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分析研究》.doc

    • 资源ID:88145963       资源大小:159.50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分析研究》.doc

    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女性参与有酬社会劳动无论是对女性本身还是对整个社会而言都具有积极意义。对女性本身而言,它是女性参与社会生活、实现经济独立和迈向与男性平等的第一步;对整个社会而言,它是构建先进性别文化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然而广泛存在于人力资源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却使女性在就业时遭遇了种种的艰难和困境。尽管男女两性的先天差异不容置疑,但是人力资源市场上针对女性的歧视却也不容忽视。如果不分析人力资源市场性别歧视的成因并采取相关的措施,那么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遭遇将极有可能影响到家庭及个人对女性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近年来流行的学的好不如嫁得好的观点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而由于女性天然要承担母亲的角色,女性人力资本投资降低所造成的女性综合素质的降低,或者由于就业困难而造成的贫困,将不仅会影响到受歧视的女性本人,还有可能会产生代际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和集体企业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企业有了越来越多的经营自主权。通过新增资源的重新配置而形成的新的产业部门也在改革后异军突起,不断成长和壮大。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越来越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干预越来越少,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人力资本和生产率、工资和生产率之间的密切关系。在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前提下,企业在人员雇佣和工资决定上开始偏向于“效率优先”的考虑,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即根据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以及符合需要的人力资源市场供给老决定就业和工资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女性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以及由于歧视所受教育的有限等原因,被雇主视为生产率低的劳动群体而在就业中遭遇歧视,导致女性就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女性就业难;女性就业质量差;从总量上讲,女性失业人数比重较大;再就业困难;女性劳动权益问题凸显。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对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对于消除人力资源市场中性别歧视现象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1.2 研究意义两性平等就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男女平权”的基石。女性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主体,女性参与有酬社会劳动不仅能促进自身发展,而且能有力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人力资源市场中针对女性的就业歧视问题,探讨产生歧视的原因及对策,无论是对于女性而言还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 有利于充分利用女性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发展。(二) 有利于提高女性素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三) 有利于扭转传统社会观念,构建先进性别文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专柜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女性所面临的就业环境和实际的就业状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力资源市场上针对女性的歧视日益严重,尤其是近几年来连女大学生、研究生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因此,借鉴西方理论研究探讨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中针对女性的就业歧视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3 论文框架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的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首先介绍国内外对此的研究成果,然后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三部分详细的介绍女性在人力资源市场中遭遇性别歧视的具体表现;第四部分分析原因;第五部分总结并提出对策和建议。