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3新课标版生物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10 遗传的分子基础.pdf

    • 资源ID:88101791       资源大小:3.08M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新课标版生物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10 遗传的分子基础.pdf

    2023新课标版生物高考第二轮复习专 题1 0遗传的分子基础高频考点考点1遗传物质的探索该考点中基础部分训练内容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分析等。重难、综合部分常涉及多个实验或考查相关实验分析及设计。限时2 5分钟,正 答 率:/8。基础1.(2 0 2 2 广东,5,2 分)下列关于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惜误的是()A.孟德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遗传规律B.摩尔根等基于性状与性别的关联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赫尔希和蔡斯用对比实验证明D N A是遗传物质D.沃森和克里克用D N A衍射图谱得出碱基配对方式答案 D2.(2 0 2 1 全国乙,5,6 分)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 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A.与 R 型菌相比,S 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B.S 型菌的D N A能够进入R 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加热杀死S 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D N 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D.将 S 型菌的D N A经 D N A酶处理后与R 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 型菌答案 D第1页 共2 3页3.(2 0 2 0 浙江7 月选考,1 2,2 分)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活体转化实验中,R 型菌转化成的S 型菌不能稳定遗传B,活体转化实验中,S 型菌的荚膜物质使R 型菌转化成有荚膜的S 型菌C.离体转化实验中,蛋白质也能使部分R 型菌转化成S 型菌且可实现稳定遗传D.离体转化实验中,经D N A酶处理的S 型菌提取物不能使R 型菌转化成S 型菌答案 D4.(2 0 2 1 甘肃兰州联考,4)下列有关赫尔希和蔡斯研究心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A.子代噬菌体D N A中可能有部分元素来自亲代噬菌体B.配 标记的“噬菌体的获得需用叱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C.用 3 2 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检测到较高的放射性,可能是因为培养时间过长D.侵染过程中所需的ATP 可由大肠杆菌的线粒体提供答案 D重难5.(2 0 1 9浙江4 月选考,2 0,2 分)为研究R 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 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 N 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S型菌的提取物S型菌的含R型菌的培养液 提取物的培养液甲组提取物的培养液丙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2页 共2 3页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 N A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 N A答案 C6.(2 0 1 9海南,2 1,2分)下列实验及结果中,能作为直接证据说明“核糖核酸是遗传物质”的是()A.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以为红花,F:中红花:白花=3 :1B.病毒甲的R N A与病毒乙的蛋白质混合后感染烟草只能得到病毒甲C.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后可分离出S型活菌D.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心噬菌体外壳蛋白,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不到放射性答案 B7.(2 0 2 2河南六市联考,1)在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史进程中,关于蛋白质和D N A到底哪一种才是遗传物质的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经过多位科学家的努力探索,人们终于确定了 D N A才是遗传物质。下列实验及其结果中,能作为直接证据说明“D N A是遗传物质”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R N A,能使烟草感染病毒B.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3中红眼全为雌性,白眼全为雄性C.注射S型活细菌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D.用3 2 P标记的心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检测到放射性答案 D综合8.(2 0 1 7全国I,2 9,1 0分)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 N A病毒和D N 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第3页 共2 3页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实验思路,(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答案 思 路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口密咤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嚏碇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2)结果及结论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 N A病毒;反之为D N A病毒。