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同步练习专题2-离子检验与物质鉴定.pdf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专题2离子检验与物质鉴定【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做了“开门大吉”的游戏,其规则是:每把钥匙代表一种试剂,每扇门代表需要鉴别的两种溶液,见下图。如果钥匙代表的试剂能够鉴别出门上代表的两种溶液,钥匙就能把门打开(每把钥匙只能使用一次),下列能够依次将四扇门打开的钥匙顺序是()2.现有a、b、c、d 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硫酸、氯化领溶液、盐酸中的一种,根据表中它们两两之间相互反应的实验记录,推断a、b、c、d 的顺序正确的是()abCdb无明显现象有气体生成有沉淀生成c有气体生成有气体生成有沉淀生成A.H2so4、Na2cO3、BaCb、HC1 B.HC1、H2SO4,Na2co3、BaCl2C.Na2co3、H2so4、HCk BaChD.HC1、BaCh Na2co3、H2sO43.借助括号内的试剂,不能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A.固体:铁粉 氧化铜 木 炭 粉(稀硫酸)B.固体:NaCl NaOH NH4NO3(水)C.溶液:N a O H C a (OH)2 盐 酸(C C h 气体)D.溶液:K N O3 M g C b 盐 酸(A g N C h 溶液)4.向某无色的盐溶液中加入B a C L 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 N O s 的白色沉淀,则溶液里()A.一定含有S(VB.一定含有A g+C.可能含有S O 4 2或 A g+或两者同时存在D.一定含有S C z 和 A g+,可能含有C O 3 25 .一瓶含有N a+、0-、O H-,CO:的溶液,现仅用一份样品溶液,选用下列提供的试剂与操作,逐一检验出其中的三种阴离子,正确的顺序是()口过滤;口滴加足量A g N C h 溶液;滴加足量B a (N C h)2溶液;口滴加足量M g (N C h)2溶液;A.B.C.D.6 .硫酸是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和原料,也是我们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某同学为鉴定某一无色溶液是否为稀硫酸,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表明溶液中一定有氢离子。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 H 试纸上,测得p H=0,表明溶液呈酸性。口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钢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钢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若确定该溶液为硫酸,能达到目的的实验组合()A.B.C.D.7.下列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次活动设计的4个实验方案,其中合理的是()选项ABCD实验证明醋酸溶液呈检验氯离子除去氯化钠溶液检验长期露置的氢氧目的酸性中的硫酸钠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方案滴加几滴酚献溶液观察是否变红先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盐酸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浑浊A.A B.B C.C D.D8.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入酸化的A g N C 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C 存在B .加入N a O 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说明有F e 3+存在C.加入C a(O H)2并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红,说明有N H 4+存在D.加入无色酚献,溶液变红,说明有O H-存在9.对于某纯净物溶液中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 C h B.加入氯化钢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 O 4 2-C.加入足量稀盐酸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钢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S O 4 4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消失,一定有B a?+1 0 .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分盐酸、食盐溶液、纯碱溶液,这种试剂是()A.酚酬 B.氢氧化钠溶液 C.石蕊试液 D.氯化铁溶液1 1 .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用外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N a O H,N a 2 s O 4、KC 1 B.M g C L、N a O H,F e C bC.N a 2 c o 3、N a 2 s o 4、B a C l2 D.N a 2 c O 3、H C k H N O31 2 .现有D N a O H溶液、口KC I溶液、匚M g C b溶液、D C u S C U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A.B.C.D.1 3.下列关于科学实验中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钢溶液和足量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C.在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氯离子D.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儆试液不变色,则两者恰好完全反应1 4.下列叙述符合实验事实的是()。A.将N a 2 c C h溶液滴入C a (0 H)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B.把C 0 2气体通入B a C i2溶液白色沉淀C.氯化锻溶液中加入N a O H溶液,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显红色D.久置于空气中的熟石灰,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1 5 .