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届高考化学高频考点一(化学与生活).pdf
2022届高考高频考点一:化学与生活【题型特点】近年高考经常以“生活”为载体来考察化学学问,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察。壁1:化学与环境例1.化学与生活、社会亲热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对削减光化学烟雾无任何作用B.假设发生氯气泄漏,四周人员应快速远离液氯泄漏地点,并顺风往低洼区域疏散C.低碳生活”提倡生活中尽量削减耗能,从而削减CO2排放D.向煤中参加适量CaSO4,可大大削减燃烧产物中SO2的量【答案】C【解析】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可以削减氮的氧化物的排放,有助于削减光化学烟雾,A错;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会往低处移动,故发生氯气泄漏时人员要往高处疏散,B错;C对;要削减燃烧产物中SO?的量应当向煤中参加石灰石或生石灰,D错。【解题技巧】生疏化学考点氯气泄漏的处理、低碳生活的理念和削减S。排放的措施。2题 型2:化学与材料例2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效劳于生活。以下有关生活中的化学学问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棉、麻的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的成分是蛋白质;尼龙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属于合成纤维B.涤纶是合成纤维,真丝巾的成分是蚕丝C.Si3、A%。是常用的高温构造陶瓷D.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D【解析】棉、麻的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的成分是蛋白质;尼龙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属于合成纤维,A正确;涤纶是合成纤维,真丝巾的成分是蚕丝B正确;Si3N4.AI2O3是常用的高温构造陶瓷C正确;碳化硅和碳纤维为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D错误【解题技巧】生疏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材料。题型3:化学与能源例3.化学与生活、社会亲热相关,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石油经过催化重整可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燃B.太阳能自古使用,不属于能源C.氢气属于能源D.煤的干储固态物质主要是焦炭【答案】B【解析】石油经过催化重整可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烧,A正确;太阳能属于能源,B错误;氢气属于能源,C正确:煤的干储固态物质主要是焦炭D正确【解题技巧】了解煤、石油、自然气和能源的使用。题 型4:化学与安康例4化学与生活亲热相关,以下生活常识与所涉及的主要化学学问对应不正理的是(A.用医用酒精杀灭冠病毒蛋白质变性B.人类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糖类的水解C.食品中常参加抗氧化剂氧化复原反响D.翻开啤酒瓶盖子会有气泡溢出一一化学平衡的移动【答案】B【解析】A.医用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能用于杀菌消毒,故A 正确;B.纤维素可以促进大肠蠕动,从而促进消化吸取其他养分物质,所以纤维素在防止便秘方面是有利的,但人体不能消化纤维素,即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故B错误;C.抗氧化剂具有较强的复原性,能够与食品包装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复原反响,除去包装中的氧气,防止食品氧化变质,故c 正确;D.因啤酒中存在二氧化碳的溶解平衡,翻开啤酒瓶后,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溢出,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正确:【解题技巧】了解化学物质对人体的作用。题 型5:化学与古诗文例5.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以下有关古诗词(句)中蕴含的化学学问分析正确的是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其化学性质稳定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炸成灰泪始干”,其中只有化学变化的过程C.“纷纷绚烂如星陨,赫赫喧虺似火攻。”,绚烂的烟花是某些金属的焰色反响,属于化学变化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响均为氧化复原反响【答案】A【解析】A项,诗句的意思是:千遍万遍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黄金;可以用物理方法得到黄金,这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常以单质状态存在,故 A正确。B项,诗句的后半局部“蜡炬成灰泪始干”包括两个过程,蜡烛受热熔化变为蜡油,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油受热变为蜡蒸气,与氧气发生反响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故B错误;C项,焰色反响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响,是元素的性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项,该诗句出自于谦的 石灰吟,字面意思说的是大理石变为石灰的过程,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燃烧后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过程中全部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没有涉及氧化复原反响,故D错误。【解题技巧】从古诗文中找化学学问。题 型6: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例6.化学与生活亲热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电器起火应选用泡沫灭火剂灭火C.光导纤维的成分是晶体硅 D.生活用水的净化与消毒可用明矶【答案】A【解析】A.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 A 正确;B.泡沫灭火器中的液体导电,电器起火应选用干粉灭火剂灭火,故B错误;C.光导纤维的成分二氧化硅,故 C 错误;D.明研只能做生活用水的净水剂,不能做消毒剂,故D错误。