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16届九年级5月模拟(三模)考试理化试卷.doc
-
资源ID:88147202
资源大小:274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上海市松江区2016届九年级5月模拟(三模)考试理化试卷.doc
松江区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模拟考试卷(三模)初三理化试卷(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物理部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选择题(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的选项写入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1在太阳系中,地球是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2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3如图1所示,一位同学用水平力F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推车时的水平推力F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f的大小关系是AF一定小于f BF可能小于f 图1CF一定等于f DF可能大于f4如图2所示,小磁针甲、乙处于静止状态。根据标出的磁感线方向,可以判断出A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B电源的左端为负极C小磁针甲的右端为N极图2D小磁针乙的右端为N极 5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点向Q方向、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同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3所示,分析图像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3秒,甲、乙相距3米C甲、乙相遇时离Q点6米D甲到达Q点时,乙离P点20米图36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当物体移至离凸透镜65厘米时,它的像不可能是缩小的实像B当物体移至离凸透镜40厘米时,它的像可能是等大的实像C当物体移至离凸透镜20厘米时,它的像可能是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移至离凸透镜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放大的虚像7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若电键S从闭合到断开,则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图4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8如图5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轻质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现从容器中抽出部分甲并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乙后,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若甲、乙减少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Am甲一定小于m乙Bm甲一定等于m乙Cm甲一定大于m乙Dm甲可能小于m乙图5二、填空题(共23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9家庭中测量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是 (1) 表。当标有“220V 11W”字样的节能灯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 (2) 伏,10小时耗电 (3) 度。10当地铁启动时,该车的惯性 (4)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以站台为参照物,坐在车内的乘客是 (5)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列车驶过后,铁轨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 (6) 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11生活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运动员挥拍用力击打乒乓球主要是为了改变球的 (7) ;汽车的发动机选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 (8) 的缘故;图6中蒙住双眼的小王可以根据声音 (9)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12如图7所示,A、B滑轮的重力与摩擦忽略不计,当用拉力F1在5秒内将重为10牛的物体M匀速提起米时,拉力F1的功率为 (10) 瓦。当用拉力F2匀速提起物体M时,拉力F2 (11) F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分别用拉力F3与拉力F1将物体M匀速提起相同的高度,则拉力F3所做的功 (12) 拉力F1所做的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3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图8(a)所示的装置是利用 (13) 原理工作的;如图8(b)是利用了 (14) 的知识。如图8(c)所示的仪器是利用 (15) 原理来测量液体密度大小。14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键S断开或闭合时,灯L不发光,电压表V1、V2的示数始终相同,电路中只可能在电阻R、灯L处发生故障。则电路中的故障是 (16) 。若用完好的灯L替换灯L,当电键S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 (17) (选填“一定小于”、“可能等于”或“可能大于”)电压表V2的示数。15为了研究总电阻的大小与所连接的电阻的多少和连接方式的关系,小华、小明与小强三人将自己扮作电阻,并将电压为6伏的电池组与一个灵敏电流表串联,按如图10(a)、(b)所示进行实验。如图10(a)当增加串联人数,发现灵敏电流表的示数会越来越小;如图10(b)当增加并联人数,发现灵敏电流表的示数会越来越大;且三人并联时灵敏电流表的示数比三人串联时灵敏电流表的示数大。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相关现象,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分析比较图10(a)中的操作及相关现象可知:在串联电路中,串联的电阻越多, (18) ;分析比较图10(b)中的操作及相关现象可知: (19) ;分析比较图10(a)和图10(b)中的操作及相关现象可知:相同的电阻以不同方式连接时, (20) 。三、作图题(共7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使用2B铅笔。