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D N a O H,O H 2 S O 4,D C u S C U,N a C l四种溶液,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B.C.D.1 6 .有N a C l、M g C L、F e C b三种溶液,分别与A g N C h溶液反应,生成的A g C l沉淀的质量刚好相等,则消耗溶液A g N C h的质量比是()A.1:2:3 B.3:2:1 C.2:3:6 D.1:1:11 7 .下列实验房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点燃甲烷,然后在火焰上方找一个内壁附着澄清石灰水的烧杯B.想要除去Ca O中混有的Ca CCh,只需加入足量的水,然后过滤C.鉴别N a O H和硝酸镂两种固体,先取样,再加水溶解,触摸烧杯外壁D.检 验 的 存 在,先加硝酸银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溶液,沉淀不溶解1 8 .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B a C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0 4?-或CCh B.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此固体一定是金属C.Ca C0 3与B a CL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因为能生成沉淀D.向某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配试液,酚献试液变红,说明该溶液显碱性1 9.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用外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Fe Cb、N a O H、N a2SO4,K C1 B.K N O 3、H Ck N a O H、Fe ChC.NHQ、K O H、N a 2 s o4、B a CL D.N a 2 c O 3、H Ck Ca Cb、H N O32 0.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中,正确的是()A.N a 2 c。3、N a Cl、K O H三种溶液,只用酸碱指示剂即可鉴别B.M g Cb、N a O H、N a CL N a 2 s O 4四种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C.(N H4)2 c 0 3、Ca (O H)2、B a Cb、H C1四种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D.Fe2O3,Cu O、C、Fe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2 1 .不用另加试剂,仅利用组内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就能够把它们鉴别出来的是()A.Cu CL、N a O H、H Ck H2SO4 B.H C1、N a N O3 N a 2 c o3、N a2SO4C.B a CL、K 2 s o4、K 2 c o3、H C1 D.A g N Ch、H CK N a Ck H N O 32 2 .下列各组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A.K C1、N a CL NHQ、N H 3、H20 B.Cu SO4 N a Ch K O H,Z n ChC.N a 2 s o4、H C1、N a Cl、A g N Ch D.Fe CL、N a N Ch、K 2 s o4、N a CI2 3 .根据稀H 2 s O 4的化学性质分析,下列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A.用B a CL溶液除去废水中的稀H 2 s 0 4使其无污染后排放B.用稀 H 2 s 0 4 区分 B a CL、K N O 3和 K 2 c O 3C.用B a (O H)2溶液区分M g CL溶液和稀H 2 s O 4D.用稀H 2 s O 4与Fe反应制取Fe z (S04)32 4 .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操作现象结论()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向某未知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B a Cb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稀硝酸出现白色沉淀,加酸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 o?-B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始终未浑浊该石灰水一定变质C向滴有酚酰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红色褪去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反应D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试管内液面上升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反应2 5 .若利用碱的性质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分别加入少量M g(0 H)2固体,根据固体是否消失,可鉴别稀盐酸和N a 2 c Ch溶液B.分别加入适量水溶解,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可鉴别N a O H固体和N a CI固体C.分别加入Ba (0 H)2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沉淀,可鉴别M gCb溶液和N a 2 s。4溶液D.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 鉴 别(N H Q 2 SO 4固体和K 2 s0 4固体2 6.某固体由Ba?*、N a,、C、CO j、SO: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口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溶液,过滤后得到5 克白色沉淀。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 克白色沉淀。口在滤液中滴加AgNC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A.Na,CO:、SO;*B.C u、CO:、SO;c.cr c o:、s o:D.Na+B a、C f2 7.