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地理高考二轮复习微考点专项讲练: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图.pdf
-
资源ID:88142969
资源大小:2.81M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备战2023年地理高考二轮复习微考点专项讲练: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图.pdf
高频考点539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图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图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昆明石林以石多似林而闻名,景区范围广阔,景点众多,石林以 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如图示意云南石林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石林作为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的()A.溶沟阶段 B.洼地阶段 C.峰丛阶段 D.孤峰阶段2.石林发育过程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A.地表水资源变丰富 B.地形变得更加平坦 C.交通运输建设便利 D.旅游资源更加独特【答案】1.C 2.D【分析】L图示石林由密集的石峰组成,这里的石林直立突兀,线条顺畅,它们是同一基座而峰顶分离的碳酸盐岩山峰,该地貌属于喀斯特地表地貌的峰丛,因此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的峰丛阶段,不属于溶沟阶段、洼地阶段和孤峰阶段,C 符合题意,排除A B D。故选C。2.石林发育过程中,流水溶蚀作用会形成大量漏斗、地下溶洞,使得地表水非常容易下渗,导致地表水资源缺乏,A 错误;石林直立突兀,使得地形变得崎岖不平,B 错误;石林直立突兀,地形崎岖,不利于交通运输建设,C 错误:材料信息表明,石林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因此使得旅游资源更加独特,D 正确。故选D。甘肃省中东部的白银市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因与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中的石林景观相似而得名。近 100万年以来,该地受到地质作用,形成了以疏松砂砾岩为主的石林地貌奇观。左图为黄河石林景观图,右图为白银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3.黄河石林形成的相关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沉积作用一地壳抬升一风化作用 B.地壳抬升一沉积作用一风力侵蚀C.沉积作用一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 D.沉积作用一流水侵蚀一地壳抬升4.下列关于左图所示区域易发滑坡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降水稀少,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遇水不稳定性增加A.B.降水变率大,地表径流冲刷力强底部受流水侵蚀严重,坡体稳定性差C.D.【答案】3.C 4.C【分析】3.阅读材料可知,根据地质演化过程,白银市黄河石林最开始是因为沉积作用形成整体的石块区域,在近一百万年受到地壳的抬升作用,导致岩石变得疏松,且材料显示白银市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与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中的石林景观相似,因此主要是后期受到流水侵蚀而形成,因此顺序应该是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C 正确。故排除A B D,答案选择C。4.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右图显示区域内,夏季七八九月份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对地表的冲刷能力强,易导致水土流失,山体滑坡,形成泥石流,故错误;右图中八月和一二月份相比,降水年变化较大,故正确;该区域多疏松砂砾岩为主,土质疏松,雨水不稳定,易被侵蚀,故正确;土质疏松,渗透能力强,土壤底部易被水侵蚀,坡度较大的地方坡体稳定性较差,易形成上题滑坡,故正确。正确的有,故答案选择C。下左图是大连黑石礁国家滨海地质公园“海上石林”景观,属于滨海喀斯特地貌。下右图是该海岸带岩溶系统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塑造左图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流水沉积C.流水侵蚀D.冰川侵蚀6.据右图判断,该 地()主要是石灰岩主要是岩浆岩甲处岩溶地貌形成于陆地湿润环境乙处溶洞形成后演变为滨海环境A.B.C.D.【答案】5.C 6.A【分析】5.根据材料“左图是大连黑石礁国家滨海地质公园“海上石林”景观,属于滨海喀斯特地貌”可知,该景观为喀斯特地貌中的石林,属于流水侵蚀地貌,C 正确;喀斯特地貌中流水堆积形成钟乳石、石笋等,故海上石林与流水沉积作用关系较小,没有冰川分布,也没有冰川侵蚀地貌,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因为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关系较小,ABD错误。