1.4 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较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1.比较分析法。本研究在分析就业性别歧视表现时,主要就是运用比较分析法,指出和男性相比,女性就业难、工资低等。2.文献分析法。本研究对一些理论文献进行分析。第2章 相关研究回顾 2.1 研究概况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问题,不但中国存在,在国外也同样严重。因此,对于劳动就业中的性别差异现象,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国外研究概况西方学术界的研究发现女人在求职时,往往受到以下歧视:单位拒绝那些够资格的女申请人;给女申请人较低的薪水;给申请人不太有吸引力的职位,即工资歧视和岗位歧视,而当女性一旦被雇佣,她们又往往面临着待遇歧视。国外对“女性就业难”的研究集中在劳动力市场性别差异的原因研究、性别歧视原因的理论研究和性别歧视的计量上。西方学者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所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工资差异,进行了大量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1944年,冈纳·缪尔达尔、理查德·斯特纳和阿诺德·罗斯在三人合著的美国的困境:黑人问题与现代民主一书中,对经济领域存在的偏见和其它经济变量如何相互作用的系统进行了分析,可视为歧视经济学产生的标志。G.S.Becker(1973)建立了个人偏好歧视模型,并用歧视系数度量歧视程度的高低。Oaxaca(1973)、Blinder(1973)等学者对性别和种族歧视的程度进行了度量。Paul Osterman(1975)还实证了工人的收入不但与人力资本水平相关,还与行业、职业等其他特征相关。计量工具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复兴和进一步繁荣(Robert McNabb,1981),William T. Dickens(1985)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具有完全不同的工资决定机制,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内部,工资与人力资本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内部,工资与教育和工作年限无关。关于性别歧视,前新古典理论主要研究工资差别,认为女性低收入的原因是劳动生产率低下,缺乏工会支持,受教育程度低,生活标准较低,就业面窄,就业的从属特征等。福西特对女性劳动力生产率低的观点提出质疑,她从一战期间军火企业找到依据:射弹厂的女工产量是工会男员工的两倍。她认为,女性总体低收入是由于她们被排挤在更广泛的产业部门外,这些部门被工会控制。她提出“同工同酬”概念。埃奇沃思和福西特提出拥挤假说,认为女性低收入低于男性在于她们就业被控制在狭窄的就业领域。 弗罗伦斯也提出了另外的看法,性别工资差别不在于两者生产率的差别,而在于:一是家庭与社会习惯使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流动性。二是男性不情愿与男性在一起工作,尤其是女性领导和管理。琼·罗宾逊运用买方垄断理论对女性劣势做了模型化处理。  休罗运用求职列队理论对这种性别歧视就业模式给出一个解释,解释两个指标是求职列队和统计性歧视。其基本假定有:工资结构是外生变量;雇主间的工资差别很大且与求职者的特征没有多大联系。厂商根据求职者未来的可培训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未来的生产率)做出选择或列队。获得求职者的有关信息的成本很高。甚至连求职者自己对能否录用也不甚清楚。但是非白人以及已婚妇女能意识到自己在求职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因为根据群体的总体态度、工作技能以及被辞退的可能性等方面来判断,他们自身的条件不及男性白人。只有在职业分布的低区域范围内,他们才能在列队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从历史上看,少数民族成员和妇女大部分在从属部门就业,导致了一种长期延续下来的对他们的歧视。这种歧视的态度会进一步导致这些群体在二级劳动力市场上更加频繁地进出劳动力市场, 加大工作经历的不稳定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许多学者开始从其他的角度来研究人力资源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是的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更趋深入。