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山东版物理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十七 实验 (一).pdf
2023山东版物理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十七实验高频考点考点一力学实验基础1.(2022湖南,11,6 分)小圆同学用橡皮筋、同种一元硬币、刻度尺、塑料袋、支架等,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冰墩墩玩具的质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支架塑料袋刻度尺橡皮筋O1T2UL1 5 II 6 II 7 I1 8 II 9 I=-!6)-(丫 1+丫 2+丫 3)偶然5.(2 0 1 8课标I ,2 2,5 分)如图(a),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顶端,下端悬挂一托盘;一标尺由游标和主尺构成,主尺竖直固定在弹簧左边;托盘上方固定有一能与游标刻度线准确对齐的装置,简化为图中的指针。现要测量图中弹簧的劲度系数。当托盘内没有祛码时,移动游标,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此时标尺读数为1.950 c m;当托盘内放有质量为0.1 0 0 k g的祛码时,移动游标,再次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标尺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 c 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 m/s l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 (保 留3位有效数字)。图(a)图(h)答案 3.775 53.76.2 0 1 8天津理综,9(2)某研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所用器材有:方木板一块,白纸,量 程 为5 N的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带两个较长的细绳套),刻度尺,图钉(若干个).具体操作前,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关于实验操作的建议,其中正确的有。A.橡皮条应和两绳套夹角的角平分线在一条直线上B.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不同C.使用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D.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时的拉力必须都小于只用一个测力计时的拉力该小组的同学用同一套器材做了四次实验,白纸上留下的标注信息有结点位置()、力的标度、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及表示力的作用线的点,如下图所示。其中对于提高实验精度最有利的是3.0 N:F=3.4 N A2.7 N*F=4.5 N0.5 N:K=2.8 N/2=3。N/=4.9 NA0.5 N*0B3.0 N;K=1.0N.F2=1.6NF=2.0 N=2.1 N 尸2=2-7 N/i=4.9 ND答 案 B C B7.(2 0 2 1 湖南,1 1,6 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关系。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图(a)图(b)(1)用游标卡尺测量垫块厚度h,示数如图(b)所示,h=c m;(2)接通气泵,将滑块轻放在气垫导轨上,调节导轨至水平;(3)在右支点下放一垫块,改变气垫导轨的倾斜角度;(4)在气垫导轨合适位置释放滑块,记录垫块个数n和滑块对应的加速度a;(5)在右支点下增加垫块个数(垫块完全相同),重复步骤(4),记录数据如下表:n123456a/(m s-2)0.0870.1800.2600.4250.519根据表中数据在图(c)上描点,绘制图线。:1:_t :BRUOSMLUHBMKnH:s:E:u:i:”器器“一-,、/a/(m,s-2)器“:卅E阴 刖 堀.|叫 他 卅 册 册I 2 3 4 5 6 7 n图(c)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1:,:器:-I:器器0.50.4().30.2如果表中缺少的第4组数据是正确的,其应该是:“器:0答案(1)1.0 2 0.3438.(2 0 2 1海南,1 5,1 0分)为了验证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包括导轨、气源、光电门、滑块、遮光条、数字毫秒计)进行实验。此外可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天平、游标卡尺、刻度尺。(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其中不必要的步骤是在导轨上选择两个适当的位置A、B安装光电门I、n,并连接数字毫秒计;用天平测量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通过导轨上的标尺测出A、B 之间的距离1;调整好气垫导轨的倾斜状态;将滑块从光电门I 左侧某处,由静止开始释放,从数字毫秒计读出滑块通过光电门I、1 1 的 时 间 tuA t2;用刻度尺分别测量A、B 点到水平桌面的高度h儿;改变气垫导轨倾斜程度,重复步骤,完成多次测量。