下列关于科学实验的“操作一现象一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钢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C.某溶液用pH试纸测试,试纸变蓝色(pH约 为 10),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D.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醐试液不变色,可以断定两者恰好全反应28.下表记录了物质X 的溶液分别加入另外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产生的现象.则物质X 的化学式可能是()氢氧化钠碳酸钠石蕊物质X无明显现象产生气泡溶液变红A.Ca(OH)2 B.CuSO4 C.H2SO4 D.K2SO4二、填空题29.现有AF 六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澄清石灰水、硫酸铁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的氢氧化钾溶液。己知硫酸钠、硫酸钾溶液呈中性。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稀硫酸_ 入 _H H滴有酚酎 滴有酚酎的B溶流 的E溶淹(1)从外观上观察,F 呈黄色,则 F 为(2)从剩余的五瓶溶液中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可以观察到:A+D-白色沉淀,C+D-无色气体,其余无明显现象。则这五种溶液两两混合可发生 个反应,A与D反应的化 学 方 程 式 为(3)取未鉴别出的B、E溶液各2 0 g于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加两滴酚酸溶液,再分别加入1 0%的稀硫酸1 7.5 g(如图所示),并不断搅拌观察到B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E溶液仍为红色。则E为 溶 液(填化学式)。(4)将六瓶溶液贴上标签。3 0 .现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已知它们是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氢氧化钠中的一种。为了对它们进行鉴别,小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实 验1:用药匙取A、B、C、D四种粉末少许,分别放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储水2 m L,振荡,观察到盛放A的试管中溶液呈蓝色,其它均为无色。实验2:继续向盛放B、C、D的试管中滴入两滴酚献试液,观察到盛放D的试管呈红色,其它均无明显变化。实验3:继续向盛放B和C的试管中各滴入两滴硝酸银溶液,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说明该只试管中是氯化钠。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A试剂瓶上应标注.(用化学式表示)(2)请补充实验3中出现的现象是。3 1.化学实验小组同学用N a 2 c o 3、H 2 s 0 4、B a C L、N a O H四种无色溶液进行实验(1)小组同学经讨论后,一致认为这四种无色溶液两两之间能发生的反应有个,写 出 其 中 有 气 泡 产 生 的 化 学 方 程 式。(2)小组同学将四种无色溶液倒入同一大烧杯中,得悬浊液,将其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向无色滤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则白色沉淀是(填化学式),无 色 滤 液 中 一 定 含 有 的 离 子 是 (填离子符号)。3 2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碳酸钠、硫酸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测定其组成,取适量样品进行下列实验:(1)取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2)取上述溶液适量,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包粉末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3 3.有 A E 五种稀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请根据以下实验现象回答问题。、将适量A 分别滴入少量的B、C、D、E 中,均没有明显现象;口、将适量B 分别滴入少量的A、C、D、E 中,C 中有气泡出现,其余均没有明显现象;、将适量D 分别滴入少量的A、B、C、E 中,均没有明显现象。(1)根 据 实 验 现 象 能 判 断 出 的 液 体 是 (填字母及对应物质的化学式).(2)对还没有确定的液体,下列几种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A.分别滴加稀盐酸 B.分别通入C02 C.分别滴加少量水 D.分别滴加无色酚醐溶液(3)从上述溶液中任选两种,将 其 混 合 后 溶 液 质 量 减 轻 的 所 有 组 合 是 (填 字 母)。3 4.有 A、B、C、D 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可能是碳酸钾溶液、硝酸钢溶液、硫酸钾溶液、稀硫酸中的一种。不用其他试剂,对这些溶液进行鉴别实验,实验记录见下表:实验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现象A D 混合产生气泡B、C 混合产生白色沉淀D、B 混合产生白色沉淀A、B 混合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1)实验产生的 不 溶 于 稀 硝 酸 的 白 色 沉 淀 是 (填化学式)。(2)请推断溶液的成分:A:;D:。(均填化学式)(3)写出实验口的化学方程式:。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专题2离子检验与物质鉴定【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1.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做了“开门大吉”的游戏,其规则是:每把钥匙代表一种试剂,每扇门代表需要鉴别的两种溶液,见下图。如果钥匙代表的试剂能够鉴别出门上代表的两种溶液,钥匙就能把门打开(每把钥匙只能使用一次),下列能够依次将四扇门打开的钥匙顺序是()N a 2 c 溶液NaOH溶满NaOH溶满Ca(OH)z 溶沌fCa(OH)z溶浦CaCb溶液f稀HC1稀 H2so4口,B.