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2022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 择 题(本题包括1 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 0小题每小题2分,1 1-1 8小题每小题2分,共4 4分。)1 .生活中的变化无处不在。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 B.胆机研碎 C.石蜡熔化 D.金属腐蚀2 .空气中占体积分数最大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C 02 B.H20 C.N2 D.023.水 蒸发为水蒸气后所占体积变大,这一事实说明()A.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4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B.水分子的体积变大D.水分子的质量增加)5 .下列做法与“益山益水,益美益阳”口号不相符合的是()A.推广共享单车B.分类回收生活垃圾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D.实施河长制,保护资江及其支流6.为强化安全意识,某学校开学第一课是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厨房内天然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C.高层楼房着火,立即乘坐电梯逃离D.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7.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纯碱(N a 2 c 0。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纯碱(N a z C O s)属 于()A.酸B.碱C.盐D.氧化物8 .人体内缺锌会引起多种疾病。锌元素是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锌的原子序数为3 0B.锌属于非金属元素C.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 5D.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 5.3 8 g9 .用盐酸除去水垢中M g (0 H)2的化学方程式为M g (O H)2+2H C l=M g C l2+2H20o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1 0 .大量新型科技材料用于20 22年即将运营的长益高铁建设中,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车体材料中所用合金强度高、硬度大B.钢轨所用合金硬度大、韧性好C.电路材料中所用石墨电刷导电性能好D.使用的金属材料都是纯金属1 1.(3 分)益阳某品牌大米所含营养成分的标签如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霉变的大米经淘洗干净后可食用项目每 1 0 0 g营养素参考值%能量1 4 6 8 k J1 8%蛋白质7.5g1 3%脂肪0.7 g1%碳水化合物7 7.3 g26%钠O m g0%B.该大米中脂肪含量低于蛋白质C.该大米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碳水化合物D.人体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1 2.(3 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B.用过滤和蒸储等方法净化水C.用灼烧方法区分棉纤维和合成纤维D.用硬水洗涤衣服有利于节约肥皂1 3.(3分)下列描述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占燃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FC+OL二达匚生。B.二氧化碳的检验:C a (O H)2+C 02C a C O;!I +l l20C.铁丝投入稀盐酸中:2F e+6 H C l=2F e C l3+3 H2D.赤铁矿石冶炼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F e2Q3+2C 0 2F e+2C O21 4.(3分)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需具备科学严谨性,以下类推错误的是()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B.用洗涤剂去油污是一种乳化现象,但用汽油去油污不是乳化现象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酥溶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酚献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15.(3分)2 0 2 1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是“在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的发展”。脯氨酸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有机催化剂,其化学式为C5 H 9 N O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脯氨酸属于氧化物B.脯氨酸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C.脯氨酸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 个氮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D.脯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X 10 0%11516.(3分)如图所示,下列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不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A.A B.B C.C D.D选 项ABCD胶头滴管内液体H 2 O 2 溶液H 2 O稀 H z S O,H 2 O锥形瓶内固体M n 0 2Ca OZ nNHg17.(3分)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另加其他试剂就能相互鉴别出来的一组是()A.H 2 s 0 N a O H Cu S O iB.H C1Ca (O H)2N a Cl18.(3分)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C.Na2cO3 C3.CI2 BaClzD.KNO3 Na2soi FeCl3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或操作A验 证Cu、Al、F e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用铜丝、AL(S0.,)3和FeSO”溶液进行实验B加快H2O2溶液分解制取0z的速率选用CuSO,溶液作催化剂C除去铁粉中的铜粉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D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称 取3.OgNaCl加入50mL水中完全溶解A.A B.B C.C D.D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共30分)19.(4分)从C、0、Na、C1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2)NaOH中的阳离子;(3)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4)厨房中的一种重要调味品。20.(3分)益阳安化县是中国黑茶之乡,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请你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茶 树 适 宜 生 长 在p H约4.5 5.5的土壤中,说明茶树适宜生长的土壤属于(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土质;(2)茶农在茶园里套种大豆,因为大豆根瘤菌有固氮功能,所以茶园中可以减少使用下列化肥中的 (填字母代号);A.KC1B.CO(NH2)2C.Ca(HzPO.,)2(3)保健专家建议:不提倡饭后立即喝茶。因为茶水的成分中含有糅酸,糅酸可与食物中的铁反应,影响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时间长久易使人缺铁引起 O21.(4分)根据NaCl和KNOs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2)N a Cl 和 K N。