16在图11中,物体在水平向右、大小为2牛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17如图12所示,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18在图13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1)L1与L2并联;(2)电流表测L1的电流,电键控制L2。四、计算题(共26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9体积为5×104米3的石块浸没在水中,求: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20杠杆平衡时,动力F1的大小为10牛,动力臂l1为米,阻力臂l2为米,求:阻力F2的大小。21如图14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面上,容器高度都为6h,A容器底面积为2S,B容器底面积为S。A中盛有深度为3h的液体甲,B中盛有深度为4h的液体乙,在图示水平面MN处两种液体的压强相等。求:若液体乙的质量为4千克,体积为5×103米3,求液体乙的密度乙。若液体乙的质量为4千克,求水平面对容器B的支持力FB的大小。若在A容器中继续加入液体甲、在B容器中继续加入液体乙,加入的液体体积都为V,此时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A和pB。请通过计算比较pA和pB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V的取值范围。22在图15(a)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 2A”字样,所用电表的表盘如图15(b)所示。求: 若电源电压为6伏,闭合电键S,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电流表的示数为1安。求电阻R1的电功率P1和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2。 若电源电压可变,为使通过干路的电流最大且电路安全,求电源电压的最小值U最小和最大值U最大。五、实验题(共18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23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用 (1) 测量浮力的大小。在图16中,体温计的示数为 (2)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强用如图17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应用 (3) 代替平面镜;为了研究像与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4) 。图1624在“用天平测质量”的实验中,小华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实验名称 ×××××× (5) :用天平测铜块的质量。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含砝码)、铜块。实验步骤: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移动游码到标尺左端的 (6) 刻度处。 3调节 (7) 使横梁水平,指针指在刻度板中央。 4将铜块放在天平的 (8) 盘中。25小王、小张分别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齐全并完好,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待用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分别标有“10 2A”、“20 2A”的字样),待测电阻Rx规格相同。实验中,两位同学所用的变阻器不同,但他们在连接电路时都将滑片置于变阻器的一端。闭合电键,他们所观察到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为图18(a)、(b)所示,接着在向变阻器另一端移动滑片的过程中,小王发现电路中两电表的示数均变小,而小张却发现电路中两电表的示数均变大。在思考并解决实验问题后,两位同学均完成实验,而其中一位同学将他所正确测得的两组实验数据记录在草稿纸上,如图19所示。 两位同学实验所用的电源电压为 (9) 伏。小王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 (10) ”。为完成其中一位同学的记录和处理,请根据图18和图19及相关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欧) (11) 物理量实验序号电压Ux(伏)电流Ix(安)电阻Rx(欧)电阻Rx平均值(欧)12326小明弯曲手中的锯片,发现锯片形变量(弯曲程度)与所用拉力大小有关,同时他猜想,形变量可能还与锯片的长度有关,于是他和同学合作进行了如图20所示实验,将长度不同的同种材料组成的两根锯片分别夹于厚书内,伸出的长度(简称长度)用L表示,锯片形变量(弯曲程度)用末端量x表示,对锯片的拉力用F表示,其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读数。实验数据分别如下表一、表二所示:表一实验序号123长度L(厘米) 252525拉力F(牛)形变量x(厘米)36表二实验序号456长度L(厘米) 151515拉力F(牛)形变量x(厘米)124分析表一、表二中实验序号1、2、3或4、5、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 (12) ;分析表一、表二中实验序号 (13)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出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组成的长度不同的锯片,当所用拉力大小相同时,长度越小,形变量越小。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4)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5) 。化学 部 分相对原子质量:H1O16 C12 Ca六、选择题(本大题含20题,每题1分,共20分)2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28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活性炭吸附 B铁丝弯曲 C食物变质 D粗盐水过滤29属于纯净物的是A天然气B胆矾C木炭 D石灰水30含有+2价氮元素的物质是AN2O BNO CNO2 DN2O531属于溶液的是A矿泉水 B蒸馏水 C番茄酱 D泥沙水32家庭中一些常见物品的溶液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食盐水pH=7 B牙膏pH=9 C肥皂pH=10 D食醋pH=333属于有机物的是AC60 B二氧化碳 C淀粉 D氯化铵34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用明矾净水杀死细菌C. 用食盐水融化道路的积雪 D.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35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利用率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外部不间断供应足量的氧气 B.把固体燃料粉粹C. 提高燃烧的温度 D.