美国行为经济学家2002年度克拉克奖获得者Mattew·Rabin指出,追求公平性的心理已经在很多市场中起了作用,特别是在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歧视行为的浓重传统文化背景、这会约定俗成等特点,决定了其经济利益上即使是非理性的选择,而实际市场中又难以规避,并且源远流长(张抗私,2005)。斯坦福大学的理姬薇教授(Cecilia L Ridgeway,1997)则运用互动理论来解释两性职业和报酬不平等的问题,她指出,人们是生活在互动的交往中的。在互动交往中,人们会自动的识别出对方的性别并以此作为交往的 前提条件。受性别刻板化映像的影响,人们对不同的性别具有不同的行为期望,从而造成了制度化的不平等。人们普遍认为男性优于女性,更能胜任工作。受此观点的影响,在自我实现预期效应下,女性也承认男性更有能力,从而造成具有同等能力的男性和女性对自己的期望值不同。 国内研究情况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文明的国家,传统文化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的性别观念根深蒂固,尽管建国后政府在大力倡导男女平等,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促进女性就业,但是不可否认,女性在人力资源市场中仍然受到不公平对待。在我国,在同等学历、同等工作经历条件下,女性职工收入要比男性职工低10.8%,从绝对数额看要少341.6元(诸建芳等,1995).近年来,随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浮出水面,一方面动摇了“素质说”的解释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人力资源市场性别问题的严重性(蒋永萍,2003)。因而,有关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其实问题也收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赵履宽(1998)认为,歧视的来源主要有四:雇主的偏见、雇主信息的不完全、雇员的偏见和顾客的偏见。其中,除雇主的偏见之外,其他三种产生歧视的可能,都是由于雇主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使其变成歧视的现实的。蔡昉(2003)认为,人力资源市场的性别歧视会影响个人或家庭对女性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减少女性的就业机会,降低女性的劳动积极性和生产率,这些因素反过来又可能会加剧人力资源市场的性别不平等。蔡昉还进一步指出,由于女性的母亲角色,女性受教育的程度直接影响孩子受教育的水平,并会进而影响到孩子未来在人力资源市场的竞争力和生产率。李俊峰(2003)利用第二期全国妇女地位抽样调查数据对我国男性和女性的收入差距做了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除人力资本等因素外,性别对个人收入存在显著影响,性别即通过教育、晋升和行业等对个人产生间接影响,也对收入产生直接影响。蒋永萍(2003)认为,由于性别歧视的存在,在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中,就业机会的缩减在男女两性间并不平均分配。谢嗣胜、姚先国(2005)也指出,人力资源市场的性别歧视加剧了性别收入的不平等,扭曲了人力资源市场的资源配置。张抗私(2005)指出,人力资源市场上的性别歧视作为一种行为,无论它是来自于约定俗成的社会因素还是经济上效用最大化的选择,其结果都会对被歧视群体的福利水平乃至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产生直接的、消极的影响。南开大学的谭琳教授通过对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网上人才市场、大型人才招聘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招聘活动的调查研究发现,各种招聘方式中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性别限制,绝大多数提出性别限制的职位和职业既不符合法律的范围,也不属于具有合理性别要求的特殊职业和职位。这表明中国的人力资源市场中性别歧视的存在是比较普遍的。谢嗣胜(2005)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运用差异指数法对我国城市就业人口职业(中类)进行计算,假如男性就业人员保持现有的职业分布不变,要使两性就业人员在各个职业中的分布比例相同,那么女性就业人员就必须有64.7%的人要做职业变换。因此可以说,当前中国城市就业人口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职业性别隔离。关于职业性别隔离,吴贵明(2004)指出,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凡是一个职业变成“女性职业”,它的职业地位必然下降,劳动力价格必然下跌。性别职业隔离通过制度的结构因素使女性职业没有升迁管道,造成女性薪资低廉的结果,构建了同值不同酬现象。