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教案.pdf
食品化学教案一、食品微生物教学内容(-)目的和任务1.教学的目的学生在学习了解有关食品微生物基本理论知识(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等)的基础上,能熟练掌握微生物的显微镜观察技术、微生物培养基的制作技术和微生物的接种操作技术,进一步掌握利用微生物进行常见发酵食品生产的技术,并能有效进行发酵过程中的质量控制。2.教学的要求1)标准的校内小型生产型实训室,面 积200 m二 并配备相应的配套设施设备。其中,包括:光学显微镜、不锈钢锅、水浴锅、超净工作台、杀菌锅、恒温培养箱、玻璃器皿(试管、三角瓶、培养皿、移液管等)。2)配备一名实训指导教师。3)相关教学软件、影像及图片资料。4)铅笔、彩色染料笔、图画纸、坐标纸等(二)实训所需设备设施及实验地点1、校内生产型实训环境标准的校内小型生产型实训室,面积200 m)并配备相应的配套设施设备。其中,包括:光学显微镜、不锈钢锅、水浴锅、超净工作台、杀菌锅、恒温培养箱、玻璃器皿(试管、三角瓶、培养皿、移液管等)。生产设备先进,配套良好,使用效率高,效果好。2、校外实训基地:千禾食品有限公司、苏东坡酒业有限公司、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蒙牛乳业眉山公司等。(三)教学项目及学时分配1、理论教学项目及学时分配序号理 论 教 学 项 目 名 称项目学时项目类型项目要求1微 生 物 概 论(引入)2分 组 讨 论必修页脚内容 食品化学教案学习2微生物的形态8实验必修3微生物生理10分组讨论学习必修4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4分组学习必修5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0设计与实训必修6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8分组学习必修7、实践5微生物与食物中毒牧学项目及学时分配4分组学习必修序号实 训 项 目 名 称实训学时实训类型实训要求1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和干热灭菌2实验必修2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8实验必修3细菌的革兰氏染色4实验必修4培养基的制作与高压蒸汽灭菌8实验必修5甜米酒的制作技术12设计必修6酸牛奶的制作技术10设计必修(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1、考核实行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其中过程考核占6 0%,包括平时表现和任务考核;结果考核占4 0%,主要是期末综合技能考核。(五)教材及参考资料1唐艳红,王 海 伟.食品微生物.2.无锡轻工业学院编写:调味品酿造加工技术二、附录页脚内容 食品化学教案(一)食品微生物理论教学教案1、微生物概论页脚内容授课班级15级食品班授课时间授课题目一、微生物概论学时2教学目标掌握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的分类;了解微生物的发展简史,了解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的特点教学难点微生物的特点教学过程步骤时间教学环节方法手段组织教学检查笔记、教材,点 名(或者询问学习委员)。检查笔记、教材在先;点名在后。复习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启发式提出问题,引出本学期授课程名称及主:要内容。导入新课生活中的事情:如稀饭变馍、豆腐乳、酸奶等疑问式引出本次课内容教学内容一、微生物的概念与特点(-)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的特点二、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三、食品微生物的研究内容(-)对食品工业有害的微生物(二)对食品工业有益的微生物(三)与食品卫生有关的微生物四、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及有关要求1、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口头设疑、课件演示,精讲等。讨论式、案例式、自学、研讨、启发等。食品化学教案2、成绩的构成3、要求(1)老师的要求(2)同学们的要求(分组讨论,汇总)巩固新课提问当堂主要内容提问、提示。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学 导 式(学生总结、教师完善)布置复习题预习内容留出本节课复习题;预习下次课内容课件展示、讲授。教学总结教学目的、主要经验、效果、学生反应、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2、微生物的形态授课班级15级食品班授课时间授课题目二、微生物形态学时8教学目标掌握细菌、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及菌落特征;理解并掌握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及操作要点;掌握酵母菌和霉菌的无性他子和有性抱子的特征。