(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 时,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所示,则d=m m;某次实验中,测得 31 1.60 m s,则滑块通过光电门I 的瞬时速度v,=m/s(保留3 位有效数字);02W rH-H0103主尺(cm)J I I I I 1游标(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 h,-h2=(用上述必要的实验步骤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认为滑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4)写出两点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答 案(1)(2)5.0 0 0.431 口)2 八(At 2)2 (At i)2/(4)下滑过程中存在空气阻力;遮光条太宽,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误差大;测量高度时读数有误差(任写两点,言之有理即可)9.(2 0 2 1 江苏,1 1,1 5分)实验用气垫导轨装置验证动量定理,滑块M=2 0 0.0 g,槽码m=50.0 go遮光条通过时间为匕和 t2,以及两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A to(1)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宽度如图所示,其宽度d=m mo(2)打开气泵,待气流稳定后调节气垫导轨,直至看到导轨上的滑块能在短时间内保持静止,其目的是多次改变光电门2 的位置进行测量,得至IA v 的数据如表:t/s0.72 10.7900.8540.91 30.968A v/(m ,s )1.381.521.641.751.86请根据表中数据,在 方 格 纸 上 作 出 和 A t 图线。(4)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 m/s2,根据动量定理,v-A t 图线斜率的理论值是.m/s2(5)实验结果发现,A v-A t 图线斜率的实验值总小于理论值,产生这一误差的两个可能原因是A.选用的槽码质量偏小B.细线与气垫导轨不完全平行C.每次释放滑块的位置不同D.实验中 t 的测量值偏大答 案(1)1 0.2 0 (2)调节导轨水平(3)如 图 所 示(4)1.96(5)BDA r/(ni s-1)6.70 0.75 0.80 0.85 0.90 0.95 1.0 A s重难1 0.2 0 2 0 浙江7 月选考,1 7(1),3 分 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图 1 甲是教材中的实验方案;图1 乙是拓展方案,其实验操作步骤如下:(i)挂上托盘和祛码,改变木板的倾角,使质量为M 的小车拖着纸带沿木板匀速下滑;(ii)取下托盘和祛码,测出其总质量为m,让小车沿木板下滑,测出加速度a;(iiD 改变祛码质量和木板倾角,多次测量,通过作图可得到a-F 的关系。打点计时器图1实验获得如图2 所示的纸带,计数点a、b、c、d、e、f 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则在打d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 F m/s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a b c d e f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cm图2需要满足条件M m 的 方 案 是(选 填“甲”、“乙”或“甲和乙”);在作a-F 图像时,把 m g作为F 值的是(选填“甲”、“乙”或“甲和乙”)。答案 0.1 80.19 甲 甲和乙1 1.(2 0 2 1 福建,1 2,6 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实验过程如下:图(1)首先将未安装薄板的小车置于带有定滑轮的木板上,然后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与小车相连。(2)用垫块将木板一端垫高,调整垫块位置,平衡小车所受摩擦力及其他阻力。若某次调整过程中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纸带上的点由左至右依次打出),则垫块应该(填“往左移”“往右移”或“固定不动”)(3)在细绳一端挂上钩码,另一端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前端。(4)把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将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c)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 个打出的点未画出。打出F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m/s (结果保留2 位小数)o(5)保持小车和钩码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实验近似得到的某时刻起小车v-t 图像如图(d)所 示,由 图 像 可 知 小 车 加 速 度 大 小(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保持不变”)。