考点2 DNA分子结构与复制该考点中基础部分训练内容为D N A结构的特点、D N A复制的过程等,重难、综合部分为D N A复制的计算、D N A复制过程的探究或结合相关实例进行考查。限 时3 0分钟,正答率:/9。基础1.(2 0 2 1广东,5,2分)D N 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下列研究成果中,为该模型构建提供主要依据的是()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 N 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 N A分 子X射线衍射图谱查哥夫发现的D N A中瞟吟含量与喀咤含量相等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 N A半保留复制机制A.B.C.D.第4页 共2 3页答案 B2.(2 0 1 9天津理综,1,6分)用3 H标记胸腺喀咤后合成脱氧核甘酸,注入真核细胞,可用于研究()A.D N A复制的场所 B.mR N A与核糖体的结合C.分泌蛋白的运输 D.细胞膜脂质的流动答案 A3.(2 0 2 2河南非凡吉创联考,1 1)下列有关核D N A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一个脱氧核糖都连接两个磷酸基团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构成D N A分子的基本骨架C.D N A解螺旋不一定都需要解旋酶的催化D.D N A分子中C和(;所占比例越大,结构越稳定答案 A重难4.(2 0 2 2广东,1 2,2分)X噬菌体的线性双链D N A两端各有一段单链序列。这种噬菌体在侵染大肠杆菌后其D N A会自连环化(如图),该线性分子两端能够相连的主要原因是()CCCCCCCCTCCAA.单链序列脱氧核昔酸数量相等GGGCGGCGACCTACCTCGCCGCCCTCCACCCCCCCCB.分子骨架同为脱氧核糖与磷酸C.单链序列的碱基能够互补配对D.自连环化后两条单链方向相同第5页 共2 3页答案 c5.(2 0 2 2 江西七校一联,1 4)如图为真核细胞D N 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酶能使D N A双链的氢键重新形成B.酶能使D N 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C.图中可体现D N A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答案 A6.(2 0 1 8浙江4 月选考,2 2,2 分)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D N A的复制过程”的活动,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 N H.C1 或l5N H,Cl,a、b、c 表示离心管编号,条带表示大肠杆菌D N 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分布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本活动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B.a 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阳。的培养液中培养的C.b 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的D N A都是1 5N-4N-D N AD.实验结果说明D N 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答案 B7.(2 0 2 1 宁夏石嘴山三中月考,2)一个用摩 标记的D N A分子片段中含有50 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中T+A占40%,若将该D N A分子放在含“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 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第6页 共2 3页A.该 D N 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T+A占60%B.该 D N A分子中含有碱基A 的数目为40 个C.该 D N A分子第3 次复制时需要消耗1 2 0 个游离的鸟瞟吟脱氧核甘酸D.经 3 次复制后,子代D N A分子中含 N 的 D N A单链占全部D N A单链的比例为1/8答案 C8.(2 0 2 1 河北,1 6,3 分)(多选)许多抗肿瘤药物通过干扰D N A合成及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表中为三种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作用机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药物名称 作 用 漉羟基眼 阻止脱氧核糖核甘酸的合成放线菌素D 抑制DNA的模板功能阿糖胞苗 抑制D N A聚合酶活性A.羟基眼处理后,肿瘤细胞中D N 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出现原料匮乏B.放线菌素D 处理后,肿瘤细胞中D N 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受到抑制C.阿糖胞苜处理后,肿瘤细胞D N A复制过程中子链无法正常延伸D.将三种药物精准导入肿瘤细胞的技术可减弱它们对正常细胞的不利影响答案 BCD综合9.(2 0 2 1 全国甲,3 0,9 分)用一段由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 N A片段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某研究人员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却标记的脱氧腺苜三磷酸(d ATP,d AP rP J P/等材料制备了 D N A片段甲(单链),对 W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了研究。实验流程的示意图如图。一样品制,混 合 修 漂洗用放射性检测DNA片 段 甲 -回答下列问题:第7页 共2 3页 该研究人员在制备叩标记的D N A片段甲时,所用d ATP 的 a位磷酸基团中的磷必须是叩,原因是(2)该研究人员以细胞为材料制备了染色体样品,在混合操作之前去除了样品中的R N A分子,去除R N A分子的目的是 O(3)为了使片段甲能够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染色体样品中的W 基因结合,需要通过某种处理使样品中的染色体DNA。(4)该研究人员在完成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又对动物细胞内某基因的mR N A进行了检测,在实验过程中用某种酶去除了样品中的D N A,这种酶是.