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docx
-
资源ID:88155738
资源大小:16.2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docx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第1318页)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包括2个例题、一个课堂活动和练习三。它是在学生会计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根底上,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数来算,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用前面所学的学问来解决不是整十、整百数的计算问题,提高对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把握水平,又可以从中把握估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学习背景材料是学生学习的根底,只有当学生对学习背景材料感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地参加学习。这局部内容都很强调估算背景,强调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例1是用摘下的1棵梨树的梨的质量估算8棵梨树的梨的质量,这种问题在生活中是常见的。教科书通过这样一个情景图引发学生的估算需求,对话框中的“其实不必要”,既表达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又提醒了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例2是估量十二月份服装的销售量,它的估算需求集中在“很快”两个字上,要到达这一要求,准确计算明显是不行的,而估算恰好能到达这个要求。生活中要求“很快”知道结果的事例有许多,这就说明估算应用的范围很广,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可以进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例1是由两个连续的、有联系的问题组合而成的,一个问题是估算8棵树大约能摘多少千克梨,另一个问题是估算8棵树上的梨大约能卖多少钱。这两个问题都带有明确的估算要求,这是由于每棵树上摘的梨只能大致相等,不能完全相等,所以这里准确计算的意义不大,采纳估算。由于梨的质量不准确,所以卖的钱也不行能准确,这里只需要用估算的方法知道一个接近准确数的近似数就行了。在估算方法上,教科书要求把91看作90算,这不仅仅是由于学习没学过91×8,要把91×8转化为90×8来做,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为了很快算出接近于准确结果的需要,为了“快”而实行的这个“看作”的措施,是进展估算而实行的一项重要措施,要留意引导学生把握好这种估算方法。例1中的两个问题都没有明确提四舍五入法,而是看这个数接近哪个整十、整百数来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四舍五入法,这和二年级(下)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的编排是根本全都的。此外,这两个问题也呈现了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两个方面,第一个问题把91看作90算,用的是“四舍”,而且“四舍”后成为整十数,而其次个问题把197看作200算,用的是“五入”,并且“五入”后成为整百数。但是这两个问题都是把不是整十、整百数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数的数后再估算,这也反映了估算的根本策略。例2也是要用估算解决的问题,但和例1不同的是,题中没有两个因数相乘的数量关系,而是表中多个数的相加关系。正由于题中呈现的是这种特别的情景,所以这里把“表中的每个数都看作70”的这种思路,不仅仅是为了估算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使表中多个数的相加关系变成求一样加数和的关系,也就是说这道题中的“看作”还有转化数量关系的功能,正由于有了这样的功能,才能进展估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例2的编排表达了估算应用的广泛性,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熟悉估算。例2选择“70”作为一样加数,是由于“表中的每个数都接近70或等于70”,这里的“接近”,是凭借学生前面把握的“大一些”、“小一些”等概念推断的,所以这样要和学生的数感结合起来,才能找到表中的一个“接近”的数。在例2中还要关注的是,算式中的70×5与结果350间用的是等于符号而不是约等于符号,这是由于70×5的准确结果就是350,所以它们之间要用“等于”的关系符号。但是由于“70”是一个不准确的数,导致计算的结果也是一个不准确的数,是一个估量结果,它和连加起来的准确结果确定有出入。所以这道题用的运算方式是准确运算,但从整道题的解题思路和使用的解题方法来看,仍旧属于估算。估算形式上的这个变化,在教学中要引起高度重视。和例1一样,例2下面的“做一做”也是和上面有关的现实情景。这里的“有关”表现为情景上都是同一个服装店,同样是销售服装,同样采纳“把表中每个数都看作300”来估算,也就是说,估算的背景和估算的方法是根本一样的。可以通过这样的一样背景和一样方法来稳固前面所学学问。但是和上一题不同的是,这里呈现的是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前面的整十数乘一位数结合到一起,学生就能全面把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课堂活动第1题和例题比拟接近,但是要涉及两个估算问题,一是通过28×4120(人)估算出全班人数,二是通过52×3150(人)算出汽车能坐的人数,最终通过两个数据的比拟,得出3辆车能坐下全部学生的结论。第2题在估算方法上有所进展,这里主要把平均问题运用到估算里面来,先通过“先对折3次”的方式,把一张报纸的面积平均分成8份,再抽取其中的1份字数来进展估算。