据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O答 案(2)往 右 移(4)0.1 5(5)逐渐变小 空气阻力随速度增大而增大创新1 2.(2 0 2 2 山东,1 3,6 分)在天宫课堂中,我国航天员演示了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受此启发,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力传感器、无线加速度传感器、轻弹簧和待测物体等器材设计了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如图甲所示。主要步骤如下:将力传感器固定在气垫导轨左端支架上,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滑块上;接通气源,放上滑块,调平气垫导轨;加速度1力传感器J1ftLi滑块0000 0 0 0 0 0 0 0 0 0 000 00气垫导轨连气源、图甲将弹簧左端连接力传感器,右端连接滑块。弹簧处于原长时滑块左端位于0 点,A 点到0 点的距离为5.0 0 c m,拉动滑块使其左端处于A 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计算机采集获取数据,得到滑块所受弹力F、加速度a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部分图像如图乙所示。图丙回答以下问题(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0(2)该同学从图乙中提取某些时刻F 与 a 的数据,画出a-F 图像如图丙中I 所示。由此可得滑块与加速度传感器的总质量为 k g。(3)该同学在滑块上增加待测物体,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在图丙中画出新的a-F 图像I I,则待测物体的质量为 k go答案(1)1 2 (2)0.2 0 (3)0.1 31 3.(2 0 2 2 全国甲,2 3,1 0 分)利用图示的实验装置对碰撞过程进行研究。让 质 量 为 的 滑 块 A 与质量为的静止滑块B 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比较碰撞后A 和 B 的速度大小v 和 V%进而分析碰撞过程是否为弹性碰撞。完成下列填空:挡也r匚 大 厂 气垫导轨(1)调节导轨水平。(2)测得两滑块的质量分别为0.51 0 k g和 0.30 4 k go要使碰撞后两滑块运动方向相反,应选取质量为k g的滑块作为A。调节B 的位置,使得A 与 B接触时,A 的左端到左边挡板的距离s i与 B 的右端到右边挡板的距离s z相等。(4)使 A 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气垫导轨运动,并与B 碰撞,分别用传感器记录A 和 B 从碰撞时刻开始到各自撞到挡板所用的时间&和电(5)将 B 放回到碰撞前的位置,改变A 的初速度大小,重复步骤。多次测量的结果如下表所示。12345t,/s0.490.671.011.221.39tz/s0.150.210.330.400.46.V1k=V20.31k20.330.330.33(6)表中的k2=(保留2 位有效数字).4 的平均值为(保留2 位有效数字)。V2-(8)理论研究表明,对本实验的碰撞过程,是否为弹性碰撞可由”判断。若两滑块的碰撞为弹性碰撞,则2里的理论表达式为(用心和m 2 表示),本实验中其值为(保留2 位有效数字);若该值与V2-(7)中结果间的差别在允许范围内,则可认为滑块A 与滑块B 在导轨上的碰撞为弹性碰撞。答案(2)0.30 4(6)0,31 (7)0.32 (8)竽”0.341 4.(2 0 2 2 全国乙,2 2,5 分)用雷达探测一高速飞行器的位置。从某时刻(t=0)开始的一段时间内,该飞行器可视为沿直线运动,每隔1 s 测量一次其位置,坐标为X,结果如下表所示:t/s 0 1 2 3 4 5 6x/m 0 507 1 094 1 759 2 505 3 329 4 233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该飞行器在这段时间内近似做匀加速运动,判断的理由是:(2)当 x=50 7 m 时,该飞行器速度的大小v=m/s;(3)这段时间内该飞行器加速度的大小a=m/(保留2 位有效数字)。答案(1)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近似相等(2)547(3)791 5.(2 0 1 9课标H,2 2,5 分)如图(a),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50 Hz 的交流电源、纸带等。回答下列问题:(1)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 葭 重力加速度g 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a 表示)。(2)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使0=30。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 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 个点未画出)。重力加速度为9.80 m/s2o可以计算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结果保留2 位小数)。H 1.96-1单位:-20.96 31.8344.70-59.57-76.39图(b)答 案 史 吟(2)0.35ge o s。1 6.