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江苏版物理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一 直线运动 (一).pdf
2023江苏版物理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一直线运动高频考点考点一运动学概念与公式基础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重难几个运动学重要推论。限 时 40分钟,正答率:/8。基础1.(2022浙江1月选考,2,3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甲图中排球运动员扣球动作时,排球可以看成质点B.研究乙图中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时,乒乓球不能看成质点C.研究丙图中羽毛球运动员回击羽毛球动作时,羽毛球大小可以忽略D.研究丁图中体操运动员的平衡木动作时,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速度可视为相同答 案 B2.(2021浙江6 月选考,2,3 分)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四张照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第1页 共2 6页丙TA.研究甲图中猫在地板上行走的速度时,猫可视为质点B.研究乙图中水珠形状形成的原因时,旋转球可视为质点C.研究丙图中飞翔鸟儿能否停在树桩上时,鸟儿可视为质点D.研究丁图中马术运动员和马能否跨越障碍物时,马可视为质点答 案 A3.(2021浙江1月选考,3,3 分)2020年 11月 10日,我 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 909 me“奋斗者”号照片如图所示,下列情况中“奋斗者”号一定可视为质点的是()A.估算下降总时间时B.用推进器使其转弯时C.在海沟中穿越窄缝时D.科学家在其舱内进行实验时答 案 A4.(2021福建,1,4分)一游客在武夷山九曲溪乘竹筏漂流,途经双乳峰附近的M 点和玉女峰附近的N点,如图所示。已知该游客从M 点漂流到N 点的路程为5.4 k 叫用时1 h,M、N 间的直线距离为L 8 k m,则从 M 点漂流到N 点的过程中()第2页 共2 6页A.该游客的位移大小为5.4 k mB.该游客的平均速率为5.4 m/sC.该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5 m/sD.若以所乘竹筏为参考系,玉女峰的平均速度为0答 案 C5.(2019海南单科,3,4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前方突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8 m/s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停止,汽车运动的距离为()A.10 m B.20 m C.25 m D.5 0 m答 案 C重难6.(2015 浙江理综,15,6分)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A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 x,用台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台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第3页 共2 6页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答 案 A7.(2016上海单科,14,3 分)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均为16 m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第二段用时2 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A.弓 m/s2 B.g m/s C.|m/s2 D.m/s2答 案 B8.(2022江苏苏州实验中学月考,2)汽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指的是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 k m/h所花的最短时间。某一款汽车的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为 5.0 s,最高车速为25 0 kln/h。假定该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汽车()A.加速到100 k m/h 的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5.0 m/s2B.加速到100 k m/h,行驶的最短位移为25 0 mC.行驶5 0 m,速率能超过80 k m/hD.加速到25 0 k m/h,所花的最短时间是15 s答 案 C考点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基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若干规律应用。重难运动过程分析和规律的灵活运用。限 时 60分 钟,正 答 率:/10o基础第4页 共2 6页1.(2022全国甲,15,6 分)长为1的高速列车在平直轨道上正常行驶,速率为v o,要通过前方一长为L 的隧道,当列车的任一部分处于隧道内时,列车速率都不允许超过v(v v 0)。已知列车加速和减速时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 和 2a,则列车从减速开始至回到正常行驶速率”,所用时间至少为()A.竽+生2a vB-o”+2,a vC 3(V0-V)+L+/,2a vD 3(V Q-V)+L+2 Z,a v答 案 C2.(2016课标I I I,16,6分)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I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9 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sA理B.与2t2r4sD空12答 案 A3.