教学重点细菌、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及菌落特征: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及操作要点教学难点细菌、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菌落特征教学过程步骤时间教学环节方法手段组织教学检查笔记、教材,点 名(或者询问学习委员)。检查笔记、教材在先;点名在后。复习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启发式提出问题,引出本学期授课程名称及主要内容。导入新课微生物的分类入手疑问式引出本次课内容页脚内容 食品化学教案页脚内容教学内容微生物的分类关系;第一部分:原核微生物一、细菌(-)形态(-)细胞机构与功能革兰氏染色:(三)繁殖二、放线菌(-)形态(二)细胞结构(三)繁殖(四)食品中常见的放线菌三、其他原核微生物(-)古细菌(二)蓝细菌第二部分:真核微生物一、酵母菌(-)形态(-)细胞结构(三)繁殖(四)食品中常见的酵母菌二、霉菌(-)形态(二)细胞构造(=)繁殖方式口头设疑、课件演示,精讲等。讨论式、案例式、自学、研讨、启发等。食品化学教案(四)食品中常见的霉菌第三部分:非细胞型微生物一、病毒(一)简介(二)噬菌体的形态结构(三)噬菌体的复制过程(四)噬菌体对食品工业的危害和防治二、亚病毒巩固新课提问当堂主要内容提问、提示。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学导式(学生总结、教师完善)布置复习题预习内容留出本节课复习题;预习下次课内容课件展示、讲授。教学总结教学目的、主要经验、效果、学生反应、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3、微生物生理授课班级1 5级食品班授课时间授课题目三、微生物生理学时10教学目标掌握微生物的生长控制方法,理解微生物代谢原理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控制。教学重点微生物生长的控制方法教学难点微生物代谢教学过程步骤时间教学环节方法手段组织教学检查笔记、教材,点 名(或者询问学习委员)。检查笔记、教材在先;点名在后。复习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启发式提出问题,引出本学期授课程名称及主要内容。页脚内容 食品化学教案页脚内容导入新课微生物的变化疑问式引出本次课内容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微生物的营养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二、微生物的营养要素口头设疑、课件演示,精讲等。(一)水(二)碳源(三)氮源讨论式、案例式、自学、研讨、启发等。(四)无机盐(五)生长素(六)能源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光 能 无 机 营 养 型(光能自养型)(二)光 能 有 机 营 养 型(光能异养型)(三)化能 无 机 营 养 型(化能自养型)(四)化能有机营 养 型(化能异养型)四、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单纯扩散(二)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四)基团转移五、微生物的培养基(-)配制培养基的基本原则(二)培养基的类型(三)培养基的制备第二部分: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方法一、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规律及其测定方法 食品化学教案页脚内容(一)微生物个体的生长规律(二)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二、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一)物理因素1、温度2、水分活度(Aw)3、氧气4、辐射5、超声波(二)化学因素1、酸、碱性物质2、盐类3、氧化剂4、有机物5、表面活性剂6、抗微生物剂(三)生物因素三、利用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控制(-)物理方法1、温 度2、水分活度3、辐射4、超声波(二)化学方法1、消毒剂、防腐剂2、抗微生物剂 食品化学教案(三)生物方法第三部分:微生物的代谢一、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微生物的呼吸类型(-)生物氧化链(三)ATP的产生二、微生物的物质代谢三、食品工业中微生物主要代谢途径四、微生物的合成代谢巩固新课提问当堂主要内容提问、提示。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学导式(学生总结、教师完善)布置复习题预习内容留出本节课复习题;预习下次课内容课件展示、讲授。