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高考新教材版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第一讲 大气热力作用与大气的水平运动.pdf
2023新高考新教材版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讲大气热力作用与大气的水平运动高频考点考点一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限 时15分钟,正 答 率:一/5。基础(2022河北石家庄一模,67)2018年7月31日 一9月4日,我国第9次北极科学考察途中,队员在 雪龙”号科考船上对北极太平洋扇区某一区域(73.5N85N,150W170W)开展了探空观测,研究北极低层大气垂直结构特征。下图示意科考期间84次探空观测平均温度和风速垂直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53035.3025.201510 -4 0 -2 0 0 ()1 0 2 0 3 0温度/1:风速/(m s-1)1.科考期间观测区域对流层顶部高度大致在()A.7-9 kmB.9-11 kmC.ll-13 kmD.13-15 km答 案 B2.科考期间观测区域()A.近地面大气对流运动旺盛B.高空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C.近地面风速变化趋势稳定D.对流层和平流层物质能量交换弱答 案D提升(2021山东名校联考二,1415)雪幡是一种特殊的气象学现象,是雪晶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升华、消失,而在云底形成的白色丝缕状悬垂物。它随云飘荡,形似旗幡,因此得名。上图为某摄影爱好者于当地时间10时在拉萨(91E)拍摄的雪幡照片。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有利于雪晶在下降过程中升华、消失的气象条件是()A.风力强劲 B.空气干燥C.温度降低 D.湿度增大答 案B4.该地发生雪幡时()A.雪幡附近常有冷空气下沉B.飞机接近雪幡时非常安全C.雪幡阻碍臭氧吸收紫外线D.无风时悬垂物出现弯曲状答 案A挑战5.2021福建泉州4月质量监测,18(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题。(6分)地球火山活动会向大气层释放大量气体和火山灰颗粒,强烈喷发时喷发物可以进入平流层,迅速扩散至全球并持续存在几个月甚至数年,对地球环境的演化产生深远影响。科学家重点研究了地球最近三次强烈的火山活动,发现这几次活火山喷发物对对流层温度的影响不太相同。其 中1980年圣海伦火山的喷发物以火山灰为主,而1982年埃尔奇冲火山和1991年的皮纳图博火山的喷发物除了火山灰外,还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和水蒸气(二者在大气层中结合后会形成浓密的硫酸颗粒云层)。说明火山喷发物在平流层迅速扩散并持续存在时间长的原因。答 案 火 山 喷 发 物 质 量 轻,体积小,容易长期悬浮在大气层中;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不明显),风速快,利于火山喷发物迅速扩散至全球;平流层大气水汽少,火山喷发物不易与水汽结合形成降水而降落到地面。考点二大气的受热过程限 时25分钟,正 答 率:一/12基础(2022辽宁高三二轮复习联考,34)方舱营房”专供驻守在海拔超过5 000米的一线部队使用,部分墙体为中空玻璃结构,屋顶的太阳能光伏板可提供电能。图1为 方 舱 营 房 图 片,图2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两题。C 大气弓 上 界f地面图1 图21.方舱营房 的原理与图2中相同的是()A.a增多B.c增多C.d增多D.f增多答 案D2.把楼房顶层改造成 方舱营房 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下列城市功能区中最适宜对楼顶改造的是()A.高密度居住区 B.文教区C.低密度居住区 D.工业区答 案A(2020浙 江7月选考,10,2分)氧化亚氮(刈0)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农田是氧化亚氮的第一大排放源。完成下题。3.氧化亚氮具有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A.大气辐射总量增加 B.大气吸收作用增强C.地面辐射总量增加 D.地面反射作用增强答 案B提升(2022重庆八中高三适应性,13)2020年4月2 5日,全国多地中午可见日晕现象,右图是拍摄于泉州的日晕图。冰晕是大气中大量水汽凝华后的冰晶对光线折射或反射所产生的光晕现象,是日晕、月晕和其他光源产生的晕象的总称。近年来,进入青藏高原拍摄冰晕正成为一种新潮流。据此完成下面三题。4.与此次泉州日晕形成最密切的是()太 阳 辐 射 大 气 的 削 弱 作 用 大 气 的 保 温 作 用 地 面 辐 射A.B.C.D.答 案 A5.近年来,进入青藏高原拍摄冰晕正成为一种新潮流,推测其原因有()青臧高原冰川丰富全球气候变暖进臧交通条件改善摄影设备普及A.B.C.D.答 案 B6.青藏高原日晕多出现在()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答 案 B(2021广东,12 13,6分)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 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下面两题。7.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A.山峰 B.平原 C.谷地 D.丘陵答 案 C8.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A.日落前后,大风呼啸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C.午夜时分,浓云密雾D.日出之前,晴朗无风答 案 D(2017课 标1,910,8分)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 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9.