这里需要学生明白的是,平均分成8份不是报上的字平均分成了8份,而是报纸的面平均分成8份,每1份上的字是有多有少的,所以在分的时候,报上的字就成了近似数了,即使用497×8,乘出来的也是一个近似数,固然,这里要求学生把497看作500来估算,这样更快捷。练习三安排了10道习题和1道思索题。其中第1题和第3题要求学生估算,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把握估算的方法。第2,4小题是对应例1安排的,都是用1个单位量去估算多个单位量。这里要求学生进展估算,是由于除了估算的背景外,作为1个单位的数都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有利于学生进展估算。第5题和第6题是对应例2安排的,为了削减学生思维的难度,教科书在题中明确提出了估算要求,还清晰地呈现出这两道题表中数最接近的数分别是40和500,这样学生解答起来就比拟简单了。第7题参照1个月丢弃的废品数估算7个月丢弃的废品数。第8题和第9题分别参照1个房间的人数和1张票的价格估算多个房间的人数和多张票的钱,估算方式和例1相像,但比例1要简单一些。这种参照1个单位量估算几个单位量的估算在现实生活中比拟多,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问题的估算把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第7题还渗透了环保训练,第10题渗透了珍惜时间的问题。 2教学建议1这局部内容建议用3课时教学。2教学两个例题的主题图时,建议用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营造生活情景。例1的对话框要按说话的先后挨次依次消失,即:爸爸:这棵树摘了91kg梨。妈妈:这8棵树能摘多少千克梨呢?小男孩:摘下来称一称,不就知道了。爷爷:其实不必要,我们可以估算也许的产量。这样按先后挨次消失对话框,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题中的现实情景。在学生对现实情景充分理解的根底上,再请学生思索为什么要估算而不进展准确的计算,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后,再进展估算方法的探讨。3在探讨估算方法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思索“怎样用我们前面学过的学问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把现实问题与前面所学的学问结合起来,强调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新情景中的运用,学生才会把前面所学的学问和新情景结合起来,思索如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转化成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来做,也就是思索把91看作90是估算的关键环节,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好办了。4教学例2时,要突出“很快”两个字的要求,让学生结合题意想一想,把表中一个一个的数加起来能不能实现“很快”的计算要求?使学生得出用加法不能实现这个要求,需要思索别的计算方法的结论,教师再从“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这个角度引导学生思索能不能把加法转化成乘法来算?怎样实现这个转化?通过这些问题的争论,让学生理解“把表中每个数都看作70来算”的估算方法。5在例2的教学中,还要通过一系列的追问来帮忙学生深入理解这种估算方法。比方追问“为什么这些数都接近或等于70”,“为什么70×5与350间要用等号连接”,“是不是只有用约等于号连接的题才是估算的题,是等号连接的题就不是估算的题”,“同样是估算的题,例1和例2相比有哪些一样?哪些不同”。这样进展层层追问,表达了教学深度,有利于培育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学生对估算的把握水平。6教学课堂活动第1题,假如学生直接思索有困难,可以作一些提示降低思索难度,又如“大约有多少学生?”“3辆车大约能坐多少人”,这样学生的留意力就集中在估算上而不是集中在对问题的分析上。教学第2题时,可以创设情景,让每个小组的学生用1张报纸折一折,再估算报上的字数。这样操作与思索相结合,不仅能帮忙学生更好地理解估算方法,还可以让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与所学学问的严密联系,从中进展学生的应用意识。7指导学生练习第1题和第3题时,不但要求学生估算出结果,还要求学生说一说估算方法。练习第2题和第4题时,可以让学生把这些题与例1进展比拟,有哪些一样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第5题和第6题除了要对比例2进展练习外,还要学生留意到这些数都比拟集中于一个数这个事实,假如表中的数都比拟分散,相差也比拟大,就很难用估算的方法来进展估算了,通过这样的争论使学生意识到估算也是有局限性的,并且知道在什么状况下采纳什么计算方法,从中进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第8题在练习时要先向学生解释“双人间”、“三人间”是什么意思,帮忙学生理解题意后再让学生分析解答。第10题要求学生理解1分所读的字与7分所读的字的关系,1分读了这么多个字,不能保证以后每分刚好读这么多个字,因此7分读的字数只能进展估算。假如学生1分读的字不是接近于整百数,如读了357个字,也可以看作400字来估算,只不过结果误差比拟大。所以可能消失这个状况,两个学生每分读的字分别是357字和399字,但估算出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这就要求学生理解哪个数更接近于准确数的问题,可以由此引发学生对估算结果准确度的估量,这些争论和估量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估算都是有利的。8思索题和课堂活动第2题相像,估算时,要引导学生先把海鸟图平均分成9份,数出其中的1份海鸟数,再估算出9份海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