故选C。6.读右图“该海岸带岩溶系统模式图”,可知,岩溶地貌主要条件是要有可溶性岩石,因此主要是石灰岩,而不是岩浆岩,正确,错误;甲处是地表喀斯特地貌,是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经流水的溶蚀、侵蚀作用下形成的,推断甲处岩溶地貌形成于陆地湿润环境,正确;乙处溶洞位于海底,可能是海水侵蚀形成的,因此溶洞形成后会演变为海底环境,错误。综上所述,A 正确,B CD 错误。故选A。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保存最完整的地区。拥有世界上发育最典型、分布密度最大的峰丛洼地。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下图为大化县不同地质时期的地质景观示意图。82海平面 CO?-C a2 二二 d J E海拔/m1 500-1 000峰从海拔/m4 0002 00020读图完成下面小题。海拔/m丁 钟乳石7s漏斗7.大化县峰丛形成的地质过程为()A.B.C.D.8.大化县溶洞内的钟乳石、石笋、石柱,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C.流水搬运D.流水溶蚀【答案】7.B 8.B【解析】7.结合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有关知识分析,在海洋环境中,海水中的钙离子与大气或者水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碳酸钙沉淀,随着含有碳酸钙物质的海洋沉积物的大量沉积,形成石灰岩,如图所示;石灰岩受到地壳活动,抬升形成以石灰岩为主的高原地貌,如图所示;在抬升的过程中,地表水及地下水沿着石灰岩的裂隙不断溶解、侵蚀,形成溶洞、暗河等,如图所示;流水持续溶蚀使得岩石之间的裂隙不断拓宽变深,地下溶洞扩大、坍塌,导致山体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如图所示;最后在地表逐渐形成了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的峰丛地貌,如图所示。故大化县峰丛形成的地质过程为,B正确,A C D错。本题选B。8.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溶洞内的水在慢慢向下渗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发生上述反应,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钟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笋,当钟乳石与石笋相连时就形成了 石柱。因此,溶洞内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的形成是由于含有碳酸氢钙的水分解形成碳酸钙沉淀属于流水沉积,B正确,A C D错。故本题选B。沿北纬3 0 自东向西集中分布着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下图)。在喀斯特地区,地下水中溶解了大量碳酸钙,这种水被称为“喀斯特水”。从地壳深处涌出的“喀斯特水”一出地表,随着压力、温度的变化,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钙开始结晶析出形成各种景观,称钙华景观。中国最负盛名的钙华景观非常巧合地在青藏高原东缘的云南、贵州和四川的区域内排成了一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西9.我国喀斯特地貌自西向东演化分布的规律是()A,溶蚀山地一峰林峰丛一孤峰一平原 B.平原一溶蚀山地一峰林峰丛一孤峰C.溶蚀山地一孤峰一峰林峰丛一平原 D.平原一峰林峰丛一孤峰一溶蚀山地10.造就青藏高原东缘钙华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和堆积B.流水溶蚀和堆积 C.风力侵蚀和堆积 D.海浪侵蚀和堆积【答案】9.A 10.B【分析】9.图中自西向东受流水溶蚀作用的时间长、强度大,地势逐渐降低,依次分布为溶蚀山地、峰林峰丛、孤峰、平原。A正确,BC D错误。故选A。10.本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壳抬升幅度大,多种地质作用交错复合,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地貌,发育了大规模喀斯特作用下的钙华地貌景观。钙华地貌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流水溶蚀、流水堆积作用。B正确,A C 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喀斯特地貌广布,该她貌以岩溶峰丛、谷地为主。该县石灰岩岩层厚度可达752922m,年平均气温19,年降水量为1205nlm,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材料二:下图为该县喀斯特地貌(峰丛)形成过程示意图。C2海 平 面C2海拔/m4 0002 0000海拔/m3 000-2 000-1 000-0材料三:溶洞、暗河 钟乳石节厨斗冲(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躲减,水流搬运能力下降,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为冲(洪)积扇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简述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有利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自然条件。