,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填“N a Cl”或“K N O/);(3)5 0 时,将 7 0 g K N O 3 加 入 1 0 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2 0 时,N a Cl 和 K N Q,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N a Cl K N(h(填或 F e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用铜丝、A b (S(h)3 和 F e S O,溶液进行实验B加 快 溶 液 分 解 制 取 的 速 率选用C u S O,溶液作催化剂C除去铁粉中的铜粉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D配制5 0 g 质量分数为6%的 N aC l 溶液称 取 3.O gN aC l 加入5 0 mL 水中完全溶解A.A B.B C.C D.D【分析】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常见的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C、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D、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X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铜丝与A k (S 04)3 和 F e S O,溶液均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铝铜,铁铜,但无法确定铁和铝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加 快 H Q?溶液分解制取O z 的速率,可使用C uS O i溶液作催化剂,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C、铁粉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粉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X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 0 g质量分数为6%的 N aC l 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 0 gX 6%=3 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 0 g-3 g=4 7 g(合 4 7 mL),应称取3.O gN aC l 加入4 7 mL 水中完全溶解,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 o【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8 个小题,共 30分)19.(4 分)从 C、0、Na、C1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0?:(2)NaOH中的阳离子 Na-;(3)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 C;(4)厨房中的一种重要调味品 NaCl o【分析】(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2)NaOH中的阳离子是钠离子。(3)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碳元素。(4)氯化钠是厨房中的一种重要调味品。【解答】解:(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其化学式为(2)NaOH中的阳离子是钠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3)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碳元素,其元素符号为C。(4)氯化钠是厨房中的一种重要调味品,其化学式为NaCL故答案为:(1)02;(2)Na+;(3)C;(4)NaCh【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0.(3 分)益阳安化县是中国黑茶之乡,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请你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茶树适宜生长在pH约 4.5 5.5 的土壤中,说明茶树适宜生长的土壤属于 酸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土 质;(2)茶农在茶园里套种大豆,因为大豆根瘤菌有固氮功能,所以茶园中可以减少使用下列化肥中的 B(填字母代号);A.KC1B.CO(NHz)2C.Ca(H2PO,)2(3)保健专家建议:不提倡饭后立即喝茶。因为茶水的成分中含有鞅酸,糅酸可与食物中的铁反应,影响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时间长久易使人缺铁引起 贫 血。【分析】(1)当溶液的pH等于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 时,呈酸性;当溶液的 pH大于7 时,呈碱性。(2)茶农在茶园里套种大豆,因为大豆根瘤菌有固氮功能,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茶树适宜生长在pH约 4.5 5.5 的土壤中,pH小 于 7,说明茶树适宜生长的土壤属于酸性土质。(2)茶农在茶园里套种大豆,因为大豆根瘤菌有固氮功能,所以茶园中可以减少使用氮肥的使用,CO(NHz)2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3)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答案为:(1)酸性;(2)B;(3)贫血。【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常见化肥的分类、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1.(4 分)根 据 NaCl和 K N O: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2)NaCl和 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NaCl(填“NaCl”或“KN(V);(3)50时,将 70gKNQ,加 入 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不 饱 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 液;(4)20时,NaCl和 KNOa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NaCl K N O 3(填”或【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质量。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 婴4X 100%,100g+溶解度【解答】解:(1)2 0 时,N a C l 的溶解度是3 6.0 g。故答案为:3 6.0。(2)N a C l 和 K N 0:,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N a C E故答案为:N a C l。(3)5 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8 5.5 g,将 7 0 g K N O 3 加 入 1 0 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答案为:不饱和。(4)2 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N a C l 和 K N 0 3 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N a C l K N 0 3 ,故答案为:。【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22.(4分)20 22年第24 届冬奥会在北京盛大举行。(1)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外形可爱,深受大家喜欢。冰墩墩外壳是健康、适用的硅胶材质。硅是元素周期表中第1 4 号元素,属于 非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冰墩墩”内部的毛绒部分主要成分为聚酯纤维,聚酯纤维属于 合 成(填“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2)冬奥会的冰面为CO?跨临界直冷制冰。这种制冰技术可使碳排放量接近于零,而且对温度的控制也更为精准,可满足各项冰面比赛的需要。下列关于CO?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填字母代号);A.CO?是一种有毒气体B.C0?排放过多,可加剧温室效应C.固态CO,可作制冷剂D.大棚蔬菜种植中,C0 2可作气体肥料(3)冬奥会中“飞扬”火炬采用氢气做燃料,氢气燃烧只有水生成,实现了零污染。