(2018浙江4 月选考,10,3 分)如图所示,竖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某一竖井的深度为104 m,升降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8 m/s,加速度大小不超过1 m/s 1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0,则将矿石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时间是()A.13 sC.21 s答 案 CB.16 sD.26 s4.(2022江苏南师附中阶段测试,3)升降机从井底以5 m/s 的速度向上匀速运行,某时刻一螺钉从升降机底板松脱,再经过4 s 升降机底板上升至井口,此时螺钉刚好落到井底,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5页 共2 6页A.螺钉松脱后做自由落体运动B.矿井的深度为45 mC.螺钉落到井底时的速度大小为40 m/sD.螺钉随升降机从井底出发到落回井底共用时16 s答 案 D5.(2011课标H,24,13 分)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答 案|重难6.(2015 江苏单科,5,6 分)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1n 设有f 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 s 和 2 s。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 m/s2由静止加速到2 m/s,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关卡1关卡2关卡3关卡4关卡51111 _ 氏 _ _ 人 _ _ 人 _ _IY Y Y V8m 8 m 8 m 8 mA.关卡2 B.关卡3 C.关卡4 D.关卡5答 案 C7.(2021河北五一联盟一模,2)水平面上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3 6 m 后紧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运动25 m 后停止运动。物体在先后加速和减速的两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 6:25第6页 共2 6页B.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 :1C.运动时间之比为6:5D.运动时间之比为25 :3 6答 案 B8.(2021浙江卓越联盟一模,1)目前我市交警部门开展的“车让人”活动深入人心,不遵守“车让人”的驾驶员将受到罚款、扣分的严厉处罚,如图所示,正以3 6 k m/h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一行人正在闯红灯横穿马路,此时汽车的车头距离停车线10 m,该车减速时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B.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2C.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1S,行人一定是安全的s,行人一定是安全的S,行人一定是安全的D.除非不考虑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立即以最大加速度减速,行人才一定是安全的答 案 D9.(2021浙江6 月选考,19,9 分)机动车礼让行人是一种文明行为。如图所示,质量m=1.0X l()3 k g的汽车以0=3 6 k m/h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距离斑马线s=20 m 处,驾驶员发现小朋所非着长1 =6m 的队伍从斑马线一端开始通过,立即刹车,最终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汽车在刹车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且忽略驾驶员反应时间。(D求开始刹车到汽车停止所用的时间和所受阻力的大小;(2)若路面宽L=6 m,小朋友行走的速度v=0.5 m/s,求汽车在斑马线前等待小朋友全部通过所需的时间;(3)假设驾驶员以V2=54 k m/h 超速行驶,在距离斑马线s=20 m 处立即刹车,求汽车到斑马线时的速度。第7页 共2 6页答案(1)4 s 2.5 X 103 N(2)20 s (3)5 遮 m/s10.(2021山东联调,15)汽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指的是速度从0 加速到100 k m/h 所用的时间,该指标是对汽车动力性能的最直观的体现,如图是利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某型号汽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的示意图。A 为运动的小汽车,固定不动的超声波测速仪B 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途中碰到汽车就立即返回来,超声波测速仪收到反射波就立即停止计时。在一次测试中,汽车A 与测速仪B 相距1,=672 m,某时刻B 发出超声波,同时A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 B 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 相距12=704 m,已知声速v =3 40 m/s0求:汽车A 的加速度大小;汽车A 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保留2 位有效数字)。B A.熨 答 案(1)4 m/s,(2)6.9 s考 点 三 运 动 图 像基础常规图像。重难非常规图像。限 时 60分 钟,正 答 率:/10o基础1.(2021辽宁,3,4分)某驾校学员在教练的指导下沿直线路段练习驾驶技术,汽车的位置x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汽车行驶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第8页 共2 6页答 案 A2.