(2)根据材料二,描述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峰丛的形成过程。(3)根据材料三,描 述 冲(洪)积扇的形态特点。【答案】(1)地表岩石多为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水循环活跃,流水作用强。(2)在海洋环境时期,石灰岩大量沉积;地质史上地壳强烈抬升;地表水流通过石灰岩的裂隙对岩石不断溶蚀,裂隙变宽变深,山体被切割形成峰丛。(3)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形状;冲(洪)积扇从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分析】(1)根据材料“该县石灰岩岩层厚度可达752922m,”可知,地表岩石多为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由材料“年平均气温19,年降水量为1205mm,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可知,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水循环活跃,流水作用强。(2)读材料二可知,在海洋环境时期,钙离子和二氧化碳结合形成大量的石灰岩,石灰岩大量沉积;地质史上地壳强烈抬升,使石灰岩出露于地表;在抬升过程中石灰岩形成一裂隙,地表水流通过石灰岩的裂隙对岩石不断溶蚀,在地表形成石林、地下形成溶洞,地下暗河,钟乳石等地貌:在不断的流水溶蚀作用下,裂隙变宽变深,山体被切割形成峰从、洼地等。喀斯特地貌海拔逐渐降低。(3)读图可知,冲(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卜降,碎屑物质堆枳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由于出山口后,河流摆脱两侧山地的束缚,流水侧展开,形成以谷口为顶点的扇形形状堆积;在流水搬运和重力作用下,冲(洪)积扇从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水流的搬运能力逐渐下降,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1 2.广西东望广东,西接云贵,南频北海,北依潇湘。一衣带水,与越南接壤。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广西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区,西江及其支流从境内流过(下左图)。境内喀斯特地貌广布,乐 业“天坑”是该区常见的喀斯特地貌(下右图)。种类丰富,素 称“有色金属之乡”。铝土矿探明储量在1 亿吨以上,其中平果市铝土矿占广西铝储量的78%以上,可以露天开采,是我国目前最好的富铝矿。2018年,平果市产业结构比重为9.77:62.91:27,32第二产业中的铝产业占比偏高,铝产业占GDP比重为45%o(1)分析广西地区河水的主要补给形式与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特点。(2)说明乐业天坑群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3)简析平果市适宜发展铝产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条件。(4)试从产业结构优化的角度,对平果市的产业结构作出评价。【答案】(1)本区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主要补给形式为降雨,径流季节变化大,夏季径流量大,冬季径流量小。(2)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石灰岩经地壳抬升成陆地,流水侵蚀、溶蚀形成巨大地下溶洞,溶洞因重力坍塌成天坑。(3)炼铝要靠近原料产地,广西铝土资源丰富,储量大,品质好,开采方便,可以露天开采。所以利于炼铝业发展炼铝工业是能源指向型工业,该地西江及其支流水能资源丰富铝用途广,消费市场广阔,这里离华南市场较近,出口海外方便。(4)平果市三种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合理。第二产业占比过高,第一和第三产业占比偏低。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的铝产业虽成为支柱产业,但比例过高,虽体现出有别于其他区域的特点和优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单一,过度依赖铝产业,会带来资源、环境、持续发展的方面的问题。要延长铝产业的产业链,研发高端产品,提高产品产品附加值。要调整产业结构。平果市地处热带地区,提高第一产业特色和质量;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强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和红色旅游业。【分析】(1)广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卡富,河流主要靠降水补给。夏季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冬季降水少,河流径流小,水位季节变化大。(2)该区域地质历史时期曾经为海洋,因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后由于地壳运动,海陆变迁,海洋变成陆地,石灰岩裸露地表;该区域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对石灰岩侵蚀、溶蚀作用强,慢慢形成巨大地下溶洞,溶洞在重力作用下坍塌,最终形成天坑。