【答案】B【解析】由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鉴别碳酸钠和纸氧化钠时,不能用指示剂,检验碳酸根的存在,利用提示的试剂可选二氯化领溶液(与碳酸钠反应有沉淀生成,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或口稀 盐 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生成,与氢氧化钠不反应);鉴别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可选1碳 酸 钠(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或 二 氧 化 碳(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与氢氧化钠不反应);鉴别氢氧化钙和氯化钙,只 能 选 择.氧 化 碳(与械氧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与氯化钙不反应);鉴别盐酸和硫酸只能选择氯化钢溶液(与硫酸反应有沉淀生成,与盐酸不反应);综上所述,顺序为 二12.现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硫酸、氯化领溶液、盐酸中的一种,根据表中它们两两之间相互反应的实验记录,推断a、b、c、d的顺序正确的是()abCdb无明显现象有气体生成有沉淀生成C有气体生成有气体生成有沉淀生成A.H 2s o 4、N a 2co 3、B a C b、H C 1 B.H C 1、H 2s o 4、N a 2co 3、B a C l2C.N a 2co 3、H 2s o 4、H C 1、B a C h D.H C I、B a C L、N a 2cO 3、H2S O4【答案】B【解析】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硫酸、氯化钢溶液、盐酸中的一种,由表中它们两两间相互反应的实验记录a、b与c反应都有气体生成,碳酸钠与硫酸、盐酸反应均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则c为碳酸钠溶液,a、b为硫酸、盐酸中的一种;b、c与d反应都有沉淀生成,碳酸钠溶液、硫酸与氯化钢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钢、硫酸钢白色沉淀,则d为氯化钢溶液,b为硫酸,a为盐酸。3.借助括号内的试剂,不能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A.固体:铁 粉 氧 化 铜 木 炭 粉(稀硫酸)B.固体:N a C l N a O H N H 4 N O 3 (水)C.溶液:N a O H C a (O H)2 盐 酸(C O 2气体)D.溶液:K N O3 MgCh盐 酸(A g N C h溶液)【答案】D【解析】A、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得绿色溶液,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得蓝色溶液,木条不与硫酸反应,使用稀硫酸可以鉴别几种固体,选项正确;B、氯化钠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不变,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溶液的温度升高,硝酸镀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降低,即用水可以鉴别几种固体,选项正确;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盐酸可以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使变浑浊的石灰水变澄清,且由气泡产生,氢氧化钠不与碳酸钙反应,即通入二氧化碳后最终能够鉴别几种溶液,选项正确;D、盐酸和氯化镁都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区分几种溶液,选项错误,故选D。4 .向某无色的盐溶液中加入B a C L 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 N C h 的白色沉淀,则溶液里()A.一定含有S(V B.一定含有A g+C.可能含有S C V 或A g+或两者同时存在 D.一定含有S C V 和A g+,可能含有C O3 Z【答案】C【解析】向某无色的盐溶液中加入B a C L 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 N C h 的白色沉淀,该沉淀是硫酸钢沉淀或氯化银沉淀,则溶液里可能含有S O42-或 A g+或两者同时存在,故选C 5 .一瓶含有Na NaCI、KOH,ZnChC.Na2so4、HCh NaCI、AgNOj D.FeCb、NaNCh、K2s0 人 NaCI【答案】B【解析】A、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均不反应而无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B、CuS04溶液是蓝色的,能与CuS0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的是KOH溶液,能与KO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ZnCb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AgNCh与 Na2so4、HCk NaCI混合时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D、FeCb溶液呈黄色,首先鉴别出黄色的FeCb溶液,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2 3.根据稀H2s04的化学性质分析,下列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A.用 BaCL溶液除去废水中的稀H2s04使其无污染后排放B.用稀 H 2 s 区分 BaCL、KNO3 和 K2cO3C.用 Ba(OH)2溶液区分MgCL溶液和稀H2sO4D.用稀H2s。4与 Fe反应制取Fe2(S04)3【答案】B【解析】A、用 BaCL溶液除去废水中的稀H2sO4时,氯化卒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盐酸,排放后污染环境,该选项不正确。B、向三种物质中分别加入稀硫酸时,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钢,产生气泡的是碳酸钾,无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钾,该选项正确。C、向两种物质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钢溶液时,都产生白色沉淀,因此利用械氧化钢溶液不能区分氯化镁溶液和稀硫酸,该选项不正确。D、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不能生成硫酸铁,该选项不正确。24.