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颐和园的廊与画》教案三篇.docx
-
资源ID:88162149
资源大小:17.99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颐和园的廊与画》教案三篇.docx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颐和园的廊与画教案三篇 篇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句段,朗读理解长廊建筑艺术及绘画艺术的精巧,激发学生宠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课文。 教学预备:幻灯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教者出示图片,激情导入课题。 2、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课题 3、动画形象喜羊羊引入复习生字、词。 二、学习课文,探究知。 1、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知道学生朗读。骄傲、骄傲的语气 3、提示这段是一个总起段。 4、学生快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 5、出示图片,学习建筑艺术。 6、抓住重点句子理解“三绝” 7、颐和园的长廊除了以上三绝的特点外,还有一个什么特点?理解中轴线。 8、生疏过渡句 9、小组合作学习68自然段,理解绘画艺术的特点。 10、学生反响汇报。 11、学习最终一个自然段。 三、思维拓展。 1、思考:颐和园的长廊是那么惊异,长廊上的画师那么精巧,此时此刻,你想到谁?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2、写作金钥匙。 四、课堂总结。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颐和园之美。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理解长廊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美。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词语所描绘的情境,感受长廊的美。 教学难点: 对长廊建筑精巧的体会,激发宠爱祖国文明的思想感情。 教学预备: 有关颐和园的长廊的资料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生疏一位朋友他的名字叫杰克,瞧,他向我们打招呼呢。最近他想来中国颐和园旅游,他知道我们刚要学习颐和园的廊与画,他就带着问题来向大家请教,这节课同学们要好好表现。 二、学习第一局部 快来看杰克有问题了:请告知我颐和园的长廊向世人呈现了什么? 生:自由读文,答复。 课件出示句子, 过渡:这一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这段就是一个总起段。边板书:总猜猜看课文接下来该给我们介绍什么呢? 生:介绍颐和园长廊的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 三、学习其次局部 请告知我长廊的建筑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读文25段。 师:哪一句概况的告知我们长廊的建筑艺术?用“”画出来。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长廊的造型绝?找出来,读一读。 理解为什么设计成“倒挂着的蝙蝠”。看图 师:“福到了”,什么福?生: “福气”“幸福” 师:原来这造型不仅是倒挂的蝙蝠型,而且还有深刻的寓意呀。这造型可真是”绝”!竖起大拇指说绝。 师: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生:列数字和打比方。汉语中的同音字“蝙蝠”和“福到了”中的fú。 A找出描写长廊位置绝的句子读一读。 生:北倚万寿山,南临昆明湖。出示图片 生:从气候上看,冬天夏天 师:从气候上看确实绝妙,真是冬暖夏凉呀!这位置还有什么绝妙的? 生:从环境上看,长廊依山傍水出示图片 师:这么说来,这个颐和园长廊的位置可真是绝呀! 学生一边读,一边理解“凉风习习”、“依山傍水”的含义。 构造绝 师:这颐和园长廊的构造绝,是怎么描写的呢? 引导:这个长廊长728米,可真是名副其实的长廊啊。这么长的廊竟然没用一个钉子!出示图片 重点理解“斗拱构造”。体会哪个字能让人体会到出乎人意料,意想不到。“竟”指导朗读。 这一局部里,写出了长廊是建筑美学的典范。 为什么说长廊是建筑美学的典范?找出有关句子,齐声朗读。感受“中轴线”的作用,理解什么是“中轴线”。带上杰克一起去看一看这秀丽的长廊吧?出示图片 小结: 这一局部是从四个方面来表现长廊的建筑精巧的,即:造型绝、位置绝、构造绝以及长廊是颐和园的一条中轴线。杰克连连赞扬长廊建筑艺术的绝妙! 四、学习第三局部。 A杰克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长廊绘画艺术之美呢?自读68段,用“”画出介绍长廊画的数量、由来、类型的词句。 B让学生自由发言。 C交代了长廊上的画的由来,这一自然段承受了“总分”式构造,先总写长廊上的画是有由来的,再具体介绍长廊上的画。 D乾隆微服私访,回到紫禁城。 从哪个词语可以体会出他照旧思念江南的美景?留恋 从哪个词可以体会出他还没有玩够,没有赏识够?意犹未尽 E长廊上的图画包含哪些内容?在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F杰克看完长廊上的画后,赞不绝口,竖起大拇指说 G. 小结 由此我们感受到了长廊中的绘画奇。这么精巧的长廊,同学们想去看看吗?视频观看长廊介绍。 学生齐读最终一段,说说这个自然段和课题有什么联系? 五、拓展延长 1. 请你当小导游,向家人和朋友介绍一下颐和园的廊与画吧! 2.