但是对此徐林清(2004)则认为,尽管女性劳动力在行业之间的分布不均匀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因此认为是性别歧视的结果,因为衡量是否存在歧视不能单单就工作本身去分析,还要结合就业者对这种工作的评价去判断。 2.2 概念界定 分析人力资源市场中的性别歧视,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性别歧视。1979年联合国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的公约认为,所谓对妇女的歧视是“基于性别所做的任何区分、排斥或限制,其结果和目的是损害或者否认妇女(无论婚否)在男女平等基础上,认识、享有或行使在政治、经济、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李慧英. 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第53页。这是关于性别歧视的一个权威定义,它高度概括地阐述了性别歧视的基本含义及其在权利结构各个层面的普遍性。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或者受聘者在就业时因某些与个人工作能力无关的因素,仅仅是基于性别因素而存在的不公平对待。根据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的规定,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就是基于性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后果是取消或损害就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但是基于特殊工作本身要求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不应视为歧视。简单的讲,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实际就是指用人单位采取各种或明或暗的歧视手段,使女性在就业中丧失与男性平等的择业机会及待遇。 卢媛: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中国知网就业领域的性别歧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明显的方面:其一,工资歧视;其二,职业歧视。(1)工资性别歧视的界定按照贝克尔的定义,“工资歧视是指女性与男性工作一样,学历一样,经验一样的情况下,因为习俗或者公司政策而获得的收入比男性少”。 张翼珍:对经济领域中部分性别歧视问题的理性分析,思想评论,2001(4),第16页在人力资源市场中,雇主对雇员的人力资本特征所支付的“价格”因性别不同常常体现出差异,但是,仅此而断定存在着性别歧视还没有足够的论据。女性和男性在选择职业时有不同的倾向性,如果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女性自愿选择的职业是偏好或理性决策的结果。毋庸置疑,女性比较集中的降低人力资本投资于那种脱离人力资源市场一段时间也不会迅速贬值的技能方面,而这种投资往往是只能获得较低报酬预期的反映。另外,由于女性一般都负有更大的家庭责任,因家务琐事以及孩子的教育等问题矿工或请假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离家较近、承担出差等特殊动作可能性小的工作。这些因素都会降低女性的工资报酬,但是由于它们难以衡量,这些因素往往只是表现在对可观察生产率特征所应得报酬的削减上。(2)职业性别歧视的界定当某一人口群内部的职业分布与另一种人口群内部的职业分布极为不同时,就以为这职业隔离的存在。就性别而言,职业隔离直接反映“女性”职业和“男性”职业这种现象。就宏观而言,女性和男性在各种职业中的分布的确不均匀,女性在工资报酬较高职业中的分布不足,而在工资报酬较低职业中分布比例过高。 同样,职业隔离也并非必然是职业歧视的结果,至少某些职业隔离是由个人在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之前所形成的偏好或者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之后需要进行家庭决策的情况下所作出的选择。职业隔离的程度对于女性工资存在着巨大影响。第3章 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就业性歧视的表现别妇女的发展水平是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尺,而女性就业时女性自身解放与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就始终非常重视女性的就业问题。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性别而造型的不平等仍然广泛的存在于女性就业的方方面面。佟新在其所著的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一书中将就业性别歧视的表现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职业隔离,二是女性大量的从事非正规就业和兼职工作,三是两性工资差距。而笔者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认为职业流动和职业寿命同样是性别歧视表现的两个方面。