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操作现象结论()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向某未知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BaCh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稀硝酸出现白色沉淀,加酸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B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始终未浑浊该石灰水一定变质C向滴有酚酷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红色褪去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反应D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试管内液面上升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反应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若溶液中有银离子,则能和氯化钺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也不溶于酸,所以该现象不能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故选项错误。B、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始终未浑浊,不能说明该石灰水一定变质,也可能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造成的,故选项错误。C、向滴有酚醐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红色褪去,说明氢氧化钠被消耗,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试管内液面上升,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反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25.若利用碱的性质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分别加入少量M g (O H)2固体,根据固体是否消失,可鉴别稀盐酸和N a 2 c C h溶液B.分别加入适量水溶解,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可鉴别N a O H固体和N a C l固体C.分别加入B a (O H)2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沉淀,可鉴别M g C L溶液和N a 2 s。4溶液D.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 鉴 别(N H。2 s 0 4固体和K2 s 0 4固体【答案】C【解析】A、氢氧化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氢氧化镁与碳酸钠不反应,可以根据是否溶解,鉴别稀盐酸和N a 2 c C h溶液,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可以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氯化钠固体,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钢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钢,氢氧化钢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钢和氢氧化钠,均有白色沉淀产生,无法根据是否产生沉淀,鉴别M g C b溶液和N a 2 s。4溶液,符合题意。D、熟石灰能与硫酸镂反应生成氨气,熟石灰与硫酸钾不反应,故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 H Q 2 s C U固体和K2 s o 4固体,不符合题意。2 6.某固体由B a?,、C u2+N a,C、C O:、S O: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口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 a C L溶液,过滤后得到5克白色沉淀。口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克白色沉淀。在滤液中滴加A g N C 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A.N a,C O j、S O;B.C u、C O:、S O jC.c r C O j、S 0;-D.N a*、B a2+C P【答案】A【解析】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说明不含铜离子;加入足量B a C b溶液,过滤后得到5克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等,因为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均不与根离子共存,故一定没有领离子;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2克白色沉淀,说明存在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即说明5克白色沉淀中含有硫酸钢、碳酸钢;滤液中含有过量的稀硝酸,在滤液中滴加AgNC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生成J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沉淀,说明固体中存在氯离子,由于加入足量BaCL溶液,但无法确定原固体中是否含有氯离子;银离子和铜离子都不存在,固体一定存在阳离子,故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Na+、8 3”、SO42-O27.下列关于科学实验的“操作一现象一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钢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C.某溶液用pH试纸测试,试纸变蓝色(pH约 为 10),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D.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甑试液不变色,可以断定两者恰好全反应【答案】C【解析】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牛.大量气泡,该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故选项说法错误;B、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钢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也可能含有硝酸银,故选项说法错误;C、某溶液用pH试纸测试,试纸变蓝色(pH 约 为 10),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D、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酰试液不变色,不能断定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酸有剩余,故选项说法错误。