(2014天津理综,1,6 分)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viva s-1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第2 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在前2 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第 3 秒末和第5 秒末的位置相同答 案 D重难3.(2022江苏盐城一中月考,3)随着汽车在我国居民生活中的日渐普及,对汽车的安全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检测某新型汽车的刹车性能,现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测得汽车在某次刹车过程中速度v与位移x 的关系如图所示,设刹车过程中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t=0时刻汽车速度为40 m/s,重力A.刹车过程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6 m/s2B.路面与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第9页 共2 6页c.t=5 s时,汽车的速度大小为22 m/sD.010 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150 m答 案B4.(2014课标II,14,6分)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1=0到t=3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空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答 案A5.(2022江苏连云港高级中学适应考,4)a、b两个物体在同一时间从同一地点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v-t图像如图所示,a、b两物体运动图线均为正弦(余弦)曲线的一部分。在06 s时间内,关于两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a物体的位移大于b物体的位移C.2 s末a物体的加速度大于b物体的加速度D.3 s末a、b两物体的动量相同第1 0页 共2 6页答 案 c6.(2020山东,1,3 分)一质量为m 的乘客乘坐竖直电梯下楼,其位移s 与时间I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乘客所受支持力的大小用F、表示,速度大小用v 表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0 3 时间内,v 增大,Fx mgB.t:t 2时间内,v 减小,FNmgC.t z t 3 时间内,v 增大,FN mg答 案 D7.(2013 海南单科,4,3 分)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v-t 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3 TT3T 2Ty答 案 D第11页 共2 6页8.(2016江苏单科,5,3 分)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 和位置x 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答 案 A9.(2014江苏单科,5,3 分)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 和位移x 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答 案 A10.(2021湖北新高考适应卷,15)如图(a),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木板A,在 A 上放置物块B,A 和 B 的质量均为m=1 k g。A 与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H=0.20 t=0时刻起,对A 施加沿水平方向的力,A 和 B 由静止开始运动。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B 相对于A 的速度用 VBA=VB-VA 表示,其中VA和 Vn 分别为A 和 B 相对水平面的速度。在 0 2 s 时间内,相对速度 侬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运动过程中B 始终未脱离A,重力加速度取g=10 m/s-o求:(1)0 2 s 时间内,B 相对水平面的位移大小;t=2 s 时 亥!J,A 相对水平面的速度大小。,国,第1 2页 共2 6页图(a)答 案(1)3.5 m(2)0勿/比 勿T曰1.易混:速度与速率、位移与路程I (2018浙江4月选考,2,3分)某驾驶员使用定速巡航,在高速公路上以时速110公里行驶了 200公里,其 中“时速110公里”、“行驶200公里”分别是指()A.速度、位移B.速度、路程C.速率、位移D.速率、路程答 案D2.易混:矢量的正、负区分I (2014上海单科,8,2分)在离地高h处,沿竖直方向同时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它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A.空 B:9 9C.D.-V V答 案A3.易混:加速度与速度变化(多选)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从某一值逐渐减小到零。则在此过程中,下列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A.物体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速度最大B.物体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速度为零第 13页 共 2 6 页C.物体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物体反向做加速直线运动D.物体速度先不断增大,然后速度逐渐减小答 案 ABC4.