写占燃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H +0心&2 HQ。【分析】(1)硅是元素周期表中第1 4 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聚酯纤维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2)A.CO?是一种无毒气体。B.C0?排放过多,可加剧温室效应。C.二氧化碳固体升华时吸热。D.光合作用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有机物和氧气。(3)氨气燃烧生成水。【解答】解:(1)硅是元素周期表中第1 4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聚酯纤维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故答案为:非金属;合成。(2)A.CO?是一种无毒气体,该选项不正确。B.CO?排放过多,可加剧温室效应,该选项正确。C.固态CO 2可作制冷剂,是因为二氧化碳固体升华时吸热,该选项正确。D.大棚蔬菜种植中,C0 2可作气体肥料,是因为光合作用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有机物和氧气,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BCD o占燃(3)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0?-八二3 2学0。占燃故答案为:2压+0 屈2H Q。【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3.(3分)以下为几种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结合你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氧 O 氟 F 镁 Mg 氯C1(1)氟元素与氯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填“得到”或“失去”)1个电子;(2)写出元素周期表中第8号和第1 2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M g O ;(3)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与氯元素排在同一周期(横行)的理由是 原子的核外电子层 数 相 同。【分析】(1)若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2)第8号和第1 2号元素分别是氧元素和镁元素,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2)第8号和第1 2号元素分别是氧元素和镁元素,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 g O(3)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与氯元素排在同一周期(横行)的理由是它们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故答案为:(1)得到;(2 )M g O;(3)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 4.(4分)金属发现与使用的历史,体现了人们对其性质的认识和科技发展的水平。(1)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铁器。铁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 氧气 反应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F e Q”成0),F e 4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 ;(2)西汉时期,我国首开“湿法炼铜”之先河,其原理是F e 和 C u S O,溶液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 e+C u S 04-F e S O,+C u ,该 反 应 的 基 本 类 型 是 置 换 反 应。【分析】(1)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解答】解:(1)铁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F e。”上。),F e G 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故答案为:氧气;+3。(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 e+C u S O i-F e S O,+C u,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故答案为:F e+C u S O,=F e S O.,+C u;置换反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 5.(4分)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喈+目丙 丁硫原子。一氧原子。一 氢原子(1)该反应中生成物丙的化学式为 S0?;(2)该反应中甲、乙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2:3 o【分 析】由 变 化 过 程 的 微 粒 结 构 以 及 变 化 过 程 可 知 该 反 应 的 方 程 式 为占燃2&S+3 0:r八、,、2 s o z+2H Q;结合反应的特点等进行分析。【解答】解:(1)生成物丙的分子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所以化学式为S 0 2;(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甲、乙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3。故答案为:(1)S 02;(2)2: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能根据提供的图形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能分清分子的原子构成和反应特点,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26.(4分)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值得我们探索的课题,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上册教材表7 -3 是 20 0 9 年我国化石能源基础储量和年产量,以下为部分数据。基础储量 年产量煤 326 1 亿吨 30.5 亿吨材料二:益阳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如图所示的过程,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数据,从 20 0 9 年起,估算煤只可开采1 0 6.9年,请你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或开发提出一条 合 理 的 建 议 综合利用化石燃料或合理开发化石燃料;(2)下列对我市燃料使用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B (填字母代号)。A.蜂窝煤燃烧时排放出S O?和 N 0?等污染物B.我市燃料的使用经历图,说明燃料的燃烧利用率在逐步提高C.管道天然气主要成分比罐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的含碳量更高【分析】(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要综合利用化石燃料或合理开发化石燃料(2)A.蜂窝煤燃烧时排放出S 0?和 N 0?等污染物。B.我市燃料的使用经历图,说明燃料的燃烧利用率在逐步提高。C.管道天然气主要成分比罐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的含碳量更低。【解答】解:(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数据,从 20 0 9 年起,估算煤只可开采1 0 6.9年,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或开发的合理的建议是综合利用化石燃料或合理开发化石燃料”故答案为:综合利用化石燃料或合理开发化石燃料。(2)A.蜂窝煤燃烧时排放出S O?和 N O,等污染物,该选项正确。B.我市燃料的使用经历图,说明燃料的燃烧利用率在逐步提高,该选项正确。C.管道天然气主要成分比罐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的含碳量更低,该选项不正确。故答案为:A B 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 个小题,共 1 6 分)27.(6分)请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K C1 0;,制取0 2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A_(填字母代号);(2)实验室收集0?