3.1 职业的性别隔离各个国家都存在某些性别化的工作,那些“女性的工作”包括办公室文秘、护士、幼儿园阿姨等,这就是职业的性别隔离。职业的性别隔离是指根据对“适合于”男性与女性工作的普遍解释,将男性和女性分配于不同的职业领域,由此导致两性在不同职业中的集中状况。女性更多的是从事那些职业地位低、服务性或辅助性的工作;男性则更多的从事具有技术要求和职业等级的工作。职业的性别隔离表现为垂直隔离和水平隔离两个方面。水平隔离是指女性从业人员中超过50%及其以上的人员从事以简单操作为主的工作。垂直隔离是指女性的工作集中在没有多少权力与提升机会的工作上,而男性则集中于拥有更多权力和影响力的工作岗位。表3-1 1990年中国10种“女性”职业 单位: %职业类别性别比例职业类别性别比例幼儿保育员图书资料业务人员家庭服务员档案业务人员护理人员电信业务人员旅店、饭店服务人员环境清洁卫生人员纺织、针织、印染人员财会和审计人员资料来源: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07,第169页。3.1.1 水平隔离女性在智力型职业中的比例小,在体力型职业中所占比例大。纺织、轻工、商业、服务业中居于一线的(只需要技术即可上岗)女职工几乎占了50%以上。在智力型职业中,女性就业的比例仅为男性的50%。特别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女性仅占总数的11.8%,男女比例将近9:1。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中,男性占77.3%,女性仅为22.7%。从科研部门看,男性占63%,女性占37%,其中真正在科研岗位上的女性仅占30%,从事技术研究的女性仅占2%。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女性在择业是,选择工作环境好的有88.8%,有81.1%的女性选择挣钱多的工作,只有43.8%的女性选择风险大、有竞争力的工作,在已就业的女性中,由国家分配或双向选择获得工作的占48.3%,由自己创建的占22.9%在事业获得成功和建立一个温暖的小家庭的选择中,25%的女性选择前者,65%的女性选择后者。如果说女性集中于以简单工作为主的职业是由于所受教育优先而制约的,那么近年来屡屡出现的高素质、高学历女性也遭遇就业难又如何解释呢?同一般女性相比,女大学生所代表的人群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阶层女性。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通过平等考试选拔出来的,与男大学生一样优秀的女大学生们在跨出校门时却遭受到用人单位的选拔歧视。有些单位虽然招聘女生,但又加上身材、容貌、漂亮程度等非职业条件。仅仅因为性别的原因,女大学生被拒绝在工作岗位之外,或被迫就低应聘。 垂直隔离职业培训中的性别歧视男性多接受的社会与企业的职业培训要远远多于女性。女性劳动力比男性劳动力在进入工作前所得到的培训要少些,即便是参加了培训的女性劳动力,她们接受培训的时间比男性劳动力要短。对女性雇员工作的预期直接影响着雇主们的培训计划。同样,女性劳动力也在尽量避免那学必须达到较高培训水平才能充分实现生产率的工作。晋升中的性别歧视上海一家策划公司针对都市职业女性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是:在公司的经理层中,男性为57.9%,女性为42.1%,基本平衡,但是在总经理的职位上,男性比例约为83.4%,而女性的比例锐减为16.6%。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研究中即有“玻璃天花板”的理论出现。这个理论说的是,由于性别等因素,女性的职业选择和植物晋升被一层玻璃挡着,可望而不可即。吉恩·N·兰德勒姆在他的改变世界的十三位女性中提到,能够坐到高级位置的女性永远是凤毛麟角。这一切往往也需要超常付出才能够获得。另一份京粤两地的几家猎头公司调查结果是:中层女性晋升难,最大的障碍来自于年龄。一个男性管理者在40岁的时候可以迎来事业的巅峰期,而一个女性的黄金时期是35到40岁之间,时间短暂而急迫。猎头公司提供的数据同时显示:女性往往能在财务、人力资源管理、行政、公共关系、销售等方面取得成功,女性的性别特点决定了她们能够胜任此类工作。但在一个公司的最高领导者的位置需求上,女性往往不被考虑。表 3-2 企业高级女性人才状况(北京) 单位:%,元类别人力资源经理财务经理市场销售经理CEOCOO(首席运行官)CTO公关经理建筑(设计)总监生产总监金融投资女性比重6030221020250151015薪资水平80000-300008000-4000010000-5000020000-6000010000-2500012000-300006000-1500015000-3000010000-2000012000-40000资料来源:张抗私,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问题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版,第92页。 3.2 女性大量从事非正规就业和兼职工作随着全球人力资源市场越来越具有弹性和鼓励灵活就业的政策,女性越来越多的从事非正规就业或兼职工作。非正规就业也称灵活就业,是一种不稳定的就业,包括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非全日制工作也称为半日工作。即人们半工半读或半工半家务的劳动状况,一般是以小时计酬。