易错:刹车陷阱I (2020安徽六校一联,5)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 s 与 5 s 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A.5 :4 B.4:5C.3 :4 D.4:3答 案 C题型模板题型一落体运动模型典型模型模型特征:(1)力学特征:只受重力(合力恒定);(2)运动特征: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常用公式规律:h=|gt-、v=gt、v2=2gh01.(2018海南单科,1,4 分)一攀岩者以1 m/s 的速度匀速向上攀登,途中碰落了岩壁上的石块,石块自由下落。3 s 后攀岩者听到石块落地的声音,此时他离地面的高度约为()A.10 m B.3 0 m C.5 0 m D.70 m答 案 c2.(2015 山东理综,14,6 分)距地面高5 m 的水平直轨道上A、B 两点相距2 m,在 B 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如图。小车始终以4 m/s 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 点时1各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 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可求得h 等于()O 1 H6!hA.1.25 m B.2.25 m C.3.75 m D.4.75 m第14页 共2 6页答 案A变式题型题型特征:变式1:非质点落体运动模型,需依据物体上的某点确定下落位移。变式2:有阻力落体运动模型,阻力f恒定则加速度恒定,a=g-;f变则a变,a=0时,v最大。变式3 :竖直上抛运动模型(只受重力),上升过程为自由落体运动的逆过程,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的时间、速率、位移具有对称性,处理时可以分段考虑或者全程考虑。3.变式11 (2021湖南长沙模拟)(多选)如图所示,木杆长为5叫上端固定在某一点,由静止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木杆通过悬点正下方20 m处圆筒AB,圆筒AB高为5 m,取g=10 m/s2,木杆经过圆筒的上端A所用的时间为t 木杆通过圆筒AB所用的时间为t%则()A.t.=(2-V3)sB.sC.t z=(V5 /3)sD.t2=V5 s答 案AC4.变式2 1 (2014海南单科,3,3分)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一大小不变的空气阻力作用,它从抛出点到最高点的运动时间为如,再从最高点回到抛出点的运动时间为I”如果没有空气阻力作用,它从抛出点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t o.则()A.t2tl B.t2tlC.tito,t2ti D.tlto,t2ti答 案B第15页 共2 6页5.变式3 1 (2021陕西洛南一模)小球每隔0.2 s 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度为6 m/s 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第 2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个数为(g 取 10 m/s2)()A.3 B.4 C.5 D.6答 案 D实践应用6.(2021上海虹口一模)图示方法可以估测人的反应时间。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状态,零刻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抓捏直尺,读出抓捏位置的刻度为h。若用该直尺测量反应时间的范围为0 0.4 s,则直尺的长度至少为 m(g 取 10 m/s2)0若在直尺的另一面每隔0.05 s 标记测量反应时间的刻度线,则刻度线是 的(选 填“均匀”或“不均匀”)。乙同学答 案 0.8 不均匀题型二追及相遇模型典型模型模型特征:“匀速追匀变速”,解题的关键是“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速度相等是临界条件,此时出现间距的最大或最小值,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位移关系。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一个步行者以6 m/s 的最大速率跑步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汽车,当他距离汽车 25 m 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 m/s;的加速度匀加速起动前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能追上汽车,追车过程人共跑了 3 6 mB.人不能追上汽车,人和车最近距离为7 m第1 6页 共2 6页C.人能追上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 43 mD.人不能追上汽车,自汽车起动后,人和车相距越来越远答 案B变式题型题型特征:变式1:“匀变速追匀速”。变式2:“匀变速追匀变速”。变式3:“交叉相遇”。2.变式3 1(2021河南模拟)自动驾驶汽车依靠人工智能、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某平直公路上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正以v.=40 k m/h的速度匀速行驶,某时刻其右前方一小狗以V2=5 m/s的速度垂直车道方向匀速跑入公路,当汽车传感器探测到小狗时,小狗到汽车右侧所在直线的距离3=5 m,到汽车前沿所在直线的距离L=8 m0已知汽车的车长d,=5 m、车宽d2=2 m,汽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a,=4 m/s2,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a2=5 m/s20为了避免与小狗发生碰撞,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该做出的正确判断是()L,A.汽车应保持原速通过B.汽车应刹车减速C.汽车应加速通过D.不论汽车是加速还是刹车均不能避免与小狗发生碰撞答 案C3.变式11 (2020湖南一模)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乙车以v,=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在乙车的后面做同方向初速度为比=15 m/s、加速度大小为a=0.5 m/s?