合理的操作顺序为,故 A错误;B.步骤在海带中加入少量酒精,点燃使其燃烧为灰烬,在灰烬中加水搅拌,加速溶解、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过程中都需要用到玻璃棒,故 B正确;C.步骤中双氧水表现氧化性,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故 C 错误;D.四氯化碳比水重,步骤中液体静置后下层为紫色,故 D错误;本题答案;B。1 7.下列对科学家的相关成果的说法正确的是()A.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15H22O5),青蒿素属于爆类B.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的催化剂,催化裂解可以获得很多重要的化工原料C.凯库勒研究了苯环的结构,苯环是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的结构D.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指元素的性质随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A.青蒿素(G5H22。5)中含有0 元素,则青蒿素属于燃的衍生物,A错误;B.重油裂解的催化剂可以获得乙烯等很多重要的化工原料,B正确;C.凯库勒研究了苯环的结构,苯环不是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的结构,苯环的六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共价键,6 个碳原子还共同形成一个大兀键,C错误;D.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指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D错误;答案为B18.下列能源组合中,均属于新能源的一组是()天然气;煤;核能;石油;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A.B.C.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天然气、煤、石油、均是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其余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均是新能源,答案选D。【点晴】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说的,一般具有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等。常见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许多种,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19.为确定下列久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能达到目的的是A.NaOH溶液 Ba(OH)2溶液 B.漂白粉(Na2c(h 溶液)C.新制氯水(AgNCh溶液)D.Na2s03溶液(BaCb溶液)【答案】A【解析】【分析】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为碳酸钠;漂白粉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变为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变为氯化氢和氧气逸散在空气中,固体物质只剩下氯化钙;氯水的主要成分为水、氯气、盐酸、次氯酸,久置于空气中会变为盐酸;亚硫酸钠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钠;因此想要确定他们是否变质,只需要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变质后的物质即可。【详解】A.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钢不反应,无现象,而变质后的产物碳酸钠会和他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因此能达到实验目的,故 A 正确;B.漂白粉变质前后均含有钙离子,与碳酸钠反应均会产生白色沉淀,因此无法用碳酸钠检验其是否变质,故 B 错误;C.氯水变质前后溶液中均存在氯离子,均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因此无法用硝酸银检验其是否变质,故 c 错误;D.亚硫酸钠与氯化领会反应生成亚硫酸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