(3)根据材料可知,广西铝土资源丰富,储量大,品质好,可露天采,开采便利。为发展铝产业提供丰富而高品质的原料;读图可知该区域河流众多,水源充足,且广西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区,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为铝产业提供动力;地理位置优越,靠海,海洋便利,便于产品出口;离华南市场较近,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4)由材料可知第一产业比重为9.77%,第三产业比重为27.32%,第一和第三产业占比偏低;第二产业比重为62.91%,第二产业占比过高,三种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合理,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产 业 结 构 单 铝 产 业 为 主 导、支柱产业,所占比例过高,过度依赖铝产业。铝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对其进行开采和冶炼对环境破坏、污染严重,因此,过度依赖铝产业,不利于经济、生态、资源、社会等可持续发展。可以调整平果市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产业布局,搬迁污染企业,减少局地污染物排放;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完善平果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提高产业附加值;发展清洁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大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溶洞是指喀斯特地貌区的石灰岩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所溶蚀而形成的天然洞穴。下图示意我国亚热带地区某喀斯特溶洞断面。该溶洞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在不同高度分布着3层水平溶洞,从第一层溶洞至第三层溶洞形成时间由早到晚,水平溶洞存在规模差异。第一层溶第二层溶洞第三层溶洞.三:ryij葺 辿j 一 载 张事地下河道(1)从气候、地形和地质角度简述溶洞的形成条件。(2)推测第二层溶洞随时间推移可能发育的地貌景观。(3)简述图中第一层溶洞和第三层溶洞发育情况的差异。【答案】(1)气候:当地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为流水溶蚀作用提供充足的水源。地形:当地地形起伏大,有利于增强流水侵蚀作用。地质:以石灰岩为主的地质条件有利于流水溶蚀,形成地下溶洞。(2)受流水不断侵蚀,内部发生坍塌,空间进一步扩大,溶洞内部发育石笋、石钟乳等地貌景观;如果溶洞顶部受流水或外力作用发生坍塌,还可能形成天坑地貌景观。(3)第层溶洞形成时间早,发育时间长,溶洞受流水溶蚀作用时间长,溶洞发育的空间大,洞内发育典型的沉积地貌;第三层溶洞形成时间晚,发育时间短,溶洞受流水溶蚀作用时间短,溶洞发育的空间小,洞内沉积地貌景观不突出。【分析】(1)溶洞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典型地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沉积岩在高温条件下被溶蚀,侵蚀,沉淀形成的地貌单元。该地为亚热带气候,雨热同期,为流水溶蚀作用提供充足的水源条件: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地形起伏大,坡度大,雨水侵蚀作用明显;从材料中可知,该地主要为石灰岩,属于可溶性岩石,容易被溶蚀。(2)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层溶洞内部会不断受到流水的溶蚀作用,裂隙会越来越大,进而内部会在重力作用下崩塌,空间进一步会扩大;洞内会发育沉积地貌;出现石笋、石柱、石钟乳等地貌景观;如果顶部继续扩大,塌陷之后形成天坑景观。(3)第一层溶洞是发育时间最早的,第三层是形成时间最晚的,由于第一层形成时间最早,受侵蚀的时间更久,因此溶洞内的空间更大;具有非常典型的沉地貌;第三层形成时间晚,受侵蚀时间较短,因此沉积地貌不显著,溶洞的发育空间也较小。1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桥隧比是指公路和铁路建设中,桥梁和隧道占总里程的比例。中老铁路,即“中老国际铁路通道”,也称“中老昆万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电气化铁路。铁路沿线地势北高南低,且由北向南地势降幅较大,区内山脉众多,河流纵横,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中老铁路桥隧的比例就高达87%o如图示意中老铁路。(1)分析中老铁路桥隧比高的原因。(2)说明中老铁路桥隧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3)简述中老铁路建设对老挝的影响。【答案】(1)多山地,地形起伏大,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建桥梁、隧道有利于减少路线绕行长度,且有利于行车安全;板块运动活跃,地质条件差;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和对野生动物的干扰。(2)雨季长,不利于施工;地形地质复杂,多断裂破碎带,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等)多发;沿线地区交通不便,施工难度大等。