【解题技巧】生疏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题模型】1:化学与环境 2:化学与材料4:化学与安康 5:化学与古诗文【真题感悟】3:化学与能源6: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2022课标国家卫健委公布的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醛、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对于上述化学药品,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CH3cH20H能与水互溶 B.NaCIO通过氧化灭活病毒C,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6 D.氯仿的化学名称是四氯化碳2.2022课标I 北宋沈括 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旅.则成胆研,烹胆研则成铜。熬胆研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胆帆的化学式为CUSO4 B.胆研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C.熬之则成胆研”是浓缩结晶过程D.熬胆帆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是发生了置换反响3.2022课标I 宋 代 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秀丽风光,历经千年颜色照旧,特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0H)2-2CUC03)O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保 存 千里江山图需把握温度和湿度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D.CU(OH)2-CUCO3 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 CU(OH)2.2CUCO34.2022浙江7月选考 以下说法不正项的是()A.自然气是不行再生能源B.用水煤气可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C.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D.火棉是含氮量高的硝化纤维5.2022江苏卷 打赢蓝天保卫战,提高空气质量。以下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PM2.5 B.02 C.S02 D.NO6.2022天津卷 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冠病毒期间,使用的“8 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A.NaOH B.NaCI C.NaCIO D.Na2CO37.2022天津卷 晋朝葛洪的 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受此启发为人类做出巨大奉献的科学家是A.屠呦呦 B.钟南山 C.侯德榜 D.张青莲8.2022浙 江7月选考 以下表示不正碘的是()II IIA.乙烯的构造式:=A项错误。B、C、D等3个选项均正确。故答案选A。1 7.【答案】B【解析】此 题A、B、C选项应区分电离和电解的概念。电离是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解离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依据其电离程度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几乎全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如A选项),只有少局部电离的是弱电解质(如C选项):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个装置(构成:外加电源,电解质溶液,阴阳电极)。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引起复原氧化反响的过程(如B选项)。A.NaC l为强电解质,NaC l溶于水,N a C l在水分子作用下,自发解离为Na+和C 1-,故电离方程式为 N a C l=N a+C h故 A 不符合题意;B.电解氯化铜溶液,铜离子向阴极移动,得电子,发生电极反响为:C u2+2 e=C u,氯离子向阳极移动,失电子,发生电极反响为:2 C l-+2 e-=C l2,所以电解总反响为:CU2+2C1-通 电Cu+JT,故B符合题意;C.CH3co0H为弱电解质,溶于水局部电离,因此电离方程式为C H 3 c o 0 H 0C H 3 c o O-+H+,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反响H 2(g)+C 1 2(g)=2 H C l(g)的反响热等于断裂反响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吸取的总能量(43 6 k J/m o l+2 43 k J/m o l=679 k J/m o l),与形成生成物分子中化学键放出的总 能 量(43 1 k J/m o l x2=862 k J/m o l)之差,即放热1 83 k J/m o l,放热AH为负值,所以H 2(g)+C 1 2(g)=2 H C l(g)A H=1 83 k J/m o l,故 D 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此题应选B。【点睛】此题所选四个试验(或原理)均取材于课本,可见高考题越来越回归于课本。此题综合考察化学用语,涉及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电解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响热的计算,题目把化学用语与化学反响原理奇异地结合。1 8.【答案】C【解析】A项,光合作用消耗C 02,光合作用的总方程式可表示为 6c o 2+6 0笔 各C H.,0,+60.光合作用会引起大气中CO?含量下降;B项,自然降雨时H O会与少量CO?反响生成H2 c不会引起co?含量的上升;C项,化石燃料指煤、石油、自然气,煤、石油、自然气中都含c元素,c元素燃烧后生成c q,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D项,碳酸盐沉积指由形成于海洋或湖泊底部的粒装泥状碳酸盐矿物及其集合体,通过生物作用或从过饱和碳酸盐的水体中直接沉淀,水体中生物活动消耗co,有利于碳酸盐沉积,碳酸盐沉积不会引起大气中c o含量上升;化石燃料的燃烧22会引起大气中CO?含量上升,答案选C。点睛:此题考察化学与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等,把握化石燃料的成分是解题的关键。19.【答案】B【解析】A项,甲醇低温制氢气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笊、瓶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响,不属于化学变化;C项,偏二甲肿与N 0反2响能成C O、N列H20,悠出大量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C赴f才2 N Q亚生3&个+2CC)2个+4心0,属于化学变化;D项,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CH&燃烧生成CO,和H,0,放出大量热,反响的化4 2 2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 H p,属于化学变化;答案选B。