英国是女性非全日制工作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女性经济活动的发展,绝大部分都是靠兼职工作促成的。到1994年,女性承担了英国全部兼职工作的78%。 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07.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出现了女性职业率比男性高一个百分点的状况,许多女性采取灵活就业的方式,其特点就是以临时性工作为主,不享受国家规定的各种社会保障。作为经济转型时期的国家,中国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在缓解持续存在的就业压力、提高人力资本的利用率、增加收入、保障市场竞争所排挤的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非正规就业的低稳定、低收入、低社会保障以及低组织化程度不可避免的导致了非正规就业的经济脆弱性和非正规就业者在劳动力市场的分化和社会的不平等。目前,中国官方的劳动就业统计上没有与非正规就业对应的口径,分性别的数据更是比较缺乏。在这里,借用城镇就业和城镇单位就业两种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表3-3的数据表明,如果我们把除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以外的其他城镇从业人员近似的看成非正规就业人员的话,可以看到,随着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减少和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增加,城镇就业人员中非正规就业的比重已超过正规就业的比重。而女性在非正规就业人员中的比例也远高于女性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的比重,有62.9%女性为非正规就业,比男性告8.4个百分点。考虑到这一数据尚未包括正规部门的非正规用工情况,实际以非正规就业形态从业的女性还要更多。 表3-3 2004年城镇各类及营业形式从业人员性别情况 单位:万人就业领域总数男性女性女性比例(%)城镇就业城镇单位就业其他从业人员其他从业人员比重(%)资料来源:蒋永萍,中国妇女的就业情况,19952005: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第47页。3.3 两性工资差距世界各国两性收入之间的差距普遍存在。联合国的调查表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两性劳动者都比男性挣得少。女性平均收入大约是男性的四分之三。 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其主要原因是结构性的,即地位低和薪水低的双低工作是女性的主要工作,导致了女性收入的普遍降低。两性工资差距不仅存在,而且呈扩大趋势。女性就业率已成为衡量男女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比率的女性就业率是对男女平等的完美诠释。然而在就业问题上,我国不仅存在女性就业率低于男性的显性性别歧视,而且存在女性被迫就地应聘的隐性性别歧视。表3-4是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根据1998年在上海、北京、天津、深圳、佛山等14个大城市调查后发布的“中国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表 3-4 中国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 单位:元行业工种男性女性97年98年97年98年卫生一般内科医生理疗医生牙科医生零售接待员1111、0现金出纳销售员7727酒店房间服务员接待员厨师资料来源:中国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工资表,1999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178页。显然,上表中男性个工资均高于女性,就连一些纯属简单劳动的接待员、售货员等工资也是男性高于女性,这与我国法律规定的男女同工同酬原则相悖,并且上述工资的性别比较是在女性就业人数多的行业中进行的,如果我们将一些男性占主导地位的行业排列出来,男女两性的工资差别必然更明显。 3.4 两性在职业流动中的差异当个人的社会地位主要取决于职业地位时,不同社会群体职业流动的流速和流向是衡量社会中群体地位状况与变迁的重要指标。一下从考察江苏省男女两性的职业流动状况出发,比较两性职业流动过程中的差异。研究资料来源于2000年12月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的第二期中国女性地位调查的有关数据。根据该调查分离出江苏部分有效问卷2112份,其中男性990份,女性1122份。职业流动表反映的是个人的最初职业或社会地位与调查当时职业或社会地位的变化情况。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职业流动较少,人们的职业大多数是家传世袭的。建国后的一段时间,由于国家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人们的职业也较少发生变动。真正较大规模的职业流动是在改革开放后。