(2 0 2 0 山东,1 3,6 分)2 0 2 0 年 5 月,我国进行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测量,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使用重力仪测量重力加速度,进而间接测量海拔高度。某同学受此启发就地取材设计了如下实验,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步骤如下:图甲(i )如图甲所示,选择合适高度的垫块,使木板的倾角为53。,在其上表面固定一与小物块下滑路径平行的刻度尺(图中未画出)。(ii)调整手机使其摄像头正对木板表面,开启视频录像功能。将小物块从木板顶端释放,用手机记录下小物块沿木板向下做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况。然后通过录像的回放,选择小物块运动路径上合适的一点作为测量参考点,得到小物块相对于该点的运动距离L 与运动时间t 的数据。(道)该同学选取部分实验数据,画出了与T 图像,利用图像数据得到小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5.6m/s o(iv)再次调节垫块,改变木板的倾角,重复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当木板的倾角为37。时,所绘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得,物块过测量参考点时速度的大小为m/s;选取图线上位于坐标纸网格交叉点上的A、B 两点,利用A、B 两点数据得到小物块下滑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0(结果均保留2 位有效数字)根据上述数据,进一步分析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m/s 1(结果保留2 位有效数字,s in 37 =0.60,c o s 37 =0.80)图乙答案(1)0.32 或 0.33 3.1 (2)9.41 7.(2 0 2 0 课标I I,2 2,5 分)一细绳跨过悬挂的定滑轮,两端分别系有小球A 和 B,如图所示。一实验小组用此装置测量小球B 运动的加速度。令两小球静止,细绳拉紧,然后释放小球,测得小球B 释放时的高度ho=O.590 m,下降一段距离后的高度h=0.1 0 0 m;由ho 下降至h 所用的时间T=0.730 s。由此求得小球B 加速度的大小为a=m/sY保留 3位有效数字)。从实验室提供的数据得知,小球A、B 的质量分别为1 0 0.0 g 和 1 50.0 g,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9.80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可得小球B 加速度的大小为a=m/s 保留3 位有效数字)。可以看出,a与 a 有明显差异,除实验中的偶然误差外,写出一条可能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答 案 1.84 1.9 6 滑轮的轴不光滑或滑轮有质量1 8.(2 0 1 8课标H,2 3,9 分)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秤相连,滑轮和木块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方放置祛码。缓慢向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木块和祛码相对桌面静止且木板仍在继续滑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即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在表中给出,其中的值可从图(b)中弹簧秤的示数读出。祛码 7,、a 滑轮、木块、意木板图(a)单位:N123、4三-=h三-三=.=-=、=-三=HH1234图(b)祛码的质 量n i/k g0.0 50.1 00.1 50.2 00.2 5滑动摩擦 力f/N2.1 52.362.55f i2.93图(C)回答下列问题:f k N;(2)在 图(c)的坐标纸上补齐未画出的数据点并绘出f-m图线;(3)f V m、木块质量 1、木板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u及重力加速度大小g之间的关系式为f=,f-m图线(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为k=;(4)取g=9.80 m/s2,由绘出的f-m图线求得口=。(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 2.75(2)如图所示 u (M+m)g n g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m/kg1 9.(2 0 2 1山东,1 3,6分)某乒乓球爱好者,利用手机研究乒乓球与球台碰撞过程中能量损失的情况。实验步骤如下:固定好手机,打开录音功能;从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乒乓球;手机记录下乒乓球与台面碰撞的声音,其随时间(单位:s)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0.X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3.2 3.4 3.6根据声音图像记录的碰撞次序及相应碰撞时刻,如下表所示。