点睛:此题考察化学变化、核反响的区分,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物质生成。留意化学变化与核反响的区分,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核反响不属于化学反响。20.【答案】D【解析】A.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A正确;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正确;C.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响,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正确;D.碳酸钢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钢盐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应当用硫酸钢,D错误。答案选D。点睛:此题主要是考察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推断,题目难度不大。寻常留意相关根底学问的积存并能机敏应用即可,留意碳酸领与硫酸钢的性质差异。21.【答案】D【解析】A.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A 正确;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 正确;C.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响,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 正确;D.碳酸钢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银盐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应当用硫酸钏,D错误。答案选D。点睛:此题主要是考察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推断,题目难度不大。寻常留意相关根底学问的积存并能机敏应用即可,留意碳酸钢与硫酸钢的性质差异。22.【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察的是化学学问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展推断时,应领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再结合题目说明推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响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A.泡沫灭火器中参加的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两者混合的时候发生双水解反响,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该泡沫喷出进展灭火。但是,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中肯定含水,形成电解质溶液,具有肯定的导电力量,可能导致触电或电器短路,A错误。B.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由于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较高时,会由于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一般应当冷藏保存,B正确。C.油性漆是指用有机物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水性漆是指用水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使用水性漆可以削减有机物的挥发对人体安康和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c正确。D.电热水器内胆连接一个镁棒,就形成了原电池,由于镁棒比较活泼所以应当是原电池的负极,从而对正极的热水器内胆(多为不锈钢或铜制)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正确。点睛:此题是一道比较传统的化学与生产生活相关的问题,需要学生能够生疏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同时能用化学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某些过程。需要指出的是,选项D中的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际指的是形成原电池的保护方法。23.【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察的是化学学问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展推断时,应领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再结合题目说明推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响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A.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水解反响只能得到葡萄糖,葡萄糖要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得到酒精和二氧化碳。酒中含有酒精,醋中含有醋酸,明显都不是只水解就可以的。选项A不合理。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青铜是铜锡合金。选 项B合理。C陶瓷的制造原料为黏土。选项C合理。D屠呦呦用乙醛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醛中溶解度较大的原理,将青蒿素提取到乙雄中,所以属于萃取操作。选项D 合理。点睛:萃取操作有很多形式,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液液萃取,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实际应用中,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萃取形式是固液萃取,即:用液体溶剂萃取固体物质中的某种成分,例如:用烈酒浸泡某些药材。此题的选项D 就是一种固液萃取。24.【答案】B【解析】A.N a O 可与C。反响放出氧气,可用于制作呼吸面具,不符合题意;2 2 2B.SiO2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但光电池的主要成分是硅,符合题意;C.聚四氟乙烯耐酸碱腐蚀,可用作化工反响器的内壁涂层,不符合题意;D.氯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张.织物等,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