表3-5 分性别职业流动状况 单位:人,%流动情况性别有效样本数有职业流动经历的人数有职业流动经历占被调查者的比例男990433女1122541 职业流动人数比较“江苏省女性社会地位调查”关于职业流动的调查结果表明:在2112个有效样本中,48.2%的女性在业者转换过工作,比男性高4.5个百分点。但是有过职业流动经历的样本中,转换过两次以上的女性流动者占在业者的19.6%,此比例男性为25.1%,女性比男性低4.5个百分点。可见江苏劳动力人口中有过职业流动经历的女性比例高于男性,但男性样本中流动强度高于女性。 职业流动强度比较 表3-6 分性别职业流动频率 单位:次性别男女平均流动次数资料来源:陈芳,职业流动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江苏省第二期妇女地位调查哦数据分析,青年研究,2006年第7期。表3-7 两性份职业类型(初始职业)的职业流动频率 单位:次农民工人商业服务人员办事员技术人员单位负责人男性流动频率女性流动频率资料来源:陈芳:职业流动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江苏省第二期妇女地位调查数据分析,青年研究,2006年第7期。职业流动频率统计的是劳动者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流动的平均次数,它反映了流动者职业流动的强度。江苏居民的平均职业流动频率为0.83次。分性别的统计结果显示:男性的平均流动次数高于女性。 职业流动方向根据流动的方向,职业流动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垂直流动指跨越等级的流动,水平流动则用来指在社会分层的相同等级间的流动。表3-8 女性样本职业流动交互表 单位:%最初职业最终职业农民工人商服人员办事人员技术人员单位负责人合计农民工人04商服人员000办事人员01000技术人员0单位负责人00 00合计资料来源:陈芳:职业流动的性别差异及成因在表3-8中,合计栏里两条斜线之间分布的数字代表的是水平流动率,右上部的数字反映的是向上流动率,左下部的数字则反映了向下流动率。由表中可见,41.4%的女性最终职业和最初职业处于同类社会位置,49.0%的流动者处于上升流动,而9.6%的是下降流动。表3-9 男性样本职业流动交互表 单位:%最终职业最初职业农民工人商服人员办事人员技术人员单位负责人合计农民工人商服人员0办事人员0技术人员0单位负责人006合计资料来源:陈芳:职业流动的性别差异及成因对照表3-8和3-9,我们发现男性与女性目前的职业层次结构差异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扩大趋势。女性在工作之后没有改变其原有职业类型的比例为41.4%,这一比例与男性大致相当。但是在改变了职业类型的女性就业者中,下降流动的比例为9.6%,比男性高3.6个半分点;上升流动率为49.0%,比男性低了3.5个半分点。两个群体之间的单位负责人员的比例女性比男性低约10个半分点,办事人员的比重约低7个半分点,而工人、商服人员的比重分别比男性高6和8个半分点。可见,在职业机会方面男性从社会变化中的得益大于女性。 流动原因比较图3-10是对有过职业流动的男女被调查者在职业流动过程中主要原因的调查结果,“组织安排调动”、“下岗、辞退、合同期满”、“经营破产”是结构性流动,其他均属于自由流动。“为个人发展”指原单位的工作不能为自己的发展提供空间和平台。 资料来源:陈芳:职业流动的性别差异及成因影响女性职业流动的原因中,家庭因素仍是首要因素:“组织安排调动”是影响男性的首要因素。女性的职业发展意识和成就动机弱于男性。 3.5 两性退休年龄有差距我国关于干部退休制度一直规定:男,60岁退休;女,55岁退休。社会的发展使现行退休制度不能满足女性的劳动需求,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男性达70岁,女性为80岁。因此,女性至少应享有与男性一样的就业时间,女性提前退休缺乏科学上的依据。退休年龄不一,不是性别保护而是性别歧视,影响了女性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侵害了女性群体的利益,具体表现在:(1) 提前退休导致女性经济地位下降退休金的高低,住房基金补贴多少,其他福利费的享受情况,都取决于一个人的工龄长短和在职与否。从整体上看,女性比男性提前五年退休,工龄必然比男性短。目前在职的女干部中,凡具有大学学历的,工龄均不满35年。这就意味着根据人事部门的规定同样享受高等教育,女性的退休金只能拿到基本工资的82%,而男性到60岁退休能拿到88%的退休金。 佟新:这会性别研究导论(2) 提前退休导致女性政治权利受到影响由于受提前五年退休的限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女干部会在岗位、调动、分流、提拔等诸多方面遇到与男性相差悬殊的待遇。就干部年轻化而言,女性与男性比较,就有不同的年龄要求。比如干部提拔方面,按照规定,新提拔担任副职的女性年龄不得超过45岁,而男性为50岁。同样,在调动单位和调整岗位时,由于退休年龄不一,女性也难以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机遇。因此,提前退休使女性政治权利受到影响。第4章 人力资源市场就业性别歧视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4.1 基于社会学角度的分析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的男女不平等、女人能力低于男人并不是自然性别先天造成的,而是后天的环境造成的,是传统文化加强的结果,是社会习俗约束的后果,是传统文化构建的。