碰撞次序12345 67碰撞时刻(S)1.1 21.582.0 02.402.78 3.1 43.47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利用碰撞时间间隔,计算出第3 次碰撞后乒乓球的弹起高度为 m (保留2 位有效数字,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 m/s)o(2)设碰撞后弹起瞬间与该次碰撞前瞬时速度大小的比值为k,则每次碰撞损失的动能为碰撞前动能的倍(用 k 表示),第 3次碰撞过程中k=(保留2 位有效数字)。由于存在空气阻力,第 问 中 计 算 的 弹 起 高 度(填“高于”或“低于”)实际弹起高度。答 案(1)0.2 0 (2)1-k2 0.95 高于2 0.(2 0 1 8浙江1 1 月选考,2 1,4分)小明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的装置如图1 所示,悬挂在0点的单摆由长为1 的细线和直径为d 的小球A 组成,小球A 与放置在光滑支撑杆上的直径相同的小球B发生对心碰撞,碰后小球A 继续摆动,小球B 做平抛运动。图11 2 3 4 cm0 10 20图2小明用游标卡尺测小球A 直径如图2 所示,则d=m m。又测得了小球A 质 量 细 线 长 度 1,碰撞前小球A 拉起的角度a 和碰撞后小球B 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X、竖直下落高度ho为完成实验,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2)若 A、B 两 球 碰 后 粘 在 一 起 形 成 新 单 摆,其 周 期(选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粘合前单摆的周期(摆角小于5。)。答 案(1)1 4.4 0小球B 质量m 2,碰后小球A 摆动的最大角B(2)大于考点二电学实验基础1.(2 0 2 2 全国甲,2 2,5 分)某同学要测量微安表内阻,可利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源E (电动势L 5 V,内阻很小),电流表(量程1 0 m A,内阻约1 0 Q),微安表(量程1 0 0 U A,内阻R.待测,约 1 k Q),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 0。),定值电阻R。(阻值1 0。),开关S,导线若干。(1)将图中所示的器材符号连线,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某次测量中,微安表的示数为90.0 u A,电流表的示数为9.0 0 m A,由此计算出微安表内阻R.=答案(1)如 图 所 示(2)9902.(2 0 2 0 课标I ,2 2,6分)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一阻值为几十欧姆的电阻R、,所用电压表的内阻为1 k Q,电流表内阻为0.5 该同学采用两种测量方案,一种是将电压表跨接在图(a)所示电路的0、P 两点之间,另一种是跨接在0、Q 两点之间。测量得到如图(b)所示的两条UT 图线,其中U 与 I 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回答下列问题:图(b)中标记为I I的 图 线 是 采 用 电 压 表 跨 接 在(填“0、P”或“0、Q”)两点的方案测量得到的。UN图(a)根据所用实验器材和图(b)可判断,由图线(填“I ”或I I ”)得到的结果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结果为 Q(保 留1位小数)。考虑到实验中电表内阻的影响,需对中得到的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后待测电阻的阻值为Q(保 留1位小数)。答 案(1)0、P(2)I 50.5(3)50.03.(2 0 1 9江苏单科,1 1,1 0分)某同学测量一段长度已知的电阻丝的电阻率。实验操作如下:(1)螺旋测微器如图1所示。在测量电阻丝直径时,先将电阻丝轻轻地夹在测砧与测微螺杆之间,再旋动(选 填“A”“B”或C”),直 到 听 见“喀喀”的声音,以保证压力适当,同时防止螺旋测微器的损坏。选 择 电 阻 丝 的(选 填“同一”或“不同”H 立置进行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电阻丝的直径。图 2甲图中R.为待测电阻丝。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滑动变阻器接入图2 乙图实物电路中的正确位置。图2乙(4)为测量R”利用图2甲图所示的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5 组电压U和电流L的值作出的U-I,关系图像如图3 所示。接着,将电压表改接在a、b 两端,测得5 组电压工和电流上的值数据见下表:U2/V0.501.021.542.052.55la/mA20.040.060.080.0100.0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U L图像。u/v由此可求得电阻丝的R x=Q o根据电阻定律可得到电阻丝的电阻率。答 案(D C(2)不 同(3)见 图 甲(4)见图乙(5)2 3.5(2 3.0 2 4.0 都算对)电压表图甲图乙4.(2 0 2 1 海南,1 4,1 0 分)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提供以下实验器材:电源E (电动势约6 V,内阻约1。),待测电阻R,(阻值小于1 0 Q),电压表(量程3 V,内阻约3 k Q),电流表(量程0.6 A,内阻约1。),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 0 Q),单刀开关号,单刀双掷开关邑,导线若干。某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如图所示的测量电路。