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B.C.D.答 案B10.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答 案C挑战温度/丁4 21-沙漠H 绿洲/12 I-r-18 00 06 1218时(2020课标n,67,8分)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上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1.图示观测时段内()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答 案C12.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白天温度低 蒸发(腾)多空气湿度大 大气逆辐射强A.B.C.D.答 案A考点三热力环流与风限 时35分钟,正 答 率:一/15o基础(2019浙 江4月选考,1314,4分)下图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1.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则其成因和空气垂直运动正确的是()A.动力辐合上升 B.热力辐合上升C.动力下沉辐散 D.热力下沉辐散答 案B2.易形成这种大气物理状况的是()A.夏季白天的内陆湖面B.冬季晴朗夜晚的谷底C.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区D,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答 案D提升(2 0 2 2全国乙,9 1 1,1 2分)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高度/m1 000-1 F /八50()-广 广 F 150-/J、一,11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03.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氢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飘,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A.1 时 B.7 时 C.1 3 时 D.1 9 时答 案C4.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西北方答 案D5.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A.北高南低,梯度大 B.北高南低,梯度小C.南高北低,梯度大 D.南高北低,梯度小答 案B(2022吉林长春普通高中高三质监,78)抚仙湖是云南省中部的高原深水湖,面 积211平方千米。该湖四周群山环绕,南北两岸有较小的湖滨平原,东西两侧为高于湖面900米左右的山脉,图例q湖泊於山脉山脉走向与湖岸线基本一致。湖陆风是湖区特有的一种气候现象,受大尺度环流影响较弱。右图为抚仙湖地区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6.只受湖陆风影响,观测点A夏 季 午 后 的 风 向 是()A.东北风 B.西北风C.西南风 D.东南风答 案D7.湖区周围的山脉可以使()A.白天湖风增强 B.夜晚湖风增强C.白天陆风减弱 D.夜晚陆风减弱答 案A(2022重庆金太阳高三联考,89)近地面水平方向温度分布不均匀的空气在风场的作用下发生水平热平流,会引起近地面热量的水平输送,从而导致单位气块内的热量平衡发生变化。下图示意2017年我国某高原东缘湖畔的气象站夏季平均水平热平流的日变化,正值表示气块向外输出热量,负值表示气块从外界得到热量。该湖冬季结冰。据此完成下面两题。水平温度梯度较小水平温度梯度较大水平方向风速较大水平方向风速较小A.B.C.D.答 案B9.冬季,该气象站水平热平流昼夜差异()A.加大,由负转正时间提前B.加大,由正转负时间提前C.减小,由负转正时间提前D.减小,由正转负时间提前答 案D(2019海南单科,1920,6分)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2006年8月2 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0.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A.偏南风 B.偏东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答 案C1L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 B.东西走向,北高南低C.南北走向,东高西低 D.东西走向,南高北低答 案D12.2022湖南,190)(2),10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发育着一定厚度的黄土状物质,其下部及附近谷底广布古堰塞湖沉积物(下图)。在冬春季,常见谷风裹挟着尘土从谷底吹向谷坡。即将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1)分析金沙江干热河谷段冬春季谷风势力强的原因。(4分)(2)研究小组通过调查和实验,认为该地黄土状物质主要来源于附近古堰塞湖沉积物,推测其判断的主要依据。(6分)答案(1)冬春季,西南季风影响减弱,山地焚风效应减弱,山风减弱;由于山坡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附近大气增温快导致气流上升,气压降低,谷底气流补充,产生谷风。(2)黄土状物质的下部是古堰塞湖沉积物,其成分与古堰塞湖沉积物的主要成分相同;距离古堰塞湖沉积物较近;当地冬春季盛行谷风,古堰塞湖沉积物易被风力侵蚀、搬运。挑战13.2022山东,16(1),4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区频繁受冷空气影响。下图示意2000年1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层风场和海平面气温分布。甲处南北两侧的气压梯度较大。-2 0 0-等高线/m风速及风向20 23 26 2S温度/七下图示意M点所在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及空气质点的瞬时受力平衡情况。