答案(1)合成D N A时,d ATP 先水解成腺噤聆脱氧核甘酸,3位 和 丫位的磷酸基团脱离形成游离的磷酸,只 有 a位的磷酸基团会参与形成DNA 避免R N A与 D N A片段甲形成杂交分子,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造成干扰(3)变性解聚为单链(4)D N A酶(或答D N A水解酶)考 点3基因的表达该考点中基础部分训练内容主要为对转录、翻译过程的考查,重难、综合部分多为基因表达调控、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或结合基因突变进行考查。限时40 分钟,正答率:/I I。基础1.(2 0 2 1 河北,8,2 分)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基因表达过程中用到的R N A和蛋白质均由D N A编码B.D N A双链解开,R N A聚合酶起始转录、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停止转录C.翻译过程中,核酸之间的相互识别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D.多肽链的合成过程中,t R N A读取mR N A上全部碱基序列信息答案 C第8页 共2 3页2.(2 0 2 2河南信阳质检二,1 6)下列人体内有关生理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甲、乙、丙三个过程均有氢键的破坏也有氢键的形成B.甲、乙、丙三个过程中只有一个过程能在胰岛B细胞的细胞核内进行C.图乙表示翻译,通过多个核糖体的工作,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合成多条肽链D.图甲表示D N A的复制,通过增加复制起始点,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的D N A答案 D3.(2 0 2 0全国I I I,3,6分)细胞内有些t R N A分子的反密码子中含有稀有碱基次黄瞟吟(I)。含有I的反密码子在与mR N A中的密码子互补配对时,存在如图所示的配对方式(G ly表示甘氨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种反密码子可以识别不同的密码子B.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结合C.t R N A分子由两条链组成,mR N A分子由单链组成D.mR N A中的碱基改变不一定造成所编码氨基酸的改变答案 C第9页 共2 3页4.(2 0 2 2 安徽合肥一模,1 2)新型冠状病毒仍在肆虐全球,新型冠状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新型冠状病毒A.新冠病毒的增殖需宿主细胞D N A指导合成的R N A聚合酶参与B.新型冠状病毒R N A是通过R N A聚合酶以R N A为模板合成的C.-R N 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后在较短时间内会合成大量病毒蛋白D.+R N A中瞟吟与嘴咤的比值与-R N A中瞟岭与口密碇的比值相等答案 B重难5.(2 0 1 8全国I ,2,6 分)生物体内的D N 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 N 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 N 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 N 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 N 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 N 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 N 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 N A聚合酶答案 B6.(2 0 1 9全国I ,2,6 分)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同位素标记的t R N A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第1 0页 共2 3页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喀碇核昔酸除去了 D N A和 mR N A的细胞裂解液A.B.C.D.答案 C7.(2 0 2 2 河南非凡吉创联考,4)M M P-9被认为是参与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最为直接、最为重要的一种明胶酶。科研人员通过人工合成与M M P-9基因互补的双链R N A,利用脂质体包裹转入肝癌细胞中,干扰细胞中M M P-9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一定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脂质体包裹人工合成的R N A进入癌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过程需要R N A聚合酶和解旋酶的催化,需要以核糖核昔酸为原料C.沉默复合体中的蛋白质具有的作用可能是使人工合成的双链R N A解旋D.人工合成的R N A干扰了 M M P-9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答案 B8.(2 0 2 2 昆明一中、银川一中一模,5)D N A甲基化是在酶的作用下将甲基选择性地添加到D N A上,D N A甲基化后干扰了 R N A聚合酶等对D N 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随年龄增长或吸烟、酗酒会引起D N A甲基化水平升高,使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将视觉信号从眼睛传向大脑的功能受损且不可恢复,导致视力下降。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A.视觉形成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属于神经中枢B.D N A甲基化可能通过影响基因表达从而改变性状第1 1页 共2 3页c.D N A甲基化不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D.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 A9.(2 0 2 2 河南非凡吉创联考,1 3)精氨酸的合成非常复杂,需要经历许多步骤,如图为精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已知a r g E、a r g F、a r g G、a r g H 分别位于四条非同源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I I I I Il l i I IM I I-IargE argF argG argH乙酰鸟金酸酶转氮甲 精氮琥珀 精氮琥酰酶 酸合成酶 珀酸酶2鸟酸N-酰氨鸟须酸瓜氨酸琥氨酸精珀精氨酸氨甲酰磷酸天冬氨酸A.