把液体燃料喷成雾状36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氧气与液氧 BCO2与CO C干冰与冰 D金刚石与石墨37能发生中和反应的是A石灰水和盐酸B铁锈和盐酸 C纯碱和硫酸 D氯化钙和碳酸钠38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39正确的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是物质杂质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A铜粉碳粉在空气中灼烧B氯化钙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碳酸钙,再过滤C氢氧化钙石灰石高温煅烧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40下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胆矾 B倾倒液体 C氢气还原氧化铜 D测定溶液pH41.下列检验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酚酞鉴别食盐水和稀醋酸 B用胆矾检验汽油中是否掺水C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某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 D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42.某物质X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下列对该物质X的猜想正确的是 ABaCO3 BMgCl2 CFe2O3 DBa(OH)243.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渣中加入盐酸,无气泡产生。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铁和铜B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银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硝酸铜,没有硝酸银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铜和硝酸银44室温时,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符合右图中纵坐标X的表示是A溶液的温度B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C溶液中含有HCl的物质的量D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45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再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用pH试纸测氢氧化钠溶液pH,再滴加稀盐酸,pH逐渐降低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再滴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几滴酚酞,再不断滴入稀盐酸,溶液由红变无色46现有Mg和Fe粉末混合物共8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经测定溶液质量增加了,则反应中生成的硫酸盐物质的总和为A. 0.05 mol B. 0.2mol C. 0.15mol 七、填空题(共20分)47.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用所学的知识下列填空现有四种常见物质:H2SO4、CO2、Ca(OH)2、Na2CO3,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1),属于酸的是(2),焰色反应呈黄色的是(3),其水溶液呈碱性的是(4)。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6),水中约含(7)个氢原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图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正确的说法是(8)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该反应中生成物的元素形态都为化合态C此化学反应有三种新物质生成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48右图是A、B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依图回答:(9)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t1时,将A、B各m g分别加到均盛有50 g水的两只小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若其中有一个烧杯中有固体剩余,则该物质是(10)(填“A”或“B”);t3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情况下,将该A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12);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A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A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7565503520析出固体A的质量/g00 不考虑水蒸发,则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13)(填“是”、“否”或“无法判断”)。根据右图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4)。At2时,A、B两物质的溶液中所含的溶质相同Bt2时,A、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t3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A 析出的固体比B多Dt3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A、B所含的溶剂质量不变49甲、乙同学利用如下装置验证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装有25ml液体(该液体不与CO2反应)装置A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写出装置A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5)。使A中反应暂停的操作是(16)。甲同学打开装置B中分液漏斗活塞,将8mL室温时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滴入B中,然后关闭漏斗活塞,打开(17)(填K1或K2),观察到C中液体倒流至B中。甲同学得出结论,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乙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不足以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还应利用上述装置补充一个对比实验。请完成以下表格:(步骤同上,略)分液漏斗内液体现象结论甲同学:室温时8mL氢氧化钠饱和溶液。量筒中液体倒流入B中,且量筒内液面下降至10ml刻度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乙同学:(18)。