的匀减速运动,若两车初始距离L=3 6 m,请通过计算分析两车能否相遇?若能相遇则求出两车相遇的时间;若不能相遇则求出两车间的最近距离。第1 7页 共2 6页答案见解析解析 设两车经时间t 相遇,有Vjt+l Kz t-ga t 代入数值得-5 t+3 6=0 =b:-4a c=T l 0t 无解,即两车不会相遇。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近,有 Vi=v2-a t i得 t i=10 s则最近距离 xBiin-Vit i+L_(V2t i_ a t )代入数据解得Ax.,=l l mo4.变式21 (2022安徽模拟)航空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风洞试验,其简化模型如图a 所示。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停放相距x 0=8 m 的甲、乙两车,其中乙车是风力驱动车。弹射装置使甲车获得v=3 0m/s 的瞬时速度,向乙车运动的同时,乙车的风洞开始工作,将风吹向固定在甲车上的挡风板,从而使乙车获得了速度,测绘装置得到了甲、乙两车的v-t 图像如图b 所示,设两车始终未相撞。求:(1)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2)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0.30 z/s答 案(1)2:1(2)5 m实践应用第1 8页 共2 6页5.(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在某市区内,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一向东匀速行驶,T 立观光游客正由南向北从斑马线上横过马路,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游客正在D 处向北走),经 0.7 s 做出反应,从 A 点开始紧急刹车,但仍将正步行至B处的游客撞伤,该汽车最终在C 处停下,碰撞瞬间前后汽车速度不变。为了清晰了解事故现场,现以如图示之。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并测出肇事汽车速度VA.警方派一车胎磨损情况与肇事车相当的警车以法定最高速度vm=14 m/s 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的出事点B 急刹车,恰好也在C 点停下来。在事故现场测得x,、B=17.5 m、xl l c=14.0 m.xM=3.4m。问:(1)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V,是多大?(2)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是多大?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d t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斑马线4*17.5 m*二 14.0 m、起始刹车 三F 二 停奉点南答 案(1)21 m/s (2)2 m/s情境应用简单熟悉情境1.物理生活(2022江苏扬州调研二,2)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上以9秒83 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为首位冲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在该场比赛中若将苏炳添的运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最大速度为v.):匀加速阶段,从0 到 v.,加速距离是20 m;匀速阶段,保持稳定的v,“跑完剩下80 m。则在该场匕演中苏炳添的最大速度约为()A.10 m/s B.11 m/s C.12 m/s D.13 m/s答 案 c第19页 共2 6页2.物理科技(2022江苏淮安月考,1)2022年1月6日,经过47分钟的协调配合,中国科学家们成功利用空间站机械臂抓取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并转移飞船使之再次和核心舱完成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7分钟”为时刻B.转移飞船时飞船可以被看成质点C.转移飞船时飞船上各部分速度相同D.对接过程中空间站所受重力不为零答 案D3.物理生活(2022江苏扬州期中,2)ET 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常用于高速公路出入口的ET C通道。装有ET C打卡装置的汽车,从ET C通道驶入、驶出高速公路时,ET C系统能在汽车行驶中实现自动快速计、缴费。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通过ET C直线通道运动过程的位移-时间(x-t)图像。其中和tt ,时间段内的图像是直线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匕时间段内,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t;时刻,汽车的速度最大C.在t 2 t”时间段内,汽车做加速直线运动D.在和tt 3两时间段内,汽车的加速度方向相同答 案C第2 0页 共2 6页4.物理生活(2022江苏宿迁中学调研,2)如图,一名小朋友用力沿着箭头方向将推拉门的一扇门从贴近右门框的地方拉到图示位置后放手,这扇门与左、右门框各撞击一次后,又几乎回到了图示位置。则从小朋友拉门开始到最终门停止,这扇门运动的v-t图像符合实际的是()40答 案A复杂熟悉情境5.物理科技(2022江苏南通月考,3)坦克被称为“陆战之王”,在战场上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不可替代的武器装备之一。坦克炮弹发射的时候在炮管内部气体的温度可以达到3 000,压强可达到几百兆帕,所以炮管的使用寿命很短。若一辆主战坦克的主炮炮管的总使用寿命约为3 s,炮管长度约为5 m,炮弹离开炮管的速度为1 800 m/s。则这样的一根炮管最多能发射炮弹的数量为()A.3 40 B.5 40C.740 D.940答 案B6.物理生活(2022江苏苏州期中,2)如图所示为高速公路的ET C电子收费系统的示意图,ET C通道的长度是识别区起点到自动栏杆的水平距离,总长为9.6 mo某汽车以6 m/s的速度匀速进入识别区,ET C天线用了 0.3 s的时间识别车载电子标签,识别完成后发出“滴”的一声,司机发现自动栏杆没有抬起,于是紧急刹车,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 s,汽车在杆前0.3 m处停止。