(3)老挝地处内陆,交通不便,中老铁路建设有利于加强老挝对外联系;有利于加强其与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老挝的旅游业发展等。【分析】(1)由材料可知,该铁路线经过地区“由北向南地势降幅较大,区内山脉众多,河流纵横,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原始森林茂密、动植物资源丰富。因此桥隧比高的原因一是基于地质地貌的原因,另一个是为了尽可能的绕开原始森林等生态敏感脆弱区。从地质地貌角度考虑,建桥梁、隧道有利于减少路线绕行长度和坡度,有利于行车安全;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运动活跃,地质条件差。建桥梁、隧道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和野生动物的惊扰。(2)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I,该铁路线经过地区季风气候显著,降水时间长,地形地貌复杂,地处板块交界处附近,地质构造复杂等。因此解答本题可从气候、地形、地质、施工环境等角度分析。沿线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炎热潮湿,不利于施工;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运动活跃,地形地质复杂,多断裂破碎带,易发生滑坡、你是路等地质灾害;受地形及原始森林等因素影响,沿线地区交通不便,施工难度大。(3)老挝地处内陆,对外交通不便,是发展中国家,中老铁路建设对老挝的影响,可从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从社会因素考虑,中老铁路建设有利于加强老挝与沿线国家的交往,更有助于老挝和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从经济因素考虑,有助于完善沿线基础设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居民收入,带动旅游业发展等。1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的喀斯特地貌按气候条件划分为:热带、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冻高原喀斯特和干旱区喀斯特等。下图为“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2 000海拔(m)4 000海拔(m)4 000-2 000-1 000-百弄乡位于广西西北大化瑶族自治县,徐霞客描述“复见四石山攒合而山脊中复见下坠之洼。”,弄就是“洼地”,该地峰丛洼地密度世界罕见。该地年均气温17.4 19.6,年降雨量15001600毫米,雨水多集中于夏季,干旱明显。当地人在山脚下的旱地旁,用砂石、水泥建造容量在数十乃至上千立方米不等的蓄水池称“水柜”。下图为“七百弄地理位置图及峰丛和水柜景观图”。(1)相比南方热带、亚热带喀斯特地貌,我国其他气候条件发育的喀斯特地貌在类型、数量及发育规模上有何差异?(2)七百弄峰丛形成首先是表现在海水中的钙离子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形成一岩;其次形成喀斯特高原;再其次在地形变动过程中,河流下切,一 形 成 峰 丛。(3)结合气候、水文、地质和水资源利用等分析七百弄推广修建水柜的原因。【答案】(1)类型上:地下溶洞少:无或少有地下暗河;少见落水洞;难以形成峰丛、峰林。数量上:各类型数量少;密度小。规模上:洞穴规模小;地表溶洞浅;洼地少。(2)石灰 受板块运动影响,地壳强烈抬升 石灰岩被流水不断的溶解、侵蚀,岩溶在垂直方向上得到强烈发育。(3)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降水少,较为干旱;夏季降水多,有储存雨水的气候条件;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渗漏多;地形崎岖,多落水洞,地下暗河,地表水留存时间短;地头水柜的建设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分析】(1)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降水量大,流水溶蚀作用显著,其他喀斯特地貌区降水量少,流水溶蚀作用较弱。因此相比南方热带、亚热带喀斯特地貌,我国其他气候条件发育的喀斯特地貌,在类型上的特点为:地下溶洞少;地下暗河没有或少有;落水洞少见;难以形成峰丛、峰林。数量上:各类型数量均比南方喀斯特地貌少:各地貌类型的分布密度更小。规模上:比南方热带、亚热带喀斯特地貌相比,溶洞洞穴的规模更小;地表溶洞更浅;洼地更少。(2)七百弄峰丛形成首先是表现在海水中的钙离子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石灰岩;其次受板块运动影响,海洋地壳受到强烈抬升,露出海面,形成喀斯特高原;再其次在地形变动过程中,河流下切,裸露在地表的石灰岩被流水不断的溶解、侵蚀,岩溶在垂直方向上得到强烈发育,便形成高耸林立的峰丛。(3)七百弄位于广西,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多集中于夏季,干 旱明显降水较少的冬季,当地较为干旱,地表缺水;而夏季降水多,可以储存雨水,便于冬季使用;当地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容易渗漏到地下,地表水短缺;地形崎岖,多落水洞,地下暗河,地表水留存时间短;“用砂石、水泥建造容量在数十乃至上千立方米不等的水柜“,可减少地表水的下渗,增加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当地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