教学总结教学目的、主要经验、效果、学生反应、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4、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授课班级15级食品班授课时间授课题目四、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学时4教学目标了解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掌握微生物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工作程序和方法步骤,掌握菌种复壮的方法,防止菌种退化的措施以及菌种保藏的方法和原理。教学重点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微生物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工作程序和方法步骤,菌种复壮的方法以及防止菌种退化的措施,菌种保藏的方法和原理。教学难点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微生物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工作程序和方法步骤。教学过程步骤时间教学环节方法手段页脚内容 食品化学教案组织教学检查笔记、教材,点 名(或者询问学习委员)。检查笔记、教材在先;点名在后。复习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启发式提出问题,引出本学期授课程名称及主要内容。导入新课疑问式引出本次课内容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一、遗传与变异的概念二、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口头设疑、课件演示,精讲等。第二部分:微生物菌种的选育讨论式、案例式、自学、研讨、启发等。一、微生物的诱变育种(-)基因突变()诱变育种工作流程(三)诱变过程(四)筛选过程二、杂交育种(-)基因重组(二)细菌的杂交育种(三)放线菌的杂交育种(四)酵母菌的杂交育种(五)霉菌的杂交育种第三部分:微生物的接种保藏及复壮一、微生物菌种的退化(-)菌种退化的现象(二)菌种退化的原因(三)防止菌种退化的措施页脚内容 食品化学教案二、微生物菌种的保藏(-)菌种保藏的方法(二)菌种保藏机构三、微生物菌种的复壮巩固新课提问当堂主要内容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提问、提示。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学 导 式(学生总结、教师完善)布置复习题预习内容留出本节课复习题;预习下次课内容课件展示、讲授。教学总结教学目的、主要经验、效果、学生反应、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5、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授课班级15级食品班授课时间授课题目五、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学时10教学目标掌握各类发酵食品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熟悉各类发酵食品的接种选择,熟悉微生物酶菌剂的应用,了解各类发酵食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教学重点各类食品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微生物菌种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各类微生物的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教学过程步骤时间教学环节方法手段组织教学检查笔记、教材,点 名(或者询问学习委员)。检查笔记、教材在先;点名在后。复习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启发式提出问题,引出本学期授课程名称及主要内容。导入新课疑问式引出本次课内容页脚内容 食品化学教案教学内容第一部分:细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一、乳酸菌(一)乳酸菌的分类概况(二)乳酸菌部分生理特性(三)乳酸菌在食品和酿造工业上的应用二、醋酸菌(一)醋酸菌的生物学特征(-)醋酸菌培养(三)醋酸菌的应用第二部分:酵母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一、啤酒酵母(一)啤酒酵母的生物学特性(-)啤酒酵母的研究与开发(三)啤酒酵母在啤酒工业中的应用二、葡萄酒酵母(一)葡萄酒酵母的形态特征(二)葡萄酒酵母的培养特征(三)葡萄酒酵母的生理生化特点(四)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三、卡尔酵母(一)卡尔酵母的形态特征(二)卡尔酵母的培养特征(三)卡尔酵母的生理生化特点四、产蛋白假丝酵母(一)产蛋白假丝酵母的形态特征口头设疑、课件演示,精讲等。讨论式、案例式、自学、研讨、启发等。