回答下列问题: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滑到(填 a”或 b”)端;(2)实验时,为使待测电阻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应将工拨向(填“c”或 d”);在上述操作正 确 的 情 况 下,引 起 实 验 误 差 的 主 要 原 因 是(填正确选项前的标号);A.电流表分压B.电压表分流C.电源内阻分压(3)实验时,若已知电流表的内阻为1.2。,在此情况下,为使待测电阻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应将S2拨向(填“c”或 d”);读得电压表的示数为2.37 V,电流表的示数为0.33 A,则C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 案(l)b (2)c B(3)d 6.05.2 0 2 1 天津,9(2)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充电宝成为手机及时充电的一种重要选择。充电宝可以视为与电池一样的直流电源。一充电宝的电动势约为5 V,内阻很小,最大放电电流为2 A,某实验小组测定它的电动势和内阻。他们剥开充电宝连接线的外绝缘层,里面有四根导线,红导线为充电宝的正极,黑导线为充电宝的负极,其余两根导线空置不用,另有滑动变阻器R 用于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定值电阻R=3 两只数字多用电表M、N,两表均为理想电表,并与开关S 连成如图所示电路。图中 测 量 电 流 的 电 表 是,测量电 压 的 电 表 是.(均填写字母M 或 N)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I、U 数据,记录如下表,其中只有一个数据记录有误,审视记录的数据,可以发现表中第 次的记录数据有误。(填测量次数的序号)次数1234567电流1/A0.2 990.4770.6840.8771.0 651.2 811.51 6电压U/V4.9704.9524.9324.9424.8944.8724.848电路中接入R。可以达到下列哪个效果。(填选项前的字母)A.使测电流的电表读数变化明显B.为了更准确地测量充电宝内阻C.避免使充电宝的放电电流过大D.减小测量电压的电表分流作用答 案 N M 4C6.(2 0 2 1 福建,1 1,6 分)某实验小组使用多用电表和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长度为80.0 0 c m 电阻丝的电阻率,该电阻丝的电阻值约为1 0 0 2 0 0 Q,材料未知。实验过程如下:图(a)图(b)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电阻丝的直径示数如图(a)所示。该 电 阻 丝 的 直 径 为 m mo(2)对多用电表进行机械调零。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至 倍率的电阻挡(填“X 1 ”“X 1 0 ”“X 1 0 0 ”或“X 1k”)o(4)将黑、红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阻挡零刻度线。(5)将黑、红表笔并接在待测电阻丝两端,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该电阻丝的电阻值为(6)测量完成之后,将表笔从插孔拔出,并将选择开关旋到“O F F”位置。实 验 测 得 的 该 电 阻 丝 电 阻 率 为。m (结果保留3 位有效数字)。答案(1)1.41 4(3)X 1 0 (5)1 60(7)3.1 4X 1 0 7.(2 0 1 8课标H,2 2,6 分)某同学组装一个多用电表。可选用的器材有:微安表头(量程1 0 0 u A,内阻90 0 Q);电阻箱9(阻值范围0 999.9 Q);电阻箱R?(阻值范围0 99 999.9 Q);导线若干。要求利用所给器材先组装一个量程为1 m A的直流电流表,在此基础上再将它改装成量程为3 V 的直流电压表。组装好的多用电表有电流1 m A和电压3 V 两挡。回答下列问题:(1)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并标出R和 比,其中*为公共接线柱,a 和 b分别是电流挡和电压挡的接线柱。(2)电阻箱的阻值应取R,=Q,R产O*0Oa0Ob(保留到个位)答 案(1)如 图 所 示(2)1 0 0 2 91 08.(2 0 1 8课标山,2 3,9分)一课外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某待测 电 阻R、的阻值,图中R。为标准定值电阻(R o=2 O.0 Q);Q可视为理想电压表;S,为单刀开关,S2为单刀双掷开关;E为电源;R为滑动变阻器。采用如下步骤完成实验:按照实验原理线路图(a),将 图(b)中实物连线;图(a)图(2)将滑动变阻器滑动端置于适当的位置,闭 合S.;将 开 关S?掷 于1端,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端的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 I;然 后 将S掷 于2端,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此 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R*=(用R、I k L表示);重 复 步 骤 ,得到如下数据:34512u,/v0.2 50.300.360.400.44u2/v0.861.0 31.2 21.361.49u2U i3.443.433.393.403.39 利用上述5 次测量所得空的平均值,求得R*=Q o(保留1 位小数)答案 署I)R。