28.下表记录了物质X 的溶液分别加入另外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产生的现象。则物质X 的化学式可能是()氢氧化钠碳酸钠石蕊物质X无明显现象产生气泡溶液变红A.Ca(OH)2 B.CuSO4 C.H2SO4 D.K2SO4【答案】C【解析】A、如物质X 是氢氧化钙时: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没现象:与碳酸钠能反应生成的是白色沉淀碳酸钙,无气泡产生,且与石蕊接触后石蕊会变蓝(气氧化钙的溶液呈碱性),故 A 不正确:B、如物质X 是硫酸铜时: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均产生蓝色沉淀,且由于硫酸铜溶液呈中性,所以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故 B 不正确;C、如物质X 是硫酸溶液时:与氢氧化钠反应但没现象,符合题意:与碳酸钠能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有气泡生成,也符合题意;且硫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 C 正确;D、如物质X 是硫酸钾时: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没现象,符合题意;与碳酸钠不反应没现象,符合题意;硫酸钾的溶液呈中性,所以不能使石蕊变红,故 D 不正确。二、填空题2 9.现有AF 六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澄清石灰水、硫酸铁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的氢氧化钾溶液。已知硫酸钠、硫酸钾溶液呈中性。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稀硫酸_ 人 _ _滴有酚酎的E溶液(1)从外观上观察,F 呈黄色,则 F 为.滴有酚酎的B溶液(2)从剩余的五瓶溶液中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可以观察到:A+D-白色沉淀,C+DT无色气体,其余无明显现象。则这五种溶液两两混合可发生_ _ _ _ _个反应,A 与 D 反应的化 学 方 程 式 为.(3)取未鉴别出的B、E 溶液各20g于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加两滴酚酿溶液,再分别加入10%的稀硫酸17.5g(如图所示),并不断搅拌观察到B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E 溶液仍为红色 则 E 为 溶 液(填化学式)。(4)将六瓶溶液贴上标签。【答案】硫酸铁溶液 5 Ca(OH)2+Na2CO3=CaCO3i+2NaOH NaOH【解析】(1)含有铁离子的溶液为黄色,从外观上观察,F 呈黄色,则 F 为硫酸铁溶液。(2)从剩余的五瓶溶液中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可以观察到:A+D-白色沉淀,C+D无色气体,其余无明显现象,则A为氢氧化钙溶液,C为稀盐酸,D为碳酸钠。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狙氧化钠溶液、气氧化钾溶液这五种溶液两两混合可发生反应的是: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共5个反应,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a(O H)2+N a2C O 3=C a C O31+2 N a O H (3)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和械氧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取未鉴别出的B、E溶液各2 0 g于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加两滴酚儆溶液,再分别加入1 0%的稀硫酸1 7.5 g (如图所示),并不断搅拌观察到B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E溶液仍为红色,说明E溶液反应时有一 2 N a O H +H2S O4=N a2S O4+2 H2O 2 K O H +H2S O4=N a2S O4+2 H2O剩 余 8 0 9 8 ,1 1 2 9 8 则E为氢氧化钠溶液。3 0 .现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已知它们是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氢氧化钠中的一种。为了对它们进行鉴别,小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实 验1:用药匙取A、B、C、D四种粉末少许,分别放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储水2 m L,振荡,观察到盛放A的试管中溶液呈蓝色,其它均为无色。实验2:继续向盛放B、C、D的试管中滴入两滴酚醐试液,观察到盛放D的试管呈红色,其它均无明显变化。实验3:继续向盛放B和C的试管中各滴入两滴硝酸银溶液,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说明该只试管中是氯化钠。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A试剂瓶上应标注 o (用化学式表示)(2)请补充实验3中出现的现象是。【答案】C u S O4 产生白沉淀【解析】(1)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所以A为C u S O 4。(2)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能生成白色沉淀,所以向盛放B和C的试管中各滴入两滴硝酸银溶液,如果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该溶液是氯化钠溶液。3 1.化学实验小组同学用N a 2 c 0 3、H 2 s o八B a C b、N a O H四种无色溶液进行实验(1)小组同学经讨论后,一致认为这四种无色溶液两两之间能发生的反应有个,写 出 其 中 有 气 泡 产 生 的 化 学 方 程 式。(2)小组同学将四种无色溶液倒入同一大烧杯中,得悬浊液,将其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向无色滤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则白色沉淀是(填化学式),无 色 滤 液 中 一 定 含 有 的 离 子 是(填离子符号)。