页脚内容 食品化学教案页脚内容(二)产蛋白假丝酵母的培养特征(三)产蛋白假丝酵母的生理生化特点第三部分:霉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一、毛霉属(一)生物学特征(二)常见的毛霉及工业中应用二、根霉属(一)生物学特征(二)常见的根霉及工业中应用三、红曲霉属(-)生物学特征(二)常见的红曲霉(三)红曲霉的应用四、曲霉属(一)曲霉的生物学特征(二)常见的曲霉(三)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五、青霉属(一)生物特性(二)常见青霉(三)工业应用第四部分:微生物酶制剂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一、淀粉酶(-)主要类型及性质(二)淀粉酶的主要生产菌 食品化学教案(三)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二、蛋白酸(-)蛋白酶主要类型及性质(-)主要生产菌(三)蛋白酶在工业中的应用三、纤维素酶四、果胶酶(-)果胶酶的生产菌(-)果胶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巩固新课提问当堂主要内容提问、提示。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学导式(学生总结、教师完善)布置复习题预习内容留出本节课复习题;预习下次课内容课件展示、讲授。教学总结教学目的、主要经验、效果、学生反应、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6、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授课班级15级食品班授课时间授课题目六、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学时8教学目标掌握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及其控制措施,理解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基本原理、内在因素和外界条件,熟悉食品保藏的主要方法和基本原理及其具体应用。教学重点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原理与环境条件,食品变质的症状、判断及引起变质的微生物类群。教学难点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原理与环境条件,食品变质的症状、判断及引起变质的微生物类群。教学过程步骤时间教学环节方法手段组织救学检杳笔记、教材,点名(或者询问学习委员)。椅杳笔记、教材在先:页脚内容 食品化学教案页脚内容点名在后。复习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启发式提出问题,引出本学期授课程名称及主要内容。导入新课常见的食品变质现象疑问式引出本次课内容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微生物与食品污染概述一、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与途径口头设疑、课件演示,精讲等。(一)食品污染来源(二)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讨论式、案例式、自学、研讨、启发等。二、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措施(-)加强生产环境的卫生管理(二)严格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污染(三)注意贮藏、运输和销售卫生第二部分: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原理一、食品中糖类的分解二、食品中蛋白质的分解三、食品中脂肪的分解四、有害物质的形成第三部分: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条件一、食品自身条件(一)食品的营养成分与微生物生长的适应性(二)基质条件二、外界环境条件(一)温度(二)气体状况 食品化学)教案第四部分:食品变质的症状、判断及引起变质的微生物菌群一、罐藏食品的变质(-)罐藏食品的特性(二)罐藏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三)罐藏食品腐败变质的外观类型二、果蔬类食品的腐败变质(-)微生物的来源(-)果蔬的腐败变质(三)果汁的腐败变质三、糕点的腐败变质四、乳类食品的腐败变质(-)微生物的来源(二)鲜牛乳中的微生物的种类(三)鲜乳的腐败变质(四)鲜乳的净化、消毒和灭菌(五)乳制品的腐败变质五、肉类食品的腐败变质(-)肉及肉制品中的微生物的来源(二)肉及肉制品中微生物的种类(三)鲜肉的腐败变质(四)肉制品的腐败变质六、禽蛋的腐败变质(-)微生物的来源(二)禽蛋的腐败变质第五部分:食品保藏页脚内容 食品化学教案一、食品的低温抑菌保臧(-)冷藏(-)冷冻保藏二、食品的加热灭菌保藏(-)食品的巴氏灭菌(-)食品的高温灭菌(三)超高温瞬时灭菌三、食品的高渗透压保藏(-)盐腌保藏(二)糖溃保藏四、食品的防腐保藏(-)山梨酸及其盐类(二)丙酸(三)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四)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五)乳酸菌素五、食品的辐射保藏(-)辐射保藏的原理(二)影响辐射保藏的因素(三)食品辐射保藏的应用巩固新课提问当堂主要内容提问、提示。