在图中用,画出M点风向,并指出山脉的阻挡对冷空气运动的影响。答案影响:由于山脉的阻挡,降低冷空气(风)运动的速度,影响冷空气(风)运动的方向。(2 0 2 2河北模拟,1 4 1 5)据资料统计,拉萨年均降雨量4 3 5毫米,9 5%以上的降水集中在每年的5 9月,期间夜雨率(2 0时一次日0 8时降水量与全天降水量的百分比)高 达80%。拉萨夜雨的形成与所处的地膨密切相关。拉萨位于拉萨河谷,盛行山谷风。下表为拉萨7 9月的风向频率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月份789风向NE-SESW-NWNE-SESW-NWNE-SESW-NW02时28233024302108时3410401350614时24341744154820时2632183618341 4.拉萨山谷风环流最强的时期是()A.7月初 B.7月末 C.8月末 D.9月答 案D1 5.7 9月拉萨夜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夜晚气温下降,谷底空气遇冷凝结B.白天气温偏高才可流湖泊蒸发旺盛C.偏西风流入谷地,谷底暖空气抬升D.偏东风流入谷地,谷底暖空气抬升答 案 D原理规律原理1气温垂直变化规律(2022山西名校联考二,46)受近地面温度状况和空气升降热力过程的影响,山地气温呈垂直递减(增)的变化。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北坡的气温垂直递减率季节变化明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夏季高的主要原因是()A.空气垂直运动强烈 B.地面辐射较强C.夏季风影响降水多 D.植被生长茂盛答 案 B2.冬季,太白山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低于南坡的理由是北坡()A.昼短夜长 B.地势相差大C.阴雨天少 D.迎风温度低答 案 D3.太白山山地气温垂直递减率与()A.降水量呈负相关 B.太阳辐射呈负相关C.风向呈正相关D.植被覆盖呈正相关答 案 A(2021河北选考模拟,1415)利用全国陆域671个标准气象站的气候数据,通过建立气温与地理位置关系的统计模型发现:随着纬度、经度和海拔的增加,年均温的气温递减率分别为0.71/度、0.14/度 和0.43/百米。上述气温递减率还存在明显季节差异。据此完成下面两题。4.甲(39N,116E,海拔 50 米)、乙(38N,114E,海拔 550 米)、丙(37N,112E,海拔 950 米)三地的年均温大小排序为()A.甲 乙丙B.甲 丙 乙C.乙 甲丙D.丙甲乙答 案A5.我国纬度和高度气温递减率存在的季节差异是()A.纬度:夏季 冬季,高度:冬季 夏季B.纬度:冬季 夏季,高度:夏季 冬季C.纬度:夏季 冬季,高度:夏季 冬季D.纬度:冬季 夏季,高度:冬季 夏季答 案B原理2大气热力作用原理(2013北京文综,5,4分)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地面吸收/反射吸收大气辐射6吸收X/k 射V大气逆辐射大气上界地球表面6.大气中()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在夜间减少答 案B(2021北京顺义一中月考,2526)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7.下列序号与文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一大气辐射C.一大气逆辐射答 案CB.一地面辐射D.一太阳辐射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使减少B.大气透明度高时,会使不变C.夜间出现雾霾时,会使增强D.为增强,倡导低碳出行方式答 案C原理3热力环流原理(2022湖北十一校联考,1315)海洋锋是指不同性质海水之间狭窄的过渡带。南大西洋某海区因热带洋流的侵入形成了海洋锋,海洋锋表面大尺度背景气压高低与水温高低的递变方向常年接近一致。由于海洋锋表面大气受局部热力作用与大尺度背景气压共同影响,海洋锋附近海表面出现风速最小值。下图示意南大西洋某海域表层海水年均温度、气温梯度及风速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9 .该海域盛行风向最可能为()偏 东 风 偏 南 风 偏 西 风 偏北风A.B.C.D.答 案 D1 0 .该海洋锋轴线位于()A.甲 BZ C.丙 D.T答 案 C1 1 .导致海洋锋附近海表面风速最小的物理过程为()A.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反向叠加B.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垂直气压梯度反向叠加C.冷热不均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反向叠加D.冷热不均大气水平运动垂直气压梯度反向叠加答 案 A1 2.(2 0 2 1 山西3月适应性测试,3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城市热岛是指城区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近年来随着汉中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企业迅速发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快速增婀导致城乡温差增大,城市热岛效应日益严重。下图示意2 0 0 9 2 0 1 8 年汉中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热岛强度(七)2.4.2.0.7月 一-0七水平线-1月1.20.80.40.020 22 24 2 4 6 8 10 12 14 16 18(时)(1)比较汉中市1月 和7月热岛强度日变化的异同。(2)说出影响汉中市热岛效应强弱的因素。(3)分析汉中市夜间热岛强度强于白天的原因。(4)画出汉中市1214时的城郊热力环流。答 案(1)相同点旧变化明显;夜强昼弱;中午前后出现冷岛效应(市区气 温低于郊区气温)。不同点:7月日变化更加明显;热岛最强时间不同,1月出现在8时前后,7月出现在21时前后;1月出现冷岛的时间较长。(2)气候;下垫面;城市化进程;人类活动;等。