(6)48.29.(2 0 1 7课标H,2 3,9 分)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微安表(量程为1 0 0 u A,内阻大约为250 0 Q)的内阻。可使用的器材有:两个滑动变阻器R、R K 其中一个阻值为2 0 另一个阻值为2 0 0 0。);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 999.9 Q);电源E (电动势约为L 5 V);单刀开关S,和 S2 o C、D 分别为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图(a)图(b)按原理图(a)将图(b)中的实物连线。(2)完成下列填空:R:的阻值为Q(填“2 0”或“2 0 0 0”)o为了保护微安表,开始时将R的滑片C 滑到接近图(a)中滑动变阻器的 端(填“左”或“右”)对应的位置;将R的滑片D 置于中间位置附近。将电阻箱R,的阻值置于2 50 0.0。,接通S 将 R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再反复调节R:的滑片D 的位置。最终使得接通SZ 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这说明,接通前B 与 D 所在位置的电势(填“相等”或“不相等”)。将电阻箱匕和微安表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发现将L的阻值置于2 60 1.0 Q 时,在接通必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也保持不变。待测微安表的内阻为 Q(结果保留到个位)。(3)写 出 一 条 提 高 测 量 微 安 表 内 阻 精 度 的 建 议:.答 案 如 图 所 示(2)20 左 相 等 2 550(3)调节R上的分压,尽可能使微安表接近满量程1 0.(2 0 1 9课标1,2 3,1 0 分)某同学要将一量程为2 50 U.A的微安表改装为量程为2 0 m A的电流表。该同学测得微安表内阻为1 2 0 0 Q,经计算后将一阻值为R 的电阻与该微安表连接,进行改装。然后利用一标准毫安表,根据图(a)所示电路对改装后的电表进行检测(虚线框内是改装后的电表)o:.二 电阻箱廿 r-1-L-标准毫安表-b-图(a)(1)根据图(a)和题给条件,将图 中的实物连线。(2)当标准毫安表的示数为1 6.0 m A时,微安表的指针位置如图(c)所示。由此可以推测出所改装的电表量程不是预期值,而是 o (填正确答案标号)图(c)A.1 8 m A B.2 1 m A C.2 5 m A D.2 8 m A(3)产 生 上 述 问 题 的 原 因 可 能 是.(填正确答案标号)A.微安表内阻测量错误,实际内阻大于1 2 0 0 QB.微安表内阻测量错误,实际内阻小于1 2 0 0 QC.R 值计算错误,接入的电阻偏小D.R 值计算错误,接入的电阻偏大(4)要达到预期目的,无论测得的内阻值是否正确,都不必重新测量,只需要将阻值为R 的电阻换为一个阻值为k R 的电阻即可,其中k=。答 案(1)连线如图所示mA(2)C(3)AC(4塌11.(2019课标11,23.10分)某小组利用图(a)所示的电路,研究硅二极管在恒定电流条件下的正向电压U与温度t的关系,图中O f r f S为理想电压表;R为滑动变阻器,R。为定值电阻(阻值100 Q);S为开关,E为电源。实验中二极管置于控温炉内,控温炉内的温度t由温度计(图中未画出)测出。图(b)是该小组在恒定电流为50.0 u A时得到的某硅二极管U-t关系曲线。回答下列问题:图(a)(1)实验中,为保证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为50.0 u A,应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压表勺示数为U尸mV;根据图(b)可知,当控温炉内的温度t升 高 时,硅 二 极 管 正 向 电 阻(填“变大”或“变小”),电压表G f e数(填“增大”或“减小”),此时应将R的 滑 片 向(填“A”或B”)端移动,以使G fe数仍为Ul0 由图 可以看出U与t成线性关系。硅二极管可以作为测温传感器,该硅二极管的测温灵敏度为偿卜 X 10 3 N/V(保留2位有效数字)。UN图答 案(1)5.0 0 变 小 增 大 B(2)2.81 2.(2 0 2 0 北京,1 6,9 分)用图1 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约为1 Q)。其中 R 为电阻箱,电流表的内电阻约为0.1 Q,电压表的内电阻约为3 k Q。图1 利用图1 中甲图实验电路测电源的电动势E 和内电阻r,所测量的实际是图2 中虚线框所示“等效电源”的电动势日 和内电阻r。若电流表内电阻用t表示,请你用E、r 和 R、表示出E、r ,并简要说明理由。图2(2)某同学利用图像分析甲、乙两种方法中由电表内电阻引起的实验误差。在图3 中,实线是根据实验数据(图甲:U=I R,图乙:I 卷)描点作图得到的U-I 图像;虚线是该电源的路端电压U 随电流I 变化的U-I图像(没有电表内电阻影响的理想情况)O在图3 中,对应图甲电路分析的U-I图像是:;对应图乙电路分析的U-I图像是:。(3)综合上述分析,为了减小由电表内电阻引起的实验误差,本实验应选择图1中的(填“甲”或“乙”)。答 案(2)C A乙13.(2020山东,14,8 分)实验方案对实验测量的精度有直接的影响,某学习小组对“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探究。