用本课学到的写景方法,写一处你生疏的景物。 3.让我们共同努力,来疼惜这些文化古迹吧! 篇三 教学目的: 1、了解长廊“三绝”,感受其超群精湛的建筑技艺,唤起民族骄傲感; 2、通过具体的朗读指导,培育学生的语感,学习课文精妙的遣词造句和语言表达; 3、通过简笔画,帮助学生把文字换化成画面,培育空间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这节课来连续学习第12课。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通读了全文,知道了在颐和园里,最的景致就是它那惊异的长廊,而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1自然段。在这一节课中,让我们随着,一起去颐和园的长廊看看,认真地争论那举世着名的长廊。在课题中的“廊”字下画着重线。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的第2自然段,从中找出一个写出了长廊建筑特点的词,并在这个词下用圆点作标记。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是哪个词?生说:精巧 2、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预备好,快速地默读课文的第2到第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长廊的精巧的?好,开头。生读 3、生说“三绝”,师板书:造型、位臵、构造。划“绝”。释:指水平或程度到达极点。 4、小结:课文的第2到第5自然段先从整体写出了颐和园长廊“精巧”的特点,然后,又分别从造型、位臵、构造这三个方面进展具体描写。这种构造是一种最常见的构造方式,谁记得?生:总分构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步学习、争论颐和园长廊的“三绝”吧。 三、学“造型绝” 1、请小朋友预备自由地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读完以后告知大家:你读懂了什么?生读 2、生说相机板书:全长728米和体育教师一起认真目测过,728米就是两个从华书店到学校门口的距离。用线条表示蝙蝠,划 3、用“由于所以”等因果关联词说“造型绝”,理解稳固这一层的主要内容。 四、学“位臵绝” 1、指名读,思考:颐和园长廊的位臵怎样绝? 2、生答相机画简笔画 方向标识,学科协同; 北面万寿山;南面昆明湖 3、这样的位臵,让颐和园的长廊里冬暖夏凉,真是太舒适了! 4、指导朗读。 提出要求:就让我们用伸展的语调,美美地读一读这几句话。请小朋友认真听教师语气的提示,认真看书,读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 引读 师:颐和园长廊建筑的其次绝是什么? 生读 师:那就让我们来看看长廊的位臵吧。它的北面紧靠什么山? 生读南边面对的呢? 生读这山、这湖调整了这里的气候,所以,这里的冬天 生读夏天呢? 生读因此,就算夏每天气再热 生读 师:凉风习习,轻轻吹去脸上的热汗,多么满足! 5、刚刚读的是从气候上看。那么,假设从环境上看,颐和园长廊的建筑又怎样呢? 生说 6、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跟着教师的引导想象一下昆明湖上的美景吧。湖水清凌凌的,湖面安静得像一面镜子。一阵微风吹来,水波荡漾,在阳光下,湖面像是撒了一层闪亮的金子。看,湖边的小树倒映在湖中,湖上的小桥倒映在湖中,流连忘返的游客的身影,也倒映在湖中!稍停,生睁眼 7、美吗?生答所以,我们的课文才会这样描写呀。好,就让我们一起来把这段话读完吧。生齐读“从环境上看”至段末,师相机在“昆明湖”南北画水纹 8、在不同的季节里,我们站在颐和园的长廊上,能看到两侧哪些不同的风光?小朋友都来想象一下,并且说给大家听。 当春风轻拂,春雨淅淅沥沥地下起来,小树 当盛夏降落,昆明湖中传来阵阵蛙鸣 当秋风吹来,落叶沙沙 当严冬已至,漫天飞雪 9、小结:只要拥有一双觉察美的眼睛,在长廊行走时,你就能觉察这些美景! 五、学“构造绝” 1、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争论颐和园长廊“构造绝”的特点。长廊本身构造“绝”在哪儿?请小朋友听教师朗读,边听边标记你认为最绝的一句话。师范读,生标记 2、生沟通,汇报 3、释义 “竟”:竟然,意想不到,出乎意料 理解“精湛技艺” 师:这样精湛的艺术,这样绚烂的艺术,这样辉煌的艺术,是来自谁的双手?生据原文答复 师:是的,来自我们的先辈,来自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真是为此骄傲,为自已是个中国人而骄傲! 4、指导朗读第4段最终两句指名读;板:273间,一景一画;读后评析点拨 要点 “273间”:读数字发声要特别清楚; 读“一”字留意变调:yì景yí画; 最终10个字是诗一样的语言板:人在廊中走,景在身边移 让我们用吟诵诗歌的方法有感情地读一读!生试后简评:抑扬顿挫 我们来把最终两句读三遍。第一遍请一、二大组小朋友读;其次遍请三、四大组小朋友读;第三遍请全体小朋友一起读。请大家留意教师语气的提示,认真看书,读出骄傲的感情。 开头 师引颐和园长廊一景一画,让人感到生一、二组读 师引颐和园长廊变化和谐,让人感到生三、四组读 师引哎呀,颐和园长廊真像仙境一样!让人感到生齐读 5、长廊不仅本身“构造绝”,它在颐和园的整体构造中,还起到了格外特别的作用。请小朋友一边思考,一边轻声地、自由地读这个段落。生读 释义 “中轴线”、“平分”,指简笔画,看图明义; 主旋律:文中指长廊是颐和园的最主要景点,巡游颐和园,必游长廊; 典范:板 知名度:试问,略微有一点园林学问的人,有谁会不知道颐和园的长廊呢? 6、朗读呈现:读出骄傲之情 六、总结 多么奇异的设计,多么精巧的长廊,多么宏大的建筑啊!这节课,我们通过认真争论,知道了长廊的造型、位臵、构造特点,让我们查找一切可能的时机,把争论所得介绍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下课 板书设计: 颐和园的廊与画 三绝 画奇 举世罕见 艺术杰作