(3)夜间:城区大气扩散条件相对郊区差;空气污染物多,大气逆辐射较强,导致城区夜间气温较高,城郊温差大,夜间热岛效应明显。白天:城区大气污染较郊区严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升高幅度小;或郊区空气质量较好,太阳辐射强,地面吸收大量热量,郊区增温快,城郊温差变小,热岛强度减弱,甚至导致郊区气温比城区高(冷岛现象)。(4)图略。(提示:市区下沉气流,郊区上升气流,形成闭合环流。)概念题型题 型 一 地 理 特 征题型解读:地理特征反映了地理事物和现象存在的显著征象和标志。本讲地理特征类试题主要包括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常结合生活中的现象作为试题情境,以选择题为主,设问一般涉及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及大气中的一些自然现象的原因,解答时要充分结合已有基础知识,提取文字资料和图中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判断。(2021 5-3原创题)2020年11月2 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带着 嫦娥五号 升空,12月1 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携带月壤,在内蒙古安全着陆。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下列关于“嫦娥五号”的说法,正确的是()A.返回时,近地面气温正值一天中最低B.降落时,依次穿越高层大气、对流层和平流层C.在夜间发射是因为夜间利于观测D.整个飞行过程未离开地球大气层答 案C2.“嫦娥五号 发射及返回过程中,所 遇 现 象 有()经过对流层时,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经过平流层时,遇到雨雪天气经过平流层时,遇到在轨通信卫星经过高层大气时,穿过若干个电离层A.B.C.D.答 案D(2013浙江文综,1,4分)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下题。3.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A.B.C.D.答 案A题型二地理过程题型解读:地理过程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推移而出现的动态变化过程。本讲地理过程类试题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等;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多给出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判断风力和风向;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多要求解释地理现象,解答时要注意调用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充分利用试题中的文字和图表信息进行分析推理。(2020浙 江1月选考,13,2分)下图为2019年12月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题。1.此时刻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答 案AD.丁地(2020江苏单科,5,2分)下图为 亚欧大陆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2.下列四地中,吹偏南风的是()A.B.C.D.答 案 C(2020浙 江 7 月选考,25,3分)在中纬度地区五千至一万米高空盛行着波状的西风气流。我国华北某气象测站放飞探空气球进行大气观测,并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时与气象测站之间水平漂移距离,下图为多年平均水平漂移距离统计图。完成下题。3.符合该测站万米高空冬、夏季气球漂移方向及水平气压场的是()答 案B4.2021北京通州期末,20(1)2020年是中国与泰国建交45周年。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泰国的气候分为干、热、雨三季。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泰国3、4月份高温的原因。答案 3、4月降水少,云量少,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辐射强,大气吸收的热量多。情境应用简单情境(2022山西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一模,79)天山山脉位于准嘴尔盆地南缘,山体庞大,高差悬殊,气候的垂直地带性差异显著。下图示意天山山脉北坡中段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天山山脉北坡中段()A.冬季强逆温层的厚度约2 500米B.夏季气温垂直差异大C.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而增加D.山顶终年有冰雪覆盖答 案B2.导致冬季山麓和山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山坡冷空气下沉并聚集B.山麓积雪反射作用强烈C.山腰森林茂密降温较慢D.山麓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答 案A3.当地冬季牧场适宜选择的海拔是()A.500米以下B.1 000-1 500C.2 000-2 500 米D.3 000米以上答 案C复杂情境(2022重庆联合诊断二,1112)比湿是指在一团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的比值(单位:g/kg),是记录大气水汽状况的指标。若空气与外界无质量交换,且无相变(相变指冰变成水或水变成蒸气等相态变化),则比湿保持不变。下图为我国温带地区某城市夏季和冬季城区、郊区比湿的日变化点状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4.8-40.614.14.13.0il叫S113.2.00:00 04:00 08:00 12:00 16:00时间1.3,.