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一节(电动势约L 5 V,内阻小于1 Q);电压表V (量程3 V,内阻约3 k Q);电流表A (量程0.6 A,内阻约1 C);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 Q);定值电阻R(阻值2 Q);定值电阻R(阻值5 Q);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该小组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睑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使电流表示数逐渐接近满偏,记录此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利用实验数据在U-1坐标纸上描点,如图乙所示,结果发现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比较小,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单选,填正确答案标号)A.电压表分流B.干电池内阻较小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较小D.电流表内阻较小1.61.41.21.00.80.60.40.200.6/A图乙针对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比较小的问题,该小组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改进了实验方案,重新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序号12345 67I/A0.080.140.200.260.32 0.360.40U/V1.351.201.050.880.73 0.710.52请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坐标纸上已标出后3 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请在坐标纸上标出前4 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U-I图像。1.81.61.41.21.00.80.60.40.20UN0.1 0.2 0.3 0.4 0.5 0.6 0.7/A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所选的定值电阻为(填“RJ或R)。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请按照改进后的方案,将实物图连接成完整电路。R如图所示ill业 帆定值电阻答 案 B(2)如图所示1.81.61.41.21.00.80.60.40.201 4.(2 0 2 1湖南,1 2,9分)某实验小组需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器材有:一节待测电池、一个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定值电阻(阻值为R o),一个电流表(内 阻 为 心、一根均匀电阻丝(电阻丝总阻值大于R o,并配有可在电阻丝上移动的金属夹)、导线若干。由于缺少刻度尺,无法测量电阻丝长度,但发现桌上有一个圆形时钟表盘。某同学提出将电阻丝绕在该表盘上,利用圆心角来表示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主要实验步骤如下:(1)将器材如图(a)连 接;图(c)开关闭合前,金属夹应夹在电阻丝的端(填“a”或b );(3)改变金属夹的位置,闭合开关,记录每次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对应的圆心角9和电流表示数I,得到多组数据;(4)整理数据并在坐标纸上描点绘图,所得图像如图(b)所示,图线斜率为k,与纵轴截距为d,设单位角度对应电阻丝的阻值为r。,该电池电动势和内阻可表示为=,r=;(用R。、R.、k、d、r 0表示)(5)为进一步确定结果,还需要测量单位角度对应电阻丝的阻值r0o利用现有器材设计实验,在图(c)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电阻丝用滑动变阻器符号表示);利用测出的r o,可得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答 案(2)b (4)华 孚-(RO+RA)(5)如图所示1 5.(2 0 2 1 全国乙,2 3,1 0 分)一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一电池的电动势E (约1.5 V)和内阻r (小于2 Q)。图中电压表量程为1 V,内阻R v=380.0 Q;定值电阻R=2 0.0 Q;电阻箱R,最大阻值为999.9 Q;S为开关。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完成下列填空:(1)为保护电压表,闭合开关前,电阻 箱 接 入 电 路 的 电 阻 值 可 以 选 Q(填“5.0”或“1 5.0”);(2)闭合开关,多次调节电阻箱,记录下阻值R 和电压表的相应读数U;根据图(a)所示电路,用R、R o、R v、E 和 r 表平得注;利用测量数据,作 i-R 图线,如图所示;14。翻5 10 15 20 25图通过图可得E=V (保留2位小数),r=Q(保留1 位小数);(6)若将图(a)中的电压表当成理想电表,得到的电源电动势为E,由此产生的误差为|攀|X 1 0 0%=%0答案 1 5.0 钙,R+J(l+等 著 r)(5)1.54 0.7(6)51 6.(2 0 1 7课标山,2 3,9 分)图(a)为某同学组装完成的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图中E 是电池;瓜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