我国关于两性的传统观念是“男主外、女主内”,女性的理想角色定位是“贤妻良母”,在这一传统观念的引导下,女性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劳动。据第二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报告数据:85%以上的家庭日常家务劳动主要由女性承担,因此,大部分女性都面临着家庭和事业双重压力,而在这种压力下选择倾向家庭。另外,女性从出生起就不断被社会、父母和社会灌输这种有差别的社会性别观念,使女性自己也认同了这样的差异。即使没有社会压力的择业过程中,女性也普遍倾向于那些挑战不大,性质稳定能够兼顾家庭的职业。4.2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分析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人体中是知识和技能的总和,是由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也就是对劳动者进行普通教育、职业培训、医疗保健投资、迁移投资和其他在接受教育时放弃的工作收入等价值在劳动力身上的凝结。 杜德勇、邓建军:试论女性人力资本投资与就业,中国知网。从劳动者个体的角度来讲,一个人的人力资本含量越高,其劳动生产越高,边际产品价值越大;反之,其劳动生产率越低,边际产品价值也就越小。相应的,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人力资本含量高的劳动者应该得到较高的工作和待遇,这是其内在人力资本价值的表现。因此说,可以借助人力资本理论结束男女劳动力就业差异及其执业性别歧视之间的关系。.1 男女两性存在生理特征差不同性别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机遇生理因素上的性别差异是职业性别歧视产生的基础。两性生理上的差异是男女之间天然的不可抹煞的差异。1.体力差异。如果说女性在智力上与男性不存在差异的话,那么,女性在体力活动方面不如男性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除此之外,在耐力速度等方面男女两性也存在着一些差异。虽然在脑力劳动日益占据主要地位的今天,这些差异的重要性在慢慢下降,但是其影响力还存在,并且仍然支持者“男性优先”的选择。2.心理差异。女性在一生中要经历许多不同的时期,如怀孕期、哺乳期、更年期,在此期间女性的情绪会有较大的波动,这势必会对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3.生育差异。女性在劳动年龄阶段的一定时期需要进行生育和哺养子女的活动,这种生育和哺养活动需要女性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正是女性这一生理上的特殊动能,决定了她们是次劳动力群体,在与男性群体争夺的过程中,自然被排斥在社会劳动领域之外。一旦女性进入生育期、哺乳期、势必需要几个月至几年的生育和哺育时间,这对职业女性而言,不得不暂时时离开工作岗位,即所谓的中断。显然,女性在学业完成之后,步入社会,刚好在事业的关键时刻,面临着人类自身的生产,从妊娠分娩哺育育儿,这是一个不短的时间。在生命周期黄金阶段进行人类自身生产,严重影响女性的社会生产劳动和自身发展,也正由于男女两性在生理上不同而引发这一中断,给女性带来一系列社会劣性问题。4.劳动成本差异。企业对女性的“五期”照顾不仅增加支出,而且处于女性的劳动生产值减少,还会减少收入。尤其是产假的全休,不仅工资照发而且要临时工顶替,增加了开支。这对于自负盈亏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来讲,无疑是一种经济的损失。企业的女职工越多,损失就越大,企业在经济效益的压力下,企业在照收女性识更多是采取排斥的态度。5.工作年限差异。女性在工作年限上少于男性,正规退休年龄比男性早五岁,这就使得女性为雇主工作的年限也比男性少五年。工作期限越短,人力资本的浪费就越大,为雇主创收的可能性就越少,女性给企业带来一笔较大的性别成本。 人力资本理论导致女性受教育机会比男性少根据贝克尔(Becker)的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接受教育属于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投资一样,与未来的收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假设每个家庭(或个人)都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贝克尔证明了在人的生命周期的某个阶段,人力资本投资的均衡条件为人力资本的边际成本的当前价值等于未来收益的当前价值。由于文化背景的原因,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是父母(家庭),而未来收益的主题却是市场劳动力和相关利益者,这种资本投资者和受益者的错位,导致同一投资主体(父母、家庭)对男性和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用函数不同,进而造成投资额的差异,这是女

    注意事项

    本文(《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分析研究》.doc)为本站会员(e****s)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