时,不选用C 装置的理由是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M n O o(3)写出实验室用B装 置 制 取 或 CO 2的化学方程式 2H 乙2H a+0 2 t 或Ca C0 3+2H Cl =Ca CL+H2 0+C()2 t (任写其中一个)。【分析】(1)实验室用K C1 0&制取0 z,属于固体加热型,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氧气的密度来选择排空气法的收集装置,进行分析解答。(3)B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实验室用K C1。;制取0%属于固体加热型,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2)实验室收集S时,不选用C 装置的理由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3)B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用于制取氧气,可选用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M n O o镒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HG 2 HQ+0 z t ;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同时生成氯化钙、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 C03+2 HCl=Ca Cl2+H20+C02 f 故答案为:(1)A;(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M n O o(3)2 H。2 H2 O+O 2 t 或 Ca C0 3+2 HCl=Ca Ch+H2 0+C0 2 t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 8.(1 0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向盛有一定量N a Q O s 溶液的烧杯里滴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接着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请你参与同学们对滤液成分的探究实验。【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与假设】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滤液中的溶质作出了如下五种猜想。猜想一:滤液中的溶质只有N a O【I;猜想二:滤液中的溶质只有N a 2 c O s;猜想三:滤液中的溶质只有Ca (O H)2;猜想四:滤液中的溶质是N a O H和 Ca (O H)猜想五:滤液中的溶质是 N a O H和 N a 0,。【小组讨论】同学们分组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二和猜想三不成立,理由是 N a 0:,+Ca(O H)=2 N a 0 H+Ca C0 M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探究】为进一步确定哪种猜想成立,同学们分组开展下列实验设计和探究活动。【反思交流】同学们认为要确定该滤液中的溶质,关键在于确定滤液中是否有Ca (O H)2或 N a 0;,实质是检验滤液中是否有Ca?.或组次实验设计或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1L N a iC O s二溶液9滤液无明显现象猜想三不成立,但不能确定其他猜想哪一个成立。211澄清石灰水L产生白色沉淀猜想五成立。有同学提出除了澄清石灰水,还可向滤液中加入其他试剂判断猜想五是否成立。请你列举两种类别不同的其他试剂稀盐酸、氯 化 钙 溶 液(合 理 即 可)。【分析】【猜想与假设】根据向盛有一定量N a 03 溶液的烧杯里滴入澄清石灰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情况分析;【小组讨论】根据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分析;实验探究】根据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分析。【反思交流】根据碳酸根离子可以和氢离子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可以和钙离子或领离子结合成白色沉淀进行分析。【解答】解:【猜想与假设】根据向盛有一定量N a 0s 溶液的烧杯里滴入澄清石灰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若二者完全反应,则溶液中只有氢氧化钠,若氢氧化钙过量,则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若碳酸钠过量,则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因此猜想五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答案为:N a O H 和 N a 2 c【小组讨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不可能只有氢氧化钙或碳酸钠,化学方程式为N a 2 c 03+C a(0H)2=2 N a 0H+C a C 03I ;故答案为:N a2C O3+C a (O H)2=2 N a 0H+C a C 03 I ;【实验探究】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氢氧化钙,因此猜想三不成立;猜想五成立,即含有碳酸钠,因此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故答案为:三;白色沉淀;【反思交流】碳酸根离子可以和氢离子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可以和钙离子或钢离子结合成白色沉淀,因此还可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通过是否产生气泡判断猜想五是否成立,盐酸或硫酸属于酸,;还可以向滤液中加入氯化钙或氯化钢溶液,通过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判断猜想五是否成立,氯化钙胡氯化钢属于盐;故答案为:稀盐酸、氯化钙溶液(合理即可)。【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 个小题,共 1 0分)2 9.(4 分)2 02 2 年 6月 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再次彰显我国航天科技实力。发射火箭常用的化学推进剂之一偏二甲啡是一种无色液体,化学式为C zF M M 请计算:(1)C zH M 的相对分子质量 6 0;(2)G H s N z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6:2:7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义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C 2 H 岫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 2 X 2+1 X 8+1 4 X 2=6 0。(2)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 2 X 2):(1 X 8):(1 4 X 2)=6:2:7。故答案为:(1)6 0;(2)6:2:70【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 0.(6 分)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 C O,高效转化为甲醇(C H;iO 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催化剂(1)若 C 0?转化为C H:Q H的化学方程式是:C O 2+3HT厄 I C L O H+X,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2)根据上述信息,请计算生成9 6g C H 30 H 时,消耗C O?的质量为多少?【分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生成甲醇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消耗C O a 的质量即可。【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6、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 个氢原子和1 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 Q。故答案为:上 0。(2)设消耗C O?的质量为x。皿4 432x9 6g44x=1 32 g32 96g答:消耗C O?的质量为1 32 g。【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题时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