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性状B.a r g E、a r g F、a r g G、a r g H 互为非等位基因C.若 a r g G 发生突变,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瓜氨酸,菌株能生长D.该图体现了基因与性状并非都是对应的关系答案 C月 At z nr a1 0.(2 0 2 0 全国n,2 9,1 0 分)大豆蛋白在人体内经消化道中酶的作用后,可形成小肽(短的肽链).回答下列问题:密码子氨基酸色氨酸UGG谷氨酸GAAGAGUAC酪氨酸UAUCAU组氨酸CAC(1)在大豆细胞中,以mR N 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时,除mR N A外还需要其他种类的核酸分子参与,它们是O第1 2页 共2 3页(2)大豆细胞中大多数mR N A和 R N A聚合酶从合成部位到执行功能部位需要经过核孔。就细胞核和细胞质这两个部位来说,作为mR N A合 成 部 位 的 是,作为mR N A执 行 功 能 部 位 的 是;作为R N A聚 合 酶 合 成 部 位 的 是,作为R N A聚合酶执行功能部位的是 o(3)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如表所示。若来自大豆的某小肽对应的编码序列为UACG AACAUUG G,则该小肽的氨基酸序列是.若该小肽对应的D N A序列有3 处碱基发生了替换,但小肽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此时编码小肽的R N A序列为。答案(l)r R N A.t R N A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质 细胞核 酪氨酸-谷氨酸组氨酸-色氨酸UAUG AG CACUG G1 1.(2 0 2 2 陕西西工大附中七模,3 0)如图是一个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图。致病基因a 是由正常基因(A)序列中发生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的。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 口。正常男女n.男性患者1 7(1)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群体中a 基因的频率为q,如果I I 2 与一个正常男性婚配,他们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如果第一个孩子是患者,他们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 O(2)对患者体内某种蛋白质分析研究发现,该蛋白质中的一个精氨酸被氨基酸X 所取代,有关氨基酸的密码子如表所示。第一个碱基第二个碱基第三个侬UCAG异亮氨酸苏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U异亮氨酸苏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C异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精氨酸A甲硫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精氨酸G氨基酸X 为 甲 硫 氨 酸,则 基 因 中 发 生 的 改 变 是。氨基酸X 不 可 能 为 表 中 哪 一 种 氨 基 酸?,原因是.第1 3页 共2 3页从表中可看出密码子具有 的特点,这种特点对生物体生存发展的意义是_(答出 点即可)答案 q/3(l+q)3/4(2)由C/G 变为A/T 天冬氨酸 基因中要同时突变两对碱基 简并性 增加基因表达的容错性;加快翻译的速度易混遗传信息、密码子与反密码子1.(2 0 2 1 新疆乌鲁木齐质检,3)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的某一生理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指导蛋白质合成的遗传信息,是该过程的模板链B.中的密码子与中的反密码子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表示核糖体,是该过程的唯一场所D.图中所示的原料之一可由ATP 转化而来答案 D易混真、原核细胞基因转录与翻译2.(2 0 2 2 河南非凡吉创联考,1 2)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遗传信息的传递。图 1 和图2 都属于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代表相应的大分子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合成方向第1 4页 共2 3页图2A.图 1 过程在D N A聚合酶的催化下,由5 -3 合成子链B.图 1 和图2 发生了相同类型的碱基互补配对C.图2 中分别代表D N A、R N A聚合酶、R N AD.图 2 过程可能发生在大肠杆菌等原核细胞中答案 B疑难丁2噬菌体放射性标记研究3.(2 0 2 2 河南大联考,1 0)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含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了 D N A是遗传物质。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叩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含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数量不断上升B.利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含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数量不断上升C.利用叩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先增强后减弱D.利用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先增强后稳定答案 C4.(2 0 2 1 河南九师联盟质检,1 3)某研究人员分别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3 5s 标记的工噬菌体+不含放射性的细菌;吁标记的L噬菌体+不含放射性的细菌;气标记的T2噬菌体+不含放射性的细菌。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T二噬菌体在含为、叩 和,七的培养基中培养可获取含放射性标记的工噬菌体B.若第组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则离心后上清液中放射性均偏高C.