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学导式(学生总结、教师完善)布置复习题预习内容留出本节课复习题;预习下次课内容课件展示、讲授。教学总结教学目的、主要经验、效果、学生反应、存在问题、改讲措施等。页脚内容 食品化学教案7、微生物与食品中毒授课班级15级食品班授课时间授课题目七、微生物与食品中毒学时4教学目标食物中毒的概念及分类,常见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菌,食物传染的概念。教学重点食物中毒的概念及分类教学难点常见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菌。教学过程步骤时间教学环节方法手段组织教学检查笔记、教材,点 名(或者询问学习委员)。检查笔记、教材在先;点名在后。复习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启发式提出问题,引出本学期授课程名称及主要内容。导入新课中毒现象疑问式引出本次课内容教学内容第一部分:食物中毒的概念及分类一、食物中毒的概念二、食物中毒的特点三、食物中毒的分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2、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3、动物性食物中毒4、植物性食物中毒5、化学性食物中毒四、食物中毒事件中的一些诱因与处理方法第二部分: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一、细菌性食物中毒口头设疑、课件演示,精讲等。讨论式、案例式、自学、研讨、启发等。页脚内容 食品化学教案二、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第三部分:病毒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及其危害一、肝炎病毒二、禽流感病毒三、轮状病毒第四部分:食物传染一、食物传染的概念二、食物传染的环节三、传染预防巩固新课提问当堂主要内容提问、提示。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学导式(学生总结、教师完善)布置复习题预习内容留出本节课复习题;预习下次课内容课件展示、讲授。教学总结教学目的、主要经验、效果、学生反应、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二)食品微生物技能实训内容技能实训一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和干热灭菌一、目的与意义(1)熟悉微生物实验中所需要的各种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称和规格。(2)掌握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包扎方法及干热灭菌的操作过程。二、实验材料常用的玻璃器皿:页脚内容 食品化学)教案试管、杜汉氏管、培养皿、三角瓶、烧杯、移液管、吸管、注射器、载玻片与盖玻片、双层瓶、滴瓶、接种工具三、实验内容(-)玻璃器皿的清洗1、新购玻璃器皿的清洗2、使用过的玻璃器皿的清洗3、玻璃吸管的清洗4、载玻片与盖玻片的清洗(二)玻璃器皿的包扎1、培养皿2、移液管3、试管与三角瓶(三)玻璃器皿的灭菌附:棉塞的制作四、考核标准考核内容要求与方法评分标准扣除分值熟练程度考核方法常用玻璃1.各种常用玻璃器皿的1.清洗方法不正确、清洗不彻底者,酌25器皿的清 清洗方法正确情扣分25洗、包扎与2.各种常用玻璃器皿的2.各种玻璃器皿包扎方法不正确、包扎小组操作考核评干热灭菌 包扎方法正确效果不好者,酌情扣分25掌握分100分3,玻璃器皿的干热灭3.玻璃器皿干热灭菌方法不正确者,酌菌方法正确情扣分254、棉塞制作合理4、棉塞制作质量较差者,酌情扣分。技能实训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维护页脚内容 食品化学教案一、目的与意义(1)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2)熟悉显微镜的原理并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1、显微镜的重要参数2、物镜的两种系统三、实验器材显微镜、擦镜纸、香柏油、二甲苯、微生物装片。四、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1、机械系统2、光学系统五、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六、生物显微镜的维护七、实验记录绘制在油镜下观察到的细菌形态,并注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及总放大率。八、思考题1、用油镜观察标本,为什么在标本玻片上滴加香柏油?2、在明视野下观察细菌形态,用染色标本好还是用未染色标本好?为什么?