则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第2 1页 共2 6页A.5 m/s2C.3.75 m/s2B.4 m/s2D.3.25 m/s2答 案B7.物理生活(2022江苏徐州月考,13)我国运动员闫文港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获得男子钢架雪车比赛铜牌,实现该项目的历史性突破。已知赛道由起跑区、出发区、滑行区及减速区四个区段组成,图中AB赛段水平,BC赛段与水平面夹角。=5。若运动员推着雪车从A点由静止出发,以3 m/s-的加速度匀加速跑到B点时速度大小为9 m/s,接着快速俯卧到雪车上沿BC下滑。已知BC长45 m,雪车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2,取g=10 m/s2,s in 5 =0.09,c o s 5 =1.00,不计空气阻力,求:运动员在AB段的运动时间;(2)运动员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答 案(1)3 s (2)12 m/s复杂陌生情境8.物理生活(2022江苏南京、盐城二模,8)广场喷泉是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如图,喷口竖直向上喷水,已知喷管的直径为D,水在喷口处的速度为v。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在离喷口高度为I 时的水柱直径为()A.D第2 2页 共2 6页答 案 c9.物理生活(2022江苏连云港月考,13)小丽使用一根木杆推动一只用来玩游戏的木盘,t=0时刻,木盘以 v=3 m/s 的速度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线a a,速度方向垂直标志线,继续推动木盘使它做匀加速运动,在 t=0.4 s 通过标志线b b,然后撤去水平推力。木盘可视为质点,停在得分区(c c 与 d d 之间)即游戏成功。图中b b 与 a a 的距离X i=l.6 m,c c 与 b b 的距离x2=3.6 m,c c 与 d d 的距离为d=0.8 mo已知木盘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u =0.3 0,木盘的质量为m=0.5 k g,重力加速度g=10 m/s:求:(1)木盘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a;(2)木杆对木盘的水平推力F;木盘能否停在得分区?请计算说明。答 案(1)5 m/s2(2)4 N(3)见解析解 析(3)设通过b b 时木盘的速度为v 有说一诏=2a x i解得丫 产 5 m/s此后木盘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u g=3 m/s2减速到0,发生的位移,_v?_ 25x 2=T m第2 3页 共2 6页可得 3.6 mx,4.4 m故木盘能停在得分区。审题解题1.(2021广东,13,11分)算盘是我国古老的计算工具,中心带孔的相同算珠可在算盘的固定导杆上滑动,使用前算珠需要归零。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算盘中有甲、乙两颗算珠未在归零位置,甲靠边框b,甲、乙相隔s,=3.5 X 10 2 叫乙与边框a 相 隔S2=2.0 X 10 2 m,算珠与导杆间的动摩擦因数P=0.lo现用手指将 甲 以 0.4 m/s 的初速度拨出,甲、乙碰撞后甲的速度大小为0.1 m/s,方向不变,碰撞时间极短且不计,重力加速度g 取 10 m/s 1(1)通过计算,判断乙算珠能否滑动到边框a;(2)求甲算珠从拨出到停下所需的时间。边框。边框6算珠归零状态I-|r-%HIHHH诉I _补充设问审题方法设 问 题 目 中“水平放置”的隐藏含义是什么?设问读完题目,你认为本题涉及的两颗算珠的运动规律分别是什么?解题思路设问甲算珠运动时,它的加速度应该如何求解?碰撞前瞬间甲的速度是多大?设问 碰撞后,乙算珠以多大初速度开始运动?假设乙算珠恰好停下来,那么它需要移动多少距离?乙算珠是否会撞上边框a?设问甲算珠从开始运动,到碰撞后停止运动,中间经历的每个阶段需要花多少时间?是否会发生与乙算珠相撞并反弹的情况?如果反弹,则甲算珠的反弹速度是多少?答 案(D 见 解 析(2)0.2 s第2 4页 共2 6页解 析(1)每颗算珠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均为u g=l m/s2m(流程构建:物体的运动问题,一般都要先结合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然后再利用图像或匀变速运动公式继续讨论物体的运动)甲运动到与乙将要相碰时的速度为v i力诺2a s i=0.3 m/s则甲、乙相碰后乙的速度为2V2=Vi=0.2 m/s然后乙做减速运动的位移X 2啥0.02 m=2 c m=s2则乙恰能到达边框a(运动情况要进行说明,有利于理清思路,减少忙中出错的概率)2.(2013 课 标 I ,24,13 分)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A 和 B,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B和 R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1)、(0,-1)和(0,0)点。已知A从静止开始沿y 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 的匀加速运动;B 平行于x 轴朝x 轴正向匀速运动。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R 在某时刻通过点(1,1)。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 B 运动速度的大小。补充设问审题方法设问通读题干,你能获取哪些直观信息?设问再次审读题干,你发现了哪些隐藏信息?解题思路第2 5页 共2 6页设问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者相同量是什么?当R到达(1,1)点时,A、B的位移分别是多少?此时A、B、R的位置关系如何?设问针对A、B、R的位置关系,结合几何关系,怎样将A和B联系起来?答案 yj6al第2 6页 共2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