【答案】4 Na2cCh+H2so4=Na2sO4+CO2T+H2O BaS04 H N a Cl-【解析】(1)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其中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与氯化钢反应生成碳酸钢沉淀和氯化钠,硫酸与氯化钢反应生成硫酸钏沉淀和盐酸,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氯化领和氢氧化钠不发生反应,所以四种无色溶液两两之间能发生的反应有4 个。上述反应中有气泡产生的反应是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Na2cCh+H2s04=Na2sO4+H2O+CO2b(2)向无色滤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滤液呈酸性,四种溶液两两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有碳酸钢和硫酸专贝,其中碳酸钢能够与酸反应,而硫酸钢不溶于酸,所以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钢,其化学式为BaSO-最终滤液呈酸性,则原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存在,银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可能全部转化为沉淀,所以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氢离子、氯离子和钠离子,其符号依次是H+、C h N a 32.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碳酸钠、硫酸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测定其组成,取适量样品进行下列实验:(1)取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2)取上述溶液适量,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包粉末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答案】碳 酸 钠 氯 化 钠【解析】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钠和氯化钙会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取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所以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口取上述溶液适量,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所以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是否含有氯化钠不会影响实验现象,所以该包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33.有 AE 五种稀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请根据以下实验现象回答问题。口、将适量A 分别滴入少量的B、C、D、E 中,均没有明显现象;、将适量B 分别滴入少量的A、C、D、E 中,C 中有气泡出现,其余均没有明显现象;、将适量D分别滴入少量的A、B、C、E中,均没有明显现象。(1)根 据 实 验 现 象 能 判 断 出 的 液 体 是 (填字母及对应物质的化学式)。(2)对还没有确定的液体,下列几种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 oA.分别滴加稀盐酸 B.分别通入C 0 2 C.分别滴加少量水 D.分别滴加无色酚醐溶液(3)从上述溶液中任选两种,将 其 混 合 后 溶 液 质 量 减 轻 的 所 有 组 合 是 (填字母)。【答案】B 为 H C I、C 为 N a 2 c C h、E 为 C a (O H)2 D B C、C E【解析】(i)物质中只有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气体,所以BC是碳酸钠和盐酸中的一种,因n中适量B分别滴入少量的A、C、D、E中,C中有气泡出现,其余均没有明显现象,可知B是盐酸,C是碳酸钠,因为假设B是碳酸钠时滴加到A C D E中时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会生成白色沉淀,这与其余均没有明显现象不符;同时结合I、H I中AD加入四种溶液中均无现象,依据物之间的反应情况可知AD应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钠中的一种,因为这两种物质与其他物质混合时均没有现象发生,故E为C a (O H)2。(2)由以上分析可知未确定的液体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溶液,要想鉴别两者采用的方式:A、加盐酸时两者均无明显现象发生,故不能鉴别;B、分别通入C 0 2时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无现象,故不能鉴别;C、加入水后两者无明显现象,故不能鉴别:D、滴加酚献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故能使酚酿变红的是氢氧化钠溶液,酚猷不变色的物质是氯化钠溶液,故能区分。故选D。(3)混合后溶液质量减轻即生成沉淀或气体的反应,故盐酸和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混合后溶液质量会减轻,即为B C、C E。3 4.有A、B、C、D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可能是碳酸钾溶液、硝酸钢溶液、硫酸钾溶液、稀硫酸中的一种。不用其他试剂,对这些溶液进行鉴别实验,实验记录见下表:实验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现象A、D混合产生气泡B、C混合产生白色沉淀D、B混合产生白色沉淀A、B混合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1)实 验 产 生 的 不 溶 于 稀 硝 酸 的 白 色 沉 淀 是(填 化 学 式)。(2)请推断溶液的成分:A:;D:o (均填化学式)(3)写出实验的化学方程式:。【答案】BaS O4 H2 S O 4 K2 CO 3 K2 S O 4 +Ba(N O3)2=BaS O4;+2 KN O3【解析】(1)实验L产生的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钢,化学式为:BaS 04o(2)A是稀硫酸,化学式为:H2 so4;D是碳酸钾,化学式为:K2 co3。(3)B为硝酸的 C为硫酸钾,化学方程式为:K2 S O 4 +Ba(N O5)2=BaS 041+2 KN O3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