九、考核标准考核内容要求与方法评分标准扣除分值熟练程度考核方法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100分1.操作规范、合理2.找物准确、快速1.操作流程不规范合理者,酌情扣分2.找物不清楚者,酌情扣分6040掌握小组操作考核评分技能实训三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法页脚内容 食品化学)教案一、目的与意义(1)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革兰氏染色的原理。(2)掌握革兰氏染色的方法。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器材显微镜、乙醇灯、火柴、载玻片、接种环、双层瓶、吸水纸、擦镜纸、生理盐水、草酸镂结晶紫染色液、碘液、95%乙醇、番红复染液、大肠杆菌、枯草芽泡杆菌四、实验步骤1、涂片2、固定3、染色4、镜检五、注意事项六、实验记录将观察结果记录于下表中。注:G+表示革兰氏阳性;G 表示革兰氏阴性。菌名菌体颜色菌体形态G+或 G-大肠杆菌枯草芽抱杆菌七、思考题1、革兰氏染色在细菌分类鉴定中的意义是什么?2、革兰氏染色涂片为什么不能过于浓厚?其染色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应如何掌握?八、考核标准页脚内容考核内容要求与方法评分标准扣除分值熟练程度考核方法细菌的革 1.操作合理、流畅1.操作不合理或者不流畅者,酌情扣分50小组操作考核评兰氏染色2.染色效果好2.染色效果不好者,酌情扣分50掌握分 食品化学教案法100分技能实训四培养基的制备及高压蒸汽灭菌一、目的与意义(1)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2)掌握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3)了解高压蒸汽灭菌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4)掌握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器材高压蒸汽灭菌器、电炉(或磁力加热搅拌器)、试管、三角瓶、烧杯、量筒、玻棒、铁架台、漏斗、牛角匙、pH试 纸(pH为 5.59.0)、棉花、牛皮纸、记号笔、纱布、线等。配方:牛肉膏:3g蛋白陈:10g氯化钠:5g琼脂:1520g水:1000ml以 lmol/L氢氧化钠、lmol/L盐酸调节pH值为7.07.4四、实验步骤1、称量2、溶化3、调 pH值4、过滤5、分装6、加塞页脚内容 食品化学教案7、包扎8、灭 菌(高压蒸汽灭菌)9、无菌检查五、思考题1、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应具备哪些条件?为什么?2、在配制培养基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为什么?3、培养基配好后,为什么必须立即灭菌?如何检查灭菌后的培养基是无菌的?4、高压蒸汽灭菌前,为什么要将锅内冷空气排尽?灭菌完毕后,为什么要待压力降到“0”时才能打开排气阀,开盖取物?5、高压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的温度要求为什么不一致?六、考核标准考核内容要求与方法评分标准扣除分值熟练程度考核方法培养基的1.培养基配制方法正确1.培养基配制方法不合理者,酌情扣分30制备及高2.称量准确2.各种材料称量不准确者,酌情扣分40小组操作考核评压蒸汽灭3、高压蒸汽灭菌合理3.不要蒸汽灭菌操作不正确者,酌情扣30掌握分菌分100分技能实训五甜米酒的制作一、目的与意义(1)通过实训,使学生明确米酒制作的基本原理。(2)掌握甜米酒制作的一般工艺操作。二、实验原理(一)实验器材1、原料:菌 种(甜酒药)、糯米2、仪器:恒温箱、蒸笼、纱布、不锈钢锅、瓦罐等。页脚内容 食品化学教案(二)实验步骤1、浸米2、洗米3、蒸饭4、淋饭5、落缸搭窝6、保温发酵三、检测1、糖液的乙醇发酵2、乙醇检验3、二氧化碳检验4、啤酒酵母的观察四、思考题1、分析一下甜米酒制作过程的微生物发酵过程。2、酒药拌好后为什么要在饭的表面再撒一层酒药?五、考核标准考核内容要求与方法评分标准扣除分值熟练程度考核方法甜米酒的1.操作合理、流畅1.生产操作不合理或者不流畅者,酌情30制作100分2.称量准确3,甜米酒质量好扣分2.各种原辅材料称量不准确者,酌情扣分3.甜米酒质量不好者,酌情扣分3040掌握小组操作考核评分技能实训六酸牛奶的制作一、目的与意义(1)通过实训,使学生明确酸牛奶制作的基本原理。页脚内容食品化学,载案(2)掌握酸牛奶制作的基本方法。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器材1、原料:菌 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全职牛奶、半脱脂牛奶或者全脱脂牛奶、砂糖。2、仪器:恒温箱、消毒锅、勺、发酵瓶等。四、实验步骤1、菌种培养2,原料乳的要求3、降温接种4、装瓶发酵5、冷却五、考核标准考核内容要求与方法评分标准扣除分值熟练程度考核方法酸牛奶的3.操作合理、流畅1.生产操作不合理或者不流畅者,酌情30制作100分4.称量准确3、酸牛奶质量好扣分2.各种原辅材料称量不准确者,酌情扣分3.酸牛奶质量不好者,酌情扣分3040掌握小组操作考核评分页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