若第组进行充分搅拌,则离心后沉淀物中没有放射性D.比较第组与第组的实验结果,说明D N 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 B第1 5页 共2 3页5.(2 0 2 2 河南重点中学适应考试,1 2)下列关于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 3 5s 标记T:噬菌体需要先用含叱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B.3 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的是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C.MS 标记组的大肠杆菌裂解后可能在部分噬菌体中检测到为D.正常情况下,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较高的是飞标记组答案 C题型模板模型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典型模型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模型特征: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 N A,所以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为D N A-R N A-蛋白质。考题通常以具体情境为载体考查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及特点。1.(2 0 2 0 全国I U,1,6 分)关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信息可以从D N A流向R N A,也可以从R N A流向蛋白质B.细胞中以D N 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 N A均可编码多肽C.细胞中D N A分子的碱基总数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不相等D.染色体D N 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 N A分子答案 B2.(2 0 2 2 安徽六校二联,3)红霉素、环丙沙星和利福平等是人等外用或内服的常用抗菌药物。它们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它们的抗菌机制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抗菌药物抗菌机理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伸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的复制利福平抑制细菌RA聚合酶的活性第1 6页 共2 3页;、三 三 一R A一上f蛋白质、:A.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和细菌细胞的核糖体结构不同B.环丙沙星可抑制人体细胞的分裂间期C.在细菌细胞中,利福平可抑制图中的过程D.上述三种药物可抑制多种病菌,属于非特异免疫答案 A变式模型变式1 D N A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模型特征:一般,病毒D N A进入细胞核后,在病毒D N A指导下转录、翻译病毒的蛋白质并进行病毒D N A的复制。3.(2 0 2 0 陕西西安高新一中调研,1 3)非洲猪瘟病毒(ASF V)的基因是双链线状D N A,主要在猪的吞噬细胞中复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SF V利用宿主细胞的细胞器合成病毒的蛋白质外壳B.ASF V与猪的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相同C.ASF V的 D N A两条链上的瞟吟数相等D.ASF V主要破坏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对特异性免疫影响较小答案 A变式2逆转录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模型特征:以病毒R N A为模板,在病毒自身所携带的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病毒D N A分子,随后病毒D N A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质的D N A上,以整合在宿主细胞D N A上的病毒D N A片段为模板,合成新的病毒基因组R N A与病毒mR N A,后者与核糖体结合,翻译出各种病毒蛋白质(如逆转录酶),最后装配产生新的子代病毒。第1 7页 共2 3页4.(2 0 1 6海南,1 3,2 分)某种R N A病毒在增殖过程中,其遗传物质需要经过某种转变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物质Y与脱氧核苗酸结构相似,可抑制该病毒的增殖,但不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那么Y抑制该病毒增殖的机制是()A.抑制该病毒R N A的转录过程B.抑制该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过程C.抑制该R N A病毒的反(逆)转录过程D.抑制该病毒R N A的自我复制过程答案 C变式3复制型R N A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模型特征:-R N A病毒侵染细胞后,必须以其R N A为模板,在自身携带的R N 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mR N A,进而指导病毒蛋白质的合成。+R N A病毒侵染细胞后,其 R N A可直接作为模板,进行复制并指导病毒蛋白质的合成。5.(2 0 2 1 浙江6 月选考,1 9,2 分)某单链R N 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正链R N A(+R N A),该病毒感染宿主后,合成相应物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相应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R N A)(-R N A)I(+R N、A_)_ 病毒A.+R N A复制出的子代R N A具有mR N A的功能B.病毒蛋白基因以半保留复制的方式传递给子代C.过程的进行需R N A聚合酶的催化D.过程在该病毒的核糖体中进行AI _白答案第1 8页 共2 3页6.埃博拉病毒(E BV)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E BH F)的烈性病毒。该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 N A(与mR N A互补),有 1 8 959个碱基。