冬季冬 1 2.。J 1.1-3行 1.0-,厚区区愠:00 04:00 08:(X)12:00 16:00 20:00时间4.下列时刻中,该城市城区的“湿岛”强度最大的是()A.夏 季6:00B.夏季 14:00C.冬季 14:00D.冬季 23:00答 案D5.夏季8:0019:00,该城市城区与郊区比湿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城、郊温度的高低B.城、郊下垫面差异C.近地面的水汽凝结D.人为排放水汽量答 案B审题解题审题方法关注隐含条件、干扰信息和审题关键点,引导考生学会怎样读懂题(2015浙江文综,9 10,8分)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下面两题。高蒯粗畏3砺#圣回松*脚-逆温层上界 强逆温层上界(每上升1 o米气温升高1宽)引导设问设问结合图中信息,指出强逆温层上界、逆温层上界峰值的时空位置。设问指出该地逆温强度空间分布规律。引导设问答案设问Q答案 上界峰值位置:强逆温层出现在23时、距 地 面60米左右,逆温层出现在5时、距地面310米左右。设问Q答案 由近地面向上至300米高度,强度逐渐变小。原题设问1.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答 案A2.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答 案C(2020陕西质检二,12)右图为北半球某地1 000百帕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两题。3.下列关于该地区近地面空气的垂直运动状况和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垂直上升、晴朗天气 B.垂直上升、阴雨天气C.垂直下沉、晴朗天气 D.垂直下沉、阴雨天气答 案B4.若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5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运动,则24小时以后甲地盛行的风向是()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答 案A解题思路深度解析,思维路径、过程分析和解题流程,引导学生掌握做题的基本思路和步骤(2021全国乙,78,8分)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19752015年城区和郊区各月平均相对湿度。据此完成下面两题。引导设问设问结合材料,指出相对湿度与水汽含量、气温的相关性。设问分析该地区相对湿度4月最低、78月最高的原因。引导设问答案设问。答案相对湿度与水汽含量呈正相关,与气温呈负相关。设问Q答 案4月降水少而实际水汽压低,同时气温回升,饱和水汽压较高;78月虽然气温最高,但因降水量大而相对湿度最高。原题设问5.造成城区与郊区相对湿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区较郊区()A.气温高C.降水量大答 案A6.该城市可能是(A.乌鲁木齐B.蒸发(腾)强D.绿地面积大)B.北京C.上海D.广州答 案B(2021安徽马鞍山一模,910)涅水是黄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受地形影响,山谷地区热力不均匀,形成局地环流-山谷风。一般日出及日落以后的23个小时,分别为山风转谷风和谷风转山风时刻。下图为涅水谷地某地段山谷风风向频率及风速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w烟区迪。.5.0.50.59.5tji4.3.3.ZZLLO.OJJ.口oooooO2520150521 237 97.混水谷地该地段谷风的主导风向是()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答 案A8.混水谷地该地段山谷风风速变化表现为()A.山风大于谷风 B.谷风大于山风C.正午风速最大 D.傍晚风速最低答 案B答题技巧深度解析,规范答题、采分要点和评分标准9.(2017海南单科,21,10分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 城 之 称,下图示意惠灵顿的位置。引导设问设问从纬度位置看,惠灵顿盛行 风。引导设问答案设 问q答 案 西 北原题设问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Q答案 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4分),两岛之间为海峡,风速加快(3分);依山面海,迎风(3分)。10.(2020山西太原一模改编,37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降风是指空气受重力作用形成的下坡气流。下降风在南极大陆广泛分布,下图中甲区域下降风尤其强劲,其东侧的特拉诺瓦湾常年存在冰间湖(指达到结冰温度的天气条件下,仍长期或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少冰的冰间水域)。下图中白色区域为冰盖(大陆冰川)、冰架(陆地冰)。TO O,等窝线/m织 冰 间 湖匕:晨海冰匚二海洋(1)说明南极洲下降风分布广泛的条件。(2)分析甲区域下降风强劲的原因。(3)分析特拉诺瓦湾冬季仍存在冰间湖的原因。答案 Q)纬度高,冰盖面积大、冰层厚(海拔高),(因地面辐射冷却,)近地面大气温度低、密度大;地形以高原为主,中间高,四周低,斜坡多;冰面阻力小,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易沿斜坡向下流动而形成下降风。(2)(甲区域)下降风主要来自西侧的冰川地区;西侧地区海拔高(冰层厚)、坡度大,寒冷气流在重力作用下加速向下流动;冰川表层摩擦力(阻力)小;来自冰川谷地的下降风易在此汇集,(受 狭 管 效 应 影 响)下降风得以加强。(3)(特拉诺瓦湾)受南侧冰舌的阻挡,高纬度海冰难以进入海湾;冬季南极大陆出现极夜现象(无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冷却作用增强,气温更低,(形成的)下降风更为强烈;强烈的下降风可将海湾中的海冰不断向东推动,致使冬季海湾大部分地区常处于无冰或少冰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