量筒中液体倒流入B中,且量筒内液面下降至(19)10ml刻度处。(填“>”、“<”或“=”)八、简答题(共20分)50下面是几种实验仪器。nmIIbaIA B C D E F G H 仪器a的名称是(1)。 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其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是(2)(填编号)。还可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取用药品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仪器是(3)(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 F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5)(填编号)。a 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b 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c 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若用H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6)(填“m”或“n”)端通入。51某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粉末,不断加入C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CaCl2溶液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混合粉末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7)原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52某白色固体A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信息提示:硫酸钠、硝酸钡溶液呈中性)操作I是(9)。在沉淀B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根据上述实验分析,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10)。写出沉淀部分溶解的化学方程式(11)。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则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12)。为进一步确定固体A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滤液C进行实验,完成下表。实验操作现象结论(13)(14)确定A固体中还含有氯化钠松江区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模拟考初三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16分)1B 2C 3C 4C 5D 6A 7D 8A二、填空题(23分)9(1)电能; (2)220; (3)。 10(4)不变; (5)运动; (6)做功。 11(7)运动状态; (8)大; (9)响度。 12(10); (11)等于; (12)等于。 13(13)连通器; (14)大气压; (15)阿基米德。14(16)L断路或L断路且R短路; 2分(17)可能等于。 2分15(18)总电阻越大; 1分(19)在并联电路中,并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小; 1分(20)并联时的总电阻比串联时的总电阻小。 2分三、作图题(7分)16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各1分。17入射光线1分,入射角及其度数1分。18L1与L2并联1分;电流表测L1的电流,电键控制L21分。四、计算题(26分)19(4分)V排=V石5×104米3 1分F浮水V排g 1分1000千克/米3×5×104米3×9.8牛/千克 1分牛 1分20(4分)F1l1F2l2 2分F2F1l1/ l2=10牛×米米20牛 2分21(9分)乙m乙/V乙4千克/5×103米3800千克/米3 3分FBG乙m乙g4千克牛/千克牛 3分 pMpNr甲g(3hh)r乙g(4hh)甲:乙3:2 1分pApBFA/ SAFB/ SBr甲g(2S×3hV)/ 2Sr乙g(S×4hV)/ S3(2S×3hV)/ 2S2(S×4hV)/ SV2ShV2Sh时,pApB 1分0V2Sh时,pApB 1分(V2Sh时,B容器中液体溢出。0V2Sh)22(9分)U1U2U6伏I1U1/ R16伏/10欧0.6安 1分P1U1I16伏×0.6安瓦 2分I2II11安安安 1分R2U2/I26伏/0.4安15欧 1分当I1小II2大3安2安1安时 1分U最小U1小I1小R11安×10欧10伏 1分当R2大50欧时R1/R2大I2小/I1大(II1大)/I1大I/I1大110欧/50欧3安/I1大1I1大安 1分U最大U1大I1大R1安×10欧25伏 1分说明:在计算中,有关单位错写、漏写,总扣1分。五、实验题(共18分)23(1)弹簧测力计;(2);(3)玻璃板;(4)刻度尺。 4分24(5)实验目的;(6)零;(7)平衡螺母;(8)左。 4分25(9)6; (10)10 2A。 2分(11) 物理量实验序号电压Ux(伏)电流Ix(安)电阻Rx(欧)电阻Rx平均值(欧)123 4分26(12)同种材料组成的长度相同的锯片,形变量与所用拉力大小成正比。(13)1与4或2与5或3与6。(14)同种材料组成的锯片,长度相同,形变量与所用拉力大小的比值相同。(15)同种材料组成的锯片,长度越小,形变量与所用拉力大小的比值越小。 4分松江区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试卷 化 学 部 分 参 考 答 案 备注:1 本卷答案每格1分(标明除外)。2 物质名称、仪器名称和概念名称有错(包括错别字)不得分。3 化学方程式有错不得分;配平、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有错整卷共扣1分。六、选择题(本大题含20题,每题1分,共20分)题号27282930313233343536答案BCBBADCBCD题号37383940414243444546答案ACBCDDDDD B七、填空题(共20分)47(1)CO2 (2)H2SO4 (3)Na2CO3 (4)Ca(OH)2、Na2CO3(答对一个给1分,共2分)(5)2H2O2H2O2 (6)2:1 (7)6.02×1023 (8)D48(9)t2 (10)A (11)37.5% (12)升高温度 (13)无法判断 (14)AC49(15)CaCO32HClCaCl2H2OCO2 (16)关闭K1 (17)K2 (18)室温时8mL水 (19)>八、简答题(共20分)50(1)试管 (2)DE (3)A (4)2KClO32KCl3O2 (5)bac (6)m51(7)解:5/100=0.05mol -1分设Na2CO3 x mol CaCl2Na2CO32NaClCaCO3 -1分 1 1 0.05 x = -1分 x = 0.05 mol -1分 (8)25%52(9)过滤 (10)Na2CO3、Na2SO4、Ba(NO3)2(答对一个给1分,共3分)(11)BaCO32HNO3Ba(NO3)2H2OCO2 (12)NaNO3、Na2CO3(答对一个给1分,共2分)(13)取滤液C少量,滴入足量Ba(NO3)2溶液。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14)产生白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