吞噬细胞是首先被病毒攻击的靶细胞,病毒在感染细胞的胞质中复制、装配,以出芽方式释放,其增殖过程如图所示。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依赖-RNARNA的RNAmRNA聚合酶硼译,RNA的RNA聚合酶结构蛋白蛋白质组装子代 EBV I衣赖依赖RNA的 J、RNA聚合酶A.科学家为研究埃博拉病毒,用富含碳源、氮源、无机盐等的培养基培养病毒B.一个病毒R N A分子复制形成一个新的病毒R N A至少需要3 7 91 8个核甘酸C.病毒侵入人体后会严重影响机体的体液免疫,但对细胞免疫影响较小D.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装配后,以出芽方式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答案 B第 19页 共 2 3 页情境应用简单情境1.效应T 细胞特异性的探究(2 0 2 2 江西月考,3 0)细胞免疫中,被病毒感染的动物细胞表面会形成一种抗原复合体,能够被效应T 细胞识别。为了探究效应T 细胞是否具有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作用,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第一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病毒a、B(病 毒 a和 0无相同的抗原)的遗传物质,并分别感染甲、乙小鼠。第二步:提取甲、乙小鼠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制成细胞悬浮液1 和细胞悬浮液2(病 毒 a、B 可使宿主细胞裂解);同时提取小鼠甲体内的效应T 细胞(TC甲)和小鼠乙体内的效应T 细胞(TC乙).第三步:取四支试管编号A、B、C、D,分别加入以下物质。试管编号细胞悬浮液1细胞悬浮液2TC甲TC乙ABCD第四步:保温一段时间后,需要通过离心分层,检测各试管上清液放射性大小。实验结果:试管A 和试管B 上清液放射性含量较高,试管C 和试管D 上清液放射性含量较低。请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第一步中怎样获得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病毒a、B,写出实验思路:_ O(2)完善第三步分组表格。(“+”表示加入,“-”表示未加入)(3)写出上述实验的结论:.该实验的保温时间不宜过长,其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第2 0页 共2 3页答案(1)先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病毒a、P的宿主细胞,再让病毒a、3侵染被标记的宿主细胞进行标记(2)试菅编号细胞悬浮液1细胞悬浮液2TC甲TC乙A+B-+-+C+-+D-+-(3)效应T 细胞对抗原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4)保温时间过长,病毒直接引起宿主细胞裂解,从而释放出来,会导致上清液中出现较高的放射性2.阿尔茨海默病(2 0 2 2 江西宜春月考,3 3)有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体内的B-淀粉样蛋白(A P )会引起神经小胶质细胞活化并分泌某些物质,导致病情加重。为探究A B 和药物X 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神经小胶质细胞中I L-1 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所示。表示无加入 表示有加入(1)据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药物X 不影响I L-1 基因的表达,依据是 O(2)3 组与1 组结果比较,说明,3、4、5、6 组的结果说明(3)N F 蛋白能促进I L-1 基因转录。研究表明,大部分N F 蛋白与I K 蛋白在细胞质中形成稳定复合物,A B 能使I K 蛋白降解,从而释放N F 蛋白。请设计实验探究药物X 能缓解A B 作用的机理,简要写明实验思路:实验组:用 处理神经小胶质细胞,对照组:用 处理神经小胶质细胞。O第2 1页 共2 3页若结果实验组 对照组(填“”或),则说明药物X 对答案(DA B、药物X 的有无和药物X 的 浓 度 1 组和2 组的I L-1 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相同 AB促进I L-1 基因的表达 药物X 浓度越高,缓解A B 作用的效果越明显(3)A B 和药物X A P 检测1 K 蛋白含量 A B 降解1 K 蛋白有抑制作用复杂情境3.D N A的半不连续复制(2 0 2 2 陕西安康期中,2 9)D N 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昔酸链组成。D N A复制时,前导链是连续合成的,滞后链是不连续合成的(即先形成短链片段再相互连接),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不连续复制,如图1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T.y.图l DW复制过程模式图21O粗醺装左起冰1 2 3 4离试管口的距离120秒图2实验结果(D D N A复 制 时,子 链 延 伸 的 方 向 为(填“5 -3 ”或 3 一5 )。(2)据图1 分析,D N A分子复制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完成的原因可能是(答出1 点即可)。半不连续复制是日本科学家冈崎提出的。为验证假说,他进行了如下实验:让噬菌体在2 0 时侵染大肠杆菌70 mi n后,将同位素 H 标记的脱氧核苗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在 2 s、7 s、1 5第2 2页 共2 3页s、3 0 s、60 s、1 2 0 s 后,分离T,噬菌体D N A并通过加热使D N A分子全部变性后,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D N A单链片段分布位置确定片段大小(分子越小离试管口距离越近),并检测相应位置D N A单链片段的放射性,结果如图2 所示。在噬菌体D N A中能够检测到放射性的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O研究表明,富含G-C 碱基对的D N A分子加热变性时需要的温度较高,推测其原因是O图2中,与 60 s 结果相比,1 2 0 S结 果 中 短 链 片 段 的 量,原因是答案(1)5 -3 (2)双向复制(或多起点进行复制)(3)“标记的脱氧核昔酸被大肠杆菌吸收,为寄生在大肠杆菌中噬菌体的D N A复制提供原料 D N A分子中G-C 碱基对的比例高,氢键相对较多,分子结构更加稳定减少短链片段连接成长链片段第2 3页 共2 3页

    注意事项

    本文(2023新课标版生物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10 遗传的分子基础.pdf)为本站会员(奔***)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